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释迦牟尼很火的一句话是什么(释迦牟尼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每日一条 /  2023-05-12 14:4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释迦牟尼很火的一句话是什么(释迦牟尼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6003个字,大小约为27KB,预计浏览完需要16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人生无常、因缘际会,佛祖留下的四句话,当你读懂了也就明悟了

佛曰:世间万物,皆有如来智慧觉性!


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我国,直到今天已经过去几千年。而这伟大的佛教,在这几千年的时光里也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与融合。


但是有一点却没有改变,那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留下的各种佛门道理。佛祖释迦牟尼,虽出身高贵却看破红尘。后来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果位,开始了宣扬佛法的历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因缘际会,佛祖留下的四句话,读懂了你也就明悟了!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而他的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然而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后来他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


但是他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伽耶(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






释迦牟尼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之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弟子很多,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称为十大弟子。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


可以看出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而他留下的佛门道理,也让无数人为之沉迷其中。




佛祖留下的四句话

佛祖自己已经领悟了超脱生死轮回的方法,因此他留下无数佛门典籍。希望后来者能从这些典籍中,也领悟到如何超脱自我。


然而佛门典籍繁多复杂,即便是一些高僧一生精研也难以琢磨完全。因此我们普通人想要得成正果,更加是难上加难。


虽然想要得证菩提不容易,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佛祖留下的只言片语中领悟到佛的大智慧。






第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我们每个人虽说生命只有寥寥数十载,但是它的精彩程度却是色彩斑斓。特别是在这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无数个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


然而我们以为大多数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但是实际上这些进入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没有一个是因为偶然才出现的。






这些人或许是为了给予我们什么,有的或许是为了指点我们什么,还有的或许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但是这些人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他们的出现,我们生命才显得热闹;也因为他们的出现,我们才学会成长,即便是他们伤害了我们。


因此我们要明白,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必然的。






第二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数不清的各种事情。而这些事情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我们经历的事情,不会以另外一种当时出现。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日出日落,也会在固定时刻引入我们的眼中。


因此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管出现什么事情,这些事情都是生命中必然存在的。这些看起来唯一的事情,并不会如同我们所想的那样,只要什么不发生,就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因此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事情,都是命运已经注定的。






第三句话: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上面我们说过,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情都是注定好的。因此这些人或者事情,他们出现或者发生的时刻,也是已经安排好,不偏亦不易。


他们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去逃避或者抗拒,而是勇敢地迎接这些事情的来到。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做下的业。因为业力不散,因此它们都会必然发生在我们生命之中。






第四句话: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这是如此简单。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有些事情发生了,会让我们产生久久难以忘怀的情况。而这些事情更有甚者,会成为我们一生的意难平。


然而我们要明白,我们生命中所有事情的结束,都是因为它在帮助我们继续前进。只有享受所有事情的结束,才会让我们逐渐放下而继续前行。


普通此时此刻,你坐在屏幕面前看到这篇文章也不是一个巧合。那是因为你的因缘际会,所以才有你我之间的联系。毕竟,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生命,而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任何事情。或许有的人让我们开心,有的人让我们难过;或许有的事情让我们幸福,有的事情让我们终生难忘。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必须要明白。我们人生中的所有人和事情,都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出现的。我们只有看开了,接受了,才会坦然继续。


而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这样的坦然,得到永远的解脱!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陀说出这话,难道不是狂妄自大吗?

文/谢志斌(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艺、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成语以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特殊的故事典故表达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不少深受佛教影响。






惟我独尊:原意并非妄自尊大




惟我独尊,又作“唯我独尊”,源于“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本是称颂释迦牟尼佛是最高贵和最伟大的存在,通俗化后也用来形容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据《普曜经》《大本经》等佛经记载,相传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即释迦牟尼佛)是在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中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堕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随后,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庄严宣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佛教后来称释迦牟尼佛为“世尊”,也就是“于世独尊”或“世间至尊”之意。






佛教传入中国后,该神话广为流传,“惟我独尊”也成为成语被普遍使用,但意涵却有所改变,用来形容极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狂妄。




例如,元代的《连环计》第一折中说:




“孤家看来,朝里朝外,惟我独尊,若要举事之时,那一个敢道个不字儿的!”




鲁迅也在《集外集拾遗·新的世故》中引用这条成语,说当时的文坛中存在着“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






其实在佛教文化里,“惟我独尊”一词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这一成语全文的具体描述,有多种记述。




《大本经》里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普曜经》的说法是:“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有些经典中则更为详细,如《长阿含经》曰:“天上天下惟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瑞应经》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修行本起经·菩萨降身品》载:“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因果经》曰:“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由此可见,这里的“尊”主要是指解救苍生苦难的重大责任。




同时,佛教强调这里的“我”并非指某个个体或世俗意义上的“自己”,而是指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据《长阿含经》可知,一切诸佛出生后都会如此宣称,这是“常法”。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我”的深层含义是每个众生本具之“佛性”,是指遍一切处的本体,本自圆满清净的“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也是佛教中最为尊贵、最为神圣的最高范畴,或称为“道”“佛性”“如来”等等,所以也常常作为参禅话头。




如《五灯会元》卷四载:“问:‘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赵州禅师的回答,是用法身真理遍在来暗示修禅者的心中不可有过度的拣择,即应该消除执著心和分别念。




所以,“惟我独尊”一词原意并非指狂妄自大或目中无人,而是颂扬对自我潜力的高度自信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原标题 | “惟我独尊:原意并非妄自尊大丨成语与佛教文化”


图片


摄影 | 十愿、耿豪、马俊秋


释迦牟尼:我证悟前和涅槃前,都见到过魔波旬,大家要小心

相传释迦牟尼离开王宫出家后,在苦行林里修行了整整六年,六年之后,释迦牟尼依然觉得自己并未能证悟正道,于是便离开了苦行林。




走出苦行林的释迦牟尼,身体非常的虚弱,幸好遇到一个牧羊女,供养了一钵奶酪而恢复了体力,进入恒河沐浴身体之后,来到一个叫菩提伽耶的地方。


此时的释迦牟尼神清气爽,最后来到一棵菩提树下,开始沉思默想,关照本心,并发下宏愿,如果不能觉悟正道,就绝不起身。


一段时间后,天空浮现一片五彩祥云,随后还下起了花瓣雨,浓郁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虽然释迦牟尼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佛,但他之外的众生却已经提前感知了。




而成佛前的这道无上祥光找遍天地,最后直达了魔宫,惊动了欲界第六天之主魔波旬。那种温煦的祥光让魔波旬内心非常恐惧,但随即就叫嚣着一定要阻止释迦牟尼成佛的进程。


最开始,魔波旬派出了座下最得力的三个女弟子前去阻扰释迦牟尼,她们是爱欲、贪欲和乐欲。


这三个女弟子穿着妖娆的衣服,脸上带着迷死人的笑容,在释迦牟尼面前展现各种妖娆魅惑之状。


但此时的悉达多接近真如,岂能是三个魔女所能迷惑得了的?犹如一朵濯清涟的莲花,依旧盛开在浊世的污秽中。




甚至,悉达多还呵斥不肯罢休的大哥魔女说,你们在别人眼里是婀娜多姿,可在我眼中何异于白骨骷髅?你们是不能迷惑我的。


随后,悉达多运用神通,让三个魔女看到了自己衰老后的丑态,最后羞愧不已,掩面而逃。


三个魔女回到魔宫之后,魔波旬勃然大怒,便亲自带着队伍,包括一众魔兵和各种毒虫怪兽,大家携带这毒雷毒箭,一起来到了悉达多面前。


魔波旬指着悉达多说,如果你现在就回去王宫,继续享受你的荣华富贵,我不但不会阻止你,还将送给你更多美女和财宝。如果你想继续在这里成佛,我就一定要杀死你,让你葬身在这菩提树下。




但悉达多不为所动,而魔波旬就下令魔兵一起毒箭伺候。说来也奇怪,那些魔兵射出的毒箭,虽然箭落如雨,却总是在悉达多面前三尺远近自动坠落,完全进不了身。


悉达多安详地告诉暴走的魔波旬说,我之所以证悟无上正觉,是因为无数劫以来的精进修行,积累了无量的福德和智慧,至今已经圆满了六度万行,你现在对我的骚扰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说完之后,悉达多全身佛光遍闪,魔波旬身边的魔兵一个个纷纷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看到这个情景,魔波旬也知道,自己无法用武力阻扰悉达多证悟之路了,但心里还是非常不甘,虽然身边所有的魔兵都已经溃败,他也只好悻悻然走了。




而悉达多数你证悟成佛,于是便成了后来的释迦牟尼。证悟之后的他继续以身行度,到处讲经说法了四十九年,而魔波旬见被他度化的人越来越多,心里更加不服气,再一次出现在他面前,说你已经度化了太多人,可以涅槃了。、


释迦牟尼此时知道自己和婆娑世界的缘分已尽,并知道自己即将在某日涅槃。


但魔波旬继续和他说道,你住世的时候,我无法阻挠你成佛,但你涅槃之后,我必定要破坏你留下来的佛法。




释迦牟尼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说道,佛法是正法,不会被任何力量所破坏。还说自己虽然涅槃了,但还是有佛经和僧宝留在婆娑世界,他们将继续践行我的宏愿。


魔波旬哈哈大笑道,你涅槃之后,我会让我的徒子徒孙穿上你的袈裟,进入到你的僧宝之内,他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地破坏你的经典和戒律,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破毁你的佛法。


释迦牟尼听了魔波旬的话就沉默了,很久很久没有再说话,最后流下了两行热泪。


见此情景,魔波旬更是得意地狂笑,带着自己的弟子离开了。




没多久,也就是公元前543年,释迦牟尼就涅槃了,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多年


瞻礼全球27尊释迦牟尼佛涅槃像,祈愿正法久住,世界和平

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凤凰网佛教特奉上全球27尊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回向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早证菩提 。祈愿佛日增辉,正法久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01


印度拘尸那罗涅槃寺


佛涅槃像




02


山西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佛涅槃像




03


山西五台山望海峰台顶


佛涅槃像




04


山西五台山碧山寺佛涅槃像




05


上海玉佛禅寺佛涅槃像




06


台湾慈法禅寺佛涅槃像




07


台湾灵鹫山卧佛殿佛涅槃像




08


台湾南普陀寺佛涅槃像




09


泰国大城胜利吉祥寺(孟拱寺)


佛涅槃像




10


泰国曼谷菩提寺(卧佛寺)


佛涅槃像




11


斯里兰卡法显洞佛涅槃像




12


斯里兰卡无畏山寺佛涅槃像




13


缅甸乔达基佛涅槃像




14


马来西亚槟城泰佛寺


佛涅槃像






15


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


佛涅槃像




16


甘肃张掖大佛寺佛涅槃像




17


内蒙古赤峰康宁寺


佛涅槃日唐卡




18


安徽合肥明教寺佛涅槃像




19


山东烟台峆盧寺佛涅槃像




20


天津莲宗寺佛涅槃像




21


辽宁葫芦岛明性寺佛涅槃像




22


山东博山正觉寺佛涅槃像




23


江苏扬州文峰寺佛涅槃像




24


江苏南通太平禅寺佛涅槃像




25


北京香山卧佛寺佛涅槃像




26


四川安岳卧佛院佛涅槃像




27


河南桐柏水帘寺佛涅槃像




图片:觉悟号


摄影:邵卓、果煜、圣成、飞雪、重影、曹立君、丹珍旺姆、妙传、闫秀勇、莲宗寺、明性寺等


《金刚经》著名的五句话,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菠萝蜜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相传由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而说。从名字来看就不一般,金刚,有金刚不坏,无坚不摧的意思。金刚经通篇在讲无著,也就是让世人放下执着,我们来说说其中著名的五句话。


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简单几个字告诉我们不要对人事物执着,接受事情本来的样子,一切都有缘起,也有缘灭的那一天。


有一句话说得好:“以平常心看待身边的人事物。”这是很美的状态,只是做好自己。用心、用爱、认真对待身边的人事物,至于结果怎么样都接受。


这也不容易办到,需要很高的境界,这种人内心的平静已经和外在无关了。


第二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说,关于真理的教导最后都应该抛弃,何况不是真理的邪见?人人都知道真理不可说,大道不可描述,不管以任何形式表达都是指月之手,不会是真理本身,不应执着于它。


如果打个比方来说,表达形式就是硬的东西,像一朵塑料玫瑰花,它有玫瑰花的样子,不过不是真玫瑰,不能感染人。真正的玫瑰是软的东西,它会散发一种美感,一种无形的洋溢,能滋养到人。


按照智慧传播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是真人面对面传播、第二是通过视频传播、第三是通过音频传播、第四是通过文字传播,它滋养人的程度依次递减。


佛陀的意思或许是说:修行者到了最后连真理的教导都要舍弃,这样它才能真正独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形式,没有最好的形式,因为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教导只是一个辅助轮,要想真正学会骑单车,最后要把辅助轮也丢掉。佛陀或许建议说:那些不究竟的法门是不值得你发时间的,你会进入不确定的地带,到时候要摆脱它们又要花费你很多精力。


第三句,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我们都知道佛陀说过:“谁如果说我说法就是谤佛”,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是明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吗?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来捋一捋。


或许是说:大道不可说,言语道断,说什么东西都不能代表大道,但是你又不得不说,得有传播形式,不得已把这个东西叫法。大道是无形的,描述出来就偏了。


就好像一个人在走钢索,大道是一门技术,让他不会从钢索上掉下去。这个技术是无法描述的,你说是向左边不是对的;你说是向右边也不是对的;你说停在中间也不是对的。


这个技术只有你自己体会,当现状往左倾斜了,你往右倾斜来维持平衡;当现状向右倾斜了,你向左倾斜来维持平衡。但你也不能说这个技术是保持在中间不动,你不可能做到的。


大道就像一门无形的技术,具有灵活性,所以佛陀觉得自己什么也没说,它就像是一个空,我怎么能说空呢?请你不要执着于塑料玫瑰,请你自己去参悟玫瑰的香味,不要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第四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如来是说真话的人,如来是说实话的人,如来是依自性说话的人,如来是不说大话的人,如来是不说奇奇怪怪的话的人。这句话说一个开悟的人是诚实的人。


如果一个人开悟了,他一定是说真话的人,拥有赤子之心,他和孩子一样纯洁干净。如果让他说谎、做坏事他是没法做的,为什么?


他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这就像打一套七伤拳,首先伤到的是他自己,像高精度的仪器容不下一点灰尘。


开悟的人像孩子一样单纯,他们就像一个圆,起点和终点重叠了,开悟是终点,孩子是起点,不过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孩子没有智慧可以被人骗;开悟者有智慧别人骗不了他。开悟者活得像孩子一样开心,同时又有智慧过好生活 ,这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第五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一句是很有名的话了,有大智慧。它说你能把有形有相的东西不当真,你就能见如来。当然说得容易,做到很难,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物体就是存在,事情就是发生了,你要我如何不当真?


其实请你好好想一想,所有的事情不就是引起你一个感受吗?如果你可以转念,那么你的感受是不是就变了?好好悟一悟吧,举一个例子。


当有一只鹅还很小的时候,禅师将它放进瓶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鹅越长越大,瓶口是很小的,后来那个鹅出不来了。


禅师问弟子怎么样不打破瓶子,鹅也不会受伤的情况下,让鹅完好的出来?弟子花了一天一夜,挠破脑袋也答不出来。他说:“这不可能,要么打碎瓶子,要么鹅死掉”。


后来禅师公布了答案:“只有一个办法,那只鹅本来就在外面。虽然它的身体在里面,可是它的心在瓶子外面,如此它就超脱了,身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好了,金刚经五句话说完了,不知道您最喜欢哪一句?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见~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菠萝蜜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相传由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为须菩提而说。从名字来看就不一般,金刚,有金刚不坏,无坚不摧的意思。金刚经通篇在讲无著,也就是让世人放下执着,我们来说说其中著名的五句话。


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简单几个字告诉我们不要对人事物执着,接受事情本来的样子,一切都有缘起,也有缘灭的那一天。


有一句话说得好:“以平常心看待身边的人事物。”这是很美的状态,只是做好自己。用心、用爱、认真对待身边的人事物,至于结果怎么样都接受。


这也不容易办到,需要很高的境界,这种人内心的平静已经和外在无关了。


第二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说,关于真理的教导最后都应该抛弃,何况不是真理的邪见?人人都知道真理不可说,大道不可描述,不管以任何形式表达都是指月之手,不会是真理本身,不应执着于它。


如果打个比方来说,表达形式就是硬的东西,像一朵塑料玫瑰花,它有玫瑰花的样子,不过不是真玫瑰,不能感染人。真正的玫瑰是软的东西,它会散发一种美感,一种无形的洋溢,能滋养到人。


按照智慧传播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是真人面对面传播、第二是通过视频传播、第三是通过音频传播、第四是通过文字传播,它滋养人的程度依次递减。


佛陀的意思或许是说:修行者到了最后连真理的教导都要舍弃,这样它才能真正独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形式,没有最好的形式,因为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教导只是一个辅助轮,要想真正学会骑单车,最后要把辅助轮也丢掉。佛陀或许建议说:那些不究竟的法门是不值得你发时间的,你会进入不确定的地带,到时候要摆脱它们又要花费你很多精力。


第三句,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我们都知道佛陀说过:“谁如果说我说法就是谤佛”,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是明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吗?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来捋一捋。


或许是说:大道不可说,言语道断,说什么东西都不能代表大道,但是你又不得不说,得有传播形式,不得已把这个东西叫法。大道是无形的,描述出来就偏了。


就好像一个人在走钢索,大道是一门技术,让他不会从钢索上掉下去。这个技术是无法描述的,你说是向左边不是对的;你说是向右边也不是对的;你说停在中间也不是对的。


这个技术只有你自己体会,当现状往左倾斜了,你往右倾斜来维持平衡;当现状向右倾斜了,你向左倾斜来维持平衡。但你也不能说这个技术是保持在中间不动,你不可能做到的。


大道就像一门无形的技术,具有灵活性,所以佛陀觉得自己什么也没说,它就像是一个空,我怎么能说空呢?请你不要执着于塑料玫瑰,请你自己去参悟玫瑰的香味,不要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第四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如来是说真话的人,如来是说实话的人,如来是依自性说话的人,如来是不说大话的人,如来是不说奇奇怪怪的话的人。这句话说一个开悟的人是诚实的人。


如果一个人开悟了,他一定是说真话的人,拥有赤子之心,他和孩子一样纯洁干净。如果让他说谎、做坏事他是没法做的,为什么?


他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这就像打一套七伤拳,首先伤到的是他自己,像高精度的仪器容不下一点灰尘。


开悟的人像孩子一样单纯,他们就像一个圆,起点和终点重叠了,开悟是终点,孩子是起点,不过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孩子没有智慧可以被人骗;开悟者有智慧别人骗不了他。开悟者活得像孩子一样开心,同时又有智慧过好生活 ,这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第五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一句是很有名的话了,有大智慧。它说你能把有形有相的东西不当真,你就能见如来。当然说得容易,做到很难,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物体就是存在,事情就是发生了,你要我如何不当真?


其实请你好好想一想,所有的事情不就是引起你一个感受吗?如果你可以转念,那么你的感受是不是就变了?好好悟一悟吧,举一个例子。


当有一只鹅还很小的时候,禅师将它放进瓶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鹅越长越大,瓶口是很小的,后来那个鹅出不来了。


禅师问弟子怎么样不打破瓶子,鹅也不会受伤的情况下,让鹅完好的出来?弟子花了一天一夜,挠破脑袋也答不出来。他说:“这不可能,要么打碎瓶子,要么鹅死掉”。


后来禅师公布了答案:“只有一个办法,那只鹅本来就在外面。虽然它的身体在里面,可是它的心在瓶子外面,如此它就超脱了,身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好了,金刚经五句话说完了,不知道您最喜欢哪一句?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见~


:

【本文标题和网址】释迦牟尼很火的一句话是什么(释迦牟尼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www.chun1983.cn/cjxs/12166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