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45个字,大小约为4KB,预计浏览完需要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历史上崛起于中东及外来征服中东的帝国有:亚述、波斯、亚历山大、萨珊、塞尔柱、蒙古、铁木尔及奥斯曼帝国。
自古至今这块土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各大帝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帝国崛起与崩溃,战争频繁,局势动荡不安。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亚历山大帝国是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马其顿王国的称呼。
马其顿地处希腊东北边缘,南接贴撒利,中隔奥林匹亚山,西为伊利里亚,东邻色雷斯。
马其顿人可能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希腊人的共同后裔。马其顿僻处一隅,马其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基本被排除在希腊邦际生活之外。
马其顿人是非典型意义的希腊人,甚至被希腊人认为马其顿人是异族与野蛮人。
在希波战争中,马其顿依附于波斯,并被迫加入波斯军队。
进入公元前4世纪,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自立,在他的领导下,马其顿逐渐强大。
(精锐的马其顿近卫步兵。)
公元前338年夏,马其顿击败以雅典、底比斯军为首的反马其顿联军,确立马其顿在希腊各城邦的霸主地位,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同盟”(斯巴达拒绝加盟)。
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杀,亚历山大继位(时年20岁),继位后在两年内就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
(亚历山大大帝。)
内乱敉平后,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源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
亚历山大率大军一路摧枯拉朽,于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
(率军进攻中亚山城的亚历山大)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离开中亚,经过开伯尔山口,南下侵入印度。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将部队撤出印度,于公元前324年初,亚历山大建都于巴比伦,到此他征服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
公元前323年,时年33岁亚历山大大帝突患疾病,十天内就病亡。
由于未确定继承人,导致王位争夺战,在激烈的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均被争位者杀死。
各路将领混混自立为王,帝国分裂为四个希腊化的国家:马其顿(绿色)、色雷斯(橙色)和小亚细亚(塞流西王国黄色)、埃及与叙利亚(蓝色)。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埃及亚历山大港为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众多城市中最著名的一座。)
亚历山大的征服,让希腊文化在北非、西亚广泛传播,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得到广泛交流,
因此在历史中,自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到最后一个希腊人统治的王国——托勒密王国灭亡为止这段时间被称作“希腊化时代”。
(印度犍陀罗佛像雕塑。)
(古希腊人雕塑。)
古希腊人及古希腊城邦由于靠近中东,相互间都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