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登科后孟郊这首诗的意思(登科后孟郊古诗的意思)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分享 /  2023-05-01 18:3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登科后孟郊这首诗的意思(登科后孟郊古诗的意思),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147个字,大小约为23KB,预计浏览完需要1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孟郊《登科后》解读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孟郊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鹄的,颇出意料。这就仿佛象是从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




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马疾驰呢?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诗溢西夏】《登科后》

点击上方“西夏发布”可以订阅哦!


快来点击吧!


作品全文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关注


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思无涯:兴致高涨。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疾:飞快。


白话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创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作品鉴赏


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后两句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高中后的诗人纵马长安,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自己在这一天赏尽了世间美景,使充满豪气的诗有了明朗轻快的结尾。在这首诗里,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酐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名家点评


宋·国材:失意处牢骚幽愤过甚,得意后便尔骄穉放荡,何语未免寒态。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余尝读孟东野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及登弟,则自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第之得失,喜忧至于如此,宜其虽得之而不能享也。


宋·黄彻《巩溪诗话》:乐天及第后,阳觐留别同年云:“擢第未为贵,拜亲方始荣。”此毛义得檄而与之意也。论者以“春风得意马蹄疾”决非孟郊语,其气格亦不类。而白公亦有“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阳乡情”。此又不可晓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孟郊《落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再下第》诗曰:“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下第东南行》曰:“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愁有余矣。……《诗意投刘侍御》云:“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叹命》云:“题诗怨还怨,问易蒙复蒙。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怨有余矣。至《登科后》诗,则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议者以此诗验郊非远器。余谓郊偶不遂志,至于屡泣,非能委顺者,年五十始得一第,而放荡无涯,哦诗夸咏,非能自持者,其不至远大,宜哉。


明·瞿佑《归田诗话》:东野诗如“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大地宽?”……气象如此,宜其一生局蹐也。惟《登第》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颇放绳墨。然长安花,一日岂能看尽?此亦谶其不至远大之兆。


明·陆时雍《唐诗镜》:末二句似古诗语,不类绝句常调。


作品介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故友人时称“平昌孟东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谥贞曜先生。诗名甚籍,尤长五古,愤世嫉俗,但情绪低沉,语多苦涩,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有《孟东野诗集》。


微信推送太少


下个“文化西夏”APP


了解西夏区


关注西夏


西夏发布 文化西夏


草书·孟郊《登科后》

书法


草书·孟郊《登科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登科后 孟郊·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赏析: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岁时进土及第。做过溧阳县尉等几任小官。有《孟东野诗集),存诗五百余首。孟郊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诉说现实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是他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其擅长五言古体,着力追求拗折奇险的风格。由于过于追求奇险,有的诗流于晦涩。但也有平易的一面,流传极广的《游子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与他善于向乐府民歌学习是分不开的。他的《登科后》,痛快淋漓地表现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在进土及第后踌躇满志、得意忘形的心态和情状,为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和“走马看花”两个成语。


“登科”,为什么会让孟郊欣喜若狂呢?这可以从进士出身前途无量和考中十分困难两方面来理解。进土考试是唐代的“岁举常选”,即是每年举行的定期考试。这种定期考试是分科目在不同时间进行的,除“进土”一科外,还有“明经”、“诸科”(明法、明字、明算、史科、道举、开元礼、童子等科的合称)。其中最主要的是“进士”、“明经”二科。由于“明经”考试容易,录取的比例高,一千多考生录取达百人左右,而“进士”考试难度大,六七百至一千上下考生才录取二三十人,因而进土及第特别为朝野所看重。唐代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的俗谚,也可见进士及第的不易。元稹不由进土而由明经出身,是避难就易。尽管他在十五岁的小小年纪即已登明经科,却并不感到特别荣耀。而白居易在二十九岁时考取进士,却要得意地赋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有的士子,为得一“进士”,一直考到老死方休。德宗贞元七年尹枢状元(进土第一名)及第时已七十多岁。唐昭宗天复四年登进土科的二十六人中,有六人都已届高岭,年纪从五十四岁到七十三岁不等,当时称之为“五老榜”。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此,仅仅从进士及第之难这一点着眼,就已不难理解为什么孟郊在“登科后”会欣喜若狂、扬眉吐气,仿佛完全换了一个人。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了进士出身就有可能前途无量。进士及第是当官的开始(还要经过吏部的考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每年登进士科的二三十人中,“位极人臣, 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李肇《国史补》)如要施展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不当官是决无可能的。做了官,还有优厚的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当官的没有徭役、赋税的负担,而有优厚的俸禄以及职田的收入。中进士,这正是迈向当官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在人生道路上揭开的新的一页。这就难怪孟郊会激动地唱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以及“郁折忽已尽”、“永与泥沙别, 各整云汉泥”(《同年春燕》 )等诗句。宪宗元和十一年登进士科的周匡物,在他所写的《及第谣》中说:“ 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狂放的心态比之孟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登科后》后两句所写的,则是当时新进士的实际情形。按照唐时的规矩,在放榜之后,新进士要聚在一起好好热闹一些日子:骑在马上在长安城里风光一番;到长安城南的慈恩寺去题写自己的姓名;到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赏花宴集等等。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正是游街出风头。赵嘏的“ 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今年新先辈.... 奉贺》), 说的也是同一件事。至于从孟郊这首诗中概括出来的成语“走马看花”,原是用来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的。但在现代,语义已经起了 变化,用来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与原意已相去甚远了。


成语中的古诗课 | 春风得意与《登科后》

4月的南京处处春意盎然。小朋友,看到窗外生机勃勃的春天,你的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很多形容春天的成语?


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成语是春风得意。万物萌生、桃红柳绿,和暖的春风吹在脸上,一切景致都那么美好。是不是听到这个词,心情就特别愉快?这个成语的最初,并不仅仅是因为春景带来好心情,而是和一场考试有关。


这首古诗的


我们先来了解这首描写考试高中的诗《登科后》。这是孟郊在46岁高中进士之后写的一首诗。46岁才考中进士,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年龄有些太大了?其实,孟郊46岁中进士并不算晚。在唐朝有一句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朝科举考试有两个科目: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像咱们考试时的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古时候只要是读书人,大多都会背诵四书五经,所以,明经科考试对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三十岁考上明经都算晚了。进士科,像咱们考试时写的论文。它要结合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提出治理国家的政策等,不仅考察理论知识,更对考生的文学造诣提出高要求。因此五十岁能考中进士也算早的了。想考中进士非常不容易,许多人考了一辈子,到老连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举人都中不了。《儒林外史》中,范进五十岁才中举人,兴奋得都失心疯了。举人比进士还差得远呢。所以,孟郊46岁中进士,那更了不起。他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大笔一挥,写出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登科后》。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前两句:以前困顿的生活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实在是太快乐了。


后两句:骑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就把长安的繁花看尽了。


落魄才子高中进士,那种喜悦借两个词就呈现出来,这两个词就是“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后世就变成了成语。


春风得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处境顺利、事业如意等喜悦心情。


走马观花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心境愉快,现在则指粗略地进行观察。


孟郊能考上进士,要感谢他的母亲。他考了三次,前两次没考中,心境非常失落。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46岁时他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考中进士。


孟郊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一定不要被困难压垮,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一天一定会成功的。


咱们再回头再刚开始提到的《游子吟》。


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小朋友,你们一定以为这是孟郊出远门时写的吧?其实不是。这首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也有版本写:迎母漂上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孟郊是说这首诗是他在溧阳迎接母亲而写的。


孟郊50岁时到江苏溧阳县当县令,把还在老家浙江德清的母亲接到溧阳。他站在河边,等待着接母亲的船,心中想念着慈爱的母亲。


父亲早逝,是母亲独自把他培养成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灯下苦读时,是母亲陪伴他;两次科举考试不中,是母亲鼓励他;远游之前,母亲总是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衣裳;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盼他早日平安归来……内心种种情感就在这一刻爆发了,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流传千古的母爱之诗。自此之后,那灯下为儿女缝衣的老母亲,就成了每一个疼爱儿女至深的老母亲的化身。


寸草难报三春晖。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像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而孩子对母亲的回报,就像春风中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光给予它的恩情。


小朋友,咱们今天通过孟郊的《登科后》知道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还温习了他的另一首诗《游子吟》(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成语:寸草春晖)。


这两首诗传递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们写作文时,一定要融入感情,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呢。


下期课程预告


4月15日(下周三)


课程主题:人面桃花与《题都城南庄》


王淑娟


《莫愁•家庭教育》主编,从事科学家教理念传播工作20余年,开发了《儿童观变迁与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理论和实践兼具的育儿课件,在江苏省妇联Women “在你身边”云平台开辟了“王主编说”栏目。


1



编辑:巴恬恬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4月的南京处处春意盎然。小朋友,看到窗外生机勃勃的春天,你的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很多形容春天的成语?


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成语是春风得意。万物萌生、桃红柳绿,和暖的春风吹在脸上,一切景致都那么美好。是不是听到这个词,心情就特别愉快?这个成语的最初,并不仅仅是因为春景带来好心情,而是和一场考试有关。


这首古诗的


我们先来了解这首描写考试高中的诗《登科后》。这是孟郊在46岁高中进士之后写的一首诗。46岁才考中进士,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年龄有些太大了?其实,孟郊46岁中进士并不算晚。在唐朝有一句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朝科举考试有两个科目: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像咱们考试时的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古时候只要是读书人,大多都会背诵四书五经,所以,明经科考试对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三十岁考上明经都算晚了。进士科,像咱们考试时写的论文。它要结合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提出治理国家的政策等,不仅考察理论知识,更对考生的文学造诣提出高要求。因此五十岁能考中进士也算早的了。想考中进士非常不容易,许多人考了一辈子,到老连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举人都中不了。《儒林外史》中,范进五十岁才中举人,兴奋得都失心疯了。举人比进士还差得远呢。所以,孟郊46岁中进士,那更了不起。他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大笔一挥,写出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登科后》。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前两句:以前困顿的生活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实在是太快乐了。


后两句:骑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就把长安的繁花看尽了。


落魄才子高中进士,那种喜悦借两个词就呈现出来,这两个词就是“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后世就变成了成语。


春风得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处境顺利、事业如意等喜悦心情。


走马观花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心境愉快,现在则指粗略地进行观察。


孟郊能考上进士,要感谢他的母亲。他考了三次,前两次没考中,心境非常失落。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46岁时他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考中进士。


孟郊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一定不要被困难压垮,坚持自己的梦想,有一天一定会成功的。


咱们再回头再刚开始提到的《游子吟》。


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小朋友,你们一定以为这是孟郊出远门时写的吧?其实不是。这首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也有版本写:迎母漂上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孟郊是说这首诗是他在溧阳迎接母亲而写的。


孟郊50岁时到江苏溧阳县当县令,把还在老家浙江德清的母亲接到溧阳。他站在河边,等待着接母亲的船,心中想念着慈爱的母亲。


父亲早逝,是母亲独自把他培养成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灯下苦读时,是母亲陪伴他;两次科举考试不中,是母亲鼓励他;远游之前,母亲总是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衣裳;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盼他早日平安归来……内心种种情感就在这一刻爆发了,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流传千古的母爱之诗。自此之后,那灯下为儿女缝衣的老母亲,就成了每一个疼爱儿女至深的老母亲的化身。


寸草难报三春晖。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像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而孩子对母亲的回报,就像春风中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光给予它的恩情。


小朋友,咱们今天通过孟郊的《登科后》知道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还温习了他的另一首诗《游子吟》(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成语:寸草春晖)。


这两首诗传递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们写作文时,一定要融入感情,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呢。


下期课程预告


4月15日(下周三)


课程主题:人面桃花与《题都城南庄》


王淑娟


《莫愁•家庭教育》主编,从事科学家教理念传播工作20余年,开发了《儿童观变迁与古诗中的儿童形象》《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理论和实践兼具的育儿课件,在江苏省妇联Women “在你身边”云平台开辟了“王主编说”栏目。


1



编辑:巴恬恬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

【本文标题和网址】登科后孟郊这首诗的意思(登科后孟郊古诗的意思) www.chun1983.cn/cjxs/120710.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