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那些古诗有背后的故事(古诗词的故事有哪些)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09 05:00:02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那些古诗有背后的故事(古诗词的故事有哪些),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804个字,大小约为39KB,预计浏览完需要2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一段有趣的、一般人都不知道的诗词背后故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时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的一个上班日。


具体时间:春天梨花盛开时节。


地点:大唐首都长安城,大明宫宣政殿前的左掖庭下。


出场人物一:给事中王维,山西运城走出来的大唐才子,琴棋书画诗都很有造诣,尤其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很深,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场人物二:丘为,天宝初年进士及第,时任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友善。


出场人物三:唐玄宗朝的一个公务员,天宝十五年的进士及第第一名新科状元皇甫冉,经过吏部选试合格,被授予了新官职,正式进入了大唐公务员的序列。


其余人物:一同上班的文武大臣。


早朝前的等候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大唐天宝年间,有一天王维、丘为早早地和其他大臣一起来上朝,他们两人同朝为官,而且两人平日里就是相处不错的朋友。离上朝时间还早,准备上朝的大臣们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交谈,他们两个也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讨论了一会儿家国天下大事,分析了一下时局。


这时候熙熙攘攘的大臣也都在讨论着时局,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有一位年轻的官员独自一个人站在一旁,他只是听着别人的讨论,而并没有加入到的讨论的行列中去。他一会儿低头,一会儿又抬头看看微明的天空,好像在思考什么。


这个年轻的官员就是皇甫冉,天宝十五年进士及第第一名的新科状元,已经经过吏部选试合格,被授予了新官职,正式进入了大唐公务员的序列,可以和其他官员一样进入按步就序的朝臣的行列了。


这个时候是早朝的等候时间,天色微明,清晨的早上,突然刮起了一阵风,大明宫前的台阶下站着的大臣们都赶紧用双手护住头部,为什么呢?因为生怕这一阵大风吹掉了他们头上的帽子,风停了之后,大臣们都开始整理自己的衣冠。


可是片片梨花花瓣却在天空中飞舞,又轻轻地落下来,是哪里来的梨花呢?原来是大明宫前面的台阶下不远处长着一棵高大的梨树,梨花正在开放的时节,大风一吹,花瓣自然就被吹落了,梨花在风中飘落别有一番景致。


这不禁让等待上朝的大臣们来了兴致,大家纷纷走到这棵梨树跟前,抬头看着梨花,满树的枝丫上都是一簇簇、一朵朵的雪白的梨花。


突然不知道谁高呼了一声:“如此景致,如此良辰美景,何不赋诗一首,以应此景呢?”这样的一声提议立马得到大家的同声附和,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开始说了起来:应该赋诗一首,最好将这梨花写入诗中,应景应情。


梨花诗的故事(一)

可是由谁来先赋诗一首呢?大臣们都互相你推我让起来,都不肯先做诗,生怕自己仓促之间做出的诗不够意境,而被别人笑话。


经过一番的推让之后,大家都把目光落在了太子右庶子丘为的身上,丘为不好拂大家的一番美意,于是他绕着这棵梨树走了两圈,边走边酝酿诗句,两圈走完,诗便“成竹于胸中”。丘为可是出了名的才子诗人,只见丘为拂起衣袖,缕了一下胡须,张口吟出四句诗: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好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丘为,丘为的诗以“冷艳”二字上开头,切入主题,这两个字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先来看“冷”字,“冷”字写出了梨花的冰清玉洁的、傲然枝头的娇气,用“冷”字来形容梨花的“艳”,将梨花的剔透,晶莹衬托了出来,带有冷艳之气的洁白梨花当然要比雪花更胜一筹,更加超凡脱俗了,因为雪花只有白却没有冷艳之气。


承上启下的“馀香乍入衣”写出了梨花的气息,梨花的生机,梨花的多情,梨花带着淡淡的清香飘落到衣服上,确实是一句应情又应景的佳句。


梨花落衣,景情交融,后两句诗是丘为对春风的遐思和寄语:梨花开,梨花落,片片梨花带着清香,春风啊,你一定要把这美丽的梨花吹向皇宫的玉阶,让梨花自由的飞舞。丘为在诗里以梨花自喻,以梨花的玉洁来比喻自己的品行。


心向玉阶,又暗喻自己忠信无二的情操,希望皇帝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此诗合情合景,应情应景。


梨花诗的故事(二)

丘为吟完诗,来一句“丘某献丑了。”大家在听到丘为的诗作之后,略一品味,马上感觉到了此诗的意境,高远而又巧妙,大家拍手称快,连声喝彩,不觉中吊起了一班群臣的诗情来。


一首不过瘾,就再来一首,反正上朝的时间还早,这个时候大家又将目光落在了王维的身上,王维大步走出人群,他对大家说:“我有个提议,应该让咱们的新科状元皇甫冉来一首。”其他人觉得王维的提议很有道理,就一起对皇甫冉说道:“请状元郎赋诗一首。”


皇甫冉在人群中听到王维的提议,快步走出人群,他先给身边的同僚说道:“承蒙各位厚爱,盛情难却,那我就做一首诗,请大家指教。”皇甫冉说的不卑不亢,他的这一番话引来了大家的啧啧称赞,只见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看着微风中摇曳的梨花,张口吟出了如下的诗句:


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
春风时入户,几片落朝衣。


梨花诗的故事(三)

此诗赋完,大家一听,不觉感叹皇甫冉的才华,好一首梨花诗,全诗不带梨花二字,只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梨花的形貌写了出来,形神兼备地咏出了梨花的美,合情合景,抒情中有叙事,叙事中有描写,全诗出神入化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在这一班等待上朝的同僚间,都要比自己的资历深,其中不乏“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元勋功略,但是皇甫冉用诗作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皇甫冉双手合十,深深作揖,说道:“承蒙各位大人抬爱,在各位大人面前,不次造作,献丑了。”话刚说完,大家便称赞起来“状元郎的确名不虚传”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知又是谁说了一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应该再来一首诗作才对”大家才回过神来,于是众人纷纷把目光落在王维的身上,只见王维踏步走出人群,站定在梨花树下,气定神闲间咏出了四句诗: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王维的诗作一出,众人立即被诗意所吸引,尤其是后两句的诗意与丘为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光是表露心迹,更是有“昭忠信”的深意,梨花的洁白也被赋予了更深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高洁,清廉自好的品行。有几个人已经将王维的诗重复咏唱了出来,大家都跟着节拍一同咏唱。


小结

早朝前的这一段小插曲,在三人同咏梨花诗的美好中悄然而过,这个时候,宫门打开,上朝的时间到了,大家鱼贯而入,但是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在回味着这三首梨花诗。


第29首~传承中国古诗文化,让我们从诗中解读诗人背后的故事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当他乘着小船舟行江中顺流而下时,途经天门山。望着俊俏挺拔的天门山和烟波浩渺的楚江,李白顿时心胸开阔,于是忍不住挥墨创作了这首《望天门山》。


诗题“望天门山”中的望指向远处看的意思。“天门山”位于今天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断梁山,也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为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仿佛一座天设的门户。由此得名天门山。历史上的吴楚两国也曾因争夺此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断:指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回:是回旋,回转的意思。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变得更加汹涌。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两岸高耸的青山巍峨险峻,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诗的前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奔腾汹涌的楚江仿佛一把利剑,将绵亘在楚地的天门山劈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澎湃的江水从中间涌过,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诗的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穿过天门山的滔滔江水,向东奔流,耸立在两岸的青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驶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冉冉的红日渐渐从东边升起,浩渺无际的江面上一叶孤舟渐渐驶来。


短短四句,诗人将我们的视野带入烟波浩渺的长江,又引入无限广阔的天地,眼界顿感开阔。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李白那豪迈奔放,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满江红》背后的真实历史,竟然是这样的?!

这个春节以来,易烊千玺、沈腾、王佳怡等主演的《满江红》,格外火爆。


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批评该影片和历史不符


然而,电影并非纪录片,各种虚构都无可指摘


不过,《满江红》确实引发了不少人对那段历史、那个时代的关注。


在此,我们也不妨谈谈影片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


当代历史学者虞云国,写过一本《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还原了岳飞、秦桧等人所处的时代,非常值得一读。


秦桧能否凭借一己之力杀害岳飞?

长期以来,秦桧被认定为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从明朝中叶起,秦桧的跪像,被塑造在岳飞的坟前,永久谢罪。


后来又陆续增设了另外几人,包括秦桧的老婆王氏,和秦桧手下的爪牙酷吏万俟卨、张俊


然而,仅凭秦桧的一己之力,真能轻易杀掉身为一方主帅的岳飞吗?


书中论及此事,明确表示:几乎不可能


不错,秦桧的确是宋高宗时期的重臣,当政近二十年,几次出任俗称宰相的“同平章事”一职。


然而,在那段日子里,还有多名重臣,和秦桧同时或者交替担任宰相。


其中包括死后配享高宗庙殿的太师吕颐浩,和整个宋朝最年轻的宰相范宗尹等。


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都不逊于秦桧。


只不过,由于民间传说的渲染,宋高宗时期的文臣,只有秦桧在死后多年,成为顶级历史名人,其他同僚都不免相形见绌。


整个宋朝,包括宰相和将帅在内的所有大臣,权力都受到极其严格的制衡。


相权被“一分为三”,从此前的“无事不统”,到军权、财权被剥离,只限于文职的行政权,而且重大事件须由皇帝定夺、批准。


某个权臣一手遮天的状况,从北宋初建,一直到南宋中后期,都未曾出现。


尤其是,身居朝廷中枢的“相爷”,根本无权调兵遣将,更不要说谋杀一个前线将领。


原因和简单: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后周的权臣,在拥有重兵之后,“陈桥兵变”篡位上台。


假如宰相能以一己之力杀掉一位将帅,恐怕也同样能够指挥兵将,危及皇权。


这是宋太祖及其后继者们,绝对不能允许的。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


宋高宗是个昏君、弱智被狡诈的秦桧蒙蔽,冤杀了战功卓著的岳飞。


但这同样与事实不符


书中指出:以个人能力尤其是政治能力论,宋高宗赵构在两宋帝王中,是出类拔萃的。


文武双全,能拉起强弓硬弩,还能在船上指挥海战,几次从金军的追捕中逃生;


而且能在逃亡中,如滚雪球一般聚集了众多支持者,在短短几年内,以杭州临安为都,建立了足以持续一百多年的“半壁江山”。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南宋末年的文天祥、陆秀夫,和南明时期的史可法,尽管都是才冠一时的贤臣,谁也无法复制宋高宗的奇迹。


他20岁称帝,在位35年,让位给养子宋孝宗,又以太上皇的身份把控朝政25年,活到80岁高龄。


宋孝宗被他控制得服服帖帖,在他死后不久,也完成了儿皇帝的使命,油尽灯枯,翘了辫子。


说宋高宗受“区区一桧”的蒙骗甚至胁迫,未免太过小瞧了这位货真价实的乱世枭雄


没有宋高宗的幕后指使,宰相秦桧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杀害一代名将岳飞。


数百年来跪在岳王庙前的“白铁佞臣”,也不过是封建暴君的替罪羊……


《满江红》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这首《满江红》,可谓脍炙人口。


但书中指出:


该作品很可能并非出自岳飞之手,


宋朝是封建礼教格外森严的时代,岳飞所处的两宋之交,也是“程朱理学”形成时期:


在他之前的程颐,提出了遗祸后世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在岳飞屈死于风波亭的那年(1049),朱熹已经虚岁二十。


封建礼教的核心,是君权至上,臣民没有独立人格,更不能有高于君主的“家国天下”意识。


“靖康耻,犹未雪”,这样的话语,无异于公然冒犯帝王,整个南宋,没有任何人敢公开道出。


徽宗、钦宗父子误国,沦为金军俘虏,南宋文人的相关记录,往往不得不“为尊者讳”,自欺欺人地称之为“二帝北狩”(到北方“打猎”)。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更显得莫名其妙。


因为贺兰山属于西夏,而岳飞对抗的金国。


南宋和西夏无冤无仇。


尤其是,这首“怒发冲冠”的《满江红》,无论宋朝的史书、艺文志,还是岳飞后人为他搜罗编订的文集《金佗粹编》,都没有任何记载。


直到明朝中叶——确切地讲,是英宗被北疆的瓦剌俘虏,以及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于谦,被复辟的英宗冤杀之后——“岳飞所作”的《满江红》才突然出现,从此盛传。


贺兰山是瓦剌控制的土地,“驾长车”(车战)也是明军抗击瓦剌的重要战术


至于“靖康耻”云云,明朝的文人论及宋朝的历史,也就没有太多的忌讳。


《满江红》确实是一首佳作,但很可能和岳飞无关,而是明朝某个文人,借古喻今发出的不平之鸣


这其实已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包括钱钟书,也基本持上述观点。


本书的将上述的业内共识,复述出来


后代繁盛的岳飞,“断子绝孙”的秦桧

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但岳飞的其他家属,包括另外几个儿子岳霖、岳霆等,都没有被害,并且长大成人。


——不得不承认,和另一些动辄杀“犯官”全家的皇帝相比,岳飞一家还算幸运的!


二十年后,金国新上台的皇帝完颜亮撕毁和平协定,挥军直取临安。


时年55岁的宋高宗,把帝位让给孝宗,并且以孝宗的名义,为岳飞平反责任推在早已病故的秦桧等人头上


最终,宋军在采石矶取得大胜。


金主完颜亮在遭遇惨败后,祸起萧墙被杀,篡位者完颜雍无暇攻击南宋,双方维持多年和平。


岳飞的“英灵”,仿佛成了南宋王朝的守护神。


被赐予官爵的岳飞之子岳霖,深知伴君如伴虎,在官场上谨言慎行,一辈子最出名的事迹,是为一个名叫严蕊的妓女,说了点公道话,助其从良


岳霖62岁病故,临终前,让儿子岳珂,收集整理岳飞的事迹,为之进一步扩大影响。


岳珂活到60岁,一辈子做文官,晚年号称“倦翁”。他收集整理了岳飞的全部诗词、书法等作品,整理成《金佗粹编》一书。


后世一些学者怀疑,岳飞终究是武将,文集中的其他作品,也都不排除有岳珂的润色,甚至大幅改写


岳飞的后人,枝叶繁盛。


至于秦桧,在参与冤杀岳飞的十几年后病故,哀荣备至,宋高宗亲自吊唁。


但其长子想要继承爵位,被宋高宗一口拒绝。


秦桧的孙子,是凭借科举中第,才得以做官的,官位并不比岳飞的后人更高。


到了1221年,宋高宗早已去世三十多年,金国再次进犯南宋。


秦桧的曾孙秦巨,镇守前线的湖北蕲春,他严词拒绝了金国的劝降,力守孤城,城破之日全家殉难


朝廷特意褒奖秦巨的满门忠烈。


秦桧的后人,或许就此断绝。


即使依然有后代,随着秦桧的名声越来越臭,也无人愿意认领这位祖先。


清朝文人秦大士,在路过岳飞之墓时,留下了“人自宋末耻名桧,我到这里愧姓秦”的名句。


顺便一提,杀害岳飞的最高层凶手——宋高宗赵构——也没有留下后代,继位的宋孝宗,是他的养子。


但赵构的罪孽,乃至封建皇权的罪孽,一直被“选择性淡忘”


千载之下,一声叹息!


第27首~传承中国古诗文化,让我们从诗中解读诗人背后的故事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晚年字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袁枚是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美食的研究,在古代美食界纵横数余年,可以算得上是颇有名气的“美食博主”,他将自己多年的“吃货”经验写成了一本《随园食单》。其中详细记录了326种流行的南北菜肴饭点,袁枚还解决了“吃货界”三大终极哲学问题,“什么是吃货?”“怎么当好一个高大上的吃货?”“当一个吃货有什么重大意义?”可谓是吃出高度,吃出境界。


这一天,诗人袁枚在旅途中看见一个牧童悠哉地骑着牛,哼唱着小曲,忽然远处响起的蝉鸣吸引了牧童的注意,于是他忍不住停下歌声,跃跃欲欲准备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挥墨写下了这首《所见》。


诗题意为描写诗人所看见的事物。“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是震动的意思。樾:树荫,指茂密的树林。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想要的意思。闭口:闭上嘴巴,停止唱歌的意思。“立”是指跳下牛背站立。忽然,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前两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孩童。他骑着黄牛,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不禁引吭高歌,仿佛不知道这世间还有“忧愁”二字。


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闭”和“立”两个动词运用了纯白描的手法,抓住了小牧童那一瞬间闭口注目鸣蝉的样子!他想要捉到蝉,于是立刻紧闭嘴巴,生怕一点点的呼吸声都会将树枝上的蝉儿惊跑!


小牧童捕蝉前惊喜的心情跃然纸上,那全神贯注伫立在树下等待时机的模样让人倍感童真可爱!


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一个男人失去了一生中最痛爱的女人。一代伟人,心中也装有一个最爱的女人。


毛泽东和杨开慧,从两情相悦,到生离死别,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到底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泣血的文字?读完此文,我们不禁会慨叹,人生有多少无常,天命又何等无测!


1911年春天,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一个将在38年后赢得一个中国的农村年轻人,只身从湘潭县韶山冲毛家老屋出发,来到湖南省会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他就是毛泽东。那一年,毛泽东18岁。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怀着一腔热血走进军营,在湖南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全省高等中学。


在学校,他对陈腐的校规总是看不惯,不安于现状,不久便退学。这一来,可把他的父亲惹怒了,父亲责怪他,无奈之下,毛泽东只好又考取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在这时,毛泽东遇到了他未来的岳父杨昌济,也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杨开慧。


1901年,杨开慧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杨昌济在开慧2岁时出国留学,女儿跟母亲在长沙县板仓乡下度过童年。


杨开慧从小爱读书、爱劳动。7岁开始上学,非常刻苦用功,特别喜欢诵读古典诗文。小毛泽东8岁的开慧待人温和谦让,气质娴静,长得聪颖秀丽,美丽动人,宛如一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和她交往。


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转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读书,后来停学在家,由父亲指导自学。


这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和好友蔡和森、陈昌、张昆弟、罗学璜等到“杨寓”求教,讨论治学做人之道,探求救国救民之理。杨开慧因此结识毛泽东。


那时的毛泽东,思想激进,言谈举止都显露出非凡的气派。那时的杨开慧,是一位沉默而热心的旁听者,在听大人们谈天的时候,她时常被毛泽东和人们的谈论所吸引,尤其钦佩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刻见解。一位少女小小的心房里,从此住进了这个伟岸的男人。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举家北迁,随父亲住在了北京。


这一年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时间,许多有志的青年纷纷要求去“留学”。


毛泽东在湖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觉得这是选择人生道路的一条出路,于是在湖南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


为了这事,和毛泽东一起组建新民学会的蔡和森亲自赶赴北京打前站进行联系。蔡和森到京后不久,两次写信催促毛泽东等人迅速来京。


这年9月间,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北京的秋天是非常醉人的。毛泽东到京后,起初住在杨昌济老师家中,这时的开慧,已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他们又有机会相见了。


后来,毛泽东和其他会员往来相聚,感到有许多不便,便搬到北京景山东街附近的一所小民房里,但他还是经常来往于杨老师家中。毛泽东经常带一些进步书报,还有他自己写的日记和学习笔记借给开慧阅读。


每当毛泽东来到她家,开慧一边低头翻看他带来的书报,一边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有时突然回眸投以甜甜的一笑。一来二去,他们彼此间的友情在逐步加深,爱的火花终于碰撞,他们相爱了。


在热恋的日子里,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护城河畔,看那洁白的梅花盛开;欣赏倒垂湖面的杨柳枝头上悬挂着的冰柱,他们忘情地倾诉着衷肠,随着对毛泽东的了解越来越深,她愈发流露出少女的爱慕之心。她曾忘情地说:“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书信给开慧,向她表示爱意。


1920年,刚过元旦不久,一代学者杨昌济在北京与世长辞。这年2月,杨开慧和哥哥开智扶柩回到长沙,此时的开慧似乎长大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


这一年的某一天,天高云淡。虽然寒冬还未退尽,但春天已在柳枝萌芽,小鸟已在枝头啼唱。年轻貌美的开慧,在父亲的朋友李肖聃的大力帮助下,迈着轻盈的脚步,欢快地来到长沙福湘女中选修班,她要在这里开始她的读书生活。


这年夏天,毛泽东从上海也回到了长沙,他身穿白衣黑裤,兴致勃勃,风度翩翩。当他一来到湘福女中,立即吸引了数十双年轻姑娘的眼睛。


杨开慧一见是毛泽东,乌黑的双眸立即放射出炽热的爱的光芒,胸膛里多年蕴藏的温柔,随着美丽而多情的神态,一下绽放出来。她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嘴里喃喃地说:“润之,你怎么才回来?”


毛泽东深情地望着杨开慧,心中燃起爱情的火焰,他拉住开慧的手说:“开慧,我们结婚吧,好吗?”杨开慧挣开他的手,双眸闪亮,顾盼有情,好半天才羞涩地说:“好吧,待到红梅怒放的时候。”


日落日升,桂香梅红,转眼间已是1920年腊月,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令人激动的一天终于来临,三年相恋、三年情思终于有了结果,他们在“五四”精神感召下,冲破封建的藩篱,幸福地结合了。


婚后,毛泽东对开慧的爱恋仍一往情深,开慧不仅是毛泽东生活上的“痴情”伴侣,也是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当毛泽东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时,她除了负责交通联络工作外,还经常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夫妻常常工作到深夜。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


1924年6月,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并同向警予一起组织女工夜校。


1925年2月,杨开慧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


1926年,随毛泽东在广州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上首次刊登,里面也凝聚了杨开慧的心血。


然而,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夫妻间有时不得不暂时分别一段时间。那时,哪怕只是短短地分离,也会加剧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眷恋,分别时节,他时常写信给杨开慧。


早在1921年,毛泽东写给开慧的一首《虞美人·枕上》就已成文,“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表现了毛泽东对开慧诉不尽的衷肠,倾注了他的深情厚谊,诗中温柔缠绵的词句,难掩一代伟人的情高谊长。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一个多月后,噩耗传到瑞金。毛泽东极度悲伤,强抑内心悲痛,挥笔致函杨老夫人及杨开慧的亲属,沉痛地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寄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


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请教毛泽东“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则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毛泽东与杨开慧,夫妻10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一张合影照片,也没有更多的文字信息。


十年夫妻,妻子血洒疆场,丈夫还在打天下的路上,从此阴阳两隔,作为丈夫的他,只能寄款,委托别人,为自己的“枕上”人,修墓立碑……


毛泽东为他心中的“骄杨”,只留下了一首叫《虞美人·枕上》的词作。可以说这首词作,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首情诗,写给自己心中最痛最爱的那个女人……伟人的心,也是肉长成。


功夫在诗外。毛泽东诗外之功在于,当小我的亲情、友情、爱情,必须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个“大我”“超我”的“大道”之情作出牺牲的时候,他选择牺牲自己小我的“枕上”,头枕江山,胸怀人民。


伟大的诗歌,在于得道。




《虞美人·枕上》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毛泽东,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一个男人失去了一生中最痛爱的女人。一代伟人,心中也装有一个最爱的女人。


毛泽东和杨开慧,从两情相悦,到生离死别,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到底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泣血的文字?读完此文,我们不禁会慨叹,人生有多少无常,天命又何等无测!


1911年春天,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一个将在38年后赢得一个中国的农村年轻人,只身从湘潭县韶山冲毛家老屋出发,来到湖南省会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他就是毛泽东。那一年,毛泽东18岁。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怀着一腔热血走进军营,在湖南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全省高等中学。


在学校,他对陈腐的校规总是看不惯,不安于现状,不久便退学。这一来,可把他的父亲惹怒了,父亲责怪他,无奈之下,毛泽东只好又考取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在这时,毛泽东遇到了他未来的岳父杨昌济,也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杨开慧。


1901年,杨开慧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杨昌济在开慧2岁时出国留学,女儿跟母亲在长沙县板仓乡下度过童年。


杨开慧从小爱读书、爱劳动。7岁开始上学,非常刻苦用功,特别喜欢诵读古典诗文。小毛泽东8岁的开慧待人温和谦让,气质娴静,长得聪颖秀丽,美丽动人,宛如一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和她交往。


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转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附小读书,后来停学在家,由父亲指导自学。


这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和好友蔡和森、陈昌、张昆弟、罗学璜等到“杨寓”求教,讨论治学做人之道,探求救国救民之理。杨开慧因此结识毛泽东。


那时的毛泽东,思想激进,言谈举止都显露出非凡的气派。那时的杨开慧,是一位沉默而热心的旁听者,在听大人们谈天的时候,她时常被毛泽东和人们的谈论所吸引,尤其钦佩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刻见解。一位少女小小的心房里,从此住进了这个伟岸的男人。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举家北迁,随父亲住在了北京。


这一年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时间,许多有志的青年纷纷要求去“留学”。


毛泽东在湖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觉得这是选择人生道路的一条出路,于是在湖南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


为了这事,和毛泽东一起组建新民学会的蔡和森亲自赶赴北京打前站进行联系。蔡和森到京后不久,两次写信催促毛泽东等人迅速来京。


这年9月间,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北京的秋天是非常醉人的。毛泽东到京后,起初住在杨昌济老师家中,这时的开慧,已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他们又有机会相见了。


后来,毛泽东和其他会员往来相聚,感到有许多不便,便搬到北京景山东街附近的一所小民房里,但他还是经常来往于杨老师家中。毛泽东经常带一些进步书报,还有他自己写的日记和学习笔记借给开慧阅读。


每当毛泽东来到她家,开慧一边低头翻看他带来的书报,一边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有时突然回眸投以甜甜的一笑。一来二去,他们彼此间的友情在逐步加深,爱的火花终于碰撞,他们相爱了。


在热恋的日子里,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护城河畔,看那洁白的梅花盛开;欣赏倒垂湖面的杨柳枝头上悬挂着的冰柱,他们忘情地倾诉着衷肠,随着对毛泽东的了解越来越深,她愈发流露出少女的爱慕之心。她曾忘情地说:“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书信给开慧,向她表示爱意。


1920年,刚过元旦不久,一代学者杨昌济在北京与世长辞。这年2月,杨开慧和哥哥开智扶柩回到长沙,此时的开慧似乎长大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


这一年的某一天,天高云淡。虽然寒冬还未退尽,但春天已在柳枝萌芽,小鸟已在枝头啼唱。年轻貌美的开慧,在父亲的朋友李肖聃的大力帮助下,迈着轻盈的脚步,欢快地来到长沙福湘女中选修班,她要在这里开始她的读书生活。


这年夏天,毛泽东从上海也回到了长沙,他身穿白衣黑裤,兴致勃勃,风度翩翩。当他一来到湘福女中,立即吸引了数十双年轻姑娘的眼睛。


杨开慧一见是毛泽东,乌黑的双眸立即放射出炽热的爱的光芒,胸膛里多年蕴藏的温柔,随着美丽而多情的神态,一下绽放出来。她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嘴里喃喃地说:“润之,你怎么才回来?”


毛泽东深情地望着杨开慧,心中燃起爱情的火焰,他拉住开慧的手说:“开慧,我们结婚吧,好吗?”杨开慧挣开他的手,双眸闪亮,顾盼有情,好半天才羞涩地说:“好吧,待到红梅怒放的时候。”


日落日升,桂香梅红,转眼间已是1920年腊月,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令人激动的一天终于来临,三年相恋、三年情思终于有了结果,他们在“五四”精神感召下,冲破封建的藩篱,幸福地结合了。


婚后,毛泽东对开慧的爱恋仍一往情深,开慧不仅是毛泽东生活上的“痴情”伴侣,也是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当毛泽东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时,她除了负责交通联络工作外,还经常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夫妻常常工作到深夜。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


1924年6月,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并同向警予一起组织女工夜校。


1925年2月,杨开慧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


1926年,随毛泽东在广州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上首次刊登,里面也凝聚了杨开慧的心血。


然而,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夫妻间有时不得不暂时分别一段时间。那时,哪怕只是短短地分离,也会加剧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眷恋,分别时节,他时常写信给杨开慧。


早在1921年,毛泽东写给开慧的一首《虞美人·枕上》就已成文,“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表现了毛泽东对开慧诉不尽的衷肠,倾注了他的深情厚谊,诗中温柔缠绵的词句,难掩一代伟人的情高谊长。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一个多月后,噩耗传到瑞金。毛泽东极度悲伤,强抑内心悲痛,挥笔致函杨老夫人及杨开慧的亲属,沉痛地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寄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


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请教毛泽东“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则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毛泽东与杨开慧,夫妻10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一张合影照片,也没有更多的文字信息。


十年夫妻,妻子血洒疆场,丈夫还在打天下的路上,从此阴阳两隔,作为丈夫的他,只能寄款,委托别人,为自己的“枕上”人,修墓立碑……


毛泽东为他心中的“骄杨”,只留下了一首叫《虞美人·枕上》的词作。可以说这首词作,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首情诗,写给自己心中最痛最爱的那个女人……伟人的心,也是肉长成。


功夫在诗外。毛泽东诗外之功在于,当小我的亲情、友情、爱情,必须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个“大我”“超我”的“大道”之情作出牺牲的时候,他选择牺牲自己小我的“枕上”,头枕江山,胸怀人民。


伟大的诗歌,在于得道。




《虞美人·枕上》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

【本文标题和网址】那些古诗有背后的故事(古诗词的故事有哪些) www.chun1983.cn/cjxs/121364.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