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51个字,大小约为5KB,预计浏览完需要3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同事从小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直到上大学的第二年妈妈高龄产下弟弟。 当时在学校的她刚得知妈妈怀孕的消息,还以为是恶作剧,毕竟40多岁的人了,不说身体吃不消,就是以后抚养孩子也是个巨大负担。 可父母说给她生个弟弟妹妹做伴,以后同事终归要嫁出去,那时家里有个孩子比较安心。 同事觉得这个理由勉强可以接受,不过当家人看到二胎是个男孩时,一切都变了。 父母对弟弟的重视,完全超出了以前自己作为“独生女”的配置,甚至为了填补弟弟的花销削减了她的生活费。 暑假在家时,更是明显感受到了父母的重男轻女,弟弟想要什么,父母都无条件答应。 现在的她刚工作第一年,工资就有一半要寄回家里。 3岁的孩子穿几百块的衣服,不多久就穿不下了;她买了双品牌运动鞋,却被说花钱“大手大脚”。 “弟弟现在这么小,你得有攒钱的意识,不然将来怎么办?” 相比明着偏心,隐形的“重男轻女”现在更常见 同事的境遇可能比较少见,但她的遭遇却很有代表性。 她的父母确实重男轻女,虽然不像有些家庭一样,直接说“家里有个男孩”更好,可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更喜欢儿子。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女儿,被“重男轻女”思想伤得更深,许多人可能会成为“扶弟魔”,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婚姻。 “隐形”的重男轻女有哪些特征? 小事男女平等,大事重男轻女 父母表面上对儿子、女儿都一样,比如买零食时会平均分给两个孩子,买衣服也会选同等价格的,在吃穿用度上保持得还算公平。 可在孩子人生的重大发展上,会做出偏心的决定,比如为了让儿子读上优质学校,女儿只能选择价格更便宜的普通学校,给儿子买房女儿却一无所有。 在大的利益面前永远是儿子优先,倘若家庭经济情况有限,还可能出现女孩辍学打工送弟弟上学的现象。 财产留给儿子,却要女儿养老 养育孩子时,有些父母表面上好像对女儿很好,有求必应,可提到财产问题时总是优先儿子。 不过遇到不孝的儿子,父母又会把养老的责任全部转嫁到女儿身上,对儿子则没有半点要求,还为他找好借口,诸如工作忙、跟儿媳不对付等等。 嘴上说男孩女孩一样,行动上更爱男孩 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 有些父母和别人说“男孩女孩我们都喜欢”,生活中却区别对待。比如对男孩更有耐心,男孩调皮犯错可以容忍,女儿偶尔耍脾气就很不耐烦。 父母把所有的关心都给了儿子,女儿变得“无依无靠”,心理上患得患失。 无疑,在“隐形”的重男轻女家庭,女儿受到的伤害是无法言喻的,不说出来不代表它不存在。 若发现父母有这些“隐形”重男轻女特征,女孩要及时为自己做打算,起码从思想和经济上要做到独立自主。 写在最后 你知道吗?这种“隐形”的重男轻女,比明着偏心更可怕,女儿很难摆脱原生家庭的痛,大多性格自卑,缺乏安全感。 父母明显表现出重男轻女,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反而能及时发现,为自己做打算,努力学习,争取早日独立生活。 父母表现得不明显,女儿猜不透,偶尔觉得不公平还被说是太敏感,时间久了会开始怀疑自己,变得自卑,或在猜疑中渐渐走向错误的人生。 最可怕的是,父母信誓旦旦地说对儿子女儿都一样,心里却极度重男轻女,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儿子身上,但发现儿子没能力时又道德绑架女儿。 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为了交换养老,而是在养育过程中真正付出爱和关注,孩子感受到了,待到父母老时才会发自内心地孝顺。 跟财产无关,跟性别更无关,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声明:未经授权,本站所有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今天给大家分享《在谈恋爱时是先性后爱还是先爱后性》在这个谈性色变的年代,我们会经常收到过许多女生关于性问题的来信,比如: 我俩是网友,第一次见面就开房啪啪了,然后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