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三游洞庭文言文翻译(游三游洞记文言文翻译初中)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分享 /  2023-05-07 08:50:02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三游洞庭文言文翻译(游三游洞记文言文翻译初中),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2608个字,大小约为56KB,预计浏览完需要3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三游洞的缘起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湖北宜昌三游洞 来自网络


西陵峡风光 来自网络


因缘际会此相逢


大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元稹与白行简在湖北宜昌相聚游览了三游洞。


为了纪念这次聚会,三人每人做了一首有20个韵脚的诗,吟哦那里的风光、抒发自己的心情。为了说明这次聚会的来历,白居易又应元稹之请,撰写了一篇文章,题曰《三游洞序》。文章首段写道:“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受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余至下牢戍。”“平淮西之明年冬”即元和十三年(818年),那一年冬天,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被授予忠州刺史,元稹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依据常情记录聚会时间,为什么要拉扯“平定淮西”,直接从元和十三年切入岂不简单?原因与白居易的个人遭逢有关。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制裁幕后黑手,朝臣们却认为他是沽取浮誉。白居易因此被贬到江州——今天的江西九江做刺史,后来再贬为司马。《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便是其时白居易的处境。随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被平定,白居易从江州司马擢为忠州刺史,冤案平反了,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从“平淮西之明年冬”写起,反映了白居易的一种心态。


行简文章千古流


同行的两位,一位是他的朋友元稹,一位是他的兄弟白行简。


白行简比白居易小4岁,又早辞世20年。相比他的哥哥,白行简的名声远远逊之,但他在古代文学史中也是不容忽略的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李娃传》在当时堪称传奇。小说中,常州刺史的儿子荥阳生至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邂逅了一位叫李娃的平康女子,荥阳生痴迷她的美色而将千金散尽,最后流落为在丧仪中唱挽歌的歌手。他的父亲知道后,震怒之际将其暴打几乎至死。一日大雪,荥阳生与李娃再次相遇,李娃不忘旧情鼓励他刻苦读书。荥阳生高中科举,后又身居国公高位,最终娶李娃为妻,故事以大团圆结束。


《李娃传》根据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加工而成,不仅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而且保存了当时唐人的一些习俗,比如丧仪。按照《李娃传》的讲述,长安当时有两家做丧事的店铺,一曰西肆,一曰东肆,东肆办丧事的器物超过西肆,但挽歌手不如对方,听说荥阳生善唱挽歌,便准备了两万钱,聘请他做东肆的挽歌手。“其党耆旧,共较其所能者,阴教生新声,而相赞和。累旬,人莫知之。”东肆将荥阳生作为奇兵隐藏起来,为日后出奇制胜做准备,事态发展到最后也果然如此。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白行简时说:“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笔墨优美,故事又入情入理、缠绵婉转,好小说的要素都具备了。不仅如此,《李娃传》大团圆式的结尾,还开创了中国小说与戏剧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模式。


白行简去世以后,白居易把他的诗文汇编成《白郎中集》20卷,可惜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除了《李娃传》,还有白行简创作的《三梦记》以及若干首诗。他的《李娃传》被佛兰兹·库恩翻译为德文,一度在西方流传。


在宦海中,白行简只做到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职务不高。他的官员生涯始于元和二年(807年),那一年,他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做负责校书的科员。元和九年(814年),接受剑南东川节度使卢坦的召请,去其幕府做掌书记,执掌朝觐、聘问、祭祀等事。剑南是指剑阁以南,剑南东川包括今天的绵阳、泸州、重庆一带地区。


西陵峡口意万重


元和十二年(817年)卢坦故世,行简东出三峡,至江州与哥哥白居易团聚。元和十三年(818年)冬天,白居易被授予忠州(今重庆一带)刺史。次年(819年)春天,行简伴随哥哥赴任,仍然路经三峡只是方向变了,不是出峡而是入峡,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此时的元稹“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唐代的通州相当今天重庆的达州,虢州是今天河南的灵宝市,到那里做长史同样要经过三峡,只是方向相反,与白居易兄弟相向而行。三人在西陵峡口相逢,见面后十分高兴。第二天,元稹又调转船头送白居易兄弟去下牢关,也就是今天的下牢溪游玩。在这里,三人知道了三游洞,“酒酣,闻石间泉声”,“遂相与维舟岩下”,把船停在岩石下面,“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连休息带攀爬接连四五次,才来到三游洞。仰睇俯察绝无人迹,只有“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时到戌时——中午1点到晚9点,大家在三游洞里流连忘返,不久天色完全黑了:“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月光明暗交替,晶莹奇幻,各种美景渐次展现,即便是口舌敏捷的人也难以形容。在这样奇幻的景色面前,白居易等人通宵未睡,直到天明才准备离去。


回程的路上,大家边走边议论,行简说“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这样美丽的地方并不多见,为什么“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洞的下面就是渡口,并不偏僻,却没有人到这里游览,这是什么道理呢?


白居易说:“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像这样可感叹的事情多了,岂止这样一件,“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元稹说,是的,我们难得相逢,况且美景难得,现在两件事凑在一起,岂能不记述一番?我们应该做诗以为纪念,“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写在石壁上。又嘱托白居易撰写文章,放在诗的前面做一个说明。于是白居易便将此事的原委记录下来,文末用他的话说是:“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宜昌的三游洞也就由此为世人所知。


李清照《声声慢》里“独自怎生得黑”的“得”是什么意思?

李清照《声声慢》里有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句话有难点,就是这个“得”字,在这里,“得”,是等到的意思,“得黑”,就是等到天黑、挨到天黑。得字的用法非常多,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得”,这是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的第300课(是啊,已经到300课了),就只讲一个字,即“彳”部的“得”字。“得”字收在1988年国家语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是高频常用汉字,所以要认真记忆。


得。读音有三个:


(一)d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声。䙷,古文省彳。”《说文解字》认为“得”字是形声字,但考察早期字形,得字应当是会意字。如图:


(《字源》所载的字形发展)


我们看,不管是上面《甲骨文》的字形,还是下面的金文字形,“得”字最早的字形都是手持贝壳之形。会意“得到”之意。罗振玉《增定殷墟书契考释》:“甲骨文从又持贝,得之意也。或增彳。许书古文从见,殆从贝之伪。”汉字中有很多贝字演化为目字的例子,得只是其中的一个。


不管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得字的本义都是得到;获得。《玉篇·彳部》:“得,获也。”比如《易·乾》:“知得而不知丧。”只知道得到而不知有得必有失。又比如《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中的得,用的都是本义。也引申指有收获;有心得。比如汉晁错《论贵粟疏》:“(商贾)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前面是手中实物有得,后面是心中有得。


(褒禅山风光)


本义之外,得字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一下:


(1)贪得。比如《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孔子认为:人到了老年,血气衰微,要禁戒贪得。


(2)采用;采取。《吕氏春秋·顺说》:“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贵无敌,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高诱注:“得,犹取也。”现在大王您是大国的君主,富贵无比,却喜欢拿铠甲让老百姓穿,我不赞成这样(采用)。


(3)相遇;遇到。比如柳宗元《童区寄传》:“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因为区寄是被捆后逃脱的,所以强盗吓坏了。很多译本这里的得也译作“抓住”,是不准确的,这里是再次遇到。


(连环画《神童区寄》)


(4)控制;驾驭。比如《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力能得其君,就是能力大到可以控制君王。执大权者,无视法令而擅自作为,违背法令从而有利于自己,耗费国力以便宜自家,他的权力能够控制君王,这就是执掌大权之人。


(5)便利;有利。比如《吕氏春秋·淫辞》:“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高诱注称:“得,犹便也。”往日我丢的是纺丝的黑衣服,如今你的衣服是麻葛制成的单面黑衣服。用麻葛制成的单面黑衣抵偿纺丝的黑衣服,你难道不占便宜(有利,得利)吗?


(6)投合;投契。《字汇·彳部》:“得,又合也,人相契合曰相得。”比如《左传·桓公六年》:“少师得其君。”就是少师得到国君的信任。又比如白居易《赠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白居易一生知交不多,元稹算一个。


(三游洞里的白居易兄弟与元稹像)


(7)适合;适当。《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郑玄注:“得其所。”万物调合,各得其所。比如《水浒全传》第十七回:“得他的丈夫归来得早,见了洒家这般模样,又看了俺的禅杖戒刀吃惊,连忙把解药救俺醒来。”


(8)晓悟;了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西门豹说):“我过去不知道治理邺地的方法,现在我懂了,希望发还官印,让我再去治理邺地。”


(9)完成。比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又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一切讲好,她自己赶了身红绸子的上轿衣;在年前赶得,省得过破五就动针。”


(《红楼梦》插图)


(10)足;满足。比如《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也。”又比如茅盾《子夜》六:“在这批心满意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都是用的这个意义。


(11)及;到。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得黑,就是挨到天黑。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2)可;能够。比如《论语·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圣人,我是不能见到了。


(13)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多用于口语,比如老舍《骆驼祥子》九:“得,咱们二十七见,不见不散。”又比如《龙须沟》第三幕第一场:“得,得,先别拌嘴。”都是北京地方的口语。


(14)用作副词。有两种用法:其一,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其二,表示着重,特举,相当于“特”、“仅”。


别外,得还通“德”。《易·剥》:“君子得舆,民所载也。”陆德明释文:“京作‘德舆’,董作‘德车’。”


(二)děi。这个读音出自《广韵》(旧读dé)。必须,应该。比如《史记·滑稽列传》:“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必须调换一个漂亮女孩,后天送她来。又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得明白。”


(三)de。读这个音时,用作助词。(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能够。比如,这个房子还住得。偷来的锣鼓打不得;(2)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结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比如:跑得快;累得很;风大得很;(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相当于“了”。比如《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到得沧州,入进城中,投州衙里来。”(4)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比如杜甫的诗《绝句漫兴九首》之二:“恰如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折花。”


(杜甫诗意)


实际上,得字最常用的却是第三个读音。因为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交替使用的原因。


得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得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00,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


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 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前言】
  《石鱼湖上醉歌》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诗前序言交代写作此诗的缘由。诗文内容主要是写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实质上表现的是借酒消愁之意。全诗三句或两句一换韵,颇具民歌风味,诗句朴素清新,意蕴深长。
  【注释】
  ⑴漫叟:元结自号。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⑵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⑶引臂:伸臂,举臂。唐白居易《三游洞序》:“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⑷“意疑”三句:写
  ⑸长:放声歌唱。《礼记·乐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注:“长言之,引其声也。”这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
  ⑹沼:水池。
  ⑺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洲岛:水中陆地。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⑻废:阻挡,阻止。酒舫: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宋黄庭坚《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次山胸磊隗,终便酒舫石鱼湖。”
  ⑼长瓢:饮酒器。
  ⑽酌饮:挹取流质食物而饮。此指饮酒。四坐: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翻译】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赏析】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前序言叙述
  从思想内容上看,此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
  从艺术方面看,此诗为古体杂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在写作特色上,三句一换韵或两句一换韵,朗朗上口,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1920年代,日本情报人员镜头下的历史三峡

日本侵华史上,有两大重要的“中国摄影”书系。一是《支那文化史迹》,二是《亚东印画辑》。从内容和分量来说,都是文献摄影的皇皇巨著。




《亚东印画辑》由日本满蒙印画协会(后更名亚东印画协会)于1924年至1942年在中国大连出版。全套共15辑,收录照片4000多张。画册每月围绕特定主题发行照片10张,涉及中国各省尤其沿海城市的自然风光、文化遗址等内容。此系列和《支那文化史迹》一样,是日本谍报人员以文化考察和探险的名义,对中国进行调查,收集各地情报。《亚东印画辑》里面的照片尺寸和装帧形式基本统一,黑色相纸,每张册纸约21×30 cm,正反面各贴一张大小约10×15cm的照片,照片旁边贴有一张日文图说,包括标题、拍摄地点、内容简介,部分图说上还印有拍摄时间以及所属画辑第几回第几张。该丛书现在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2000多张),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图书馆、大连档案局和大连图书馆等机构。




拍摄《亚东印画辑》的摄影师中,重要的有曾任亚东印画协会会长的樱井幸三,以及岛崎役治、青木文教等,还有小川一真、山本诚阳、山本赞七郎、佐藤三郎、山川早水、金泽求也、山根倬三、关野贞、伊东忠太、永尾龙造、竹内苞雄、山中定次郎、中井宗太郎、竹岛卓一、山崎鋆一郎、村田治郎、木村伊兵卫、小石清、土门拳、永田一修、林忠彦、入江泰吉、梅本忠男……他们包括职业摄影师,新闻摄影师,以及日本军方摄影师。




由于发表的照片上没有署名






宜昌港岸(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宜昌港岸”原照片日文说明,翻译成中文是“沿长江上溯一千里的宜昌港,是湖北重要商埠。扬子江从这里流贯沃土千里的辽阔大平原。宜昌而上,远近峰峦相连,水流渐变湍急,三峡附近景观俄然生趣。上下船只停泊在灯火参差的宜昌港,更能领略水乡渔火交相辉映的如梦美景。”


宜昌三游洞(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宜昌峡马牙山(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西陵峡南岸马牙山上有几座奇石耸立。远看这几座奇石,酷似传说中唐僧取经的灯影戏造型,由此得名灯影峡。可惜这张照片只见云遮雾绕高峰,不见圣僧四人奇石。


雨中宜昌天柱山(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远望三把刀(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黄牛峡民船泊岸(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黄牛峡及黄陵庙(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凄凄空舲峡(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远眺新滩寺大岭蒲兰田纪念碑(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摄影者在行进的船上把寺大岭放在照片主体位置拍照,蒲兰田纪念碑就在照片中央。


英国人蒲兰田先生热爱航海航运,来到中国后喜欢上三峡的山山水水。他生前就定居在新滩寺大岭,在这里为川江航运培训中国领江、轮机、船员。在新滩,他爱喝当地土法酿造的苞谷烧(苞谷酒),喜欢吃新滩渔坊的“黄骨头”鱼。


1921年1月19日,55岁的蒲兰田先生病死在归国途中。1922年12月,人们感念他的恩德,在他生活过的新滩寺大岭上为他建立了这块纪念碑。


照片中纪念碑右下方有一座岸标信号杆,那是1915年蒲兰田领导的长江上游巡江工司在寺大岭上建立起来,名为龙马溪信号杆(台)。它是峡江最早航道信号杆之一。


香溪情致(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照片上方,向家山九岭头云雾缭绕。照片下方,是古老的香溪小镇。右方的水府庙雄踞在香溪口悬崖上。左下方帆船相接,还有醒目的红船(救生船)。香溪小镇当时只有一条独街,沿长江经过岩头(方言念ái)向香溪河上游延伸。


香溪小镇虽小,却十分古老。2800多年前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绎六世孙熊挚(即熊渠之子)曾在此建夔城,立夔国。后来熊挚的子孙立有战功,楚王升夔国为子国,即夔子国。但夔子国后代不祭奠始祖,楚成王熊恽一怒之下,令部下君子玉(成得臣)、司马子西(斗宜申)讨伐夔子国后代。“率师灭夔,以夔子归。”香溪小镇所在地,便是早期熊挚迁徙过来的夔城旧址。


秭归下石门(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原文误为上石门史迹)


这是张少有的秭归下石门照片。


下石门是长江两岸的石梁组成:江北岸的屈原沱北石门,江南岸的旧洲河南石门。由于归州古城长江上、下游方向各有一道欲锁江的石梁,故而称作上石门和下石门。上石门在洩滩与牛口之间,下石门在归州与香溪之间。


从照片可以看出:南北两岸石梁,各向江心伸出,相距仅百多米——如同石门一样欲关闭长江。下石门向下,北岸是吴家山、赵家山,南岸是东门头、窑湾溪。照片最远处,可隐约看见北岸香溪蛤蟆山和南岸卜庄河。照片中,一只小帆,逆流而上。一道石梁横亘在前伸向照片中央,这石梁形如马鞍,当地人称马鞍石。


归州古城(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归州古城照片中城墙完整,南门楼、鼎新门、西门可见。原照片日文说明译作:“归州的城街围绕着葫芦型的城墙,像绘画一样浮现在将军山的斜坡上。城下长江灌入“人鲊瓮”(也叫作叱滩)激荡江岸的滩声,常如雷雨一般。这一带便是屈原的故乡。屈原以离骚为诗,投入汨罗而死。人们对他贤姐常怀崇敬之心,地名秭归县流传至今。”


宋代诗人陆游过归州,在归州光孝寺住一晚。他在《入蜀记》记载,“十六日。到归州,……归之为州,才三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州前即人鲊瓮。城中无尺寸平土,滩声常如暴风雨至。”与陆游同时代的另一诗人范成大,专门为归州“人鲊瓮”写过一篇七律《人鲊瓮》:“怀沙祠下铁色矶,中流束湍张祸机。与赍俱入彼可弔,乘流而下吾亦危。江河难犯一至此,天地好生安取斯。朝歌胜母古尚讳,我其覆醢航秭归。”


千百年来,归州城下“人鲊瓮”(叱滩)之险,流传甚广。人,指峡江行船乘船之人;鲊,古代是腌制鱼的意思;瓮,容器。“人鲊瓮”,说此滩是专为腌制人的容器——想想都恐怖!


洩滩曳船(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洩滩急流(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峡中的塔-巴东宝塔(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巴东宝塔位于秭归与巴东交界处的破水峡口,黄岩对岸。破水峡,东起秭归王家嘴,西至巴东黄岩,峡长1.3公里,是香溪宽谷中的一个小峡。


巴东宝塔,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左右,是巴东百姓镇江祈福的民间建筑。日本人要溯流而上进攻抗战的陪都重庆,先对沿江的战略要点进行毁灭性轰炸。巴东宝塔位于巴东与秭归间的破水峡上端峡口,地处破水峡的咽喉。拍此照片的日本战略间谍,给后来日军轰炸提供了准确方位,所以这座宝塔成了后来日军飞机轰炸目标,毁于魔掌。


关于这座巴东塔,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


木船竹纤缆(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三峡中每一只行驶的木船,都必须备上纤缆。峡江水急,当木船逆流行驶,人力摇桨加上风力依然动力不足。故而各船均备有竹制纤缆,过险滩急流时由纤夫在岸上拉纤助力。往往小船备短纤缆,大船备长纤缆。短缆几十米,长缆数百米。


雨后巫山峡(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巫峡民船泊岸(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巫峡青石洞信号杆(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这张照片,摄影者站在青石小镇背后的翠屏山山腰向青石洞方向拍摄。占据3/4画面是江北岸雄伟的巫峡背斜,画面另外1/4是江南岸青石洞信号杆(台)及飞凤峰山脚。巫峡青石洞地势无比险要,峡江航道逼仄,真正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上下水的船只在此须看清信号标杆,按信号指示通过航道。


巫峡(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这张照片与上张照片位置相近,只是拍照方向不同。


抗战中,1941年8月22日,民生公司“民俗”轮从巴东开往重庆,船上满载前方受伤将士与入川旅客。就在照片显示的航道上,“民俗”轮遭日军7架飞机轮番轰炸而沉没。“民俗”轮在此次轰炸中伤亡250人,其中伤兵160人,旅客20人,船员70人。


绝壁纤道(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巫山运盐船(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这些小船,是三峡中最大支流大宁河行驶的木船,它们把巫溪、巫山一带生产的盐巴运到巫山,再经长江运往中下游各地。由于这种小船形如柳叶,当地人称“柳叶舟”。笔者曾在《外国人拍摄的三峡:甘博(2)》中介绍过此船



钟乳洞之家(1926年9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六回)


照片上的钟乳洞是瞿塘峡南岸的一个岩洞。此钟乳洞位置在瞿塘峡孟良梯的下游(七道门对岸),这里绿萝青藤盘附岩上,山花野草繁茂。三峡里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此钟乳石便是其中一绝。照片中钟乳洞口上方有一股泉水流下,在漫长岁月里,石灰岩里流下的含有二氧化碳的泉水,在洞口处逐渐形成钟乳石。此钟乳石长年向上伸长,已经要接到上面的石灰岩。当地人发现钟乳石像一只传说中正在饮水的凤凰,不断上扬的钟乳石像正向上翘起的凤冠,整体如同一只正在饮水的凤凰,便取名“凤凰饮泉”。后来,“凤凰饮泉”成了三峡旅游著名自然景点。


这张照片可能是“凤凰饮泉”较早照片。


风箱峡(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风箱峡(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三峡水文标尺(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照片中央“WM”是三峡水位标识。此标识在三峡绝壁上还有几处,前面介绍岛崎役治拍摄的巴东县官渡口龙王庙,庙前峭壁上便有此标识。


白帝城(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此照片主体是夔门上游白帝山(亦称白帝城)。白帝山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山脚伸向江心。志书上写白帝山“镇滟滪,扼瞿塘”,这张照片给予较好的诠释。你看:左上建有千古传奇白帝庙,右下指向江中奇石滟滪堆。夔门壁立千仞,扼守瞿塘峡口。


史书记载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地名改为白帝城。白帝城垣遗址在三峡大坝蓄水前,仍然依稀可见。


看见白帝城,自然联想到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你在唐代白帝城下登船解缆扬帆,破夔门而下,你会感觉到小舟乘风破浪,一泻千里。两岸的猿声刚刚传来,便立即消失在身后的万千峡谷之中。那种感觉,诗仙用诗留给了后人。


夔府(奉节)附近的臭盐碛(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照片上的臭盐碛是长江与奉节城东梅溪河相汇处形成的碛坝。此处有盐泉数眼,盐工只须以桶取卤水,就地产盐,十分方便。由于碛坝上卤水流出地面时有硫化氢等物质散发出来的臭鸡蛋味,故叫臭盐碛。此臭盐碛在三峡涨水期间不可见,显然此照片拍于冬天。


奉节码头(1926年7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四回)


这张照片,与甘博先生1917年在奉节古城江边拍摄的照片同一角度,同样十分珍贵。这里不仅有繁忙的奉节码头,还可以看见远方的白色耀奎塔(文峰塔),最远处还有云雾缥缈的赤甲山、白盐山。


云阳县城(1926年8月《亚东印画》第2辑第二十五回)


重庆民居(1926年《亚东印画》第2辑)


重庆挑水工(1926年《亚东印画》第2辑)


高耸壁立的石碚占据了画面的2/3,照片上方是板壁屋和吊脚楼。一列长队挑水工,沿着高高且陡峭的石阶整齐有序艰难地挑水上行成为照片主体。重庆虽大,在自来水未解决之前,大多数人得靠挑水工供应日常用水。


右边是一个露天厕所,一位汉子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坦然大便。这是那个年代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重庆朝天门码头(1926年《亚东印画》第2辑)


以上是一些日本人拍摄的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三峡。


镜头没有国界,这些日本人近百年前留下的三峡影像成为三峡史研究的一部分。摄影者有国界,那些代表着某种企图留下的三峡影像,已经成为若干年后的罪证。


《寻人不遇》——在萋萋芳草间撷取千年诗魂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从《诗经》开始,我们就用朗朗上口的古诗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

正如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所说的那样:“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然而,不顾一切去追寻这些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却让一个外国人捷足先登了。他就是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提起比尔·波特,国人未必非常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另外一本大作《空谷幽兰》,却是名声响亮。


《寻人不遇》


比尔·波特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后来又开始翻译中国的古诗词,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介绍给外国人。通过这些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的古诗,比尔·波特对诗人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策划了一次别出心裁的旅行。


2012~2013年间,69岁的比尔·波特从北京出发,一路追寻古代诗人的足迹,包括出生地、故居、流放地、墓地等,解锁了一种全新的旅行主题和方式。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共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


比尔·波特此行的路线图,横着看像一个放倒的酒樽


他先是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然后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


从比尔·波特书中所附的路线图来看,好似一个放倒的酒樽。我想这一定不是比尔·波特的着意之举,却暗合了他此行的目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代诗词中,酒既是很好的触发灵感的媒介,又是诗句中当仁不让的主角。


一路上,诗词成为了他与古人神交的索梁,美酒是他向古人表达敬意的礼物。每到一地,他就会向古人敬上一杯来自大洋彼岸的威士忌,至少不会“对酌无相亲”。“不走寻常路”的他在不经意间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而他对诗人们虔诚的敬意也指引着他成就了这本佳作——《寻人不遇》。




诗歌里有诗人的故事和生活

在古代,特别是诗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达到鼎盛的唐宋时期,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样样都能入诗。特别对文人来说,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是很多人终极的追求。然而,在那些朝代,不会作诗是很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


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中也就诞生了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诗人。他们将一餐一饭入诗,一颦一笑入诗,一举一动入诗,一思一想入诗。因此,后人才能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珍珠一般的诗句来窥得古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比尔波特也才能通过这些字数不多、高度凝练的语句来钩沉稽古,发微抉隐。


湖北襄阳的孟浩然雕像


在湖北襄阳寻找孟浩然陵墓的时候,比尔遇到了麻烦。虽然他曾经在某个地图上看到有“孟浩然之墓”的标记,然而,却踏遍襄阳城也没有找到,尽管襄阳是中国少有的几座古城墙和护城河均保存完好的城市。


后来,终于兜兜转转找到一个衣冠冢,然而,他并不满足,毕竟,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孟浩然长眠之处。后来,他仔细品味了衣冠冢墓碑上的一首诗句,这是孟浩然的好朋友王维的诗:


哭孟浩然


王维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对这首诗,比尔以及其他研究孟浩然的人们曾经一直存有疑问:蔡州只是襄阳以南汉江里面的一个沙洲,后来被洪水冲走了。王维为什么要在诗里提到这个地方?这与孟浩然有什么联系?


陕西西安的王维雕像


后来,在遍寻孟浩然之墓不得之时,比尔猛然醒悟:孟浩然的墓地或许并不在许多人认为的岘山,而就在这个蔡州,也就是汉江中央的沙洲上。王维很显然知道他的朋友葬在哪里。而孟浩然的墓地被毁,墓碑被送到寺庙里,原因也不是战争或者盗墓者,而是汉江本身。


当然,这个解释尽管听起来合情合理,却也只是比尔的一家之言,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可是,毕竟,诗歌真的隐藏了许多有关古人生活的线索,给后人的追忆留下了许多可堪挖掘的地方。


尽管我们的文化曾遭到过近乎灭顶的灾难,然而,秋风再猛,也总有扫不到的角落。何况,普通人的生活总在传承和延续。这也就给比尔波特的朝圣之旅带来了许多希望,甚至是意外之喜。


在河南,从洛阳出来,沿高速北行,再东行,从博爱县出口出来,穿过一个镇子,比尔和司机都迷了路,找不到方向。他下车问了一位路过的妇女。本来,比尔并没有指望从她那里打听到什么精准的信息,然而,妇女指着一片玉米地告诉他,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墓就在这里。


这个信息让比尔狂喜。他拨开比人还高的玉米,从玉米地穿过,裸露的胳膊被玉米叶子划了很多口子。但是,真的在玉米地中间发现了一座荆棘覆盖的坟墓——李商隐之墓。


河南沁阳李商隐之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昔日的大诗人如今就静静地长眠在河南乡下的一块玉米地里。


万幸的是,他还在那里。


诗歌里有诗人的悲欢和离合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现代学者蒙曼在她的新书自序中写道:


“诗是人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的一生,纵向看,是四季;从横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么?春夏秋冬,对应着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么?喜怒哀乐怨,对应着人性,就是那些回环往复、起伏不定的心情。”


每个诗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情。有的人乐观豁达,有的人低沉哀伤,有的人谨慎克己,有的人桀骜狂放,这些在他们的诗句当中都有充分的展现。事实上,除了正史的简短记载和小说家们的想象扩展,恐怕对这些诗人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他们流传下来的这些诗句中窥见的。


百脉泉景区


透过诗词来表现情感,在李清照的词中表现非常明显。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概女性比男性更也更容易如此直接地描写情感和愁绪。这首词,也作为李清照以及婉约派的代表作,被刻在山东青州百脉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的墙壁上,也映入了前去祭拜的比尔·波特眼中。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境


在西安,比尔花了很多时间追寻韦应物这位唐朝的大诗人。他也在书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韦应物的故事。没有找到韦应物的墓地,比尔就去了他的两个居住地,一个是位于西安以南三十公里处的户县。妻子离世后,他非常悲伤,一个朋友就安排他去户县任县令,希望他能尽快走出悲伤。然而,在那里不久,他就写下了这首《子规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辗转何时明。


诗人悲凉的心绪显露无疑。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站在古人曾经伫立过的地方,吟诵那有韵律,带给人极大审美享受的诗歌,个中酸楚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品咂到……


当然,我们从诗歌中分享的心情,绝不都是愁苦的。若想起的都是此类诗句,我猜想比尔波特的此行一定充满了忧愁和各种不顺利。而事实上,他的很多行程都是非常顺利的。


长江三峡


在到了湖北之后,在被流放云南的路上,李白沿嘉陵江一路乘船来到三峡,过白帝城时听到不用去云南的好消息,引起了诗人内心的狂喜,漫漫长途也变得越来越好像缩短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江西九江,也就是古称“浔阳”的地方,比尔专门去“约会”了一下陶渊明。陶渊明是田园派诗人,他的诗句中有一种恬淡的风情,令人读来内心非常放松:“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且,在大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下,还要体会此情此景。比如,生性豪放不羁的李白,也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绪。颠沛辗转、忧国忧民的杜甫也不全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或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人世间不可解的忧愁。在生活相对安逸轻松的早期,他也会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轻松愉快的句子。所以,在探寻诗人的过程中,比尔特意在不同的地方吟读不同的诗句,让现时现景和当时当景相吻合。


成都杜甫草堂


生死别离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追寻诗人踪迹时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古诗中,凭吊某人、哭某人、送别或离开的题目俯拾即是。可以说,别离成就了中国诗坛上大量令人心碎的诗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人只知离别苦,谁又曾想到,千年后,还会有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大胡子先生,用一杯上好的威士忌,来寻找他们呢?


甘肃敦煌阳关遗址




诗歌里有诗人的兴盛和衰落

在我看来,古代文人总有一种分割:那就是侍奉庙堂的俗世追求和归隐田园的精神追求,这二者总是同时存在于文人的身上,矛盾却又不可分割。


古人其实安土重迁,不愿远行,但是,诗人们内心清高,往往容易被奸小所不容。所以,在很多诗人的一生当中,流放是一个绕不开的宿命。有的被多次流放,有的客死流放地。然而,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不论是贬官流放还是春风得意,他们总有传世的精美诗篇问世。这也让比尔波特的朝圣之旅多了许多线索。


东坡像


在湖北黄冈,也就是古代的“黄州”,比尔专门去拜谒了苏轼。苏轼于公元1080年被流放黄州,后耕作于“东坡”,不久便自号东坡了。在黄州,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有很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比如,在黄州,苏轼的房前有一颗海棠树,他因此作诗云: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另外,据说他从家门口就可以看到长江,一次夜归,门已经上锁,无法推开,便有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湖北三游洞


在湖北葛洲坝附近,比尔去了一个地方,叫做三游洞,该洞位于西陵峡以西,地处三峡最西面,是公园819年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以及朋友元稹一起游玩过的地方。洞里有三人的雕像。在这里,比尔读了一首白居易的诗《对酒示行简》。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事实上,他的乐,别人可知。因为,这首诗是白居易从被贬地官复原职回长安的时候所做。其中的乐,他人自然可以体会。


在比尔的书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让本书读来丰富而有趣,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以追寻的东西。


寻人而不遇,这是一种叹息。那些昔日以宽容的胸怀接纳了这些伟大诗人的山河大地,许多已经变了模样,或自然废弃或人为拆毁。历史留给我们的痕迹不多了。


好在,那些流传至今的诗句,璀璨而永恒,悬挂在历史长河的茫茫夜空,照耀着每一个希望回家的人。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从《诗经》开始,我们就用朗朗上口的古诗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

正如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所说的那样:“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然而,不顾一切去追寻这些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却让一个外国人捷足先登了。他就是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提起比尔·波特,国人未必非常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另外一本大作《空谷幽兰》,却是名声响亮。


《寻人不遇》


比尔·波特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后来又开始翻译中国的古诗词,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介绍给外国人。通过这些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的古诗,比尔·波特对诗人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策划了一次别出心裁的旅行。


2012~2013年间,69岁的比尔·波特从北京出发,一路追寻古代诗人的足迹,包括出生地、故居、流放地、墓地等,解锁了一种全新的旅行主题和方式。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共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


比尔·波特此行的路线图,横着看像一个放倒的酒樽


他先是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然后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


从比尔·波特书中所附的路线图来看,好似一个放倒的酒樽。我想这一定不是比尔·波特的着意之举,却暗合了他此行的目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代诗词中,酒既是很好的触发灵感的媒介,又是诗句中当仁不让的主角。


一路上,诗词成为了他与古人神交的索梁,美酒是他向古人表达敬意的礼物。每到一地,他就会向古人敬上一杯来自大洋彼岸的威士忌,至少不会“对酌无相亲”。“不走寻常路”的他在不经意间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而他对诗人们虔诚的敬意也指引着他成就了这本佳作——《寻人不遇》。




诗歌里有诗人的故事和生活

在古代,特别是诗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达到鼎盛的唐宋时期,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样样都能入诗。特别对文人来说,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是很多人终极的追求。然而,在那些朝代,不会作诗是很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


在这样肥沃的土壤中也就诞生了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诗人。他们将一餐一饭入诗,一颦一笑入诗,一举一动入诗,一思一想入诗。因此,后人才能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珍珠一般的诗句来窥得古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比尔波特也才能通过这些字数不多、高度凝练的语句来钩沉稽古,发微抉隐。


湖北襄阳的孟浩然雕像


在湖北襄阳寻找孟浩然陵墓的时候,比尔遇到了麻烦。虽然他曾经在某个地图上看到有“孟浩然之墓”的标记,然而,却踏遍襄阳城也没有找到,尽管襄阳是中国少有的几座古城墙和护城河均保存完好的城市。


后来,终于兜兜转转找到一个衣冠冢,然而,他并不满足,毕竟,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孟浩然长眠之处。后来,他仔细品味了衣冠冢墓碑上的一首诗句,这是孟浩然的好朋友王维的诗:


哭孟浩然


王维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对这首诗,比尔以及其他研究孟浩然的人们曾经一直存有疑问:蔡州只是襄阳以南汉江里面的一个沙洲,后来被洪水冲走了。王维为什么要在诗里提到这个地方?这与孟浩然有什么联系?


陕西西安的王维雕像


后来,在遍寻孟浩然之墓不得之时,比尔猛然醒悟:孟浩然的墓地或许并不在许多人认为的岘山,而就在这个蔡州,也就是汉江中央的沙洲上。王维很显然知道他的朋友葬在哪里。而孟浩然的墓地被毁,墓碑被送到寺庙里,原因也不是战争或者盗墓者,而是汉江本身。


当然,这个解释尽管听起来合情合理,却也只是比尔的一家之言,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可是,毕竟,诗歌真的隐藏了许多有关古人生活的线索,给后人的追忆留下了许多可堪挖掘的地方。


尽管我们的文化曾遭到过近乎灭顶的灾难,然而,秋风再猛,也总有扫不到的角落。何况,普通人的生活总在传承和延续。这也就给比尔波特的朝圣之旅带来了许多希望,甚至是意外之喜。


在河南,从洛阳出来,沿高速北行,再东行,从博爱县出口出来,穿过一个镇子,比尔和司机都迷了路,找不到方向。他下车问了一位路过的妇女。本来,比尔并没有指望从她那里打听到什么精准的信息,然而,妇女指着一片玉米地告诉他,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墓就在这里。


这个信息让比尔狂喜。他拨开比人还高的玉米,从玉米地穿过,裸露的胳膊被玉米叶子划了很多口子。但是,真的在玉米地中间发现了一座荆棘覆盖的坟墓——李商隐之墓。


河南沁阳李商隐之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昔日的大诗人如今就静静地长眠在河南乡下的一块玉米地里。


万幸的是,他还在那里。


诗歌里有诗人的悲欢和离合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现代学者蒙曼在她的新书自序中写道:


“诗是人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的一生,纵向看,是四季;从横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么?春夏秋冬,对应着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么?喜怒哀乐怨,对应着人性,就是那些回环往复、起伏不定的心情。”


每个诗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情。有的人乐观豁达,有的人低沉哀伤,有的人谨慎克己,有的人桀骜狂放,这些在他们的诗句当中都有充分的展现。事实上,除了正史的简短记载和小说家们的想象扩展,恐怕对这些诗人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他们流传下来的这些诗句中窥见的。


百脉泉景区


透过诗词来表现情感,在李清照的词中表现非常明显。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概女性比男性更也更容易如此直接地描写情感和愁绪。这首词,也作为李清照以及婉约派的代表作,被刻在山东青州百脉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的墙壁上,也映入了前去祭拜的比尔·波特眼中。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境


在西安,比尔花了很多时间追寻韦应物这位唐朝的大诗人。他也在书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韦应物的故事。没有找到韦应物的墓地,比尔就去了他的两个居住地,一个是位于西安以南三十公里处的户县。妻子离世后,他非常悲伤,一个朋友就安排他去户县任县令,希望他能尽快走出悲伤。然而,在那里不久,他就写下了这首《子规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辗转何时明。


诗人悲凉的心绪显露无疑。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站在古人曾经伫立过的地方,吟诵那有韵律,带给人极大审美享受的诗歌,个中酸楚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品咂到……


当然,我们从诗歌中分享的心情,绝不都是愁苦的。若想起的都是此类诗句,我猜想比尔波特的此行一定充满了忧愁和各种不顺利。而事实上,他的很多行程都是非常顺利的。


长江三峡


在到了湖北之后,在被流放云南的路上,李白沿嘉陵江一路乘船来到三峡,过白帝城时听到不用去云南的好消息,引起了诗人内心的狂喜,漫漫长途也变得越来越好像缩短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江西九江,也就是古称“浔阳”的地方,比尔专门去“约会”了一下陶渊明。陶渊明是田园派诗人,他的诗句中有一种恬淡的风情,令人读来内心非常放松:“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且,在大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下,还要体会此情此景。比如,生性豪放不羁的李白,也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绪。颠沛辗转、忧国忧民的杜甫也不全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或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人世间不可解的忧愁。在生活相对安逸轻松的早期,他也会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轻松愉快的句子。所以,在探寻诗人的过程中,比尔特意在不同的地方吟读不同的诗句,让现时现景和当时当景相吻合。


成都杜甫草堂


生死别离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追寻诗人踪迹时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古诗中,凭吊某人、哭某人、送别或离开的题目俯拾即是。可以说,别离成就了中国诗坛上大量令人心碎的诗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人只知离别苦,谁又曾想到,千年后,还会有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大胡子先生,用一杯上好的威士忌,来寻找他们呢?


甘肃敦煌阳关遗址




诗歌里有诗人的兴盛和衰落

在我看来,古代文人总有一种分割:那就是侍奉庙堂的俗世追求和归隐田园的精神追求,这二者总是同时存在于文人的身上,矛盾却又不可分割。


古人其实安土重迁,不愿远行,但是,诗人们内心清高,往往容易被奸小所不容。所以,在很多诗人的一生当中,流放是一个绕不开的宿命。有的被多次流放,有的客死流放地。然而,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不论是贬官流放还是春风得意,他们总有传世的精美诗篇问世。这也让比尔波特的朝圣之旅多了许多线索。


东坡像


在湖北黄冈,也就是古代的“黄州”,比尔专门去拜谒了苏轼。苏轼于公元1080年被流放黄州,后耕作于“东坡”,不久便自号东坡了。在黄州,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有很多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比如,在黄州,苏轼的房前有一颗海棠树,他因此作诗云: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另外,据说他从家门口就可以看到长江,一次夜归,门已经上锁,无法推开,便有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湖北三游洞


在湖北葛洲坝附近,比尔去了一个地方,叫做三游洞,该洞位于西陵峡以西,地处三峡最西面,是公园819年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以及朋友元稹一起游玩过的地方。洞里有三人的雕像。在这里,比尔读了一首白居易的诗《对酒示行简》。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事实上,他的乐,别人可知。因为,这首诗是白居易从被贬地官复原职回长安的时候所做。其中的乐,他人自然可以体会。


在比尔的书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让本书读来丰富而有趣,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以追寻的东西。


寻人而不遇,这是一种叹息。那些昔日以宽容的胸怀接纳了这些伟大诗人的山河大地,许多已经变了模样,或自然废弃或人为拆毁。历史留给我们的痕迹不多了。


好在,那些流传至今的诗句,璀璨而永恒,悬挂在历史长河的茫茫夜空,照耀着每一个希望回家的人。


:

【本文标题和网址】三游洞庭文言文翻译(游三游洞记文言文翻译初中) www.chun1983.cn/cjxs/121200.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