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37个字,大小约为4KB,预计浏览完需要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文/诗词歌赋汇 在璀璨的唐诗宋词的海洋里,描写兄弟情深,抒发思念兄弟之情的诗词着实不少,而在众多兄弟当中,当属苏轼与苏辙这两位兄弟情最深刻,作品最多。今天笔者挑选出其中的6首,其中还有一首是南唐后主李煜怀念其弟从善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如果喜欢可以收藏转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的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公元1061,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陆永品认为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 满江红·怀子由作 宋代: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这首词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苏轼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宋代:苏轼 花开酒美盍不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大意:思念弟弟时眼泪就像云朵一样散不去,望着家乡的心跟大雁一样向南边飞去。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感谢大家的阅读! 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之处,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如果有补充,评论区留言走一波; 您的支持是对我写作最大的鼓励! 别忘记关注、转发、收藏! 《声明:未经授权,本站所有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男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丝袜? 在说这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些时间一项“男人对姑娘穿丝袜这事儿”的调查! 调查发现:总体上看只有近15%的人表示出厌恶觉,有超过60%的男人表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