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孙权劝学读后感300字左右(孙权劝学读后感450字)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专家说 /  2023-05-04 16:1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孙权劝学读后感300字左右(孙权劝学读后感450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190个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浏览完需要6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读《资》有感 爱学、劝学的孙权

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可是担任要职了,要想执掌好权力,可不能不学习啊。”


吕蒙推辞:军中事情那么多,我哪儿有时间学习啊。


孙权很耐心:“难道你觉得,我是让你静心研究儒家经典做学问考取功名吗?我是要你多看书,只有了解了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才能处理好今后将要面对的问题--学史明理呀。再说了,你说你事多,难道还有我的事多?我这么忙还每天坚持读书呢,我自以为还是从书中得到了很多实际的好处呢。”


吕蒙于是开始了有目的、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性读书。


那效果,真得是又快又好:


鲁肃过寻阳时见吕蒙,聊了一会天,鲁肃大吃一惊:“厉害啦小吕,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可再也不是我曾经认识的吴郡阿蒙了!”


吕蒙很平静:“士别三日,就应该刮目相看了,大哥您为什么连这个道理都明白得这么晚呢!”


分开后,鲁肃特地去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才分手。


习书《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说课稿

《孙权劝学》说课稿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不是说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和调控。


  第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有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 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在师生、生生交流中,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由三国演义说起,引出吕蒙,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教师在介绍时采用说书的方式(用半文半白语言),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二、辨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节奏。


  1、学生自由读,对照注释读通课文。培养学生看注释的习惯。


  2、单个学生表演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课文的朗读要求。对难句的朗读老师要抓住契机调动学生进行探究,不可轻易放过。在此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激发引导作用,让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拿腔拿调的读,读出古韵古味。


  三、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同时让学生给老师的朗读挑刺,学生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可被充分激发。


  四、析读课文,理解文义。


  采用文白互读的方式,一学生读原文,另一学生用白话文进行解说。解说时要力求语言生动流畅,再现原文神韵。这样可避免传统逐字逐句翻译的机械和刻板,既可培养学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在文白互读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及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重点文言词汇的理解。同时,通过投影对常用文言词汇进行疏通检测。


  五、分角色演读,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


  学生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揣摩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学生演读的时候引导他们细细品味,用“------写出了-----”的句式品味文章语言。这样,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探究中就可以轻松的突破本课重点,学习并掌握富有情趣的对话描写。


  六、创造阅读。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不应是被动的,而应参与到对文本的再创作活动之中。文中有多处空白,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话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学生在补充时可文言可白话,可文白夹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七、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俗语或名言或古诗文名句进行解释。


  八、吟诵课文。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三国:孙权劝学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孙权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的启示和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读《孙权劝学》

关爱部将苦心劝,军中多务有何难。


满脸惊奇结为友,引得后人至今谈。


关爱部将苦心劝,军中多务有何难。


满脸惊奇结为友,引得后人至今谈。


:

【本文标题和网址】孙权劝学读后感300字左右(孙权劝学读后感450字) www.chun1983.cn/cjxs/120959.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