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国春节的历史起源(春节起源)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2023推荐 /  2023-05-20 01:25:02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中国春节的历史起源(春节起源),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708个字,大小约为40KB,预计浏览完需要2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你知道春节的由来吗?逛花市、摆年桔这些广式年俗又从何而来?

春节,


农历新的一年的开始,


也是中国人一年里


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在欢度春节时,


有没有想过,


春节是从何而来?


广州的过年习俗,


又是如何演化的?


古人曾经十月“过年”?


农历新年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一般称岁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传说中,春节兴起于虞舜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或“腊祭”。迟至殷商时期,已有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这被认为是春节的雏形。


在甲骨文,已有“年”这个字,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则有“旦”的象形字。


(图/人民网)


《诗经·七月》中描述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庆贺丰收,孝敬老人。”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欢庆丰收,后来逐渐演变为庆贺新年的习俗。


有意思的是,在汉代之前,“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开始的日期并不固定。夏朝的夏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则规定每年十月初一为岁首。


直到汉武帝时期,颁布由落下闳改制的《太初历》,才把新一年的开始固定在夏历的一月一日,此后历代相沿。可以说,“春节”在汉代才正式形成。


晋代才有“除夕”说法


唐以后渐有年味


农历新年前一天称为“除夕”。“除夕”一词,最早见于晋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记》。据书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天晚上,人们还会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


唐以前,农历新年习俗主要与祭神祀祖和农事庆祝相关。唐以后,年才有了节日的味道,逐渐向娱乐性、世俗性转化,慢慢从驱邪祈愿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唐代诗人卢照邻在《元日述怀》中描述了过年时人们歌舞升平的喜庆氛围,“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初一过后,人们常常走亲访友,互相宴请,时人称之为“传座”。“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唐朝诗人李郢用诗文记录了这一热闹景象。


“春节”的称呼


近代才定


农历新年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但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农历新年为春节,例行放假。自此,农历新年改称“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认为,应以公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并通过相应的决议。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新年也好,春节也罢,只是形式和称谓的变化,当中凝结的中华文化内涵并没有改变。


逛花市、摆年桔


广式年俗独树一帜


随着时间的沉淀,岭南地区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对于“老广”来说,过年期间的快乐源泉之一便是逛花市。


俗话说,“未行过花街不算过年”,广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来年行好运。而在今年,广州11区陆续官宣迎春花市消息,时隔三年的传统花市回来了。


1月19日,素有“百年花市”之称、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越秀西湖花市重启。一时游人如织,场面热闹非凡,显现了迎春花市在广州人心中的地位。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广州的花市其实有千年历史。早在南越王时期,广州便以“花”闻名。据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记载,西汉初年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当地已是百花生长之地,男女老幼,个个头戴花饰。南越王赵佗的王城,更是花木扶疏,暗香浮动。


广州气候湿润、珠江环绕、人民勤劳,造就了花卉之多的盛况。五代十国南汉时,珠江以南的庄头、瑶头、南村一带,是有名的花卉产地。到了南宋,出现了广州花市最早的记载,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写道,每到素馨花开时,花贩“或以竹丝贯之,卖于市,一枝二文,人竞买戴。”


迟至明末清初,广州已有成规模的花市。据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州花市是广东“四市”之一。“涉江买以归,列以九门(即广州城门)……城内外买者万家……”花贩在珠江南岸买花后,摆在城门出售,买花的人数众多,花市兴旺。康熙年间,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感慨,广州花市每天出售的素馨花“不下数百担”,足见当时花市已相当繁荣。


(今年,越秀西湖花市的兔子雕塑成为拍照热点。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摄)


岁暮的迎春花市,则要追溯到同治年间。时人徐澄溥的《岁暮杂诗》写道:“双门(即双门底,今广州市北京路一带)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秾。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诗中所写,是在岁暮花市上出售吊钟花的情形。


光绪时,张心泰撰《粤海小识》云:“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坐几,以娱岁华。”宣统年间的《番禺县续志》也有“花市……岁除尤盛”的记载。可见清末广州花市逐渐向岁暮花市演变,规模也越来越大,花色品种不断增多。


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花市固定在年二十八至除夕深夜举行,成为一项春节年俗,又称“迎春花市”,沿袭至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王燕摄)


如今人们逛花市的时候,除了买年花,也不忘顺手买盆年桔捎带回去。粤语中,“桔”“橘”与“吉”谐音,因而新春期间,家家户户摆上盆年桔,寄寓新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有民俗专家认为,摆设年桔为春节助庆的做法,是广府首创。


与花类似,岭南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合柑橘生长。早在东晋时期,裴渊《广州记》就有“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的记载。到了唐朝,广州附近民间已栽培专供贺年的年桔。南宋时的《燕翼贻谋录》记载:“承平时,温州、鼎州、广州皆贡柑子。”


明清以来,广府地区的柑橘业已成规模。按照清人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的说法,当时“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以柑橘以图利。”芳村、番禺、南海是当时重要的柑橘产地,可谓“处处花似锦,户户溢芬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人们在家摆放年桔时,通常会在上面挂上几个“利是”。在广东,红包叫“利是”,又称“利事”,也有人写作“利市”。“利市”一词在《易经》中就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据《易杂注》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后经演变渐有“喜钱”之意。


大门“福”字要正


门神别贴错


贴挥春、贴门神、贴福字也是广州人的重要习俗,挥春即是春联。


(荔湾花市,书法家现场为市民写挥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实习生刘畅摄)


春联起源于“桃梗”。西汉《淮南子》说,人们用桃木刻成桃符(即桃梗),上面刻着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春联就此诞生。


春节贴“门神”源自《山海经》。书中传说“度朔山”上有一株很大的桃树,枝干延伸出去的东北处,有一座“鬼门”,有两位神将——神荼和郁垒,把守此门。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描述民间习俗时说道,“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到了唐太宗年间,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有史料记载,汉代广州、佛山等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由此推断,广府民间春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已出现。


贴门神也有讲究,两个门神应该是相向的,即脸部是对在一起的,忌讳“反贴门神不对脸”,因为脸相背即代表因事失和,与人闹别扭。粤语中还专门有句俗语叫“贴错门神”,形容两人之间互不理睬。


民间有种说法,贴“福”字要倒过来,意为“福到”。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倒贴。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这个地方的节日布置要庄重大方,所以“福”字要正贴。



【我们的节日·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 Happy New Year —


春节的来历与风俗




“春节”是我国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但是大家知道春节的来历以及传说故事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整理了有关春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介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传统习俗吧!




春节由来


— Happy New Year —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祛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兽传说


— Happy New Year —


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年兽就会进攻村子,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春节习俗


— Happy New Year —




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冷知识


— Happy New Year —




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


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2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信息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春节的起源你知道吗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春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民祭祀活动,旨在纪念过去一年的丰收并祈求下一年的丰收。


在古代,中国人民主要以农业为生,农民们非常重视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是种植作物的开始。为了纪念过去一年的丰收并祈求下一年的丰收,农民们在春天的到来前后举行了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祭祀活动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并被统一到正月初一进行,这一天就成为了春节。


春节的起源也与中国古代的历法有关。在古代中国,人们使用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这一天就成为了春节。


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春节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还代表着家人团聚、互相祝福的节日。


春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贴春联、献上祭品、祭拜祖先、送红包、放烟火、放鞭炮等。


总之,春节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源自于古代农民祭祀活动和中国古代的历法。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还是一个家庭团聚、互相祝福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春节仍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重。


春节的十个小知识:春节为啥又叫新正、元日?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佳节来临,人们以丰富多样的节庆习俗,来迎接期盼已久的农历新年。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提到,春节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具有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其实,无论年俗如何变化,春节始终是中国人看重的团圆节,也从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春节有何寓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它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


因此,作为“年”的一种称谓,春节在各种祭祀仪式与欢庆活动中,就具有了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从本质上讲,“过年”也可以视为一个时段。在古代,并无“春节”一词,而“正月初一”常谓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或新正等。


孟令法说,直至民国,“正月初一”被定名为“春节”,并沿用至今。


二、春节为啥又叫新正?


在春节的各种名字中,“新正”自隋唐以来就得到普遍使用,如孟浩然《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曰:“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樽。”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中写道:“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明清时代“新正”这一名称也得到延续,荻岸山人在《平山冷燕》中写道:“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


“正日”这一称谓或在汉代即已出现,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引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正月一日,是谓正日。”新正也好,正日也罢,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第一天的认识。


从本质上说,这些词汇都带有一定的美好寓意。无论使用哪一词汇指称“正月初一”,其中的“新”“正”“元”等词汇所体现的“一元复始”等理念,都彰显了人们对一年之始的时间定位,也是对万象更新的体认。


三、如何以岁首定年节?


春节能够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这也与历法的选择有关。


孟令法介绍,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历朝历代仍有差别,这对以岁首定年节的传统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们以北斗七星为基准,确定了“斗柄回寅”为春正,“建正寅月”之立春为岁首,这恰是干支纪元法,或称星辰历。


简单来看,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统一六国后,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定在冬十月。


汉初时,沿用秦历。至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在吸收干支历(节气成分)的同时,制“太初历”,恢复夏历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此即为今之春节奠定了时间基础,而四川阆中人落下闳则成为当代学者所认定的“春节第一人”,被奉为“年爷爷”。


四、“年”为何被引申为岁名?


如今,人们提起春节,总会说“过年了”。孟令法解释,“年”属于“禾”部字,许慎《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


《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基于此,“年”有了“年成”之义,即“一年的收成”。基于这一本义,“年”逐渐往表示时间的意义上引申,如此便出现了“年节”“年纪”“周年”“年代”等概念。


“过年”的“年”亦是如此。正所谓“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人们把“过年”视为庆贺丰收的节日其实不难理解。


此外,“民以食为天”,“社”“稷”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段,张贴蕴含“丰收”之意的春联,举行“社火”“社戏”表演,祝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信俗活动。


五、除夕与春节有哪些关系?


从时间上看,除夕与春节相连,但有其起源,即“逐疫驱鬼”。汉画像石既有“傩戏图”,而宋佚名绘“大傩图”即是证明。


孟令法解释,“除”本义为“交易”“去除”,“夕”有“夜晚”之意,而此日一般在腊月三十,俗称“年三十”。是夜人们“通宵不眠”,俗谓“守岁”。


故从其本义出发,其意可为在一年的最后一晚“弃旧迎新”“驱邪避秽”。因此,春节和除夕既有相通之处,亦有一定区别,而前者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包含后者——民间俗谓“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年”在现当代社会即被称为“春节”。


此外,人们针对不同亲属关系,自初一开始便分不同时段前往亲戚家拜年,比如有些地方初二“回娘家”,初三“姑舅姨”。


六、除夕最早何时出现?


中国民间常将除夕称为“大年三十”,是日为“大除”,是夜,则称“大年夜”。在部分地区,还将除夕前一日称“小年夜”。


从典籍角度看,“除夕”的出现或比春节晚很多。现存文献最早提及“除夕”的是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除夕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腊月三十,但也有腊月二十九。孟令法说,中国传统历法总体是阴阳合历,既考虑太阳运行,也考虑月亮运行,同时观照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但为了弥合日月星的运行时间差,便制定了平年和闰年。


所以,农历年最后一月既有三十天,也有二十九天,但以三十天为多。


七、因何要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简单来说,就是在吃过年夜饭后,全家人在灯火通明中由“除夕”跨入正月初一,直至天亮。


孟令法认为,之所以有此风俗,原因之一可能是“守岁”起源于古代自然崇拜以及人们对它的合理解释。人们采取“熬夜”行为,以化解想象中“年兽”等带来的生存危机。


换言之,人们希望在两个时段的跨越中构建一种无形力量,以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从而实现对家庭或集体成员的有效保护。


总之,除夕“守岁”的风俗主要源自人们对新旧交替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时序循环往复变化的感性认知以及处理方式,并逐渐走向了全民娱乐。


八、春节主要习俗有哪些?


春节期间的节庆习俗丰富多样,如吃饺子、放烟火、压岁钱、逛庙会等等。


吃过年夜饭,也接回了灶王爷,等到正月初一,大家照例走亲访友,依次“拜年”。人们穿起喜欢的新衣,准备好茶点糖果,热情招待客人。


在旧日民俗中,从初一到初七,每天做什么都有讲究,颇具仪式感。


九、为何要吃“五辛盘”?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过年时要吃“五辛盘”,是由生韭、生葱、兴蕖、薤以及蓼蒿五种植物组成的凉拌菜,有些也用葱、蒜苗、姜、椒和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由此可见,“五辛盘”曾广泛流布于楚地。


“五辛盘”基本均以性味属“辛”的菜为主,取其谐音为“新”,寓意新一年的开始。此外,吃“五辛盘”还有祛邪除病之义,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十、辞旧迎新是春节核心议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令法说,“辞旧迎新”的确是春节的核心议题,可以说,大部分春节活动都与此密不可分。


贴春联、门神等,普遍出现于除夕日(晌午);正月初一拜年时的拱手作揖、相互问候时的吉祥语等等,都能说明两者均具有“辞旧迎新”的特征。


孟令法认为,相较而言,除夕的“辞旧”属性凸显,正月初一的习俗更倾向于“迎新”。


在他看来,庆贺新春佳节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重要活动,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做好工作,更好地维系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功能。(完)


春节的十个小知识:春节为啥又叫新正、元日?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佳节来临,人们以丰富多样的节庆习俗,来迎接期盼已久的农历新年。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提到,春节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具有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其实,无论年俗如何变化,春节始终是中国人看重的团圆节,也从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春节有何寓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它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


因此,作为“年”的一种称谓,春节在各种祭祀仪式与欢庆活动中,就具有了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从本质上讲,“过年”也可以视为一个时段。在古代,并无“春节”一词,而“正月初一”常谓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或新正等。


孟令法说,直至民国,“正月初一”被定名为“春节”,并沿用至今。


二、春节为啥又叫新正?


在春节的各种名字中,“新正”自隋唐以来就得到普遍使用,如孟浩然《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曰:“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樽。”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中写道:“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明清时代“新正”这一名称也得到延续,荻岸山人在《平山冷燕》中写道:“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


“正日”这一称谓或在汉代即已出现,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引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正月一日,是谓正日。”新正也好,正日也罢,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第一天的认识。


从本质上说,这些词汇都带有一定的美好寓意。无论使用哪一词汇指称“正月初一”,其中的“新”“正”“元”等词汇所体现的“一元复始”等理念,都彰显了人们对一年之始的时间定位,也是对万象更新的体认。


三、如何以岁首定年节?


春节能够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这也与历法的选择有关。


孟令法介绍,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历朝历代仍有差别,这对以岁首定年节的传统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们以北斗七星为基准,确定了“斗柄回寅”为春正,“建正寅月”之立春为岁首,这恰是干支纪元法,或称星辰历。


简单来看,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统一六国后,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定在冬十月。


汉初时,沿用秦历。至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在吸收干支历(节气成分)的同时,制“太初历”,恢复夏历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此即为今之春节奠定了时间基础,而四川阆中人落下闳则成为当代学者所认定的“春节第一人”,被奉为“年爷爷”。


四、“年”为何被引申为岁名?


如今,人们提起春节,总会说“过年了”。孟令法解释,“年”属于“禾”部字,许慎《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


《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基于此,“年”有了“年成”之义,即“一年的收成”。基于这一本义,“年”逐渐往表示时间的意义上引申,如此便出现了“年节”“年纪”“周年”“年代”等概念。


“过年”的“年”亦是如此。正所谓“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人们把“过年”视为庆贺丰收的节日其实不难理解。


此外,“民以食为天”,“社”“稷”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段,张贴蕴含“丰收”之意的春联,举行“社火”“社戏”表演,祝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信俗活动。


五、除夕与春节有哪些关系?


从时间上看,除夕与春节相连,但有其起源,即“逐疫驱鬼”。汉画像石既有“傩戏图”,而宋佚名绘“大傩图”即是证明。


孟令法解释,“除”本义为“交易”“去除”,“夕”有“夜晚”之意,而此日一般在腊月三十,俗称“年三十”。是夜人们“通宵不眠”,俗谓“守岁”。


故从其本义出发,其意可为在一年的最后一晚“弃旧迎新”“驱邪避秽”。因此,春节和除夕既有相通之处,亦有一定区别,而前者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包含后者——民间俗谓“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年”在现当代社会即被称为“春节”。


此外,人们针对不同亲属关系,自初一开始便分不同时段前往亲戚家拜年,比如有些地方初二“回娘家”,初三“姑舅姨”。


六、除夕最早何时出现?


中国民间常将除夕称为“大年三十”,是日为“大除”,是夜,则称“大年夜”。在部分地区,还将除夕前一日称“小年夜”。


从典籍角度看,“除夕”的出现或比春节晚很多。现存文献最早提及“除夕”的是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除夕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腊月三十,但也有腊月二十九。孟令法说,中国传统历法总体是阴阳合历,既考虑太阳运行,也考虑月亮运行,同时观照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但为了弥合日月星的运行时间差,便制定了平年和闰年。


所以,农历年最后一月既有三十天,也有二十九天,但以三十天为多。


七、因何要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简单来说,就是在吃过年夜饭后,全家人在灯火通明中由“除夕”跨入正月初一,直至天亮。


孟令法认为,之所以有此风俗,原因之一可能是“守岁”起源于古代自然崇拜以及人们对它的合理解释。人们采取“熬夜”行为,以化解想象中“年兽”等带来的生存危机。


换言之,人们希望在两个时段的跨越中构建一种无形力量,以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从而实现对家庭或集体成员的有效保护。


总之,除夕“守岁”的风俗主要源自人们对新旧交替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时序循环往复变化的感性认知以及处理方式,并逐渐走向了全民娱乐。


八、春节主要习俗有哪些?


春节期间的节庆习俗丰富多样,如吃饺子、放烟火、压岁钱、逛庙会等等。


吃过年夜饭,也接回了灶王爷,等到正月初一,大家照例走亲访友,依次“拜年”。人们穿起喜欢的新衣,准备好茶点糖果,热情招待客人。


在旧日民俗中,从初一到初七,每天做什么都有讲究,颇具仪式感。


九、为何要吃“五辛盘”?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过年时要吃“五辛盘”,是由生韭、生葱、兴蕖、薤以及蓼蒿五种植物组成的凉拌菜,有些也用葱、蒜苗、姜、椒和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由此可见,“五辛盘”曾广泛流布于楚地。


“五辛盘”基本均以性味属“辛”的菜为主,取其谐音为“新”,寓意新一年的开始。此外,吃“五辛盘”还有祛邪除病之义,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十、辞旧迎新是春节核心议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令法说,“辞旧迎新”的确是春节的核心议题,可以说,大部分春节活动都与此密不可分。


贴春联、门神等,普遍出现于除夕日(晌午);正月初一拜年时的拱手作揖、相互问候时的吉祥语等等,都能说明两者均具有“辞旧迎新”的特征。


孟令法认为,相较而言,除夕的“辞旧”属性凸显,正月初一的习俗更倾向于“迎新”。


在他看来,庆贺新春佳节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重要活动,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做好工作,更好地维系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功能。(完)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佳节来临,人们以丰富多样的节庆习俗,来迎接期盼已久的农历新年。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提到,春节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具有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其实,无论年俗如何变化,春节始终是中国人看重的团圆节,也从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春节有何寓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它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


因此,作为“年”的一种称谓,春节在各种祭祀仪式与欢庆活动中,就具有了除旧布新、祈福纳祥、感念先恩、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从本质上讲,“过年”也可以视为一个时段。在古代,并无“春节”一词,而“正月初一”常谓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或新正等。


孟令法说,直至民国,“正月初一”被定名为“春节”,并沿用至今。


二、春节为啥又叫新正?


在春节的各种名字中,“新正”自隋唐以来就得到普遍使用,如孟浩然《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诗曰:“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樽。”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中写道:“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明清时代“新正”这一名称也得到延续,荻岸山人在《平山冷燕》中写道:“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


“正日”这一称谓或在汉代即已出现,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引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正月一日,是谓正日。”新正也好,正日也罢,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第一天的认识。


从本质上说,这些词汇都带有一定的美好寓意。无论使用哪一词汇指称“正月初一”,其中的“新”“正”“元”等词汇所体现的“一元复始”等理念,都彰显了人们对一年之始的时间定位,也是对万象更新的体认。


三、如何以岁首定年节?


春节能够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这也与历法的选择有关。


孟令法介绍,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历朝历代仍有差别,这对以岁首定年节的传统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们以北斗七星为基准,确定了“斗柄回寅”为春正,“建正寅月”之立春为岁首,这恰是干支纪元法,或称星辰历。


简单来看,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秦统一六国后,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定在冬十月。


汉初时,沿用秦历。至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在吸收干支历(节气成分)的同时,制“太初历”,恢复夏历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此即为今之春节奠定了时间基础,而四川阆中人落下闳则成为当代学者所认定的“春节第一人”,被奉为“年爷爷”。


四、“年”为何被引申为岁名?


如今,人们提起春节,总会说“过年了”。孟令法解释,“年”属于“禾”部字,许慎《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


《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基于此,“年”有了“年成”之义,即“一年的收成”。基于这一本义,“年”逐渐往表示时间的意义上引申,如此便出现了“年节”“年纪”“周年”“年代”等概念。


“过年”的“年”亦是如此。正所谓“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人们把“过年”视为庆贺丰收的节日其实不难理解。


此外,“民以食为天”,“社”“稷”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段,张贴蕴含“丰收”之意的春联,举行“社火”“社戏”表演,祝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信俗活动。


五、除夕与春节有哪些关系?


从时间上看,除夕与春节相连,但有其起源,即“逐疫驱鬼”。汉画像石既有“傩戏图”,而宋佚名绘“大傩图”即是证明。


孟令法解释,“除”本义为“交易”“去除”,“夕”有“夜晚”之意,而此日一般在腊月三十,俗称“年三十”。是夜人们“通宵不眠”,俗谓“守岁”。


故从其本义出发,其意可为在一年的最后一晚“弃旧迎新”“驱邪避秽”。因此,春节和除夕既有相通之处,亦有一定区别,而前者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包含后者——民间俗谓“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年”在现当代社会即被称为“春节”。


此外,人们针对不同亲属关系,自初一开始便分不同时段前往亲戚家拜年,比如有些地方初二“回娘家”,初三“姑舅姨”。


六、除夕最早何时出现?


中国民间常将除夕称为“大年三十”,是日为“大除”,是夜,则称“大年夜”。在部分地区,还将除夕前一日称“小年夜”。


从典籍角度看,“除夕”的出现或比春节晚很多。现存文献最早提及“除夕”的是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除夕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腊月三十,但也有腊月二十九。孟令法说,中国传统历法总体是阴阳合历,既考虑太阳运行,也考虑月亮运行,同时观照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但为了弥合日月星的运行时间差,便制定了平年和闰年。


所以,农历年最后一月既有三十天,也有二十九天,但以三十天为多。


七、因何要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简单来说,就是在吃过年夜饭后,全家人在灯火通明中由“除夕”跨入正月初一,直至天亮。


孟令法认为,之所以有此风俗,原因之一可能是“守岁”起源于古代自然崇拜以及人们对它的合理解释。人们采取“熬夜”行为,以化解想象中“年兽”等带来的生存危机。


换言之,人们希望在两个时段的跨越中构建一种无形力量,以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从而实现对家庭或集体成员的有效保护。


总之,除夕“守岁”的风俗主要源自人们对新旧交替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时序循环往复变化的感性认知以及处理方式,并逐渐走向了全民娱乐。


八、春节主要习俗有哪些?


春节期间的节庆习俗丰富多样,如吃饺子、放烟火、压岁钱、逛庙会等等。


吃过年夜饭,也接回了灶王爷,等到正月初一,大家照例走亲访友,依次“拜年”。人们穿起喜欢的新衣,准备好茶点糖果,热情招待客人。


在旧日民俗中,从初一到初七,每天做什么都有讲究,颇具仪式感。


九、为何要吃“五辛盘”?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过年时要吃“五辛盘”,是由生韭、生葱、兴蕖、薤以及蓼蒿五种植物组成的凉拌菜,有些也用葱、蒜苗、姜、椒和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过年食春饼、萝卜与五辛春盘”。由此可见,“五辛盘”曾广泛流布于楚地。


“五辛盘”基本均以性味属“辛”的菜为主,取其谐音为“新”,寓意新一年的开始。此外,吃“五辛盘”还有祛邪除病之义,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十、辞旧迎新是春节核心议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令法说,“辞旧迎新”的确是春节的核心议题,可以说,大部分春节活动都与此密不可分。


贴春联、门神等,普遍出现于除夕日(晌午);正月初一拜年时的拱手作揖、相互问候时的吉祥语等等,都能说明两者均具有“辞旧迎新”的特征。


孟令法认为,相较而言,除夕的“辞旧”属性凸显,正月初一的习俗更倾向于“迎新”。


在他看来,庆贺新春佳节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重要活动,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做好工作,更好地维系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功能。(完)



:
   无聊的图片带字(鲁迅极无聊的一个春节)
   1917年1月22日,旧历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周树人在日记中写道: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一股悲凉孤寂之气扑面而来,浸入骨髓,令人压抑窒息。 ​​1912年5月6日,32岁的周树人离……【详情

【本文标题和网址】中国春节的历史起源(春节起源) www.chun1983.cn/cjxs/12232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