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寻找农村有故事的你们作文800字(农村发生的趣事作文)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专家说 /  2023-05-10 09:4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寻找农村有故事的你们作文800字(农村发生的趣事作文),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9422个字,大小约为86KB,预计浏览完需要49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农民好伙伴”的故事(纪实)

崔明芳


这里有一群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农行人,这里有11支敢试先行的党员突击队,这里集国家、首都、农行三级文明单位于一身,这里是十里八乡传颂的“农民好伙伴”。


  这里就是地处首都东北部平谷区的农业银行北京平谷支行,支行所在区域农林牧渔总产值连年位列生态涵养区首位、全市前列,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全区有18个乡镇街道、27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8万,占全区人口的44%,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天然区域环境的同时,对平谷农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考验。


  “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成为我们服务的信心、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保障。”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党委书记李浩这样说。


  走出去,让小群体迸发“大力量”


  农行北京平谷支行有10个营业网点和6个机关部门,均为独立党支部,且仅有2个网点建在平谷区郊区。全行共有员工235人,其中党员111人,接近半数。如何用如此小的体量,服务好分散在平谷区956平方公里上的18万农户,成为摆在平谷农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面前的首要难题。


  2019年以来,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党委班子带队,走访乡镇、行政村、农贸市场、农业企业主、农户等,与200余人深入交谈,了解情况。也正是这一次的调研摸底,支行党委深刻地意识到,农村金融需求广、服务难,只有真正走进乡村振兴主战场,才能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作用。


  必须走出去!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支部和党员坚持走在前面、勇作表率。先后有11支党员突击队从基层一线涌现出来,他们走过村口小巷、去过田间地头、翻越深山走进“卫星村”、也钻过牛棚马圈......主动上门服务,通过发放折页、广播宣传、上门办公、集中宣讲等方式,把惠农产品、金融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逐渐打破服务壁垒,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现在,农行北京平谷支行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建立起服务乡村振兴“三联络”机制,即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支行党委班子分别联系各基层党支部,带队深入“三农”最前线,把党委职能由“指挥作战”向“领队冲锋”转变;建立乡村振兴流动服务基地制度,10个基层党支部包镇包村,定点联系帮扶,编织起全覆盖式服务网络,将基层网点职能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建立流动服务制度,持续发挥党员突击队作用,组建10支流动服务组,减休停休、入村入户,脚步已走遍18个乡镇273个村,普及宣传和落地推广农行惠农产品,打造了由内向外延伸的网状服务阵地,打通了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该行利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深入乡村,用富有便捷、开放、生活、智能的移动金融产品为百姓编制起线上服务“万维网”。累计为1.3万余户农户开通农行“掌上银行”,为6000余户农户办理信用卡,为4.8万户开通数字人民币,搭建智慧乡村、智慧旅游等乡村金融场景26个,搭建数币场景174户,用农行先进的科技手段,让百姓享受到了方便、自由、快捷、潮流的金融体验。


  强合作,凝聚合力构建“大格局”


  “农业银行是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平谷支行是全国农行的一个基本经营行。做好‘三农’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而把握核心任务,对开新局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党委书记李浩在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会上这样说。


  产业兴旺列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位,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将其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服务好、支持好平谷区果品、全域旅游两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支行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措并举,努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为解决农户“融资难”的历史难题,农业银行推出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产品“惠农e贷”,作为北京地区的试点行,农行北京平谷支行于2020年初正式启动推广工作。为了提升专业能力,该行举办内部培训会10余期,邀请总分行专家授课、总结提炼农民容易理解的宣传话术、研究分析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及解决方法,短短1个月的时间,全员投入到推广工作中。新冠疫情肆虐,又时值春耕备耕,果农资金严重短缺。为了坚定信心,党委班子带队,持续深入村委会,与村委会达成党建共建、合力推进的共识,由村委会作为农行的外延服务阵地,筛选符合条件的农户名单,为支行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一手信息。


随后,支行党委班子分片督导、部门一对一重点帮扶、网点包片牵头负责、全员按需参与推动,建立了全行上下分工合作、聚力共促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上门推广工作。员工白天赶路、翻越路障、上门服务,晚上归行、组卷审批、加快放贷。正是在这种高强度的持续努力下,“惠农e贷”得以迅速辐射全区。截至目前,已在平谷区18个乡镇、190个行政村完成建档,累计发放2.24亿元,笔均金额12.6万元。金额虽小,却凝聚成为1783次的金融帮扶,有效化解了果农的“贷款难”问题,传递着沉甸甸的农行责任和情谊。


  正是怀揣着“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肩负着服务“三农”的使命、饱含着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在果品产业发展中,发放了第一笔北京分行自主研发的惠农产品——“北京乡村振兴e贷”贷款,产品上线当天即实现投放,目前累计投放2522万元,帮扶30户;为果农免费布放线上结算产品“聚合码”3000个,实现了8600余万元资金的安全快速入账,同时为果农节省手续费约43万元,有效缓解了果农“结算难”。积极探索互联网助力“三农”发展新路径,将平谷大桃、北寨红杏等10余万斤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农行自有掌上银行、微信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方式,输送到全国各地,有效缓解了特色农产品“销售难”。


  平谷区是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是平谷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基础,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平谷区通过“文创”赋能,激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行北京平谷支行紧跟平谷“高大上”发展战略,强化与政府间的银政合作,推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


  党委班子带队,深入金海湖镇、大华山镇、刘店镇等旅游重镇,走访50余个行政村,摸清平谷区乡村旅游现状和农户金融需求。在座谈中,乡镇党委、村委会落实乡村振兴的工作计划、金融需求与农行的责任使命、产品服务不谋而合,初步达成了“党建 金融 乡村振兴”的发展共识。近两年里,先试先行,推动了在大华山镇20个村整村推进农行惠农产品工作,结合村治理体系建设,评出首批信用村和信用户共40个,摸索推动特色产业与全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累计帮扶资金7000余万元;制定“金融 民宿”专项服务方案,为在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改造扩建过程中资金短缺的农户提供授信支持1200万元、放款600万元;2022年,首次尝试与平谷区镇罗营镇签订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农行北京平谷支行服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受到平谷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受邀独家冠名平谷区乡创文旅系列赛事。


  亮底色,疫情防控彰显“大情怀”


  抓“六稳”促“六保”,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举措,是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必然要求。疫情期间,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充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发挥金融优势,积极投身到抗疫的战斗中。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坐落在平谷地区的育种龙头企业,是亚洲第一、世界三大育种公司之一,育种制种量全球第一,让蛋鸡成为了唯一一个不受国外控制的高产畜禽品种,维护了国家种源安全。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管控严格,该公司鸡苗不能输出,市外饲料不能输入,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支行在了解到情况后,迅速组织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并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充分利用全国性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差异化政策,进行贷款支持。确定方案后,支行党委、条线部门党支部连续作战,迅速审批疫情防控信贷8000万元,帮助其渡过了难关,也有利保障了市场物价稳定,助力家禽种业发展。现在的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4.9亿元,有效解决了“卡脖子”问题,用全力打造着家禽行业“中国芯”。


  此外,疫情期间,农行北京平谷支行逆风而行,深入到涉农企业调研、现场办公,边了解需求、边解决问题,提供了快速高效的精准扶持,累计为165户企业投放贷款5.15亿元,其中为46户涉农企业放款2.25亿元,为2户首都菜篮子企业和1户生猪稳产保供企业放款1.3亿元,被央视财经、经济日报深度报道3次,为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支行党委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平谷区同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先后26次为各乡镇送去口罩、消毒纸巾等防疫物资和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对辖内疫情防控定点医疗机构赠送新冠专属保险18.7万元。为各乡镇的防疫工


  因全心全意服务乡村振兴,2020年,农行北京平谷支行被平谷区政府授予“平谷农民好伙伴”称号,是全区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金融机构。2021年,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总行颁发的“中国农业银行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通过不断调研、完善,制定出台2022年-2024年《平谷支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路上,平谷农行人的赤子之心,从未缺席、日渐壮大!


 (中国农业银行“喜迎二十大,讲好农行故事”主题征文获奖作品)


征文启事|农业农村杯“我们的村庄”主题征文大赛来了

讲好汨罗故事 促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杯“我们的村庄”主题征文大赛活动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是时代主题,是汨罗市三件大事之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农村新气象扑面而来,为热爱写作的广大人群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同时,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也给予了社会各界进一步走进农村、研究农村、书写农村的契机,必将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力量。为此,汨罗市作家协会拟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业农村杯•我们的村庄”主题征文大赛。


一、 活动主题


以“我们的村庄”为切入点,通过广大市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村庄变化,反映时代变迁,书写汨罗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展乡村产业,扛稳粮食安全整治重任;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农村平安稳定,讲好汨罗乡村振兴故事故事,激发全市人民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和行动,为乡村振兴打call,为高质量发展聚能。


二、 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


岳阳市作家协会


中共汨罗市委宣传部


汨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主办单位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


汨罗市作家协会


(三)协办单位


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汨罗市教育体育局


三、组织领导


(一)大赛顾问


岳阳市作协主席 舒文治


中共汨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艾志军


汨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艳平


(二)大赛组委会主任


汨罗市农业农村党组书记、局长 胡亚运


汨罗市作家协会主席 潘绍东


(三)大赛组委会成员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 汨罗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四、征文对象


全体汨罗市民和学生,汨罗籍在外人士,居住在汨罗、将汨罗视为第二故乡的外籍人士。


五、文体要求


1、围绕我们的村庄,结合自身亲历、亲见、亲闻,或写历史掌故,或写美好记忆,或写巨大变化,或写感人事迹。


2、紧扣主题,格调高雅,情感真挚,文学性较强。可配发照片。


3、仅限于散文,题目自行拟定,一般不超过3000字。严禁抄袭和套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予以曝光。


六、奖项设置


(一)成人组


根据来稿情况可设特别奖1-2名,奖金另定。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2000元;


三等奖6名,奖金各1000元;


入围奖10名,奖金各500元。


(二)学生组


(包括全市所有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在籍学生)


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1500元;


三等奖6名,奖金各1000元;


入围奖10名,奖金各500元。


(三)组织奖2名


对组织得力、参与度高的单位颁发组织奖。


以上获奖单位和个人均颁发荣誉证书。


七、奖项评定


征稿工作完成后,主办单位将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文学期刊编辑组成专门评委会,对应征稿件进行全面、客观评定,甄选优秀作品。


(一)截稿日期为2022年12月30日。


(二)投稿请注明


(三)来稿文档格式、标点须规范,均以word文档形式电子档发至电子邮箱:21412580@qq.com。邮件主题注明:“我们的村庄”主题征文。


八、颁奖


组委会将举办颁奖活动,并邀请有关领导、知名作家为获奖者颁奖,具体时间另定。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结集出版。


汨罗市“农业农村杯•我们的村庄”主题征文大赛组委会


2022年10月18日


夜读|寻找爷爷

寻找爷爷


文/李东红


寻找爷爷,是我多年在做的事儿。找到爷爷,一直是我的心愿。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从我出生就没有见过他。寻找爷爷,其实是我想找到爷爷的坟墓。


我的祖籍在河南省扶沟县崔桥镇上,镇南头。镇南头的人家大都是李姓,且是大姓,十里八村都称之为“南头李”。


前不久回家,我见到了已经68岁的李国强,他一直在县里工作,现在退休在家,也是“南头李”,论辈分,他喊我爷。多年来,他一直记录着我们家族和“南头李”的事儿。


据他讲,“南头李”的祖辈来自明朝时期的湖北黄陂。当时,湖北黄陂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当地的李大功、李二功和李三功兄弟三人就带领家族来到中原,分别迁徙到商丘、周口太康县和扶沟县的崔桥镇。“南头李”至此扎根崔桥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历经沧桑,生生不息,成了一个大家族。


爷爷有三个儿子,我的父亲排行老三。大伯生活在镇上,二伯生活在邻村,父亲生活在宋马岗村,也就是一直深埋在我心里的“俺村”。现在,他们兄弟几个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大伯生前的家,就在镇上的十字路口。我上高中那会儿,大伯家在十字路口开了一个茶馆,煤炉子烧水的那种,5毛钱一壶。每到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茶馆里都坐满了人,大都是些年龄大的人和闲来无事的人,他们要上一壶茶,抽着几毛钱一盒的烟,喷着空,一喷就是一个下午或者到半夜。


大伯家的茶馆,离我们高中很近。那年冬天,上完晚自习,有几次我都到大伯的茶馆里喝茶,主要是天冷,喝茶取暖。每次来的时候,裹着小脚的大娘都热情地招呼着我,有时候见我饿了,还会给我做一碗面条。


对二伯的记忆不深,只知道他从镇上去了邻近的薄庄村生活,娶妻生子,耕耘劳作,终老他乡。


而父亲,年轻的时候也从镇上来到宋马岗村,用农村话来说,我是“住姥娘家”。父亲,现在,还在,只是长眠在了那片田野上。


父亲兄弟三个,都没有与父母葬在一起陪着爹娘,不能不让人感叹苦难带来的伤痛和悲凉。


娘在的时候,我问过爷爷的坟在哪里,娘说,就在镇子南头的那一片,具体哪一个是,不知道。我也曾问过已经60多岁的大哥,他也不知道。他也没有见过爷爷。


不过,娘曾经给我说过:“你爷爷一辈子行侠仗义,战乱的时候曾组织一个‘护民队’,白天晚上都保护着老百姓。”


父辈们都不在了,所以,目前,我的辈分在“南头李”中算是最长辈了。前几年有一次回到镇上,迎面走过来一个带着草帽的60多岁的老人,他也是“南头李”。见到我,他大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这不是俺东红小爷吗。”


聊天中,我问起了爷爷的事儿,他嘴里夹着烟,摇着头说:“时间太久了,有些事儿我也不记得了。”


据李国强说,1938年,蒋介石扒开郑州花园口后,黄河水一泻千里,淹没了河南很多地方,包括我们县、我们镇、我们村,乡亲们纷纷出外逃荒要饭。洪水退去后,沉淀下来的泥沙有两米多厚,盖住了镇子南头原来的坟墓。从那时起,爷爷的坟墓就找不到了。


有时候,每个人的心灵,需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去年回家,我又一次专门来到镇子的南头,一大片的树荫下,长满了杂草,记录着岁月。


也许,我再也找不到爷爷了。但我知道,爷爷就在这一片树荫下。也许就是树荫下那朵迎风摇曳的小花,也许就是那棵高大挺拔树上的一片绿叶。


我找到爷爷了。



最新征集来啦


☟☟


一、征文


@政法界各位大神


你还记得当年的作文题目吗


你参加高考时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高考是如何改变你的人生的


……


快来和我们分享你的励志故事


为河南学子金榜题名助力加油!


要求


字数500-1200字为宜


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


并附上


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


投稿方式


通过邮箱362642362@qq.com


注明“高考故事”


二、征集朗读爱好者


嗨嗨~


@各位朗读爱好者


为了增加夜读的趣味性


提高读者的体验感


现河南法制报【夜读】栏目


征集朗读爱好者


征集对象


每一位朗诵爱好者,不限年龄和地域


征集内容


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可播放且无明显噪音的朗诵音频(可配乐)


投稿方式


通过邮箱362642362@qq.com


注明“夜读朗读”



编辑:杨淑芳



往期夜读推荐
  • 夜读|这封刘洋写给孩子的信,值得细读!


  • 夜读|10个“意外之美”,第一个就有点惊艳


  • 夜读|送给喜欢夏天的你


  • 夜读|相爱的人为什么那么近,又那么远?


  • 夜读|童年的麦收


讲述生命故事|乡村逸事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文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为进一步弘扬生命文化,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生命教育,今年清明期间,市民政局主办、市第二殡仪馆承办组织开展了以“讲述生命故事”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广大文学爱好者用真情实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犹如束束色彩斑斓的花儿,或娇艳、或淡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细细品读,芬芳、甘冽、怡人,涓涓文字抒发着对生命的热爱,让读者在自我生命的历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找寻生命的真谛。自今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获奖作品,以飨读者。获奖作品展示了生命教育的别样之美,一起来欣赏吧。


乡村逸事


(三等奖)


傍晚,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平时看爱鬼片的盘二开着“小四轮”进入霉人岭路段时,一阵阴风迎面刮来,吹得他心里直发毛,因为他开的拖拉机的车斗上,就拉着一具白茬子棺材。


当地有二次葬的风俗,所以霉人岭上到处都是阴森森的坟坑和红漆未褪的棺板。至于骨殖,早已捡进锦埕,选择风水穴进行第二次安葬了。一些腐朽的棺板在风吹雨淋下滑到路上,人们出于忌讳,也不清理。拖拉机一碾过去,咔嚓咔嚓作响,极像鬼叫。盘二的板寸头,根根头发上竖。他只想快点儿开出这段“鬼路”。


转过一个弯,在横七竖八的烂棺板路边,突然冒出一个黑衣人,在一下一下地向拖拉机招手。那人极瘦,手是枯手,像树枝一样。盘二以为是鬼,直到对方喊“盘二搭个车”时,才认出是村里的杠头——60多岁的麻大胆。


麻大胆在当地是个名人:村里有人去世,通知他,他就组织杠夫去抬棺材;哪家人请地理先生选好了风水穴,通知他,他就组织殡工去挖坟捡骨。其他人捡骨,都是蹲在坟坑边,手持火钳夹骨头;只有麻大胆,跳进坟坑,蹲下去,用手捡,以保证每具骨殖206块骨头一块不剩地捡进大口锦埕里。由于他的敬业精神,虽然他长得瘦小,貌不惊人,但杠夫们服他,村民们也信赖他,尊重他。


盘二停下车说:“可车斗上拉着棺材。”


“我一辈子跟棺材打交道,难道还怕棺材?”麻大胆像瘦猴一样爬上车斗,坐在棺材上问,“给谁拉的?”


盘二边开车边说:“给麦大爷拉的。”麻大胆不解:“麦大爷才70多岁,身体还那么硬朗,就开始买棺材了?”盘二说:“你还不知道吗,县里推行火葬,镇上的森工厂不再生产棺材,改生产家具了。这是最后一具,麦大爷托了好多关系才买到的。”


“啧啧,买棺材还要托关系。”麻大胆慨叹,之后说,“提前买棺材,不是咒自已早死吗?”盘二说:“这也是不得已,但麦大爷说,长江以北就有提前给老人买棺材的习俗,只有我们两广一带忌讳……”


正说着,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而且来势凶猛,很快呈瓢泼之势。盘二的驾驶座上有雨篷,不怕,继续顶风冒雨开车前进。瘦小的麻大胆未带雨具,被冰冷的雨点砸得直打哆嗦,瘦脸皱成了一个核桃。见雨越下越大,他只得掀开棺材盖,躺进去避雨,并在里面把棺盖合上。盘二扭头看了一下,心里暗暗发笑,这一招也只有麻大胆想得出。


拖拉机在暴风雨中吼叫着穿行。路面泥泞滑溜,车速减慢。


开出乱坟岗路段,天色更暗了。前面有个粉色的影子在招手。到近了,盘二把车停下,原来是村里“大能人”的老婆扈芝。她穿着一件粉红的雨衣,凉鞋的一根襻儿断了,在暴风雨中行走困难,所以要求搭车。


盘二待扈芝上了车斗后,继续开车。


扈芝刚上车时,以为车上拉的是电视柜。现在细看,才发现是白茬子棺材。她向来胆子很小,不由得恐惧起来。但刚上车就要求下车,肯定会被盘二嘲笑,况且风雨这么大,鞋子又坏了,何时才能走到家?坐拖拉机则要快得多。再说了,那是白茬子棺材,又没装过死人,怕什么,不过是几块木板。这样一想,扈芝的胆子就大了一些。她站着靠在驾驶座雨篷的背后,这样风雨就打不到她的脸上了,但目光所及之处,总有那具白茬子棺材,让她心里发毛。她索性闭上眼睛。


这条泥路坑坑洼洼的,每过坑,车斗就上下颠簸,那活动的棺盖也就嗑嗑有声,极像鬼在咬牙切齿。棺盖每响一下,扈芝就忍不住睁开眼睛看一下。


村里打了一段水泥路。进入水泥路后,拖拉机不再颠簸,棺盖也不再响。扈芝心里安静了许多。


雨渐渐小了,也快到家了,扈芝舒了口气。她看了看薄暮中的家一眼,同时也扫了一眼白茬子棺材。


突然,无缘无故地,棺盖动了一下。扈芝以为是幻觉,定睛一看,没错,棺盖不但在动,还被顶开,斜搁在棺材上!之后,一只瘦骨嶙峋的手,从棺材里伸了出来……


“盘二,快停车!”扈芝尖叫。


盘二好不容易才开上“高速公路”,水泥路笔直又没有车辆行人,所以速度开得很快,听到喊声,还没来得及减速,扈芝就看到棺盖被咣啷一声往旁边一掀,一条黑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棺材里躬身坐直……


“呀,炸尸了——”扈芝恐怖地怪叫一声,不顾一切地跳车,重重地摔到水泥路肩上,那只穿烂凉鞋的右脚摔脱臼了。


原来,麻大胆躺在棺材里避雨,十分憋闷,听到雨打棺盖的声音变稀,知道雨小了,就顶开棺盖透口气,没想到却把胆小如鼠的不知情的扈芝给吓坏了……


扈芝后来住院治疗,除了医保外,还花了5000元钱。这钱该由谁出?盘二说:“该由麻大胆出,是他把扈芝吓着了,扈芝才跳车摔伤的。”麻大胆说:“我并没有吓她,我只是想从棺材里出来透口气。她是坐你的拖拉机摔伤的,这钱该你出。”盘二说:“这拖拉机并不是我的,是我租大能人的,车主是大能人。”麻大胆说:“那就该大能人出。”


大能人是村里的致富能手,项目涉及种养殖业和租赁业,并不缺钱,但他觉得老婆摔伤了,医药费就该由肇事者出。因此怒道:“搞半天,这钱却由我出,我一没吓她,二没开车,凭什么让我出?还有没有天理!”


麻大胆说:“那就该麦大爷出。如果拖拉机不拉棺材,扈芝就不会跳车,也就不会摔伤。”


麦大爷说:“我买棺材,包括运费在内的所有费用已经付清。你们人货混装,违章操作,出了事故,咋个赖到我的身上?”


推来推去,最后又推到盘二的身上。盘二叫屈不已:“我学雷锋做好事,让她免费搭车,出了事,怎么由我埋单?如果是我驾驶不当,出了车祸导致她受伤,我还有点儿责任。她是自已跳车摔伤的,跟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扈芝见拿不到医药费,就把盘二、麻大胆、麦大爷三人告到镇上的法庭。


庭长见有麦大爷的名字,就给副县长麦子打电话,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了。麦子在法院系统工作过20多年,庭长跟他很熟。


麦子听完汇报,才知道老爹瞒着自已偷买棺材,公然跟自已分管的工作作对。原来,县里推进殡葬改革,实行火葬,树立文明、节俭、生态治丧新风,分管领导就是他麦子。


麦子驱车来到村里,掏出5000块钱交给扈芝:“不用告了,这钱我来出。”之后回家把老爹教育一番,叫盘二开上拖拉机,把棺材拉到县殡仪馆,捐给该馆作遗体告别用。


麦子趁机召开村民大会,陈说推行火葬的好处:土葬污染大,容易传播疾病,占用耕地多,所用的棺木又


“你们看看霉人岭,因为长期土葬,成了乱坟岗,水土流失严重。刚才大能人对我说,他想把乱坟岗承包下来,栽种李子,我大力支持。”麦子说。


一个村民高声问:“麦子,你百年之后,也是火葬吗?”


“那还用说。在火葬之前,我还会捐献角膜、遗体。这是我签署的《捐赠志愿书》。”麦子从皮包里拿出志愿书扬了扬。


众人愣了一下,之后热烈鼓掌。麻大胆说:“死人跟活人抢地盘,的确越来越不像话。火葬虽然让我这个杠头失业,但我支持火葬!”


如此一来,村里那几个顽固反对火葬的人,思想也想通了。是呀,副县长老爹想土葬都不行,你算老几?


随行记者把《六亲不认,麦子没收老父棺材;雷厉风行,我县全域推行火葬》一文刊发在县报上,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市报、省报和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火葬在全县推行十分顺利。


麦子给老爹打电话:“没想你偷买棺材这一招真有效,比我苦口婆心到各乡镇陈说半天还管用。”


麦大爷微笑道:“我当了40多年村干部,知道农民怎么想。他们并不是真正反对火葬,而是想看看上头怎么做,怎么想,所谓上行下效。这回他们看到你六亲不认,铁定火葬,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梁柱生


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江油青莲诗社理事、江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发表有诗歌、散文、小说、故事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新闻作品500多万字。出版有《容州夜话》《岁月如歌》等个人专著。小说《三轮车夫》获四川省首届通俗文学奖。故事《宣笔世家》获2020年度中国好故事奖。小说《值钱的文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20)。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


跨越40年的真情——记张不才与当年的农经员们

张 谦 章晓玲微信版第1280期





照片上这位老人中等个头,身材瘦削,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容慈善,常带微笑。与人攀谈,思路明晰,声音洪亮,娓娓道来,让你根本想不到他已是一个九旬过五的“期颐之年”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原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员)张不才。




出身贫寒,品学兼优,堪称人生楷模


张不才1990年从县委政研室退休已经30多年,但是,他与当年几十位下属们——曾经在政策研究室工作的同志和政研室管理的驻乡镇的农经员们,一直互相惦记来往,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人走茶凉”。张老以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影响了一大批干部,在他60岁、70岁、80岁和90岁生日时,政研室的干部和农经员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方欢聚在一起,自费为德高望重的老领导隆重举行生日庆典,共同回顾在张不才领导下并肩战斗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回忆张老对自己的关心培养,表达对张老的敬佩、感恩之情。张不才与当年几十位农经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跨越40年、超越了亲情的人间真情,这份真情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弥足珍贵。那么,张不才与当年的农经员们有着怎样的渊源与感人的故事呢?


张不才1928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州区狸桥镇三华里处蒋山村一个叫做张村的村落,是固城湖畔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也是狸桥镇方圆20华里内一个张姓人居多的村落。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农家,幼小时随兄种田,14岁进入私塾读书。1945年考入宣城中学,1947年又转学到南京私立学校“东方中学”读高一。由于他考入中学的读书费用由本宗族祠堂供给,解放初实行土地改革后,宗族祠堂土地归公,他的求学资费难以为继,便中断了学业。


为了自谋生路,1949年4月,他到狸头桥完小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50年10月奉调到宣城县土改大队部工作,后又到狸桥区云山村、三山村从事土改试点工作。土改结束后被分配到狸桥区委担任宣传干事。1955年狸桥、水阳两区合并,改任水阳区文统干事。1956年春调任宣城县广播站编辑,同年4月调省委党校新闻班培训,学习结业后被安排到刚创办的宣城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直到1961年报纸停办,奉调到宣城县农业局从事场社经营管理工作。1974年调县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工作。1979年成立县委政策研究室,又奉调到该室主持工作,直到1988 年退二线。出身贫寒的张不才,对组织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岗期间,忠诚担当,履职尽职,德才兼备,业绩突出,贡献卓著。


“期颐之年”的张不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不才主持县委政研室工作期间,根据当时农村改革的需要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的重视与支持下,他先后主持招干和选聘了四批乡镇农经员。


在此背景下,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一批高中毕业、初出茅庐的回乡青年和安徽劳动大学、芜湖农校等大中专毕业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陆续走上宣城县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岗位。那时,经过十年文革,百业待兴,改革潮涌,祖国各地特别是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充满希望;同时改革开放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驻乡镇农经员和县委政研室的同志们,在张不才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三农”政策,掌握上情;同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面向群众搞好服务,及时向县委和乡镇党委反映农村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全县的改革开放鼓与呼,成为一支团结、善战、推动农村改革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这些农经员们基本素质高,通过在农经岗位上的锻炼,了解了基层情况,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培养了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本领,成为宣城县当时县乡两级工作的骨干力量,从而迈出了事业上的坚实的第一步,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经过数年在基层的锻炼成长和组织上的重点培养,以后相继走上了乡镇、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当年,这些农经员们被县委领导称为县乡两级工作的“好参谋、好助手”,张不才暨县委政研室工作经常受到省、地两级表彰。


即便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曾经担任过农经员和在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过的同志,差不多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个张不才当年对自己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关心爱护帮助的感人故事。从这些故事里,可以感受到一位忠诚党的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可以看到这份人间真情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化,不因世事变迁而改变。


张不才老人晚年回忆录《不负悠悠岁月流》


张不才主持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从锻炼、培养干部、输送人才出发,对政研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不分亲疏、严爱相济,知人善任,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学习上努力创造条件,政治上积极推荐、提携,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竭尽所能地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甚至为大龄农经员的婚姻大事四处奔波牵线搭桥。正如农经员们在张老九十岁生日贺词所说的那样:“张老既是令我们钦佩尊重的老领导,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和蔼慈祥的长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牵挂着大家。当我们有了进步,他由衷地为我们高兴;当我们遇到了困难,他给我们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他引领着、教育着、影响着、感动着我们,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在政研系统工作的经历,成为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




组织调研,当好县委决策参谋


张不才勤于学习思考,青年时代就爱好文学和写作,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用他自已的话讲——“我喜欢写一点东西”。在他所有的写作中,除诗歌以外,差不多涉及小品文、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影视文学、调查报告等多种体裁与形式,而调查研究和调研报告的写作更是他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当年,张不才紧紧围绕政研室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当好县委民主科学决策的参谋。他经常亲自带队深入乡镇、村、村民组及农户,调查了解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发展情况,开展万户调查、农业成本核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家庭收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核对农经员上报的调查报告和分析材料是否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有无不实和夸大上报等,并手把手地指导下属怎样开展基层调研,怎样写出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和综合分析材料。他率先创办了可供县委领导参阅的基层工作《调查研究》简报,还进一步发展成了县委《调查研究》内刊、季刊和双月刊,将来自乡镇农经员的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在内刊刊登,供各级领导参考,以促进县委和乡镇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组织部门培养、考察、选用干部,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新途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退休后,他累计完成了60余万字写作,有的发表在省、地农工部研究室创办的内刊上,有的则被当时的县(市)委以批转文件的形式印发。其中优秀的调查报告如《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南姥村的贫穷现状》、《金宝圩渔业生产现状调查》、《水东镇东胜村私营企业情况调查》、《万亩枣园的疾呼》等,这些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一半都是张老乡村调研期间在煤油下完成的。那一笔一划之间,蕴涵了他对乡村工作的关注,注满了他对群众生活的关心,体现了他来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坚定信念。


在县委政研室主持工作到退二线后,为了抢救挖掘全县名村古村的历史文化史料,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他还力荐并组织农经员们深入了解、记录古村渊源的发展变化,主编了一套由百村调研材料汇编而成的《古村春秋》(上下册,约35万字)。这套书籍的编撰,不仅整理、保存和延续了乡村历史文化,还为后来各种材料的编写,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对当年的农经员队伍,进行了一次良好的锤炼与锻造,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基础的文史写作人才。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掀起发展“庭园经济”的热潮,张老还在“顾问”之余,组织调查总结乡镇庭园经济发展情况,主持编写了“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这本书(约10万字)。此书虽簿,现在审视,内容一般,但在当时,既是对百户农民庭园经济发展典型的确认、总结,又为全县如何发展庭园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学习标杆。用成功实践的经验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同时对农经员们压担子、抓调研,从被动调研到主动选题,积极思考,超前准备,积极响应与配合县委推进重点工作。


过去那些典型户,如今早在当年的“小打小闹”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有的甚至成了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和“块状”产业。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年一本《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小书,竟如同星星之火,在县市区委和乡镇政府及乡村干部工作的全力推动下,在宣州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神话。


张不才与他的四个女儿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政研室常年对农经员都要布置调研任务,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要交一篇调研材料。而对于每个农经员上报的调研材料,张老都要亲自过目、审阅,并根据材料质量,按‘甲、乙、丙、丁’评定等级,予以公开、相互激励。因此我每有材料上报,都特别关注材料所评定的等级,从而激励自已对每一次调研任务都认真对待,不是被动‘糊差事’,而是深入调查,认真撰写,注重质量,从而促使我养成了‘喜于调研、勤于思考、勇于动笔、善于总结’的工作习惯,受益终身。”


章晓铃是张主任主持工作期间最后一批选聘的农经员,他学历不高,工作刻苦,开展调研,用情用心。张老还在1988年夏天和地委政研室唐皿主任一起,共同支持他参加了全国首届在大连举办的《发展战略理论讲习班》学习(为破格录取,当时参加者必须是地市级以上经济理论研究骨干,学习费用一千多元,当时月工资不到百元)。学习归来,不到两年,他就运用新学到的理论知识,如“系统工程”“统筹学”“战略学”等,完成了《金宝圩开发与战略》调研报告集和《发展战略学纲要》理论研究成果。《金宝圩开发与战略》系列文章被市、区两级内刊和报纸先后刊登;《发展战略学纲要》在1989年第三期《宣城经济文化研究》专辑刊用,主编倪敬功、副主编朱学成还专题为其作序。该文当年还被国家《软科学文献导报》收入国家软科学文献数据库。1993年被中国财政学会经济杠杆专业研究会、经济日报社理论部评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文章”二等奖。


因此,章晓铃1990年被抽调到宣州市政府“四人编辑部”参与编写了“中国县市改革与发展丛书”《安徽•宣州》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翌年获得安徽省“优秀图书奖”)。1998年又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参与编写了宣州区《十年组织工作史》。后来在工作中还陆续发表了各种调研文章和先进人物通讯及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编写了《华佗与杨泗的故事》《千年明珠水阳镇》,并受邀主编了宣州区《宛陵林场志》等,这些都是在张老的指导下完成的。




严爱相济,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队伍


张不才老人七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在县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张不才不仅在宣城县历史上创建了一支基层工作调研队伍,他本人身先士卒,躬身践行,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文风,带出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创造力的队伍。


张不才工作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具有独特的、高超的领导艺术,他爱才惜才,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改革开放之初,各单位人才青黄不接,县委政研室急需调研写作人才。张不才到处打听,请人推荐,1983年的一天,有同事将寒亭中学教师管至根介绍给他,他当天就步行40多华里,亲自到寒亭乡考察他。通过了解管至根的为人、工作表现和写作能力,回来很快通过组织部调他到了县委政研室工作。由于管至根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县委重视,1985年9月15日调任夏渡乡长,实际在政研室工作不足两年,是当年由一般干部直升乡长唯一的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后来,管至根担任了宣州区水利局长、政协副主席。


张不才积极争取配齐配强农经员队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全县回乡高中生中考试招收了一批农经员,又先后从芜湖农校、安徽劳动大学毕业生中录用了两批农经员,后又陆续从本县回乡青年中招聘了一部分,当时39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农经员。


在选聘乡镇农经员把关上,他尊重乡镇推荐、组织部门审查,人事教育和文化部门考试,但是否真正胜任工作,他必须深入所在乡村、单位和家庭,了解人选情况,对其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评,核实把关。


原雁翅乡鳡圩村刘宗发,1982年高中毕业,回村无业,当时只能跟在泥瓦匠后面做小工,家里穷,当时父子三人(还有个哥哥)挤住在三间旧平房里,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张不才得知情况后,在宣城东门大桥下坐上到雁翅的机驳船,开了足足八九个小时才赶到雁翅乡,天色已晚,便在乡政府食堂草草吃了晚饭,在一名副乡长的陪同下,步行十多华路,来到了刘宗发家,当时刘宗发从田间劳动刚回,裤腿卷起,一身泥巴。张不才打量他,一米六七八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虽然穿着破旧,但掩不住英武文雅之气。张不才当即命题作文,考察他的写作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刘宗发在半小时内很快完成了一篇1500余字的材料。


回乡政府后,陪同张不才考察的那位副乡长,力荐他高中毕业的侄儿,并拿来一条价格不菲的好烟,可张不才推开他递上的烟,诚恳地对他说:“我俩朋友归朋友,公事归公事,这次我是为考察小刘来的,请你谅解。”根据考察结果坚持向乡党委、县委组织部郑重地推荐聘用了刘宗发。


实践证明了张不才的用人眼光,刘宗发从一名普通聘用制乡干部,后来成长为党委书记、文旅局长、发改委主任等,这与他工作勤勉务实有关,也与张老对他的教育、引导有关,刘宗发心存感激地说:“没有张老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张老公正无私的坚持,我才走上工作岗位,人生有了重大转折”。


据赵代发回忆:張老在主持政研室工作期间,对驻乡镇农经员总体工作的要求是明确任务,注重效果,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并于1984年初主持制定了《农经员岗位责制试行办法》。通过一年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激发了工作热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显著。年终农经员的奖金与考评结果挂勾兑现。试行当年还评选出了雷海云、赵代发、钱逢年、邹美霞、刘平安等5名“优秀农经员”,并进行了表彰奖励。这种“岗位责任制的试行”在宣城县当时属于首创,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制度创新”,后来经县委批准在全县进行了推广,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张不才老人八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赵代发是1981年招干驻原双桥乡的农经员,1983年调到向阳乡,工作务实,表现积极,张主任认为其已具备入党条件。为了他在政治上的进步,便于1984年春宣城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期间,专门与时任向阳乡党委书记梅雪轩商讨培养赵代发入党的事宜。因为当年农经员工作、人事变动由县委政研室管理,个人入党培养与发展须经地方党组织审批。在張老的重视关心和向阳乡党委的培养下,赵代发于1985年6月被批准入党。为后来将提拔为副乡長、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安徽劳动大学毕业、1983年担任双桥乡农经员的张谦,走村串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得到领导和同事好评。张不才鼓励她向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又主动向乡党委书记推荐,张谦于1986年3月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张谦因在农经工作岗位上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后被择优调入县委政研室工作,1996年被宣城市体改委选中调入,后随政府机构改革被调到宣城市政府办工作,成长为一名县级干部,被评为宣城市“优秀党务工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大学毕业后,1983年5月我被分配到交通不便、离县城最远、当时号称‘西伯利亚’的雁翅乡工作,作为山里人的我到圩区工作有些不适应,在政研室向张老汇报工作时,不经意间提及此事,没想到张老竞把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于1984年12月将我调到离家乡较近的水东镇工作。


孙令军还在文中这样充满感激之情地说:“1997年我从水东镇调到古溪镇任党委书记,为减少奔波、照顾家庭,我爱人在城里租住房屋,将家从水东搬到城区,因而失去工作。张老得知后,曾千方百计帮助张罗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因故未能去上班),但张老的这份情义我始终牢记在心。还有我第一个孩子患绝症在医院治疗,需要巨额医疗费用,张老多方奔走,组织捐款。张老慈父般的关怀,让我们一家人念念不忘,心存感恩,我把他不仅视为领导,更视为亲人,家里每有喜事、工作每有困惑,都要向张老禀报、请教,几十年来,几乎每年过年,我都要和爱人、孩子一起,登门看望老人家,并把他一直视为至亲长辈。”


孙令军从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市房管局、重点工程局负责人,如今在经开区国企开盛集团总经理岗位退休,其中不乏有张老的谆谆教诲和他自身的努力进取!


文安泰当年在金坝乡任农经员,工作认真负责,多年得不到提拔重用,找到张老要求调动。张主任找到其书记、乡长说:“小文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他已经向我提出要求调动,你们如果不提拔,我准备把他调来政研室工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书记回答说:“不能调,不能调,他是我们的笔杆子,走了他这块工作没人胜任。我们很快重用,很快重用。”不长时间,文安泰就被提拔为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后来还当了乡长、书记,区直单位局长等。


张不才就是这样,一切从工作出发,关心、支持、引导、帮助下属,对待下属从没有亲疏之分,培养干部,尊重人才,以他的人品及其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张不才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谈到张老,曾任宣州区老干局长的吕传友说:“张老不仅为当时的宣城县培育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员队伍,还时时处处为下属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他充满敬意地这样回忆:“1982年我在棋盘乡工作期间,因写了一篇实事求是反映当时粮食产量的调查文章,造成乡领导不满,关系搞得很僵。张主任得知情况后,很快将我调到孙埠镇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工作上的困难,又解决了个人成家问题。1983年我家乡洪林乡因洪涝灾害,田地被淹,房屋倒塌,生活十分困难。张主任带领政研室人员,从洪林街道步行十几里到我家慰问,我家人无比感动。因我工作比较认真努力,张主任为培养我,特地推荐我外出深造学习。经过培训考试,1985年9月,我进入地委党校两年脱产大专班学习,为今后工作进步与提拔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不才对农经员队伍实行人性化管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乡道路崎岖,通车的乡镇不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将女生分在条件较好的城郊乡镇,男生分到交通不便的乡镇。从组织角度,体现了男女有别,关怀女性。


张不才重视农经员队伍建设,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


谈到张老,赵代发十分感动地说:“198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张老得知我母亲身犯重病,家庭经济拮据。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步行25华里,亲自带着救济款从县城徒步到我老家双桥沙湾滩登门看望慰问,使我全家都感到非常激动与温暖。张老这种对下属的情感与关爱使我这一辈子都终身难忘。”


张不才老人九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还说道:“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双桥沙湾滩是个出了名的‘穷灾窝’,经常遭受洪涝灾害,农业损失惨重,导致家庭生活吃粮紧缺。在1985年春荒时节,张老得知情况后及时与时任向阳乡书记梅雪轩、乡长余富元取得联系,帮助我解决家庭困难,后来很快就将我爱人和小孩的户口由双桥的粮农转到向阳改为棉农,并享受与非农人口同等供应标准与粮价,使我家吃粮问题从此获得了保障。后来我在沈村镇任党委书记期间,于2006年1月初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病情得到控制后,出院在家康复。退休在家已达八旬高龄的張老闻讯后,携老伴田阿姨带着慰问品亲自到我家看望我、关心我,并鼓励我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张老的关心和暖心的话语,我时刻铭记在心。在他老人家的关心激励下,我与病魔积极进行斗争,身体也逐渐得到了康复。”


当年有几位农经员谈恋爱,因双方学历、身份有差距,父母反对。张不才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通了工作,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缔结了良缘。


如柳正浪作为华阳乡农经员,1985年已经二十七八岁,在当年已属大龄青年。张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比关心自已儿女的婚事还要上心。经多方打听,他得知老家狸桥街上开旅馆的梅敬亭有个大女儿还未出嫁,便利用下乡调研之机多次上门,为其说合。梅敬亭是张老50年代在狸桥小学所教的学生,平素十分敬仰张老,见恩师介绍,便一口应允。当年路况差,交通都是三轮车,柳正浪为迎娶新娘,在狸桥矿山特地租了一辆大卡车,把身穿红色婚纱的小梅姑娘接回了华阳。因当年结婚新娘还未流行穿婚纱,也没有男方派车迎亲的习俗,这在当年两地乡镇确实风光了一把。




感恩回报,续写跨越四十年的情缘


张不才以他高尚的人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他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当年的农经员、曾任宣州区劳动局副局长的刘文亮感慨地说:“张老工作十分认真,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和蔼可亲,如慈祥的父亲,但谁工作上犯了错,能把人批评得泪流满面、痛悔不已。”


刘文亮还说道:“如今像张老这样的领导,很难看到了。不论你在农经员队伍中工作排名,如果我今天坐在他的位置上,也做不到像他那样!”


为了报答张老的关心培养,这些当年的“老农经”们——多数早成了各级领导,大部分已退居二线并陆续退休,但自张老退休以来,他们这群人三十五年如一日,节假日照常来看望他,还轮流“做东”,宴请张老:一为陪他聊聊天,减轻他老年的孤单;二为大家相聚,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为感恩党的正确领导,感恩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珍惜这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老农经员轮流宴请张老 ,共同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不才的生活很节俭。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在思考问题和写作时需要抽烟。因节俭的习惯,他一包烟能抽一个星期。他一个月的菜金只花500元,舍不得吃荤腥,衣服自已也从来不买,平常不怎么花钱,都是女儿女婿为他购买。2020 年狸头桥张氏宗族要续修家谱,他却十分慷慨,毫不犹豫地捐款一万元。当年的下属们,哪家孩子上大学、结婚,他知道了还要前往贺喜。张不才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及家人很吝啬,而对同事、下属和社会公益事业却很大方慷慨。


他如今已是九旬过五的“百岁老人”,平时生活规律,坚持适度锻炼身体,耳不聋、眼不花,双眼烱烱,神采奕奕。一日三餐:早餐一杯热茶,一个白水蛋,十个馄饨;中餐一碗饭,一荤两蔬;晚餐半碗饭,一荤一蔬。餐间一杯牛奶,几个水果、点心。水果主要是香蕉、梨子、苹果,点心就是蛋糕、饼干和饼类等。


张不才为人谦和,十分善良,生活上简单朴素,工作上十分勤勉,学习上带头践行,关怀他人不遗余力,正应了那句民间俚语:“好人长寿!”


在这些曾经的下属们眼里,张老身上体现了智仁贤达的长者风范。他乐观开朗,知足常乐,自律清廉,有着健康年轻的心理、宽广豁达的心胸、平和平衡的心态、清风明月般的心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虽历经磨难和坎坷,但从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正因为此,张老虽已是期颐之年的百岁之人,仍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步履轻快、思维敏捷,堪称人瑞,是人生楷模。


写完此文,意犹未尽。每当想起张老与昔日“农经员”们的点点滴滴,我总是有些激动不已,而久久难以平息自已的情愫,总想像着回到了过去——那些青壮年时期在张老谆谆教诲下的工作与生活……


张老——您好人高寿!我们祝您老人家——神采永驻,如敬亭山!


张不才老人于2023年1月1日20点20分因病辞世,享年97岁。本文于张老生前写成,在此作为众多“老农经员”对他老人家的怀念,让张老的精神得以传承,在人世间永驻!




(


张 谦 章晓玲微信版第1280期





照片上这位老人中等个头,身材瘦削,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容慈善,常带微笑。与人攀谈,思路明晰,声音洪亮,娓娓道来,让你根本想不到他已是一个九旬过五的“期颐之年”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原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员)张不才。




出身贫寒,品学兼优,堪称人生楷模


张不才1990年从县委政研室退休已经30多年,但是,他与当年几十位下属们——曾经在政策研究室工作的同志和政研室管理的驻乡镇的农经员们,一直互相惦记来往,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人走茶凉”。张老以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影响了一大批干部,在他60岁、70岁、80岁和90岁生日时,政研室的干部和农经员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方欢聚在一起,自费为德高望重的老领导隆重举行生日庆典,共同回顾在张不才领导下并肩战斗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回忆张老对自己的关心培养,表达对张老的敬佩、感恩之情。张不才与当年几十位农经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跨越40年、超越了亲情的人间真情,这份真情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弥足珍贵。那么,张不才与当年的农经员们有着怎样的渊源与感人的故事呢?


张不才1928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州区狸桥镇三华里处蒋山村一个叫做张村的村落,是固城湖畔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也是狸桥镇方圆20华里内一个张姓人居多的村落。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农家,幼小时随兄种田,14岁进入私塾读书。1945年考入宣城中学,1947年又转学到南京私立学校“东方中学”读高一。由于他考入中学的读书费用由本宗族祠堂供给,解放初实行土地改革后,宗族祠堂土地归公,他的求学资费难以为继,便中断了学业。


为了自谋生路,1949年4月,他到狸头桥完小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50年10月奉调到宣城县土改大队部工作,后又到狸桥区云山村、三山村从事土改试点工作。土改结束后被分配到狸桥区委担任宣传干事。1955年狸桥、水阳两区合并,改任水阳区文统干事。1956年春调任宣城县广播站编辑,同年4月调省委党校新闻班培训,学习结业后被安排到刚创办的宣城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直到1961年报纸停办,奉调到宣城县农业局从事场社经营管理工作。1974年调县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工作。1979年成立县委政策研究室,又奉调到该室主持工作,直到1988 年退二线。出身贫寒的张不才,对组织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岗期间,忠诚担当,履职尽职,德才兼备,业绩突出,贡献卓著。


“期颐之年”的张不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不才主持县委政研室工作期间,根据当时农村改革的需要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的重视与支持下,他先后主持招干和选聘了四批乡镇农经员。


在此背景下,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一批高中毕业、初出茅庐的回乡青年和安徽劳动大学、芜湖农校等大中专毕业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陆续走上宣城县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岗位。那时,经过十年文革,百业待兴,改革潮涌,祖国各地特别是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充满希望;同时改革开放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驻乡镇农经员和县委政研室的同志们,在张不才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三农”政策,掌握上情;同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面向群众搞好服务,及时向县委和乡镇党委反映农村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全县的改革开放鼓与呼,成为一支团结、善战、推动农村改革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这些农经员们基本素质高,通过在农经岗位上的锻炼,了解了基层情况,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培养了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本领,成为宣城县当时县乡两级工作的骨干力量,从而迈出了事业上的坚实的第一步,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经过数年在基层的锻炼成长和组织上的重点培养,以后相继走上了乡镇、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当年,这些农经员们被县委领导称为县乡两级工作的“好参谋、好助手”,张不才暨县委政研室工作经常受到省、地两级表彰。


即便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曾经担任过农经员和在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过的同志,差不多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个张不才当年对自己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关心爱护帮助的感人故事。从这些故事里,可以感受到一位忠诚党的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可以看到这份人间真情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化,不因世事变迁而改变。


张不才老人晚年回忆录《不负悠悠岁月流》


张不才主持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从锻炼、培养干部、输送人才出发,对政研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不分亲疏、严爱相济,知人善任,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学习上努力创造条件,政治上积极推荐、提携,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竭尽所能地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甚至为大龄农经员的婚姻大事四处奔波牵线搭桥。正如农经员们在张老九十岁生日贺词所说的那样:“张老既是令我们钦佩尊重的老领导,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和蔼慈祥的长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牵挂着大家。当我们有了进步,他由衷地为我们高兴;当我们遇到了困难,他给我们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他引领着、教育着、影响着、感动着我们,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在政研系统工作的经历,成为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




组织调研,当好县委决策参谋


张不才勤于学习思考,青年时代就爱好文学和写作,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用他自已的话讲——“我喜欢写一点东西”。在他所有的写作中,除诗歌以外,差不多涉及小品文、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影视文学、调查报告等多种体裁与形式,而调查研究和调研报告的写作更是他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当年,张不才紧紧围绕政研室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当好县委民主科学决策的参谋。他经常亲自带队深入乡镇、村、村民组及农户,调查了解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发展情况,开展万户调查、农业成本核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家庭收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核对农经员上报的调查报告和分析材料是否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有无不实和夸大上报等,并手把手地指导下属怎样开展基层调研,怎样写出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和综合分析材料。他率先创办了可供县委领导参阅的基层工作《调查研究》简报,还进一步发展成了县委《调查研究》内刊、季刊和双月刊,将来自乡镇农经员的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在内刊刊登,供各级领导参考,以促进县委和乡镇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组织部门培养、考察、选用干部,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新途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退休后,他累计完成了60余万字写作,有的发表在省、地农工部研究室创办的内刊上,有的则被当时的县(市)委以批转文件的形式印发。其中优秀的调查报告如《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南姥村的贫穷现状》、《金宝圩渔业生产现状调查》、《水东镇东胜村私营企业情况调查》、《万亩枣园的疾呼》等,这些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一半都是张老乡村调研期间在煤油下完成的。那一笔一划之间,蕴涵了他对乡村工作的关注,注满了他对群众生活的关心,体现了他来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坚定信念。


在县委政研室主持工作到退二线后,为了抢救挖掘全县名村古村的历史文化史料,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他还力荐并组织农经员们深入了解、记录古村渊源的发展变化,主编了一套由百村调研材料汇编而成的《古村春秋》(上下册,约35万字)。这套书籍的编撰,不仅整理、保存和延续了乡村历史文化,还为后来各种材料的编写,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对当年的农经员队伍,进行了一次良好的锤炼与锻造,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基础的文史写作人才。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掀起发展“庭园经济”的热潮,张老还在“顾问”之余,组织调查总结乡镇庭园经济发展情况,主持编写了“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这本书(约10万字)。此书虽簿,现在审视,内容一般,但在当时,既是对百户农民庭园经济发展典型的确认、总结,又为全县如何发展庭园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学习标杆。用成功实践的经验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同时对农经员们压担子、抓调研,从被动调研到主动选题,积极思考,超前准备,积极响应与配合县委推进重点工作。


过去那些典型户,如今早在当年的“小打小闹”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有的甚至成了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和“块状”产业。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年一本《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小书,竟如同星星之火,在县市区委和乡镇政府及乡村干部工作的全力推动下,在宣州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神话。


张不才与他的四个女儿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政研室常年对农经员都要布置调研任务,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要交一篇调研材料。而对于每个农经员上报的调研材料,张老都要亲自过目、审阅,并根据材料质量,按‘甲、乙、丙、丁’评定等级,予以公开、相互激励。因此我每有材料上报,都特别关注材料所评定的等级,从而激励自已对每一次调研任务都认真对待,不是被动‘糊差事’,而是深入调查,认真撰写,注重质量,从而促使我养成了‘喜于调研、勤于思考、勇于动笔、善于总结’的工作习惯,受益终身。”


章晓铃是张主任主持工作期间最后一批选聘的农经员,他学历不高,工作刻苦,开展调研,用情用心。张老还在1988年夏天和地委政研室唐皿主任一起,共同支持他参加了全国首届在大连举办的《发展战略理论讲习班》学习(为破格录取,当时参加者必须是地市级以上经济理论研究骨干,学习费用一千多元,当时月工资不到百元)。学习归来,不到两年,他就运用新学到的理论知识,如“系统工程”“统筹学”“战略学”等,完成了《金宝圩开发与战略》调研报告集和《发展战略学纲要》理论研究成果。《金宝圩开发与战略》系列文章被市、区两级内刊和报纸先后刊登;《发展战略学纲要》在1989年第三期《宣城经济文化研究》专辑刊用,主编倪敬功、副主编朱学成还专题为其作序。该文当年还被国家《软科学文献导报》收入国家软科学文献数据库。1993年被中国财政学会经济杠杆专业研究会、经济日报社理论部评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文章”二等奖。


因此,章晓铃1990年被抽调到宣州市政府“四人编辑部”参与编写了“中国县市改革与发展丛书”《安徽•宣州》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翌年获得安徽省“优秀图书奖”)。1998年又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参与编写了宣州区《十年组织工作史》。后来在工作中还陆续发表了各种调研文章和先进人物通讯及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编写了《华佗与杨泗的故事》《千年明珠水阳镇》,并受邀主编了宣州区《宛陵林场志》等,这些都是在张老的指导下完成的。




严爱相济,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队伍


张不才老人七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在县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张不才不仅在宣城县历史上创建了一支基层工作调研队伍,他本人身先士卒,躬身践行,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文风,带出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创造力的队伍。


张不才工作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具有独特的、高超的领导艺术,他爱才惜才,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改革开放之初,各单位人才青黄不接,县委政研室急需调研写作人才。张不才到处打听,请人推荐,1983年的一天,有同事将寒亭中学教师管至根介绍给他,他当天就步行40多华里,亲自到寒亭乡考察他。通过了解管至根的为人、工作表现和写作能力,回来很快通过组织部调他到了县委政研室工作。由于管至根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县委重视,1985年9月15日调任夏渡乡长,实际在政研室工作不足两年,是当年由一般干部直升乡长唯一的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后来,管至根担任了宣州区水利局长、政协副主席。


张不才积极争取配齐配强农经员队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全县回乡高中生中考试招收了一批农经员,又先后从芜湖农校、安徽劳动大学毕业生中录用了两批农经员,后又陆续从本县回乡青年中招聘了一部分,当时39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农经员。


在选聘乡镇农经员把关上,他尊重乡镇推荐、组织部门审查,人事教育和文化部门考试,但是否真正胜任工作,他必须深入所在乡村、单位和家庭,了解人选情况,对其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评,核实把关。


原雁翅乡鳡圩村刘宗发,1982年高中毕业,回村无业,当时只能跟在泥瓦匠后面做小工,家里穷,当时父子三人(还有个哥哥)挤住在三间旧平房里,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张不才得知情况后,在宣城东门大桥下坐上到雁翅的机驳船,开了足足八九个小时才赶到雁翅乡,天色已晚,便在乡政府食堂草草吃了晚饭,在一名副乡长的陪同下,步行十多华路,来到了刘宗发家,当时刘宗发从田间劳动刚回,裤腿卷起,一身泥巴。张不才打量他,一米六七八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虽然穿着破旧,但掩不住英武文雅之气。张不才当即命题作文,考察他的写作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刘宗发在半小时内很快完成了一篇1500余字的材料。


回乡政府后,陪同张不才考察的那位副乡长,力荐他高中毕业的侄儿,并拿来一条价格不菲的好烟,可张不才推开他递上的烟,诚恳地对他说:“我俩朋友归朋友,公事归公事,这次我是为考察小刘来的,请你谅解。”根据考察结果坚持向乡党委、县委组织部郑重地推荐聘用了刘宗发。


实践证明了张不才的用人眼光,刘宗发从一名普通聘用制乡干部,后来成长为党委书记、文旅局长、发改委主任等,这与他工作勤勉务实有关,也与张老对他的教育、引导有关,刘宗发心存感激地说:“没有张老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张老公正无私的坚持,我才走上工作岗位,人生有了重大转折”。


据赵代发回忆:張老在主持政研室工作期间,对驻乡镇农经员总体工作的要求是明确任务,注重效果,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并于1984年初主持制定了《农经员岗位责制试行办法》。通过一年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激发了工作热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显著。年终农经员的奖金与考评结果挂勾兑现。试行当年还评选出了雷海云、赵代发、钱逢年、邹美霞、刘平安等5名“优秀农经员”,并进行了表彰奖励。这种“岗位责任制的试行”在宣城县当时属于首创,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制度创新”,后来经县委批准在全县进行了推广,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张不才老人八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赵代发是1981年招干驻原双桥乡的农经员,1983年调到向阳乡,工作务实,表现积极,张主任认为其已具备入党条件。为了他在政治上的进步,便于1984年春宣城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期间,专门与时任向阳乡党委书记梅雪轩商讨培养赵代发入党的事宜。因为当年农经员工作、人事变动由县委政研室管理,个人入党培养与发展须经地方党组织审批。在張老的重视关心和向阳乡党委的培养下,赵代发于1985年6月被批准入党。为后来将提拔为副乡長、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安徽劳动大学毕业、1983年担任双桥乡农经员的张谦,走村串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得到领导和同事好评。张不才鼓励她向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又主动向乡党委书记推荐,张谦于1986年3月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张谦因在农经工作岗位上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后被择优调入县委政研室工作,1996年被宣城市体改委选中调入,后随政府机构改革被调到宣城市政府办工作,成长为一名县级干部,被评为宣城市“优秀党务工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大学毕业后,1983年5月我被分配到交通不便、离县城最远、当时号称‘西伯利亚’的雁翅乡工作,作为山里人的我到圩区工作有些不适应,在政研室向张老汇报工作时,不经意间提及此事,没想到张老竞把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于1984年12月将我调到离家乡较近的水东镇工作。


孙令军还在文中这样充满感激之情地说:“1997年我从水东镇调到古溪镇任党委书记,为减少奔波、照顾家庭,我爱人在城里租住房屋,将家从水东搬到城区,因而失去工作。张老得知后,曾千方百计帮助张罗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因故未能去上班),但张老的这份情义我始终牢记在心。还有我第一个孩子患绝症在医院治疗,需要巨额医疗费用,张老多方奔走,组织捐款。张老慈父般的关怀,让我们一家人念念不忘,心存感恩,我把他不仅视为领导,更视为亲人,家里每有喜事、工作每有困惑,都要向张老禀报、请教,几十年来,几乎每年过年,我都要和爱人、孩子一起,登门看望老人家,并把他一直视为至亲长辈。”


孙令军从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市房管局、重点工程局负责人,如今在经开区国企开盛集团总经理岗位退休,其中不乏有张老的谆谆教诲和他自身的努力进取!


文安泰当年在金坝乡任农经员,工作认真负责,多年得不到提拔重用,找到张老要求调动。张主任找到其书记、乡长说:“小文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他已经向我提出要求调动,你们如果不提拔,我准备把他调来政研室工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书记回答说:“不能调,不能调,他是我们的笔杆子,走了他这块工作没人胜任。我们很快重用,很快重用。”不长时间,文安泰就被提拔为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后来还当了乡长、书记,区直单位局长等。


张不才就是这样,一切从工作出发,关心、支持、引导、帮助下属,对待下属从没有亲疏之分,培养干部,尊重人才,以他的人品及其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张不才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谈到张老,曾任宣州区老干局长的吕传友说:“张老不仅为当时的宣城县培育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员队伍,还时时处处为下属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他充满敬意地这样回忆:“1982年我在棋盘乡工作期间,因写了一篇实事求是反映当时粮食产量的调查文章,造成乡领导不满,关系搞得很僵。张主任得知情况后,很快将我调到孙埠镇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工作上的困难,又解决了个人成家问题。1983年我家乡洪林乡因洪涝灾害,田地被淹,房屋倒塌,生活十分困难。张主任带领政研室人员,从洪林街道步行十几里到我家慰问,我家人无比感动。因我工作比较认真努力,张主任为培养我,特地推荐我外出深造学习。经过培训考试,1985年9月,我进入地委党校两年脱产大专班学习,为今后工作进步与提拔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不才对农经员队伍实行人性化管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乡道路崎岖,通车的乡镇不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将女生分在条件较好的城郊乡镇,男生分到交通不便的乡镇。从组织角度,体现了男女有别,关怀女性。


张不才重视农经员队伍建设,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


谈到张老,赵代发十分感动地说:“198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张老得知我母亲身犯重病,家庭经济拮据。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步行25华里,亲自带着救济款从县城徒步到我老家双桥沙湾滩登门看望慰问,使我全家都感到非常激动与温暖。张老这种对下属的情感与关爱使我这一辈子都终身难忘。”


张不才老人九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还说道:“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双桥沙湾滩是个出了名的‘穷灾窝’,经常遭受洪涝灾害,农业损失惨重,导致家庭生活吃粮紧缺。在1985年春荒时节,张老得知情况后及时与时任向阳乡书记梅雪轩、乡长余富元取得联系,帮助我解决家庭困难,后来很快就将我爱人和小孩的户口由双桥的粮农转到向阳改为棉农,并享受与非农人口同等供应标准与粮价,使我家吃粮问题从此获得了保障。后来我在沈村镇任党委书记期间,于2006年1月初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病情得到控制后,出院在家康复。退休在家已达八旬高龄的張老闻讯后,携老伴田阿姨带着慰问品亲自到我家看望我、关心我,并鼓励我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张老的关心和暖心的话语,我时刻铭记在心。在他老人家的关心激励下,我与病魔积极进行斗争,身体也逐渐得到了康复。”


当年有几位农经员谈恋爱,因双方学历、身份有差距,父母反对。张不才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通了工作,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缔结了良缘。


如柳正浪作为华阳乡农经员,1985年已经二十七八岁,在当年已属大龄青年。张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比关心自已儿女的婚事还要上心。经多方打听,他得知老家狸桥街上开旅馆的梅敬亭有个大女儿还未出嫁,便利用下乡调研之机多次上门,为其说合。梅敬亭是张老50年代在狸桥小学所教的学生,平素十分敬仰张老,见恩师介绍,便一口应允。当年路况差,交通都是三轮车,柳正浪为迎娶新娘,在狸桥矿山特地租了一辆大卡车,把身穿红色婚纱的小梅姑娘接回了华阳。因当年结婚新娘还未流行穿婚纱,也没有男方派车迎亲的习俗,这在当年两地乡镇确实风光了一把。




感恩回报,续写跨越四十年的情缘


张不才以他高尚的人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他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当年的农经员、曾任宣州区劳动局副局长的刘文亮感慨地说:“张老工作十分认真,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和蔼可亲,如慈祥的父亲,但谁工作上犯了错,能把人批评得泪流满面、痛悔不已。”


刘文亮还说道:“如今像张老这样的领导,很难看到了。不论你在农经员队伍中工作排名,如果我今天坐在他的位置上,也做不到像他那样!”


为了报答张老的关心培养,这些当年的“老农经”们——多数早成了各级领导,大部分已退居二线并陆续退休,但自张老退休以来,他们这群人三十五年如一日,节假日照常来看望他,还轮流“做东”,宴请张老:一为陪他聊聊天,减轻他老年的孤单;二为大家相聚,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为感恩党的正确领导,感恩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珍惜这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老农经员轮流宴请张老 ,共同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不才的生活很节俭。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在思考问题和写作时需要抽烟。因节俭的习惯,他一包烟能抽一个星期。他一个月的菜金只花500元,舍不得吃荤腥,衣服自已也从来不买,平常不怎么花钱,都是女儿女婿为他购买。2020 年狸头桥张氏宗族要续修家谱,他却十分慷慨,毫不犹豫地捐款一万元。当年的下属们,哪家孩子上大学、结婚,他知道了还要前往贺喜。张不才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及家人很吝啬,而对同事、下属和社会公益事业却很大方慷慨。


他如今已是九旬过五的“百岁老人”,平时生活规律,坚持适度锻炼身体,耳不聋、眼不花,双眼烱烱,神采奕奕。一日三餐:早餐一杯热茶,一个白水蛋,十个馄饨;中餐一碗饭,一荤两蔬;晚餐半碗饭,一荤一蔬。餐间一杯牛奶,几个水果、点心。水果主要是香蕉、梨子、苹果,点心就是蛋糕、饼干和饼类等。


张不才为人谦和,十分善良,生活上简单朴素,工作上十分勤勉,学习上带头践行,关怀他人不遗余力,正应了那句民间俚语:“好人长寿!”


在这些曾经的下属们眼里,张老身上体现了智仁贤达的长者风范。他乐观开朗,知足常乐,自律清廉,有着健康年轻的心理、宽广豁达的心胸、平和平衡的心态、清风明月般的心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虽历经磨难和坎坷,但从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正因为此,张老虽已是期颐之年的百岁之人,仍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步履轻快、思维敏捷,堪称人瑞,是人生楷模。


写完此文,意犹未尽。每当想起张老与昔日“农经员”们的点点滴滴,我总是有些激动不已,而久久难以平息自已的情愫,总想像着回到了过去——那些青壮年时期在张老谆谆教诲下的工作与生活……


张老——您好人高寿!我们祝您老人家——神采永驻,如敬亭山!


张不才老人于2023年1月1日20点20分因病辞世,享年97岁。本文于张老生前写成,在此作为众多“老农经员”对他老人家的怀念,让张老的精神得以传承,在人世间永驻!




(


:

【本文标题和网址】寻找农村有故事的你们作文800字(农村发生的趣事作文) www.chun1983.cn/cjxs/121470.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