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来着(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待收藏 /  2023-05-11 05: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来着(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657个字,大小约为21KB,预计浏览完需要1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贵筑街道天鹅村:乡村托管班 萌娃有“趣”处

“最近地里事情多,没时间管小孩。现在村里开了‘托管班’,有老师照顾孩子,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天鹅村村民刘静说。




连日来,贵筑街道天鹅村工作人员走访了解到,不少村民因在外务工或因暑期正值农忙时节,无暇照顾孩子,孩子们的暑期管理和作业辅导等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






为此,贵筑街道天鹅村便有了开设暑期“托管班”的想法,并且得到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筑街道社工站的大力支持,并以党建引领形成“社区 社工 社区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开展“七彩假期·筑梦童年”暑期兴趣小组系列活动。




“我们‘托管班’开办以来,秉持的是不收费原则,主要还是方便村里的家长和孩子。”贵筑街道负责人王欢介绍说,目前托管班共有20个志愿者,学生105个,每天大概有40个孩子会到托管班上课。






“暑期‘托管班’与学校日常教育是不同的,我们在给学生提供基本看护服务的同时,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在我们主要开设了思想政治引领、青少年课外知识辅导、防溺水、防性侵自我保护、心理健康和兴趣激发等教育课程。”贵州师范大学志愿者王伦琪说。






同时,托管班通过开展故事田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等,让孩子讲述村子里的淳朴民风、参与环境整治等,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环境治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活动开办以后,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又让他们在学习中学到技能和知识,给孩子们创造了在暑期拓宽视野的机会。


贵阳云岩区三民巷:刷新小巷“颜值”提升生活品质

“家门口的墙面全部被刷新,梯坎砌了新的,垃圾被清理,干净明亮了很多。前几天我朋友来家里做客还说我选的这个地方可以,买菜出行都很方便。”居民李文璐是今年初搬来云岩区三民巷1号的租客,说起如今小巷的环境,她非常满意。


刚搬来时,李文璐对这里的环境比较失望,楼下长约百米的梯坎上长满了青苔,墙面暗淡,路上不时有垃圾。如今小巷变了样,出行通畅、环境变好,居住在此她舒心了许多。


三民巷位于云岩区黔灵东路街道,全长300余米,周边分布着公安厅宿舍、海外宿舍、贵阳饭店宿舍、邮电30号宿舍等老小区。这条狭窄的巷子,连着三民东路农贸市场、上河坎街、文昌北路,是周边居民的必经道路。经过几十年岁月侵蚀,小巷显得愈发破旧,墙面破损、排水管道堵塞严重、道路坑洼,基础设施落后,其中,连着三民东路农贸市场和上河坎街长达近百米的梯坎,更是潮湿。虽背靠喷水池商圈,三民巷却显暗淡。


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面貌,今年,三民巷被云岩区纳入背街小巷改造项目,通过改造让三民巷重新焕发了活力。


“我们6月20日进场改造,8月中旬就全部完工了。”项目负责人黄小平说,改造中,施工人员、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黔灵东路街道工作人员始终以居民的意见为基准,让改造真正落到实处、改到要处。结合小巷实际,改造内容主要有车行道改造、更换沉降井盖、排水管道疏通、架空综合线缆绑扎、外立面提升等。


改造后的三民巷,给商户和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居民肖琴居住在三民巷已有十余年,不仅家在此,自家的门面也在此,“路好走了,我家的门面也被刷新了,来买东西的顾客多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芸


「贵州历史文化随笔征文大赛作品选登」安顺屯堡:风吹不走的乡愁

总有几条老街睡在这里,总有几块石头横在这里,总有几个老人坐这里,总有几间老屋守在这里,总有几个故事藏在这里……


田野里的屯堡——下坝村。李立洪摄


中国,贵州,安顺,屯堡。


屯堡,是一种方言,是一种建筑,是一种唱腔。贵州安顺,一个个六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大明遗风的山寨,一个个石头一样默默不语的村庄,在时光的影子里静默在大山深处。这里曾经是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的主战场,如今是黔中腹地鱼米之乡。屯堡是明朝散落在贵州的一枚棋子。这枚棋子,朱元璋一落子就是几百年。如今,下棋的人已随风而去,这枚生根的棋,静默成历史天空中一个个标点,打在贵州安顺那些叫屯、叫堡、叫旗、叫哨的屯堡村庄。


在安顺,屯堡村寨石头一样随处可见。西秀云山屯、平坝天龙屯、普定下坝屯,是着墨较浓的那几个标点。


时常有画家,或学画的学生,三三俩俩来到屯堡村寨。定位,展纸,落笔;素描,写生,国画。石头的建筑,沿石巷而来的水牛,靠墙而坐的老人……用什么帮助时间记忆这些石头部落?用画笔,用镜头,用游走的心,用那些在风中飘来飘去的故事和歌谣。


屯堡民居。李立洪摄


屯堡村寨,一般都有高大厚实的石寨门,卡在山垭口中间,挺立在仰望的目光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石板房,跟着一条石板街,从寨子的这头,走到寨子的那头,故事一样曲折,时光一样厚重。街口的第一间石板房,常常有一个老人守着一个石铺子,卖的是碗里的油盐酱醋,书包里的铅笔橡皮,办事用的香蜡纸烛。老人常常眯在阳光下瞌睡,但瞌睡极轻。听到有人走来,轻轻睁开眼,淡淡地打地招呼:来家喝茶。狗不叫,不咬,走过来闻闻裤脚,判断不是坏人,自己懒懒地走回去,在阳光影子里的滑石板上躺下来,继续它的梦。


走在屯堡村寨的石板街上,不时会迎面遇到赶着牛,扛着犁的男边老人,侧着身,笑着让你过去;女边老人一只手牵孙孙,一只手拿着两棵大白菜或三五棵葱蒜,慢慢地朝家里走去。男人们没有什么特别,倒是那些妇女们。从地里拎着菜回家的也好,在院里做针线活的也罢,一色的宽袍,大袖,花鞋。衣服是天蓝色的,头上的髻是乳白色的,脚上的鞋是藏青色的,耳上还缀着环,说话的声音圆圆的,脆脆的,还会轻轻地转弯。你以为你是穿越到了明朝,遇到了江南水边的女人呢!没错,屯堡人600多年来一直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恪守其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有江南曲子的韵味呢。


屯堡人这支贵州最大的移民,600年来,由一支从北方出征的军队平定南边这方水土后,一道黄色的圣旨,就把亦兵亦农的根深深扎在这里,在大山里生存繁衍。我的老家普定,以前就叫“定南”,一块“大明定南府”的石碑,就在石板街口横卧着。在贵州安顺很多屯堡村寨,很多房子的大门,不少坟墓的石碑,方向总是朝着远远的南京——南京是一座石城,安顺有无数个天龙一样大大小小的石头村寨,牵着它们,连着它们的,是根,是魂。


屯堡地戏。李立洪摄


地戏是一定要跳的。农闲了,过节了,来客了,锣鼓响起,面具戴上,放下锄头,舞起刀枪,在石头舞台上酣畅地跳一回《薛仁贵征东》。地戏,从田间地头跳到寨子中间的石头舞台上,跳到国外的大剧院。法国人把这种头戴彩色脸谱,肩背五彩战旗,手持木制刀枪,大声阵前叫骂,在一块圆形空地上厮杀的地戏,叫做“戏剧活化石”。平时看到的地戏,场面不是很大,远没有过年时热闹。因为,有些跳地戏的人,到外面闯荡去了。过年的时候,他们是一定要回来的。放下行李,戴上“脸子”,背上战旗,拿起刀枪,高喊一声:“嘿,放你的兵马出来杀一仗喽!”何等的威风啊!


在安顺,在任何一个屯堡村寨,街道都很干净。哪怕是刚下过雨,也不显得湿,不积水。原来,600年前修建的石街,也有下水道。不低头认真看,看不出来。隔十余米,街上就会有一块石板,外圆内方,有棱有角,古钱的样子,当地叫做水漏,用来排水的,水就是从石孔里慢慢渗下去的。石坎、石柱,都是整块,或圆,或长,或方,根据位置承受的重量而定。院子也是由石块铺成,不管大小方圆,中间的一块,都刻有八卦或阴阳图案。日晒,雨淋,脚踩,光滑透亮,看起来,凝重;走上去,踏实;坐下来,安逸。石墙、石雕,是用石灰或糯米粑做浆垒石墙。石灰是石头烧的,糯米是土里生的,它们团结在一起,坚实无比,针插不进。再仔细看,房子地墙上都有朝着各个方向的射孔,细细的,十字形,手指般宽,筷子般长。从里面,能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而从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十字的缝,黑黑的,琢磨不透。


屯堡人是战争移民,几百年过去了,他们没有忘记,他们是从江南来的。远在纸上和唱词里的祖先,在江南的土里,跟自己同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的爷辈和父辈,在山上石头垒成的坟里。南京,是思念的故乡;安顺,是生活的热土。600年前,披坚执锐的军队来到这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后,又把老人和孩子接到这里,用石头垒起家,在石头上做起梦,成了战时是军人,闲时是农民的屯堡人。如今,他们的儿孙,一个个带着梦想离开这里,去求学,去经商,去闯荡。当年祖先们来了,没有回去,是因为皇命难违军令如山;如今儿孙们走了还会回来,是因为故土难离亲人难舍。有亲人埋葬的地方,有亲人生活的地方,就是故乡!屯堡,是屯堡人的故乡。


靠着什么山,喝着什么水,守着什么样的乡愁。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腊八……要泡谷种了,要收包谷了,要炕腊肉了,要舂糍粑了……遍插茱萸,少的岂止一个飘泊异乡的游子。在泪花模糊的眼里,故乡和亲人,石头一样真实得触手可及。


只有过年,鞭炮炸响后,带着香味的硝烟在石头巷子、石头房子间弥漫开来,时髦的高跟鞋和流行歌在石头之间欢快地跳动,锣鼓声中木制的刀枪在握锄的手里舞成回忆和向往,这些石头的村庄,就会更热闹,更生动,更丰满!


总有几条老街睡在这里,总有几块石头横在这里,总有几个老人坐这里,总有几间老屋守在这里,总有几个老故事藏在这里……


你走了,他们不走。你来了,他们还在。


风吹走的歌谣飘远没有,雨带来的消息湿透谁眼眸。千年万年大国小家如梦,岁月如歌人未老,回头一望是乡愁。



丁杰,贵州普定县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音乐家协会会员。散文《那块菜地像只鞋》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散文选,入选部分省区中考语文试卷。歌曲《喊一声老黄》获贵州省第六届政府文艺奖一等奖,《回头一望是乡愁》获贵州省委宣传重点文艺扶持项目。散文《粮食作证》获全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二等奖。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贵阳云岩区盐务街街道金仓社区:老旧小区“破茧重生”

初冬时节,天气渐凉。在云岩区盐务街街道金仓社区百腊井小区,有不少中老年人正在下象棋、锻炼身体,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在金仓社区庆丰小区,设置有文化休闲区、健身活动区、微型消防站、便民停车棚等,各种便民利民设施齐备……整个社区呈现出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老旧小区何以焕发活力?金仓社区党支部书记廖书英坦言,他们探索实行的“党建引领 居民自治”,发挥业委会、自管会作用,建立居委会主管主导、业委会协同推进、自管会互促互助的“三会”自治体系,协同推动基层治理,是金仓社区旧貌焕新颜的重要原因。


凝聚各方合力 加强基层治理


“我们小区以前是‘问题小区’,脏乱差严重,邻里纠纷也经常发生。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邻里也和谐了,这都是业委会的功劳。”问及业委会成立带来的好处,不少业主竖起大拇指。


“我们是居民选出来的,居民信任我们,把管理权交给我们,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业委会该干的。”面对夸赞,百腊井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主任赵湘黔说。


百腊井小区业委会成立至今已9年,完成两届选举。说起业委会成立之初的点滴,赵湘黔和廖书英记忆犹新。


廖书英介绍,百腊井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治安差……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2013年,盐务街街道依托“新型社区·温馨家园”改造项目,对百腊井小区、庆丰小区地下管网、地上工程进行改造,以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项目启动后,如何有效管理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社区开始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准物业’管理模式,采取民主推选方式,筹建百腊井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决定将改造后的小区交给业委会来管。”廖书英说。


然而,成立业委会并非一帆风顺。起初,部分居民认为不靠谱,甚至抵触。金仓社区党支部党员就和网格员反复走家入户给居民做思想工作,并在院落召开意见征集会,宣传成立业委会的重要性和好处。


但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资金没有,保洁、管理等工作怎么开展?”“群众看不到效果,肯定不愿意交费。”……很多居民有顾虑,表示不愿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业主参与度不高,金仓社区便将目光放在了党员、热心居民身上。“成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业委会能否履行职责、为居民排忧解难,所以要在人选上严格把关。发动党员、热心居民参与是组建业委会的第一步。”廖书英说,社区在工作中了解到大家的顾虑后,积极向盐务街街道申请,获得3万元启动资金。“经过两个月近千次的入户动员后,2013年,百腊井小区第一届业委会成立。”


“在第一届业委会管理期间,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环境的提升。2017年,在社区进行第二届业委会选举时,我被居民推选为主任,实现了从一个旁观者到参与者、管理者的转变。”赵湘黔说,百腊井小区第二届业委会成员共7人,其中党员4名、热心群众3名。


有了百腊井小区业委会的成功经验,2014年,金仓社区又相继成立庆丰一号院业委会和庆丰二号院自管会。


强化党建引领 实现长效管理


成立业委会不是终点,而是金仓社区推进居民自治,实现小区长效、民主管理的起点。


11月18日下午,庆丰小区业委会办公室有6个人在开会,有居委会工作人员、业委会委员、项目施工方,会议主要研究社区铸铁管改造的事情。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铸铁管改造刻不容缓。这段时间大家协调得怎么样,都说一说。”廖书英直接切入正题。


“经过前期的入户走访,庆丰一号院18栋2号房、4号房共18户都表示愿意出资参与改造,17栋3号房共7户也同意,居民们都希望能尽早开工。其他楼栋的居民我们还在全面了解情况。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收集居民的意见,并将改造相关情况告知居民,积极动员居民参与改造。”庆丰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华玉先介绍了前期工作情况。


“关于前期提出希望我们在改造中做好居民墙面维护工作的要求,我们都可以满足。”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接过话茬,表明了态度。


“那我们争取尽快开工改造。”当天,廖书英就与施工方签订协议。


这个工作例会简短而务实,像这样聚集社区党组织、业委会、项目方的会议,庆丰小区业委会成立以来每年要开百余次,每次例会都体现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居民自治这个主题。


在金仓社区,自治组织不是唱“独角戏”。金仓社区积极凝聚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辖区企业等各方力量,推进共治共建共享,建设美丽和谐家园。


在强化机制上,金仓社区建立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居委会支部吹哨、党员报到”“党建联盟吹哨、驻区单位报到”的“三哨”机制,积极争取省、市、区部门,驻区单位,社会资源等力量支持,共同融入社会治理。目前,已有61个党组织、234名党员加入党建联盟,帮助解决了社区道路坑洼不平、院落绿化不足、健身器材破损等问题18个。


在凝聚人心方面,社区在院落构建“连心桥”、“连心树”、“连心线”平台,通过向困难群众献爱心、加强与居民的互动等措施,畅通居委会、业委会、自管会与群众之间的关联渠道。


同时,金仓社区先后吸纳158名党员,采取建立社区党支部书记 党员 党员志愿者的“三员”队伍模式,在辖区组建党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义务宣讲员、社情民意调查员、义务学习辅导员、院落治安巡逻员等8支功能型队伍,开展党员“365”文明实践服务活动。


不断完善的社区治理,让金仓社区获得居民的认可。“居委会、业委会重视大家的诉求,向业委会反映问题,能很快得到回复。社区安排的工作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庆丰小区居民武莉华说。


记者 周芸 姚方媛


(图片故事)侗戏活跃山乡焕生机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大山深处,至今仍活跃着10余个侗戏班。戏班成员平时多在田间地头忙碌,劳动之余会聚在一块切磋侗戏技艺。逢年过节,侗戏班会为乡亲们送戏下乡,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们好评。


天柱侗戏是当地侗族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侗戏班在下乡送戏演出途中(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2月26日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拍摄的侗戏古戏本。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的田野里排练侗戏(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表演侗戏(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的田野里排练侗戏(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大山深处,至今仍活跃着10余个侗戏班。戏班成员平时多在田间地头忙碌,劳动之余会聚在一块切磋侗戏技艺。逢年过节,侗戏班会为乡亲们送戏下乡,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们好评。


天柱侗戏是当地侗族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侗戏班在下乡送戏演出途中(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2月26日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拍摄的侗戏古戏本。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的田野里排练侗戏(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表演侗戏(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侗戏班在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润松村的田野里排练侗戏(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本文标题和网址】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来着(贵州有故事的街道名称叫什么) www.chun1983.cn/cjxs/121538.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