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干货 /  2023-05-14 14:0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2957个字,大小约为58KB,预计浏览完需要3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这些故事,感动中国


2021年10月1日拍摄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百坭村是黄文秀生前工作过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照。 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21年1月1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村民义诊。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在互联网上,每天都会涌现出一些响亮的名字。他们是燃烧青春、照亮他人的英雄,他们是挺身而出、奉献爱心的市民,他们是天真烂漫、单纯善良的孩童……


黄文秀、路生梅、姚泽轶、郭志强……最近,这些名字格外闪亮,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感动了奋进的中国。


平凡英雄


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后又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她深夜冒雨赶路,不幸在途中因公殉职。她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黄文秀。近日,以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热播,一段拍摄花絮也在网上走红。


在视频中,扮演黄文秀的演员杨蓉回忆说,“在拍摄《大山的女儿》时,村民们专程开车两三个小时,到达拍摄地,就为了看看我像不像文秀书记。”


杨蓉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马尾辫,身穿红色马甲。村民们脱口而出:“真像!”随后大喊:“文秀书记!文秀书记!”那一刻,杨蓉泪眼模糊,她真切地感受到,村民们多么思念文秀书记。


7月1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村民们该多思念她啊,驱车几小时只为看扮演她的演员像不像她》。文章写道:“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定格在扶贫路上,将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黄文秀,我们永远想念你!”


黄文秀的故事再次让网友泪目。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网友们情不自禁地写下这些文字:“热泪盈眶”“这是最质朴的感情,是村民对文秀书记最大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有些事不但不会在记忆中消失,反而历久弥坚”。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平凡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网友。


7月16日,“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她住的窑洞,患者随时可能来找》,讲述了一个医者仁心、矢志不渝的故事。


54年前,大学毕业之际,一个学儿科的北京姑娘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陕西省佳县,扎根黄土高原,直到今日,她都不曾离去。她叫路生梅。


路生梅记得,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出诊的崎岖山路上结满了冰,她的塑料底棉鞋成了“溜冰鞋”,她摔了40多跤才赶到患者家中。娃娃病得很重,一家人见到路生梅,就像见到了救星,忍不住嚎啕大哭。


“我决定要留在佳县,这里需要我。”她许下诺言,“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她只开便宜的药、管用的药、适量的药。“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路生梅说。年轻的同事发现,有些药的包装是100粒,路生梅会开出10粒甚至几粒的药方,让病人省下一笔开销。


路生梅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了爱婴医院,还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


从医以来,她多次放弃返京和去大城市的机会。1999年,迎来退休的路生梅婉拒了高薪聘请,选择继续留在佳县。


路生梅定期到医院义诊,还有很多人到她住的窑洞里请她看病。不论白天黑夜,休息与否,患者随时可能来找她,她便放下饭碗、放弃睡觉,认真诊治。退休后的20年里,她接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


在几代佳县人眼里,她是“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 2018年底,“50年之诺”完成,她选择了“超期服役”,作出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2020年1月,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路生梅在请战书上写下:“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背上有责任,心里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留言区,网友们说:“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暖心助人


“抓住,抓住!坚持一下!”上一秒,他还在拍晚霞婚纱照;下一秒,他就纵身跳入江水中……


7月17日,“新华网”微博发起话题“准新郎婚纱照拍一半跳江救人”,讲述了一位辅警救人的故事。


28岁的姚泽轶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交警大队城区中队的一名辅警。7月13日下午,姚泽轶和未婚妻李丹在钱塘江边拍婚纱照。拍摄间隙,姚泽轶远远看到,江面上有个旋涡。他定睛看了几秒,只见一个人被困在旋涡中,另一人正往旋涡靠近。


“站着别动!”姚泽轶朝李丹丢下一句话,衣服也来不及脱便朝江面飞奔。一路上,他又招呼附近的人:“赶紧打电话报警!”


姚泽轶从江边滩涂上捡起一根木头,然后向江中旋涡跑去。江水冲刷着泥沙,他脚下一滑,差点跌倒。借助这块木头,姚泽轶将落水的两个人先后拖上岸。其中一名小伙子呛水严重,上岸后没了意识。经过同伴不断拍打,他才慢慢回过神来。此时,姚泽轶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在微博上,大量网友向李丹“隔空喊话”:“这样的男人值得信赖,你嫁对人了”“嫁给这么善良的新郎,一定会幸福的”。


这个夏天,还有很多助人的暖心故事。


最近,贵州省的一群孩子在网上引发关注。7月18日,“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了“同学接力抱罕见病男孩上学”的故事。


在贵州省平塘县实验小学,每当课间、午餐和放学时间,总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三五个同学聚在一起,以接力的方式,抱着一名个头较小的同学,前往食堂或者回家。


同学们怀中抱着的学生叫杨秀润,是一名5年级小学生。杨秀润3岁时患上幼儿特发性关节炎,此后一直不能正常行走。长期的药物治疗,还让他长得比同龄人更矮小。


在学校,同学们自发轮流抱着杨秀润行动。几年时间,虽没有“排班表”,但同学们从没让杨秀润落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关爱下,杨秀润坚强地生活、学习,他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在微博上,4000多万名网友阅读了杨秀润的故事,他们纷纷留言说:“太暖心了”“这些小朋友真是人善心美”“他虽然身体有病痛,但内心一定是幸福的”。


7月19日,光明网发布文章《广州一男童被卷入公交车底,于是……》,讲述了一个惊险而感人的故事。


7月1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一辆公交车与一辆载有母子二人的电动车发生碰撞,小男孩从电动车上摔下来,被卷入公交车车底,情况危急。周围的人见状立即拥了上来,从车头站到了车尾,准备合力抬起公交车。“一、二、三!”响亮的口号过后,公交车被缓缓抬起,小男孩被成功救出,随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文章评论指出:“路见有难,出手相援。请为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市民点赞。”


温情瞬间


最近,山城重庆持续高温。40多摄氏度的天气,晒得路面发烫。烈日下,一个人弯着腰,拉着一平板车的水,吃力地往斜坡上走。突然,他感到身后的车子没那么吃劲了,回头一看,一名男子正在帮他推车。


帮忙推车的人叫郭志强,广东省佛山市人。当时,郭志强正在重庆旅游。“那一段上坡路十分陡,看着师傅吃力,就想去帮一把。”郭志强回忆说。


与郭志强一起到重庆旅游的,还有他6岁半的女儿。看到父亲上前帮忙,女儿也赶紧搭把手。


三人推车的这一幕,被一名公交车乘客拍了下来,发布到网上后引发关注。7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讲述了这个故事,获得大量点赞。文章写道:“酷暑难耐,体谅他人、关怀他人的爸爸,以举手之劳,给女儿上了最好的一课。郭志强,为你点赞!”


举手之劳、寻常瞬间,同样可以令人感动。


7月17日,“共青团中央”微博发起话题“八旬奶奶躬腰为志愿者缝补帐篷”,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动人的故事。


7月16日上午,在甘肃省会宁县一个小区的防疫执勤点,一位82岁的老奶奶看见执勤帐篷破损了,便回家取来针线,开始缝补帐篷。裂开缝隙的帐篷被老奶奶顺利缝合,针脚细密又整齐。


老奶奶专注的神态,让人想起家中和蔼的长辈为晚辈缝补衣物的模样。这段暖心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发网友留言点赞:“一针一线绣出对这个城市的情感”“即便是两鬓斑白的老奶奶,也在默默付出,愿疫情早日消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防疫贡献力量”。


7月18日,“人民网”微信视频号发布一条视频,一个小宝宝的举动打动了很多人。


在陕西省宝鸡市,一位老人正蹲在马路边等公交车,此时,旁边走过来一个两岁的宝宝,他手里拖着一把椅子,让老人坐下休息。宝宝的外婆称,自己家门口正对着公交站牌,每天有不少老人在这里等公交,有时候她会给老人们搬板凳坐,没想到宝宝也跟着学了。


7月19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讲述了一名男孩给环卫工妈妈扇风的故事。


在四川省乐山市,一个闷热的傍晚,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大街。她身后跟着10岁的儿子,儿子不停给妈妈扇着风。一名路过的市民将这一幕录了下来。视频在网上走红后,面对网友的称赞,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没什么啊,看到妈妈满头大汗,很自然就想给妈妈扇扇风。”文章评论说:“用心的妈妈,带出有心的孩子。有爱相伴,日子是多彩的。”


7月19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文章《放下就跑》,讲述了一个暖心小插曲。


近日,在江西省金溪县一处消防站的门口,一名开三轮车的大哥与消防员上演了“拉锯战”。这名大哥给消防站送来一车西瓜,消防员婉言谢绝,但仍抵不过大哥的热情。消防员掏钱,送瓜大哥坚决不收。几次三番推让后,消防员只得悄悄将钱放进车斗里。文章评论说:“这是一份不期而遇的善意。为有爱的他们点赞!”


盘点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当危难来临,他们挺身相助

当危难来临,他们挺身相助(网络正能量)


生活中,当人们遭遇危难时,总有人挺身相助。


车陷泥坑,有牧民大叔不计酬劳倾力相助;大潮汹涌,有喊潮人14年如一日地呐喊警告;突发疾病,有同车医生跑过8节车厢紧急施救;遭遇野猪袭击,有执勤民警奋不顾身挡在身前……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时刻。近日,我们盘点了网络热议的4位普通中国人的感人故事,那些发自内心的选择、牵动人心的细节,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这一刻,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近期,一位新疆大叔来北京看升旗的视频收获无数网友的点赞和转发。


这位大叔名叫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今年年初,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因一段短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他不顾泥水徒手帮助几名游客推车脱困。在对方执意给予报酬时,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摆手拒绝,并掀开衣襟亮出了胸前的党员徽章。因为这个举动,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党徽大叔”。


“我想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国旗飘扬的样子。”这是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的心愿。


8月1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了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观看升旗仪式的故事。8月5日,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凌晨2点多就起床,洗漱过后将党员徽章仔细地戴在衣服上。5点16分,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走向升旗台。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望着迎风招展的国旗,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感觉像做梦一样!”


阿布都加帕尔·猛德曾作为护边员,在高海拔、气候多变,还被茫茫戈壁围绕的木吉乡守边13年。如今,他站在了天安门广场,抚摸着胸前的党徽,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流泪。这一幕令网友动容。来自新疆的网友“咿呀咿”说:“叔叔,亮出党徽那一刻你满身光芒!”还有一位网友“鑫”留言说:“大叔的眼中闪着信仰的光!”


“多亏了唐医生出手相救”


“医者仁心,向生命守护者致敬,为唐熠达医生点赞!”近期,这句点赞在网络上引发热度,被许多网友转发。


唐熠达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专家,从医已有20多年。关于唐医生和这句点赞的故事,还要从8月13日上午一趟从沈阳开往北京的列车讲起。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8月13日上午,在沈阳站高铁候车室内,一位老人脸色苍白、多汗,肢体乏力,神情十分痛苦,家属正急忙翻找药物。


这一情况引起了同在候车室的唐熠达教授的注意,出于职业敏感,他上前询问老人具体情况。原来,老人有高血压病史,正准备服用随身携带的降压药。


经过交流,唐熠达得知自己将与老人一家乘坐同一趟列车。他叮嘱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将自己的电话留给老人家属:“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如果老人仍不舒服,可随时给我打电话。”


列车高速飞驰途中,唐熠达的手机突然响起。老人家属在电话里对他说:“唐医生,情况还是不太好,您能过来看看吗?”


唐熠达立刻从自己所在的1车厢跑到8车厢。为老人测量血压后,他发现其血压高达210/120mmHg且呼吸困难,双腿肿胀。情况危急,唐熠达立即展开施救,使其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安抚,老人的紧张情绪也趋于平稳。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唐熠达判断老人可能还存在健康隐患,放心不下的他,再三嘱咐老人下火车后,先到医院进行排查。


当天下午,老人在家属陪同下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检查后,老人因身体状况危险而立即被转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医院的悉心治疗,老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目前已转回普通病房。


“多亏唐医生出手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老人家属的连连道谢,唐熠达表示这是举手之劳:“当时没多想,作为一名医生,我看到急症就上去问了。”


列车上的情况被乘客记录下来,视频很快在网上传开,网友纷纷为唐熠达教授点赞。网友“通得通德”说:“杏林春暖,医者仁心!”网友“一缕阳光”也跟着接力:“医者仁心!为唐医生点赞!”


“这是一个良心工作”


有句话说,“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如今,一位七旬老人,靠着自己的“犟脾气”,用14年时间给这句话做了一个扎实的注解。


《“喂!上来!”一喊就是14年,这位老人真犟》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8月18日发布的文章。文中讲述了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海塘边喊潮人赵云祥与潮水“赛跑”14年,在江边守护游客安全的故事。


海宁市丁桥镇是当地有名的钱塘江观潮点,今年76岁的赵云祥从小在江边长大,深知潮水的无情和危险。2008年,镇里成立喊潮人队伍,赵云祥成为第一批喊潮人。


喊潮人的主要工作是拿着喇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赵云祥说:“喊潮就是跟着潮水走,潮水来了在潮前喊,潮水过了在潮后看。”


赵云祥巡查的范围大约2公里。他负责喊潮的地段共有4个丁字坝,这种堤坝能减轻潮水对堤塘的冲击。当潮水到达丁字坝后,因为受阻而发生碰撞,会形成很高的潮涌。厉害的话,激起的浪头能有10多米,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坝上的人卷入江里。


每年5月到11月底是喊潮人工作的高峰期。潮水凶猛,天气炎热,时常有人在江边钓鱼、乘凉,甚至下江游泳。这时,老赵都会格外警惕,时刻注意着观潮者的情况。


有时,为了游客的生命安全,赵云祥要忍受很多“不理解”。“碰到不理解,我不跟他们争吵,但是我很犟,肯定要把他们喊上来!”


5000多天、一天两趟、1万多次喊潮,赵云祥已经记不得“喊”上来了多少人。“这是一个良心工作,既然让我管,我一定要管好。”赵云祥说,“只要做得动,这个工作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不少网友看到赵云祥老人的故事后,纷纷向喊潮人致敬。网友“MiSi”感叹说:“为老人的‘犟’点赞,这是对游客的负责。”网友“好多泡泡”说:“这是对生命的呼喊,向喊潮人致敬!”


“先救群众!”


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一位人民警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这句朴素而真挚的话。


这位警察名叫穆道舜,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高峰派出所所长。


据央视新闻《新闻联播》栏目微信公众号报道,8月15日晚,穆道舜和同事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头野猪在水田里攻击村民,还有一人被野猪咬伤致昏迷。他立即带着辅警杨桂林赶往现场。


赶到现场后,只见一头长着獠牙的黑色野猪蹲在水田里,对着不远处的村民“呼呼”喘着粗气,周围还有不少围观群众。


“如果不把受伤村民送医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穆道舜决定和杨桂林在不激怒野猪的情况下,先将倒地村民救出,再把它引开等待支援。


就在穆道舜拿着钢叉靠近倒地村民时,野猪突然从水坑跃起扑向村民。紧急关头,穆道舜飞身挡在村民身前,用钢叉顶向野猪。发怒的野猪向穆道舜的左臂咬去,把他左小臂上的皮肉瞬间扯下,鲜血直流。


顾不上疼痛的穆道舜大声喊道:“先救群众!”


一旁的杨桂林和热心人赶忙将倒地村民救起。后来,野猪逃窜进了远处的树林。


确定事发地安全后,捂着伤口的穆道舜吩咐杨桂林,先把受伤村民扶上警车,随后疏散围观群众,和受伤村民一同前往医院。


在医院里,穆道舜不断询问受伤村民的情况。然而穆道舜自己左小臂的伤口却长达20厘米。目前,穆道舜和受伤村民被转至合肥一所医院接受治疗,已无生命危险。


躺在病床上的穆道舜说:“我是人民警察,守护百姓平安是我的职责。如果有下次,我还会冲在前面!”


穆道舜的举动打动了无数网友。网友“山居”说:“一句‘先救群众’,让我感到了满满的安全感,希望穆所长早日康复!”网友“小桃”说:“向人民警察致敬!保护好大家固然重要,也要保护好自己!”


记者 杨俊峰


抗疫一线那些感人的故事:很短 但很暖

昨天一大早,记者兵分多路来到西宁多个社区采访。我们一路来到城中区万科城小区、来到了城北区萨尔斯堡社区、来到了城西区黄河路西建苑小区……


我们奔走在一线,看见西宁,记录西宁;我们看见光,感受温暖,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战疫”中的那些故事,那些感恩奋进、拼搏赶超,那些担当勇敢、温暖奉献传递出去,和坚强勇敢的西宁人民一起共克时艰、共同抗疫!


我们通过镜头与文字,记录下这些难忘瞬间,让大家在收获感动、积蓄力量的同时坚定必胜的信心:西宁加油,青海加油!


每天忙不停的老党员刘应志


8月30日一场大雨过后,西宁的凌晨,清凉中透着些许寒意。5时30分,整座城市还在睡梦中,城北区火车西站街道办事处萨尔斯堡社区,73岁的老党员刘应志早已穿戴整齐,等候在核酸采样点,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志愿者工作。


“小何,要摆桌子吗?我来。”“我来帮你,这个背心应该这样穿。”“雨下大了,我这儿有伞。”“请大家提前扫码,保持两米线距离。”“这会需要消杀了,我去。”……


“别看我年纪大,但只要穿上志愿者服,就感觉浑身是劲儿。”人群中,身穿红色马甲的老刘格外显眼。面对疫情防控繁杂琐碎的工作,年轻人都觉得有些吃力,可是刘应志总是东奔西跑,一刻也闲不下来,根本不觉得疲惫。


“我是一名老党员,危难时刻我不上谁上?”刘应志说,他年龄大、党龄长,作为志愿者要始终冲在最前面,给其他党员做好表率。


本轮疫情发生后,由于社区人手紧缺,萨尔斯堡社区党委在辖区党员群内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拥有40余年党龄的老刘看到后,立即报名参加,成为第一个志愿者。


每天维持秩序、现场消杀、宣传防疫知识、帮助年轻志愿者,年过七旬的老刘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在别人眼中,老刘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平时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多次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在他的感召下,社区志愿者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人,成为辖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一次次宣传、一次次值守,努力为辖区居民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志愿者小王说,“在一批批老党员的感染下,自己心中充满了敬意,工作更有动力。”


90后党员:守护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


8月30日14时许,在处于高风险区的黄河路西建苑小区内,马海俊正在对一摞教材进行消杀打包。


“有一户居民家的孩子马上要开始上网课了,但是孩子的教材放在另一个家里,我刚刚协调将教材送过来,消杀完之后就能送到居民家中了。”马海俊带着略显疲惫的笑容说。


今年30岁的马海俊是兴海路街道办事处的专职党务工


“能否帮我买一下心脏病常用药。”“家人送来的生活必需品能不能帮忙拿进来。”……在居民的需求声中,马海俊不知不觉忙到了凌晨1时,蜷缩在帐篷里短暂休息片刻,天不亮他又继续投入了“战斗”。


“虽然每次疫情发生时我都坚守在抗疫一线,但进入高风险区还是第一次,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次考验,看着身边与自己并肩的‘战友’我内心充满力量,也坚信众志成城,疫情终将被战胜。”马海俊说。


当被记者问及身处高风险区有没有一丝害怕时,马海俊这样告诉记者:“说不害怕是假的!毕竟孩子才1岁多,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但作为一名党员,此时此刻正是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


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马海俊就奔赴在抗疫一线,感觉有些对不起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但这也是他最大的动力,想到肩头的责任,他更加坚定心中那守护好大家,才会有小家的幸福信念。


生病了依然在坚守 这个大白令人心疼


他一瘸一拐地行走着,但却面带笑容忙前忙后!


8月30日,在省水利厅家属院核酸采样点,一个“大白”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他是谁?他怎么了?他的腿受伤了吗?


辗转中记者联系到这位“大白”,他叫王忠友,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也是省水利厅家属院核酸采样点的志愿者。“忠友,你的腿怎么了?快歇歇去。”“没事,没事,老毛病犯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忠友患有严重的痛风,就在前几天,他的旧病又复发了。在听说社区人手不够后,原本打算回老家疗养的他,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奔赴了抗疫一线。


“年轻人,你要多喝水、多排尿、注意饮食,病情才能有所缓解。”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王忠友就将这些医嘱抛在脑后,这几天他的膝盖肿得有馒头大小,脚肿得也只能将运动鞋的鞋带一松再松。“我吃了止痛药,还能坚持。”王忠友告诉记者。


王忠友多次报名参加西宁抗疫志愿服务,今年5月,王忠友像往常一样坚守在核酸采样点上,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所搀扶的一位老人被确诊为阳性人员,他成了密接……“当时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他,没想到这个小伙子很淡定。”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学院巷社区工作人员周丽娟告诉记者,王忠友的回答让人感到很温暖,他说:“没事,做的事情是对的就行。”王忠友早已将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西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奔跑在特殊送药链上的无名小队


“肉不吃都行,但药一停就会发病,万一停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非常感谢!”这两日,住在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和睦康养园的老年人以及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陆续收到了“救命药”。


“我是西宁市道德模范,大家给了我这份荣誉,我就该担起这份责任。”“因病情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药物不能断。”“这些特殊人群的有些药品是需要自费的,我们大家凑一凑,没大问题……”这是一支由城中区卫健局工作人员、红石榴志愿队志愿者及其亲友等人组成的无名送药队伍,负责一些特殊人群问诊配药的接收、购买和配送工作。


“王老师,这是患者需要购买的药品,我把清单列好了发给你。”“好呢,这种药我手头还有,这个药我再想办法找一下……”王延梅告诉记者,这些药品的购买需要经过对方医生问诊开方,有时还需要专科医院的大夫过审后,再出清单,由我们负责购买,确保其安全性。


“这些清单中的药品是需要自费购买的,我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凑一凑。”达成这样的共识后,王延梅首先拿出了自己获得道德模范的所有奖金,其他队员也是200元、300元……凑了起来。


钱到位了,药去哪里买?


“这些药还好提前囤了一些!”“我再联系联系各大药店。”“我再从其他渠道试一试……”为了解决配药难问题,大家纷纷动用自己的资源,开启了寻药之路。


“我们自发组织的这支‘送药队伍’送药很多年了,经验还是比较丰富,所以提前在网上下单购买了相关药品。”王延梅说,药品购买齐全后,队员们根据就近原则匹配对接,及时准确送到相关单位。


“我和爸爸都是志愿者”


“请大家保持两米线距离,刚刚下楼排队的居民,请扫一下‘双码’!”“叔叔,请您扫一下健康码和行程码,谢谢!”8月30日,记者在万科城小区核酸采样点看到了穿着红马甲的“老朋友”林海涛正在忙碌着,他身边一位“小红马甲”也熟练地忙活着,这是他8岁的女儿林奕辰。


“小小林,今天又来当志愿者啦!加油哦!”“这小姑娘真棒,又懂礼貌又心疼爸爸,真是个贴心小棉袄。”在万科城小区核酸采样点记者看到,林海涛与女儿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穿梭在万科城小区核酸采样点,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扫码、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走绿色通道……短短几天时间,这对父女已经让不少居民记住了他们,尤其是可爱的林奕辰。“叔叔,您的截图不对,麻烦您重新扫一下码,谢谢!”别看林奕辰年龄小,当起志愿者还挺有责任心。有的小朋友不好好戴口罩,林奕辰就上前逗逗他,然后让小朋友把口罩戴好。还别说,这些让大人头疼的小家伙,还都挺听小林奕辰的话。不论是志愿者、采样员还是居民都向她竖着大拇指,当记者问她,记不记得收到了多少点赞,她说太多了,数着数着就给忘了。


林海涛是个手臂残疾的人,也是一个热心人。“疫情下没有旁观者,力所能及干些事。”林海涛的话简单又实诚。当日15时,采样工作结束了,林海涛原本就不太好的手臂此时有些发抖,“没关系,推轮椅、搀扶老人这些活儿我能干。”林海涛坚定地对记者说。“我是爸爸的小帮手,这些活儿我也能干。我和爸爸都是志愿者!”林奕辰自豪地说。


身残志坚有大爱,疫情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残疾人,林海涛的善举感动着他人,也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与他共同在这个战场上闪耀光芒。(


泪流满面:那些触动灵魂的感人故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与坚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以下是几个触动灵魂的感人故事,愿它们能给你带来启示与感动。


那个小小的愿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明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个正在卖气球的小女孩。她年纪轻轻,却已经开始为生活努力。她的眼睛里透露出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坚持。在那一刻,小明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要努力去实现它们,让生活更加美好。


妈妈的微笑


当疾病降临,妈妈的身体日渐衰弱。然而,她依然坚强地面对着生活,为家人挡风遮雨。每当病痛折磨着她的时候,她总是用微笑掩盖内心的苦楚。看着妈妈坚强的身影,我们明白了:家人的爱是最伟大的力量,我们要珍惜这份情感,为了彼此而努力。


父亲的守护


父亲总是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为我们付出一切。记得那个雨夜,父亲冒着大雨,为赶回家的我撑起一把伞。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身上的雨水,也看到了他眼中对我深深的关爱。这个感人的画面,让我明白:父爱如山,坚定而宽容。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


忠诚的守候


那只叫阿黄的狗狗,陪伴着它的主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日子。然而,当主人离世后,阿黄依然守候在墓前,不离不弃。看着阿黄忠诚的身影,我们明白了:有时候,动物也能教会我们关于爱与忠诚的道理。我们要学会珍惜那些与我们相互陪伴的生命,让生活充满温暖和感动。


坚强的小草


在一片破败的废墟上,一株小草顽强地生长着。它扎根于石缝之间,不畏艰难,努力地向阳光伸展。这个感人的画面,让我们明白了:生命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境,塑造了我们坚强的品质。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自己成为一株永不言败的小草。


那一束光


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失明的男子在街头徘徊。他的手中握着一根拐杖,试图寻找方向。就在他即将绝望之际,一个温暖的声音响起:“先生,需要帮忙吗?”那个声音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伸出援手,让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结


这些触动灵魂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让我们感动不已,让泪水涌上眼眶。愿我们都能学会珍惜和感恩,让生活充满爱与希望。


抗美援朝中的八大传奇故事!令美军不可置信,让各国人民为之惊叹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不管是装备也好,还是后勤保障也好,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全都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就是在这种天壤之别中,志愿军还是创造了奇迹,其中的八大传奇故事,更是令人惊叹不已。那么,这8大传奇故事分别是什么呢?


一、狙击手张桃芳击毙击伤214个敌人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51年参加解放军,是24军72师21团8连的一名新兵。翌年,年仅21岁的张桃芳跟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张桃芳从参军的那天起,就立志当个神枪手,因此他苦练射击硬功。努力就有回报,在入朝作战的40多天里,张桃芳便用240发子弹,击毙击伤了71名敌人,他也因此成为了全连的一号狙击手。


张桃芳


这样的战绩,自然是受到了连长的称赞,随即连长便将此情况向上级汇报,上级又往上报,一直报到了军长皮定均那里。


皮定均特地召见了张桃芳,对他大加称赞,并鼓励他继续保持。张桃芳兴奋不已,此后,他更是连连得手,没有辜负军长的期待。


不久之后,根据上级的安排,张桃芳所在的24军接替15军守卫上甘岭。在上甘岭战场上,张桃芳基本弹无虚发,毙伤众多敌人,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展露头角。而这也引起了美军的注意,为此他们专门调来了最好的狙击手,决心要处理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但美军的“神枪手”对上张桃芳,完全就不起作用。张桃芳不仅射得准,而且还会使用战术。他用步枪顶起一个破头盔,迷惑敌人,以前他多次用这种方法迷惑敌人,并多次奏效。


而当这个方法失效后,张桃芳便及时改变战术:佯装自己被集中,等到敌人被迷惑停止射击时,他便抓紧机会,拉枪上膛,调整动作,一枪毙命。


正是将战术和射击相结合,到1953年5月初,张桃芳取得了以436发子弹击毙击伤214个敌人的好成绩,这也成为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


我志愿军欢呼雀跃,而美军如丧考妣,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在志愿军中存在这样一位神枪手。但不管敌人信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后来,张桃芳也因为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等称号,并获得了朝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二、志愿军飞行员罗沧海一分钟连续击落3架美机

志愿军前期是没有空军支援的,一直到1951年,情况才得以改变。1951年12月5日,完成训练的志愿军空军第3师全师出征,9团攻击、7团掩护,与美军上百架战机进行着空中大战。


就在这时,指挥员大喊道:“3号!3号!注意,清川江口有敌机,消灭它!”听到命令之后,驾驶3号长机的艾华,带领驾驶4号僚机的罗沧海立马向目标区飞去。


果然,来到目标区域后,俩人便发现了4架F-84敌机。见状,驾驶长机的艾华,猛按炮钮,但遗憾的是,并没能击中敌机。


同时,由于艾华驾驶的长机减速,4号僚机一下子就冲到了长机前方。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沧海迅速观察了一下眼前的态势:


此时,敌人4架飞机,排着纵梯队向太阳左转弯;同时敌机和自己基本处在同一高度;自己的前进方向正好封住敌机的去路。


最后,他是背对太阳的,而敌人是正对,自己的位置更有利,只要大胆切半径,稳住机头,敌人来一架飞机就能够打掉一架敌机。


于是,罗沧海立马做好射击准备,他紧紧地盯着前方,按住发射炮弹按钮,把住油门,调节速度,守株待兔。


第一架敌机过来了,但却没能在光环中看到敌机,原来罗沧海与敌机有高度差,他立马调解高度。紧接着,第二架敌机过来了,这下罗沧海在光环中看到敌机的影子了,他迅速按下按钮,瞬间,敌机翻滚着坠落了下来。


第三架敌机,紧跟着第二架敌机进入罗沧海的“狩猎”区域,而它的下场自然也是跟第二架敌机的结局一模一样。


转眼间,第四架敌机也飞了过来。


按理说,第四架敌机应该保持警惕了,但他自己同伙,连续被击落,便想着报仇。但由于他正对太阳,一时之间,搞不清炮弹是从哪里打来的,等发现了炮弹射击的方向,已经晚了。第四架敌机也被击落。


三架敌机连续被击落,而罗沧海仅仅只用了1分钟,这简直就是世界空战历史上的奇迹!后来,大家取出罗沧海击落3架敌机的射击胶卷,翻来覆去地观看,每看一次,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战后,罗沧海不仅获得了特等功臣勋章,同时还获得了“空中神炮手”的美称。在抗美援朝时期,尽管罗沧海击落的飞机不是最多的,但在一分钟里击落3架敌机,他绝对是独一份,而且到现在也还没有人能刷新这个纪录。


三、215号坦克一仗击毁敌军5辆坦克

1953年,夏季进攻战开始,志愿军4个坦克团投入了反击作战,其中2师4团2连的215号坦克,跟随所在连,主攻美军第7师14团所固守的石岘洞北山。215坦克的任务是,消灭美军坦克,支援步兵夺取目标阵地。


趁着夜色的掩护,215坦克冒雨开进了前沿阵地,到天亮前,战士们已经用稀泥和树枝,将坦克伪装好了。


7月7日傍晚,总攻开始前的几分钟,215坦克开始行动了。车长杨阿如随即下命令,炮长徐志强根据白天的计算与观察,瞄准了第一辆坦克。


3发炮弹连续射出,敌人第一辆坦克报废。控制住喜悦的心情,徐志强瞄准了第二辆坦克,“砰”的一声,第二辆坦克也随即冒烟起火,火光将旁边第三辆坦克照得清清楚楚。215坦克的炮管,又射出一发炮弹,敌人第三辆坦克哑火。


在215坦克的配合下,我军步兵仅在15分钟内,就攻下了石岘洞北山,全歼了敌人一个连。但敌人很快发起猛烈的反攻,215坦克再次配合步兵,在暗处又连续打掉了敌人两辆坦克,同时还打掉了敌人20多个地堡和3门火炮。


在215坦克的配合下,我军最终顶住了敌人的反攻,控制住了阵地。这一仗,215坦克,机会敌人重型坦克5辆,还摧毁了敌人地堡和火炮,也因此,215坦克荣获“人民英雄坦克”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四、“郭忠田英雄排”以零伤亡消灭215名敌军

1950年11月27日,根据上级的命令,38军113师337团1营1连2排排长郭忠田,率领全排共31名战士,赶往龙源里。


2排此次的任务,是到龙源里阻击从清川江南撤美军。经过12个小时的跑步前进,到28日凌晨,2排终于到了目的地,随后他们便进行伪装,等待在三所里溃败而逃跑的美军。


早上8点左右,战士们发现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所有人都意识到,那就是南逃的美军。志愿军放慢呼吸,静待美军靠近……


就是现在!郭忠田立刻发出了命令:“给我狠狠地打!”全排的战士们,像巨龙苏醒,开枪的开枪、投弹的投弹,漫天火光中,敌人一个个被击毙。


美军想要反击,但是他们先前本就吃了败仗,现在军心正不稳,就是反击也是乱射一通。阻击战结束后,经过清点,2排没有一个伤亡,而敌人则被击毙215人,还被缴获了火炮和汽车。战后,2派被授予“郭忠田英雄排”光荣称号,郭忠田本人则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五、我军188师用步枪击落、击伤敌机18架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的空中优势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空中优势。也正因如此,美军对我局狂轰滥炸,有时候甚至竟然故意进行超低空飞行,以戏弄我志愿军。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美军的多次挑衅后,我军也想到了应对的办法。1951年4月18日这天,美军飞机又低空飞行,对188师两个团进行挑衅。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往下飞的时候,我军信号弹腾空而起,两个团3000多支步枪、冲锋枪,机枪一起开火。


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傻了,完全没想到志愿军会来这一招,那些低空飞行的敌机,很快被志愿军的步枪击落。吃了这么个大亏,美军立马进行了报复,然而或许是太过自信,报复的敌机有一些还是低空飞行。


对此,我军再次摆好阵势,几千步枪对准了敌机,又有5架敌机被击落,而188师没有任何伤亡。随后,美军又进行了第三次报复,但吃了两次亏,他们终于不敢低空飞行,飞得高高的,胡乱投下些炸弹,便落荒而逃。


在一天之内,美军被击落5架飞机,被击伤13架飞机,我188师狠狠打击了敌人嚣张的气焰,此后美空军再不敢如此挑衅。


六、张积慧一举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1952年2月10日,美军数架飞机先后入侵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得到消息后,我军空军司令员刘震,立即命令志愿军空军第4师两个团,急速前往战区。在前进的过程中,12团3大队队长张积慧,发现远方有一道道白烟。


张积慧瞬间明白,那里有敌军在活动,他立即报告给了带队长机,并继续观察敌人动向。此时,敌军正在利用云层,隐蔽向我军靠近。发现敌人动向后,带队长机离开表示:“投掉副油箱,准备战斗。”


张积慧立马按照命令去做,但当他准备好后,却发现敌人已经消失不见,而自己又脱离了编队。由于一时找不到敌机,张积慧便只好追赶编队。


就在这时,后方云层当中,有8架敌机直窜而来,气势汹汹地逼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积慧依然保持着冷静,来了个左边扣下滑的动作,咬住了敌人长机。


敌长机见势不妙,想要摆脱,但张积慧死死咬住目标。张积慧明显地感觉到, 前面的敌人飞行技术十分高超,断定这不是个一般的飞行员。


确实,这个飞行员,正是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张积慧担心夜长梦多让敌人逃掉,于是他抓住机会,连续向敌人攻击,终于在射出第三发炮弹时,将敌机摧毁。直到打扫战场时,张积慧才知道敌长机机长的身份。


左:戴维斯,右:张积慧


张积慧十分兴奋,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参加空战,就把美军“王牌飞行员”给击毙了。美军也无法相信,可飞机残骸告诉他们这不是假的。战后,张积慧被授予了“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七、彭良义一人用86发炮弹击毙击伤敌人150人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在此之前,志愿军已经设置好了三个炮兵发射阵地,以在战斗打响后不断变换阵地,迷惑敌人,顺利打击敌人。


在战斗中,战士彭良义将迫击炮架在阵地的最前沿,他利用设置好的三个炮兵发射战地,不断向敌人发起攻击,而敌人由于搞不清彭良义的位置,所发射的炮弹全都打孔。


就这样,彭良义凭借着优秀的射击技术,击毙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创造了一个用86发炮弹,击毙、伤150个敌人的战绩。


八、刘光子一人擒获63名英军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爆发,在这次战役中,刘光子所在的部队,对上了英军“格洛斯特营”,而敌人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被击败,敌军四处溃散。


打扫战场时,刘光子一人沿着沙器幕山梁搜索前进,就在这时,他发现在一个山坳里,躲着一群英军。


刘光子判断敌人此时正慌乱不已,应该无心激战,或许可以抓几个活口,于是他悄悄接近英军,然后将子弹装满,毫不犹豫地用冲锋枪扫射,用手雷炸,打得英军纷纷举手投降。


就这样,刘光子将其全部俘虏,带回营地,一清点人数,才知道他一人俘虏了63人。志愿军总部大为称赞,事后,授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


这八大传奇故事,可以说个个令人惊叹,志愿军战士们,能在装备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打出这些战绩,怎么不叫人感到神奇呢?


而这8大传奇故事,其实也正是抗美援朝战争整体情况的反应,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志愿军,即便差距过大,志愿军照样能打得敌人屁滚尿流,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令世人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不管是装备也好,还是后勤保障也好,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全都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就是在这种天壤之别中,志愿军还是创造了奇迹,其中的八大传奇故事,更是令人惊叹不已。那么,这8大传奇故事分别是什么呢?


一、狙击手张桃芳击毙击伤214个敌人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51年参加解放军,是24军72师21团8连的一名新兵。翌年,年仅21岁的张桃芳跟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张桃芳从参军的那天起,就立志当个神枪手,因此他苦练射击硬功。努力就有回报,在入朝作战的40多天里,张桃芳便用240发子弹,击毙击伤了71名敌人,他也因此成为了全连的一号狙击手。


张桃芳


这样的战绩,自然是受到了连长的称赞,随即连长便将此情况向上级汇报,上级又往上报,一直报到了军长皮定均那里。


皮定均特地召见了张桃芳,对他大加称赞,并鼓励他继续保持。张桃芳兴奋不已,此后,他更是连连得手,没有辜负军长的期待。


不久之后,根据上级的安排,张桃芳所在的24军接替15军守卫上甘岭。在上甘岭战场上,张桃芳基本弹无虚发,毙伤众多敌人,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展露头角。而这也引起了美军的注意,为此他们专门调来了最好的狙击手,决心要处理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但美军的“神枪手”对上张桃芳,完全就不起作用。张桃芳不仅射得准,而且还会使用战术。他用步枪顶起一个破头盔,迷惑敌人,以前他多次用这种方法迷惑敌人,并多次奏效。


而当这个方法失效后,张桃芳便及时改变战术:佯装自己被集中,等到敌人被迷惑停止射击时,他便抓紧机会,拉枪上膛,调整动作,一枪毙命。


正是将战术和射击相结合,到1953年5月初,张桃芳取得了以436发子弹击毙击伤214个敌人的好成绩,这也成为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


我志愿军欢呼雀跃,而美军如丧考妣,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在志愿军中存在这样一位神枪手。但不管敌人信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后来,张桃芳也因为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等称号,并获得了朝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二、志愿军飞行员罗沧海一分钟连续击落3架美机

志愿军前期是没有空军支援的,一直到1951年,情况才得以改变。1951年12月5日,完成训练的志愿军空军第3师全师出征,9团攻击、7团掩护,与美军上百架战机进行着空中大战。


就在这时,指挥员大喊道:“3号!3号!注意,清川江口有敌机,消灭它!”听到命令之后,驾驶3号长机的艾华,带领驾驶4号僚机的罗沧海立马向目标区飞去。


果然,来到目标区域后,俩人便发现了4架F-84敌机。见状,驾驶长机的艾华,猛按炮钮,但遗憾的是,并没能击中敌机。


同时,由于艾华驾驶的长机减速,4号僚机一下子就冲到了长机前方。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沧海迅速观察了一下眼前的态势:


此时,敌人4架飞机,排着纵梯队向太阳左转弯;同时敌机和自己基本处在同一高度;自己的前进方向正好封住敌机的去路。


最后,他是背对太阳的,而敌人是正对,自己的位置更有利,只要大胆切半径,稳住机头,敌人来一架飞机就能够打掉一架敌机。


于是,罗沧海立马做好射击准备,他紧紧地盯着前方,按住发射炮弹按钮,把住油门,调节速度,守株待兔。


第一架敌机过来了,但却没能在光环中看到敌机,原来罗沧海与敌机有高度差,他立马调解高度。紧接着,第二架敌机过来了,这下罗沧海在光环中看到敌机的影子了,他迅速按下按钮,瞬间,敌机翻滚着坠落了下来。


第三架敌机,紧跟着第二架敌机进入罗沧海的“狩猎”区域,而它的下场自然也是跟第二架敌机的结局一模一样。


转眼间,第四架敌机也飞了过来。


按理说,第四架敌机应该保持警惕了,但他自己同伙,连续被击落,便想着报仇。但由于他正对太阳,一时之间,搞不清炮弹是从哪里打来的,等发现了炮弹射击的方向,已经晚了。第四架敌机也被击落。


三架敌机连续被击落,而罗沧海仅仅只用了1分钟,这简直就是世界空战历史上的奇迹!后来,大家取出罗沧海击落3架敌机的射击胶卷,翻来覆去地观看,每看一次,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战后,罗沧海不仅获得了特等功臣勋章,同时还获得了“空中神炮手”的美称。在抗美援朝时期,尽管罗沧海击落的飞机不是最多的,但在一分钟里击落3架敌机,他绝对是独一份,而且到现在也还没有人能刷新这个纪录。


三、215号坦克一仗击毁敌军5辆坦克

1953年,夏季进攻战开始,志愿军4个坦克团投入了反击作战,其中2师4团2连的215号坦克,跟随所在连,主攻美军第7师14团所固守的石岘洞北山。215坦克的任务是,消灭美军坦克,支援步兵夺取目标阵地。


趁着夜色的掩护,215坦克冒雨开进了前沿阵地,到天亮前,战士们已经用稀泥和树枝,将坦克伪装好了。


7月7日傍晚,总攻开始前的几分钟,215坦克开始行动了。车长杨阿如随即下命令,炮长徐志强根据白天的计算与观察,瞄准了第一辆坦克。


3发炮弹连续射出,敌人第一辆坦克报废。控制住喜悦的心情,徐志强瞄准了第二辆坦克,“砰”的一声,第二辆坦克也随即冒烟起火,火光将旁边第三辆坦克照得清清楚楚。215坦克的炮管,又射出一发炮弹,敌人第三辆坦克哑火。


在215坦克的配合下,我军步兵仅在15分钟内,就攻下了石岘洞北山,全歼了敌人一个连。但敌人很快发起猛烈的反攻,215坦克再次配合步兵,在暗处又连续打掉了敌人两辆坦克,同时还打掉了敌人20多个地堡和3门火炮。


在215坦克的配合下,我军最终顶住了敌人的反攻,控制住了阵地。这一仗,215坦克,机会敌人重型坦克5辆,还摧毁了敌人地堡和火炮,也因此,215坦克荣获“人民英雄坦克”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四、“郭忠田英雄排”以零伤亡消灭215名敌军

1950年11月27日,根据上级的命令,38军113师337团1营1连2排排长郭忠田,率领全排共31名战士,赶往龙源里。


2排此次的任务,是到龙源里阻击从清川江南撤美军。经过12个小时的跑步前进,到28日凌晨,2排终于到了目的地,随后他们便进行伪装,等待在三所里溃败而逃跑的美军。


早上8点左右,战士们发现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所有人都意识到,那就是南逃的美军。志愿军放慢呼吸,静待美军靠近……


就是现在!郭忠田立刻发出了命令:“给我狠狠地打!”全排的战士们,像巨龙苏醒,开枪的开枪、投弹的投弹,漫天火光中,敌人一个个被击毙。


美军想要反击,但是他们先前本就吃了败仗,现在军心正不稳,就是反击也是乱射一通。阻击战结束后,经过清点,2排没有一个伤亡,而敌人则被击毙215人,还被缴获了火炮和汽车。战后,2派被授予“郭忠田英雄排”光荣称号,郭忠田本人则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五、我军188师用步枪击落、击伤敌机18架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的空中优势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空中优势。也正因如此,美军对我局狂轰滥炸,有时候甚至竟然故意进行超低空飞行,以戏弄我志愿军。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美军的多次挑衅后,我军也想到了应对的办法。1951年4月18日这天,美军飞机又低空飞行,对188师两个团进行挑衅。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往下飞的时候,我军信号弹腾空而起,两个团3000多支步枪、冲锋枪,机枪一起开火。


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傻了,完全没想到志愿军会来这一招,那些低空飞行的敌机,很快被志愿军的步枪击落。吃了这么个大亏,美军立马进行了报复,然而或许是太过自信,报复的敌机有一些还是低空飞行。


对此,我军再次摆好阵势,几千步枪对准了敌机,又有5架敌机被击落,而188师没有任何伤亡。随后,美军又进行了第三次报复,但吃了两次亏,他们终于不敢低空飞行,飞得高高的,胡乱投下些炸弹,便落荒而逃。


在一天之内,美军被击落5架飞机,被击伤13架飞机,我188师狠狠打击了敌人嚣张的气焰,此后美空军再不敢如此挑衅。


六、张积慧一举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1952年2月10日,美军数架飞机先后入侵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得到消息后,我军空军司令员刘震,立即命令志愿军空军第4师两个团,急速前往战区。在前进的过程中,12团3大队队长张积慧,发现远方有一道道白烟。


张积慧瞬间明白,那里有敌军在活动,他立即报告给了带队长机,并继续观察敌人动向。此时,敌军正在利用云层,隐蔽向我军靠近。发现敌人动向后,带队长机离开表示:“投掉副油箱,准备战斗。”


张积慧立马按照命令去做,但当他准备好后,却发现敌人已经消失不见,而自己又脱离了编队。由于一时找不到敌机,张积慧便只好追赶编队。


就在这时,后方云层当中,有8架敌机直窜而来,气势汹汹地逼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积慧依然保持着冷静,来了个左边扣下滑的动作,咬住了敌人长机。


敌长机见势不妙,想要摆脱,但张积慧死死咬住目标。张积慧明显地感觉到, 前面的敌人飞行技术十分高超,断定这不是个一般的飞行员。


确实,这个飞行员,正是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张积慧担心夜长梦多让敌人逃掉,于是他抓住机会,连续向敌人攻击,终于在射出第三发炮弹时,将敌机摧毁。直到打扫战场时,张积慧才知道敌长机机长的身份。


左:戴维斯,右:张积慧


张积慧十分兴奋,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参加空战,就把美军“王牌飞行员”给击毙了。美军也无法相信,可飞机残骸告诉他们这不是假的。战后,张积慧被授予了“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七、彭良义一人用86发炮弹击毙击伤敌人150人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在此之前,志愿军已经设置好了三个炮兵发射阵地,以在战斗打响后不断变换阵地,迷惑敌人,顺利打击敌人。


在战斗中,战士彭良义将迫击炮架在阵地的最前沿,他利用设置好的三个炮兵发射战地,不断向敌人发起攻击,而敌人由于搞不清彭良义的位置,所发射的炮弹全都打孔。


就这样,彭良义凭借着优秀的射击技术,击毙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创造了一个用86发炮弹,击毙、伤150个敌人的战绩。


八、刘光子一人擒获63名英军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爆发,在这次战役中,刘光子所在的部队,对上了英军“格洛斯特营”,而敌人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被击败,敌军四处溃散。


打扫战场时,刘光子一人沿着沙器幕山梁搜索前进,就在这时,他发现在一个山坳里,躲着一群英军。


刘光子判断敌人此时正慌乱不已,应该无心激战,或许可以抓几个活口,于是他悄悄接近英军,然后将子弹装满,毫不犹豫地用冲锋枪扫射,用手雷炸,打得英军纷纷举手投降。


就这样,刘光子将其全部俘虏,带回营地,一清点人数,才知道他一人俘虏了63人。志愿军总部大为称赞,事后,授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


这八大传奇故事,可以说个个令人惊叹,志愿军战士们,能在装备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打出这些战绩,怎么不叫人感到神奇呢?


而这8大传奇故事,其实也正是抗美援朝战争整体情况的反应,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志愿军,即便差距过大,志愿军照样能打得敌人屁滚尿流,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令世人刮目相看!


:
   已婚男人出轨有感情吗(那些已婚男人的套路)
   已婚的男人,在结婚几年后说自己找到了真爱,真的会找到真爱吗?还是他们的套路?女人该如何呵护自己,爱自己。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一、男人变的心力交瘁 真的……【详情
   女人与男人那些事(男人与女人的那些事)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所禀有巧拙,不可……【详情
   女人与男人那些事(男人和女人的那些事)
   男人累,女人也累 男人很累,要扛起所有的压力 男人很累,有苦不能说,只能独自面对 女人很累,二十四小时全职保姆 女人很累,结婚前是 花,结婚后是妈 是爷们,累了,哭了,伤……【详情

【本文标题和网址】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www.chun1983.cn/cjxs/121835.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