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08 17:2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917个字,大小约为36KB,预计浏览完需要20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古代12则神童故事:项橐难孔子

1.神童项橐难孔子


孔子听说年仅七岁的项橐绝顶聪明,便出题考他:“什么山上没石头 ? 什么水里没鱼虾 ? 什么门没门扇 ? 什么车没车轮? 什么牛不生小牛 ? 什么马不生小马? 什么刀没刀环 ? 什么火没烟 ? 什么人没妻子 ? 什么女子没丈夫 ? 什么季节白天短 ? 什么季节白天长? 什么树没树叶 ? 什么城没官员 ? 什么人没名字 ?”


面对这一连串的怪问题,项橐不慌不忙答道:“土山没石头,井水没鱼虾,空门没门扇,风车没车轮,泥牛不生小牛,木马不生小马,砍柴刀没刀环,萤火虫的火没烟,神仙没妻子,仙女没丈夫,冬季白天短,夏季白天长,枯树没树叶,空城没官员,初生婴儿没名字。”小项橐对答如流,令孔子大为惊叹。


2.韩信巧‬分油


两个商人想把大缸里的十斤油平均分开,但他们只有一个能装三斤油的葫芦,一个能装七斤油的油罐,很难把油平均分开。


韩信知道后,说:“这有何难!首先用葫芦装三次油倒进油罐里,因为油罐只能装七斤油,所以第三次实际上只把一斤油倒进油罐,葫芦里还留着两斤。


接着,将油罐里的七斤油全部倒回缸内,再把葫芦里的两斤油倒入油罐内,最后用葫芦在大缸里灌满三斤油倒入油罐子里。


这样,大缸和油罐子里不就都是五斤油了吗?”


韩信长大以后,成为了西汉初年一位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


3.文彦博智救球


文彦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怎么办呢?同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不出办法来。


文彦博看着那黑漆漆的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试!”他叫小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真灵,皮球也忽悠悠地浮上来了!孩子们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4.王雱诡‬辨獐鹿


王雱是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儿子。


一次,朋友给王安石送来一只獐和一只鹿,五岁的王雱听到消息后,马上跑去观看。王安石的朋友很早就听闻王雱聪明过人,便有心考考他,于是问道:“你猜猜看,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从来都没见过这两种动物,所以根本分不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他却没有被难住,巧妙地回答说:“我知道,站在獐旁边的是鹿,站在鹿旁边的是獐。”


5.岳柱逻辑‬辨画


岳柱是元代人,他从小博览群书,对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有个叫何澄的画师,画了一幅《陶母断发图》。图意是说东晋贫穷清官陶侃的母亲,断发换钱买酒菜招待儿子的客人。


何澄把画拿去给人看,众人都称赞画得很好。年仅八岁的岳柱却大叫“失真!失真!”他指着画中陶母手腕上戴着的金镯说:“这金镯很值钱啊,陶母怎么不拿去换钱,而要剪掉珍贵的头发呢!”


6.司马绍巧辩远近


东晋明帝司马绍,自小就聪明伶俐。三岁那年,有一次他正在父亲晋元帝司马睿议事的地方玩,刚好有一个长安的使者来了。等使者走了之后,司马睿有心考司马绍,便说:“你说是长安离我们远呢,还是太阳离我们远呢?”司马绍想也不想就说:“我看见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看见有人从太阳来,当然是长安近太阳远!”


次日,司马睿设午宴会群臣时又向司马绍问道:“你再想想,是太阳离皇宫近呢,还是长安离皇宫近?”司马绍回答:“我们抬头就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当然是太阳离我们近。”父亲心里暗暗称奇,同一件事有两个不同的答案,但都各有理据,这孩子果然机敏聪慧。


7.徐稚巧辩‬救树


徐稚是东汉末年人。一天,徐稚跟父亲去探望学者郭林宗,却见到郭林宗正指挥工人砍伐一棵长得很茂盛的松树。原来郭林宗看了一本关于风水学的书,书上说,四方的房屋像个口字,在院子里种树,就成了个困字,很不吉利,所以郭林宗要把树砍掉。徐稚听了说:“按您这个说法,四方的房子像个口字,那么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那住在屋里的人都成了囚犯了,这多不吉利啊!您这屋子不可以住人了!”郭林宗听了,想想也觉得自己砍树的做法太荒唐了,于是马上停止砍树,徐稚也因此“救”了一棵百年老树。


8.徐之才巧辩老师


徐之才是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尤精通医术。在八岁那年,他到名士周舍家里求教,周舍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上完课后,便留他在家吃饭。周家厨子煮的饭菜香极了,徐之才老实不客气,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周舍见了,便故意逗他说:“之才,我看你的心思并不在学问上,而是在餐桌上。”徐之才知道老师跟他开玩笑,便笑着说:“先生此言差矣。据我所知,作为一个圣人,心应该是虚的(虚心学习之意),而肚子则要充实,要不,怎么能称得上“满腹经纶”呢?”周舍一听,不禁哈哈大笑:“回答得好,果然是满腹经纶!”


9.骆宾王咏鹅传千古‬


骆宾王出生于619年,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有唐初四杰之称。


骆宾王2岁识字,3岁开始读书,7岁就能作诗。有一次在村子的池塘里看见几只大白鹅在水里嬉戏游玩,诗兴大发,当即作咏鹅诗一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被收录在现在的小学生语文教材里面,每一个中国人都学过,都会背诵。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么出名的一首诗竟然出自一位7岁神童之手呢?




10.王安石父子对谜联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有—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王雱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11.李调元出口成对


清代才子李调元,五岁时便能吟诗作对。一次老师问他:“养蚕何用?”李调元顺口答出一联: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老师一听暗暗称奇,便索性叫他对出下联。李调元略一思忖,对出下联:狼生毫,毫制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后来李调元果然不凡,中了进士,成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


12.林则徐妙语解围


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拥挤,父亲就扛着林则徐进了考场。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子将父作马。周围人哄然大笑。林则徐的父亲一脸窘态,十分尴尬。林则徐当即大声对道:父愿子成龙。笑声突然停止,满场人为之惊叹称奇。


李靖的求学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李靖的年轻人,他拥有一把普通的长剑和一颗勤奋的心。他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可是他很穷,没有钱拜师学艺。于是,他每天早晨起早贪黑地练剑,认真揣摩经书,希望可以在其中找到灵感。


一天,他刚刚练完剑、拿起经书准备阅读时,突然看到了一只小蚂蚁,小蚂蚁正在艰难地拖着一颗巨大的面包,一步一步地爬行。李靖看着小蚂蚁的努力,感到十分敬佩,于是上前询问:“小蚂蚁,你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拖着这颗面包啊?”


小蚂蚁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看向李靖,说道:“因为我每天都需要为我的兄弟姐妹带回面包,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尽管这颗面包很大,但我一定会努力拖回到家中。”李靖听了,感觉有些自惭形秽,自己渴望成为武士却没有一份勤奋和毅力。于是,他决定要向这位小小的蚂蚁学习,每天比之前更加努力尽心地练习剑术和阅读经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靖的武艺不断提高,他也因为自己的勤奋而在生活中取得了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李靖最终成为一名成为真正的武士,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敬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目标保持着坚定执着的信念,并勇敢地面对困难的时刻,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并达到自己的理想。


中国故事|“学雷锋”:60年来薪火相传与时偕行

“向雷锋同志学习”——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60年来,成为“雷锋传人”是一代代“雷锋班”最光荣的使命。60年来,中国人以雷锋的名义持续书写“春天般温暖”的故事。“学雷锋”在更多人的薪火相传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


寻访雷锋:打开认识中国的大门


今年3月5日,是孟加拉国留学生吴迪成立江西财经大学雷锋国际志愿者队2周年的日子。春节过后,他开启了“寻访雷锋”之旅,从江西到辽宁,去探究雷锋精神长盛不衰的原因。


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抚顺的雷锋纪念馆,吴迪细看与雷锋相关的种种细节,用薄的毛巾、掉毛的牙刷、补了又补的袜子、磨破的旧衣服……一件件旧物,无言地诉说着雷锋平凡朴素又朝气蓬勃的青春。


孟加拉国留学生吴迪在抚顺雷锋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镌刻在纪念馆的展板上。


吴迪发现,雷锋和自己一样,也是“异乡人”——1958年,雷锋从家乡湖南来到辽宁鞍山,成为推土机手,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2年8月因公牺牲于抚顺。


身在异乡的雷锋,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当亲人,参加建筑工地的义务劳动、投入抗洪救灾、担任小学课外辅导员……他尽力去帮一个又一个人,因为“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我知道答案了!”在与雷锋“近距离”的接触中,吴迪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中国老师建议我用‘雷锋’来命名我们的志愿者团队”。


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吴迪相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让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雷锋主题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疫情初期,我的祖国面临困难。中国政府给孟加拉国送去了防护用品,有洗手液、口罩,还有检测包,中国还派出医疗队与我们分享防疫经验。”吴迪回忆,那时自己身在中国,却觉得祖国很近。


“在发生疫情的寒假里,原本已回家的老师们又回到学校照顾我们。那时候,我感到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说。


深受感动的吴迪决定做点什么,他主动承担起帮学校外出采买、组织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进而创立了江西财经大学雷锋国际志愿者队,至今已有十几个国家的青年慕名参加。


“雷锋代表了我一直追寻的那种价值观。”吴迪认为,雷锋的魅力在于,一个平凡人用不平凡的努力为世界带来了温暖与希望。他说,雷锋精神体现的大爱、忘我、进取,是人类共通的正能量,也是打开认识中国大门的钥匙。


成为雷锋:最光荣的使命


“雷锋!”“到!”


每天晚点名,“雷锋班”全体官兵齐声应答。60年,两万多天,从未改变。


雷锋牺牲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


60年来,先后有200多名青年战士加入“雷锋班”。他们以“雷锋传人”自我期许,把传承雷锋精神视作最光荣的使命。


2月11日,现任“雷锋班”战士(前排)和部分历任“雷锋班”班长在营房内合影。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2020年入伍的蒋佳恒是“离雷锋最近的人”——在“雷锋班”宿舍,他住在雷锋床铺的上铺。60年来,连队不知移防了多少次,但雷锋的床铺始终保留着。


24岁的蒋佳恒,在完成驾驶训练和运输任务之余,还参与照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


“到世界上最危险的任务区,竭尽所能帮助当地民众,这是我们作为雷锋传人应该做的。”副班长叶子贵说。2020年,在执行赴马里维和任务期间,叶子贵积极展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还帮助建立中国维和部队营区雷锋精神展馆。


岁月如梭,“雷锋班”的故事,始终延续着助人为乐、雪中送炭、无私奉献的初心,从未改变。


时代变迁,离开雷锋的日子里,千千万万的“雷锋”涌现出来。


在雷锋曾工作过的鞍钢,有一位“当代雷锋”——1958年出生的郭明义,用自己近20万元的工资收入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他发起成立的爱心团队汇聚了200多万名志愿者。他还倡议组织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人死不能复生,捐献遗体和器官,可以挽救那些等待器官移植救命的患者,可以帮助医疗研究机构提高医疗水平。”长期参与公益的郭明义说,许多人都有爱心,只要有人去组织,就会唤醒蕴藏在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


以雷锋的名义:续写时代新篇


“雷锋叔叔早!”每天清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的孩子们,都会向教学楼前的雷锋塑像敬礼问好。


这所小学原名抚顺市建设街小学,雷锋从1960年10月起担任这所学校的大队辅导员,直至牺牲。


为了纪念可亲可敬的雷锋叔叔,建设街小学在20世纪70年代更名为雷锋小学。


走进干净敞亮的校园,雷锋元素扑面而来。雷锋雕塑、学雷锋展室、续写雷锋日记展板、“写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信箱……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要听辅导员讲雷锋的故事。


当年,雷锋叔叔留给学生们的“针线包、储蓄盒、节约箱”,也有了新时代的新样貌——针线包成了“小雷锋心灵驿站”,储蓄盒变为“小雷锋道德银行”,节约箱成为“小雷锋爱心超市”。


抚顺雷锋小学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徐蛟介绍,“小雷锋心灵驿站”是孩子们缝补情感的地方。“当孩子们有小情绪、小烦恼,就把它们写成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投进信箱里。学校会定期邀请雷锋班的战士以雷锋身份与孩子们谈心。”


辽宁的“雷锋号”客运班车。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不仅是雷锋学校,在中国,雷锋车厢、雷锋车队、雷锋派出所……以“雷锋”为名的单位和团体众多。雷锋所代表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


“遇事不推,处事不等,接待不冷”,2022年,“铁警雷锋服务站”在南京南站成立。不久后,它便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异常繁忙的春运。


在旅客看来,这个服务站,让那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急难小事有了解决的地方,为这场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回家之旅带来了温暖。


60年间,学雷锋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尚。时至今日,学雷锋活动也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


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还有另一个名字——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目前,中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


不断涌现的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故事|“学雷锋”:60年来薪火相传与时偕行



“向雷锋同志学习”——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60年来,成为“雷锋传人”是一代代“雷锋班”最光荣的使命。60年来,中国人以雷锋的名义持续书写“春天般温暖”的故事。“学雷锋”在更多人的薪火相传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


寻访雷锋:打开认识中国的大门


今年3月5日,是孟加拉国留学生吴迪成立江西财经大学雷锋国际志愿者队2周年的日子。春节过后,他开启了“寻访雷锋”之旅,从江西到辽宁,去探究雷锋精神长盛不衰的原因。


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抚顺的雷锋纪念馆,吴迪细看与雷锋相关的种种细节,用薄的毛巾、掉毛的牙刷、补了又补的袜子、磨破的旧衣服……一件件旧物,无言地诉说着雷锋平凡朴素又朝气蓬勃的青春。


孟加拉国留学生吴迪在抚顺雷锋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镌刻在纪念馆的展板上。


吴迪发现,雷锋和自己一样,也是“异乡人”——1958年,雷锋从家乡湖南来到辽宁鞍山,成为推土机手,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2年8月因公牺牲于抚顺。


身在异乡的雷锋,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当亲人,参加建筑工地的义务劳动、投入抗洪救灾、担任小学课外辅导员……他尽力去帮一个又一个人,因为“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我知道答案了!”在与雷锋“近距离”的接触中,吴迪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中国老师建议我用‘雷锋’来命名我们的志愿者团队”。


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吴迪相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让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雷锋主题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疫情初期,我的祖国面临困难。中国政府给孟加拉国送去了防护用品,有洗手液、口罩,还有检测包,中国还派出医疗队与我们分享防疫经验。”吴迪回忆,那时自己身在中国,却觉得祖国很近。


“在发生疫情的寒假里,原本已回家的老师们又回到学校照顾我们。那时候,我感到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说。


深受感动的吴迪决定做点什么,他主动承担起帮学校外出采买、组织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进而创立了江西财经大学雷锋国际志愿者队,至今已有十几个国家的青年慕名参加。


“雷锋代表了我一直追寻的那种价值观。”吴迪认为,雷锋的魅力在于,一个平凡人用不平凡的努力为世界带来了温暖与希望。他说,雷锋精神体现的大爱、忘我、进取,是人类共通的正能量,也是打开认识中国大门的钥匙。


成为雷锋:最光荣的使命


“雷锋!”“到!”


每天晚点名,“雷锋班”全体官兵齐声应答。60年,两万多天,从未改变。


雷锋牺牲后,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


60年来,先后有200多名青年战士加入“雷锋班”。他们以“雷锋传人”自我期许,把传承雷锋精神视作最光荣的使命。


2月11日,现任“雷锋班”战士(前排)和部分历任“雷锋班”班长在营房内合影。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2020年入伍的蒋佳恒是“离雷锋最近的人”——在“雷锋班”宿舍,他住在雷锋床铺的上铺。60年来,连队不知移防了多少次,但雷锋的床铺始终保留着。


24岁的蒋佳恒,在完成驾驶训练和运输任务之余,还参与照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


“到世界上最危险的任务区,竭尽所能帮助当地民众,这是我们作为雷锋传人应该做的。”副班长叶子贵说。2020年,在执行赴马里维和任务期间,叶子贵积极展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还帮助建立中国维和部队营区雷锋精神展馆。


岁月如梭,“雷锋班”的故事,始终延续着助人为乐、雪中送炭、无私奉献的初心,从未改变。


时代变迁,离开雷锋的日子里,千千万万的“雷锋”涌现出来。


在雷锋曾工作过的鞍钢,有一位“当代雷锋”——1958年出生的郭明义,用自己近20万元的工资收入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他发起成立的爱心团队汇聚了200多万名志愿者。他还倡议组织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人死不能复生,捐献遗体和器官,可以挽救那些等待器官移植救命的患者,可以帮助医疗研究机构提高医疗水平。”长期参与公益的郭明义说,许多人都有爱心,只要有人去组织,就会唤醒蕴藏在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


以雷锋的名义:续写时代新篇


“雷锋叔叔早!”每天清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的孩子们,都会向教学楼前的雷锋塑像敬礼问好。


这所小学原名抚顺市建设街小学,雷锋从1960年10月起担任这所学校的大队辅导员,直至牺牲。


为了纪念可亲可敬的雷锋叔叔,建设街小学在20世纪70年代更名为雷锋小学。


走进干净敞亮的校园,雷锋元素扑面而来。雷锋雕塑、学雷锋展室、续写雷锋日记展板、“写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信箱……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要听辅导员讲雷锋的故事。


当年,雷锋叔叔留给学生们的“针线包、储蓄盒、节约箱”,也有了新时代的新样貌——针线包成了“小雷锋心灵驿站”,储蓄盒变为“小雷锋道德银行”,节约箱成为“小雷锋爱心超市”。


抚顺雷锋小学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徐蛟介绍,“小雷锋心灵驿站”是孩子们缝补情感的地方。“当孩子们有小情绪、小烦恼,就把它们写成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投进信箱里。学校会定期邀请雷锋班的战士以雷锋身份与孩子们谈心。”


辽宁的“雷锋号”客运班车。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不仅是雷锋学校,在中国,雷锋车厢、雷锋车队、雷锋派出所……以“雷锋”为名的单位和团体众多。雷锋所代表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


“遇事不推,处事不等,接待不冷”,2022年,“铁警雷锋服务站”在南京南站成立。不久后,它便迎来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异常繁忙的春运。


在旅客看来,这个服务站,让那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急难小事有了解决的地方,为这场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回家之旅带来了温暖。


60年间,学雷锋活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尚。时至今日,学雷锋活动也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


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还有另一个名字——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目前,中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


不断涌现的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注入不竭动力。


总策划:吕岩松


策划:李忠发、王进业、曹智、沈锡权


监制:赵丹平、顾钱江、李兴文、牛纪伟


统筹:卫铁民、王东明、闵捷


记者:刘畅、谈昦玄、梅世雄、孙仁斌、程迪、王莹、朱雨诺、洪可润


编辑:刘岚涛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辽宁分社


新华社江西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读书故事⑥ 丨洞庭“鸟”叔钢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读书当在年少时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张俊 实习生 宁静怡 益阳报道


春往北,秋往南,候鸟应时北归。八百里洞庭,蓝天碧水,鱼跃鸟飞,十几万只候鸟从这里出发,飞越关山大地,迁徙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精疲力竭时想着终点,飞往“归途”才能更加义无反顾。山水有情,人杰地灵,“鸟”叔徐钢就生长在“洞庭湖之心”——大通湖。


农村有一句俗话,叫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善于早起的鸟儿多半是勤快鸟儿,善于早起的人也多半是勤快人。作为大通湖融媒体中心的资深“摄”手,徐钢像他镜头里的候鸟那样,勤勉、坚毅、奔忙,有着人生坚定的目标。


老“摄”手的眼里总离不开镜头,徐钢的专注和投入总让人动容。


人勤春来早,读书当在年少时,从少儿时痴迷小人书、到青年时爱上文学杂志、直到工作后预支工资买书,鸟叔的爱书“情节”正如迁徙的候鸟一般,哪怕一路羁绊重重,他却说青山绿水寄衷情、狂风暴雨心不惊。


2毛钱“奖金”买了一堆小人书


6岁多时,去表哥家做客,徐钢第一次接触了书——一本小人书。在表哥那一箱小人书面前,他自嘲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虽然认字不多,但一幅幅俏皮而又精美的插图瞬间吸引了他,买小人书的梦想也在他心里扎根。


但是,徐钢清楚地知道这个梦想遥遥无期。一家四口完全依靠父亲一个月40元的工资生活,即使母亲辛勤地耕作几亩甘蔗、棉花地也只能补贴一些家用。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他不敢向家里人开口。


上小学后,父亲跟徐钢定了个规矩,只要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成为了班上的第一,就奖励他两毛钱,这让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也成了他学习上最大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徐钢拿着语数双百分的成绩单一路小跑回家,顺利地拿到了两毛钱奖励。没有犹豫,他直接朝着离家近5公里的新华书店出发,步行一个多小时后,一口气买了5本小人书。“当天一整个晚上几乎整夜无眠,那种兴奋的心情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回忆起那天,徐钢到现在都十分激动。


从那以后徐钢用每次考试获得的奖励买了上百本小人书。每当寒暑假,他就把这些小人书拿出来在附近摆个书摊,两分钱一本出租给小伙伴看,然后用租书的钱又去买新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让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陪着他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所以无论搬了多少家,他都把这些小人书带在身边。


小人书印刻在徐钢的整个童年记忆里。


买书“上瘾”倒欠了5元工资


小人书上的插画仍旧精美,但已经满足不了徐钢的求知欲。长大后,他渐渐喜欢上了作文、演讲和朗诵。在学校图书室里,他找到了《演讲与口才》和《读者文摘》,但由于办不起借书卡,只能在课后扎进图书馆一饱眼福。从前他期待着考试,那时的他期待着图书室的书架上摆上新出版的这两本杂志。


1989年6月,徐钢正式分配到益阳大通湖农场职工医院,有了工作,有了自己买书的“底气”。那时候每年的杂志和报纸都可以先由单位代定,然后在工资中扣除。这让他兴奋异常,立即跑到医院办公室,请工作人员一下子代订了《演讲与口才》《读者文摘》《散文诗》《故事会》等4本杂志。


可是到月底去财务领取第一个月工资时,会计告诉徐钢不但42元一个月的工资要全部扣除,还倒欠单位5元。缘由就是工资不够订书款。他只好舔着脸跟会计说好话,能不能先发5元钱做生活费,其他欠款在下个月的工资中扣除。会计阿姨犹豫了很久,最后让他打下欠款10元的借条,发给了他5元钱。一张借条和五元钱成了他人生中第一笔工资。从那以后,这几本杂志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成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好伙伴。


爱逛书店教出个爱读书的崽


“老爸,你还去买什么书啊?现在各种读书软件随便下载一个,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既方便还经济。”儿子经常这样提醒徐钢。可是他依然改变不了多年的习惯,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有逛书店的爱好。只要进城,总要去书店看看,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买下来带回家。在父亲影响下,儿子徐爽也特别爱读书。


人的一生其实是跟书分不开的。从开始认字到学业有成,大半辈子都在跟书本打交道。徐钢说:“我喜欢书,缘于它为我的工作给予了源源不断的补给,我也特别喜欢闻新书中透出的那种浓浓油墨书香。”这种香味儿是岁月的积淀,更是久远的童年记忆。


相关链接:


读书故事 在书香里体会人生百态


读书故事①丨湘妹子罗娜:读小学时第一次从书中认识“冇”字


读书故事②丨醴陵“农人”邓立平:父亲再也不骂我“蠢宝”了


读书故事③丨采茶姑娘张冬娇:放下头花“换”了书


读书故事④丨公益有心人龙兴:孩子的接头暗号不都是“孤勇者”


读书故事⑤丨“采蜜”人李放鸣:为寻“金陵”入“梦中”不觉鹏城已至秋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张俊 实习生 宁静怡 益阳报道


春往北,秋往南,候鸟应时北归。八百里洞庭,蓝天碧水,鱼跃鸟飞,十几万只候鸟从这里出发,飞越关山大地,迁徙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精疲力竭时想着终点,飞往“归途”才能更加义无反顾。山水有情,人杰地灵,“鸟”叔徐钢就生长在“洞庭湖之心”——大通湖。


农村有一句俗话,叫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善于早起的鸟儿多半是勤快鸟儿,善于早起的人也多半是勤快人。作为大通湖融媒体中心的资深“摄”手,徐钢像他镜头里的候鸟那样,勤勉、坚毅、奔忙,有着人生坚定的目标。


老“摄”手的眼里总离不开镜头,徐钢的专注和投入总让人动容。


人勤春来早,读书当在年少时,从少儿时痴迷小人书、到青年时爱上文学杂志、直到工作后预支工资买书,鸟叔的爱书“情节”正如迁徙的候鸟一般,哪怕一路羁绊重重,他却说青山绿水寄衷情、狂风暴雨心不惊。


2毛钱“奖金”买了一堆小人书


6岁多时,去表哥家做客,徐钢第一次接触了书——一本小人书。在表哥那一箱小人书面前,他自嘲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虽然认字不多,但一幅幅俏皮而又精美的插图瞬间吸引了他,买小人书的梦想也在他心里扎根。


但是,徐钢清楚地知道这个梦想遥遥无期。一家四口完全依靠父亲一个月40元的工资生活,即使母亲辛勤地耕作几亩甘蔗、棉花地也只能补贴一些家用。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他不敢向家里人开口。


上小学后,父亲跟徐钢定了个规矩,只要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成为了班上的第一,就奖励他两毛钱,这让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也成了他学习上最大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徐钢拿着语数双百分的成绩单一路小跑回家,顺利地拿到了两毛钱奖励。没有犹豫,他直接朝着离家近5公里的新华书店出发,步行一个多小时后,一口气买了5本小人书。“当天一整个晚上几乎整夜无眠,那种兴奋的心情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回忆起那天,徐钢到现在都十分激动。


从那以后徐钢用每次考试获得的奖励买了上百本小人书。每当寒暑假,他就把这些小人书拿出来在附近摆个书摊,两分钱一本出租给小伙伴看,然后用租书的钱又去买新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让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陪着他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所以无论搬了多少家,他都把这些小人书带在身边。


小人书印刻在徐钢的整个童年记忆里。


买书“上瘾”倒欠了5元工资


小人书上的插画仍旧精美,但已经满足不了徐钢的求知欲。长大后,他渐渐喜欢上了作文、演讲和朗诵。在学校图书室里,他找到了《演讲与口才》和《读者文摘》,但由于办不起借书卡,只能在课后扎进图书馆一饱眼福。从前他期待着考试,那时的他期待着图书室的书架上摆上新出版的这两本杂志。


1989年6月,徐钢正式分配到益阳大通湖农场职工医院,有了工作,有了自己买书的“底气”。那时候每年的杂志和报纸都可以先由单位代定,然后在工资中扣除。这让他兴奋异常,立即跑到医院办公室,请工作人员一下子代订了《演讲与口才》《读者文摘》《散文诗》《故事会》等4本杂志。


可是到月底去财务领取第一个月工资时,会计告诉徐钢不但42元一个月的工资要全部扣除,还倒欠单位5元。缘由就是工资不够订书款。他只好舔着脸跟会计说好话,能不能先发5元钱做生活费,其他欠款在下个月的工资中扣除。会计阿姨犹豫了很久,最后让他打下欠款10元的借条,发给了他5元钱。一张借条和五元钱成了他人生中第一笔工资。从那以后,这几本杂志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成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好伙伴。


爱逛书店教出个爱读书的崽


“老爸,你还去买什么书啊?现在各种读书软件随便下载一个,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既方便还经济。”儿子经常这样提醒徐钢。可是他依然改变不了多年的习惯,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有逛书店的爱好。只要进城,总要去书店看看,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买下来带回家。在父亲影响下,儿子徐爽也特别爱读书。


人的一生其实是跟书分不开的。从开始认字到学业有成,大半辈子都在跟书本打交道。徐钢说:“我喜欢书,缘于它为我的工作给予了源源不断的补给,我也特别喜欢闻新书中透出的那种浓浓油墨书香。”这种香味儿是岁月的积淀,更是久远的童年记忆。


相关链接:


读书故事 在书香里体会人生百态


读书故事①丨湘妹子罗娜:读小学时第一次从书中认识“冇”字


读书故事②丨醴陵“农人”邓立平:父亲再也不骂我“蠢宝”了


读书故事③丨采茶姑娘张冬娇:放下头花“换”了书


读书故事④丨公益有心人龙兴:孩子的接头暗号不都是“孤勇者”


读书故事⑤丨“采蜜”人李放鸣:为寻“金陵”入“梦中”不觉鹏城已至秋


:

【本文标题和网址】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关于求学的故事有哪些) www.chun1983.cn/cjxs/121323.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