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553个字,大小约为20KB,预计浏览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篇课文《小蜗牛》,这篇课文在全书课文中显得比较特殊,因为这篇课文没有全文注音,而且在某几个段落之间有空行。
首先回答上面的两个疑问,在本册教材中头一次出现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了部分难字注了拼音。
并不是没有注音的字,都是孩子们学过的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课文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这也是一篇童话,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的能力。
其次,就是在某些段落之间有空行,是因为这篇课文是以连环画的形式配图的,让孩子们按四部分来学习。
在版式上和其他课文都不同,教材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并给每个部分都配上了精美的插图。
同时也体现了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强调了图与文之间的对照,更便于学生借助图画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
2.会写“对、妈、全、回”4个生字。
3.能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的情节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里玩由于它爬的特别慢总是错过了原来的季节。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三、识字
本课需要认识12个生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特点来认识:住、孩、芽、爬。
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来认识:孩、玩。
借助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吧、爸、把、巴、爬……
还有:呀、牙、芽。
熟字组词来记住:住人、孩子、好玩。好吧、发芽、爬一爬、好呀、久了、回来、全天、不变……
四、写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让学生观察合体字部件之间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写合体字,上下、左右、里外,相互协调的原则。
这四个字分别组词是:对手、对立、对白、全天、安全、全力、妈妈、大妈、干妈、回去、回来、回头。
关于写字,可以参考杜du老师的手写笔记。
五、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这一课的学习,特殊之一是没有注音,要让孩子们看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不要告诉他,让他想办法自己猜一猜。
在课文中出现了蜗牛妈妈和小蜗牛两个角色,可以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读文,感受不同人物的语气也会不同。
老师指导学生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温,小蜗牛的话要读得天真而可爱。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孩子用笔画出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话,在小组内读一读、练一练,然后在全班展示。
(重点来读蜗牛妈妈的话,因为蜗牛妈妈的三句话是非常典型的童话语言,反复出现在故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
非常一致的句式,有利于孩子们进行语言学习。)
并注意关键词的朗读,比如惊讶地读:哦,着急地读:快去。
本课轻声词语比较多:妈妈、孩子、叶子……
结合平时的口语表达,注意语气词的轻声和助词的轻声。
2.课文的理解
首先孩子们要知道蜗牛的爬行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孩子们还要通过学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
引导孩子们看插图,重点看树和大地的变化。
教孩子们关于课文改编的小儿歌: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已经已经冬天。
让孩子们联系生活来说一说一年四季的变化。
六、课后习题
其实语文书110页,这一课的两个课后习题,又强调了一次本次学习的重点。
孩子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下面两点:
一是要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二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图画大胆的猜读。(这两点很重要哦!)
关于本课的学习,大家还有哪些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给杜du老师,我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觉得我的文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积极点赞、评论和转发。老师很期待你们的回应哦。谢谢。
这几天被亲其师,信其道“霸屏”。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的所教所授。
而,也只有当师长拥有积极的心态、富有渊博知识、秉承高尚人格、善用言谈技巧、懂得心怀热情去工作,才会有更多的追随者。
参加女儿学校半天开放日活动,看到女儿上语文课整节课都没有好好听课。这让一个嘴上把“终生学习”挂嘴上的老母亲情何以堪?
所以,语文课后先跟语文老师沟通了课堂上自己看到的,又约下午放学再跟老师请教怎么帮助女儿上语文课专心听讲?
学校开放日活动共听了2节课,第一节英语,第二节语文。
从上一节英语课全程参与、高效并轻松自然,到下一节语文课蔫到冰点。知女莫若母,在女儿身后听课的老母亲,瞬间清晰了女儿为什么拼音不会。在拼音这个阶段的女儿,没有找到课堂上的自己,没有找到自信心。
这是开学以来,女儿遇到的第二个“拦路虎”,第一个是数字写不好,从开学到现在每天坚持一个数字写5个。好在,有了些许改观;而紧接着又迎来第二个“拦路虎”-拼音不会读,作为一个爱读书的老母亲来说,相信“与时间为友”这句话,所以必须把“焦虑”落实到具体的方法和行动中去。
焦虑是一种情绪,自己认识到了,才会懂得去接受。
比起焦虑,此时更应做的是关注人。孩子 家长 老师 同学,人对了,事就对了。
把焦虑通过行动去释放,万事一定有方法。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思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选择与孩子的成长合作,而不是拔苗助长,也不是只做看护者。
清晰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也就会懂得放下焦虑找方法。问题,每个家长有,每个孩子也有,只看到问题,是第一层境界;再高一层的境界是要有办法。
孩子天生爱玩,大脑的工作原理也是爱偷懒,能不动脑就绝不去主动思考。通过玩游戏的办法,让孩子自己发现和说出问题。我俩一起玩“专注力游戏”:
1、听故事拍手
听到故事里有“一”时就拍一下手;
2、数字游戏
如:78996,我说两遍后,故意漏掉一个数字7996,让女儿指出漏掉的数字。
女儿玩得很嗨,但还不懂得去迁移问题。当她不用心听,出现错误时,我会提醒她思考:你觉得这次是为什么没答对?她说了好几个答案:什么没记住啊,没听见啊等等。
再提醒:是不是没仔细听?
“对,刚才我没听仔细。”玩游戏时,女儿很自然就承认是没认真听。但是如果问她拼音不会读,是不是课堂上没听见,她会说:我听讲了。
从玩游戏中迁移到课堂听讲,小豆包的接受度就高了。
还一起玩了,说说“我自豪地”和“我害怕的”事。自豪事项,是为给女儿增加自信,什么“我喜欢吃学校的午饭”、“我今天中午睡觉时睡着,老师给奖励我一个贴纸”.......只要她认为是自豪都可以;
害怕的事,说出来也就好多了。居然有“我害怕被同学欺负”“我害怕老师生气”“我想要长生不老药”......
反思自己平时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坚信管住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语言比辅导孩子做作业更容易。
读课本 绘本
每天放学后,陪女儿一起读课本的拼音。但是,读几遍后就会很枯燥,哪有兴趣可言?怎么保证持续性?为了在悄无声息中,让读拼音由枯燥变得有趣,找出女儿小时候给她读的简短的小书让她自己读。这些书的特点很多:一是带拼音;二是字数少,300字左右,读起来压力不大;三是女儿可自主选择喜欢的读。
第一天她选的《龟兔赛跑》,第二天读的《猴子捞月》......读完后,再让她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即练习了拼音又练习了阅读能力还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玩拼音游戏
接送上学的路上,我说拼音,她来猜字并组词。如看到马路上的车,路,人,楼等等,都可以玩拼音加组词游戏。女儿也玩得不亦乐乎,她自己的感悟是:妈妈,拼音不就是在说话吗?
听拼音音频
针对拼音薄弱,我在喜马拉雅下载了小学一年级拼音音频,早上上学路上听。前一天读过,第二天早上再听一遍,会加深印象。这样的小心思,不能让她感受到,因为我家神兽对事情的掌控感强,所以当妈的也是要懂得适可而止。
周四上午参加的学校活动,到第5天也就是周一语文课上完,就收到了语文老师的信息:宝贝课堂表现好多了;周二再得喜讯:这堂课全程跟着老师走,没有不专心......
“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女儿很快在语文课堂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信,上课不再低头在书桌上画画了。
内心很感激老师对孩子给予的及时反馈,正是这些及时反馈给了女儿安全感。让她验证了老师喜欢自己,验证了自己是可以读好拼音的,低微的自信心慢慢升了起来。
德不孤,必有邻。教书育人,教育不是单纯的输出知识,还有令人敬重的对受教育者心智模式的培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作为家长的我,“亲其师,信其道”;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选择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当孩子 老师 家长三方协力而为,哪还有焦虑的时间?相反应主动把时间当作朋友,用积极的行动去塑造行为,懂得自我反思,反求诸己。
保护爱学习的兴趣更重要
小朋友们,下雨的时候你最喜欢干什么呢?有的像小猪佩奇一样穿着雨衣在户外踩水玩儿,有的乖乖地在室内做游戏,有的趴在窗户边看小雨滴一滴一滴地落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直独特的小青蛙,它在下雨的时候,喜欢写诗!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青蛙写诗》,看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儿吧!
重点解析
雨点儿淅沥沥地落下,激发了青蛙的想象力,它要写诗啦,课文以儿童诗的形式,让同学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学习逗号、句号,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一句话没有说完。
句号,用于陈述句或者语气和缓的祈使句末尾,表示一个句子说完了。
教你一招
逗号歌
谁是最忙的标点?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句号歌
一个意思说完了,句子末尾用句号。
朗读见它要停顿,语气平缓调不高。
字词乐园
本课要求会认“诗、当、要”等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四个生字。认识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
巧记生字
注意“诗、串、成”是翘舌音,“们”是儿化音。本课积累多音字“当”和“要”。“串”是会意字。
字词积累
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儿化音,读出诗歌的生动有趣。注意儿化音在标注拼音的时候要在“儿”的前一个字的拼音后加“r”。
互动探究
▲你能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青蛙的表情和心情吗?
小青蛙面带笑容,歪着头,张着大嘴巴,伴着淅沥沥的小雨,高高兴地写诗呢。
▲文中都有谁来帮忙,分别当了什么标点符号?
▲青蛙写诗有什么特点呢?它想用诗歌表达什么呢?
青蛙的诗只有一个“呱”字,是拟声词,是小青蛙的语言。它想表达对小雨的喜爱,歌颂朋友间的友谊,还可能是赞美荷塘的美景……
(小朋友们,展开你们的想象力,一起来说说吧。)
拓展提升
1、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哪些事物像标点符号吗?
2、你能想到其它的小动物作诗是什么语言吗?举例说明下吧。
3、通过学习这首生动有趣的儿童诗,有没有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呢?也试着写一首诗吧。
欢迎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来查看更多的试题试卷和课堂笔记。同时也欢迎您点赞+收藏+分享。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青蛙写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适合有一年级和二年级识词基础的小学生阅读/朗读。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wén yàn bó)。他非常的聪明(cōng míng),又特别(tè bié*)肯动脑经。
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在外面踢球(tī qiú)玩,大伙儿(dà huǒr*)你踢过来(guò lái*)我踢过去(guò qù*),玩的可高兴(gāo xìng*)了!踢了一会儿,有一个小朋友使劲(shǐ jìn*)踢了一脚,哎呀(āi yā*)……这一脚用力也太大了!球飞的老远(lǎo yuǎn*)老远(lǎo yuǎn*)了。一下子飞到一棵老树后面了,大家(dà jiā*)赶紧跑过来(guò lái*)找球。可是(kě shì*),他们围着(wéi zhe*)这棵老树找呀找,绕了一圈又一圈,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都觉得(jué de*)奇怪(qí guài*)极了!明明这颗球是朝这儿飞过来(guò lái*)的丫!怎么一眨眼他就不见了呢?
大家(dà jiā*)正在(zhèng zài*)纳闷(nà mèn*),忽然,有一个孩子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zhè lǐ*)有个树洞!”
大家(dà jiā*)过去(guò qù*)一看,原来球滚到了树下一个很深的洞里。
大家(dà jiā*)有的用手掏,有的用棍儿捅,但树洞又深又曲,怎么也取不出来。
文彦博(wén yàn bó)看着(kàn zhe*)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kě yǐ*)试一试!”
随后他和小朋友一起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bù yī huì er*)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
小朋友们就很容易的拿到了球。
大家(dà jiā*)都夸文彦博(wén yàn bó)聪明(cōng míng),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这样(zhè yàng*),他们就又一起开心的踢球(tī qiú)了。
拓展阅读和思考:《司马光砸缸》
围着(wéi zhe*)
纳闷(nà mèn*)
聪明(cōng míng)
踢球(tī qiú)
本文侧重语文词汇学习,在掌握一定量汉字基础上加强词语的学习和应用。加注拼音的目的在于作品助读和普通话的学习。
红色字体的词语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4册课本中出现过的词汇,拼音中带有星号的表示该词汇中存在多音字,在阅读(朗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根据喜马拉雅《小白爷爷的365夜故事》专辑,结合网络文本内容进行整理。
阅读内容前建议先听听“小白爷爷的365夜故事”,感受一下讲故事的节奏和口语化的发音,之后重点关注分词和拼音,并结合小学语文课本进行词语复习。
分词和拼音采用python技术进行添加,如有失误,恭请留言指正。如有改进建议,欢迎站内留言。
本文适合有一年级和二年级识词基础的小学生阅读/朗读。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wén yàn bó)。他非常的聪明(cōng míng),又特别(tè bié*)肯动脑经。
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在外面踢球(tī qiú)玩,大伙儿(dà huǒr*)你踢过来(guò lái*)我踢过去(guò qù*),玩的可高兴(gāo xìng*)了!踢了一会儿,有一个小朋友使劲(shǐ jìn*)踢了一脚,哎呀(āi yā*)……这一脚用力也太大了!球飞的老远(lǎo yuǎn*)老远(lǎo yuǎn*)了。一下子飞到一棵老树后面了,大家(dà jiā*)赶紧跑过来(guò lái*)找球。可是(kě shì*),他们围着(wéi zhe*)这棵老树找呀找,绕了一圈又一圈,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都觉得(jué de*)奇怪(qí guài*)极了!明明这颗球是朝这儿飞过来(guò lái*)的丫!怎么一眨眼他就不见了呢?
大家(dà jiā*)正在(zhèng zài*)纳闷(nà mèn*),忽然,有一个孩子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zhè lǐ*)有个树洞!”
大家(dà jiā*)过去(guò qù*)一看,原来球滚到了树下一个很深的洞里。
大家(dà jiā*)有的用手掏,有的用棍儿捅,但树洞又深又曲,怎么也取不出来。
文彦博(wén yàn bó)看着(kàn zhe*)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kě yǐ*)试一试!”
随后他和小朋友一起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bù yī huì er*)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
小朋友们就很容易的拿到了球。
大家(dà jiā*)都夸文彦博(wén yàn bó)聪明(cōng míng),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这样(zhè yàng*),他们就又一起开心的踢球(tī qiú)了。
拓展阅读和思考:《司马光砸缸》
围着(wéi zhe*)
纳闷(nà mèn*)
聪明(cōng míng)
踢球(tī qiú)
本文侧重语文词汇学习,在掌握一定量汉字基础上加强词语的学习和应用。加注拼音的目的在于作品助读和普通话的学习。
红色字体的词语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4册课本中出现过的词汇,拼音中带有星号的表示该词汇中存在多音字,在阅读(朗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根据喜马拉雅《小白爷爷的365夜故事》专辑,结合网络文本内容进行整理。
阅读内容前建议先听听“小白爷爷的365夜故事”,感受一下讲故事的节奏和口语化的发音,之后重点关注分词和拼音,并结合小学语文课本进行词语复习。
分词和拼音采用python技术进行添加,如有失误,恭请留言指正。如有改进建议,欢迎站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