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解析)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07 08: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解析),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558个字,大小约为25KB,预计浏览完需要14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唐 • 王维 | 杂诗三首 • 其二

杂诗三首 • 其二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来日:来的时候。


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背景:


安史之乱之后,诗人便在孟津隐居多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


赏析: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体味精妙。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说得颇中肯。


罗宗强先生在论述盛唐诗人善于将情思和境界高度净化时,将王维这首诗与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作了比较。两诗的题材内容十分类似。


王绩诗写得质朴自然,感情也真挚动人,但诗中写自己遇到故乡来人询问故乡情事,一连问了子侄、栽树、建茅斋、植竹、种桷、水渠、石苔、果园、林花等一系列问题,“他把见到故乡人那种什么都想了解的心情和盘托出,没有经过删汰,没有加以净化。因此,这许多问,也就没有王维的一问所给人的印象深。”通过这一比较,足以显示出“王维是一位在意境创造中追求情思与景物的净化的高手”(罗宗强《唐诗小史》)。



王维《杂诗三首·其三》: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诗。


这首诗位于《杂诗》三首的第三首,情感则从期待、盼望,转而失望。


五代词人冯延巳词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其词境大抵相似。南唐后主李煜词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则是对此诗的最好注脚。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开了“离恨恰如春草”的好头,引得五代、宋代词人广泛引用。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又看到梅花绽放了,又听见鸟儿飞回处处啼叫了,可是亲爱的你又在哪里呢?这是写“春景之美”。


“已见寒梅发”首句,是对第二首“寒梅著花未”的呼应。


又看见梅花开了,又听见鸟儿啼叫,唯独不见恋人归来。春风是守信的,一年一度一归来,陪伴着梅花。燕子也是守信的,秋去春又回,“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春天已然来临,春景无限美好,可是姹紫嫣红开遍,又有谁能携手同赏呢?景色越美,人越孤独。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处处含情。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这两句是说,怀着一颗日夜思念的心,看着春草不断生长,害怕就要连到阶前,惹起无限的离愁别绪。这是写“离愁之恨”。


一个“畏”字,可作全诗诗眼,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女子对于离愁别绪无限延伸的畏怕之心。


“心心”二字,最是耐人寻味。“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心心相印,才是最美好的爱情。可是,女子显然等不到情郎归来,相思之心逐渐变成了埋怨。唐孟郊《结爱》诗云:“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如果爱得不够深,那么心与心就会有嫌隙,就会生抱怨,就会成为痛苦的开始。


原本是美好的春草,也因为“心心”不能相聚、相惜、相守而变得不忍目睹。


结合第一首杂诗,不难想见女子等待的久远与孤独。虽“常有江南船”,可是连一封书信也不曾收到。这样的等待,还需要多久呢?“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在不确定中,给人留下了无比阔大的想象空间。


纵览全诗,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语意颇深,含义隽永,立意新颖,意境高远,婉约而深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是为相思诗中的绝妙佳作。


《杂诗 其二》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著(zhuó)花,开花。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诗人久居孟津,在异乡忽遇故知,激起了强烈的乡思,所以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故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按着“故乡”的这个释义,我不知道自己该思念哪个故乡。


爷爷那一辈生活的地方是我的故乡吗?我只在那里呆了不足一年,对它的印象只剩下深褐色的大木屋,大屋旁结了巨大黄灿灿柚子的柚子树,那只凶狠地追着人啄的大公鸡以及沼气池上搭着的简易厕所。每次去如厕,我都要鼓足勇气不去看幽绿的深池,小心翼翼地踏上颤巍巍的木板迅速解决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个心理阴影。后来,爷爷奶奶都故去了,木制大屋也拆了,叔叔姑姑各奔东西,互相来往还不及左右邻居,即使见了面估计谁也认不得谁,那里,应该不能算故乡了吧?


父母生活的地方是我的故乡吗?我在那里出生成长直到考上外面的大学。我的童年、少年在那里度过,很多记忆深藏在心底。我的味觉,我的习惯,我的个人“风格”还是深深刻着那里的印记。


大学学习生活的地方可以算一个“故乡”吗?


先生的故乡可以称为我的故乡吗?


或者,每一个都可以称之为我的故乡,因为在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我生活的足迹,或深或浅,每一个地方都值得在有生之年怀念向往和珍惜。




王维一首以“微物”构成悬念的小诗


王维《杂诗》三首,以其二“君自故乡来”最为著名。


有人认为三首虽各自成章,但意思互有关联,不宜将之分割开来解释。但也有人认为,将之独立起来理解更为恰当。笔者以为,第一、第二首都采用提问方式,在形式上较为接近,而第三首在内容上,与第二首有着更深入的意脉联系,可以据此作互文式理解。虽然笔者这里主要讨论第二首,但为方便计,先把三首一并转引如下:


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对于第二首,前人也有过不少评点,《唐诗评注读本》从叙述口吻入手,认为“通篇都是询问口吻,而游子思乡之念,昭然若揭。”


现代学者,常常会引王绩《在京思故园乡人问》来比较,那种一口气问及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渠水石计等十余个问题,是很能说明其思乡心切的。而像王维那样,只问窗前那株寒梅,只有家乡的那株寒梅受他挂念,似乎有点违反人之常情,有点不合逻辑。


当然,后来的评点者,也有从抒情主人公询及的微物着眼,强调其背后传递的心情,强调其合理性。如《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点评的,“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还有强调这种微物的与众不同,如《诗境浅说续编》所云:“故乡久别,钓鱼之地,朋酒之饮,处处皆萦怀抱,而独忆窗外梅花。论襟期固雅逸绝尘,论诗句复清空一气。所谓妙手偶得也。”


而当代学者刘学锴对“有些出乎常情”的看法加以反驳说,这绝非


这样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毕竟是出于想象的揣摩了。既然是想象,如果把其三的那首诗结合起来理解,可能就有另一种思路。


因为第三首诗是站在家居的女性立场,来抒发因为寒梅花开而引发的一种春愁。这样,那种始终站在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角度来揣摩跟寒梅的合理性关系,比如古人所说的跟王维其人气质、趣味的相近(“雅逸绝尘”),或者如刘学锴想象其跟抒情主人公少年时代的家居生活的关联,等等,都可以暂时搁置起来。或者说,这与其说是写出了寒梅跟“我”的联系,还不如说是深一层写出了“我”对寒梅有可能引发隐含着的不出场的她的情感波动的关注。而作为雕刻着花纹的绮窗,就有了特别的暗示,似乎在指向一位与绮窗相互映衬的女子,如同王维在《扶南曲歌词》第五首中所写的,“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


与特定的空间“绮窗前”相关联的,还有特定的时间“来日”,就是客人离开故乡的那一日。因为这是客人最后呆在故乡的日子,所以保留了就客人而言有关家乡最新的消息。与这特定时间相联系的,还有“寒梅著花”这一特定事件。为何寒梅著花这一自然物的变化会成为一个特定的具有人情渗透的事件?因为这透露出春天将临的消息。并因为这一消息,会引动绮窗中人的心灵的脉动,或者如第三首诗写的那种“愁心”。这样,抒情主人公对家乡绮窗下寒梅是否开花的牵挂,可能也隐约透露出,他更是在担心,这种寒梅著花,会引动、感发他所牵挂之人的一种愁绪。这种构思方式,接近于王维早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不过这首诗写得更含蓄,使得读者在感知明显的思乡之情外,只能从想象中来揣摩其物象背后可能指向一种更隐秘的情感。


但是,认为寒梅指向的是抒情主人公当下的趣味、气质,或者可能是少年家居生活的情感投射,乃至可能曲折传达对于绮窗内一位女子的关心和担忧,都是把诗中引出的寒梅著花视为是貌似不合常情中所具有的理之必然。顺便一提的是,从理之必然的思路出发,一般认为是晚唐人伪造出的陶渊明诗《问来使》,开头四句:“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其用菊花来替换窗前的“寒梅”,目的也是在加固与主人的合理性联系。但也有人,比如台大的欧丽娟,从现代非理性角度分析,认为抒情主人公问及寒梅著花这本身不足道的细微内容,恰是因其见到客人后情绪激动,说出了非理性的一句话,诗人对这一非理性瞬间的捕捉,反而见出了其情感表达的真切。虽然这样以“理性停摆”来解释的不合理但合情的结论,有几分道理,但这种完全立足于现代人的观念来解读唐人诗歌创作的自觉,究竟是打开了解读的思路还是遮蔽了古代诗人不同于现代人的情感脉动,其实还是需要再推敲的。


重读王维的这首小诗,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不在于抒情主人公提出的这种寒梅著花的微物,究竟是应该在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框架中得到解释,而是这微物构成的“事件”首先是作为问题,抛给诗中客人的。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抒情主人公直接地、强硬地认定了客人是能够回答主人的提问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刘学锴说,“‘应知’云云,迹近噜苏,却表现出了解故乡情事之急切,透出一种近似儿童似的天真与亲切。”泛泛地这样解释,当然没问题,但恰恰在“应知”后,接上这样一个特定时间、空间限制的微物,才凸显了把自己的“应知”强加于对方的天真。相比之下,王绩那首诗有一连串的提问,比较宏观和笼统,较少特定时空的限制,反而是容易回答的,所以被提问的朱仲晦,还真的写了一首《答王无功问故园》,来一五一十回答王绩的提问,彼此的问答,好像很有默契,是“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但王维的提问,又有哪个客人能够像朱仲晦回答王绩那样,自信满满?


擅长诗歌解读的人,也许会嘲笑笔者的迂腐。王维以提问方式写诗,就是为了表达他个人的一种情感,是无需客人回答的,而在具体提问后,五言绝句的体制,也很难再留下回答的空间。虽然诗人也可以用浓缩句的方式,来一问一答,如贾岛写下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等名句,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当他执着地把一个纯粹个人化的情感微物纳入故乡客人“应知”的框架时,其主客认知间形成的可能反差,也为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理解,表征了人们可能应对他人的这种一厢情愿的提问的窘境。习惯于认同抒情主人公立场的读者,可能不会从客人立场来思考如何回答的问题,但抒情主人公习惯于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物的同时,有时也把这种主观性投射在故乡客人、投射在他人乃至情境之外的读者身上,这种生硬而天真地把他人认定为“应知”,构建起人与人交流、人与文学的创作和理解如何达成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推动读者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语境(比如从理性抑或非理性角度)的一个出发点。(詹丹)



王维《杂诗其二》| 乡愁,是窗前的那株寒梅

文/杜豆豆


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来到万卷好书栏目。今天,我们来共读《唐诗三百首》中,五绝的第5篇,来自王维的《杂诗》。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我家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花窗前的那一株腊梅,开花了吗?


诗人这种对话式的写法,很有情景代入感,我们很快就会在脑海中得到这样的一幅画面:诗人拉着老乡的手,在急切地问话。他是怎么说的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很口语的一句话,简单易懂:您刚从咱老家来,对老家的事儿应该很了解吧。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来日,是指对方动身前来的那天。绮(qi)窗,是雕饰精美的窗子。著(zhuó)花,就是开花的意思。诗人思乡心切,太想知道故乡的变化了,什么都想问,却一时间不知道从何问起,这时,心里忽然想起了家里那扇雕花的窗和窗前的那株梅花,于是便脱口而出: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了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他很想知道故乡的一切,心情急切到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两个“故乡”的叠用,是不加思索的,但却又是传神的——快快快,快来告诉我,咱老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可是,对方哪里知道他想了解什么?想必正在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您想知道点儿什么呢?


我想知道什么呢?诗人也在问自己。什么都想知道,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想知道的太多了,怎么说得完呢?


这种心情,初唐的王绩在《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间》也曾写到过。他漂泊在外多年,在自家门口遇上了一位故乡来客,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握住人家的手问个不停,从老朋友到孩子,从家里的兄弟侄儿到旧日庭园,从新树柳行到茅草房,从竹子到梅花,从渠沟的水到石头上的青苔,从院子里的果树到林子里的花,仍然是意犹未尽。



然而,同样是表达急切心情,王维却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寒梅的特写镜头,就这样出现在你我的脑海里,从此成了思乡的象征,再也抹不去。对比王绩的思乡,问了那么多,我们一个也没记住。这就是王维诗作高妙的地方,含蓄委婉,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这首诗,是《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诗人模仿江南乐府民歌风格,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每一首都浅显易懂,但精巧别致。


这第二首诗最出名,也被称为“问梅”,描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那前两首写的什么呢?


第一首是“寄书”,描写的是主人公盼望家乡书信的心情。“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意思是: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边,门前正对孟津的渡口。那里常有开往江南的船来往,可我的信到底是寄过了没有?


见有家乡来船,就连忙问自己:寄过了没有?寄过了,似乎又没有寄。这样的喃喃自语,似乎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其实,是心里盼着能有来自家乡的回信。诗人借这样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愁思。寄了家书,天天盼着能有回音,能知道家中情况,可是,内心里又害怕听到什么坏消息。那种又盼又怕的心情,夹杂着漂泊在外的怅惘,主人公想念家人那种失魂落魄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第三首诗,则是承接“问梅”,以妻子的口吻写的回信。“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意思是:才看见冬梅开过花,又听到春天的鸟儿开始啼叫。我内心忧愁,去看那些新生的春草,可却怕看到它在玉阶旁,渐渐地蔓延生长开来。


这些诗都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时的诗作。三首诗写出的是一样的缠绵深婉之情,也都是一样的不事雕琢,自然朴素。


诗的内容讲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吧: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万卷好书栏目下一期,继续讲读。


和我一起读书吧!我是杜豆豆,倾一生之力,读万卷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欢迎关注我。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文/杜豆豆


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来到万卷好书栏目。今天,我们来共读《唐诗三百首》中,五绝的第5篇,来自王维的《杂诗》。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我家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花窗前的那一株腊梅,开花了吗?


诗人这种对话式的写法,很有情景代入感,我们很快就会在脑海中得到这样的一幅画面:诗人拉着老乡的手,在急切地问话。他是怎么说的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很口语的一句话,简单易懂:您刚从咱老家来,对老家的事儿应该很了解吧。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来日,是指对方动身前来的那天。绮(qi)窗,是雕饰精美的窗子。著(zhuó)花,就是开花的意思。诗人思乡心切,太想知道故乡的变化了,什么都想问,却一时间不知道从何问起,这时,心里忽然想起了家里那扇雕花的窗和窗前的那株梅花,于是便脱口而出: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了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他很想知道故乡的一切,心情急切到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两个“故乡”的叠用,是不加思索的,但却又是传神的——快快快,快来告诉我,咱老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可是,对方哪里知道他想了解什么?想必正在用疑问的眼神看着他:您想知道点儿什么呢?


我想知道什么呢?诗人也在问自己。什么都想知道,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想知道的太多了,怎么说得完呢?


这种心情,初唐的王绩在《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间》也曾写到过。他漂泊在外多年,在自家门口遇上了一位故乡来客,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握住人家的手问个不停,从老朋友到孩子,从家里的兄弟侄儿到旧日庭园,从新树柳行到茅草房,从竹子到梅花,从渠沟的水到石头上的青苔,从院子里的果树到林子里的花,仍然是意犹未尽。



然而,同样是表达急切心情,王维却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寒梅的特写镜头,就这样出现在你我的脑海里,从此成了思乡的象征,再也抹不去。对比王绩的思乡,问了那么多,我们一个也没记住。这就是王维诗作高妙的地方,含蓄委婉,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这首诗,是《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诗人模仿江南乐府民歌风格,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每一首都浅显易懂,但精巧别致。


这第二首诗最出名,也被称为“问梅”,描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那前两首写的什么呢?


第一首是“寄书”,描写的是主人公盼望家乡书信的心情。“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意思是:我家住在孟津的大河边,门前正对孟津的渡口。那里常有开往江南的船来往,可我的信到底是寄过了没有?


见有家乡来船,就连忙问自己:寄过了没有?寄过了,似乎又没有寄。这样的喃喃自语,似乎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其实,是心里盼着能有来自家乡的回信。诗人借这样的问句,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愁思。寄了家书,天天盼着能有回音,能知道家中情况,可是,内心里又害怕听到什么坏消息。那种又盼又怕的心情,夹杂着漂泊在外的怅惘,主人公想念家人那种失魂落魄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第三首诗,则是承接“问梅”,以妻子的口吻写的回信。“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意思是:才看见冬梅开过花,又听到春天的鸟儿开始啼叫。我内心忧愁,去看那些新生的春草,可却怕看到它在玉阶旁,渐渐地蔓延生长开来。


这些诗都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时的诗作。三首诗写出的是一样的缠绵深婉之情,也都是一样的不事雕琢,自然朴素。


诗的内容讲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一遍吧:


《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wèi)。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万卷好书栏目下一期,继续讲读。


和我一起读书吧!我是杜豆豆,倾一生之力,读万卷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欢迎关注我。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

【本文标题和网址】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杂诗三首其二王维解析) www.chun1983.cn/cjxs/121198.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