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433个字,大小约为29KB,预计浏览完需要17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3 月 20 日至 29 日,2021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在仙湖植物园和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举行,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花事活动精彩纷呈。正在园博园花卉馆中展出的大型花艺作品,由国内知名花艺大师设计创作,可以说是园博园展场最大的看点。
▲春意盎然、缤纷绚丽的园博园。
10 位设计师内擅人文之胜、外揽花木之秀,用结构和线条创造出新的艺术空间,花艺作品处处体现出设计和自然的相互交融,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观众感受到植物装置艺术富有创意和变化的独特魅力,带来视觉和心灵双重的美与震撼。
在这春暖花开时,10 位国内知名花艺设计师分别从多元创意到生活美学、从文化交流到产业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公众带来一场绿色文明的"花事盛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花艺作品《春天的故事》
位于花卉馆门口的花艺作品《春天的故事》 ,是由花艺师团队联名创作。
《春天的故事》设计理念:改革开放的号角一经吹响,春天的乐章便高亢激越。曙光升腾,万物生长,天地一时,无比开阔,深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深圳的故事属于春天,改革的华彩属于世界。
▲花艺作品《星辰大海,爱满人间》
《星辰大海,爱满人间》设计理念:1979 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鹏城从此星辰璀璨,爱满人间。今时盛世,龙柳嫩芽,活力橙色,四方梦想,来日可期。
▲花艺作品《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的设计理念:既是云追月,亦是月逐云,云月本是同一片天空下的共成美景,在融合中生发出意韵美感和蓬勃生命力,正如奋斗中的你我,一次次蓄势待发,一次次破浪扬帆,风云际会,俊采星驰。
▲花艺作品《探寻》
《探寻》设计理念:将竹分解、重组,配以蓝色满天星和紫色万代兰,梦幻与神秘并存,造型向外延伸呈现探寻之姿,寓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人人争做筑梦未来的奋斗者、创新人、实干家。
▲花艺作品《守护 · 爱》
《守护 · 爱》的设计理念:为希望的种子收集阳光,为娇艳的花朵遮挡风雨,这是爱的守护、心的永恒,就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宽厚,总是给予我们最悉心的呵护,让我们得到最茁壮的成长。
▲作品《故事》
《故事》的设计理念:椅子是生活必备品,也是中华传统礼仪和平等精神的象征。作品以椅子为基础线条,采用往下抛散的吊饰装置手法,表达出我们既要弘扬传统,又要勇于建立新秩序、新格局的多元思辨。
▲花艺作品《火舞》
《火舞》的设计理念:火,照亮每一个漆黑的希望。有着火一般热情的深圳人,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壮举。作品用燃烧的铁艺架构制作鲜花花艺,"火焰"在空中伸展,寓意着城市的绚丽多姿和冉冉上升。
▲花艺作品《需要 · 想要》
《需要 · 想要》的设计理念:城市的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比如漫天飞舞的快递、大量的包装材料等。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突破传统的囤积理念,探寻更优雅、更利他、对环境更友好的生活节奏。
▲花艺作品《爱心 · 呵护》
《爱心 · 呵护》的设计理念:以抽象的心形结构作顶盖,用悬挂式设计寓意祖国的强大庇护。在祖国的宽厚怀抱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心连心、手牵手,互联对接、相邀四海,御风而行、扶摇万里。
"每一次潮起珠江,每一缕海上曙光都伴随着爱的荣华。奋楫潮头,时代大勇,先行示范,天高地阔,和美生活,暖意融融,这些都是人间深爱的真挚表达。"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游客想要观赏花艺作品,需要提前预约园博园花卉馆观展。因疫情防控需要,花艺作品展每天面向 1000 名市民开放,市民可在"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菜单预约观展,欣赏的同时做好防疫措施,也可以线上观展。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谢燕 文 / 图
空间内除了体验性、舒适性的解读,还有工艺品的陈设,这些都是一个与自然相互呼应营造手法,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思考方式的引导。
绿植,向阳而生!
每个项目都是因缘而生合,项目的落地,理想化为现实的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了花卉,大家或是自己种植,或是定期买不同品种的花卉插在家中,以此来体现对于美好的向往和生活的态度。
你知道吗?在武定路上开着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国营花店——静安花店。走进花店,品类繁多的鲜花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有鲜花,还藏着一位中国插花花艺大师,他就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梁胜芳。
梁胜芳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他不仅是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静安花店经理,早在1987年12月第一家国营花店开店起,他便开始与鲜花打交道。每年春节是花店最忙的时候,梁胜芳曾经连续18年的除夕都忙于花店事务,没能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
1982年19岁的梁胜芳刚入行,在苗圃工作了6年。这6年来,他整天与树木花草为伍,经历了一个个闷热的酷暑和寒冷的严冬,从一开始对行业的不理解,认为“自己吃了农民的苦,却连农民的收入都没有。”后来,随着从师傅身上学到的技艺越来越多,播种、养护、施肥、翻地、嫁接、移植……他也渐渐从辛苦中发现了乐趣。
嫁接是个精细活儿,每年在嫁接月季时,由于戴手套会影响手指的触感和灵活,梁胜芳只好空手上阵,植物的刺在他的手臂上留下大大小小的血痕。施肥的工作最考验人的意志力,当年施的都是最原始的肥料,特别是遇上夏天,施一次肥身上的味道一周都散不掉,走到哪里都有人投来嫌弃的目光。这些辛苦都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梁胜芳告诉记者,正是有了这6年的踏实苦干,为他后来的园艺、插花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累积了丰厚的经验。
如今,梁胜芳从事插花事业已有40年。“刚开始开花店时,只有月季、康乃馨、菊花、剑兰这‘四大金刚’,后来鲜花的品种才越来越多。”花店在不断发展,梁胜芳的花艺也在不断精进,几年中,他随单位参加了许多地区和全国大赛,取得了不少好成绩,知名度也在慢慢提高。1993年,在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梁胜芳凭借着作品《欢庆》,得到了第一个个人金奖。从那一年开始,梁胜芳参与了往后的每一届“花博会”,去年,在崇明的第十届“花博会”上,作品《飞花令》大受欢迎,获得了“最佳景点”以及“最具人气奖”。
作为花艺大师,梁胜芳也有自己偏爱和欣赏的花——“花中隐士”菊花。梁胜芳告诉记者:“菊花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花,除了高风亮节的品质,它的花瓣和花蕊也是永不分离的。而且菊花各类的颜色、形态都有,需要精心养护才能养得好看。”
从业40年,梁胜芳将插花技艺创新运用到了道路景观绿化中,为静安添彩。花墙、花柱、花窗、花街、道路中心隔离花栏等景观,引发各地竞相效仿,让静安的道路绿化景观在全国引领了潮流,他个人也几乎包揽了行业的所有荣誉。如今,个人的成就在他看来已经不算什么,如何将花艺做成艺术品,让花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把花艺带进社区、带进校园成了他努力的方向。
这些年来,梁胜芳曾去世界各地开展交流学习,开办的花艺学习班极受欢迎,徒弟也遍布各地,有些是开始培养兴趣的孩童,有些是比他自己年龄还要大的老人。花艺师朱道义跟随梁胜芳学习已有20多年,从刚开始的师傅领进门,到如今朱道义也成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这位徒弟的踏实、进步,梁胜芳看在眼里,同时也十分骄傲。
梁胜芳喜欢品茶,茶叶亦是植物,茶艺和花艺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茶有品的过程,花有赏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梁胜芳常常能领悟到人生哲理。在他看来,要学花艺,首先要学做人,大师带徒弟的第一堂课,便是静坐。只有静下心来,改掉陋习,才能真正懂得花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逼真仿真花卉、品绿杨春茶、购花艺产品……昨日记者从瘦西湖旅发集团获悉,位于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内的花艺馆已建成,预计将于今年10月中下旬部分开放。花都汇还将引进热带鱼展示馆,打造现实版的“海底总动员”以及首家平行进口车跨境电商、儿童职业体验馆等,整个中心将于明年4·18期间正式开放。
花都汇花艺馆装修完毕
崖柏馆即将建成
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西起瘦西湖路,东至鸿福三村,北起肖庄路,南至鸿福二村,东西跨度约600米,南北跨度约435米,总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昨天,由瘦西湖路进入,在正门北侧见到了刚刚落成的花艺展示馆。一走进去,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插花便映入眼帘。走近细看,才发现是干花、仿真花。
“花艺馆刚装修完毕,是集花艺展示、花艺培训和品茶为一体的展馆。”扬州花都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萍介绍说,整个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是对原废旧厂房、泥浆池等设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封场处理和景观展示,对周边场地进行生态修复,营造特色景观,并通过开展综合利用,打造集娱乐休闲、花卉盆景展示、花鸟鱼虫市场、儿童乐园等功能的花卉园艺体验中心。
“在花艺展示馆的东侧不远处,还有正在装修的崖柏馆,预计不久就能建成。”据介绍,崖柏是世界“活化石”物种之一,因为其生长在悬崖峭壁间,故称“崖柏”。“崖柏”的生长和陈化过程面临着风吹日晒雨淋,生长方向常因外力因素而发生扭曲和变化,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态。
引进热带鱼展示馆
打造现实版“海底总动员”
“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主体建筑由四个馆组成,目前都在进行内部装修。”蒋萍介绍,1号馆占地面积约为4500,将引进热带鱼展示馆,供市民观赏、休憩。
“要不了多久,市民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看金鱼、锦鲤、锦鲫、龙鱼……各式各样的热带鱼都有。”蒋萍说,热带鱼展示馆对不同种类的鱼进行混养,将带领大家体验一场“海底总动员”的视觉盛宴,馆内还设有儿童乐园、讲堂等设施。
据介绍,2号馆占地面积约为2400,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这里欣赏扬州盆景园艺、高端花卉,喜欢的还可以买回家。
打造扬城首家平行车销售平台
还有首家儿童职业体验馆
“我们将打造扬城首家平行进口车销售平台。未来,家长带孩子在这里进行儿童游客项目体验时,还能看看名车。”蒋萍说,“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
3号馆占地面积约10000,由奥买家进口超市和儿童职业体验馆组成。奥买家进口超市将成为扬州第一家销售平行车的商家,儿童职业体验馆也是扬州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馆。
“我们还将引进餐饮企业,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据介绍,4号馆占地面积约为2000,目前正在和一家餐饮企业洽谈花园餐厅。
“目前各个场馆都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中下旬,花艺馆和崖柏馆有望建成开放。”蒋萍说,整个花都汇园艺体验中心开放要等到明年4·18期间。
实习生 佘杨敏
记者 孙炎 居小春
“扬州水泡福州蝶”
花都汇将设扬州金鱼展示区
扬州金鱼是我市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日前,瘦西湖管委会答复政协委员提案表示,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将设扬州金鱼展示区,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扬州金鱼及其文博资源。
扬州是中国宫廷金鱼的原产地之一,形成了红水泡、望天眼等地方特色
目前,景区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平山乡丁魏村的铁路以北,槐泗河以南地段,总面积110亩,已建成金鱼养殖池53800平方米,共有养殖大户9个,养殖品种多达21个,年出口量约340万尾。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界别组在调研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与地区,以打造“世界级公园”为契机,进一步开发利用扬州金鱼品牌。
提案主办单位、瘦西湖管委会表示,将结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全面打造平山乡观赏鱼产业园,建设金鱼养殖区、锦鲤养殖区、垂钓休闲区、果园采摘体验区及产品交易区。同时,结合4A级花都汇——扬州园艺体验中心建设,设立扬州金鱼专区,重点开展有关观赏鱼的科普展示宣传及产品销售。 记者 刘冠霖
【绿色扬州】
西区新增55万平米绿地
相当于77个足球场大小
在扬州城西南片区,过去建了多个住宅小区,却缺乏公共绿地。从2013年开始,蒋王街道陆续在片区内兴建公园。记者昨从该街道获悉,目前西区已形成九大公园三大城市公园群,新增绿地面积55万平米,相当于77个足球场的大小。
蒋王街道宣传委员徐一君告诉记者,3年来,西区已形成九大公园三大城市公园群。东部城市公园群以“三点两线”为格局。“三点”即水晶湖公园、水晶广场和半岛公园,“两线”即赵家支沟滨水绿带和云锦水街观光带,形成连接东部的慢行步道系统。中部城市公园群以“三带”为主体,即黄泥沟风光带、师姑塔体育休闲公园和蓝湾河(蓝湾岛)景观带,形成三条带状生态景观廊道。西部城市公园群,即蒋王都市农业观光园。
据蒋王街道绿化所的所长陈建斌介绍,除去早年建设的都市农业观光园,最近这两年建设的8座公园,总面积达40.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草地、树木、花卉在内的绿地面积达35万平米。如果加上都市农业观光园的20万平方米,九大公园总共新增55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
55万平米的绿地面积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悉,一个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总面积是7140平方米。55万平米的绿地面积,相当于新建了77个足球场。
据介绍,这9座公园里,种植乔木10000多棵、中层灌木近8000棵,共种植了1.8万棵树木。“这1.8万棵树木,分成七八十个品种。”他说,主要品种是银杏、香樟、广玉兰和榉树。
陈建斌表示,选择这些树木,主要是考虑其成活率。“银杏、榉树长大后,树形高挺、笔直;香樟一年四季常绿。更重要的是,这些树种生命力强,种一片就活一片、绿一片。”
据介绍,今年西区将在55万平米绿地面积的基础上,计划造林300亩。这300亩主要是“见缝插绿”,在一些沿河的步行慢道种植树木,争取年内绿化面积占到整个街道面积的1/4。
通讯员 蒋萱 记者 朱轩卿
在上海徐汇区旧法租界,武康庭素有“小欧洲”的美誉,经营14年的老牌花店ROSA GALLICA置身其中,正跟幽雅安静的环境相得益彰。因为近年在网上火了,每到周末,花店外人流如织,郁郁葱葱的鲜花植物,给每一位置身大上海的人,都带来无法抗拒的森系治愈气息。
14年的品牌塑造,ROSA GALLICA最成功之处,是将“以花为邻”的生活方式植入每位老顾客的心中。
,时长00:15
0
1
“洋”花店定位生活方式
2007年,荷兰花商Nic在武康庭开了ROSA GALLICA花店,同年,他还在云南昆明建立了方德波尔格玫瑰基地。可以说,花店就像是一个形象店,而它的名字也
花店在那时的定位就很新潮——那一年黄秋平还是刚到花店的“花店小妹”:“70%的客户都是外国人,鲜花、绿植是一种生活方式。“客人们来买花不是为了送礼,而是装饰家居,他们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旁边店坐着喝喝咖啡,买点面包,再来买一束花或一盆植物带回家。”
“我是在福建山野乡间自由长大的,当年来上海还不到20岁,想学英语就到了ROSA GALLICA,其实对鲜花一窍不通。”黄秋平说,当时花店经理是德国人,人特别好,采购花材、做设计都会带着她,而她的外国店员同事都是真心喜欢花,“他们下了班还不走,要给花浇浇水,养护一下。”时间长了,她发现她爱上了花草的蓬勃生机,在枝叶之间找到了张力和生命力。
幸运的是,花店合作的荷兰花艺大师AJ来上海做项目,黄秋平给他做助手,并协助他完成世博会荷兰馆VIP馆花艺设计,以及荷兰国王王后访华接待花艺设计。耳濡目染之间,收获巨大:“大师们的现场把控能力特别好,有他们的现场指导,远比花一万元学费学到的还要多。印象最深刻的是,50多岁的大师扛起巨大的植物就走,他们一天都是站着工作,从不坐下休息,一天的饭就是一杯咖啡、一块面包,最重要的是,他们眼里是有光的。”
2011年,黄秋平接手花店,成为主理人。2012年,黄秋平开通了微博,登陆了大众点评,这一超前的举动,给花店带来了极大的流量。“当时很多消费超前的年轻人,都会上网寻找花店,他们非常喜欢ROSA GALLICA的风格,都到店里来买花,而这波客人也积累到现在,成为花店最有力的支撑。”黄秋平说。
这批最早积累的客户,当年是买花束追女友,后来是婚礼花艺、宝宝宴设计、结婚纪念日设计和日常用花消费,他们和花店周边客户,占到了花店客户比例的五分之四,非常稳定。
“这些客户会把我们介绍到自己的公司做租摆、品牌发布设计、宴会设计等,口碑传播的效果非常好。”黄秋平说。
0
2
生机野趣 精细品控=赢得佳绩
去年,黄秋平在花店对面开了新的工作室,与花店一院之隔,春夏秋冬的呈现各有侧重,用色彩、花材、造型的变化,将整个空间装饰成都市里的小森林,不仅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点,而且工作室里调香、蜡烛、微景观等手作课程,以及吸引而来的异业联盟、快闪店、生日party布置和场地拍摄等,也带来了很好的业绩。
“灵动、野趣,一朵花、一枝草,勾勒出一束花田梦影。”这是黄秋平对花艺的追求。她在协助荷兰大师AJ完成世博会荷兰馆VIP馆花艺设计后,曾先后游学德国、瑞典、荷兰、韩国,并取得了花艺证书。
“花店最早的客人都是外国人,他们不像我们国内客人,买花时一点叶子也不要,他们不把花作为礼物,而是用来为家里增添生命力。”黄秋平设计花艺,除了注重品质,要耐放之外,还会注重季节的表达,比如冬季那些光秃秃的树枝、飞扬的小草,都会还原到作品中。
从国外老师那里学到的品控,也让黄秋平在经营上受益匪浅,比如圣诞季,是花店一年最大的商机。花店从经营之初就主打圣诞季,从最初一个圣诞季卖100棵圣诞树,到后来200棵、600棵,到现在推出各种圣诞装饰品、花艺课,从11月中旬到圣诞节,花店的营业额高达七八十万元。
黄秋平今年这样规划圣诞季营销:
第一、设计产品,寻找差异化产品。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的花艺师设计不同品类,关注小红书、微博等寻找设计灵感。“我们的花艺风格是‘自然’‘日常’,传达的不是社交花礼,而是以花为邻的生活方式。”
第二、设计梯度价格。分出129、139、298、588等价位,满足不同散客自用及送礼需求。
第三、明晰节日时间节点,推动不同产品销售。以30天、20天、12天、1周等为时间节点推出产品。
第四、拍摄花店日常短视频。注重视觉输出,增强代入感,引导消费。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花友群等多渠道推广,缓步营造节日氛围。
第五、用差异化产品满足企业客户送礼需求。
她的规划甚至精细到,因为疫情关系,很多人滞留在上海,花店通过视频及图片输出方式,提前告知客户春节假期安排 ,衔接情人节市场,并安排花艺沙龙课,为三月女神季花艺团建课预热。
14年的花店经营,让ROSA GALLICA并不同于一般的网红店,它的独特风格、稳定品质以及扎实的日常消费引导,让它成为法租界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
(本报记者霍丽洁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在上海徐汇区旧法租界,武康庭素有“小欧洲”的美誉,经营14年的老牌花店ROSA GALLICA置身其中,正跟幽雅安静的环境相得益彰。因为近年在网上火了,每到周末,花店外人流如织,郁郁葱葱的鲜花植物,给每一位置身大上海的人,都带来无法抗拒的森系治愈气息。
14年的品牌塑造,ROSA GALLICA最成功之处,是将“以花为邻”的生活方式植入每位老顾客的心中。
,时长00:15
0
1
“洋”花店定位生活方式
2007年,荷兰花商Nic在武康庭开了ROSA GALLICA花店,同年,他还在云南昆明建立了方德波尔格玫瑰基地。可以说,花店就像是一个形象店,而它的名字也
花店在那时的定位就很新潮——那一年黄秋平还是刚到花店的“花店小妹”:“70%的客户都是外国人,鲜花、绿植是一种生活方式。“客人们来买花不是为了送礼,而是装饰家居,他们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旁边店坐着喝喝咖啡,买点面包,再来买一束花或一盆植物带回家。”
“我是在福建山野乡间自由长大的,当年来上海还不到20岁,想学英语就到了ROSA GALLICA,其实对鲜花一窍不通。”黄秋平说,当时花店经理是德国人,人特别好,采购花材、做设计都会带着她,而她的外国店员同事都是真心喜欢花,“他们下了班还不走,要给花浇浇水,养护一下。”时间长了,她发现她爱上了花草的蓬勃生机,在枝叶之间找到了张力和生命力。
幸运的是,花店合作的荷兰花艺大师AJ来上海做项目,黄秋平给他做助手,并协助他完成世博会荷兰馆VIP馆花艺设计,以及荷兰国王王后访华接待花艺设计。耳濡目染之间,收获巨大:“大师们的现场把控能力特别好,有他们的现场指导,远比花一万元学费学到的还要多。印象最深刻的是,50多岁的大师扛起巨大的植物就走,他们一天都是站着工作,从不坐下休息,一天的饭就是一杯咖啡、一块面包,最重要的是,他们眼里是有光的。”
2011年,黄秋平接手花店,成为主理人。2012年,黄秋平开通了微博,登陆了大众点评,这一超前的举动,给花店带来了极大的流量。“当时很多消费超前的年轻人,都会上网寻找花店,他们非常喜欢ROSA GALLICA的风格,都到店里来买花,而这波客人也积累到现在,成为花店最有力的支撑。”黄秋平说。
这批最早积累的客户,当年是买花束追女友,后来是婚礼花艺、宝宝宴设计、结婚纪念日设计和日常用花消费,他们和花店周边客户,占到了花店客户比例的五分之四,非常稳定。
“这些客户会把我们介绍到自己的公司做租摆、品牌发布设计、宴会设计等,口碑传播的效果非常好。”黄秋平说。
0
2
生机野趣 精细品控=赢得佳绩
去年,黄秋平在花店对面开了新的工作室,与花店一院之隔,春夏秋冬的呈现各有侧重,用色彩、花材、造型的变化,将整个空间装饰成都市里的小森林,不仅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点,而且工作室里调香、蜡烛、微景观等手作课程,以及吸引而来的异业联盟、快闪店、生日party布置和场地拍摄等,也带来了很好的业绩。
“灵动、野趣,一朵花、一枝草,勾勒出一束花田梦影。”这是黄秋平对花艺的追求。她在协助荷兰大师AJ完成世博会荷兰馆VIP馆花艺设计后,曾先后游学德国、瑞典、荷兰、韩国,并取得了花艺证书。
“花店最早的客人都是外国人,他们不像我们国内客人,买花时一点叶子也不要,他们不把花作为礼物,而是用来为家里增添生命力。”黄秋平设计花艺,除了注重品质,要耐放之外,还会注重季节的表达,比如冬季那些光秃秃的树枝、飞扬的小草,都会还原到作品中。
从国外老师那里学到的品控,也让黄秋平在经营上受益匪浅,比如圣诞季,是花店一年最大的商机。花店从经营之初就主打圣诞季,从最初一个圣诞季卖100棵圣诞树,到后来200棵、600棵,到现在推出各种圣诞装饰品、花艺课,从11月中旬到圣诞节,花店的营业额高达七八十万元。
黄秋平今年这样规划圣诞季营销:
第一、设计产品,寻找差异化产品。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的花艺师设计不同品类,关注小红书、微博等寻找设计灵感。“我们的花艺风格是‘自然’‘日常’,传达的不是社交花礼,而是以花为邻的生活方式。”
第二、设计梯度价格。分出129、139、298、588等价位,满足不同散客自用及送礼需求。
第三、明晰节日时间节点,推动不同产品销售。以30天、20天、12天、1周等为时间节点推出产品。
第四、拍摄花店日常短视频。注重视觉输出,增强代入感,引导消费。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花友群等多渠道推广,缓步营造节日氛围。
第五、用差异化产品满足企业客户送礼需求。
她的规划甚至精细到,因为疫情关系,很多人滞留在上海,花店通过视频及图片输出方式,提前告知客户春节假期安排 ,衔接情人节市场,并安排花艺沙龙课,为三月女神季花艺团建课预热。
14年的花店经营,让ROSA GALLICA并不同于一般的网红店,它的独特风格、稳定品质以及扎实的日常消费引导,让它成为法租界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
(本报记者霍丽洁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