优质鲁人徙越文言文翻译(鲁人徙越的注释翻译和道理)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科普 /  2023-05-16 06:3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鲁人徙越文言文翻译(鲁人徙越的注释翻译和道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4204个字,大小约为63KB,预计浏览完需要36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寓言故事223—鲁人徙越

本篇寓言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男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但是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是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麻鞋是为了人们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光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为了人们戴它,但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们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可能?”


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穿鞋戴帽,它们的用途会更广泛,我们不仅会贫穷,反而会更加富有。”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精选阅读(一),附译文!

课外文言文精选阅读(一)


原文翻译对照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启示: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


译文: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译文: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五、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译文: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


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六、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 ⑥[里话]俗语,民间谚语。


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七、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八、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好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莫非是让我努力耕作有了收获后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 ,许多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启发: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九、张良受书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译文: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张良的优秀品质:恪守诺言,虚心求教


十、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这则寓言分析: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十一、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译文: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


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启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十二、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译文: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压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给他食物吃,这个防守的人因此私下里和管仲说:“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话,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有才能得以发挥,自已的成就被大家赏识,我为什么要谢你呢?”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恨管仲。


道理: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


十三、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芒山盗对母亲说:“我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母亲让他吮乳,芒山盗咬断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芒山盗于是告诉刽子手说:“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怀恨把她杀了。”啊!真是与众不同啊,俗话说:“教育子女要从幼儿时就开始。”这真不假啊!


启示是: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


十四、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


【注释】:①攘:窃取,偷。 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就让我少偷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启示: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十五、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译文: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2)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   


(4)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请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补充完整。


枯藤老树昏鸦,                  


【答案】(1)险躁则不能治性;(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正是江南好风景(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躁”“治”“博”“雁”“涯”等字词的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____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 xié____________。


(3)实在不能chēn guài____________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4)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sǒng yǒng_________着她去拿一只来。


【答案】


(1)贮蓄


(2)攲斜


(3)嗔怪


(4)怂恿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读准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语境写出词语,贮蓄:读音为zhù xù,汉语词语,释义是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攲斜”拼音qī xié,倾斜,歪斜。嗔怪:读音为chēn guài,意思是责怪。本义为发怒、生气。嗔怪也指强烈的责怪。怂恿:拼音 sǒng yǒng,是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答案】C


【解析】


A: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是贬义词,不符合A句语境。


B: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句意“流泪”不符。


D: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C。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修改:在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


B. 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上线首日接待了超过100位以上来访者。 修改:去掉“超过”或“以上”。


C. 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 修改:去掉“能否”。


D.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修改;将“展开”改为“加强”。


【答案】D


【解析】


D.修改错误,这句话搭配不当,将“展开”改为“开启”。故选D。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全国最美家庭,安化县的邓超芝家庭和桃江县的龙咏非家庭榜上有名。班上开展学习最美家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探“美”


请你根据记者的采访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两个家庭“美”的共同点。(2分)


(材料一)邓超芝2007年把公公龚寿松创办的茶厂接管下来,也把好的家风传承下来。儿子龚意成的炒茶手艺是他爷爷手把手教的。邓超芝创办“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与茶农签订最低收购价格合同,为茶农户免费提供价值500多万元的种苗和有机肥,带动486户16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材料二)1998年,龙咏非白手起家,创办了“喜龙餐饮”。如今,企业拥有员工150多名,成为桃江有名的餐饮“巨头”。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而每一位员工也把“喜龙餐饮”当成了自己的家。从2012年起,龙咏非每年要带领“喜龙餐饮”员工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的公益活动,为老人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


(2)任务二:颂“美”


同学们被两个家庭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决定写一副贺联,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2分)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承传统美德,克己奉公树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作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答案】(1)努力创业,带领大家致富,造福乡亲。


(2)C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未如柳絮因风起(_____)(2)尊君在不(_____)(3)元方入门不顾(_____)


【答案】(1)凭借,趁,乘(2)通“否”,否定词(3)回头看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案】(1)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2)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咏雪》中“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B.《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


C.“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D.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答案】D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陈元方反驳友人,是因为友人辱骂自己的父亲,陈元方是据理力争,并不是无礼,且元方还称呼友人为“君”;故选D。


(二)(9分)


鲁人徙越韩非.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履: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②缟: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④跣:赤脚。⑤被:同“披”。


9.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子必穷矣


B.欲使无穷,可得乎


C.穷困潦倒


D.无穷无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本题考查-词多义。ABC项的“穷”,都是指“困境,没有出路”的意思,而D项中的“穷”,意为“穷尽”。故选D。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答案】以好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11.你认为故事中的鲁人夫妇是否应该移居越国?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示例一: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困窘。


示例二: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2. 以上文段是写


13.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4. 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15.


【答案】


12. 这是一只来历不明,瘦弱、难看,忧郁、懒惰,不讨人喜欢的白猫。


12.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是我一手造成的,由于我的偏见和主观臆断,使这只可伶的猫无辜的受到了追打和诬陷,最终导致它因无家可归而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他的死使我深深自责,觉得无法饶恕自己。


14. 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内容上,是写因为“我”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心中负罪感永远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及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久”不养猫。表达了“我”的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15. 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榕酒香飘


卢涛


远远地望过去,黑暗里只有看不见的宁静。四周的山丘似乎凝固了时间,这是1939年的夏天。


怦怦怦,阿九的心跳得厉害,他把挡在身前的杂草往右边拨了拨,顺势把肩膀上的扁担往上颠了一顿。脚底下踩着的泥土仿佛一根黑色的绳,绑住了阿九疲惫的神经,但是阿九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停歇地走了大半天。


阿九只想着,还有大半个时辰,走过前面那个渡口,再转一个弯,就进城了。进了城,就能看见小篮子了。


小篮子最喜欢仰着头,步履蹒跚地朝阿九跑过来,口齿不清地叫着“哥,哥……”阿九还记得,把狗尾巴草往小篮子的脖子后面挠一挠,小篮子会一边哭一边笑, 扭着头抗议“哥……哥,坏……坏”。阿九会刮刮小篮子的鼻子,取笑她:“你这个小娃崽,又哭又笑,黄狗撒尿。


阿九的家前面有一棵大榕树。从小老人就说,那是古榕精,就算活了几百岁,还是那样都郁葱葱。在那片古榕树的绿荫下,小篮子会拉着阿九的大手,围着大树转圈圈。这条街的街坊阿伯,会摇着蒲扇,吸着水烟,围在一张不知年岁的石桌旁下象棋。妇女们会在这里择菜、聊天……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看上去平静的生活会让阿九忘记了战争的存在。


天上的飞机,这几天越来越多。原本湛蓝的天空,被这些坏东西污染得不成样子。阿九的师父才叔,曾经望着天上飞过的那些黑家伙,往地上呸一口口水,然后咕噜咕噜灌进大口大口的桑葚酒。


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渡口,原来还算繁华的码头一片死寂。以前停泊在这里的小货船,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呜咽的柳江河水在静静流淌。


再往前走,就进了城门。虽已是凌晨两点,可沿街的骑楼却依稀有着灯火。阿九定睛一看,那些在黑暗中隐隐约约的灯火竟然是一盆盆纸钱燃烧后发出的光亮。原本宁静的空气中传来了高低起伏的悲戚哭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悲凉而又凄清。


再往前走,阿九看到了大榕树,它还在。


可是,它憔悴了。原本舒展到天空的枝叶,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树下一片狼藉,石凳石桌东倒西歪。触目惊心的一滩滩红色印记,像诅咒的符号一样刻在地面上。


“快点走,别停下。”一个声音打断了阿九的思绪。一个穿着黄色军装的人,恶狠狠地说。


阿九没出声,默默地把扁担拽得更紧了。扁担挑着的是才叔的毕生心血。


阿九是才叔的关门弟子。才叔的桑葚酒,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全城最古老的酒曲,到才叔这一辈已经传了三代人。早些时候,进城的日本人知道了才叔的桑葚酒。听说司令山本五太郎特别好酒,所到之处总喜欢搜罗各地美酒。今天上午,他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位于城郊的“才叔酒坊”。


阿九眼见着才叔被日本人用锋利的刺刀抵着胸膛。平日颇有些骨气的才叔却一反常态地卑躬屈膝。看着才叔脸上那谄媚得快要垂到地面的胡子,阿九心里有说不出的厌恶。才叔把埋在地下快十年的酒坛子麻溜利索地挖出来,打包装车。才叔说:“长官,这都是我酒坊里最好的酒,您拿回去给太君,好好尝尝。”


连同阿九在内的所有伙计们,都为才叔的不争气愤怒着。阿九气鼓鼓地把手里装酒的大勺“扑通”扔在了老窖池旁。


才叔向阿九眨眨眼,把他叫到了身边,耳语了几句。


没多久,才叔和阿九就被日本兵押着往城里走,连同满满一车的酒坛子和阿九扁担上那一筐老酒曲。


……


几年之后,城郊的墓园里常有人来祭拜在战争中被日本人残害的亲人。每逢清明,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女孩和一个青年男人站在一块石刻的墓碑前。两人肃穆地位立着,一动不动。


“小篮子,阿九,又来看才叔啊?”有相熟的人问道。


他们转过头冲着人们笑笑。阿九在心里又回忆起了那个熟悉又遥远的故事……


在才叔把酒曲带到日本人的军营之前,他找了个借口把阿九支开。山本五大郎犒劳军队的盛宴正在进行中,军营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纵情狂欢,氤氲的酒香飘散在整个营房的上空。但没过多久,只见军营里传来一声巨响,随后火光映天,哀嚎声四起……


阿九仿佛又听到了才叔那天在他耳边轻声说的话,“我在酒坛里放了白磷,只要温了酒,就能让这帮王八蛋全部上西天。阿九,记住,一定要活下去,你要把我的酒坊传下去。”


小篮子拉拉阿九的手,“哥,想什么呢?”


阿九摇摇头,定定地望着远处的山丘和初露的霞光。


那棵古榕树依旧立在那排骑楼前,仿佛空气中飘来了熟悉的桑葚酒香。


现在,已是1945年的夏天了。


(有删改)


16.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17. 标题“古榕酒香飘” 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18. 小说塑造阿九这个形象有何用意?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阿九和小篮子又来到才叔的墓前,请你代阿九写一段话,表达对才叔的思念与崇敬之情。要求:结合小说内容,突出人物品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100字。


【答案】


16. ①照应标题中的古榕,突出其历史悠久;②写出了南方小城民风的古朴;③突出了小城的宁静祥和;④与后文小城被日本人侵犯后的惨象形成鲜明的对比;⑤表达了人们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战争的痛恨。(5点任选4点作答,意思相同即可。)


17. ①才叔酿的酒好,芳香四溢;②才叔酿酒的技艺得以传承;③才叔的高尚品质永远激励着后人。


18. 用阿九见证才叔的英雄事迹; 用阿九的见闻来串联小说的情节(或阿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阿九来传承才叔的酿酒技艺和高尚品质。(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19. 师父,我和小篮子又来看您了。昨晚我又梦到您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赶走了小日本,咱们酒坊的生意可好啦!您在生死关头,机智勇敢,舍生取义,您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四、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也总是悲喜交加,我们有时难免会感到失落、伤心、苦闷,孤独.....但当我们回首那段时光,或许又能从中体味亲友陪伴、慰藉的温情,收获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智慧,领会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从而在心上开出一朵烂漫的花。


请你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以“开在心中的花”,写一篇记事的文体。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等相关联的信息。③不抄袭、不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个悲衰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语段三)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语段三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讲的是 的事情。(2分)


【答案】《五猖会》我们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我”背书,“我”很不情愿


【解析】根据语段三中父亲对说的话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知语段出自《五猖会》。我们准备去看五猖会,但父亲完全不顾我的想法,非得让我背书。书指出来了,我也觉得看会没有什么意思了。


2.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4分)


【答案】小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可以从他喜欢看有许多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可以看出。从他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和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看五猖会而让其读书中,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语段一中的“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可知,小鲁迅喜欢看《山海经》,对于其中一些神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孩子。根据语段二中“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和选段三中的他非常反感父亲顾及自己想看会的心情,非得让自己背书,可知他是一个向往自由,不喜受拘束的人。


3.语段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某社区为宣传“孝文化”,计划在社区墙面绘制《二十四孝图》。假设你是社区一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对《朝花夕拾》的理解,向社区反馈你的意见。(4分)


【答案】示例:我认为在社区墙面上绘制《二十四孝图》,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活泼的形式走近人们的生活。然而盲目照搬《二十四孝图》,是不可取的。“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优良的一面,能够引导人们孝亲敬老,但也应该摒除《二十四孝图》那些虚伪残忍的所谓孝道,而应该赋予孝以现代意义。


济南期中卷,商河县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2020.11)

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深邃(suì) 蓬蒿(hāo) 顷刻(qǐnɡ) 谆谆教导(zhūn)


B.疲惫(bèi) 纤绳(xiān) 淤滩(yū) 戛然而止(jiá)


C.虔信(qián) 蝼蚁(lóu) 胚芽(pēi) 良莠不齐(xiù)


D.绯红(fěi) 晨曦(xī) 瞰望(kàn)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伺候 擀面杖 周道如砥 无原无故


B.隐匿 金刚钻 通宵达旦 勃然大怒


C.驾驭 侯车室 断壁残垣 海市蜃楼


D.帐蓬 录像机 两肋插刀 芒刺在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D.一些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心无旁骛,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自强,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B、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个青年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C、《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极具特色,既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又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严贡生、范进、王冕、鲁氏妇女等人都是其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D、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丽景象


B.宠辱偕忘,把酒临风:一并、一起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迫近


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度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先天下之忧而忧


B.乃重修岳阳楼 见渔人,乃大惊


C.强饮三大白而别 杂然而前陈者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


B.文中"其喜洋洋者矣"的"喜"和"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乐"含义是相同的。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


D."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段以阴暗凄凉之景烘托迁客骚人内心的悲伤,第四段则以明媚绚丽之景烘托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②铣(xiǎn):光脚。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三处)(3分)


履 为 履 之 也 而 越 人 跣 行 缟 为 冠 之 也 而 越 人 被 发


10.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2分)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11.结合文章分析,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12、13题(8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4分)


13.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4)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6)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


(7)《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


三、(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首播,该节目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①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旨在展示国宝的背景故事,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室内综艺节目、纪录片和戏剧中。每个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将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9件国宝。 ②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包括王刚、梁家辉、王凯、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玺等! ③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标准,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能称其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1)阅读材料①和②,简要分析《国家宝藏》能够获得如此好评的原因。(2分)①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② ③(2)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你觉得是否合适,依据材料简要陈述理由。(3分)




四、(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


稀土扼住了谁的咽喉


①最近,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7%的中国,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使得近两个月国际市场稀土交易价格上涨了30%。对此,美国、日本叫苦不迭。


②稀土到底为何物,能如此牵动日、美的神经?


③稀土其实是一系列元素的统称,包括铼、镧、镨、钕、钐、钇等。如果将石油比作"工业血液"的话,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别看总需求量不大,但离了它,合金、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激光设备等众多高科技产品都将成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材料方面,稀土元素加入一点即可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将普通金属转化为特种合金。这些合金和电子产品除了民用销售外,更多是为军用而开发,能够为武器带来革命性突破。


④稀土元素铼与"太空金属"钛制成的钛铼合金,具有惊人的强度和硬度,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处于极恶劣环境下的武器装备。冷战时期,前苏联用钛铼合金制造的M级核潜艇,艇身可抵抗1000多米深处海水的巨大压力(相当于100多个大气压),最大下潜深度更是深达惊人的1250米,而当时美军鱼雷的使用极限深度也只有800米。


⑤第四代战斗机翘楚"猛禽"F-22有45%的材料都采用稀土合金,最外面的机壳更是采用超强的稀土镁钛合金。另外,飞机尾部喷射管的火焰高达300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会令绝大多数金属熔化或变软,所以喷射管需要用到稀土制成的特种陶瓷,它能耐6000摄氏度的高温。


⑥在海湾战争中因多次成功截获"飞毛腿"导弹而崭露头角的"爱国者"导弹,它的制导系统使用了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装置,该装置可以精确地追踪和定位目标导弹,直到锁定。"爱国者"的另一重要部件弹体控制飞翼也是由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制成的,飞翼需要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才能在高速飞行中保证方向的精准而不会折断。


⑦美军"陆战之王"坦克M1装备了含有稀土元素钕钇铝的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能达到4000米的瞄准距离,而伊军装备的前苏联T72坦克激光测距只有2000多米,在战斗中很多T72还没有瞄准M1就已经被对方摧毁。另外,M1坦克也是夜战好手,它装备了含有稀土镧元素的夜视仪,伊军坦克到了夜里就一摸黑,被动挨打。


⑧中国对稀土的出口控制,会令美国人为自己使用的高科技武器支付更多的美元,而日本人不仅仅失去了向美军销售高端电子产品的利润,也丧失了对邻国说"不"的资格。


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第④段画线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冷战时期,前苏联用钛铼合金制造的M级核潜艇,艇身可抵抗1000多米深处海水的巨大压力(相当于100多个大气压),最大下潜深度更是深达惊人的1250米,而当时美军鱼雷的使用极限深度也只有800米。


18.第⑦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4分)


在晴朗的白天能达到4000米的瞄准距离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二)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9.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


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


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


2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5分)


22.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5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它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自选文体,不少于700字,(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鲁人搬迁 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鲁人搬迁


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绸,两口子想迁徙到越国。


有人告诫他:“你到那里一定会受穷的。”鲁国人就问:“为什么呢?”那人说:“打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赤脚走路;白绸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披头散发,不喜欢戴帽子。


你们虽然有专长,但迁徙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所以说,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出自:韩 非《韩非子·说林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鲁人搬迁


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绸,两口子想迁徙到越国。


有人告诫他:“你到那里一定会受穷的。”鲁国人就问:“为什么呢?”那人说:“打草鞋是用来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赤脚走路;白绸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却披头散发,不喜欢戴帽子。


你们虽然有专长,但迁徙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所以说,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出自:韩 非《韩非子·说林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

【本文标题和网址】鲁人徙越文言文翻译(鲁人徙越的注释翻译和道理) www.chun1983.cn/cjxs/121986.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