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913个字,大小约为9KB,预计浏览完需要5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对美女的咏颂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就像今天我们称美女为“美眉”、“靓妹”一样,在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中,作者笔下的“美女”大多另有所代。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避免了词语的直露和重复,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新奇性、凝练性,从而使女性形象更加鲜活生动、美丽多姿。 四、用表示“美好”的形容词代美女 用含有“佳”“丽”“娇”“淑”等的词语代美女 “佳”即美好;“娇”既有“柔嫩”意,更有“美好可爱”的内涵;“丽”、“侠”、“冶”、“娇”、 “佼”等都是美好之意;若它们连用或交叉使用,则进一步突出、加重了“美好”。 美人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战国楚·宋玉《招魂》) “厚赂珠玉,娱以美人。”(战国《六韬·文伐》)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唐·顾况《悲歌》) “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佳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古诗十九首》)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右壁箇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说不得的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佳丽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唐·崔国辅《题豫章馆》) “佳丽新妆罢,含笑折芳丛。”(梁·鲍泉《咏啬薇》)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难比。”(柳永《尉迟杯》) 佳侠 即佳丽,美人。 “佳侠函光,陨朱荣兮。”(班固《汉书·外戚传》) 丽人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唐·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 娇艾 “艾”是美好的意思,“娇艾”是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受千人笑骂,积了些金帛,娶了些娇艾。”(孔尚任《桃花扇·逃难》) 娇冶 原指艳丽、妖媚,后指美女。 “绿林此日逢娇冶,红粉如今遇险危。”(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娇姿 “展转自寻思,定要娶娇姿。”(元·无名氏《玉清庵错送鸳鸯被》第二折) “三般儿寄语娇姿。昏迷着无明无夜,凄凉得半生半死。团圆是何日何时。”(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 娇娃 既指美人又指少女。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太夸。”(唐·刘禹锡《馆娃宫》) “上客长谣追楚些,娇娃短舞看胡旋,崇桃积李自年年。”(南宋·李壁《浣溪沙》) “可怜我这没照觑的娇娃,早唬的来手儿脚儿软剌答。”(《玉清庵错送鸳鸯被》第二折) 娇娘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生作唐字。”(唐·李贺《唐儿歌》) “收拾草鞋行远路,安排包裹送娇娘”。(元·高明《琵琶记·寻夫》) “这娇娘恰便似嫦离月殿,神女出巫峡。”(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 娇姝 “娘子莫是东邻幼女,北舍娇姝,表情荡漾,游戏於兹。”(明·朱有炖《风月牡丹仙》第一折) “这的是艳晶晶霓裳曲里娇姝,袅亭亭翠盘掌上轻躯。”(清·洪升《长生殿·神诉》) 娇媚 “斗室中,莫畅襟怀;随喜处,易亲娇媚。”(清·李渔《慎鸾交·订游》) 娇倩 “娇”为娇小可爱,“倩”为美丽。 “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南宋·陈允平《过秦楼》) “想念西楼娇倩,生死相期,一朝打散如浪萍。”(清·袁于令《西楼记·之任》) 淑女 指贤良美好的女子。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 “若能如执盈,如临深,则皆为端士淑女矣。”(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 “年少书生,工容淑女,双双奇事堪夸。”(明·无名氏《赠书记·家门始末》) “如今有个内相人家,养着两位淑女,都有倾城之色。”(清·李渔《慎鸾交·却媒》) 淑媛 淑,善也。媛,美女也。“淑媛”则美善得兼。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曹植《与杨德祖书》) “秀才轩裳令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斯实淑媛之贤夫也。”(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 “我也曾向兰房访丽娟,我也曾倩蜂媒求淑媛。”(明·叶宪祖《鸾鎞记·探婚》) 佚女、逸女 佚,美也。“逸女”同“佚女”,逸字兼“超绝”意。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之佚女。”(《楚辞·离骚》) “时卷瑶台翠帐,乍动佚女轻衣。”(南朝梁·沈约《拟风赋》) “初累弃彼虙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班固《汉书·扬雄传》)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魏·杨修《神女赋》) 婵娟 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后用来指美女,又可代指月。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唐·权德舆《玉台体》之二) “罗绮丛中,偶认旧识婵娟。”(柳永《玉蝴蝶》) “青锁畔,绣纬前,少个婵娟,酬不了少年愿。”(元·马致远《新水令·离别》)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明·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佼人 “佼”也还是“美好”,“佼人”一作“姣人”,亦指美女。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月出》) 良人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用含“妖”的词语代美女 妖,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或指装束、神态不正派。此处作媚、艳丽之意。以含“妖”的词语代美女的有妖娆、妖女、妖姬、妖艳、妖冶等。 妖娆 亦作“妖饶”,形容妩媚多姿,又指娇媚的女子。 “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妖娆。”(唐·李商隐《碧瓦》) “珠箔金钩对彩桥,昔年与于见妖娆。”(唐·温庭筠《怀珍珠亭》)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娆。”(唐·法宣《和赵郡王观妓应教诗》) “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南宋·张孝祥《鹧鸪天》) 妖女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三国魏·曹植《名都篇》) “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牀。”(南朝梁·何逊《嘲刘谘议》) 妖姬 多指妖艳的侍女、婢妾。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一)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唐·韩愈《龌龊》)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南朝·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妖艳 “京洛多妖艳,馀香爱物华。”(隋·卢思道《美女篇》) “惑妖艳以丧其命,因醇酎以亡其身。”(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妖冶 形容艳丽,也指艳而不正。 “鼙鼓协吹,竽籁应律,金石合奏,妖冶邀会。”(汉·张衡《七辩》) “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之二) “若夫王孙公子…陈妖冶以娱心,湎醽醁以沉醉。”(晋·葛洪《抱朴子·崇教》) 用含“姝”的词语代美女 “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字林》注:“姝,好貌也。”以含“姝”的词语代美女的有姝丽、名姝、明姝、姝好、姝子、妍姝等。 姝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 姝丽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 “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宋·万俟咏《醉蓬莱》) “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生以姨女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名姝 即著名的美女。 “载在相位多年……名妹异乐资货,不可胜计。”(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元载传》) 明姝 “乃知汉地多明姝,胡中无花可方比。”(李白《于阗采花》) 姝好 “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 姝子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李白《白头吟》) 妍姝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唐·刘得仁《长门怨》) 本文摘自:鱼梦龙的博客 《声明:未经授权,本站所有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今天给大家分享《在谈恋爱时是先性后爱还是先爱后性》在这个谈性色变的年代,我们会经常收到过许多女生关于性问题的来信,比如: 我俩是网友,第一次见面就开房啪啪了,然后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