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游山西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山西村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2023推荐 /  2023-05-07 05: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游山西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山西村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295个字,大小约为37KB,预计浏览完需要21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读陆游的《游山西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此句虽未明写村民的热情好客,却处处体现村民的热情好客。今后如果有时间了趁着明月还来游玩,也不再担心“山重水复”了,也不担心夜里看不太清楚路了。这么多困难还愿意来,说明了什么?不就是喜爱这里吗?为什么喜爱?当然是村民的热情好客,淳朴的风气,让深受奸臣迫害的诗人的内心得到丝丝慰藉吗?感到世上还是有很多好人。


这还不算,诗人下句又来了“拄杖无时夜扣门”。拄杖,说明


待到山花烂漫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诞生于宋金交战之时,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受到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有忧国忧民之心,曾立下从军杀敌壮志。30岁应礼部试,名列前茅,为秦桧所黜。孝宗初,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力主抗金而为投降派所阻,报国无门,其忧国忧民之激情一发于诗,雄放豪迈。陆游著有《剑南诗稿》《放翁词》《渭南文集》等,存诗9300余首,词130余首。毛泽东对陆游诗词颇有研究,能背诵陆游的很多作品,常向身边工作人员介绍陆游诗词,还经常手书陆游作品。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深受陆游影响,巧妙化用其作品,或顺其意而用之,或反其意而用之,自然天成,从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读陆游:如遇知己


毛泽东认真读过陆游的作品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据张贻玖整理的《毛泽东评点、阅读过的中国古典诗词目录》,毛泽东圈画过陆游作品有:《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好事近·湓口放船归》《朝中措二首》《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鹊桥仙二首》《采桑子·宝钗楼上梳妆晚》《沁园春二首》《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感皇恩·小阁倚秋空》《极相思·江头疏雨轻烟》《双头莲·华鬓星星》《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真珠帘·山村水馆参差路》《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示儿》等21首。


据中央档案馆编的《毛泽东手书选集·古诗词卷》,毛泽东曾手书过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诉衷情》《示儿》《鹊桥仙》。1958年成都会议时,毛泽东选编了《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选取了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谢池春·壮岁从戎》三首词和《剑阁道中遇微雨》《归次汉中境上》《楼上醉书》《成都书事》《秋晚登城北门》五首诗。


毛泽东读过的陆游作品远不止这些。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的批注中说过:“万里长征,迁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此处“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但此诗就不在上述诗词之列。


《渔家傲·寄仲高》是宋孝宗乾道六年后、淳熙二年前这几年之间作于蜀中的赠答之作。仲高,即陆升之,字仲高,是陆游的同族兄弟。这首词从寄语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做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意绵绵: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陆游在词中表露出的对亲人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深赢得了毛泽东的喜爱,他曾数次圈画陆游这首《渔家傲·寄仲高》。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是陆游怀念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段岁月而作的一首词。他晚年被弹劾罢官后,闲居故乡山阴,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篇,《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是其中之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写这首词时,陆游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情怀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千回百折的悲剧情调。毛泽东曾不止一次手书过陆游的这首词,可见他是很喜欢这首词的。


《谢池春·壮岁从戎》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当时陆游主管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在野外雪地上射虎,他自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当年他意气风发,满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陆游《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谢池春·壮岁从戎》是陆游杰作: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这首词上阕追昔,回忆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飞扬的青春意气和爱国情怀;下阕伤今,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是陆游调离南郑,游历到成都一带时,为寄赠友人所作。此时的陆游虽已进入后方的巴蜀地区,但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依然坚定不移。词曰: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词的上阕写梦游中的世界,所涉及的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西北边防重地。下阕写梦游后的感慨,梦境中的军旅生涯逼真,而现实却十分凄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195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和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的邵华谈论起宋词。邵华背诵了这首词,背到“睡觉寒灯里”时,毛泽东指出此处的“觉”字,不应该读 “jiào”,而应该读成“jué”。毛泽东让她回学校问老师这样念对不对,还兴致勃勃把这首词手书给了邵华。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还曾把《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写下来送给卫士张仙朋。这首词有毛泽东的三幅墨迹。


评陆游:很了不起


陆游的诗词流露出淳厚而又真挚的感情,处处洋溢着爱国激情。他用现实主义手法,深刻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展现了宋代诗坛“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时代风貌,语言流畅平易,精练自然。明代毛晋《放翁词跋》论陆游诗词道:“杨用修(慎)云:‘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辛弃疾)耳。”梁启超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的雄心壮志,对他的人生境遇也表示十分同情。1957年8月1日,毛泽东在《对范仲淹两首词的评注》中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1963年2月2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召集各大区第一书记谈话时,说:“诗词也是一样,在同一朝代,如宋朝,有柳永、李清照一派,也有苏轼、陆游一派。”所谓“苏轼、陆游一派”,毛泽东将陆游诗词的总体风格归入了豪放派。事实上,陆游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飘逸,也有婉丽悲凉,毛泽东都很推崇。


1957年的一天,毛泽东专列的工作人员姚淑贤和爱人在天津相聚时,一起看了反映陆游爱情悲剧的戏《钗头凤》。回到专列上,她饶有兴味地讲给毛泽东听。毛泽东问她:“这戏的名字叫什么?”“《凤头钗》。”小姚还建议道:“主席,应该看看,很不错的。”“《凤头钗》?”毛泽东笑了,说:“是《钗头凤》。这是陆游写的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陆游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年轻时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表妹叫唐琬,也是一位有才华重感情的妇女。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齐东野语》里有记载。”


毛泽东还曾对保健医生徐涛说:“陆游与唐琬离异后,又相遇于沈园。那是他们情意缠绵之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就题在沈园的墙壁之上。”说着,还把《钗头凤》写了下来: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毛泽东写完后又问徐涛,知不知道唐琬回赠的那首词。徐涛说没有读过。毛泽东便脱口念了《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毛泽东念完后,又说:“这首词回赠没有多久,唐琬就因积愁而死去。当初是陆游的母亲与唐琬不和。陆游这一对夫妻,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毛泽东不仅熟知陆游爱情悲剧的情况、作品的内容,而且对其社会根源做了深刻的分析。


邵华在《言诗寄情思》一文中回忆:1959年9月,毛泽东和邵华谈论宋词时,毛泽东问邵华喜欢宋代哪位诗人。邵华说最喜欢陆游。毛泽东又问她为什么喜欢,邵华说:“陆游的诗词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有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他的诗,常常表现‘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毛泽东对她的回答很感兴趣,又问她最喜欢陆游的哪些诗词,邵华列举了《关山月》《书愤》《诉衷情》《夜游宫》《示儿》等名篇。


1961年,为纪念鲁迅80寿辰,毛泽东写了两首七绝,其二写道:“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鉴湖、越台是绍兴名胜,以此说明绍兴名人荟萃。该诗由鲁迅而联想到同属绍兴人的陆游、秋瑾。“忧忡为国痛断肠”,是对绍兴先贤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度赞扬。“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剑南诗稿》;“秋风吟”,指秋瑾《秋风曲》“秋风秋雨愁煞人”,也包括鲁迅的《秋夜有感》《亥年残秋偶作》等诗。“一例氤氲入诗囊”,是说这些爱国诗篇诗意浓郁,弥足珍贵。


陆游特别喜欢梅花,有不少咏梅之作。他常用梅花自比,最著名的当属《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词写于韩侂胄北伐失败后,词人生命的最后三年。陆游因支持这次北伐,遭到诸多排挤非议。陆游原为抗金复国而支持北伐,却落得如此结局。陆游借咏梅以自明情志。词中的梅花孤独清冷,又遭到风雨侵袭,但依然独自吐着芬芳,散发着幽香。这首词托物言志,是陆游身世的缩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当然,梅花那种孤芳自赏的情绪,无法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时代的局限。全词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明写梅花,实写


用陆游:试仿放翁


毛泽东还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化用陆游的诗词名句,天衣无缝,犹如己出。《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化用自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行遍天涯真老矣”,毛泽东采用了陆游诗句的句式,但含义则迥然有别。《十六字令三首》其二“倒海翻江卷巨澜”,由陆游的《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翅浦》“倒海翻江洗残暑”化出。《念奴娇·昆仑》“人或为鱼鳖”,从陆游《入瞿唐登白帝庙》中的“人皆化鱼鼋”脱化而来。《七绝·观潮》“铁马从容杀敌回”,似出自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谈笑凯歌还”,化用陆游《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中“壮士凯歌归”句意。陆游作品为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某些语言材料、思想材料,毛泽东或顺其意而用之,或反其意而用之。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广州见到文物出版社刊印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他在该书的书眉上,为自己的诗词作了批注,又写了一段批语,其中写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世界,饕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试仿陆放翁曰: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试仿陆放翁”,即模仿陆游《示儿》一诗而写。《示儿》原文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是陆游临终写的遗嘱,也是流传千古的绝唱。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但始终初心不改,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毛泽东借用《示儿》的语言格式,通过对人类社会尚未实现世界大同理想的感慨,显示了一位政治家要消灭全世界一切反动派的顽强斗志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乐观情怀,寄托了对后人的殷切期望。毛泽东的仿作是一首和体模仿诗,既要模仿原诗体,又要和原韵,写得明快犀利,富于幽默感,较原作更深化有力。


毛泽东的这种写法,是诗词创作的一种特殊手法,就是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将其从原诗中剥离出来,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变成另一种意义。这种作品叫剥体诗,也称剥皮诗,拟古诗。因其扎根于名篇之上,极易为人们所传诵;又由于它带有游戏性质,作品别具一格,妙趣横生。比如,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鲁迅在《华盖集·咬文嚼字》中,写了一首剥皮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对当年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一帮学阀摧残迫害青年的卑劣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慨!此诗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毛泽东不止一次写过剥皮诗。1910年秋天,毛泽东走出韶山,就读湖南省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他抄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关于此诗的原


毛泽东十分喜爱梅花,也喜欢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但他对陆游咏梅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情调并不认同。1961年12月,毛泽东创作出了同名词作《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深谙旧体诗词形式,能像苏轼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毛泽东词和陆游词都是托物咏怀,但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与陆游词中那种伤寂寞、愁黄昏、怯风雨、自欣赏的梅花截然不同。毛泽东词既有崇高壮美的意境与优美动人的意象,又富有哲理的光辉和战斗的激情,不仅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而且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启迪,情操得到熏陶,精神受到鼓舞,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毛泽东写尽了梅花的风流标格,在古今咏梅诗词中,堪称典范。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创作特别丰富的一位诗人,其作品特色鲜明,在中国诗坛具有崇高地位。毛泽东对陆游诗词的借鉴和吸收是多方面的,方式是多样的,也是十分成功的。这充分说明,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诗词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古典诗词沃土之中,既有继承,更有超越。


(


解析陆游经典田园诗作:带你品农家腊酒,赏乡村闲月


rrrrr 单行本-山水有清音r r r rrrr r

陆游(一首)

rr

游山西村


rr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rr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r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rr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rr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其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并曾入幕参赞军务。他言行放达,不拘礼法,最后遭人弹劾而罢职,从此长期退居故乡山阴。


rr

陆游是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多产诗人,他流传至今的诗作一共有九千三百首。《游山西村》是他罢官回到山阴的第二年所作,大约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这是一首以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田园情致中又蕴含着理趣。诗中描绘了镜湖附近一个普通山村清新明丽的春光、腊月立春之间热闹的生活风俗,以及农民款待客人的朴挚感情,抒写了诗人对农村纯真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之情。


rr

与一般的田园诗往往将田家待客的情景置于风景描绘之后的通常次序不同,这首诗一开始就渲染出腊月里农庄家家酿酒、准备过年的欢快气氛。“莫笑农家腊酒浑”,发端突兀,似乎没有主语。是谁劝人别笑话农家的腊酒混浊?是农民在表达他们真诚邀客的盛情呢?还是诗人自己对农民热情好客的赞美?似乎二者兼而有之。所以也无须去推测头两句究竟是写诗人准备去农家做客呢,还是已经酒醉饭饱从农家告辞出来?它只是为了点出这种欢乐气氛所产生的前提:只有在腊月和丰年,辛勤劳动一年的农民才有可能向客人炫耀他们的丰足,向客人担保留人吃饭可以鸡肉、猪肉各种菜肴管够,而客人也才能充分领略他们淳朴热情的古风。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理解。


rr

第二联才转入诗人所游的村庄。这两句本来是写村庄山水环抱、花柳掩映的秀丽风光,类似的意境唐宋人都写过。如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周煇《清波杂志》卷中载南宋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等等。但直到陆游这一联才把这种山回路转、忽然别有天地的意思写得特别透彻,以致“题无剩义”。透彻到可以把它看作一联含有哲理的成语,因为它确实把眼前的景色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悟结合起来了。后人在遇到某种困境乃至绝境以后忽然眼前又豁然开朗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两句诗。这一联之所以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道理正在于此。但这一联虽有理趣,却是在游村的惊喜发现中自然透发,并非有意地寄托和象征,因此与全篇的情绪不但极其协调,而且成为诗情发展的亮点。从记游诗的常规来看,第一联应当在第二联之后,先写新发现的山村,再写留客的趣味,但这样就显得平板无味,而且把农家的淳朴热情局限在某一村里了,也把诗人在乡村常来常往的行迹局限在偶然一游中了。现在第一联先写出诗人游村时想与农民共同欢度腊月的动机,并概括各村农民都同样好客的风俗,就更有兴味。因为他去农家做客显然不止一次,而来到这个“又一村”却是兴之所至。诗人在另一首《西村》诗中说:“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也可证明他本是想去农家求酒,随意行来,方遇此桃源。


rr

第三联写农村立春后祭拜土地和五谷神的热闹情景以及村庄简朴淳真的古风。古代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在这一天祭社稷神以祈求丰年。诗人来到这个村庄时,春社日尚未到,但村人已经在练习吹箫击鼓,准备在祭祀时大大热闹一番了,所以说“追随春社近”。综观以上三联,第一联点游村的季节,从山村待客的热诚写其淳厚;第二联从山村所在地势的偏僻写其远离尘俗的清静;第三联则从当地祭祀风俗和衣冠简朴写其古风。诗人实际上又勾勒出一幅桃花源的理想图画。而这种种淳真古朴的情趣是诗人在离开黑暗的朝廷之后才体会到的。所以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农民之间亲密的情谊,以及对此地生活的向往,就是诗情发展的必然了。从第二联可看出,诗人是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庄,马上就同他们随意来往,做客吃饭,甚至要求“无时夜叩门”,即随时随地,甚至连夜晚都可来拜访,这不难令人想...


rr

抒写诗人与农家情谊的田园诗,在陆游以前不乏佳作,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等,都写得清新自然、淳朴有味。而陆游仍能将同样的内容翻出新意,写成名作,诀窍就在他善于从现实生活感受中悟出前人没有说透的理趣,加以提炼概括,并赋予家乡山村特有的地方色彩,表现出放翁本人疏放自适的情趣,因而能另铸新词,自成面目。


r rrr

极具哲理性的十首诗词,哪首最有启迪性?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于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我们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既写出村庄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极顶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


钗头凤背后的爱情故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想必这个诗句不少人都听过,更有人将这两句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没错这就是陆游在被罢免时所写。由此可见此人的才华。他是个好的诗人,但绝不是个好丈夫。下面我便为大家介绍。


人物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唐婉(1128~1156),又名婉,字蕙仙,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赵士程,南宋宗室,唐婉第二任丈夫。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与陆游、梁克家等属于同时期人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夫妻关系

陆游和唐婉从小便是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情投意合之下,便结为伴侣后来夫妻之间一直恩爱。


直到陆母见儿子这样,怕他沉迷于现在从而影响考取功名,后又见唐婉婚后一直未有子嗣,便让陆游休了唐婉。在那个年代,长辈说的话便要尊从,不然便要被戳脊梁骨。于是唐婉便走了,后来陆母又为陆游找了个妻子王氏。


唐婉回娘家之后迫于父亲的命令嫁于同郡的赵士程。其实赵士程是当时的皇亲国戚,唐婉和他在一起可以说是十分般配了。并且一生只聚了一个老婆,便是唐婉。赵士程就这样一直平复唐婉的受伤的心灵。慢慢的唐婉也快放下了,直到十年后的一个春天。


沈园相会

自从离开唐婉后,陆游便化悲痛为动力,再加上他不错的功底和文采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但同时也遭到当朝宰相秦桧的嫉恨。后来官场失意仕途不畅


一日陆游独自漫游沈园,并且意外看到了赵士程以及在他身边曾经自己的妻子唐婉。


这时唐婉也看到了陆游,一瞬间这十年来,马上要消失的感情如烈火燎原般升了起来。


这时陆游心中的悲伤也升了起来,放下酒杯,便要走。不料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送来了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之死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离开了。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形容了旧情难忘而又难言的忧伤情愫。日后身体一日不如于日,不久便离世了。


最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每到独自一人时便会想起唐婉这个初恋。


总结

陆游唐婉这两个人因为钗头凤被后世传唱。只是可惜了赵士程,一生未娶,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了唐婉。真是应了哪句话“世人只知《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所以说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好点,也许下辈子见不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想必这个诗句不少人都听过,更有人将这两句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没错这就是陆游在被罢免时所写。由此可见此人的才华。他是个好的诗人,但绝不是个好丈夫。下面我便为大家介绍。


人物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唐婉(1128~1156),又名婉,字蕙仙,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赵士程,南宋宗室,唐婉第二任丈夫。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与陆游、梁克家等属于同时期人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夫妻关系

陆游和唐婉从小便是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情投意合之下,便结为伴侣后来夫妻之间一直恩爱。


直到陆母见儿子这样,怕他沉迷于现在从而影响考取功名,后又见唐婉婚后一直未有子嗣,便让陆游休了唐婉。在那个年代,长辈说的话便要尊从,不然便要被戳脊梁骨。于是唐婉便走了,后来陆母又为陆游找了个妻子王氏。


唐婉回娘家之后迫于父亲的命令嫁于同郡的赵士程。其实赵士程是当时的皇亲国戚,唐婉和他在一起可以说是十分般配了。并且一生只聚了一个老婆,便是唐婉。赵士程就这样一直平复唐婉的受伤的心灵。慢慢的唐婉也快放下了,直到十年后的一个春天。


沈园相会

自从离开唐婉后,陆游便化悲痛为动力,再加上他不错的功底和文采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但同时也遭到当朝宰相秦桧的嫉恨。后来官场失意仕途不畅


一日陆游独自漫游沈园,并且意外看到了赵士程以及在他身边曾经自己的妻子唐婉。


这时唐婉也看到了陆游,一瞬间这十年来,马上要消失的感情如烈火燎原般升了起来。


这时陆游心中的悲伤也升了起来,放下酒杯,便要走。不料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送来了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之死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离开了。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形容了旧情难忘而又难言的忧伤情愫。日后身体一日不如于日,不久便离世了。


最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每到独自一人时便会想起唐婉这个初恋。


总结

陆游唐婉这两个人因为钗头凤被后世传唱。只是可惜了赵士程,一生未娶,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了唐婉。真是应了哪句话“世人只知《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所以说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好点,也许下辈子见不到了。


:

【本文标题和网址】游山西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山西村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www.chun1983.cn/cjxs/121187.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