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我的同学小学生作文200(小学作文我的同学200字)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知识库 /  2023-05-17 00:2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我的同学小学生作文200(小学作文我的同学200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1472个字,大小约为139KB,预计浏览完需要79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五年级下册:作文《课间十分钟,写一位同学》(2023年度)

埋头苦读


下课了,同学们聊天的聊天,玩耍的玩耍,只有尹皓把头埋在桌兜里一动不动。


我好奇地凑过去,原来他把头贴着桌子,两手放在抽屉里,压着一本书在读呢!那书本半掩半藏,只露出半个脸。这姿势真挺特别的!只见他一脸严肃,死死咬着下嘴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书本,显然已经入迷了。当看到伤心的情节时,他竟然眼眶湿润;当看到紧张的章节时,他又眉头紧蹙;看到搞笑的片段时,他会毫无形象地哈哈大笑……任凭你怎么呼唤他,他都不会理你,好像世界上只有书与他为伍。


幽默顾


“嘿,我们一起来玩吧。”顾舒涵从我的前面转了过来,顺势牵起我的手跑到了操场上。


她踮起脚尖,在我耳旁悄悄地说:“我来给你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我捣蒜似的点点头。“有一次……”她讲得眉飞色舞,讲到兴高采烈时,她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变换着各种腔调。我们看着她滑稽的样子,听着有趣的情节,忍不住哈哈大笑。她自己也被逗笑了,嘴巴如同成熟的石榴一般裂得大大的,露出了一排洁白又整齐的牙齿。渐渐地,其余的朋友们也都围了上来,笑声不绝于耳。


上课了,那情节,那笑声,那讲故事的模样还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你可真好看


优美的铃声响起,教室内外都热闹起来了。可她仿佛与世隔绝似的,悠悠地打开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




书平放在桌上,无声地陪伴着她。她左手托着脑袋,时而小嘴微张,念念有词;时而微微一笑,如沐春风;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什么;时而扶扶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摩挲着书页……


温柔的阳光投射在书页上,可她毫不在意,轻轻调整下身子,那光就走到她身上去了。“你可真好看!”我走到她身旁说。她微微抬起头,对我抿嘴一笑,“来,我们一起看!”


铃声再次响起,她还是静静地看着,浑然不觉。我拍了拍她的肩,她这才反应过来,不舍地又翻看一页,才把书放抽屉里去了。


跳绳小将


下课了,同学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奔到操场上。


只见沙梦薇拿起绳子,抓住两端,绕过头顶,将跳绳放在脚后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甩动起绳子。她双脚跃起,绳子飞快地旋转着,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她越跳越快,脚底像按了两个弹簧似的,绳花随着节拍变成了一个个光圈。旁边的同学眼睛一眨不眨地,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数错。


她开始变换跳法,交叉跳,并拢跳,双飞……花样层出不穷。我们纷纷围了过来,拍手称赞:“沙梦薇,你跳得太棒了!”渐渐地,她的呼吸急促了,脸涨得红通通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可她还是坚持着。绳子“啪啪啪”,微风“呼呼呼”,同学“耶耶耶”……那是在为她鼓掌吗?




毽子明星


李子睿非常喜欢踢毽子。一下课,他总是一马当先,带着毽子冲出教室,走廊边、空地上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每次看见我,他总是说:“嘿,张天宇,来一起踢毽子呗!”


一次课间,李子睿说:“我们来比赛吧,哪一队要是接不住毽子,对方就加一分,哪队先得到5分就赢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了。比赛开始,李子睿一个猛踢,毽子发起进攻,对手居然没接住,送了一分。接下来,好戏开始,李子睿防守密不透风,进攻行云流水,左脚、右脚、脚内侧、脚外侧、脚背轮番交替,那毽子就像长他的脚上了。


每当队友失误了,他总是上前拍拍肩膀:没事儿,加油!得到一分时,他总是十分亢奋,挥拳庆祝,不无得意地说:“见识到我毽子明星真正实力了吧!”




快手秦


晨读课下课了,小组长们开始收本子了。小秦组长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情,高举起自己的作业本,一个箭步冲到第一个同学面前,踮起脚,朝着小组成员大声喊道:“收作业了!把作业放桌上!”


可教室里太嘈杂,声音很快被淹没了。他头发急得竖起来了,脸涨得通红,一眼瞧见了正想开溜的小王同学,厉声喝道:“往哪里逃!赶快交作业!”这一声吼宛如一个震天雷,把刚要往外跑的小王同学吓得打了个激灵,立刻打道回府,规规矩矩拿出本子放在了桌上。小秦组长伸出手接过本子,快速将头转向后面一位同学,双眼迸射出两道利剑。那位同学立刻心领神会,低下头,弯下腰将自己的本子也递过去。他一把接过,从前向后“扫”,如秋风扫落叶般,将所有本子收入怀中。“一、二、三……嗯,不错,七本。”他双手捧着,一阵风似的交本子去了。


“调皮鬼”


他是我们班的“调皮鬼”,土豆似的脑袋上总挂着神秘的微笑。


下课铃响了,他像一只小怪兽似的,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门,走廊前的空地就是他欢快的天堂。他喜欢在这儿欢腾追逐,喜欢用手扒开密密麻麻的草丛。他会猫着身子,灵活地在丛中走来走去,时不时还在松软的泥土里挖寻一些“宝藏”。有时,他会发现林林总总的碎瓦砖,这下他可开心了,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双眼一直盯着这些小玩意打量。太阳光照射着这些小玩意儿,它们就像金子一样闪着金光。有时还会遇上一些土里的小昆虫,就把它们装在一个小玻璃瓶里,拿出来炫耀,他心里似乎在想:“我一定要像考古学家那样不停钻研,日积月累,一定就会发现新的历史遗迹,到时我就顶顶厉害啦!”


一旁的同学围着他打转,观察他挖的东西,觉得新奇有趣,眼里闪着羡慕的光亮。




笑话“吉”


课间,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在走廊里休息。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吉禹彤撑着伞来到门前的小花园,特意挑了一片长满青苔的泥地,开始“表演”起来。


她不看地面,高昂着头,眉毛挑得高高的,目光中流露出得意的神情。嘻嘻,十足一只清晨打鸣的大公鸡嘛!她一挥手,幽默地对围观的同学说:“你们看,我的威慑力多大啊,连青苔都不敢让我滑倒!”正当同学们要提醒她小心脚下时,只听“扑通”一声,她已经一屁股摔倒在泥潭里。


她尴尬地爬起来,正想用手挠脑袋,可一看满手的泥巴,情不自禁地傻笑了起来。我们看着她狼狈的一系列神操作,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流了出来,连连说她是个笑话“吉”。


她看大家开心,又滑稽地走了两圈,黑黑的屁股甩起来,还故意搔首弄姿:“来来,一起来,模特步走起来!”“哈哈哈……”因为她,小花园也变得欢快起来。




高代表效率高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只见一个小个子像闪电一般蹿出教室,急火火地向数学办公室奔去。


他过五关斩六将,先闪过一名横冲直撞的同学,又让开两位迎面走来的聊天女生,再一个快速猫腰从人堆里穿过,好不容易来到楼梯口。呀,楼梯里黑压压的人头,怎么过?不行,再耽搁就上课了。他急中生智,快速将自己的身体贴向右侧墙面,如壁虎般贴墙滑行,“嗖嗖嗖”顺势向上,直逼二楼。终于到了二楼平台,他这才站直了身子,长舒了一口气,“这次真的好险,还好来得及!”


到了老师办公室门口,他整整衣冠,平复心绪,响亮地一声:“报到!老师们好!”得到允许后,微笑着走到数学老师跟前:“赵老师,我来捧作业。”“速度不赖嘛,高代表!”他的眉毛扬了扬,迅速捧起一叠本子转身离开。一路上他小心地护着本子,一步一步缓慢地往下走。他唇角上扬,脸上带着笑意,大概还在为老师的鼓励而暗自欣喜吧!




灵活的胖子


伴随着悦耳的下课铃声,同学们如洪水一般涌向操场。


你瞧,我们班的重量级选手正准备打羽毛球呢!他那水桶一样的腰,大象似的腿,还有气球一般的肚子。同学们都不看好他,认为他这个体型打比赛输定了。


比赛开始了,他双腿微微下蹲,做好发球的姿势,左手轻轻地将羽毛球抛向空中,右手挥起球拍,发了一个高球,羽毛球像出膛的子弹一般飞出去。对方纵身一跃,用力往下一扣,只听见“唰”的一声,白色羽毛球像流星一般飞向他,球离地面还有几厘米的时候,眼看就要落地了,周围的人个个屏息凝神,都以为这个球没救了。只见他一反常态,拖着滚圆的身体,疾步上前,一个“海底捞月”就把球救了起来。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有的说:“这个小胖子有两下子嘛!”有的说:“哇!酷!再来一个!”还有的说:“他虽然是个胖子,但是个灵活的胖子呀!”他听了大家的称赞,昂扬着脑袋,眯着芝麻大的眼睛,挺着将军肚,做了个必胜的姿势,那样子真够逗的!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推荐一本书(20篇)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1


冰心奶奶教育我们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种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不胜枚举。


我爱读书,目前大约看过几百本书,我最喜欢的,也是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儿童文学典藏库里的《水边的孩子》。


这本书的


《水边的孩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原来家里较穷的扁头,却突然暴富。笠麻家原本经营竹具坊,是乡里最富裕的家族,却惨遭破产。当别人以为笠麻逃学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曾在婆花学习的地方偷偷学习。婆花是婆塘村最穷的人,却幸运地上了村小和博白重点初中。


这部书里的人物不仅多,而且形象栩栩如生,极富个性。婆花十分勇敢、善良、心灵手巧和聪明、美好,她能将《辞海》的每一个字的注释熟记。笠麻虽有数学天赋,但是他性格像一头野牛。扁头阴险狡诈,却有恩必报。瘦拐十分没主见……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个性十分鲜明,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性格。


另外,这本书的文辞也十分优美,比如:柔嫩的阳光静默地抚过河流。一尾尾河鱼跃出水面,小鱼优美地翻转,可以见到亮晶晶的鱼鳞或乳白色的鱼肚。鱼儿回落水中,清脆悦耳的水声响起,河面上有水珠星星碎碎地溅飞……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朋友,拿起这本正能量的书吧,绝对能给你惊喜!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2


书,就像一缕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书,就像一股叮咚的清泉,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书,就像一阵凉爽的清风,伴随着我快乐的成长。从小到大,妈妈就培养我读书的好习惯,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书中主要写了小海伦在盲聋哑世界里的生活和她求学的经历。在海伦19个月大的时候,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是在这个黑暗又孤寂的世界里,在她的老师安妮·沙莉文老师和亲友的关爱和鼓励下,海伦一点一点地克服了困难。她学会了读书,最后,竟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你能想象生活在无光无声世界里的海伦·凯勒需要付出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吗?奇迹还不仅如此,她甚至周游世界各地,为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认识跟命运顽强斗争,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只要不放弃生命,就会创造一个个惊人的奇迹;你还会认识有耐心、用爱照亮海伦世界的老师安妮·沙莉文。


听了我的推荐,你的心灵被震撼了吗?那就赶快拿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一起去读一读吧!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3


书,是打开智慧的钥匙。今天我来向大家推荐一本章回型小说一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写的,由长江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互相斗争,出现了无数的英勇忠义之士,而在故事的结尾,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这不由令人唏嘘感叹。俗话说得好:"古今多少事都附笑谈中啊!”


这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最让我感兴趣的事是第13回一一诸葛亮草船借箭。


周瑜与诸葛亮要合力攻打曹操,他们认为大江之上,应首选弓箭。于是周瑜让诸葛亮背十万支箭,而三天之后就要用。第一天,第二天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做,而第三天诸葛亮令人准备了20只小船,小船上插满草人,在曹操的水寨前,头向西,尾向东一字排开,然后开始擂起战鼓,齐声呐喊,而曹操因天气有大雾,怕有埋伏就派了一万名弓箭手向敌船射箭,不多一会儿20多只小船就变得像刺猬一样,那箭远远超过了十万支。看到这儿,我不禁佩服起诸葛亮的智慧。


《三国演义》这本书被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不停地流传、阅读。层出不起的人物,以及对人物的刻画描写是诸多人物家喻户晓。并且书中几乎涵盖了“三十六计”的所有内容与“孙子兵法”的部分内容,被许多国家所学习、研究。其文学性和实用性实在是不可多得!


听了我这么多的介绍,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快拿起这本书来看吧!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4


上学期,我向同学借来一本书名为《whatif》的书。这本书一共讲了一千多个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我非常喜欢!假期里我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看得入迷的时候连饭都不想吃了,爸爸说我这叫“废寝忘食”,嘿嘿!


书中最先吸引我的是《相对论棒球》这一篇文章讲到的问题:如果投球手投球的速度达到#千米,就可以把地球砸穿个洞,并将撕爆地球。我想这个速度一定比撞击地球的彗星还要快得多,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还有《星际赛斯纳》中格伦基亚基耶里提出的问题:如果你试图在太阳系其它天体上驾驶普通的地球飞机会怎么样?答案是在太阳上1秒内将灰飞烟灭,在金星上会马上处于着火状态,在木星上没法飞行,因为那里的重力太强了,是地球的4倍,结局是飞机会被压扁。以前我还想象着开飞机穿越木星这个气态行星会是什么样的体验,现在看来结局不太妙啊,哈哈!


这本书中还有好多奇特的问题,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答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看了之后我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发明一个语言翻译机,这样不同语言的人们就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啦,还有自动行驶的汽车,核动力滑板车,考试答案机等等。


这本书像一把奇妙的钥匙,忽然间打开了我的想象力世界,我的脑子里每天也会产生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还尝试着做实验。阅读使我勤于思考,发挥想象,书的世界可真奇妙啊!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5


在我阅读的课外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名叫《双目失明的世界冠军》,里面有一篇“奇怪的表哥”,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假期去姨妈家玩,发现表哥精力充沛,一点也看不出期末考试后学生脸上的那种特有的疲惫,晚上,他半夜醒来,发现表哥房间里还亮着灯,钟上的时间已经指


向了三点,而表哥怎么依然没有休息,他带着好奇心走进了表哥的房间,惊讶地问:“表哥,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有睡觉。”表哥回答说“我还不困啊!”他带着疑问离开了表哥的房间,接下来的四天里,他发现表哥一直是这样的,他决定告诉姨夫,姨夫听后笑了起来,带着他去了一个实验室,只见中央有一个大水池,里面有四只海豚在休息,但是它们的眼睛却睁着,没有闭上,姨夫告诉我说:“海豚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它有二个大脑,一个休息的时候,另一个就会正常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人工合成了(交替睡眠素)。表哥正是注射了这种药剂,才会有这样好的精神。我听了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表哥经常晚睡还不疲倦的道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里感慨万千,现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动物身上的特常用到了我们人的身上,听说这就是仿生学,使我们人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现在还在小学三年级,长大以后,我也要象这些科学家一样,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为大家服务,使大家更加幸福快乐!


这本书里面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科学故事,每一篇都让我爱不释手,对我的触动和启发很大,我相信,其他同学读了以后,也一定会有很多感想。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6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部儿童小说《秘密花园》今天我就把它推荐给大家。


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要靠努力,要靠自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故事的主人公是玛丽是个任性霸道的怪孩子,但是她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从一个瘦弱阴暗、自私自利的怪孩子,到开朗活泼、关爱他人的好女孩——玛丽完成了人格的升华。在她身上,许多原本不为人知的优秀品质也被挖掘和展现出来,宛如一块落满灰尘的翡翠,经过雨水洗礼之后,渐渐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在读这本书之前,当我看到题目时,就感到了神秘感。当看到玛丽的父母被瘟疫带走时,我也感到了淡淡的悲伤;当我看到辽阔的荒原时,我的心情就变的非常宽阔;在看到玛丽在种植球根、蝴蝶花等植物时,我感到非常新鲜有趣;在看到玛丽对身体虚弱的克林说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处时,我感到周围仿佛有许多的


清新空气,令我心旷神怡;当我看到克林在玛丽等好朋友的帮助下身体慢慢康复时,我在心里默默为他祝福;当我看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唤醒了沉睡了十年的古老花园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欢乐呀!


《秘密花园》就是洞悉成长秘密的金钥匙,玛丽正是再次得到了最好的成长。读完了故事你一定可以在心里开辟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那里一定是百花齐放,幸福永驻!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7


朋友们,想做到“开卷有益”,就一定要读好书。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过之后,一定会让您获益匪浅的。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奇幻小说家罗尔德的一部作品,它情节离奇、引人入胜,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童话读物。书中讲了小男孩查理在巧克力工厂里的见闻和经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走进书中的故事吧!


查理,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偶然地得到了一张金券——一张可以参观旺卡工厂的入场券,于是,他和其他四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进入了这家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


噢,这些小参观者们,看到了多么惊人的景象啊!壮观的巧克力瀑布、郁郁葱葱的薄荷糖草地、亮光闪闪的硬糖船、神奇的玻璃电梯、危险刺激的电视糖实验室;还有受过特殊训练的松鼠和爱唱歌的小矮人工人们……


在面对这些奇异事物时,另外四位小朋友先后因为贪吃贪玩、刁蛮任性、自以为是等坏习惯受到了惩罚,退出了参观;而面对一切诱惑,小查理均不为所动。最后,工厂主人旺卡先生宣布,他要把整座工厂送给小查理!原来,查理的表现,得到了旺卡先生的欣赏,因此被选定为接班人。


小查理的胜出,在看似幸运的背后,其实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带来的机遇。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尊重长辈,体贴家人,讲究礼貌,严格自律,不为身边的诱惑所动摇,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掩卷沉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好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怎么样,朋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奇幻色彩又耐人寻味的好书,你也来读一读,品味其中的魅力吧!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8


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天蓝色的彼岸》。它适合9岁以上的所有人阅读,是送给心灵最好的礼物。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传,感动了世界各地无数的读者。它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


英国的艾利克斯.希尔为我们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小男孩哈里因车祸丧生,成为一个幽灵,孤独地在天堂游荡,他只知道,一个人死后的唯一目的就是完成未了的心愿,让自己消失在“天蓝色的彼岸”,在幽灵朋友阿瑟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消失在“天蓝色的彼岸”。


这是一本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喜欢它单纯而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生命;喜欢它字里行间充满的真情实感,让人不由自主的同哈里经历这段触动心灵的旅程;喜欢它优美的语句“我特别怀念那种感觉。风吹在脸上。也许你还活着,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但我真的很想那种感觉。”“你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是的,人活着的时候不一定能很好得珍惜生活,还可能会给他人造成或多或少的误会甚至是伤害。虽然可能是一时的气话,但是终究会留下遗憾。所以人们要在活着的时候学会关爱、珍惜生命;不害怕死亡、直面死亡;用一颗宽容、真诚的心去爱生活、爱你周围的人们。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9


这是来自英国的一本奇幻小说,名叫《哈利·波特》。这套书一共有7部,我给大家推荐的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这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马爱新、马爱农翻译。


一岁的哈利失去了父母后,便来到了姨妈家,过着极其痛苦的日子。一直到十一岁生日那天,哈利的生命才发生了变化,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被邀请去了一个童话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哈利发现这里到处充满着魔力,他既找到了朋友,又学会了魔法,还得到了一件隐形衣,他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但一块魔法石出现了,它将关系到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哈利在好朋友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突破了重重困难,保护了魔法石,最终拯救了世界。


书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故事情节了,哈利正在比赛打魁地奇,飞天扫帚不知怎么了,完全不受控制,哈利的朋友见情,发现对面的斯内普教授嘴里正念着咒语,


赶紧去对面,偷偷在斯内普教授的衣服上放火,他发现身上着火就停下了嘴里的咒语,哈利的飞天扫帚便也恢复了正常。所以,哈利一口咬定斯内普教授为了赢而用魔法害他。可到了最后,他发现他错了,斯内普教授当时是在帮他,而让哈利的飞天扫帚不受控制的另有其人。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责怪他人。


我觉得《哈利·波特》这本书想象丰富,故事新奇,人物生动,很值得大家去读一读。


推荐一本书五年级优秀500字作文篇10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书交朋友是我最大的乐趣,因此我在我们班上有了一个公认的外号——“书虫”。


“十一”放假的时候,我和爸爸逛书市,得到了一本好书叫《苦儿流浪记》。这本书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雷米是一个命运很惨的小男孩。一出生就被扔在大街上,后来被好心的巴伯兰妈妈捡回家照顾,八岁时巴伯兰受伤没钱照顾他,就想把他送进孤儿院要点抚养费,后来被一个杂技团的师傅维泰利斯买下。在杂技团又遭遇师傅死难,然后雷米又经历邂逅哑女、蒙冤蹲狱、遭遇水灾等等恶运,但他仍然乐观面对,最终终于见到自己的亲人。看着雷米这些悲惨的故事,我不禁为他落泪了,他真是一个可怜值得同情的人。虽然雷米这么可怜,可是他仍然很勇敢,也知道买牛报恩给巴伯兰妈妈。


这本书我看过很多次,但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会为雷米的遭遇忧心。也会被他的坚强勇敢所感动。也激励着我不怕困难。记得有一次晚上上小提琴课,外面刮风下雨,我跟妈妈说有点不想去。妈妈告诉我做什么事都不要怕困难,我也想起雷米遇到这么多困难他都能乐观面对,而我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想退缩,觉得有点羞愧。于是我打起精神去上课了。


我现在虽然读了不少书,可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教会了我独立,不怕困难,坚强勇敢,并且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1


我看过许多书,但是我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现在把本书介绍给大家。) 《三国演义》一书写的时间是东汉末年,大约在220年至三国归晋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使我认识了各种英雄好汉,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姜维、孙坚、孙策、孙权、吕布……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如水淹七军、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还有许多。


此(书)文章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人物是关羽、赵云,还有诸葛亮。关羽身高九尺,胸前长须飘飘,一双丹凤眼,两条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形象极其威武。我最佩服他的坚强。因为有一次他中了毒箭,要用刀把胳膊上的肉豁开,然后再用小刀把毒一刀一刀地刮下。(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溢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吃肉喝酒,谈笑如常。)还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一箭,可他却用嘴把箭咬了下去,继续战斗,我真敬佩他的坚强意志。


还有赵云。要说他的英勇事迹,我都能倒背如流,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是他单骑救主的那次。那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刘备托付于他的事情,可是曹操看见了他,顿时起了爱将之心,反倒想要将他收于账下。赵云在半路上得到了曹操的另一口宝剑,名字叫青釭剑。赵云靠着这口宝剑和他自己的一把长枪,杀掉了曹军名将五十余员。可曹操却不放他走,反倒加强兵力来围攻赵云。赵云杀出了重围,在一座小桥上遇到了张翼德。张翼德的两声大吼吓退了曹军。可见赵云是多么英勇。


还有诸葛孔明。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谋士,空城计、草船借箭、八卦阵都是他的杰出之作。(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化险为夷,化危险为动力,比如:空城计。一天,司马懿率领大军来攻城,城内只有老弱残兵,不到两百人,情况十分危急。诸葛亮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很快就想出了计策。他让人把城打开,派几个士兵去扫马路,自己却坐在城头,悠然自得地弹起琴来。司马懿一看,以为这里有诈,赶紧撤兵。这就是的“空城计”,被后人传为佳话,成了人人皆知的故事。诸葛亮也就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人们心中的神圣人物。


通过他的(用)智慧能够躲过周瑜司马懿的陷害。刘备的一切江山都是他帮助着刘备打下的,他还有一句名言:“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那你也想了解这些事情,那就来读读这本书吧!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2


长辈经常说这句话:人不要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终生。后来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为此,我经常鼓励自己主动学习,其中有一本《爱的教育》想推荐给大家。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了爱的真谛。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的


看到了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么就赶紧读一读这本书吧!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3


“精灵”这个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从妈妈给我讲的故事里,从美丽的画册里。今年暑假我在书店里第一眼看到《精灵时刻》这本书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随着我的浏览,一只只可爱、善良的精灵跃然纸上:心地善良的梦枕熊和梦见熊;为拯救星际、抵御南斗熊的肆虐勇敢地帮助星座们的阿雪;秋风中那个给阿薰带来无比奇妙感觉的亦真亦幻的少年……


所有的童话故事在最后的“精灵时刻”里,作家秦莹亮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在所有被温柔以待的时刻里、在自由亲近大自然的时刻里、在祥和宁静的时刻里,我们都会碰到可爱的精灵。精灵就是温柔善良、勇敢正义的化身。是啊,那次我期末考试没考好,平时总对我“河东狮吼”的妈妈却一反常态,把我搂进怀里柔声安慰,瞬间化解了我难过的心情,那一刻我恍惚看到了精灵的光环罩在妈妈的头上——多美啊!开学初,班长程梅莹为了改变同学们不良的行为习惯,给老师出了许多金点子,还从家里带来了好些课外书,充实了班级图书角,带动大家开展阅读活动。老师总是亲切地称她“小精灵”:“我们班的‘小精灵’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呢?”对了,在《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里,为海岛上的瓜花传播花粉的蝴蝶不也被称之为“精灵”么?


合上书本,我的思绪似乎还在与精灵共舞。我明白了:我不应该只是期待“精灵”来到我的身边,我更应该把自己变成“精灵”,为身边的人们送上温暖和爱!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4


那天中午,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


在海伦·凯勒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叫伊莉文。她教会了海伦·凯勒许多知识,使她在黑暗中坚强地活着,能在黑暗中找到另一种光明。


本身当聋哑人的家庭教师就不是件容易事,可伊莉文却不厌其烦地教导着海伦·凯勒,她不断地鼓励着海伦“加油,加油。”海伦也从她那儿学到了许多,写出了《霜王》和其他作品。看到这些片段,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落红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老师,他们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就像园丁浇灌着花花草草。所以我们也要好好聆听老师的教诲,用成绩来回报老师。


海伦·凯勒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她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让我感到震撼。我们要坚持,要坚强,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身体残疾,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即使身处黑暗,也能靠自己找到光明。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有也有所心动呢?快去读读这本书吧,我相信它一定会使你终生受益的!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5


朋友们,想做到“开卷有益”,就一定要读好书。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过之后,一定会让您获益匪浅的。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奇幻小说家罗尔德的一部作品,它情节离奇、引人入胜,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童话读物。书中讲了小男孩查理在巧克力工厂里的见闻和经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走进书中的故事吧!


查理,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偶然地得到了一张金券——一张可以参观旺卡工厂的入场券,于是,他和其他四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进入了这家全世界的巧克力工厂。


噢,这些小参观者们,看到了多么惊人的景象啊!壮观的巧克力瀑布、郁郁葱葱的薄荷糖草地、亮光闪闪的硬糖船、神奇的玻璃电梯、危险刺激的电视糖实验室;还有受过特殊训练的松鼠和爱唱歌的小矮人工人们……


在面对这些奇异事物时,另外四位小朋友先后因为贪吃贪玩、刁蛮任性、自以为是等坏习惯受到了惩罚,退出了参观;而面对一切诱惑,小查理均不为所动。最后,工厂主人旺卡先生宣布,他要把整座工厂送给小查理!原来,查理的表现,得到了旺卡先生的欣赏,因此被选定为接班人。


小查理的胜出,在看似幸运的背后,其实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带来的机遇。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尊重长辈,体贴家人,讲究礼貌,严格自律,不为身边的诱惑所动摇,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掩卷沉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好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怎么样,朋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奇幻色彩又耐人寻味的好书,你也来读一读,品味其中的魅力吧!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6


《雾都孤儿》讲的是发生在一个小男孩奥利弗身上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奥利弗是一个孤儿,刚出生不久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后来,他被送进了棺材铺里做学徒,受尽了屈辱,最后终于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布朗洛先生,这位好心先生收留了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走过一个个难关而不被困难击倒呢?他那副瘦小的身体中,究竟蕴藏着怎样坚强的意志呢?


奥利弗被拉进贼窝,最后终于逃出的那一章最令我感动。奥利弗为了离开棺材铺,竟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就在此时,费金——一个扒手,对他伸出了援手,把奥利弗引入了贼窝。扒手们想把奥利弗也训练成一个扒手,和他们一起“工作”,可是奥利弗在发现他们是扒手时,不想与他们为伍,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出去。当我看到这里时,一种敬佩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的决定啊,他是一个多么正义的孩子啊!为了不做扒手,宁愿失去一个落脚之地,继续过着四处漂泊的艰苦生活。


与奥利弗的生活水平相比较,我们比他幸福得多,但我们还是不知足,常常抱怨不公。在生活的道路上,一遇到小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意志力。在奥利弗那个时代,孩子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去学习。而这些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为何不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呢?


《雾都孤儿》教会我珍惜和感恩!珍惜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刻,满足,感恩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人。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7


向你推荐一本书,书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


汤姆。索亚是本书的主人翁,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有一次,汤姆和伙


伴贝琪在游玩,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通道又纵横交错的大山洞中迷了路。他们被困在里面几天几夜。贝琪是个女孩,她那时再也走不动了,他为了救出贝琪,冒着生命危险,与印第安。乔周旋,最终逃离了山洞,还发现了一笔相当不可思议的财产—被印第安。乔藏在鬼屋地下的一万八千三百七十二个金币。


最有意思的是汤姆被罚粉刷篱笆围墙那章,汤姆。索亚被姨妈强迫刷围墙,汤姆极不愿意干,可又不得不装出很情愿、很高兴的样子,当他的朋友们看到他粉刷篱笆墙哈哈大笑并嘲笑他时,他灵机一动说:“刷篱笆墙可是一个男子汉的活,谁如果刷了墙就表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男子汉,能养活自己家了。”朋友们一听,都很羡慕他,纷纷争着粉刷篱笆墙,他这样巧施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


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本书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我想,你也一定能喜欢上这本书。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8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的大脑才不会空空如也。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富含知识的书——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医学分册》。


这本书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主编是肿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十分有名。


书里面富含了许多知识。如人体的各种问题,人成长的过程,一些严重的疾病,医生的诊治,疾病的预防等。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心脏与癌症了。从书中我知道了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是因为其代谢活动比安静时要强,并且知道了多运动对身体是有益的。从“疾病”板块中我知道了人一生中患癌的可能性极大,以及癌症是由病变的细胞产生的,还有预防癌症的方法。


这本书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说明文语言十分准确。如,在介绍胆结石时有这样一句话:“急慢性胆囊炎常导致恶心、呕吐、胆绞痛、上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同时也是胆囊结石的始发因素之一。”其中的“常”字用得特别好,它说明了急慢性胆囊炎中大多数的病症,而不是说一定就会有以上的情况。可见此书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在编辑的时候是多么仔细。


虽然这本书中知识有点乏味,但是精美的图片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像在“成长”这一板块中,就用了彩色的图片来说明女性子宫的结构和精子与卵子的“相遇”过程,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了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如何判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华佗真会刮骨疗毒吗?你还想知道这些以及更多医学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赶快来看看这版《十万个为什么》吧!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19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着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


那是一个黄昏,我放学后,愉快的地来到了书店,轻轻地打开门,进到了书店里面,因为今天的天气好,所以人特别多。我小心翼翼的地钻进了人群,来到了昨天放那书的书架旁,找昨天没有看完的那本书。看了看,书已经不在昨天的那个位置了,我紧张极了,因为这本书只有两本,所以我生怕被别人买去。我把书店翻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那本我喜爱的书。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急得不知所措,终于在一个离人群的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那本书。


我刚要拿起那本书,突然,一只成年的手掌将我手里的书抢走了。我一肚子气坐在地上,人们都围了过来。此时,我像一个小偷被当场抓住了一样,我看了看周围的人,脸红了。我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是一个渴望读书的穷书生而已。”我失望地走出了书店。店长说:“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太阳下,我像一只落汤鸡。


第二天,我去了很多家书店,可是就没有找到那本书。


我终于忍不住了,又去了那家书店,走了进去,我看了看,这里没有,那里没有,就连偏僻的书架上也没有。我失望地准备离开时,有个店员拿着我没看完的那本书走过来,递给了我。我高兴极了,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等我读完后,天已经快黑了,我走出了店门,来到了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语文老师鼓励我们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了,也是读书长大了。”我觉得这几句话不对,该这样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是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五年级推荐一本书400字作文20


长辈经常说这句话:人不要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终生。后来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为此,我经常鼓励自己主动学习,其中有一本《爱的教育》想推荐给大家。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了爱的真谛。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的


看到了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么就赶紧读一读这本书吧!


我的高中同学王勇

——写在2023清明之前


我与王勇真正相识、相知,而且成为要好的同学,还是从高中开始的。读小学时,他在一班,我在二班,大家之间没有交集,不太熟悉;读初中时,他在四班,我在五班。我们放学时,经常会在路上遇到,知道他父亲当时是我们县分管财经工作的副县长,家住银行。


读高中时,我们才相互知晓了两个的家的住的相距很近,一个在马路的北面,一个在马路的南面,直径不到200米。我们上学、放学经常会同路,走马路时要从他妈妈单位的营业室门口路过;走小路时,要从我们家院子的大门口路过。他爸爸是县领导,可能很忙,经常不在家,他妈妈可能经常在单位食堂用餐,他回家就能吃上饭,饭后就会在我家门口等我一起上学。


他虽为干部子弟,但胆子相对较小,闲暇我经常约他下河游泳,他都回答道不会去的。但为了完成学校劳动委员下达的捡粪任务,他却毫不犹豫,同我一起上松米山捡牛粪;爬山辛苦,还捡不到,我们就到他妈妈单位,找饲养员要猪圈的猪粪(当时单位的厨房都养有猪),猪粪太臭、还会弄脏衣服,不好背,我们就相约到搬运社的马圈“偷”马粪,但还是经常完不成捡粪任务。他在家排行老幺,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好像都下过乡,所以,1978年7月份,我们高中毕业后,他就留在了父母身边,没有再搬下乡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分在一个部队。他是从县城入伍的、武空通信部队接的兵;而我已插队到农村,从生产队入伍的,武空高炮部队接的兵。


到部队后,我经过短暂的军事训练后,就同其他新兵一起,很快乘军列到广西宁明与老部队汇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这段时间我们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我从广西宁明到湖北应山长岭岗参加报务培训不久,他就找到了我。星期天,他经常到我们报训队找我一起耍,一起合影。我从报训队结业回到老部队后,他仍神通广大,又打电话找到了我。从这个方面看,他的人缘不错,沟通能力很强,与电话连的女战友关系应该不错,能从茫茫人海中很快找到我。而我们指挥连虽然也有电话班,但全部是男兵,我是不能动用内线电话查找老乡,也没有人会答理我的。


知道他的连队住址后,我多次从我们连的上士那里借自行车,专程到他们连队驻地去看望他;记得1980年我们师通信科组织全师报务员春训时,我还抽时间到他们连队,与他一起吃他用饭盒收藏的油炸花生米,一起参观了他们连队在山中轰鸣的机房。我感觉,他们连队装备的通信装备,比我们部队高的不是一个档次,太庞大、太高端了。当然,他们连的生活条件也不错,能运用机器散热的热水天天洗澡,这是我们高炮部队没法比的。


在他被西安通信学校录取前,我们还一起到黄鹤楼游玩,一起合影留念。没有想到,这次约会,仅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他上学后,我们还相互通信联系,互相鼓励。他经常鼓励我,要我好好复习,迎战全军统考,向四个兜的军服努力。1982年4月,我们还通过一次信,他写信告诉我,他很快就要结束吃钢丝面的日子了。


1982年7月,我放暑假回家探亲,也是我入伍后的第一次回家,我妈妈见到我时,就叫我不要难过,不要伤心。我一脸懵,不知道咋回事。最后,我妈妈才告诉我,我的好同学王勇走了。当然,我是不相信的,说可能是有人乱说(他是我们一起入伍的十几个高中同学中,上军校最早、学期最短、提干最早的一批),我们上个月还通过信呢。最后,经同在通信部队当兵,也是放暑假回家探亲的同学确认,才知道他回部队后,被分配在另一个连队任台长,在一次野外训练时,不慎触电,被两个兵轮换背着跑到卫生队抢救,不治身亡。噩耗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难以想象这是真的。不知道他妈妈是如何接受这个现实的;他当县委书记的父亲(从我们县调任)是如何悲痛、难受的。


很想约在德阳罗江当兵的同班同学一起到安县去看望他的父母,但又怕重新激起老人家的伤心之处,再次难过。我在忧虑和不安中度过了假期。回到学校后,虽时时想起,但很快又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代替。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我退休了,闲暇了,在回想起我的过去,与同学、与战友共度青春时光时,仍时不时想起我的高中同学王勇,他是我的同学、我的战友中走的最匆忙的一个。英年早逝,让人心痛!


回望故乡同窗

去年七月的一个傍晚,我正躺在家中的搖椅上听书纳凉,突然手机铃声响起,一接电话是屠丽学同学打来的。她告诉我中学同学高荣阁从河北回到故乡草河口探亲,她邀请在外地的70.2班同学们明天回到家乡聚一聚,说她太想我们了!想想也是,中学毕业以后和高荣阁同学一别五十多年没见面,大家现在都已年逾古稀,见一面少一面,相聚是十分珍贵的。再则故乡我已多年没有回去,这几年老了越来越怀旧,经常日思夜想多次梦呓,正好这段时间趁疫情暂时歇息,回故乡同学相聚可求不可遇,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非常爽朗地告诉屠丽学:我一定赶回去!


撂下电话,我的心情就开始起伏不定,再也不能安静地躺下听书了。我索性起身找衣服、配鞋子、翻背包、照镜子,像要参加一个什么重要的会议似的,开始打扮倒次起自己!


乘上归乡的列车,一股暖流由窗外扑面而来:和熙的夏风直扑我的脸颊,吹得我神轻气爽心花怒放;热情的花草频频向我招手,撩得我目不睱接边瞅边唱;沿途的洋槐穿着翠绿的礼服,沙沙作响不停地鼓掌;笔直的线杆齐整整地站成一行,好像在欢迎我荣归故乡!


火车开得飞快,转眼间就钻出了祁家堡隧道进入了草河口故乡。我的心开始了莫名的激动,眼睛眨也不眨地向窗外张望: 云盘八队、云盘六队、张大院、五中校园、电业局、地质队,草河口小学、第二医院,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穿行在我的眼前,这些铭刻在我灵魂中永远不朽的名字,每一处都留有我童年的印迹,哪一块地方没有我青春的身影……


正在我全神凝望家乡故景的时候,火车一声长鸣,广播室里传来了播音员的报站声:


“草河口车站到了,请下车的旅客”……


后面的话我根本没听清,拎起背包就一路向车门口急冲,心中大呼:


“故乡,我回来了!我现在马上就拥进你的怀中”!


一下火车,草河口的同学们都在出站口迎接,齐溜溜地站成一行,有的翘首企盼,有的招手高喊:


“张英,你回来啦”?


“廷全,在这儿”!


“屠丽学,慢点走,别摔着”!


一股暖流迅速地流遍全身!


看到几个身板硬朗似曾相识的面孔,也见到几个豁牙狼齿头发泛白的老翁,我的心一下子就酸了起来!曾几何时这些同学少年如今满头黑发没了踪影,当年那些标杆溜直的小伙子,怎么都缩短了一截变得有些老态龙锺了呢?


我到处寻找高荣阁同学的影子,最终还得靠同学的引见方才认清。那个当年高高壮壮的大个子女生,竟然也变成了一枚70多岁的老奶奶又胖又臃!我们俩紧紧相抱,不等说话泪水就不停地外涌,真是岁月无情催人老,流年似水快如风!


接下来就是圆桌就餐,大家敝怀喝酒叙旧聊天。女同学唠得难分难解,男同学喝得半熏欲酣。这时候我们外地同学提出到草河口最值得瞻仰的景点解放林去看一看,东道主们立即派车送我们上山。


男同学在解放林合影


解放林是辽宁省林业厅的红松试验林场,始建于1949年,由于它和共和国同龄,所以命名为解放林。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都与它休戚与共,每个同学的童年都与它息息相关。


屠丽学郑宏亮等同学是林场职工子弟,他们的家就座落在解放林的脚下。每天晨曦微露他们在它的身边读书,阳光普照他们钻进它的怀中乘凉,正午时光他们爬到树上摘塔,落霞满天他们躲在林中捉谜藏。解放林是他们童年的幸福乐园,红松林陪伴他们茁壮成长。如今解放林的千亩红松已经郁郁葱葱长成了参天大树,它脚下的孩子们却老得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


站在这日思夜想的故乡的试验林场,我们心潮激荡感慨万千,每个人都想起自己小时候与解放林的渊源。大家坐在伐倒的红松树干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有说小时候进林中捉鸟的,一天能捉几十只,什么鸟都有;有说每天进山捡柴的,松枝松针一片片捡也捡不完;有说上树打松树塔的,扔到树下点火就烧,烤熟的塔籽味道香甜;有说帮助林场工人看山的,扛着木棍满山遍野地抓小偷乱转……故事五花八门,听得心房暖暖,打开生锈的时光锁,童年的画卷一篇篇!哎,我们生命中的解放林啊,我们难忘的森林童年……


女同学在解放林合影


红霞布满了西天,我们才急急忙忙起身拍照,大家和解放林留下了暮色苍茫的照片。这一次摄影后,也许有人还能再回来,也许有的人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晚餐吃了家乡特色的东北饺子,酸菜馅、大叶芹馅、大耳毛馅、还有萝卜馅,皮薄馅大,味道香鲜,狠狠地大吃一顿,打着饱嗝我们回到了住宿的酒店。


盛明海同学没等大家坐定,一个大西瓜就切开了十几半,他端个茶盘走到同学们面前挨个递瓜,掉牙露风的嘴也不耽误给同学们传递温暖。王振臣同学围前围后沏茶倒水,逗哏的屁嗑一串又一串。孙茂英同学是这次同学聚会的召集人,跑上跑下通知同学安排食宿,想得周到招待得周全。他和东道主们付了餐费又付宿费,我们外来的同学推来搡去地给他们怼钱。同学情不是亲情胜亲情,同窗谊千山万水隔不断!


喧嚣了一天,我们终于安静了下来,大家静静地聆听高荣阁同学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和河北生活的五十年。


高荣阁是我们中小学的同班同学,家住在我们家一条街的南头。她在家是老大,妹妹一大帮,好像是为了要男孩,她母亲就不停地生产。最后终于盼来了弟弟,父母才停止了生育。


小时候老大是很受累的,高荣阁在家当小子使唤。她一放学就上山砍柴,不上山就帮妈妈带弟妹做饭涮碗,她就像家中的顶梁柱,离开她父母都玩不转!


她父亲是河北人,在房产科当土建技术员,母亲专门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不上班,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满炕满地连呼带喊地像个小型幼儿园。


就在这种环境下,高荣阁从来不旷课,作业照样完,成绩还不错,老师常夸赞。也许是因为干活多运动量大,高荣阁在班级始终是个大高个,高高壮壮的,捌起腕子来,男同学都不是个儿。


1970年春天开学以后,高荣阁同学没有来报道,听同学说他父亲因为文革受触要离开单位返回故乡,他们全家随迁搬到了河北。原来春节期间他父亲把全家老小的户口手续迁出,利用假期把全家老小送回了河北老家,将户口落在了农村的生产队,然后自己又回到单位申请回乡。单位看了他的申请以后,表示不同意放人,结果就造成了父亲仍在我们这儿工作,而妻儿却回到河北农村的两地生活的尴尬局面。


以后数年,父亲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多次联系两地的有关部门想将妻儿的户口迁回辽宁始终未果,最终造成了6个子女成为了农村的还乡青年!


因为属于回乡青年,高荣阁和弟弟妹妹们在河北就没有得到返城的机会,一直生活在农村成为了农民。20多岁时她曾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担任了代课老师,负责教授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代课8年终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转正的机会又回到村里。


青年时代的高荣阁同学


25岁她嫁给了一位当地的农民,连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与丈夫共同匍匐在田里以种地为生。


80年代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也波及到了河北农村。高荣阁和丈夫在家种了十几年土地,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摔八辦,虽然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但生活也是举步维艰。人们常说穷则思变,他们夫妻也开动脑筋打起了算盘: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将来读书结婚都需要用钱,光靠现在家里这一亩三分地,猴年马月能够翻身?


左思右想他们夫妻决定办个印刷厂下海挣钱。他们从亲戚朋友手中借来十几万元,租了厂地建了车间,买了设备,顾了技术人员。丈夫在外宣传揽生意,高荣阁在家组织生产,第一年他们就还清了债务见到了余钱!


第二年继续扩大生产,最多时工人顾了50多个,厂里一片热火潮天。


后来儿女们到市里上学,他们夫妻就决定搬迁进入定州市,在市区买了4亩地建了厂房安装了设备继续搞印刷生产。同时他们又沿街盖了三层楼房,上面二层居家用度,一楼出租做门面。


正当夫妻携手拼命打拼的时候,高荣阁丈夫突患重病,不久就撒手人寰,留下她一人饥寒谁恤形只影单!


孩子们见状,就劝她别干了,把设备卖了出去,厂房改造成旅馆,这样少顾两个服务人员,让妈妈在家当老板。


从此高荣阁就一人带着三个儿女,吃了不少的苦,流了无数的汗,将孩子拉扯成人并都结了婚住在一个院。随后她又带外孙女又哄孙子,好不容易把孙男弟女拉扯大了,父母又开始患病住院。她父亲92岁母亲94,跟着小弟回到了草河口养老,身边时刻离不开人。弟弟上班忙照看不过来,她就又回到草河口来帮衬。一到寒暑假她就回定州照顾子孙,开学以后她再返回来看护老人,她一个身子分成八辦,70岁的年纪了还在操父母和子孙的心。


听了高荣阁同学的讲述,我们几个女同学不禁泪眼婆娑: 命运啊,你是怎样蹉跎了这个女人!她本来可以在我们家乡成为知青回城当工人,可是因为去了河北,一辈子扎根农村成了农民!我们都替她惋惜,埋怨命运对她的不公,可是她一拍大腿,乐呵呵地说:


“这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不能和命争”!


我们手扯着手膝碰着膝,一直问哪唠啊,不知不觉已到了夜深……


现在的高荣阁同学


送走了高荣阁和当地的同学们,我和赵凤珍同学下榻在酒店同一个房间,赵凤珍一会儿就睡熟打起了鼾声,我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看着身边只有1.55米个子的瘦弱矮小的凤珍同学,她的人生之路不也是多灾多难坎坷不平,难道这又是上天安排的夙命?


赵凤珍同学是我从小到大的同班同学,巧合的是她辽宁山东地兜转了一大圈最后竟和我走到了一起,1975年还成为了本溪市化工厂一个单位的同事,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


赵凤珍家中姊妹7人她排老二,因为上头是哥哥,所以在家干家务活她是排头兵!


她父亲是五中的教职员工,主管后勤工作,一年到头为学校食堂忙个不停。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即没工作又目不识丁。因为家中孩子太多,累得她常常河东狮吼砸锅摔瓶!


赵凤珍老大即受累又不得烟抽。她每天半夜三更地去火车站捡煤核,回到家就生火,点炉子做饭是她必干的活。每天上学她最后一个跑着进教室,因为饭后必须涮完全家的碗搞完卫生才能去上课。


记得有一年夏天赵凤珍捡煤核烫伤了腿,她妈因为孩子多没有钱,也顾不上领她看医生,她的腿就烂地化了脓,上学走路一腐一拐地,看着就让人心疼。班主住孙老师拿出自己的钱领她到医院清了创口换了好几次药,才把那个烂腿给治好长平。


上初中以后,她仍然家庭负担很重,每天早上在家干完活要跑三里路去五中上学。有一年冬天放寒假她和我们班的王桂英同学到树林里去打槐树籽,王桂英个子高爬树上去打,她则在树下捡,然后她们又到道东二队的碾盘子上推碾子压。一个寒假俩人整整卖槐树籽挣了80元钱,一人分一半回家将40元钱交给了妈妈贴补家用,她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1968年她父亲下放,他们全家除了哥哥抽工回城外,其余的6个姊妹和母亲都随父亲回了山东老家维坊的农村。转过年父亲落实政策被单位召回,她们娘7个人却没有回城被留在了山东。父亲每个月工资只有40元,自己留10元做生活费,剩下的30元全部寄回家。7口人30元钱上学吃穿根本不够用,18岁的赵凤珍就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到生产队挣工分出工。


下乡到山东时的赵凤珍同学


春季五月插水稻,双脚踩在冷水中,秋季割麦骑着垄,和男人一样往前冲!麦子割完以后,她又和男社员一样,手推独轮往场院里送,因为刚学推独轮车掌握不好平衡,她一次次翻车跌倒,又一次次爬起重行。膝盖磕得血肉模糊,身上摔得臂青腿肿!到年底生产队一算账,她全年挣的工分刚好够买全家人的口粮。


尽管挣得不多,赵凤珍能干却出了名,大家都知道王家庄有个铁姑娘,年年出满勤挣满分,一点不逊男社员,口碑好又能干,十里八村美名传。


有一天,大队书记找到了赵凤珍开口就跟她报喜:


“小赵,告诉你个好消息,公社来指标了,是北京的大学招工农兵学员,从农村知识青年中选送,给我们大队一个名额,我们准备推荐你去,你快回家和你父母商量商量”!


听到这个消息,赵凤珍心花怒放,到北京上大学,这不是做梦吧?她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跑,到家就把大队书记的话告诉了妈妈。本来想妈妈听到这件好事会高兴,哪承想妈妈听完后就连声喊:


“不能上!不能上!这学不能上”!


“为什么不能上”凤珍惊诧的问!


“咱家这俩年在山东,除了你爸那30元工资钱家里生活用,口粮钱全是你在生产队挣的,如果你走了,这5个小的和你老娘买不起口粮,今后喝西北风去”?


说完没等赵凤珍说话,她妈就一阵风似地找大队书记去了。她声泪俱下地数落着家中的生活困境,极力表达着不同意赵风珍上学去的理由,说得书记终于点了头她才往家走。


这边凤珍看着妈妈坚定地去大队部的身影,想着弟弟妹妹吃不上穿不好的困境,她万念俱灰一个人跑到了渤海的大堤上,对着大海放声痛哭自己命运的不公平。那时候同学朋友相隔几千里也没有人倾述,哭完了放完了委屈,她又继续回到生产队劳动。


从此凤珍拼命干活,并向当地妇女学习缝纫裁缝,白天下地挣工分买全家口粮,夜里给弟弟妹妹裁裤子做衣裳,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深深地埋在心里再也不去奢望。


大队领导看着赵凤珍这么优秀和劳累,就又一次给她机会,派她到王家庄小学教书,每月的工资就可以满足家里买口粮了。这一次母亲没有反对,凤珍含泪感谢领导和贫下中农的关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生产队。


1971年末父亲单位落实了家属返城政策,赵凤珍和母亲姊妹一起返回了东北。因为在山东属于代课老师没有转正,她的户口仍然在农村,因此回到故乡以后,仍然要以知青的身份再次下乡去农村当农民。


1972年春天,赵凤珍下乡来到了草河口云盘二队。她扛起锄头抡起刀又拿出了铁故娘的风貌,春天铲地的时候,别人把两垄,她却一人包三垄。秋天割玉米的时候,别人一刀割一棵,她却一刀能片三棵。苦干实干加巧干,两个月以后她就被选为生产队妇女队长。


当队长更得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农忙时她领头在田间地里拼命地干,农闲时就出去包工挣点钱。有一次她们生产队承包了一项给铁路上的铁轨铺石子的活计,一共是XX根枕木,一天必须把石子垫完。时间紧任务重,领下任务就得马上干。石子堆在山底下的马路上,需要用人挑到铁道上再倒入枕木下的空隙里,每个枕木下面需要垫2担石子,劳动强度很大。大概干了不到两个小时的光景,实在太累了有人就撂挑子不干了。到了下午,工地上只剩下赵凤珍一个人了,为了不影响工程完工,赵凤珍自己一个下午整整挑了48担,将枕木下面全部填满,按时交工完成了任务。她那天下午累得两条腿都没有了知觉,不知道怎么走回家里的!


由于在生产队表现突出,两年以后赵凤珍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74年出席了公社、县、市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受到表彰!真是应了那句常言老话: 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


这是赵凤珍同学 (前排左一) 1974年参加本溪市知青代表大会的留影


1976年2月经过两次山东辽宁的7年下乡务农,赵风珍同学终于从农村经过了千锤百炼以后,被抽调到本溪市化工厂当了工人。在这里,她又拼博出一片光荣!


分配到化工厂苯酐车间以后,正赶上车间大会战,她和男同志一样抡大锤掌钢钎子,在手指被砸伤以后,坚持受伤不下火线。有一天抡了一天的大锤以后,听说厂里大客司机将人撞伤需要给伤者输血时,她在抡完大锤没喝水没吃饭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医院,伸出了自己的手臂献血直至晕倒,好几天起不来床。因为她的事迹非常感人,厂里就此事做了积极报道,鼓舞全厂人宣传正能量,并在年终将其评为本溪市先进工


正在她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之时,改革的大潮对国企带来了猛烈地冲击。改制下岗工人们一批批离厂,赵凤珍被厂里留下搞企业善后处理。


当时女儿正在上高中,丈夫因公负伤,多年休养在家没有劳动能力。赵凤珍善后的工资对全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生活一度跌入谷底。她考虑再三决定星期天出去收废品,无论如何要度过退休前这十几年困难时期。


星期天她推着自行车带着大编织袋,走大街串小巷,进饭店去工厂,每天晃着个铁铃铛,风里走雨里趟,生活就这样维持着,汗水就这样流淌着……


有一天,她收的矿泉水瓶子装了满满八袋子,她全部绑在自行车上,推行的时候她根本看不见道,别人也看不见推车的人。那天正好街道干部陪同上级领导,检查扶贫工作落实情况与她相遇,看到她瘦小的身驱驮了那么多瓶子,就问起她的生活情况,这才知道有这么个特困户自己在苦难中挣扎前行,当即就帮助她登记成了扶贫对象,并由市委副书记一对一帮扶。


在市委领导扶贫基金的帮助下,在自强自力的努力拼博下,赵凤珍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抚育女儿读完了大学,毕业以后出国去了贝劳工作。


退休以后本来应该好好歇一歇了,可是她却将84岁的老母亲又接过来一起生活。因为家中哥哥弟弟都有特殊情况,妹妹们也都孙子孙女需要抚养,只有她女儿未婚暂时还算清闲,那就责无旁贷全心全意地侍奉老娘。


这一侍奉就是8年,3000个日日夜夜,白天连汤带水调剂吃喝,夜晚端屎端尿陪着唠嗑,没吃过一顿安稳的饭,没睡过一夜完整的觉。熬得她又瘦又老又小,累得满脸褶子弯了腰……


赵凤珍这一生,吃得苦最多,能有我们同龄人的几倍,享得福最少,到70岁还在劳累,自觉性最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机遇太不好,总是有苦难如影相随。一句话: 命运多舛,时运不对!


这几年家庭的苦累总算过去了,母亲去世后,她每天能够吃上应时的饭菜,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体态逐渐胖了起来,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女儿从国外回来以后在大连工作定居,自己买了房子,夫妻俩经常年节到大连与女儿相聚。现在的凤珍奉献劳累了一生,终于苦尽甘来赢得了幸福和安逸,上帝终于给了她心理平衡,让她生活有乐老有所依了。


凤珍祝你多多保重,多吃点健康美食,多穿点漂亮衣服,好好享受这仅有的不多的余生,抢回那些年本该属于你的幸福和欢乐的时光!


现在的赵凤珍同学


凌晨4点,我轻轻拉开窗纱,东方的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整个镇子无一点声响万籁俱寂。放眼望去群山在雾气的笼罩下若隐若现,我魂牵梦绕的小东沟、芦东沟如梦如幻地出现在眼前……


我睁大眼晴看着故乡的群山,50年过去了,它们没高上一尺,也没矮下一寸,还是那样郁郁葱葱一派青春。看着看着,我仿佛看见了两个人背着马架子,一红一绿地在山路上蠕动。走在前面的是同学杜春英,头上扎着一块红头巾,背上的松针高过了头顶,她大步地走挺着胸。紧跟后面的是身材瘦小的我,头上扎着一块绿头巾,弯驼着腰只看见松针看不到人。我们俩几乎每周都要翻过芦东沟的杠梁去到森林中搂松针或砍柴禾。


杜春英是我的同学和邻居,我们俩的家住在同一条街,她的家住南头,我家在北头,隔着不到50米远,天天放学以后我们俩就往一起凑。她家姊妹挺多好像是7个,但是没有棒体力的。大姐有一年参加学校运动会跑百米,不幸得了哮喘病整天趴在炕上喘息下不了地。二姐中学毕业以后成为了社会青年,文革前就下乡务农去了广阔天地。只有瘦弱的哥哥奔走于峻岭山涧打柴搂草供家里烧饭取暖,杜春英放学回家就负责洗衣做饭。


她父亲比母亲大15岁,印象当中总像是个老年人,母亲常年上班没有精力管家,身下的三个弟弟妹妹都分别由杜春英看管。杜春英个子很高,长得也挺好看,除了浓眉杏眼脸上还有一个酒窝,笑起来非常的甜。尽管家务负担那么重,但是她却在学校是鼓乐队和文艺宣传队员。小学中学我们同时参加鼓乐训练,也一起登台说唱表演。放了学我们俩就跑回家不是上山采菜,就是越岭砍柴。


少年时期的杜春英同学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们俩一早又汇同一起去割柴禾。我们手拿镰刀绳子,翻过了芦东沟山梁来到林东沟的山岰里。我们钻进灌木丛,专门挑柞树棵子和蜡木条子砍,因为这两种柴最扛烧,一梱能顶二三梱毛毛蒿。


割到中午我割了4捆柴火用腰子绑好,杜春英能干,割了6梱也已经把柴梱牢。我们把柴禾一捆搭一梱绑个交叉型的马架,头往里一钻就扛起来了。


顺着山杠梁我们俩扛着沉重的柴禾翻过杠到了芦东沟,头上的汗顺着脸淌,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凉,走到芦东沟沟门的时候,我累得实在扛不动了,就摊软地坐到了地上。杜春英看见以后,就对我说:


“你先歇会儿,我把柴禾送过铁道就回来帮你扛”!


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一会儿,她折返了回来,扛起我的柴禾就往火车道上走,我则紧跟在她后边。这时候一列不停的火车匆匆从北边驶来,她因为扛着柴禾没看见火车,仍然继续往铁轨上走。我急得大声叫喊:


“火车来啦,别过去”!


可是已经晚了,她的脚已经跨进铁轨!


我浑身的汗毛吓得都立了起来,不知从哪来的力气,我一个箭步就跨到了她身后,一把就把她推了出去!因为用力太大,她一个跟头就趴到了铁轨外的斜坡下,我也一个趔趣跪在了轨道旁的石子上滾了下去!火车轰隆隆地贴着柴禾急驰而过,杜春英这时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忽然我觉得膝盖钻心地疼,低头一看,一块血肉模糊的皮从膝盖上搭拉下来,里面露出了白色的骨头!原来刚刚推杜春英用力过猛,我跪倒的时候膝盖磕在了碎石上。杜春英见状,抓起一把泥就按在我的伤口上,疼得我龇牙裂嘴地直叫唤。


后来伤口就感染了,越来越肿都淌黄水了,母亲带我到二院做了清创又挂了点滴,结果伤口长好了,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疤痕,至今还能清晰辩认!


后来杜春英下乡了,她去了云盘六队,后来她在农村结婚了,找了一个开拖拉机的还乡农民并有了一个儿子,生活的很幸福。再后来,他丈夫拖拉机翻了被砸死了,她领着儿子回了城(因为她是知青安排了工作)。


后来经人介绍,她带着儿子与同一单位的一个男同事走到了一起。二婚丈夫孤身一人,他上夜班时,妻子和女儿在家一氧化碳气体中毒熏死了。再后来她们夫妻二人一起调到了本溪市工作,并又生了一个女儿,一家四口在城市开启了暂新的生活。


1984年夏季的一天,我下班很晚,一下班我就赶紧往工字楼市场跑。那时的菜市场还在马路上摆摊,快过7点了,市场上的人不是很多,有的摊位已经在打徉了。


在一个卖蔬菜的摊位上我买了几样蔬菜,刚交完钱要走,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问老板:


“同志,今天的剩韮菜扒堆卖不”?


循声望去,问话的人竟是杜春英!


我忙叫了她一声,一问才知道她家离我家住的地方只隔不到200米远,我们每天在同一个市场买菜购物。


再交谈才得知,她们刚刚搬来市里,房子是借他小舅的,儿子学籍还没落实学校,女儿入托也是问题。两人工资不高也不敢辅张浪费,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到市场来转一转,看看买点扒堆菜或便宜一点的东西。


听她说完我心里酸酸的,我把我刚买的二捆韮菜直接怼到了她的怀里。晚上我就去找了二姐,跟她说了杜春英儿子转学的事。因为我第一次张嘴求二姐办学生的事,她为难了好久。最后她让杜春英以给学校捐款捐物的名义,自己打了一套课桌和椅子才转进了联丰小学(那时候他儿子进的班级己经有84个学生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桌椅)。


再后来他们夫妻因为下岗又都失去了工作,紧衣缩食地什么也不买,挣点钱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都仅着儿女。我时不时地把我和老公穿过的衬衣鞋子、绒裤绒衣、床单被罩,甚至毛毯都送到她家里去,帮助她解一解燃眉之急。


命运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是跟她过不去。她儿子25岁的时候中专毕业,参加工作进了机床厂,在单位任车间团支部书记,孩子青春活泼能歌善舞,生活一片坦途。可是有一天突然间病倒,确诊就是尿毒症晚期,想尽各种办法救治,不到半年仍然离她而去。


古人云人有三怕: 幼年怕丧母,中年怕丧夫,老年怕丧子。杜春英那年才48岁,丧夫丧子的痛苦她都一一品尝了!


好不容易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60岁那年,杜春英又患了肠癌。知道消息后,我们几个女同学一年中从秦皇岛、沈阳、草河口等地四次跑到本溪看望她,给她买漂亮的衣裙,帮她做爱吃的菜饭,甚至连小时候她喜欢吃的买不起的牛皮豆和花生粘都给她买来吃。因为我们知道她的病不仅仅是肠癌,还有恶性程度更高的黑色素瘤也在危胁着她。


肠癌改道手术后只活了一年,2013年杜春英便因癌症转移到大脑,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间!


接到她女儿的电话,我立刻和老公抱着孙子往本溪赶(那时我正在沈阳带孙子),为了送送我亲爱的同窗同学,也为了再见一次我幼年好伙伴的最后一面!


她去世一年以后,她的二婚丈夫也患了急性心梗故去,四口之家走了仨,留下小女儿孤苦伶仃没有了家……


一个如花美丽的女子,一位善良温婉的嬋娟,上天让她来到人世,赠与她无尽的苦难!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我常常为之不眠。


60岁的杜春英同学




天越来越亮,远处传来了鸡鸣狗吠声,周边的农民开始下地干活了。 我悄悄地走下床,蹑手蹑脚地打开了房门来到了走廊上,往南一望有个硕大的窗子,我快步走到窗前眺望: 正前方是林场的场部及家属住宅楼,左面便是解放林、山城沟与和平庄,右面缠绵不断的是道士沟、于西沟和马士沟,山下便是那亘古不息的草河在静静地流淌……


往右看田野一片青纱帐,玉米正值拔节时期蹭蹭地长。田野稻草绿,池塘青蛙唱!这熟悉的景色令我不禁精神恍惚,好像回到了50年前的一个晚上……


1973年我和魏长胜同学恋爱了,那时候我们俩在草河口化工厂氯磺酸车间一个岗,他当时正在要求进步追求入党,为了不影响他的前程我们把恋爱转入地下,悄悄传递信物,暗中你来我往。在单位我们保持距离佯装同事一样,下班后我们俩便频频相约分外繁忙。我们去解放林与和平庄,到祁家堡和下马塘。我们跑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跨过了周边的沟沟梁梁。恋爱时天空是那样的湛蓝明朗,草河也在为我们纵情歌唱!


有一天下班,我们相约到右面这片稻田边见面。吃过晚饭我精心打扮了一番,轻歌漫步地走到了玉米地边。那时候大概有晚上7点钟左右,青纱帐里咔咔作响,稻米田里蛙鸣一片,我左看右看没有人影,心中就有点害怕慌乱。我停住了脚步不敢前行,东张西望找我的初恋。忽然青纱帐里传来一声怪叫,吓得我回头就跑抱头鼠窜!


这时从玉米地里突然抛出了一颗石子,不偏不倚正打在我的脚前。哇!我顿时知道他在那里马上释然,浑身摊软地坐到地上气喘。只见他笑呵呵地走出了玉米地,顺势坐在了我的身边,并将手搭在了我的肩上:


“你平时胆挺大,遇事挺有主见,今天怎么这么胆小”?


“这叫野外夜晚,我从来没有晚上走这么远,本来心中就害怕,又忽然传来怪叫,能不慌吗”!我说。


“那是我学的鸟叫,你听着像不像”?他问。


“像得很,都把我吓跑了还不像”!我嗔怪地说。


他嘿嘿一笑说:


“别怕,我逗你玩呢,这辈子有我在,你就把心放肚里,什么事都有我担着”!


听完他的话,我们相视而笑,又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那天晚上他跟我讲他最近读了什么书,把一些动人的情节跟我描述,我也给他读我写的一首诗歌,让他欣赏和指出不足。我们俩相依坐在草地上,望着繁星看着月亮,说工作谈理想,说家庭谈信仰,我被他的博学多才所吸引,我们的爱像烈火一样!这是多么美好的夏天,这是爱情的夏天,这是生命的夏天!


一次军训折断了我们爱情的翅膀,一场疾病拆散了我们的地久天长……(关于初恋见《我的化工岁月》(二) 初恋梦暖 故乡雪寒)


1997年他正当壮年,刚刚45岁却罹患肝癌去世了,惊闻噩耗我无助地闭上双眼,任由心痛的泪水双颊流淌……


二十五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百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隔愈远,想念越深,时间越久,思念越长……


初恋是人生岁月最珍贵的时光,它是青春的一个插曲,它是生命的一个过往,它是一个无花果,它是一束有色的光。虽然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但它至少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也给我们的生命增加了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念想。感谢命运,让我们品尝了爱情最甜美的味道,也让我们体验了失恋最痛苦的情殇!


知道他的墓地就在前方马士沟的山坡上,也知道他始终在那儿日思夜想,我只能远远地深情地对他凝望,只盼来生与他相遇再叙衷肠……



一夜没睡有些迷糊和困意,吃过早饭我就找个房间休息去了。高荣阁建议大家驱车前往母校五中参观去。听说学校建了大楼房,又铺了橡胶操场,现在的五中可不是当初的模样,已经是旧貌变新颜换了人间!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天公不做美,还没等出发天上就下起大雨,大家纷纷表示等雨停了再去。高荣阁却等不得,她叫了一辆面的和屠丽学就冒雨前去了,她们在校园门口受到了阻挡,门卫保安不让进去。说是周六学生休息,闲人免进是学校定的规距。两人再三肯求说明原因,终于说通了保安,允许进校园内5分钟拍张照片。


于是就有了以下新五中校园和高荣阁屠丽学同学的合影留念。


现在的本溪县第五中学




高荣阁和屠丽学同学在五中门前留影




由于天气下雨的原因,原定的家乡聚会行程受到了影响,我们外地同学决定当天返程辞别故乡。


于是我们全体同学在酒店的大厅照了一张70岁古稀之年的合影。


同学们在故乡留影


故乡的同学们顶着大雨为我们送行,一张张苍桑的脸挂着不舍的表情,一双双握紧的手迟迟不愿放松。再见了故乡!再见了亲爰的同学们!我们相约: 只要活着,70.2班同学们一定还会故乡再相聚,只要不倒下,我们一定还会有难忘的故乡之行!


2022.11.20于沈阳


一位中师生的乡土、乡情 、乡恋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王国维老师的文章《乡土 乡情 乡恋——品读贵桥先生及<祖贵桥文集>》


原题:乡土 乡情 乡恋——品读贵桥先生及《祖贵桥文集》



40年前的初秋,作为一个乡下的初中毕业生,我们怯怯的走进县城西北隅的一座三合院。这院子大门一侧墙垛上挂着一块木质白色竖匾,上面是“双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几个工整的大字。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匮乏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乡镇尤其是偏远乡村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当时很多县没有师范学校,就在本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开办普师班,弥补师范学校办学力量的不足。1982年,双城县招收75名初中毕业生入读中等师范学校。其中25人到五常师范学校,50人留在双城就读。开学之后,又经过转入、补录,这个普师班学生数增至54人。


双城教师进修学校就成了这54名师范生学习成长的基地,成了大家准备扬帆远航的船坞。


农村孩子进城,一切都是懵懵的。校园虽小,确是环境优美,洁净异常。最抢眼的就是校园中心,有一座半径大约3米左右的圆形花坛。四周是八瓣梅、臭菊等常见的普通花卉。中间是一簇茂盛得芍药花,米白色的花瓣在墨绿色的叶片中间格外突兀亮眼。


由于突然容纳50多人在这里食宿,学校后勤显然准备不充分,我们38个男同学住在“东马尾”的一间大屋子里。进入宿舍,对面东山墙底下是一溜儿上下层的大板铺,房门左右都是单层的板铺。南窗下也是一排单层板铺,可能是怕影响阳光进入室内吧。东马尾通过走廊对应的是西马尾,西马尾是女生宿舍。


走过这个长长的走廊,即将到尽头的一个房间,就是我们的教室。教室的桌椅等物品比想象的要稍微旧一些,有的桌椅上有红色油漆写的“物理”“中文”等字样。据说前几年曾经办过呼兰师范学校的师范班(招收高中毕业生)。


大家来自全县二十几个乡镇,彼此也都不熟悉。梳着规规矩矩大背头的酷似大学教授的班主任杨洪涛老师,按照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安排座位。大家先在室外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排成队。听杨老师招呼,挨着的两人就是同桌了。


坐到座位上之后,我开始打量这位同桌。身高跟我差不多,头发稍长,却规规矩矩的自左向右,服服帖帖盖在头顶。下面是一张清秀白净的面庞,眼骨稍陷,眼神炯炯。身上穿的是比较老旧的棉布黄色军便装,风纪扣扣得严严的。我几乎误会他应该是一名来自南方的复原士兵,而不是一名师范生。


我的这个同桌就是祖贵桥。由此我的学习生活多了一个榜样,我的课余生活多了一份色彩,我的人生路上多了一个“导航师”,也由此开启了我们40多年近乎亲情般的真挚友情……


人生路上的“导航师”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虽然自己喜欢读书,但是条件有限,除了课本以外基本上就无书可读了。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能写上自己名字,能看看报纸就很不错了。家里没有任何藏书,周边的亲属、同学情况也都差不多。喜欢看书,却没有什么书来读。愿意背诵古诗,可是课本上仅有的几首古诗早就背熟了。就找来其他年级的课本,把课本里的古诗词抄下来背诵。直到初中毕业也没有掌握几首古诗词,也没有看到几本像模像样的“大书”。


师范学校的生活也许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可我们的师范生活却是单调和紧张的。因为我们这里只有一个班级,不能开展大型比赛类的活动。虽然同时在学校上课的还有一个“内招班”(民办老师经过培训转为公办教师)、一个校长培训班。这两个班级都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不能和我们一起活动。大家进入师范学习,还保留着初中时的学习劲头。特别是,我们师范一年级的时候,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统一教材,用的是普通高中的课本。任课教师大都是本地重点高中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所以我们日常中除了课本学习就是学习课本。


尽管是这样,毕竟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大家还是能够找出各自的生活调剂办法。经常看见贵桥翻看一本发黄的旧书,书的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看不到书的名字。有时候,他绕过这一排平房,来到教室南侧的窗外。在一处静静地角落里小声背诵着什么。面对朝阳,面对绿树,神情认真而执着……


我翻看了贵桥的这本书,原来是一本《千家诗》。《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题材包含田园、送别、怀古、咏物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过去,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扫帚,也背诵了一些古诗。看到这样一本古诗集,真是“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里面的诗词,很多的名句以前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出处。


当天下午,我就跑到十字街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千家诗新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买回来给贵桥看,他说这个版本不错,既有原诗,又有注释,很好。


于是,我也效仿起贵桥的习惯,课余时间拿起《千家诗新注》阅读背诵。也跟着贵桥的作息时间,起早在校园里背诵古诗。在贵桥的影响下,我又陆续读了《唐宋诗词选》《全唐诗》等书籍。


不仅仅是擅长阅读背诵古诗文,贵桥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文笔也好。他的作文总是得到班主任兼《文选和写作》课的杨洪涛老师肯定和表扬。课下,贵桥也动手练笔写写散文小说之类的东西。


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出现了一丝色彩,可以用笔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身边有榜样,我也逐渐开始了读和写的尝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一学期尚未结束,较我俩年长的秦苏和我们成为了一个小团队。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向往和目标,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三人组合。不仅是读书练笔,更是把每月学校发的助学金和粮票都交由秦苏管理,我们三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进入师范学校的时候,秦苏的诗歌创作就比较成熟了。他也成为了我和贵桥学习创作的领路人和写作方面的导师。


喜欢读书,渴望读书,在进入师范学校之前,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书来读。我们读的是师范学校,没有升学高考的压力。县城有新华书店,只是因为我们囊中羞涩,不可能购买大量的图书。于是,我们办理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证,成为了县图书馆的常客。每次每人借一本,循环看完,再去借。师范学校四年的时间,县图书馆里我们喜欢的书基本上都读完了。


师范学校二年级,班级团支部改选,贵桥被选为团支部书记。为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也为大家将来成为优秀教师打基础。贵桥提议举办墙壁报刊,“出版”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文学作品壁刊由贵桥、秦苏和我负责,我们反复斟酌给她起了名字——“红叶”。同时,成立一个文学社,这个壁刊的


记得当时这个“红叶”壁刊还真是红极一时啊。当时来双城作文学讲座的写过长篇小说《鹰击长空》的全国著名作家王忠瑜老先生,为我们这个“红叶文学社”题词“愿红叶长成参天大树”。可惜,当年的这个珍贵的题词原文失落了,成为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学,然后知不足”,诚然。自娱自乐的写作练笔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自己文学知识、文学写作能力上的不足。恰好当时长春文艺出版社的文学刊物《春风》杂志开办“函授文学讲习所”。大旱遇到及时雨。我们马上联系杂志社,按照要求进行报名。我们的日常学习之余,又多了一门课程“文学习作”。每月上旬杂志社给我们邮寄来教材,我们按照编辑老师的指导,学习文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写作尝试。教材是杂志社编辑亲自编选的,对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进行针对性辅导,真是受益良多。“函授文学讲习所”规定每月要邮寄一篇习作,小说、散文、诗歌都可以。编辑老师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优秀的作品就在教材中的《习作专栏》予以刊发。记得当年贵桥的小说《鹊登枝》就曾被编辑老师选中。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们回到乡镇,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其时,我们相约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用笔抒情达意,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祖贵桥文集》中的《台湾竹情思》《冬天的月亮》《秋如速写》等散文就是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作品。初为人师,贵桥是善感的,一盆普通的台湾竹,就引起无尽的遐思。由台湾竹想到“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进而联想到“树梢儿挑着一轮桔黄色的月亮……”的童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贵桥是一个负责的,心中有方向的老师。在一个冬夜“洁白的雪地,深邃的天空,还有那轮永具魅力的月亮。”默默勾画出孩子们和自己的未来“永具魅力的月亮”。这个月亮是我们的仰望,也是我们的方向。


生活在不疾不徐的发展着。我和贵桥、秦苏三个人做过过几年的教师,又相继离开了教师的岗位,进入了新的领域。我们的文学创作也有了一点成绩,我们先后加入了哈尔滨市作家协会。2021年我和贵桥同时成为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40年的春秋寒暑,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们依然心有灵犀的沟通,相互鼓励的进步,不忘初心的笔耕……沉淀了40年的岁寒之谊依然常伴长青。


姓氏文化的“传承者”


贵桥离开教学一线之后,先是在乡教育办做了一段辅导员工作。后来经人推荐到乡政府任党委秘书,自此走进了党政干部的行列。


由于政务工作繁忙,很长一段时间贵桥无暇顾及文学写作,虽然零星的也写出了若干格律诗和赋文,2007年出版了《贵桥诗草》,收录了他的几十首古体诗和赋文。但是,贵桥觉得自己眼中的美好世界、心中的无限情思、对故乡眷恋深情都没有很好的抒发表达,一直是他的遗憾。


近日,贵桥给我发来一个电子文档。打开一看,是一本书的电子版文稿。好家伙77篇18万字。只有少部分是以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贵桥近二年的新作。


看完第一篇《祖先的背影——追忆祖先,记住乡愁》,我就被震撼了。


在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里,各大姓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承载着太多的宗族、文化、历史以及光荣与梦想。实话说,在与贵桥结识之前,还没有认识一个“祖”姓的人,当然课本上的祖冲之除外。


《祖先的背影——追忆祖先,记住乡愁》从“四大发明”“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谈起,“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九曲回肠的黄河,浩浩汤汤的长江,那么每个民族就是那大河大江众多的支流,而每个姓氏、每个家庭或是那细小的溪流,或是那汇入小溪的雨滴。”自然地给我们引领到了“宗族文化、祠堂文化,姓氏文化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单元和细胞”这一定论,让你不能不接受


“祖氏是河北省名门著姓,是受千秋万世敬仰的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孙的后裔。”用古籍《元和姓纂》和《姓谱》作证,有理有据。自河北琢郡祖氏发源地大本营始,可以说:“源自商裔,望出范阳”,几千年来,现已遍布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传承祖氏家训,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自古至今祖氏族人,名人辈出、能人频现,为中华文明拓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闻鸡起舞”的祖逖、“祖冲之圆周率”“映炭夜读”祖莹、“才识卓远”祖珽、与王维齐名的祖咏、谏事重义祖无择、参与《永乐大典》编撰的祖隽、征战疆场、光复合山的祖大寿、慷慨赴死、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祖晨、沂蒙红嫂之一祖秀莲……


贵桥罗列出这些家族名人不是为炫耀,不是为族人树碑立传。最重要的,也是贵桥写此文的初衷“如何在新时代大潮中,律己修身,砥砺奋进,有所作为,为社会进步、民族昌盛贡献绵薄之力,为家族争光、为祖氏添彩,为国奉献,留下自己人生的浓墨重彩。”


贵桥的父亲更是祖氏家族的杰出代表。1946年,双城已经解放,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之下。区工作队到家里动员参军。贵桥父亲嘱咐好两个弟弟照看好家里、照顾好父母,第一个报名参军,成为东北野战军六纵队的一名普通战士。从德惠开始第一次参加战斗,贵桥父亲参加攻打四平、黑山狙击战、解放锦州、攻战天津、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整个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佚名撰祖姓宗祠通用联“名垂青史圆周率;楫击中流报国心。”祖氏族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祖先的“报国心”。


松花江畔“百草园”


鲁迅先生“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这个百草园可以捉各种虫儿、可以拍雪人叠雪罗汉、可以雪地罩鸟……


“西沟子以它不足5公里的身段与迂回而来的大江合围了一个十几平方公里的江心岛(夹信子)。这大江、这小河、这小岛遂成为我们童年的‘百草园’”。贵桥的“百草园”比鲁迅先生的“百草园”面积大多了,内容丰富多了。村北老榆树、江畔泡泽地、麦田地、玉米地、瓜地等等,也都是贵桥孩提时的“百草园”。那里留下了很多很多关于童年、关于快乐、关于家乡的故事。已经深深地印在贵桥的大脑里,形成挥之不去的最美好的记忆。


鲁迅的“百草园”里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等等,倒也有蟋蟀弹琴、斑蝥喷烟雾等“无限趣味”。毕竟那里“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明显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不似松花江畔这里自然山水,自然野趣。“当西沟岸边问棘草开始象小塔一样冒出,桃花水向小河漂来时,小岛上柳条通里开始集合了南来的各路鸟儿,有布谷鸟、胡不拉儿、串鸡儿、铬天背儿、红点颜儿、红马鹩、青大脑袋、三道眉等。”(《西沟子的记忆》)各色野花竞相开放,桃花水蜿蜒流淌,水里小鱼欢快地畅游,各种鸟儿漫天飞舞……是不是比鲁迅的“百草园”以及他单调的生活更令人神往。


“成群数不清蜉蝣的尸体飘浮在水面上,身体依然透明,翅膀薄如蝉翼,依然保存着生前的姿式……”(《蜉蝣》)我对江边的生物不熟悉,不过,读到此处,能想象到这样一种场面。其实也就是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的一环。普通的一个小生命生老病死也好,被食物链上端饕餮也好,


“突然发现麦秆上一个绿色东西腾地一跃,接着便发出“啧、啧”地打点声。这时,你要手疾眼快,手掌虚空一搂,蝈蝈要虚虚地控制在掌心。不能用力,不能挤压,以免碰断蝈蝈腿,折了蝈蝈翅儿。”(《蝈蝈》)这个捉蝈蝈的场面,我想50岁以上的农村出生的男性们绝不陌生。“跃”“搂”“虚虚的”“掌心”等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描绘出捉蝈蝈的情景。抓到蝈蝈“不能用力,不能挤压”谨小慎微的将战利品带回家装在精致的蝈蝈笼里,挂在房檐,向小伙伴们展示和炫耀。


几十年前的农村,没有什么游乐设施,没有什么电视、网络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漫山遍野都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成群的孩子们不知疲倦的嬉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夏天当然是孩子们最为得意的季节。村外的树林、江边沟边的草地、令人眼馋的瓜地,甚至珍贵的庄稼地里都留下孩子们撒欢淘气的脚印。


如果说夏季的江畔“百草园”是浪漫的、是温情的,那么秋天的百草园就是深沉的、厚重的。“树林里斑斓的世界,绿的依旧在绿,黄的,依旧在黄,只是黄的更加结实。有几片叶子已相继被秋风剪去,正纷飞着做飘泊的梦,于是又在落叶枝头,又多了一块蓝色的天空。”(《秋日速写》)


如果说秋天的收获给人以满足,冬天的“百草园”更是振奋的浪漫的。“冬天到了,沟里的水结成了冰,亮晶晶的。人们踩在冰面上,镩开冰层,用绰罗子搅水中的鱼,往往收获颇丰。”(《我的遥远的塔头沟》)明明水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走上去还是如履薄冰,一步一步谨慎前行。找到早已瞄好的位置,用尖尖的铁钎在冰面上镩出直径尺八长圆洞。幸运的话,洞口一开,就会有渴望自由的鱼儿急急地跳出来,摔到冰面上……


贵桥的“百草园”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春夏秋冬都是乐趣。几十年来,江畔的“百草园”已经成为贵桥浓浓的乡恋。


古村落里的“民俗画”


贵桥的老家在松花江边的永胜镇永胜村,也叫朱家城子,后来分成两部分,分别叫“东城子”“西城子”。出生于西城子的祖贵桥,从小就继承了松花江的灵性、耳濡目染了古城村落的民俗风、乡土气。


遍观贵桥作品,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斥其间。日常的柴米油盐、流传已久的狐仙鬼怪在作品中多有体现。黏黏的带芸豆的大黄米饭,拌上一勺荤油,那香香糯糯的滋味,你记起来了吗?(《黏米难忘》)柴火烧铁锅捞出金黄的小米饭再放在帘子上蒸。捞小米饭的米汤再炖上土豆茄子或者煮上一锅萝卜丝汤,这鲜美的享受,你想起来了吗?(《小米飘香》)每天早上,你还没有起床,外屋厨房就飘来的玉米饼子的清香。不必蔬菜、糕汤佐食,咬上一口,满嘴余香。“贴时用大锅,大饼子长,自手指尖到腕肘之下,约二尺,嘎巴金黄,个大透熟,吃起来透出浓浓的玉米香甜,”(《玉米情深》)


1000多年前女真完颜部勇猛善战、开疆破土,在松花江流域建立多个据点和城池。西城子村《双城县志》记载为“永胜古城”。据说永胜古城就是金代宜春县城的遗址,是当时的一个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我家居住的村子曾是金代宜春县遗址,古城内出土过很多东西,青砖青瓦趟地时随处可见,铜钱整坛子出。高丽斧、铜钟、铜佛都有出土。”(《疯与死亡》)这些出土的物件,见证了当年的辉煌和富庶。时代更迭,当年的金戈铁马不见踪影,当年的城邑辉煌随风飘逝。这个村子依然如滔滔的松花江水一样,带着历史的印痕,承载着人们对明天的希望静静地走向未来。生于斯长于斯,这个松花江南岸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给予贵桥健康的体魄,更是给予了他江水般的灵性。


一般而言,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东北的地域文化中一般都杂糅进了萨满文化、鬼狐文化等乡土气息浓重的色彩。在这个村子里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的积淀和厚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很多民间传说。聊斋故事,不仅仅讲述了鬼狐故事,在描述这些凄美的故事同时,蒲松龄老先生也将其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展示给世人。


贵桥是一个有心人。自小到大,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在《贵桥文集》中《野村异闻灵》都有详细讲述。如《李大化》一文“每有患者至,大化视患情,无方无药,视患处,口中念念有辞,然后于食指在患处往复点划,小患顷刻即癒,重患则需如是二次,亦然癒好如初。”与聊斋语言风格笔法相似,刻画李大化神奇医术(或为巫术)李大化见“时东邻人妇,举止轻佻……倚门而笑,而貌轻俘。”便对妇人说“汝面欠润泽,堂久生暗,恐命不久,难愈三日。”该妇人大怒。不久该妇人“突发病疾而终”。表面讲述的是李大化神奇的术术,实际上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惩恶扬善,褒扬美德之意。


民间传说中诸如流传甚广的《鬼打墙》《看阴牌》《黑将军》等等,虽是乡野民间逸闻趣事,却也暗含哲学之道。正像电视剧《聊斋》主题歌唱的“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盗亦有道,匪亦非匪。在那个国家危难,百姓罹难的时代,拳头就是道理,枪杆子就是权利。《陈魁首》“民间草寇多以模范者,纷纷起誓。陈魁首,体硕身肥,孔武有力,入匪三省部。”“陈于三省部多立奇功……三省虽为匪,留有义声。”“多立奇功”“留有义声”等等,都已经表现出陈魁首的匪而非匪,实为抗倭民间义士也。史料有记述陈魁首所在的“十三省”即为抗联十三义士。几年前曾有电视剧《十三省》就是根据这一真实史实编写的。“记名者寡,隐名者众”包括陈魁首在内诸多义士、英雄没有留下英名,只是留下了抗击日寇、扬我民族之威的英雄事迹以厉后人。油油黑土地以及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们应该感谢陈魁首们的牺牲和奉献。陈魁首们在天有灵应该感谢家乡的后人,还能够记起他们的英勇、记起他们的“义举”和“义声”。


泥土里的生活


《贵桥文集》中有很大篇幅是通过回忆童年的时光,抒发其对黑土地深深眷恋之情和浓浓的感恩之情。半个世纪之前,在孩子们的眼里,农村生活是快乐的、淳朴的、充满情趣的。“童年时的村子,是生在泥土里,长在泥土里的。”“躺在软软的泥土上,阳光暖暖地洒下来,黑土上,地气慢慢地蒸腾,氤氲的薄霭象火焰上方的气浪飘渺升腾。村子里的土房被这黑色的土和上升的地气包围着淹没了。”(《泥土里长出的村庄》)这语言、这情景、这气氛,难道不是诗吗?在这诗一般的美丽环境里“撒欢地跑,撒欢地疯。”这就是


土豆是东北人最为普遍、最为亲近的食材。据说土豆已经同小麦、稻谷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并称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作用可见一斑。女儿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曾亲眼目睹了伦敦人的主食:炸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土豆饼、土豆汤、土豆派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吃法。


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土豆虽然不能称为主食,但土豆在农村百姓心中占有的地位绝对称得上重要而崇高。“瓜菜半年粮”这里的“瓜菜”组成里,土豆称得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一进入七月份,第一批鸭蛋大的土豆就被缺粮吃的人家挖回来煮吃了。”(《礼赞土豆》)到了九月份,家家的自留地里“破开厚厚的黑土,一个个金蛋子,黄乎乎地亮相了。”金黄的土豆亮了,人们的眼睛也亮了。整理、挑选、分类。小一点的土豆,腌成咸菜或者运到生产队粉坊,换回来几捆粉条。稍大一点的,整理好下到菜窖里储存。好一点的菜窖,储存的土豆差不多都能储存到第二年的夏天还不生芽不变质。这是全家人一年的佐餐菜蔬,是全家人一年生活的底气,是全家人一年的能量


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食”的品种、加工方法不断丰富变化。无论如何变化,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


柳蒿芽是江河沿岸生产的一种植物,幼时可食,长成后可以做柴。贵桥文章中一篇《柳蒿芽小记》集中体现了诗与生活的境界。“柳蒿芽一向以鲜、洁、美著称。因为它们多生于水畔沼旁,有水滋润,根白叶紫,口感新鲜,通体洁净。既可蘸酱,又可与鱼一起烹食。”直白而直接的描述,简练的评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鲜美,立即勾起你的味蕾,令你急欲狼吞虎咽一番。


半个世纪前,农民劳动生活的集体叫做生产队。大家在生产队劳动。按照出勤情况、劳动量情况记上公分。年底根据生产队全年的总收入扣除生产成本和第二年预算资金,余下的钱折算成劳动日值。农民按照日值(10分为一个单位)领取相应的分红。当然是扣除一年全家在生产队领取的口粮、瓜果等支出。生产队一年的收入就要看粮食的丰欠状况了。丰收、欠收那是老天管的事。可是收到生产队里的粮食如何管理、如何提高收入,就要看场院的本事了。


贵桥家里所在的生产队,场院管理还是很到位的。每年的劳动日值在四邻八村里都是比较高的。尽管如此,“生产队在他的管理上,在全公社也算上游,有时日值达到了二元钱。可群众却还是贫穷。”(《在旧场院的废墟上》)这是历史,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共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产队,生产队的场院都成了历史。历史把场院碾成了废墟,历史又把旧场院变成了新战场,变成了新生活新天地。贵桥的中学同学,过去是说不尽的贫穷。现在在生产队的废墟上燃起了希望之火。“成栋又向我介绍说,他哥俩把原来买来的生产队老房子扒了,又征得乡村支持,改建了二栋住房,扩建了二千五百平方米猪舍。今年计划出栏四千头,同时组建养猪合作社和南京雨润集团签了三万头售猪合同,虽说,成本投入大了些,但猪行好,政策好……”


过去的场院成为废墟,过去的生活成为历史。我们不能沉迷于历史,更不能沉浸于梦想。只有抓住当下,珍惜今天,用心血和汗水,来浇灌心中美丽的梦想,一定会迎来有梦想成真的高光时刻。


贵桥曾经担任过环保部门的领导,他对自然环境,对生态保护,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美食不是暴殄天物,不是对生灵和自然杀戮的饕餮盛宴,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循环往复,而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敬畏,和谐与共。”(《人间烟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表面看是自然界的灾祸。认真想来,人类面对的各种大的灾祸,大多与人对大自然不知敬畏,随意向大自然索取有着密切关系。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非典疫情,甚至现在仍在肆虐的新冠病毒,无不与人们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的不尊重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世界万物都应该知敬畏,懂尊重,和谐共生,方能创造世间美好。


“人与自然的相互敬畏,和谐与共。”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才能保住“千百年来生命的美丽。”


《祖贵桥小传》


祖贵桥,1965年5月出生,笔名阿松。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1986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省五常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后调到乡镇政府工作。曾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区财政局副局长兼国资办主任,区环保局局长,区统计局党组书记等职,现任区政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2007年开始发表作品。多篇作品散见于《哈尔滨日报》《北方时报》《北方文学》《中华诗词》《神州乡土诗人》等报刊。多篇作品收录于《双城五十年作品选》《双城诗词》《双城二百年文学丛书》《双城堡文学季刊精品文荟》《黑龙江诗词大观》《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双城故事》等。2007年出版诗文集《贵桥诗草》,同年在《哈尔滨日报》上发表《哈尔滨赋》受到好评。


王国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曾任中学教师、机关干部、乡镇领导干部等,现任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副教授)。曾出版文集《煮沸黑土》《在时光里雕刻生命》。


小说《考核》获省作协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征文优秀奖;报告文学《老秦的绰号》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作协、黑龙江省电视台“党旗在龙江大地上飘扬”三等奖;诗歌《犁》省“群文杯”二等奖;诗歌《把黑土煮沸》获1999年“龙江儿女颂祖国征文一等奖;报告文学《心碑》获省”黑土地杯“一等奖;散文故事《“不务正业”的好村医》在2003年《党的生活》“九三油脂杯有奖征文优秀奖;散文《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黑村长》获得1998年抗洪征文一等奖。《民心称出的好村官》电教片解说词被哈尔滨市委组织部评为二等奖,该片曾在哈尔滨市电视台播放。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王国维老师的文章《乡土 乡情 乡恋——品读贵桥先生及<祖贵桥文集>》


原题:乡土 乡情 乡恋——品读贵桥先生及《祖贵桥文集》



40年前的初秋,作为一个乡下的初中毕业生,我们怯怯的走进县城西北隅的一座三合院。这院子大门一侧墙垛上挂着一块木质白色竖匾,上面是“双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几个工整的大字。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匮乏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乡镇尤其是偏远乡村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当时很多县没有师范学校,就在本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开办普师班,弥补师范学校办学力量的不足。1982年,双城县招收75名初中毕业生入读中等师范学校。其中25人到五常师范学校,50人留在双城就读。开学之后,又经过转入、补录,这个普师班学生数增至54人。


双城教师进修学校就成了这54名师范生学习成长的基地,成了大家准备扬帆远航的船坞。


农村孩子进城,一切都是懵懵的。校园虽小,确是环境优美,洁净异常。最抢眼的就是校园中心,有一座半径大约3米左右的圆形花坛。四周是八瓣梅、臭菊等常见的普通花卉。中间是一簇茂盛得芍药花,米白色的花瓣在墨绿色的叶片中间格外突兀亮眼。


由于突然容纳50多人在这里食宿,学校后勤显然准备不充分,我们38个男同学住在“东马尾”的一间大屋子里。进入宿舍,对面东山墙底下是一溜儿上下层的大板铺,房门左右都是单层的板铺。南窗下也是一排单层板铺,可能是怕影响阳光进入室内吧。东马尾通过走廊对应的是西马尾,西马尾是女生宿舍。


走过这个长长的走廊,即将到尽头的一个房间,就是我们的教室。教室的桌椅等物品比想象的要稍微旧一些,有的桌椅上有红色油漆写的“物理”“中文”等字样。据说前几年曾经办过呼兰师范学校的师范班(招收高中毕业生)。


大家来自全县二十几个乡镇,彼此也都不熟悉。梳着规规矩矩大背头的酷似大学教授的班主任杨洪涛老师,按照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安排座位。大家先在室外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排成队。听杨老师招呼,挨着的两人就是同桌了。


坐到座位上之后,我开始打量这位同桌。身高跟我差不多,头发稍长,却规规矩矩的自左向右,服服帖帖盖在头顶。下面是一张清秀白净的面庞,眼骨稍陷,眼神炯炯。身上穿的是比较老旧的棉布黄色军便装,风纪扣扣得严严的。我几乎误会他应该是一名来自南方的复原士兵,而不是一名师范生。


我的这个同桌就是祖贵桥。由此我的学习生活多了一个榜样,我的课余生活多了一份色彩,我的人生路上多了一个“导航师”,也由此开启了我们40多年近乎亲情般的真挚友情……


人生路上的“导航师”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虽然自己喜欢读书,但是条件有限,除了课本以外基本上就无书可读了。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能写上自己名字,能看看报纸就很不错了。家里没有任何藏书,周边的亲属、同学情况也都差不多。喜欢看书,却没有什么书来读。愿意背诵古诗,可是课本上仅有的几首古诗早就背熟了。就找来其他年级的课本,把课本里的古诗词抄下来背诵。直到初中毕业也没有掌握几首古诗词,也没有看到几本像模像样的“大书”。


师范学校的生活也许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可我们的师范生活却是单调和紧张的。因为我们这里只有一个班级,不能开展大型比赛类的活动。虽然同时在学校上课的还有一个“内招班”(民办老师经过培训转为公办教师)、一个校长培训班。这两个班级都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不能和我们一起活动。大家进入师范学习,还保留着初中时的学习劲头。特别是,我们师范一年级的时候,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统一教材,用的是普通高中的课本。任课教师大都是本地重点高中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所以我们日常中除了课本学习就是学习课本。


尽管是这样,毕竟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大家还是能够找出各自的生活调剂办法。经常看见贵桥翻看一本发黄的旧书,书的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看不到书的名字。有时候,他绕过这一排平房,来到教室南侧的窗外。在一处静静地角落里小声背诵着什么。面对朝阳,面对绿树,神情认真而执着……


我翻看了贵桥的这本书,原来是一本《千家诗》。《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题材包含田园、送别、怀古、咏物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过去,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扫帚,也背诵了一些古诗。看到这样一本古诗集,真是“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里面的诗词,很多的名句以前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出处。


当天下午,我就跑到十字街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千家诗新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买回来给贵桥看,他说这个版本不错,既有原诗,又有注释,很好。


于是,我也效仿起贵桥的习惯,课余时间拿起《千家诗新注》阅读背诵。也跟着贵桥的作息时间,起早在校园里背诵古诗。在贵桥的影响下,我又陆续读了《唐宋诗词选》《全唐诗》等书籍。


不仅仅是擅长阅读背诵古诗文,贵桥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文笔也好。他的作文总是得到班主任兼《文选和写作》课的杨洪涛老师肯定和表扬。课下,贵桥也动手练笔写写散文小说之类的东西。


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出现了一丝色彩,可以用笔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身边有榜样,我也逐渐开始了读和写的尝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一学期尚未结束,较我俩年长的秦苏和我们成为了一个小团队。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向往和目标,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三人组合。不仅是读书练笔,更是把每月学校发的助学金和粮票都交由秦苏管理,我们三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进入师范学校的时候,秦苏的诗歌创作就比较成熟了。他也成为了我和贵桥学习创作的领路人和写作方面的导师。


喜欢读书,渴望读书,在进入师范学校之前,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书来读。我们读的是师范学校,没有升学高考的压力。县城有新华书店,只是因为我们囊中羞涩,不可能购买大量的图书。于是,我们办理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证,成为了县图书馆的常客。每次每人借一本,循环看完,再去借。师范学校四年的时间,县图书馆里我们喜欢的书基本上都读完了。


师范学校二年级,班级团支部改选,贵桥被选为团支部书记。为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也为大家将来成为优秀教师打基础。贵桥提议举办墙壁报刊,“出版”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文学作品壁刊由贵桥、秦苏和我负责,我们反复斟酌给她起了名字——“红叶”。同时,成立一个文学社,这个壁刊的


记得当时这个“红叶”壁刊还真是红极一时啊。当时来双城作文学讲座的写过长篇小说《鹰击长空》的全国著名作家王忠瑜老先生,为我们这个“红叶文学社”题词“愿红叶长成参天大树”。可惜,当年的这个珍贵的题词原文失落了,成为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学,然后知不足”,诚然。自娱自乐的写作练笔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自己文学知识、文学写作能力上的不足。恰好当时长春文艺出版社的文学刊物《春风》杂志开办“函授文学讲习所”。大旱遇到及时雨。我们马上联系杂志社,按照要求进行报名。我们的日常学习之余,又多了一门课程“文学习作”。每月上旬杂志社给我们邮寄来教材,我们按照编辑老师的指导,学习文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写作尝试。教材是杂志社编辑亲自编选的,对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进行针对性辅导,真是受益良多。“函授文学讲习所”规定每月要邮寄一篇习作,小说、散文、诗歌都可以。编辑老师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优秀的作品就在教材中的《习作专栏》予以刊发。记得当年贵桥的小说《鹊登枝》就曾被编辑老师选中。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们回到乡镇,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其时,我们相约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用笔抒情达意,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祖贵桥文集》中的《台湾竹情思》《冬天的月亮》《秋如速写》等散文就是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作品。初为人师,贵桥是善感的,一盆普通的台湾竹,就引起无尽的遐思。由台湾竹想到“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进而联想到“树梢儿挑着一轮桔黄色的月亮……”的童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贵桥是一个负责的,心中有方向的老师。在一个冬夜“洁白的雪地,深邃的天空,还有那轮永具魅力的月亮。”默默勾画出孩子们和自己的未来“永具魅力的月亮”。这个月亮是我们的仰望,也是我们的方向。


生活在不疾不徐的发展着。我和贵桥、秦苏三个人做过过几年的教师,又相继离开了教师的岗位,进入了新的领域。我们的文学创作也有了一点成绩,我们先后加入了哈尔滨市作家协会。2021年我和贵桥同时成为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40年的春秋寒暑,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们依然心有灵犀的沟通,相互鼓励的进步,不忘初心的笔耕……沉淀了40年的岁寒之谊依然常伴长青。


姓氏文化的“传承者”


贵桥离开教学一线之后,先是在乡教育办做了一段辅导员工作。后来经人推荐到乡政府任党委秘书,自此走进了党政干部的行列。


由于政务工作繁忙,很长一段时间贵桥无暇顾及文学写作,虽然零星的也写出了若干格律诗和赋文,2007年出版了《贵桥诗草》,收录了他的几十首古体诗和赋文。但是,贵桥觉得自己眼中的美好世界、心中的无限情思、对故乡眷恋深情都没有很好的抒发表达,一直是他的遗憾。


近日,贵桥给我发来一个电子文档。打开一看,是一本书的电子版文稿。好家伙77篇18万字。只有少部分是以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贵桥近二年的新作。


看完第一篇《祖先的背影——追忆祖先,记住乡愁》,我就被震撼了。


在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里,各大姓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承载着太多的宗族、文化、历史以及光荣与梦想。实话说,在与贵桥结识之前,还没有认识一个“祖”姓的人,当然课本上的祖冲之除外。


《祖先的背影——追忆祖先,记住乡愁》从“四大发明”“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谈起,“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九曲回肠的黄河,浩浩汤汤的长江,那么每个民族就是那大河大江众多的支流,而每个姓氏、每个家庭或是那细小的溪流,或是那汇入小溪的雨滴。”自然地给我们引领到了“宗族文化、祠堂文化,姓氏文化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单元和细胞”这一定论,让你不能不接受


“祖氏是河北省名门著姓,是受千秋万世敬仰的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孙的后裔。”用古籍《元和姓纂》和《姓谱》作证,有理有据。自河北琢郡祖氏发源地大本营始,可以说:“源自商裔,望出范阳”,几千年来,现已遍布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传承祖氏家训,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自古至今祖氏族人,名人辈出、能人频现,为中华文明拓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闻鸡起舞”的祖逖、“祖冲之圆周率”“映炭夜读”祖莹、“才识卓远”祖珽、与王维齐名的祖咏、谏事重义祖无择、参与《永乐大典》编撰的祖隽、征战疆场、光复合山的祖大寿、慷慨赴死、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祖晨、沂蒙红嫂之一祖秀莲……


贵桥罗列出这些家族名人不是为炫耀,不是为族人树碑立传。最重要的,也是贵桥写此文的初衷“如何在新时代大潮中,律己修身,砥砺奋进,有所作为,为社会进步、民族昌盛贡献绵薄之力,为家族争光、为祖氏添彩,为国奉献,留下自己人生的浓墨重彩。”


贵桥的父亲更是祖氏家族的杰出代表。1946年,双城已经解放,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之下。区工作队到家里动员参军。贵桥父亲嘱咐好两个弟弟照看好家里、照顾好父母,第一个报名参军,成为东北野战军六纵队的一名普通战士。从德惠开始第一次参加战斗,贵桥父亲参加攻打四平、黑山狙击战、解放锦州、攻战天津、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整个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佚名撰祖姓宗祠通用联“名垂青史圆周率;楫击中流报国心。”祖氏族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祖先的“报国心”。


松花江畔“百草园”


鲁迅先生“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这个百草园可以捉各种虫儿、可以拍雪人叠雪罗汉、可以雪地罩鸟……


“西沟子以它不足5公里的身段与迂回而来的大江合围了一个十几平方公里的江心岛(夹信子)。这大江、这小河、这小岛遂成为我们童年的‘百草园’”。贵桥的“百草园”比鲁迅先生的“百草园”面积大多了,内容丰富多了。村北老榆树、江畔泡泽地、麦田地、玉米地、瓜地等等,也都是贵桥孩提时的“百草园”。那里留下了很多很多关于童年、关于快乐、关于家乡的故事。已经深深地印在贵桥的大脑里,形成挥之不去的最美好的记忆。


鲁迅的“百草园”里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等等,倒也有蟋蟀弹琴、斑蝥喷烟雾等“无限趣味”。毕竟那里“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明显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不似松花江畔这里自然山水,自然野趣。“当西沟岸边问棘草开始象小塔一样冒出,桃花水向小河漂来时,小岛上柳条通里开始集合了南来的各路鸟儿,有布谷鸟、胡不拉儿、串鸡儿、铬天背儿、红点颜儿、红马鹩、青大脑袋、三道眉等。”(《西沟子的记忆》)各色野花竞相开放,桃花水蜿蜒流淌,水里小鱼欢快地畅游,各种鸟儿漫天飞舞……是不是比鲁迅的“百草园”以及他单调的生活更令人神往。


“成群数不清蜉蝣的尸体飘浮在水面上,身体依然透明,翅膀薄如蝉翼,依然保存着生前的姿式……”(《蜉蝣》)我对江边的生物不熟悉,不过,读到此处,能想象到这样一种场面。其实也就是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的一环。普通的一个小生命生老病死也好,被食物链上端饕餮也好,


“突然发现麦秆上一个绿色东西腾地一跃,接着便发出“啧、啧”地打点声。这时,你要手疾眼快,手掌虚空一搂,蝈蝈要虚虚地控制在掌心。不能用力,不能挤压,以免碰断蝈蝈腿,折了蝈蝈翅儿。”(《蝈蝈》)这个捉蝈蝈的场面,我想50岁以上的农村出生的男性们绝不陌生。“跃”“搂”“虚虚的”“掌心”等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描绘出捉蝈蝈的情景。抓到蝈蝈“不能用力,不能挤压”谨小慎微的将战利品带回家装在精致的蝈蝈笼里,挂在房檐,向小伙伴们展示和炫耀。


几十年前的农村,没有什么游乐设施,没有什么电视、网络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漫山遍野都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成群的孩子们不知疲倦的嬉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夏天当然是孩子们最为得意的季节。村外的树林、江边沟边的草地、令人眼馋的瓜地,甚至珍贵的庄稼地里都留下孩子们撒欢淘气的脚印。


如果说夏季的江畔“百草园”是浪漫的、是温情的,那么秋天的百草园就是深沉的、厚重的。“树林里斑斓的世界,绿的依旧在绿,黄的,依旧在黄,只是黄的更加结实。有几片叶子已相继被秋风剪去,正纷飞着做飘泊的梦,于是又在落叶枝头,又多了一块蓝色的天空。”(《秋日速写》)


如果说秋天的收获给人以满足,冬天的“百草园”更是振奋的浪漫的。“冬天到了,沟里的水结成了冰,亮晶晶的。人们踩在冰面上,镩开冰层,用绰罗子搅水中的鱼,往往收获颇丰。”(《我的遥远的塔头沟》)明明水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走上去还是如履薄冰,一步一步谨慎前行。找到早已瞄好的位置,用尖尖的铁钎在冰面上镩出直径尺八长圆洞。幸运的话,洞口一开,就会有渴望自由的鱼儿急急地跳出来,摔到冰面上……


贵桥的“百草园”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春夏秋冬都是乐趣。几十年来,江畔的“百草园”已经成为贵桥浓浓的乡恋。


古村落里的“民俗画”


贵桥的老家在松花江边的永胜镇永胜村,也叫朱家城子,后来分成两部分,分别叫“东城子”“西城子”。出生于西城子的祖贵桥,从小就继承了松花江的灵性、耳濡目染了古城村落的民俗风、乡土气。


遍观贵桥作品,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斥其间。日常的柴米油盐、流传已久的狐仙鬼怪在作品中多有体现。黏黏的带芸豆的大黄米饭,拌上一勺荤油,那香香糯糯的滋味,你记起来了吗?(《黏米难忘》)柴火烧铁锅捞出金黄的小米饭再放在帘子上蒸。捞小米饭的米汤再炖上土豆茄子或者煮上一锅萝卜丝汤,这鲜美的享受,你想起来了吗?(《小米飘香》)每天早上,你还没有起床,外屋厨房就飘来的玉米饼子的清香。不必蔬菜、糕汤佐食,咬上一口,满嘴余香。“贴时用大锅,大饼子长,自手指尖到腕肘之下,约二尺,嘎巴金黄,个大透熟,吃起来透出浓浓的玉米香甜,”(《玉米情深》)


1000多年前女真完颜部勇猛善战、开疆破土,在松花江流域建立多个据点和城池。西城子村《双城县志》记载为“永胜古城”。据说永胜古城就是金代宜春县城的遗址,是当时的一个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我家居住的村子曾是金代宜春县遗址,古城内出土过很多东西,青砖青瓦趟地时随处可见,铜钱整坛子出。高丽斧、铜钟、铜佛都有出土。”(《疯与死亡》)这些出土的物件,见证了当年的辉煌和富庶。时代更迭,当年的金戈铁马不见踪影,当年的城邑辉煌随风飘逝。这个村子依然如滔滔的松花江水一样,带着历史的印痕,承载着人们对明天的希望静静地走向未来。生于斯长于斯,这个松花江南岸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给予贵桥健康的体魄,更是给予了他江水般的灵性。


一般而言,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东北的地域文化中一般都杂糅进了萨满文化、鬼狐文化等乡土气息浓重的色彩。在这个村子里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的积淀和厚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很多民间传说。聊斋故事,不仅仅讲述了鬼狐故事,在描述这些凄美的故事同时,蒲松龄老先生也将其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展示给世人。


贵桥是一个有心人。自小到大,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在《贵桥文集》中《野村异闻灵》都有详细讲述。如《李大化》一文“每有患者至,大化视患情,无方无药,视患处,口中念念有辞,然后于食指在患处往复点划,小患顷刻即癒,重患则需如是二次,亦然癒好如初。”与聊斋语言风格笔法相似,刻画李大化神奇医术(或为巫术)李大化见“时东邻人妇,举止轻佻……倚门而笑,而貌轻俘。”便对妇人说“汝面欠润泽,堂久生暗,恐命不久,难愈三日。”该妇人大怒。不久该妇人“突发病疾而终”。表面讲述的是李大化神奇的术术,实际上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惩恶扬善,褒扬美德之意。


民间传说中诸如流传甚广的《鬼打墙》《看阴牌》《黑将军》等等,虽是乡野民间逸闻趣事,却也暗含哲学之道。正像电视剧《聊斋》主题歌唱的“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盗亦有道,匪亦非匪。在那个国家危难,百姓罹难的时代,拳头就是道理,枪杆子就是权利。《陈魁首》“民间草寇多以模范者,纷纷起誓。陈魁首,体硕身肥,孔武有力,入匪三省部。”“陈于三省部多立奇功……三省虽为匪,留有义声。”“多立奇功”“留有义声”等等,都已经表现出陈魁首的匪而非匪,实为抗倭民间义士也。史料有记述陈魁首所在的“十三省”即为抗联十三义士。几年前曾有电视剧《十三省》就是根据这一真实史实编写的。“记名者寡,隐名者众”包括陈魁首在内诸多义士、英雄没有留下英名,只是留下了抗击日寇、扬我民族之威的英雄事迹以厉后人。油油黑土地以及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们应该感谢陈魁首们的牺牲和奉献。陈魁首们在天有灵应该感谢家乡的后人,还能够记起他们的英勇、记起他们的“义举”和“义声”。


泥土里的生活


《贵桥文集》中有很大篇幅是通过回忆童年的时光,抒发其对黑土地深深眷恋之情和浓浓的感恩之情。半个世纪之前,在孩子们的眼里,农村生活是快乐的、淳朴的、充满情趣的。“童年时的村子,是生在泥土里,长在泥土里的。”“躺在软软的泥土上,阳光暖暖地洒下来,黑土上,地气慢慢地蒸腾,氤氲的薄霭象火焰上方的气浪飘渺升腾。村子里的土房被这黑色的土和上升的地气包围着淹没了。”(《泥土里长出的村庄》)这语言、这情景、这气氛,难道不是诗吗?在这诗一般的美丽环境里“撒欢地跑,撒欢地疯。”这就是


土豆是东北人最为普遍、最为亲近的食材。据说土豆已经同小麦、稻谷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并称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作用可见一斑。女儿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曾亲眼目睹了伦敦人的主食:炸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土豆饼、土豆汤、土豆派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吃法。


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土豆虽然不能称为主食,但土豆在农村百姓心中占有的地位绝对称得上重要而崇高。“瓜菜半年粮”这里的“瓜菜”组成里,土豆称得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一进入七月份,第一批鸭蛋大的土豆就被缺粮吃的人家挖回来煮吃了。”(《礼赞土豆》)到了九月份,家家的自留地里“破开厚厚的黑土,一个个金蛋子,黄乎乎地亮相了。”金黄的土豆亮了,人们的眼睛也亮了。整理、挑选、分类。小一点的土豆,腌成咸菜或者运到生产队粉坊,换回来几捆粉条。稍大一点的,整理好下到菜窖里储存。好一点的菜窖,储存的土豆差不多都能储存到第二年的夏天还不生芽不变质。这是全家人一年的佐餐菜蔬,是全家人一年生活的底气,是全家人一年的能量


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食”的品种、加工方法不断丰富变化。无论如何变化,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


柳蒿芽是江河沿岸生产的一种植物,幼时可食,长成后可以做柴。贵桥文章中一篇《柳蒿芽小记》集中体现了诗与生活的境界。“柳蒿芽一向以鲜、洁、美著称。因为它们多生于水畔沼旁,有水滋润,根白叶紫,口感新鲜,通体洁净。既可蘸酱,又可与鱼一起烹食。”直白而直接的描述,简练的评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鲜美,立即勾起你的味蕾,令你急欲狼吞虎咽一番。


半个世纪前,农民劳动生活的集体叫做生产队。大家在生产队劳动。按照出勤情况、劳动量情况记上公分。年底根据生产队全年的总收入扣除生产成本和第二年预算资金,余下的钱折算成劳动日值。农民按照日值(10分为一个单位)领取相应的分红。当然是扣除一年全家在生产队领取的口粮、瓜果等支出。生产队一年的收入就要看粮食的丰欠状况了。丰收、欠收那是老天管的事。可是收到生产队里的粮食如何管理、如何提高收入,就要看场院的本事了。


贵桥家里所在的生产队,场院管理还是很到位的。每年的劳动日值在四邻八村里都是比较高的。尽管如此,“生产队在他的管理上,在全公社也算上游,有时日值达到了二元钱。可群众却还是贫穷。”(《在旧场院的废墟上》)这是历史,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共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产队,生产队的场院都成了历史。历史把场院碾成了废墟,历史又把旧场院变成了新战场,变成了新生活新天地。贵桥的中学同学,过去是说不尽的贫穷。现在在生产队的废墟上燃起了希望之火。“成栋又向我介绍说,他哥俩把原来买来的生产队老房子扒了,又征得乡村支持,改建了二栋住房,扩建了二千五百平方米猪舍。今年计划出栏四千头,同时组建养猪合作社和南京雨润集团签了三万头售猪合同,虽说,成本投入大了些,但猪行好,政策好……”


过去的场院成为废墟,过去的生活成为历史。我们不能沉迷于历史,更不能沉浸于梦想。只有抓住当下,珍惜今天,用心血和汗水,来浇灌心中美丽的梦想,一定会迎来有梦想成真的高光时刻。


贵桥曾经担任过环保部门的领导,他对自然环境,对生态保护,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美食不是暴殄天物,不是对生灵和自然杀戮的饕餮盛宴,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循环往复,而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敬畏,和谐与共。”(《人间烟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表面看是自然界的灾祸。认真想来,人类面对的各种大的灾祸,大多与人对大自然不知敬畏,随意向大自然索取有着密切关系。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非典疫情,甚至现在仍在肆虐的新冠病毒,无不与人们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的不尊重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世界万物都应该知敬畏,懂尊重,和谐共生,方能创造世间美好。


“人与自然的相互敬畏,和谐与共。”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才能保住“千百年来生命的美丽。”


《祖贵桥小传》


祖贵桥,1965年5月出生,笔名阿松。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1986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省五常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后调到乡镇政府工作。曾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区财政局副局长兼国资办主任,区环保局局长,区统计局党组书记等职,现任区政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2007年开始发表作品。多篇作品散见于《哈尔滨日报》《北方时报》《北方文学》《中华诗词》《神州乡土诗人》等报刊。多篇作品收录于《双城五十年作品选》《双城诗词》《双城二百年文学丛书》《双城堡文学季刊精品文荟》《黑龙江诗词大观》《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双城故事》等。2007年出版诗文集《贵桥诗草》,同年在《哈尔滨日报》上发表《哈尔滨赋》受到好评。


王国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曾任中学教师、机关干部、乡镇领导干部等,现任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副教授)。曾出版文集《煮沸黑土》《在时光里雕刻生命》。


小说《考核》获省作协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征文优秀奖;报告文学《老秦的绰号》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作协、黑龙江省电视台“党旗在龙江大地上飘扬”三等奖;诗歌《犁》省“群文杯”二等奖;诗歌《把黑土煮沸》获1999年“龙江儿女颂祖国征文一等奖;报告文学《心碑》获省”黑土地杯“一等奖;散文故事《“不务正业”的好村医》在2003年《党的生活》“九三油脂杯有奖征文优秀奖;散文《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黑村长》获得1998年抗洪征文一等奖。《民心称出的好村官》电教片解说词被哈尔滨市委组织部评为二等奖,该片曾在哈尔滨市电视台播放。


:

【本文标题和网址】我的同学小学生作文200(小学作文我的同学200字) www.chun1983.cn/cjxs/122054.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