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木兰诗是一首什么体裁诗(木兰诗是什么体裁的诗)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专家说 /  2023-05-02 17: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木兰诗是一首什么体裁诗(木兰诗是什么体裁的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133个字,大小约为41KB,预计浏览完需要2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关于兔子,你真的了解吗?

兔年免不了要说兔,别以为兔子很常见你就觉得很了解它。看《木兰诗》,有一句关于兔子的描述:“雄兔足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你是不是也未必懂如何区分一只宠物兔的雌雄呢?


你可能也不知道,英语中为何要将家兔和野兔的称呼分成了两个——家兔是Rabbit,野兔则是Hare?


关于兔子的小秘密还真不少。


○兔子到底爱不爱吃胡萝卜?


在各种儿童绘本里,人们总喜欢把兔子和胡萝卜联系在一起。你可有想过,兔子真的喜欢吃胡萝卜吗?


谈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兔子的分类。


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兔”,应该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属的总称,共9属42种,俗称兔子。它们为草食类动物,也是夜行性动物,大都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和两条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究其源头,应该早在六千万年前就有一种被称为攀援始祖兽的生物,后进化为始祖兔;到大概三千万年以前,始祖兔进化为野兔,而野生的兔子直到三千年以前,才逐渐被驯化为家兔。


野兔至今在全球仍有几十个亚种。它们可以适应多样环境,属于典型的草食性兽类。它们的食性很广,包括各种无毒的杂草、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以及树木的枝叶和嫩皮。野兔最爱的还是苜蓿科和豆科植物的幼苗和嫩叶。有趣的是,这个食谱中并不包括胡萝卜。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胡萝卜是人类种植的作物,野兔在野外能采食到的机会并不多。


家兔虽然是驯化种,绝大多数习性却和野兔无异。但家兔在进化过程中,消化道以及消化菌群已完全适应消化各种杂草,胡萝卜糖分较高,其实也并不适合家兔的消化系统。


○兔子为什么有“三瓣嘴”“红眼睛”“顺风耳”?


兔子的“三瓣嘴”和它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也是长期适应性进化的产物。


因为兔子属于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它们拥有发达的门齿,帮助其啃食各种草类、草根以及树皮。这个过程中,三瓣嘴最有利于将它们将门齿及时、无障碍地翻出来使用。


而兔子的“红眼睛”并不是普遍性的。现实中通常只有白色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白兔子的眼睛都是红的。兔子眼睛的颜色有黑色、蓝色、灰色、红色等多种。这些颜色的呈现主要是由兔子身体里所含色素决定的。红色眼睛的兔子,只是它们身体缺乏某些色素,透明的眼球便呈现出自身毛细血管中血液的颜色。从进化论角度上来说,兔子眼睛的颜色其实是根据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变化而适应性生成的,并且具有遗传性。


兔子的“顺风耳”其实是说它们对声音非常敏感,这对耳朵就像它们自带的“雷达”,耳内的密毛恰如天线一般。只要把两只耳朵高高竖起并稍作转动,数十米外的微小声音都会被兔子灵敏地收入耳中,这样它们就能及时发现危险并逃跑。兔子生性谨慎、胆小,只有在休息时,它们才会把耳朵耷拉下来紧贴在颈背上。有人说抓兔子就要抓耳朵,其实兔子耳朵很容易受伤,它们并不喜欢被抓耳朵,因此我们抓住它们的耳朵时,它们通常都会停止挣扎,也许是希望自己的“雷达”不要被破坏了吧。


○为什么有“狡兔三窟”的说法?


野兔喜欢打洞,但它们并不喜欢长时间地待在洞中。不过它们的确有借洞逃生的本领。在被天敌追杀过程中,野兔的奔跑通常不是盲目的,它们在平常活动的地域内早早就摸清了地形,知道每一处洞穴的分布,就算不是自己挖的,它们也都提前去“调查”“熟悉”过,甚至会时不时再去“熟悉”一下。因此,当被敌害追击时,野兔通常都能迅速准确地逃入附近的地洞中。这足见野兔生性狡诈、行动诡秘。


“狡兔三窟”的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策·齐策四》,现在多用来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据考究,中国在汉代以前,域内的兔子基本都是野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畜”之外还有“六兽”,兔子就是“六兽”之一,是人们捕猎的主要对象之一。《诗经》里至少有三首诗与野兔有关,那篇《瓠叶》中说:“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描述的就是猎人打到野兔拿来下酒的欢乐景象。


但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家兔的祖先却不是普通的野兔,而是野生的穴兔。穴兔属兔科穴兔属,原产于欧洲西南部。人们认为,它们是经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我国原本的野生兔类在家养条件下难以繁殖,幼兔易患佝偻病,长大后也没法繁殖,然而穴兔类在家养条件下却不难繁殖,因此现在人类养殖的兔子大部分都是由野生穴兔经长期驯化而来。甚至可以说,全球的家兔均由穴兔驯化而来。


穴兔与普通的野兔并不一样。英语中称呼家兔和野兔也有不同,家兔是Rabbit,野兔则是Hare。而它们最大的区别还是,穴兔刚生下来的幼仔身上是光滑无毛的,因为它们多喜欢待在洞里,野兔刚出生的幼仔却是有毛的,它们多在地表活动,生下来不久就要到处跑。


穴兔也是非常出色的建筑师,挖的洞深可达3米,长能达40多米,洞道直径约15厘米。其“卧室”可能会有30厘米到60厘米的高度,洞口还会做出“大门”——留一个微微隆起的土堆。而那些没有土堆的洞口,主要是用来临时逃避天敌用的。据说有一种穴兔一旦确定了住所,就会为自己至少准备五个洞穴。


○兔子也会灭绝吗?


作为吃货的你,可能知道兔肉富含卵磷脂,有健脑益智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处,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肉。实际上,兔子因为繁殖能力强,现在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也是很多实验室中常用的小动物。但兔类一样有许多濒危品种。报道称,全球现生种中,兔子的极危品种有1个,濒危品种有13个,易危品种2个,近危的也有6个,还有19个种处于缺少数据的状态。


一种濒危种的琉球兔属,已是亚洲大陆的孑遗物种,属“活化石”了。它是一种只分布在日本的奄美大岛及德之岛的原始兔,栖息在茂密森林,昼伏夜出。


墨西哥特有物种火山兔,是世界第二体型细小的兔,仅次于侏兔。它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也被列为“濒危”。


此外还有原产于东南亚的条纹兔属,现存两种,在中国境内已仅有化石分布。


兔类的衰落多是因失去栖息地及猎杀所致。它们的栖息地正在持续地受到山火、过度放牧、城市和农业发展及伐林等破坏。故此,兔形目动物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链接】如何挑选宠物兔?


首先是看体格。选体型健壮、活泼好动的为佳。体格发育良好的幼兔身体匀称,肌肉结实,其肩部、背部及后躯看不出任何骨突出,触摸胸部、背部感觉较宽,要注意,肌肉丰满、被毛光滑、骨骼棱角不突出的幼兔通常都是因为从小喂食营养好,更容易养活。其次是看姿势。健康的幼兔活动起来更为灵活、自然、协调。蹲伏时,前肢伸直,后肢置于体下,睡眠时,双眼闭合,呼吸微弱,夏天常倒卧、伏卧、伸长四肢,冬天则常蹲伏。然后再看看精神如何,健康的幼兔眼睛圆而明亮,活泼有神,眼角无分泌物、红肿;机警,耳朵易活动,遇到特殊声音时,两耳竖立。最后最好留意一下兔子粪便。健康的幼兔粪便为球形颗粒,豌豆大小。若粪粒干硬、细小,说明可能便秘;粪便呈长条形或稀薄水样,说明幼兔可能患有肠炎。


至于怎样区分雌雄兔,专家会告诉你,科学的方式当然是查看兔子的“私处”,即生殖器。这对于3-4个月以上的兔子很容易,因为这个时期的雄兔生殖器基本发育完全,可以清晰地在体外看到睾丸。但是不足三个月的兔子,这些体征并不明显,只能说,一般雌兔的阴部孔洞呈扁纵形,离肛门较近;而雄兔的阴部孔洞呈圆形,离肛门较远。


鼠兔、兔狲、蹄兔、兔豚鼠都是兔子吗?


别以为兔子容易识别,真正要鉴别出具体的种还是有难度的。更别说,还有不少长得像兔的动物,比如鼠兔、兔狲、蹄兔、兔豚鼠等,它们甚至名字里还带着一个“兔”字,更让人难以分辨。


鼠兔虽属兔目类,却不完全属于兔科,而是鼠兔科鼠兔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和亚洲中部的高原或山地,目前所知,包括33个种类。其特点大多是体型小、耳短、眼黑、体毛呈茶褐色。因为喜欢在山体的天然石隙中筑巢,鼠兔又有“石兔”之名。从面相上看,鼠兔像是鼠类,但生理特性和食性又和兔子更接近,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介于兔与鼠之间的神奇动物——具体来说,与鼠类不同,鼠兔上颌只有一对门齿,这一点与兔类又不同,因为兔类上颌的门齿两侧通常还有另一对较小的门齿。


兔狲则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型粗短,大小似家猫,叫声也似家猫,但较粗野。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它们多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它们也属夜行性动物,视觉和听觉发达,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蹄兔是一类有蹄类哺乳动物,是蹄兔属下唯一的一个种,它们身被针毛,毛粗硬而蓬松,外貌似穴兔,但前足有4趾,后足有3趾,都是似蹄状的趾甲,因而得名。它们的现生类型个体小,形似兔、鼠或狸,脚掌有具特殊附着力的无毛足垫,有攀登能力,主要分布于北非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及中东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蹄兔喜群居,喜爱鸣叫,因此又名啼兔。它们属植食性动物,偶尔也会吃昆虫。


谁能想到,蹄兔这种小动物竟然与大象是同一个祖先。目前世界上的蹄兔共计有3属10种,体型方面差别不大,成年之后的体长大约为50厘米。它们都不会挖掘洞穴,只能居住在岩石缝或者是灌木丛里。


兔豚鼠顾名思义就更像鼠类,但与那种常被当作宠物养、被称为“荷兰猪”的小豚鼠不同,兔豚鼠通常是指巴塔哥尼亚豚鼠。它是大型啮齿动物,外形像豚鼠又像兔子,还有点像驴。它的四肢非常长,擅长快速奔跑,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境内的中、南部,被誉为阿根廷最奇怪的动物之一,最特别之处是它们后脚趾上长有钩形爪。



《木兰诗》为代表的河洛民歌所反映出的民族融合

导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首脍炙人口的北魏民歌,想必大家都听过。我们一般认为,木兰诗描述的是北魏时期与柔然的战争,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在少数民族政权下,汉族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相互交融的场景。


木兰诗的具体成诗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木兰诗开头的"可汗大点兵"足以反映当时的兵户制度,这一称呼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木兰诗为代表的河洛民歌,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原本的社会文明造成了重大的破坏,"毁灭是为了新的诞生",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政治格局。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民歌中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特性。


河洛文化圈作为黄河文明的核心,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变化,因此我们能通过河洛民歌来对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现象进行讨论,找出民歌——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民歌的之间的关系。


一、河洛民歌的时代背景

在秦统一六国以后,封建社会正式建立起来,虽然在这以后,改朝换代不可避免地带来纷争,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时期,原本的大一统局面遭到破坏,再次进入到大分裂时期,因此这段时期也被后人看作是中原文明的"衰弱期"先秦也是大分裂时代,我们将其称为"百家争鸣",为何在说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要用上"中原文明衰弱期"?这是因为这一段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政权三十余个。


河洛民歌代表作——《木兰诗》


但是在整体的中国文明史上来看,是自由力量的挣脱,是文化从统一的枷锁中解脱的体现,在文明史上留下的绚彩一笔。从文化上看,这一段时期少数民族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交融,在动荡乱世下各种文化争相辉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类型转换期,伴随的是文化的高度发展;在政治上看,这一段时期诞生的几个重要的思想体系,影响到后世士人对治世经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1.融合与突破


魏晋南北朝大约持续了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其中大一统朝代(西晋)只持续了二十六年,在余下的三百年时间里,都是处于大分裂时期,相比于先秦长达二百余年的大混战,这段时期才是真正的"战国"。


这段时期政权更替频繁


这段时期由于政权的频繁更替,因此在思想上的变化也极为激烈,文化更是呈现出惊人的爆发趋势,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对"自由"产生了认识。这段时期由于参与"中原争夺战"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政权之间的更替也极为频繁,由于当时中国对周围各国的影响力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东南亚区域的混乱(当时的越南、朝鲜与中原关系密切)。


河洛文化圈中的文人


另外,当时入主中原的大多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因此"祸从北来",居于河洛文化圈内的百姓纷纷南下江南逃亡,这也是我国封建时期全国性的首次人口大规模迁移,"当原本居于文化中心的人们南下时,就会将文明的种子沿路播下。"


2.洛阳——漩涡中心


西晋在经历八王之乱以后,顾不得北边的少数民族,因此给了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少数民族入侵的机会。西晋灭亡的标志性事件是洛阳失守,但为什么要以"洛阳失守"为时间节点,而不是其后的"晋怀帝"被俘?


被匈奴俘虏后,学狗叫的弱晋晋怀帝司马炽


这就引出了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话题,河洛文化的"华夷之辨"。但是当时还没有"华"、"夷"的说法,但是当时中原文明的优越感给汉族带来了文化上的自负,由此产生了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尤其是在"中国"的概念提出以后,以洛阳为文化——政治中心,成为了当时华夏引以为荣的自豪。


因此在后来的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的过程中,洛阳就被当成了争夺的中心,认为"得洛阳者为天下主",即便洛阳对于战争的胜利没有实质性的战略价值,也会不付代价的进行争夺。


权力


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地去争夺洛阳,甚至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虽然在历次的争夺中,洛阳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已经不具备作为都城的功能,但是洛阳还是具有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毕竟"天地之中","中国"的地理象征就是洛阳。


为什么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因为其能为君王的正统地位作出解释,因此在封建社会中,最讲究的就是"名正"而"言顺",既然想夺得天下,那就必须要在"名义"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地理上也要夺得"天子之地"的洛阳,才能成为真正的霸主,才符合"中国"的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要以"洛阳失守"作为西晋灭亡的时间节点,因为洛阳的失守,对于西晋来说,是失去了首都,但是在政治上来说,是失去了国家的中心,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名存实亡,例如徽宗被俘虏,残余势力南迁至江南,建立起新的政权"南宋",但是史学界中就对于"南宋"政权的正统性作出了质疑,认为南宋是"小朝廷"。


南宋小朝廷


但是今天我们的重点并不是宋代,因此也就不再展开去说。


言归正传,也正是如此,对于洛阳的失守,中原文明在接下来长达三百余年的时期算是暂时退出文化中心的舞台,但也为"中原文明"与"夷族文明"的平等交流打下了基础,为民族融合打开了交流的大门。


二、南北民/文风

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上接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南北对峙,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上各有差异,因此在社会风貌上也有着许多不同。接下来我们将会分开述说。


自古江南多才子


首先是南朝,南朝位于江南地区,自古"江南出举人",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据的,南朝多文人世家,在社会风俗上比较崇尚雍容华丽的风格,在文风上也偏向于华丽藻词,因此尤为喜爱骈文。


当时的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而北朝则是多胡人,少数民族(包括汉化的少数民族)较多,因此受到的少数民族的风格影响,文风比较粗狂,但是在科技成就上造诣不浅,出现了《齐民要术》以及《水经注》此等科学著作。


南北虽对峙,但是文化方面却在不断的融合,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许多的民歌。同样,民歌也分南北两种,风格上与各自所在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相关。南方因为重文风,文人喜爱抒发自身情感,歌颂生活,因此南朝的民歌多恋歌,善于表达个人情感;而北朝文人性格粗狂,与少数民族融合时间较久,因此北朝民歌风格较为淳朴,注重记录生活,尤其北朝民歌处于民族大交融的社会环境下,对于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东汉时期的五胡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东汉向少数民族征兵,但是随着王室势微,无暇顾及位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因此在军中盘踞的少数民族政权经过上百年的融合以后,也学习到了汉族优秀的文化,而那些仇恨中原政权的匈奴、鲜卑、氐、羌、羯族人,开始聚集在一起,成为了"压死骆驼的另一根稻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长达百年时间的融合中,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中原越来越接近,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上,还有文化、政治等重要领域。


三、民歌中反映的民族融合

在木兰诗中,我们便能看到这种"成果斐然"的融合。前文提到,木兰所处的时代,大概是北魏时期,为了攻打柔然,"可汗大点兵",这里反映了当时的兵役制度——兵户制度,而这一制度并不是北魏独创的,而是沿用曹操所创。对于这一制度,南北两朝都有继承,但是南朝尚文,因此在北朝,兵户制度继承的较为完好,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木兰市诗中,"旦辞黄河去",这意味着木兰住的地方是黄河。大家想一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什么?不就是把少数民族南迁吗。河洛文化圈作为黄河文明的中心,一直被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里也成为了交战的中心,多年的战争也使得这里夷为平地。在北魏政权建立以后,便着重发展此地,希望重现往日之风,因此有了军户南迁入洛的政策。


大家看看篇头中的"可汗",在看看篇尾的"天子做明堂",就会发现木兰诗时而称"可汗",时而称"天子",那么究竟应该是"天子",还是"可汗"?其实都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将自己的父亲称"爹",时而称"爸"。


"爹"和"爸"是一样的,同理可鉴


但是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才会称自己为"天子",那为什么少数民族政的统治者"可汗"也要称自己为"天子"?这就事关迁都洛阳的孝文帝,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实际上就是接纳了中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礼""乐"等制度加以继承,因此在身份上,也就接受了"天子"这一称呼。


在木兰诗中反映出生活方面的细节,大家也不要忽视。在花木兰从军返家后,脱下"战时裳","着我旧时裳",并对镜贴起了"花黄"。大家注意一下这里的"花黄"是古代女子间流行的一种妆容,是用金纸剪成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但是这种妆容最开始时,仅仅在中原流行,因此花木兰的"贴花黄",实际上反映的是民族融合已经反映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四、胡汉结合的民族文化

包括木兰诗在内的北朝乐府民歌都是属于横吹曲的一种。有人可能会问了,什么是横吹曲?横吹曲,就是在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正所谓"横刀立马",鼓角(演奏横吹曲的乐器)自然是要横着吹,才有气势,故名"横吹曲"。


但是横吹曲最早并不是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早在汉武帝时期,胡人就已经有这种军曲演奏形式,其中最具代表者为北狄。


后来经过民族融合,这一奏乐形式被中原文化吸收,由南朝梁乐发扬光大。前文提到过,北朝的民歌最擅长描述社会现实状况,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描写游牧生活的民歌,我们也因此能从中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所了解,从而透视民族融合。


但是北朝早期民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极为简单、淳朴,这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多的缘故,在文化等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很容易就在歌词内容上判断出。


但是后来发展的北朝民歌,在歌词内容上越发丰富起来,并对大分裂时代所带来的战争发起了感慨,表达生命,情感思绪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民歌,其中不少优秀民歌的歌词出现了难度较高的词汇,这个证据表明,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已经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在对于文字理解的程度,已经与汉人无异。


结语:在民族融合方面,不管是在那个朝代,都不会落伍,因为这是时代所需要重视起来的问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虽然与汉族之间不断斗争,但同时也在相互妥协,各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民族融合的政策,只不过在孝文帝时期展现的更加的丰富。


(木兰诗),乐府诗集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唯: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早晨。


但闻:只听见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明堂:明亮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意做。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外城。


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姊(zǐ):姐姐。


理:梳理。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huò huò):拟声词,磨刀的声音。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扑腾。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行:读háng。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202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木兰诗》

【本题选自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木兰诗(节选)


北朝民歌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1.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2分)


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开始写木兰准备出征,“东市买骏马......”四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这里并不是一处买一样东西,而是到各处去购买马具,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22.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2分)


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的赏析。“不闻爷娘唤女声”意思是“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浓浓暗夜,木兰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包围着木兰的只有溅溅的水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传达出木兰内心的孤寂与凄凉,突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她女子的身份。




【参考译文】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七年级古诗鉴赏-《木兰诗》

1《木兰诗》


1.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时上的“乐府双璧”。


2.诗歌赏析:


(1)①②段: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可见木兰通情达理,重孝道又不拘于世俗的品质,以及不避艰险、果敢坚毅的精神。


字词-当户织:对着门织布。唯:只。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大点兵:大规模地征兵。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 爷:和“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2)③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战争氛围的紧张;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字词-胡骑:胡人的战马。


析-“东市……西……南……北……”:排比、互文,写出木兰紧张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旦辞……暮宿……”: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也突出军情的紧急。


(3)④概写木兰多年来的征战生活:描写边塞军营及艰苦的战斗生活;概述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悲壮。


字词-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木兰矫健的英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以特有的事物描写了边塞夜景,是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互文,将士们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神力归来。


(4)⑤木兰还朝辞官:既表现了木兰的不慕权贵及对家乡亲人和家园生活的眷恋,也呼应了她不敢言说的秘密,即她是女儿身。


字词-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问所欲:问想要什么。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


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


(5)⑥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表现木兰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字词-郭:外城。扶将:扶持。著:穿。帖:同贴。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的爱美之情。


(6)⑦以富有情趣的比喻作结:以双兔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字词-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是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诗歌主旨:这首长篇叙事民歌,通过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善良、机智、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4.木兰形象: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贫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而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而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5.思维导图:


1《木兰诗》


1.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时上的“乐府双璧”。


2.诗歌赏析:


(1)①②段: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可见木兰通情达理,重孝道又不拘于世俗的品质,以及不避艰险、果敢坚毅的精神。


字词-当户织:对着门织布。唯:只。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大点兵:大规模地征兵。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 爷:和“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2)③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战争氛围的紧张;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字词-胡骑:胡人的战马。


析-“东市……西……南……北……”:排比、互文,写出木兰紧张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旦辞……暮宿……”: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也突出军情的紧急。


(3)④概写木兰多年来的征战生活:描写边塞军营及艰苦的战斗生活;概述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悲壮。


字词-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木兰矫健的英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以特有的事物描写了边塞夜景,是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互文,将士们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神力归来。


(4)⑤木兰还朝辞官:既表现了木兰的不慕权贵及对家乡亲人和家园生活的眷恋,也呼应了她不敢言说的秘密,即她是女儿身。


字词-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问所欲:问想要什么。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


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


(5)⑥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表现木兰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字词-郭:外城。扶将:扶持。著:穿。帖:同贴。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的爱美之情。


(6)⑦以富有情趣的比喻作结:以双兔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字词-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是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诗歌主旨:这首长篇叙事民歌,通过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善良、机智、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4.木兰形象: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贫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而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而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5.思维导图:


:
   木兰诗互文的句子是(木兰诗中互文的句子有)
   [db:摘要]……【详情

【本文标题和网址】木兰诗是一首什么体裁诗(木兰诗是什么体裁的诗) www.chun1983.cn/cjxs/120797.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