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与灯有关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灯神话故事)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干货 /  2023-05-19 10:05:02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与灯有关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灯神话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192个字,大小约为41KB,预计浏览完需要2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青未了||往事钩沉:姥姥的故事

姥姥的故事


如果姥姥依然健在,年纪大概得有110多岁了。


老人家早在35年前就驾鹤西游了,而她的闺女也就是我的母亲,也在两年前离开了我们。随着我母亲的离去,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姥姥最亲近的人了。


姥姥和姥爷儿女缘比较单薄,一辈子仅育有3个闺女,我的母亲行二,姥姥习惯称呼“恁二姐”。


姥姥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为婆家生出一个儿子,为此,她总觉得愧对姥爷。姥爷在这个问题上显得通透豁达,他在许多的场合上表示“命里无儿,犟求不得子”,“闺女咱也得有命担”,不过,其内心里是渴望至少有一个自己的儿子。据说,他也曾多次到泰山碧霞祠烧香求子,均无果而终。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一个家庭没有男孩子,家里就少了顶梁柱,会被人看不起,即使闺女再多,人们也说“这家里没人(儿子)”,因为闺女早晚都要嫁人,说到底是人家的人。


姥姥和姥爷一直稀罕“小子”(男孩),看见谁家的小子从身边走过,他们都喜欢上前逗一逗,抱一抱,满眼里是亲昵和期盼。


有一年,姥爷身背褡裢到镇上赶集,一相面先生送姥爷一卦,言姥爷寿终98,而姥爷只活到49岁就撒手而去,我的母亲活着的时候,每当说起此事,满脸沮丧,摇头叹息。现在想来,相面的先生是将白昼和黑夜算到一起的,寿98不正是49岁吗。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姥爷去世后的第二年,正当花季年岁的三闺女因病夭亡,白发人送黑发人,姥姥的心在滴血,整日呆坐在堂屋八仙桌边的椅子里,两眼空洞的望着门外,丧夫、失子之痛,她心如刀绞,眼泪早已流干,已经哭不出一滴泪。


此后,姥姥的大闺女出嫁,嫁给当庄的一户人家,二闺女嫁到了城里,姥姥独自一个人守着五间堂屋,四间西屋,三间东屋和一个大院子,自己过活。


由于没有儿子,大闺女在当庄,自然要担承起儿子的职责,坡里、园里、家里的事情都有大闺女和女婿帮助料理,姥姥待在家里“不擦三门四户”。


随着岁月更替,斗转星移,姥姥也开始试着离开她守着的那个空荡荡的家,每年进城一次,名曰:过闺女家,一待就是五六个月。


姥姥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裹脚的,一虎口长的小脚,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走起路来踮着小脚,小心翼翼地向前挪,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绊倒了似的。


那个年月,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特别是女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一日三餐中,在锅台和鏊子窝两地辗转,有的到死也没有离开过村子,别说是在城里一住就是半年。在和姥姥一般大的人眼里,姥姥那是见过世面的人,每次从城里回到家,邻居家的嫂子和弟媳们围着姥姥诉说离别多日的相思,听姥姥讲一讲城里的新鲜故事。


“他二姐家点的灯,灯头朝下”,没等姥姥说完,满屋子的人便惊呼起来:“安阳,那还了得,那洋油(煤油)还不洒的到处都是,啧啧”。


“人家点灯不用洋油,也不用洋火(火柴),叫电灯,刮大风也吹不灭。一点上灯,满屋子里亮堂堂的,就像白天一样,纳鞋底,缝衣裳,你就是绣个豆枕(枕头)顶子都不碍事,姥姥一边说着,一边做着绣花的动作,听得人津津有味。姥姥还把在城里听戏,看电影的事说给大家听,人们流露出对姥姥的羡慕和对城里的向往。


“什么时候咱也能上城里逛逛,听一出戏,吃一顿饭,就是死了,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有人心里想,“人家虽然没有儿子,但是有个好闺女,哪回过闺女家,闺女不给做两身新衣裳,你看这个老嫲嫲身上穿的衣裳干净净的,没有一个补丁,我们这些有儿子的,谁的衣裳上不是补丁摞补丁”。


那年,姥姥第一次见到电灯,她以为电灯和油灯是一样的,电灯更加明亮干净,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所以,在准备困觉前,她多次试图将悬挂在头顶上的电灯熄灭,可是任她如何鼓起腮帮子,用上最大的气力猛吹,电灯的光亮依然纹丝不动。


第一次看到灯头朝下的电灯,姥姥的心里本来就怪怪的,到了该困觉的时候了,这电灯怎么吹也吹不灭,姥姥仰着头望着悠然自得电灯,愈加纳闷了,心里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姥姥的一系列动作,母亲全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破而已,她只是催促姥姥早睡觉歇歇,并承诺吹灯的事情由她负责。


姥姥将信将疑地上床休息,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我的母亲。她要看一看,这电灯是怎么被吹灭的。只见,母亲转过身来,伸手将床头的一根线拽了一下,“吧嗒”一声,电灯一下子熄灭了。


时光的脚步徐徐走进1977年的初秋。那年,妹妹五岁,弟弟三岁。


那天是个星期天,母亲早早起床,剁好肉馅,和好面,分别放在盆里,盖上盖垫。


天井里赫然摆着两架筐茄子,母亲准备挑到集上卖了,换点钱买咸盐,打酱油。


临出门前,母亲嘱咐姥姥,晌午不一定能卖完,午饭由姥姥包饺子吃。


下午,太阳光斜照在柴门上,通过门上的缝隙筛下几缕斑驳的日影印在地上。


赶集归来的母亲挑着架筐,老远就看见自家大门前有一个小孩倚在墙边,两只小手不停的揉眼睛。走近了,才看清楚是自己的女儿。


“闺女,你不在家里吃饭,站在这里做什么?”母亲关心的问。


小女孩,松开小手,看清楚是妈妈回来了。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闺女,这是怎么了,谁打你了?咱不哭,你和妈妈说,妈妈指定不愿意他!”,母亲边哄女儿,边撩起衣襟给她擦拭眼泪。


妹妹抬头望着妈妈,一边抽泣,一边告状,“是姥姥,她不让我吃饺子。”


母亲抱起抽咽不止的女儿,心疼的亲了亲满是泪痕的小脸,小声说:“姥姥怎么能这样,我们去找她说理去,看把我闺女委屈的,都哭成一个“鼓布袋”啦!咱回家,妈妈给你包饺子吃。”


看到我的母亲回来了,姥姥把早已熟睡的弟弟放到床上,轻声问到:“盖垫上还有几个饺子,我去下一下,你凑合着卷个煎饼吃吧?”


母亲没有答话,端起一碗早已凉好的茶水,喝了起来。放下碗,扯过毛巾擦拭额头的汗水,随手拉过一个板凳让姥姥坐下,微笑着问姥姥:“您娘四个,晌午饭是怎么吃的?”


姥姥说:“包的饺子,下了有两碗,大外甥和小外甥吃的饺子。我和妮子吃煎饼卷饺子。”说到这里,姥姥指着母亲身边的妹妹继续说“这个妮子不愿意,还骂我,死老嫲嫲子,待俺家里还不走。”


“你让她吃饺子,她还骂你吗?”母亲反问姥姥,“是我准备的馅不够,还是面和少了,为什么还要吃煎饼呢?”


“他哥哥和弟弟都是男孩,自然要吃饺子,他是个妮子家,吃煎饼卷饺子,尝尝那个味就行了。”姥姥答道。


“娘啊,现在是新社会,男女都是平等的,男人能干的工作,女人也能干,咱都是女人,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吧”,母亲锤了锤自己的腰,拉过一个马扎坐下,接着说“我知道您一辈子稀罕男孩,这样的做法我也能理解,可是俺不和您一样,我是闺女和儿一样疼,哪一个少吃一口,我心里也不好受”,停顿了一下,母亲把躲在身后的妹妹拉到姥姥身边,继续说,“俺这个闺女三五个饺子就吃饱了,你还让她卷煎饼,她当然不乐意,要是换成我,可能也会骂。”


姥姥爱怜的摸摸妹妹的头,低声说:“都是姥姥不好,让俺妮子受委屈了。”


1981年,我们家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飞跃品牌。那一年,70多岁姥姥平生第一次看到了电视。


这一次,姥姥在我们家待的时间超过半年,进了腊月门,姥姥便对我的母亲说:“恁二姐,我得家走了,眼看着要过年了,恁大姐也不来叫我回家,这算怎么回事呢?”


“回去做什么,就在俺家过年吧。”母亲笑着安慰姥姥。


“那怎么能行,哪有丈母娘在女婿家过年的!”姥姥皱着眉头,急切的说道。


“在安大姐家过年,不也是在女婿家过年吗?就你事多。”母亲回了姥姥一句。


“那可不一样,他们答应会像儿子一样给我养老的,我那五间堂屋拆了,在她家重新盖了五间大堂屋,我得上他们家过年”,姥姥的嘴唇蠕动着,既像是在和我的母亲拉呱,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着。


“别想一些了,或许俺姐家里忙,你就先安心的住着,她什么时候来叫你,你就什么时候再走,怎么样?”母亲拍了拍姥姥那双满是褶皱的苍老的手后,自己去过屋里做饭忙年去了。


姥姥继续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那个年代,电视机也就能收到中央一套和山东电视台两个频道的节目,播音员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人,看的多了也就记住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28,年眼看着就来到了。


这天晚饭后,姥姥神神秘秘的对我的母亲说:“恁二姐,我和你说个事”;


“娘啊,什么事呀,你说”,母亲答道;


姥姥扯扯母亲的衣袖,转身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位女主持人,悄声对我的母亲说:“恁二姐,这不就要过年了,谁家不盼着儿女回家团圆呀,你看看,这个识字班,在您家这个小匣子里的有大半年了,她能不想爷娘吗;叫她出来回家过年去吧,行吗?”


听了姥姥的话,母亲先是一怔,然后便笑了起来,然后郑重的向姥姥保证道:“我听娘的,让她回家过年,和父母团圆。”然后,关闭了电视。


看到在电视屏幕上说话的“识字班”不在了,姥姥的担忧和不安才完全释然。


注:文中使用图片


壹点号 沂河飞鱼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灯,又灭了一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


于2023年1月30日去世


享年94岁


这也意味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里


幸存者照片墙上的灯


又将熄灭一盏


她的爷爷和父亲


在同一天被日军杀害


生前回忆起当年的经历


周湘萍话音颤抖、眼眶湿润


1937年,周湘萍只有8岁


那年她的父亲39岁


1937年12月13日


父亲一早准备去巷口的茅房


喊了周湘萍的叔叔和哥哥一起去


出门后便遇到了几个日本兵


日本兵拿着刺刀把他们三人围住


周湘萍与姐姐躲在门后看见这一幕


吓得双腿发软


日本兵押着他们走到家门口


父亲说他要留在家里养家糊口


可日本兵还是说


必须有一个人去当劳力


考虑到哥哥还小


叔叔头脑不大好


父亲便跟他们走了


当天下午,有人到家中报信


说看见日本兵


在南门外乌龟桥上把人打死了


周湘萍的爷爷要去找人


结果爷爷也被日本兵杀害


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周湘萍的妈妈和哥哥去找尸体


他们到中华门外、江东门那一带


到处寻找


每一步都要从尸体上跨过去


可是找了好几天


都没有找到爷爷和爸爸的尸体


8岁的周湘萍从此失去了爷爷和父亲


一个家庭失去了“主心骨”……


讲述亲身遭遇


希望后代勿忘历史


岁月流逝,但这段残酷的经历


给劫后余生的周湘萍


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


老人一想起惨死的亲人就悲伤不止


这段故事,她曾讲给很多人听


虽然记忆苦不堪言


但她希望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


懂得和平的珍贵


△速加 摄


2014年11月26日上午


周湘萍老人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向日本东京宗教联合会一行


讲述了自己在同一天内


失去父亲和爷爷的经历


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老人没有声嘶力竭地控诉


她平静、真实地为日本参观团


还原了南京沦陷后一家人的遭遇


老人曾说:“我一定要好好地活


看到我们国家越来越好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更加强大


我们再也不要被别人欺负!”


幸存者逐渐凋零


但历史不容忘记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民间故事》灯官戏耍杂货铺老板,

相传唐太宗为了让文武百官在元宵节里赏灯游乐,下了圣旨,各县设“灯官”一职,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里,替代地方官职务。此后,“灯官巡察”成了一些地方元宵节重要的民俗娱乐活动。


话说在北国松花江边有个古城,明清两代朝廷都在这里造过战船,所以叫“老船厂”。这里民风古朴,每年元宵节前后几天,扭大秧歌的、踩高跷的、耍龙灯的一拨接一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灯官巡察”这一风俗。灯官是“灯官巡察”的主角,历来都由乞丐头王干饭担当,他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嘴角画黑胡,鼻梁涂白道,在轿子里正襟危坐,一会儿吆喝一会儿唱,身边还坐着男扮女装的“官太太”,搔首弄姿,眉来眼去,动不动还在灯官的老脸上亲一口,令人忍俊不禁。轿前轿后簇拥着“衙役”,高举执事牌,上面写着“灯政司”“回避”“肃静”“天下太平”等大字,鸣锣开道,看热闹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年正月十六后半夜,王干饭“任职”期满,回到破庙,见小八蛋和几个小叫花子正在咬牙切齿咒骂不绝,问是为啥,小八蛋说:“兴隆杂货铺李掌柜早早夸下海口,说他老婆生儿子的话,赏我们一人一个雪花大馒头。这七八个月我们见庙就进,没少在菩萨面前帮他求子,结果他老婆真生了个胖小子,我们今天去讨大馒头,他却坐蜡了,只给了我们一人一个小元宵。”


“坐蜡”是老船厂的方言,意思是说话不算,自食其言,是讽刺挖苦话。王干饭在老船厂行乞的年头很多了,谁好谁孬都在他心里,他早就知道李掌柜是铁公鸡一个,听小八蛋这一说也很生气,就说:“叫他等着,我非治治他不可!”


一年的光景转眼就过去了。新年刚过,王干饭又去讨饭,他来到一家叫福源的糕点铺,掌柜的是个好心人,大过年的,啥话没说就给了王干饭一大包糖馅元宵。王干饭非常感激,说:“掌柜的,你今年多做五百个元宵吧!”掌柜的笑着说:“那怎么卖得出去?元宵不像其他糕点,过完十五谁买?”王干饭拍着胸脯,说:“听我的,保准没错!”


元宵节到了,这是一年里王干饭最




荣耀的时刻。浩浩荡荡的“灯官巡察”队伍走在城中大街小巷里,每到一家商号大门口,他就扯着嗓门唱:“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彩灯,哪家不把彩灯挂,本官罚他不留情。”听到唱声,准会有主人跑出来,真像见到朝廷命官一样,双手作揖,百般恭维,满嘴都是好话,之后笑哈哈地赏出几文钱来。


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图的就是一个快乐吉祥。


灯官虽然嘴里吆喝着罚啊罚啊的,那只是在制造欢乐气氛,历来就没见“上任”的灯官罚过谁。


正月十六,是灯官“上任”的最后一天,晚上,“灯官巡察”的队伍走过七街行过八巷,兴隆杂货铺出现在了眼前。高墙大院,朱漆大门,一对大红灯笼在门楼上高高地悬挂着,好不阔气,可是灯笼却没有光亮,里面的蜡烛没点燃,门前一片昏暗。


王干饭喝道:“是谁家挂着两个不亮的灯笼?也太不把本官放在眼里了,本官定罚不饶!”


听到喊声,杂货铺李掌柜屁颠颠地跑出来,见两个灯笼都灭了,也十分纳闷,赶紧说好话:“刚才还亮得好好的,谁知转眼就都灭了,还望灯官大老爷宽宏大量,大人不记小人过,我这就点着。”这已给足了灯官面子,要是往常,这事也就过去了,顶多再赏两个小钱罢了。然而今天,灯官王干饭却不依不饶,唱道:“正月十五彩灯亮,你家灯灭为哪桩?本官执法不留情,重重罚你可冤枉?”


灯官要罚李掌柜,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看热闹的人都情绪高涨,再加上这李掌柜平时缺斤少两,人品不太好,人们就都跟着叫好起哄:“罚,一定罚!”“灯官威武!”


要是平常日子,李掌柜可不吃这一套,他会指使人把叫花子赶走,但今天是正月十六,张灯结彩图的是吉利,如在众人面前翻了脸,不但会落下话柄,坏了名声,还一年晦气。于是他连连说道:“认罚,认罚,不知灯官怎么个罚法?”


王干饭说:“你家灯不亮,都怪你家蜡烛不好,罚你两根蜡。”


李掌柜觉得灯官很给面子,就叫人拿来了两根蜡给王干饭,可灯官却不接,说:“我罚你的不是这一般的蜡,是两根二十斤的大蜡。”


李掌柜为难地说:“我上哪弄二十斤的大蜡?也没地方买啊!”


“你买不到可以自己做啊,你不是能‘坐蜡’吗?”


李掌柜知道王干饭的话里有话,但在这场合也不能计较,就央求灯官能不能换个罚法。王干饭“通情达理”地说:“既然你不肯‘坐蜡’,那就罚你五百个元宵。”


李掌柜明白了,今天灯官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让自己难堪,现在已经是正月十六了,哪个点心铺还会存五百个元宵?如果拿不出来,就会叫人笑话自己抠门。正在迟疑,王干饭追问道:“你是认罚不认罚?”


看热闹的人又跟着起哄,人群像开了锅,都想看李掌柜的笑话。李掌柜没有选择余地,只好连连应允:“认罚认罚,我挨个点心铺去买,一定买足五百个元宵!”他心疼钱,但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福源糕点铺离兴隆杂货铺不远,掌柜是个实在人,他觉得王干饭异人有异相,信了他的话,今年多做了五百个元宵。眼看正月十六都过去了,还有四百多个没卖出去,他正在后悔不该相信一个要饭花子的话时,就有人风风火火地来买元宵,一个不剩,全包了。救场如救火,杂货铺李掌柜非常感激福源糕点铺,关键时刻救了他一把。


夜过子时,圆月高悬,“灯官”王干饭脱下戏服,回到了破庙里,和一帮叫花子煮元宵吃。王干饭拍了拍小八蛋的脑袋,说:“好样的,干得不错。”


显然,兴隆杂货铺门前的灯笼,就是小八蛋给捅灭的呀!


故事:天衣无缝的偷灯计划

李司令的工作是汽车销售,收入很不稳定,有时候一月能拿一万多,有时候一月只能拿到一千多的底薪。


他有个对象,叫李月英,两人已经领过证了,只是还没办婚礼,因为两人都在市里上班,为了节省房租,就同居在了一起。


虽然还没结婚,但家里的财政大权已经落在了李月英的手里,每月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李司令都要把工资悉数上交,然后由她统一发配。


如果李司令努力工作了,他就能看到李月英的笑脸,要是他工作不努力,一个月下来没卖几台车,或者是一台车也没卖,李月英就会冲他破口大骂。


这天发工资,李司令只拿了不到两千块钱,上月又没有好好干,只卖出去了一辆车。李月英照例又把他骂了一顿,允许他睡觉,不允许他近身。


第二天早上,李司令想吃早餐,李月英不给他做,躺在床上骂道:“就挣这几毛钱,还想吃早餐,喝西北风去吧你。”


把李司令气得不行,鱼水之欢不行,饭也没吃成。他摔门而出,到了楼下,准备饿着肚子开车去上班。


因为心中有气,踩油门的时候没控制好力度,倒车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他慌忙下车查看,后杠没事,蹭掉了点漆,买点自喷漆喷喷就行,就是后灯碎了,撞了个洞。


他的车是在他上班的汽车销售公司买的,花了五万多,这个灯是没法修了,只能换,换的话,又得好几百,本来就没赚到什么钱,这让他心疼不已。


上班的间隙,他到售后找杜晓,他们是老乡,他销售的工作就是杜晓介绍的。他把情况给杜晓说了,问他修修得多少钱?


杜晓说:“走,带我去看看你的车。”


李司令带着杜晓去了停车场,杜晓看了,说:“你这后杠没事,补点漆就行,只是这灯保不住了,得换新的,一个一千八百块钱。”


李司令一听,又气得不行,本来还以为五六百就能搞定,谁知道比他想的还要贵得多。


他这会儿还真有点修不起了,上月没赚到什么钱,还要交房租和水电,还要生活。他说:“不修了,先这么开吧。”


杜晓说:“那怎么行?灯出了问题,开车的时候是很容易出事故的,要是被交警发现了,还要扣你的分,罚你的款,你这车,根本就不合格,不能上路。”


李司令一听,慌了。不能开车不行,为了省钱,他住的地方比较偏,离他上班的地方有点远。他说:“那咋办?要不你先借我点?等我缓过劲儿了,再还给你。”


杜晓想了想,说:“我有一个好主意。”


李司令还以为是修车的方法,说:“什么法子?”


杜晓说:“你车上的灯,和公司试驾车上的灯是一样的,找个没人的时候,我给你换换不就得了?”


李司令一听,觉得是个办法,试驾车人人都可以开,出了问题真说不清是谁干的。可问题很快就又出现了,他说:“公司的人都走了,就咱俩不走,第二天试驾车又出了问题,那肯定所有人都会怀疑是咱俩干的呀。”


杜晓想了想说:“我有一个主意。你和你媳妇儿不是还没办事么?倒不如这两天你就把这事办了,请大家吃喜酒,到时候我晚到一会儿,神不知,鬼不觉。”


李司令觉得这个主意好,当下就同意了。他担心他媳妇儿心理素质不行,露出马脚,就没把这件事告诉他媳妇儿。


回到家,他把请同事喝喜酒的事说了,说应该能赚好几千,把她媳妇儿高兴得不行。


一切都按计划行事,喝喜酒那天,他把售前售后的人都通知了一遍,就连洗车的老孙头儿也没放过。


他一个售前的人,邀请售前的人吃喜酒,售前的人表示理解,但邀请售后的人吃喜酒,售后的人就不理解了,但好歹同事一场,他们也都去了。


因为李司令在公司里面什么都不是,只是个小职员,所以大家随的礼金都不多,售前的一人随了一百,售后的一人随了五十。洗车的老孙头儿没人商量,随了二百,全场最高。


杜晓姗姗来迟,人到齐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才到。他躲在材料室里,等到确定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才出来。他不能被人看到,一旦被人看到,那人要是喊他一块走,他们的计划就泡汤了。


这足足浪费了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


他几乎跑着去停车场开的李司令的车,把车开到售后,又跑着到前厅的抽屉里找钥匙,然后去开试驾车,把两个车开到一块,换灯一共用了五分钟,一共没几个螺丝,异常熟练。


换好灯后,他先把试驾车开到试驾车位,然后又把李司令的车开到停车场,最后开着自己的车去赴宴。


他到了餐厅,所有人都落座了,刚开始喝酒。有人看到了他,问他:“你怎么才来?”


他笑着撒谎说:“刚在厕所蹲了个坑。”


李司令看到杜晓,杜晓冲他点了点头,他知道事情成了,就开怀畅饮了起来,直喝得酩酊大醉才结束。


第二天,试驾专员开着车去洗车,这是他上班的第一件事,洗车的时候他发现试驾车的尾灯坏了。他依稀觉得试驾车被人挪动过,赶紧去报告了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看了车,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但他可以确定,试驾车撞了,如果不是试驾专员,那就肯定是前厅的销售,因为其他人不会动试驾车。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开会。早会,他当着所有人的面,问:“试驾车是谁撞坏的?”


没有人承认。


他说:“是谁撞坏的,你现在承认,我只扣你一半的费用,如果你不说,被我查出来了,我要扣你十倍。”


还是没人承认。


销售经理急了,吼道:“是谁!你现在还可以主动承认,如果被我查出来了,你直接给我走人。”


还是没人承认。


李司令仔仔细细的想了想他们的计划,他觉得天衣无缝,并且看经理的表现,他觉得经理也肯定是没啥办法。


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整个公司,所有人都来看试驾车,李司令去看了,杜晓也去看了,他们俩看了之后,还小声的议论:“这是谁呀?”


“谁知道。”


洗车的老孙头儿也去看了,他发现灯是坏的,但后杠是好的,一点剐蹭的痕迹都没有。这是什么情况?是撞到了什么东西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种带脚蹬的电线杆,可他转遍了附近的电线杆,也没找到一个带脚蹬的。


那这是什么情况?他解释不清了。


这肯定是人干的,但没人承认,这让销售经理很生气,他找到行政,要求调监控。


行政撇着嘴说:“要是能调监控,是谁撞的,我不早就告诉你了?咱的监控早就坏了,你不知道?”


销售经理说:“一直都没有修?”


行政继续撇着嘴说:“一直说修,一直也没修。”


如果没有监控,那就真没啥办法了。


明的不行,销售经理又开始搞暗的,一个一个的和售前的人谈话,问他们有怀疑的对象没有,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说的最多的就是前一天车还好好的,肯定是李司令喝喜酒那天撞的。


销售经理也觉得肯定是那天出的事,可是谁呢?那天晚上,售前的人几乎都在一起,他们停好车后,早早的就去了饭店,停车的时候也没人注意车的尾灯到底撞了没有。


他算是摸排了两天,一点线索都没有。


洗车的老孙头儿只会在售前卖车的时候或者是有车来售后保养完了之后才会忙一会儿,洗洗车。他洗车的速度很快,洗一辆车也就几分钟的事,所以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没事的时候他就在那琢磨撞车的事,觉得真是奇妙,好好的一个车,撞了,明明是人干的,可就是找不到是谁。


没事的时候,他就在汽车店附近转悠,他想找到一个带脚蹬的电线杆,找到第一案发现场,可始终没有找到。


这么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也没有任何进展。


渐渐的,人们淡忘了这件事。


一天,老孙头儿无车可洗,就在售后转悠,这时来了一个车主修车,他的车后车灯坏了,问售后怎么修?售后的人说:“这个简单,换个车灯,几分钟的事。”


售后的这句话,让老孙头儿豁然开朗,他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试驾车的车灯,会不会是被人换了?


如果车灯是被人换了,那可能换车灯的人是谁?他觉得只可能是售后的人,因为售前的人不会。那售后的人,谁的嫌疑最大呢?他想到了那天晚上,杜晓最后一个到了现场,跑着上了楼,明明一脑门的大汗,非说自己在厕所蹲坑,在厕所拉个屎,还能累出一脑门儿的大汗?他觉得那家伙肯定在撒谎,他觉得杜晓很有可能就是换试驾车尾灯的人。


可证据呢?现在凡事都讲究个证据,没有证据根本没人会承认,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再说一脑门儿汗的事,他自己肯定不会承认不说,其他人估计也都没法作证了,因为时间过去得太长了。


没事的时候他就在那观察杜晓,他觉得杜晓绝对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他相信相由心生,他能看出杜晓的眼里藏着奸诈,并且是那种敢于行动的奸诈。


又过去了三天,离发现试驾车尾灯碎裂已经过去十天的时间了,试驾车的尾灯也换过了,像是大家都淡忘了这件事。


老孙头儿思来想去,决定放手一搏。


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找到杜晓,蹲在他的旁边,说:“经理找你谈话了没有?”


杜晓一听,心里一惊,说:“找我谈啥话?”


老孙头儿听了,把脸一沉,说:“要是换了别人,我都不想搭理他,我是看咱俩平常处得不错,现在我告诉你,你还有机会。”


杜晓听得害怕极了,但他实在想不出自己到底是哪儿露出了马脚。


老孙头儿接着说:“你真以为咱售后的监控坏了?你真以为公司不追究了?公司现在是在招人,等公司一旦招来了人,第一件事就是开了你。”


看到杜晓心虚害怕的样儿,老孙头儿在心里断定,换灯的人,就是他。


这下轮到杜晓心里犯嘀咕了,思来想去,他决定去自首,不能因为一个车灯让自己丢了工作,他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等着他的工资吃饭。他主动去找销售经理承认了错误,说车灯是自己换的。


销售经理问他:“那车灯你换到哪去了?”


杜晓觉得事情再瞒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就把事情全招了,说:“试驾车的车灯,现在在李司令的车上。”#搞笑##故事#


【“我与《黄山日报》”征文53】陈昌奉:家的灯光

编 者 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今年5月,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的“黄山日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这一刻,我们感慨万千,既有春华秋实收获的喜悦喜庆,也有面向读者用户的感激感恩,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站在新的起点上,决定从即日起开展“我与《黄山日报》”主题故事征文,一起回首携手走过的难忘岁月,回味那些辛苦快乐的幸福过往,纪念彼此伴跑的风雨征程,抒发共赴未来的豪情壮志。


征文活动至3月底结束。征文以有故事、有细节、生动感人者为佳,也可一事一议,篇幅1500字以内,附资料图片或

家的灯光


陈昌奉


十几年前,作为一个外宣人,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到黄山日报社走动。当时报社还在阳湖那边,灰色的三栋楼。见到我们,报社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报社是你们的家”。我们也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办公室、编辑部、校对室、印刷厂,这里坐坐,那里聊聊。旁边的知味来饭店甚至报社宾馆都有过我们的踪迹。几年的沉浸,不但熏习了“新闻味”,学会点写作和摄影;还打开了“新闻眼”,透过这个瞭望台,发现了黄山的美丽深邃和蓬勃生机。近几年来,转了多个岗位,生活道路又转向。但黄山日报如同家的灯光,不论我是在街口,还是在拐角,始终在照着我前面的路。


2002年,我从乡镇教师被公招到县委宣传部。4月18日,到宣传部报到,时任常委部长徐丽和我谈话,说“昌奉,你到部里来工作,主要就是做新闻工作,给黄山日报、安徽日报等供稿。你年龄不小了,我有点担心。”部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起初,由于对祁门县情和新闻业务都不了解,不知道写什么。精神压力很大,天天只好趴在办公桌上,对着黄山日报学习。发现好的文章,就剪贴在一个笔记本上。8月份,徐丽部长还带着我们几个人去芦溪采风,她将我们介绍给芦溪乡领导,她就回去了。副部长倪文华、我和汪鑫华跑了几个点,晚上去阊江河里洗澡,住在芦溪街唯一的小旅社里,蚊子很多。第二天我们坐绿皮火车回县城。回来就得交作业。我写了一篇通讯《倔老康养牛记》,讲的是一个康姓农民养黄牛的创业故事。老康要养黄牛,老婆劝不动,要和他离婚,跑出去打工了,之后老康养牛成功,一年收入上十万,老婆又回来帮他。写好之后,用稿纸誊抄一遍,通过传真机传到黄山日报社。这篇稿件发表在二版上,算是我在黄山日报的第一篇稿件。


2004年5月20日,时任祁门副县长的李炜带队去考察茶叶生产,回来之后,我写了一篇《茶农三笑》的稿件,重点讲述了箬坑红旗的早茶采摘、柏溪乡的制作培训、金东市场的茶叶交易,以讲故事的模式展现了祁门茶叶生产新风貌。当天晚上曹丽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应该会发头版头条。我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十一点多,拿到报纸,看了又看。本来自己的文字不怎么样,但一旦见了报、变成铅字之后,就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顺眼。头版头条的刊发,激发出我的信心和写作的乐趣。从这里出发,我尝试着往深里走,往高处走,最多一年写了近80篇新闻,发了13个头版头条,在全市通讯员中产量和质量都算比较高的。先后写出《祁门造出电力电子“中国芯”》《祁门红茶,凤凰腾飞》《九都山上好风光》等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助力祁门打造了“驻村夜访”“刑事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等全国典型,屡次获评黄山市对外宣传先进个人和黄山日报社新闻通讯员一等奖,消除了徐丽部长的担心。


不仅是自己写稿,外宣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安排、陪同来祁门的记者采访事宜。祁门是黄山日报记者比较喜欢过来的地方。汪怡民、张真、汪海燕、祁俊、徐海生等几位记者都很关注祁门。在下乡和共同采访中,我又了解了很多。怡民老师能吃苦、大嗓门、快枪手,来祁门最多,我陪他跑遍祁门的所有乡镇。张真老师每到一处,必须认认真真掏出自己的记者证,说“我是黄山日报社记者张真”,严谨的作风,给我很深的印象。海燕记者去到新安镇,写出一篇《皖赣边界贸易忙》,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农村边界的年冬景象,让我大开眼界,见识了新闻的散文式写法。那些年,我见证并感受到了日报记者“看得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的真实身影。


一方水土养一方报人,一方报人成一方文化。黄山日报是黄山市的气质和名片。它站在黄山顶上,浸润在徽州中,把握时代脉动,记录黄山发展,是黄山当之无愧的思想文化阵地。至今,每当看见黄山日报这几个字,总感觉“我不是过客,而是归人”。


近几年,黄山日报主动探索媒体改革,报社发展浩浩汤汤。在此,祝愿黄山日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程子洋 二审:王婧 终审:徐海生


编 者 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今年5月,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的“黄山日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这一刻,我们感慨万千,既有春华秋实收获的喜悦喜庆,也有面向读者用户的感激感恩,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站在新的起点上,决定从即日起开展“我与《黄山日报》”主题故事征文,一起回首携手走过的难忘岁月,回味那些辛苦快乐的幸福过往,纪念彼此伴跑的风雨征程,抒发共赴未来的豪情壮志。


征文活动至3月底结束。征文以有故事、有细节、生动感人者为佳,也可一事一议,篇幅1500字以内,附资料图片或

家的灯光


陈昌奉


十几年前,作为一个外宣人,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到黄山日报社走动。当时报社还在阳湖那边,灰色的三栋楼。见到我们,报社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报社是你们的家”。我们也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办公室、编辑部、校对室、印刷厂,这里坐坐,那里聊聊。旁边的知味来饭店甚至报社宾馆都有过我们的踪迹。几年的沉浸,不但熏习了“新闻味”,学会点写作和摄影;还打开了“新闻眼”,透过这个瞭望台,发现了黄山的美丽深邃和蓬勃生机。近几年来,转了多个岗位,生活道路又转向。但黄山日报如同家的灯光,不论我是在街口,还是在拐角,始终在照着我前面的路。


2002年,我从乡镇教师被公招到县委宣传部。4月18日,到宣传部报到,时任常委部长徐丽和我谈话,说“昌奉,你到部里来工作,主要就是做新闻工作,给黄山日报、安徽日报等供稿。你年龄不小了,我有点担心。”部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起初,由于对祁门县情和新闻业务都不了解,不知道写什么。精神压力很大,天天只好趴在办公桌上,对着黄山日报学习。发现好的文章,就剪贴在一个笔记本上。8月份,徐丽部长还带着我们几个人去芦溪采风,她将我们介绍给芦溪乡领导,她就回去了。副部长倪文华、我和汪鑫华跑了几个点,晚上去阊江河里洗澡,住在芦溪街唯一的小旅社里,蚊子很多。第二天我们坐绿皮火车回县城。回来就得交作业。我写了一篇通讯《倔老康养牛记》,讲的是一个康姓农民养黄牛的创业故事。老康要养黄牛,老婆劝不动,要和他离婚,跑出去打工了,之后老康养牛成功,一年收入上十万,老婆又回来帮他。写好之后,用稿纸誊抄一遍,通过传真机传到黄山日报社。这篇稿件发表在二版上,算是我在黄山日报的第一篇稿件。


2004年5月20日,时任祁门副县长的李炜带队去考察茶叶生产,回来之后,我写了一篇《茶农三笑》的稿件,重点讲述了箬坑红旗的早茶采摘、柏溪乡的制作培训、金东市场的茶叶交易,以讲故事的模式展现了祁门茶叶生产新风貌。当天晚上曹丽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应该会发头版头条。我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十一点多,拿到报纸,看了又看。本来自己的文字不怎么样,但一旦见了报、变成铅字之后,就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顺眼。头版头条的刊发,激发出我的信心和写作的乐趣。从这里出发,我尝试着往深里走,往高处走,最多一年写了近80篇新闻,发了13个头版头条,在全市通讯员中产量和质量都算比较高的。先后写出《祁门造出电力电子“中国芯”》《祁门红茶,凤凰腾飞》《九都山上好风光》等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助力祁门打造了“驻村夜访”“刑事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等全国典型,屡次获评黄山市对外宣传先进个人和黄山日报社新闻通讯员一等奖,消除了徐丽部长的担心。


不仅是自己写稿,外宣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安排、陪同来祁门的记者采访事宜。祁门是黄山日报记者比较喜欢过来的地方。汪怡民、张真、汪海燕、祁俊、徐海生等几位记者都很关注祁门。在下乡和共同采访中,我又了解了很多。怡民老师能吃苦、大嗓门、快枪手,来祁门最多,我陪他跑遍祁门的所有乡镇。张真老师每到一处,必须认认真真掏出自己的记者证,说“我是黄山日报社记者张真”,严谨的作风,给我很深的印象。海燕记者去到新安镇,写出一篇《皖赣边界贸易忙》,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农村边界的年冬景象,让我大开眼界,见识了新闻的散文式写法。那些年,我见证并感受到了日报记者“看得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的真实身影。


一方水土养一方报人,一方报人成一方文化。黄山日报是黄山市的气质和名片。它站在黄山顶上,浸润在徽州中,把握时代脉动,记录黄山发展,是黄山当之无愧的思想文化阵地。至今,每当看见黄山日报这几个字,总感觉“我不是过客,而是归人”。


近几年,黄山日报主动探索媒体改革,报社发展浩浩汤汤。在此,祝愿黄山日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程子洋 二审:王婧 终审:徐海生


:

【本文标题和网址】与灯有关的故事有哪些(关于灯神话故事) www.chun1983.cn/cjxs/122263.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