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7397个字,大小约为78KB,预计浏览完需要44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汉语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而语言从古至今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何谓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就是说汉语的口语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书面语(即文言)基本没变,直到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现代文才渐渐成为主流。
我们读现代文不会感到隔阂,因为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是以我们现在的口语为基础形成。而文言文(即古汉语的书面语)是以两千多年前的口语为基础形成,因时间遥远,与我们现在的口语是脱节的,故感陌生与隔阂。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的作品是以文言的形式留存,所以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一)提高自己阅读古书的能力,并最终能自由阅读古书(二)通过阅读传统典籍,吸收其精华,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来认识并理解人生、社会及我们的世界。
这种古汉语的书面语我们需要当做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怎样学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汉语语法相结合。
接触原始材料(最好带有详细的注释),即大量地阅读文言文作品,能帮我们培养文言语感。读得越多,积累得越多,掌握得越熟练,文言语感就越来越好,对文言文的隔阂感就会渐渐消失。仅靠课本上的那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如此,课本上的文言文也一定要掌握扎实,注释要背,文章要背,要能翻译,里面出现的文言虚词要懂得其用法。
因古汉语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大量阅读的同时,如果能以古汉语语法为指导,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古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及文体特点应有大体的了解,并与在读或读过的文言作品相印证,渐渐建立一种对古汉语的系统认识。也很遗憾,在语文课上,文言语法除了零打碎敲,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
文言水平的提高,应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应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复,直至能自由阅读原文。这样应付考试,也定能手到擒来。
“字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ì yì,现代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也指一个字有几种意思,同“字意”。@泽光书院整理出平时常用的八大类142个字义,让你轻松读懂文言文。
一、家居生活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类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类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9、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10、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辄捕论之。
11、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12、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13、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14、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15、罪:惩处,判罪
16、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17、赈:救济
18、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19、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20、劾:揭发罪状
21、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22、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
23、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24、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四、军事类
1、伐:讨伐,进攻;声讨,如口诛笔伐;功劳;
2、袭: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3、克:战胜,攻破;能够;克制,如克已复礼为仁;约定或限定(时间),如克日会战
4、拔:攻取;提拔;突出,超出,如出类拔萃
5、破:打败,攻克;
6、敌:仇敌,敌人;抵挡,抵抗,如寡不敌众;相当,匹敌,如势均力敌
7、距: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8、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9、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心意,情怀;关心,如“少者怀之”。
10、部: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11、将: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12、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如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如道芷阳间行。
13、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如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如引领西望;避开,退却,如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如引酒而饮之;引用,如旁征博引
14、徇: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巡行,如籍为裨将,徇下县。
15、次:驻扎,士卒次舍。
16、勒:率领,三日而勒兵。
17、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地势);坚持,如管仲固谏;固执,顽固,如汝心之固;固定,稳固,如固本清源;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本来,如人固有一死。
五、人际交往类
1、诣:到-----去
2、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3、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4、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5、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6、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7、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8、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9、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10、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11、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12、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13、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14、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15、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16、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17、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18、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19、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0、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21、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22、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23、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4、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六、心理类
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2、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3、望: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4、期: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5、冀:希望,如冀复得兔。
6、幸:希望,如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如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幸亏,如幸来告我。
7、矜:怜悯,同情,如矜恤孤羸;注重,慎重,如人矜节行;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8、伐:夸耀,如无伐善
9、施:夸耀,表白,如无施劳。
10、耻: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11、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2、多: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13、少:轻视,看不起;稍微
14、易:轻视;交换;改变;容易
15、鄙: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16、哀:同情,如吾哀之。
17、贷:宽恕,如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
18、患: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19、尚:崇尚,尊重,如尚轻侠;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还,如尚能饭否。
20、厌:通“餍”,满足,如“抑为之不厌”;讨厌,如“与可厌之”。
21、异:惊奇,奇怪,如“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奇特,与众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
七、语言类
1、谢: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衰亡,凋落
2、属:嘱托,如属吾属文以记之;委托,交给,如以兵属蒙恬;交给官吏治罪,如乃以秦王属吏;连接,如冠盖相属;写作如属文;------之类。
3、责;责备,责罚;要求,如求全责备;索取
4、让:责备,责怪;辞让,谦让
5、谯:责备。
6、数:列举罪状加以责备,如使吏数之;计算,如楚兵之多,不可胜数;一一列举;屡次,如数犯边境;六艺之一,算术;规律,必然性;天命,命运。
7、非:非难,责怪,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不对的,不合理的;不是。
8、刺:斥责,指责,如面刺寡人之过者;名帖,名片
9、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毁谤
10、讥:非难,指责;讥讽
11、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如讽齐王纳谏
12、喻: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户晓;比喻。
13、折:驳斥,使对方屈服,如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如季布面折其短;折断,如折颈而死;弯曲,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如损兵折将。
14、慎: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谨慎,慎重。
15、可:许可,允许;合适,适合,如可口;可以;大约,约计
16、许:答应,允许;赞许,赞同。
17、却:推辞,不接受,如却之不恭;退,如李牧连却之。
18、趣:催促,如王趣见;趋向,奔向,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赶快,急促,如趣为我语。
19、质:质问,问,如质责汤于上前;评判,对质,如而欲质天之有无;人质;作人质,如燕太子丹质于秦;质地,如黑质而白章;质朴,朴实,如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20、敢:谦词,冒昧,如“赤也感,敢问?”;表反问,岂敢。
八、其它类
1、显:显扬,传扬,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显贵,显赫,如百乘,显使也;明显,显著;显露。
2、蹶:受挫折,如一蹶不振,必蹶上将军(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如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3、阴:暗中,暗地里,如孙膑以刑徒阴见;山之北水之南;阴险。
4、迨:等到。迨至境上。
5、用:因为。人用是多(赞扬)李疑。
6、稍:慢慢地,逐渐。其后秦稍蚕食魏。
7、竟:穷尽。未能竟其义。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让思想充实生活。谢谢您的阅读!衷心感谢来自网络的被采信息源!我们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
提要:
“是”在古代汉语中,多数用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这个,这样”。
少数用作判断词,用法同现代汉语的“是”。形容词:对,正确,不错。与“非”相对。
复音虚词:是故,是以,由是,如是(固定结构)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可译为“这,这个,这样”等。例如:
(1)是非木杮(fèi)(《河中石兽》)——这不是木片。(非,表示否定判断)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这种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冥,同“溟”,海)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富贵不能淫》)——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5)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这就叫作理想社会。(大同:“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或“天下的人都和睦相处,如同一人”)
(6)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这样,(他们)入朝做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
(8)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
(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事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表判断)
(10)反(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是,这,指誓言。已,止、了结。焉、哉,均为语气词)
(1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兰亭集序》)——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
(12)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并序》)——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官的失意之情。
(13)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在那时候,商鞅辅佐秦孝公。
(14)登高作赋(指诗文),是所望于群公。(《滕王阁序》)——登高作赋,那就指望(或“这只能期望”)在座的诸公了。
(15)汤之问棘也是已。(《逍遥游》)——汤询问棘也有这样的话。(已:句末语气词,表肯定)
(1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然而这个说法,我尤其怀疑它。(也,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17)知(知道)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明智,聪明)也。(《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为、也:表判断。是知也,这句的“知”,后作“智”)
(18)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三国志 魏书·武帝纪》)——至此,祭祀宗庙、土神和谷神的制度才开始建立。
(二)动词,表示肯定判断,同现代汉语的“是”用法相同。例如: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一起作战多年,竟不知木兰是个姑娘。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陋室铭》)——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馨:德行美好)
(4)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5)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6)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并序》)——她说自己本是京城女子。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并序》)——同样是流落在天涯的不幸人,今天萍水相逢,何必非要曾经相识呢!
(8)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偶然相遇,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三)助词,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起强调作用。“惟(唯)······是”,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例如:
(1)吾少孤,及长,不省(xǐng,知道)所怙(hù),惟(只,仅)兄嫂是依(动词)。(《祭十二郎文》)——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不知到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少孤:韩愈三岁丧父。所怙:所依靠的,指父亲。惟兄嫂是依:即“惟依兄嫂是”的倒装。是,复指提前的宾语“兄嫂”)
(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指举用人才)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志 魏书·武帝纪》)——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出身卑微的贤人,只要有才能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够任用他们。(唯才是举:宾语前置,应为“唯举才”)
(3)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还想期望贵国君王赐给恩惠,怎么敢不唯命是听。(唯命是听:宾语前置,应为“唯听命”)
(四)复音虚词:
1·是故:连词,表结果,相当于“因此,所以”。例如;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嘉肴》)——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2)是故谋闭而不兴。(《礼记·大道之行也》)——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2·是以:连词,“以(介词)是(指代)”的倒装,意思是“因为这个”,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给予)陛下。(《出师表》)——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2)母、孙二人,更相(交互)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所以我实在不能放弃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3·由是:由此;用,按照;于是。由,介词,由于,因为。是,指示代词,此,这。例如: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由此使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以,表目的,来)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由此而行,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3)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按照这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辟,同“避”,躲避)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隆中对》)——于是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
4·如是:如此,像这样。例如:
(1)如是再啮(niè,咬)(《河中石兽》)——像这样再冲刷侵蚀。
(2)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师说)——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附:形容词:
(一)对,正确,不错。与“非”相对。例如:
(1)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并序》)——觉得现在辞官是正确的,原来出仕是错误的。(今:今天的弃官归隐。昨:过去的出去做官)
(2)是吾不是处。(《与妻书》)——这是我不对的地方。(直接把主语“是”与谓语“无不是处”放在一起表判断)
(3)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自己以为自己正确。
(二)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是,认为······正确,肯定,遵从。例如:
(1)今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如今你肯定他们,就不去追究。
(4)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荀子·修身篇》)——肯定我又肯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吾友也:“也”表判断)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语言则是文字的表述,这二者对于文明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这种语言变化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古代的文言文和现代的白话文。不过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古代人说话并不使用文言文。
实际上文言文在古代是一种书面语言,就像现代我国外交部的“充分交换了意见”、“我们持保留态度”、“勿谓言之不预也”等等“黑话”一样,文言文是古代人在正式场合会用到的语言。在古代书写是士大夫阶级的专利,穷人或者平民基本都是文盲,自然不需要用到书写。
像我们上面提到的“外交部黑话”翻译成我们普通人的说法就分别是“这件事我们没有谈成,而且吵得很厉害”、“我们不同意这件事”、以及“准备棺材吧你”。这些“黑话”在外交场合自然是不适用的,毕竟这在乎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古代的士大夫在书写上自然也不会用白话文,因为一个士大夫用白话文书写会被视为没文化或者是粗鄙。
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士大夫说话自然会使用白话文,毕竟书籍可以反复观看来理解一段话的含义,但是一段话却没法反复听。一个古人如果说话满嘴的之乎者也,那他说的话就连士大夫都会很难理解。
我们现代人在书写上使用白话文是近代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当时的人推行白话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书写简单化,以便发展教育,消灭文盲。在经过先贤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白话文才得以发扬,并逐渐成为书面正式语言。
从此书写不再只是士大夫的专利,就算是普通人,只要他识字也能随意的书写。之后随着新中国扫盲运动的展开,中国人的识字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消灭了文盲,到了这时白话文才全面的在书面中运用开来,和古人在书面上使用文言文的情况出现了差别。
那么古代人明明在口语上使用白话文,为什么又要在书面上使用文言文呢?这其实和中国的造纸术发展有关。
文言文虽然复杂且听起来很难理解,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一段话可以蕴藏很多的信息。我们现代人用白话文得用上百个字才能描述的东西,文言文可能十个字就描述完了。
因此这种蕴藏信息极多的语言在古代就成为了书面语言。因为在古代可供书写的东西是很少很珍贵的。像夏商时期镌刻甲骨文的龟壳,它不单单是用于书写的工具,更是祭祀的工具。
而祭祀在那个时代是权利的象征,谁掌握了祭祀谁就能拥有权利,因此龟壳在那个年代是受到严格管控的,更不允许被用大量的字去记载意思少的可怜的话。
后来到了周王朝时期竹简开始流行,但那时候竹简可是很重的,一捆竹简可能只记载了几句话就已经有4、5斤重。再加上竹简制作麻烦价格较高,因此古人必须尽量的精简一段话,以达到减少“书籍”成本和重量的目的。
像《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一天批阅的奏折达到了120斤。而秦始皇批阅的奏折就是记载在竹简上的,可见竹简的重量有多么离谱。
如果一个大臣将递交给秦始皇的报告用白话文记在竹简上,当秦始皇翻开了好几款捆竹简却发现里面只记载了一件小事,估计秦始皇会用文火把这大臣煮了。
到了西汉中国才有了造纸术,但这一时期的造纸术还极端原始,造纸的原料主要是蚕茧。因此那时候的纸非常昂贵,在纸上写字的行为不亚于现代用金箔刻字造书。
所以在那个年代有士大夫干脆在丝绸上写字,可见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很普通的一张纸,在那个年代却是价比丝绸的珍贵物品。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但此时的造纸术依旧不算完善,再加上生产力不足,纸张产量不大的关系纸张的价格依旧比较昂贵。一直到了两晋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蔡伦的造纸术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这时纸张的价格才开始被压下去。
不过这时候纸的产量依旧有上限,纸张在部分情况下依旧可能变得昂贵。像西晋时期有一个叫左思的文人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文章,导致洛阳权贵争相传抄,最终造成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之后到了隋唐时期中国才开始流行起字画来。因为在南北朝之前纸张还不够普及,再加上造纸技术的不完善,人们很难造出一张大面积的纸张。如果我们去翻阅中国的字画文物类群,会很难发现在隋唐时期之前的大面积字画。
到了宋朝中国的造纸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那时候中国出现了很多的造纸工坊,造纸也开始朝着流水线发展。因此到了这一时期纸张才真正成为了大众百姓都能消费的起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原因,从中晚唐到宋朝开始中国的书籍开始朝着通俗化和口语化发展。
到了这时候我国也慢慢出现了一些记载有白话文的书籍,像一些话本、小说等东西才慢慢开始在社会上出现。
像宋朝之前形成的书籍基本是一些短篇汇集而成的典故,小说一类的文字载体在秦汉时期也基本是一些很短的神话、志怪类故事。
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的“纸张”很少,人们很难在一大本厚厚的“书”里面编故事。所以到了宋朝之后因为纸张开始普及,长达几十万字到上百万字的小说才开始出现。
不过古人虽然在口语交流中也使用白话文,但我们所理解的白话文和古人使用的白话文有着一定的区别。因为语言的变化和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演化过程,中国的白话文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时间的。
所谓的白话文指的是通俗语言,是比较口语化的语言,而对于汉语这种表意语言来说,白话文每隔一两百年时间出现变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秦朝、唐宋或者是明清都是古代,但是对于明清来说,唐宋和秦朝就是古代,对于唐宋来说,秦朝也是古代。
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文言文是在中晚唐时期逐渐开始形成的,至于先秦时期的白话文,因为史料的缺失所以我们很难查证到南北朝之前中国人民的口语习惯。
不过随着这些年来考古领域的发展,有人开始认为至少在汉朝前中期的古人说话用的是我们现代人认为的文言文。而且这些人还梳理了一条相当清晰明确的中国古人语言发展脉络。
在这些人看来,夏商时期中国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那时候中国人的口语是从最原始的喊叫形成的,所以那时候中国人说的话非常简短,甚至比我们现代人认为的文言文还要简短。
在周王朝建立后,华夏文化圈开始兴起,于是那时候中国人的“白话文”又发生了一番变化。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差别,竹简上记载的话和那时候中国人说的话一模一样。
像《论语》中记载有“子曰:学而时习之”,我们现代人一开口说话自然不可能这样,但是孔子他老人家说话可能一开口真的是“学而时习之”。
到了西汉中前期,因为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口语也逐渐越来越“白话”。于是我国人民的口语逐渐开始朝着白话文的演化。
到了隋唐时期柳宗元和韩愈等人开始提倡“古风运动”,也就是在先秦时期语言系统的基础上,将那些典雅的部分用作书面用语。
于是到了这一时期白话文才和文言文割裂开来,形成了在正式的书面上必须使用文言文的现象。
当然,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书面文字都是文言文,在我国历史上甚至有过白话文的即位诏书,那就是元朝第六位皇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的即位诏书。
不过这一篇用当时白话文写成的即位诏书和我们现代人使用的白话文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也能看出中国语言系统的演化。
到了明清时期,古人们使用的白话文和我们现代人使用的把白话文差距已经非常小了,虽然这两种白话文依旧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一般人基本能听懂明清时期的白话文。
像我国的四大名著都是白话文小说,因为其书写的文字和当时人们说话的文字大差不差,所以四大名著才得到了极广的流传。而我们现代人只要是上过学的人基本能看懂四大名著的原版。
总的来说,按照这种说法,在汉朝以及之前的那段时间段,中国人民是没有文言文和白话文区别的。
到了汉朝之后老百姓说的话逐渐通俗化和口语化,到了唐朝时期白话文才和文言文做彻底的割裂,形成了人们在书上写文言文,在平日的生活中用白话文的习惯。
不过这种观点只是现代很多人的猜测,并不一定准确。毕竟要证实这种观点最直接的证据就只有出土一件汉王朝之前的录音机了。
当然,我们先前说过语言的出现和变化本身就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是在满清灭亡后到新中国建立后这一段时期形成的,而这一段时期形成的白话文则建立在满清之前白话文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文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古代白话文的影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傻屌”这个词,这个词看起来是在现代网络文化中形成的,而非古人创造的词语。但实际上在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在用这个词骂人了。
像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写的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中就很明确的用“傻屌”这一词骂人。可以见得“傻屌”这一词的含义在元朝时期已经明确,并得到了大众的共识。
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白话文都是一样的,毕竟中国南北文化差异极大,我国素来也有着“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所以古代的白话文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版本,每一个省份的人都会使用不同的白话文。
而随着历史上以“两广填四川”为首的几次人口大迁移的出现,中国的白话文也逐渐趋近于融合。到了现在则因为网络的出现,内蒙古的人也能和海南的人谈话,因此白话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白话文。
文言实词
知识精讲
学习文言文,语言的障碍主要在词汇方面。《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不少于300个。实词的特点主要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
一、古今异义
语言是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文言文中不少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就是词的古今异义现象。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传承关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词汇词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如天、地、花、木、水等。古今词义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和“黄河”,现在词义扩大为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中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而现在只指“丈夫”的配偶。“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3.词义转移。“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原是褒义词,指武臣,现在是贬义词,是走狗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
了解一些古今异义词,可以防止望文生义和曲解文意的现象发生。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古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丰富多义的表现。但不管一个词的义项有多么丰富,它的本义只能有一个,其他的则是围绕这个本义引申开去的意义,就是该词的引申义。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道”是本义,解释为路,而其他的解释,如“规律”、“主张”、“引导”等都是从“路”这个意义中引申而来的。
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1.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词的本义一般都是表示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或行为,而引申义则比较抽象、一般。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中的“兵”,本义是“武器”,由此引申为“兵士”(“秦兵又至矣”),又由“兵士”引申为“战争”,如“凡用兵之法”(《非攻》)。
2.从上下文意思来确定词义。阅读文言文,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随文释义,灵活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与“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中的“以”,前者有“把……当作”的意思,后者是“认为”的意思。
3.学会古今意义互补。知古通今,要善于把已经掌握的现代汉语词义迁移到文言文中去,加强对文言词义的理解。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这里的“穷”在词典中有很多义项,如“穷尽,完结”、“穷究”、“生活困难”,在现代汉语中都常用,只有“不得志,不显贵”这一义项只出现在古代汉语中。
三、古今通假
在文言文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这就是通假现象。“通”即是“通用”,“假”即是“假借”。其中被代替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
1.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替代。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倍”替代“背”。
2.声旁字替代形旁字。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岳阳楼记》),“具”替代“俱”。
3.形旁字替代声旁字。如“先生如其指 ,内狼于囊”(《中山狼传》),“指”替代“旨”。
4.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距”替代“拒”。
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的假借具有临时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通假现象可以不成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生”,前句是通假字,同“性”,而后句则不是通假字,解释为“活着”。可见,通假是不具备普遍性的。
四、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其固有的语法功能,兼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军”原为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驻军”的意思。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同于一词多义,一个词固定地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在多种义项中,就有多种词性的存在,如“为”,可为动词,也可为介词、语气词、名词,这是词的兼类现象。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的临时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临时改变了它表示事物名称的功能而表示相关动作行为,从而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其规则是:
(1)带有宾语或补语。如“驴不胜怒,蹄 之”(《黔之驴》),蹄,用蹄子踢。(2)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如“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饭,吃饭。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如“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王,称王。
(4)用“而”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一端是动词,一端常活用。如“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葬,埋葬。
2.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可译为“像……一样”。如“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
(2)表示动作行为的 态度、方式,可译为“把……当作”,或“像对待……似的”。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
(3)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为“用……”或“凭……”。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 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5)表示方位、趋向,可译为“从……”,或“向……”。如“大江东 去浪淘尽”(《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向东。
(6)表示动作的频率、时间,可译为“每……”或“时时”。如“谨食之,时 而献焉”(《捕蛇者说》),时:按时。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活用为及物动词,后带宾语。如“素善 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
(2)活用为不及物动词,后不带宾语。如“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乐:玩耍。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是故圣 益圣,愚 益愚”(《师说》),圣:圣人。愚:愚人。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奔:奔马。
6.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 之”(《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2)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关者王 之”(《鸿门宴》),王:让……称王。
(3)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昂 其直”(《促织》),昂:使……抬高。
7.意动用法。
(1)动词的意动用法。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2)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 之”(《促织》),劣:把……当作。
(3)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席 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席:把……当作席子。
五、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复音词根据其组成的词性,可分为复音实词、复音虚词、偏义复词。
1.复音实词(包含连绵词)。如:
须臾:一会儿 惆怅:伤感、失意 徜徉:自由自在地来往
2.复音虚词。如:
而已:罢了 则已:就罢了 庶几:差不多 若夫:就像那……
何其:多么 之谓:说的就是 谓之:把它叫做 所谓:就是人们所说的
有以:有……用来 无以:没有办法用来 然而:这样,可是 虽然:虽然(即使)这样
3.偏义复词。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在这里指“入”,“出”字只是作为陪衬。
便可白公姥(《孔雀东 南飞》),“公姥”在这里指“姥”,“公”只是陪衬。
例题精选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1992年上海高考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1)既止复作_______(2)以声致人_______
2.最符合“莫措其手”原意的一项是 ( )
A.没办法动手 B.没机会动手 C.来不及动手 D.想不到动手
3.上文中与“使童子烛之”中“烛”字用法相同的两个字是 _______
4.与“卒见使于一鼠”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徒见欺 B.府吏见丁宁 C.百姓之不见保 D.而自令见放为
5.把“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翻译成白话文。______________
6.上文与“乌在其为智也”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
【分析】 第1题是检测多义词的词义,根据文意,联想学过的知识,断定为“已经”、“招引”。 第2题检测句意的理解,答案是C。 第3题是检测词类活用的迁移能力,答题时先要将题干中的对照句作分析,判断每一个词的用法,应由具体的语言环境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决定,从这句的整个意思来考虑,此“烛”不是名词,而是表示“照”的意思。其次,“烛”前面是名词,后面是代词,这就可推出这个名词是活用为动词了。答案是:穴、役、君(三选二)。 第4题是检测被动句式,A项选自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见”表被动;B项选自于《孔雀东南飞》,“见”表示动作接受的对象,不表被动;C项选自于《齐桓晋文之事》,“见”表被动;D项选自于《屈原列传》,“见”表被动。答案是B。 第5题检测翻译能力,按字面来翻译,答案是:没有死却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 第6题检测内容理解,但离不开文言知识,不解句意就无法答题,题干中“乌在其为智也”是倒装句,要调整好词序后才能正确翻译,调整后的词序是“其为智在乌”,既是主谓倒装,又是宾语前置,理解了这句才能找出与其相照应的一句是“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2011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劝 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分析】 答案:(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劝”,勉励,在《劝学》中有此用法。其为多义词。“乐”,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所以,活用为意动,即“以……为乐”。“所从”,是所字结构。“从”,根据“令初下”,可知是“听从”,而不是“跟从”什么的;“所”,助词,与“从”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个名词性结构,在这里做“不知”的宾语,相当于“听从什么”,“所”本身词义很虚。“顷”,书本上只学习过表示短暂时间的用法,如顷刻、少顷、有顷、顷之等。这里附着在“几何”、“三月”的后面,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限古汉语知识推断出来。“几何”是数词,一般做定语,那么,中心词“顷”推测起来应为“时间”,也就是说由“短暂时间”泛指“时间”。
2.(2010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少而所与 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分析】 答案:(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出自300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与”是“交好”、“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
3.(2009年上海春考卷)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堂之地隆然负 砖甓而起者 (2)其人鬼且禨
(3)而亡 其说 (4)其言不经见
【分析】 答案:(1)承担(顶着) (2)迷信鬼神 (3)同“无”,没有 (4)常。
“负”、“亡”两字在《考试手册·语文》附录里均可以找到,而且在初中常见词里,可见多么“常用”。“鬼”位于谓语的位置上,名词活用为动词。“经”,虽常见,但同学们熟悉的义项放在这里均不太合适,所以需要推断。“昔之异书,有记……其言不经见”,应该是“常”的意思。作为旁证的是,现代汉语“经”与“常”经常连用。
4.(2012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分析】 答案:(1)使……知道 (2)穿着布衣 (3)繁殖 (4)认为……好
5.(2010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二十以归 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 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 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分析】 答案: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三)(2003年上海卷)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
人迹绝 矣( ) 无不绝 也( )
【分析】 “绝”是多义词。(1)动词①断、断绝,如“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停止、消失,如“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③隔绝、阻绝,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④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形容词①高超、绝妙,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②陡峭,如“士大夫终不肯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3)副词①极、非常,如“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②完全,如“绝无踪响”(《促织》)。“人迹绝矣”的“绝”是“断”的意思,引申为“不见”。第二个“绝”可译为“横渡”。
迁移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通假字的含义。
(1)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_______(2)秦王不说_______
(3)后虽小差 ,犹尚殗殜_______(4)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_______
(5)距关,勿内诸侯_______(6)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_______
(7)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_(8)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
(9)疏条交映,有时见曰_______(10)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将军被坚执锐,伐 无道,诛暴秦 ②因造玉清宫,伐 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B.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愿无伐 善,无施劳
C.①此五霸之伐 也 ②其后秦伐 赵,拔石城
D.①故上兵伐 谋,其次伐交 ②近者奉辞伐 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1)例:仙之人兮列如麻
A.不与廉颇争列 B.列 缺霹雳,丘峦崩摧
C.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 D.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2)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 寡人之璧,可与否?
A.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 B.采掇者,易辨识耳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 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是以古之易 财,非仁也,财多也
(3)例:会宾客大宴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会 其怒,不敢献,君为我献之
C.会 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D.会于西河外渑池
(4)例: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B.履至尊而制 六合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
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 而事之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
⑤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 之备。
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 ⑦英雄 无用武之地
⑧亦雁荡具体 而微者 ⑨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⑩初一 交战,操军不利
A.①③⑤⑦ B.②⑦⑨ C.⑤⑥⑧⑨ D.④⑧⑩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百姓闻王钟鼓 之声,皆欣欣然有喜色
B.往往死者相藉 也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C.腥臊并御,芳不得薄薄 暮冥冥,虎啸猿鸣
D.吾不能举 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先帝大兴举 国之兵以伐吴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 纾祸
②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③何况 供百人乎
④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⑤不爱 天下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⑦岂可一切 拘以定月哉
⑧然而 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
⑨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A.①③⑧ B.②④⑥ C.①⑤⑦ D.③⑧⑨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1)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 B.今邯郸日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C.以缚 即炉火烧绝之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序八州而朝 同列
C.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 之 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A.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曲终收拨 当心画 D.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
(4)A.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B.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C.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
文言实词
知识精讲
学习文言文,语言的障碍主要在词汇方面。《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不少于300个。实词的特点主要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
一、古今异义
语言是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文言文中不少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就是词的古今异义现象。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传承关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词汇词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如天、地、花、木、水等。古今词义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和“黄河”,现在词义扩大为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中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而现在只指“丈夫”的配偶。“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3.词义转移。“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原是褒义词,指武臣,现在是贬义词,是走狗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
了解一些古今异义词,可以防止望文生义和曲解文意的现象发生。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古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丰富多义的表现。但不管一个词的义项有多么丰富,它的本义只能有一个,其他的则是围绕这个本义引申开去的意义,就是该词的引申义。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道”是本义,解释为路,而其他的解释,如“规律”、“主张”、“引导”等都是从“路”这个意义中引申而来的。
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1.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词的本义一般都是表示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或行为,而引申义则比较抽象、一般。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中的“兵”,本义是“武器”,由此引申为“兵士”(“秦兵又至矣”),又由“兵士”引申为“战争”,如“凡用兵之法”(《非攻》)。
2.从上下文意思来确定词义。阅读文言文,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随文释义,灵活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与“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中的“以”,前者有“把……当作”的意思,后者是“认为”的意思。
3.学会古今意义互补。知古通今,要善于把已经掌握的现代汉语词义迁移到文言文中去,加强对文言词义的理解。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这里的“穷”在词典中有很多义项,如“穷尽,完结”、“穷究”、“生活困难”,在现代汉语中都常用,只有“不得志,不显贵”这一义项只出现在古代汉语中。
三、古今通假
在文言文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这就是通假现象。“通”即是“通用”,“假”即是“假借”。其中被代替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
1.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替代。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倍”替代“背”。
2.声旁字替代形旁字。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岳阳楼记》),“具”替代“俱”。
3.形旁字替代声旁字。如“先生如其指 ,内狼于囊”(《中山狼传》),“指”替代“旨”。
4.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距”替代“拒”。
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的假借具有临时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通假现象可以不成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生”,前句是通假字,同“性”,而后句则不是通假字,解释为“活着”。可见,通假是不具备普遍性的。
四、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其固有的语法功能,兼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军”原为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驻军”的意思。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同于一词多义,一个词固定地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在多种义项中,就有多种词性的存在,如“为”,可为动词,也可为介词、语气词、名词,这是词的兼类现象。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的临时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临时改变了它表示事物名称的功能而表示相关动作行为,从而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其规则是:
(1)带有宾语或补语。如“驴不胜怒,蹄 之”(《黔之驴》),蹄,用蹄子踢。(2)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如“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饭,吃饭。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如“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王,称王。
(4)用“而”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一端是动词,一端常活用。如“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葬,埋葬。
2.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可译为“像……一样”。如“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
(2)表示动作行为的 态度、方式,可译为“把……当作”,或“像对待……似的”。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
(3)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为“用……”或“凭……”。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 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5)表示方位、趋向,可译为“从……”,或“向……”。如“大江东 去浪淘尽”(《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向东。
(6)表示动作的频率、时间,可译为“每……”或“时时”。如“谨食之,时 而献焉”(《捕蛇者说》),时:按时。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活用为及物动词,后带宾语。如“素善 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
(2)活用为不及物动词,后不带宾语。如“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乐:玩耍。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是故圣 益圣,愚 益愚”(《师说》),圣:圣人。愚:愚人。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奔:奔马。
6.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 之”(《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2)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关者王 之”(《鸿门宴》),王:让……称王。
(3)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昂 其直”(《促织》),昂:使……抬高。
7.意动用法。
(1)动词的意动用法。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2)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 之”(《促织》),劣:把……当作。
(3)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席 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席:把……当作席子。
五、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复音词根据其组成的词性,可分为复音实词、复音虚词、偏义复词。
1.复音实词(包含连绵词)。如:
须臾:一会儿 惆怅:伤感、失意 徜徉:自由自在地来往
2.复音虚词。如:
而已:罢了 则已:就罢了 庶几:差不多 若夫:就像那……
何其:多么 之谓:说的就是 谓之:把它叫做 所谓:就是人们所说的
有以:有……用来 无以:没有办法用来 然而:这样,可是 虽然:虽然(即使)这样
3.偏义复词。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在这里指“入”,“出”字只是作为陪衬。
便可白公姥(《孔雀东 南飞》),“公姥”在这里指“姥”,“公”只是陪衬。
例题精选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1992年上海高考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1)既止复作_______(2)以声致人_______
2.最符合“莫措其手”原意的一项是 ( )
A.没办法动手 B.没机会动手 C.来不及动手 D.想不到动手
3.上文中与“使童子烛之”中“烛”字用法相同的两个字是 _______
4.与“卒见使于一鼠”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徒见欺 B.府吏见丁宁 C.百姓之不见保 D.而自令见放为
5.把“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翻译成白话文。______________
6.上文与“乌在其为智也”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
【分析】 第1题是检测多义词的词义,根据文意,联想学过的知识,断定为“已经”、“招引”。 第2题检测句意的理解,答案是C。 第3题是检测词类活用的迁移能力,答题时先要将题干中的对照句作分析,判断每一个词的用法,应由具体的语言环境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决定,从这句的整个意思来考虑,此“烛”不是名词,而是表示“照”的意思。其次,“烛”前面是名词,后面是代词,这就可推出这个名词是活用为动词了。答案是:穴、役、君(三选二)。 第4题是检测被动句式,A项选自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见”表被动;B项选自于《孔雀东南飞》,“见”表示动作接受的对象,不表被动;C项选自于《齐桓晋文之事》,“见”表被动;D项选自于《屈原列传》,“见”表被动。答案是B。 第5题检测翻译能力,按字面来翻译,答案是:没有死却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 第6题检测内容理解,但离不开文言知识,不解句意就无法答题,题干中“乌在其为智也”是倒装句,要调整好词序后才能正确翻译,调整后的词序是“其为智在乌”,既是主谓倒装,又是宾语前置,理解了这句才能找出与其相照应的一句是“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2011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劝 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分析】 答案:(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劝”,勉励,在《劝学》中有此用法。其为多义词。“乐”,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所以,活用为意动,即“以……为乐”。“所从”,是所字结构。“从”,根据“令初下”,可知是“听从”,而不是“跟从”什么的;“所”,助词,与“从”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个名词性结构,在这里做“不知”的宾语,相当于“听从什么”,“所”本身词义很虚。“顷”,书本上只学习过表示短暂时间的用法,如顷刻、少顷、有顷、顷之等。这里附着在“几何”、“三月”的后面,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限古汉语知识推断出来。“几何”是数词,一般做定语,那么,中心词“顷”推测起来应为“时间”,也就是说由“短暂时间”泛指“时间”。
2.(2010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少而所与 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分析】 答案:(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出自300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与”是“交好”、“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
3.(2009年上海春考卷)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堂之地隆然负 砖甓而起者 (2)其人鬼且禨
(3)而亡 其说 (4)其言不经见
【分析】 答案:(1)承担(顶着) (2)迷信鬼神 (3)同“无”,没有 (4)常。
“负”、“亡”两字在《考试手册·语文》附录里均可以找到,而且在初中常见词里,可见多么“常用”。“鬼”位于谓语的位置上,名词活用为动词。“经”,虽常见,但同学们熟悉的义项放在这里均不太合适,所以需要推断。“昔之异书,有记……其言不经见”,应该是“常”的意思。作为旁证的是,现代汉语“经”与“常”经常连用。
4.(2012年上海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分析】 答案:(1)使……知道 (2)穿着布衣 (3)繁殖 (4)认为……好
5.(2010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二十以归 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 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 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分析】 答案: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三)(2003年上海卷)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
人迹绝 矣( ) 无不绝 也( )
【分析】 “绝”是多义词。(1)动词①断、断绝,如“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停止、消失,如“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③隔绝、阻绝,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④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形容词①高超、绝妙,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②陡峭,如“士大夫终不肯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3)副词①极、非常,如“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②完全,如“绝无踪响”(《促织》)。“人迹绝矣”的“绝”是“断”的意思,引申为“不见”。第二个“绝”可译为“横渡”。
迁移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通假字的含义。
(1)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_______(2)秦王不说_______
(3)后虽小差 ,犹尚殗殜_______(4)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_______
(5)距关,勿内诸侯_______(6)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_______
(7)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_(8)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
(9)疏条交映,有时见曰_______(10)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将军被坚执锐,伐 无道,诛暴秦 ②因造玉清宫,伐 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B.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愿无伐 善,无施劳
C.①此五霸之伐 也 ②其后秦伐 赵,拔石城
D.①故上兵伐 谋,其次伐交 ②近者奉辞伐 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1)例:仙之人兮列如麻
A.不与廉颇争列 B.列 缺霹雳,丘峦崩摧
C.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 D.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2)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 寡人之璧,可与否?
A.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 B.采掇者,易辨识耳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 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是以古之易 财,非仁也,财多也
(3)例:会宾客大宴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会 其怒,不敢献,君为我献之
C.会 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D.会于西河外渑池
(4)例: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B.履至尊而制 六合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
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 而事之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
⑤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 之备。
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 ⑦英雄 无用武之地
⑧亦雁荡具体 而微者 ⑨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⑩初一 交战,操军不利
A.①③⑤⑦ B.②⑦⑨ C.⑤⑥⑧⑨ D.④⑧⑩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百姓闻王钟鼓 之声,皆欣欣然有喜色
B.往往死者相藉 也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C.腥臊并御,芳不得薄薄 暮冥冥,虎啸猿鸣
D.吾不能举 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先帝大兴举 国之兵以伐吴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 纾祸
②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③何况 供百人乎
④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⑤不爱 天下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⑦岂可一切 拘以定月哉
⑧然而 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
⑨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A.①③⑧ B.②④⑥ C.①⑤⑦ D.③⑧⑨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1)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 B.今邯郸日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C.以缚 即炉火烧绝之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序八州而朝 同列
C.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 之 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A.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曲终收拨 当心画 D.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
(4)A.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B.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C.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