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巾帼英雄有哪几位事迹介绍(巾帼女英雄人物简介和事迹)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分享 /  2023-05-10 00:1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巾帼英雄有哪几位事迹介绍(巾帼女英雄人物简介和事迹),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311个字,大小约为41KB,预计浏览完需要24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你都知道哪几位?

妇 好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据历史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独立的小国。


除此之外,在商朝那个迷信的时代,妇好还善于占卜,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连武丁都忌惮她几分。


花木兰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


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冼夫人



冼夫人,又称冼太、岭南圣母,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凉地区(今广东省茂名境内),死于公元602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


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距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


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以崇高的品德和坚强的毅力,顺历史潮流而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永远为人民所崇敬、所歌颂。


咏冼庙


苏轼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平阳公主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


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李渊起兵的消息传来,平阳公主随即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二十五史·旧唐书


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


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


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公主掠地至无装备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


时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穆桂英



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 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


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梁红玉



梁红玉,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


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咏梁红玉


林伯渠


南渡江山底事传,扶危定倾赖红颜。


朝端和议纷无主,江上敌骑去复还。


军舰争前扬子险,英姿焕发鼓声喧。


光荣一战垂青史,若个须眉愧尔贤。


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崇祯皇帝御赐诗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金缕曲》


钱枚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中国女性的优秀品质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问题请加诗词世界小编微信号H1834394409。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你都知道哪几位?

悠悠华夏五千年,


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英雄豪杰,


其中也不乏许多巾帼英雄,


今天就和诗词君一起


看看她们的风采吧


妇 好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据历史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独立的小国。




除此之外,在商朝那个迷信的时代,妇好还善于占卜,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连武丁都忌惮她几分。




花木兰





据传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




外媒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冼夫人





冼夫人,又称冼太、岭南圣母,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凉地区(今广东省茂名境内),死于公元602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




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距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




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以崇高的品德和坚强的毅力,顺历史潮流而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永远为人民所崇敬、所歌颂。




咏冼庙


苏轼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平阳公主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




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李渊起兵的消息传来,平阳公主随即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二十五史·旧唐书


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




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




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公主掠地至无装备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




时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穆桂英



穆桂英是明代小说《杨家将传》中的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穆羽之 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




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梁红玉



梁红玉,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




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咏梁红玉


林伯渠


南渡江山底事传,扶危定倾赖红颜。


朝端和议纷无主,江上敌骑去复还。


军舰争前扬子险,英姿焕发鼓声喧。


光荣一战垂青史,若个须眉愧尔贤。




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崇祯皇帝御赐诗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金缕曲》


钱枚


明季西川祸,自秦中飞来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贼胆闻风先堕,早料理夔巫平妥。应念军门无将略,念家山只怕荆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蛮中遗像谁传播?想沙场弓刀列队,指挥高座。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更飞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飒爽,论题名愧杀宁南左。军国恨,尚眉锁。




中国女性的优秀品质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中国历史上十大巾帼英雄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为您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女军人形象,与您一起回顾冷兵器时代那些英姿飒爽的身影。


一、荀灌智勇双全的女英雄


曹操重要谋士荀彧之后荀崧女荀灌,她自幼好骑射,在宛城被数万胡骑围困时,以十三岁稚龄,率十余死士突破重围,请来援军,解宛城围。


襄阳太守荀崧的部下杜曾发动了叛乱包围襄阳城。荀崧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深受襄阳老百姓爱戴,他们和守军一起拼命抵抗。重重包围下怎样突围求救呢?两天过去,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突围搬救兵。


13岁荀灌推开众人说:“父亲重任在身,正在带领襄阳军民战斗。你是头儿,怎可随便离开?还是让女儿突围求援吧。”荀崧答应了她,选拔精悍骁勇的军士,随荀灌夜晚突围。平南将军石览和周抚大兵来救,襄阳保住了。


二、妇好


武丁,是商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在武丁一朝中,有个挥之不去的人物,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上多次出现,她叫“妇好”。有一条卜辞记载,“妇好先共人于庞”。妇好先在一个叫做庞的地方征兵。妇好领了3000兵马加入了国王万人的军队,一起去征伐远方的国家。


她是国王麾下的一名女将,不仅能够统兵作战,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妇女领兵打仗,并且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这在3000年内闻所未闻。是商代推行男女平等的观念?人们终于发现了妇好的另一个身份:她是国王武丁三位合法妻子之一,是一位尊贵的王后。


三、苻登妻毛氏


苻登是前秦主苻坚族孙,苻坚死后,率前秦残余军队与姚苌继续周旋,他的妻子毛氏美而壮勇善骑射,她率的军队被姚苌军包围,营垒陷,犹弯弓跨马,率壮士数百与姚苌军交战,杀贼七百,终因众寡不敌,为姚苌所俘,姚苌悦毛氏有姿色,欲纳之,毛大骂姚苌,苌怒而杀之。


四、花木兰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关于她的故里和姓名还存在争议。


五、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李渊掩耳盗铃,长安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形势危急,平阳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大唐的建立,平阳公主是有大贡献的。她死后,以军礼下葬的。谥曰昭。


六、穆桂英


穆桂英,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抗辽征西平南,穆桂英战功卓著,被宋朝廷封为浑天侯。


七、唐赛儿


唐赛儿,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


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后来,“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今存有“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八、秦良玉


秦良玉巴蜀的巾帼英雄,执戈马上,纵横驰骋,一时声闻遐迩。《明史》将她入传,其述颇有传奇色彩:“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远所惮。”


秦良玉自幼与兄弟比肩习武,兼读兵法。20岁之前即精于骑射。且胆智过人,又擅词翰,以娴雅仪度与善武知兵名于时,当时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极敬慕她,在秦良玉20岁时,两人结为伉俪。明末外警频频,为卫护桑梓,夫妻训练家乡子弟为戎旅,以备保家卫国之用。所部称“白杆兵”,士卒皆以白木为矛杆,柄设钩,尾结环。川蜀多山,军伍攀岩越壁,以矛上钩、环相衔,故而行军疾速,往往出其不意,百战不殆,威名远播。


九、梁红玉


梁红玉妓女出身,却成爱国女将军。她的事迹在正史上主要记录在她丈夫韩世忠的传记中。根据笔记记载梁红玉在嫁给韩世忠之前,确实做过妓女。


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梁红玉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为了逃避奸臣迫害,韩世忠闭门谢客。梁红玉则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儿子身上。死后与韩世忠合葬在苏州灵岩山。


十、姽婳将军林四娘


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姽婳将军林四娘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


林四娘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山西的流贼王嘉允大举进攻青州,林四娘带着娘子军的队伍参战,最终身死。衡王回城后,听说了林四娘及娘子军的英勇行为,感慨得涕泪长流。派人在城外找到了林四娘的尸体,衡王抚尸悲哭,后以盛礼葬在了王府后花园中。其他战死的娘子军也都得到了厚葬。


盘点古代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仅排第四,梁红玉屈居第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众所周知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可是说起古代四大巾帼英雄,如果不是直接说出名字来,估计很少有人能完整的说出来吧;来看看这四大巾帼英雄都是谁吧:


TOP、4 花木兰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但是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史书中其实并没有花木兰的出现,所以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不管花木兰是不是真实存在过的,花木兰都是中国古代广大人民最喜爱的英雄角色之一;随着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播出,如今的花木兰已经走向世界。


TOP、3 梁红玉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1135年随夫出镇楚州,但是不幸战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成为一代千古佳话,谁言红尘女子皆无情?只因未遇真英雄。



梁红玉随夫抗金的事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尤其是黄天荡一战,那真是夫妇同心,其利断金啊!可惜由于小人的出卖,导致金兀术最后还是撤走了,功败垂成,否则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就不是岳飞了,而是韩世忠。


TOP、2 穆桂英



穆桂英是小说《杨家将传》中的人物,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许多她的故事都关系到她的战略。佘赛花的战争故事却是寥寥无几。


穆桂英的原型是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秦良玉。



杨家将的男人好悲剧,杨继业号称“杨无敌”,却败给了一个女人,还被迫“嫁”给了这个女人;杨宗保也是,被穆桂英生擒后,被迫“嫁”给了穆桂英,想想这两个男人的生活就有点悲催,搓衣板估计都不知道跪断了多少个……


TOP、1 樊梨花



樊梨花在小说中是唐朝第一战将薛仁贵的儿媳妇;其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绣戎刀无可匹敌。在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西凉之乱敉平,因居功厥伟,唐高宗时加封为威宁侯、镇国一品夫人。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只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唐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这也导致了后来的薛刚反唐。


其实比起古代四大美女,这四大巾帼英雄更应该值得被传诵,虽然她们有一些是虚构的,但是她们所代表的精神却是正能量的,谁说女子就不能保家卫国?谁言女子就一定不如男?有能力的女人,一样能顶起一片天!


江竹筠: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新华社成都5月23日电题:江竹筠: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新华社记者王迪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随处可见以小说《红岩》中江姐命名的地名:江姐小学、江姐中学、江姐村、江姐广场。


这里是江姐人物原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故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参观江姐故居的人特别多,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0多人。”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村党委书记张平说。


1920年,江竹筠出生于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幼年的江竹筠跟着母亲到重庆投奔亲戚,后来在当地的一家织袜厂做了近三年的童工。进入小学,江竹筠勤奋刻苦、成绩出众,只用三年半就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随后,江竹筠先后进入重庆南岸中学、中国公学附中、中华职业学校和四川大学学习。1939年,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工作。


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为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同时,他俩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正式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1947年,江竹筠受中共重庆市委的指派,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竹筠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这一年,川东党组织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武装斗争,彭咏梧奉上级指示赴川东领导武装斗争,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江竹筠以中共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


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不幸在万县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后,江竹筠的事迹被后来脱险的狱友写进了小说,又被陆续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


2007年,位于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的江姐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党员干部、群众来此追思缅怀。


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们村的老百姓到了外面都会很自豪地说自己是江姐村的人。”张平说,“江姐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女中豪杰!”(完)


新华社成都5月23日电题:江竹筠: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新华社记者王迪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随处可见以小说《红岩》中江姐命名的地名:江姐小学、江姐中学、江姐村、江姐广场。


这里是江姐人物原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故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参观江姐故居的人特别多,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0多人。”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村党委书记张平说。


1920年,江竹筠出生于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幼年的江竹筠跟着母亲到重庆投奔亲戚,后来在当地的一家织袜厂做了近三年的童工。进入小学,江竹筠勤奋刻苦、成绩出众,只用三年半就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随后,江竹筠先后进入重庆南岸中学、中国公学附中、中华职业学校和四川大学学习。1939年,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工作。


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为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同时,他俩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正式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1947年,江竹筠受中共重庆市委的指派,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竹筠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这一年,川东党组织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武装斗争,彭咏梧奉上级指示赴川东领导武装斗争,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江竹筠以中共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


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不幸在万县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后,江竹筠的事迹被后来脱险的狱友写进了小说,又被陆续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


2007年,位于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的江姐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党员干部、群众来此追思缅怀。


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们村的老百姓到了外面都会很自豪地说自己是江姐村的人。”张平说,“江姐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女中豪杰!”(完)


:

【本文标题和网址】巾帼英雄有哪几位事迹介绍(巾帼女英雄人物简介和事迹) www.chun1983.cn/cjxs/121435.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