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国庆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国庆节有哪些习俗)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19 04:5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国庆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国庆节有哪些习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097个字,大小约为18KB,预计浏览完需要11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10月9日 新中国国庆日的由来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鲁迅夫人许广平委员受中国民主促进会首席代表马叙伦委员委托,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定为国庆纪念日。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监制:刘绍勇 张军 阎涛 李学勇


制片人:张宋红 赵立新


历史顾问:肖裕声 杨冬权 黄如军 杨贵华 温瑞茂 岳思平 徐占权 张海 卢勇 刘波


学术指导:宫九波 丁伟 李平 陈政举 齐贤德 刘一舟 郭慧 栾宝玉 刘鹏 李雷波


统筹:许虎 侯晓敏 刘袁媛 梁必欣 李沛 李淞洺


执行制片人:张淑惠 董立方


编辑:张淑惠 刘袁媛 董立方 刘鹏 于渊 焦飞宇 赵天瑞 陈舒 邓寒思 张振江 赵龙兵 刘璐 周宇 米可 陈梦竾 宿鑫 冯珂 周楠 侯雪菲 李严普 肇蕾 彭江 赵宁宁 王雨坤 曾滟淋


动画:刘思录 刘奕萌


解说:邱浩 谷松 董非


联合制作: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 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头条︱国庆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各国国庆怎么过?


国庆节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节日活动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说到这国庆庆祝习俗,


各国人民可是有很多不同的玩法


一起来涨涨姿势


先来看看中国~


中国


如果要说到最有意义的国庆庆祝,那自然非我国莫属了。我们的庆祝形式,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


摆置花坛


从1986年开始,国庆节天安门广场花坛布置已成为一个特色惯例。每年的国庆花坛因主题不同,内容各有侧重。


升旗仪式


每逢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阅兵仪式


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给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民间庆祝


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有些企业还开展迎国庆联欢会。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者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澳大利亚


每年1月26日是澳大利亚国庆日,全国各地都在这天举办大大小小的欢庆活动,十分热闹。但有一个极其逆天的传统你可能没听过:


那就是一年一度的


“小强赛跑”


没错,主角就是下面这只


前方高能 ↓↓↓


该活动自1982年开始,固定在布里斯本的“故事桥酒店”举行,而且这项让人有些“发毛”的活动,不但没有把人吓跑,还吸引上千人围观。民众可以支付5澳币购买一只蟑螂,或是带着自己养的“小强”参赛。


德国


德国把10月3日的节日正式名称叫“统一日”,是法定节日。德国的庆祝方式是16个州的首府轮流坐庄,举办一些简单的庆祝活动。


作为法定假日,全国会放假一天,这一天对德国人来说最好的去处就是留在家中休息,或者说是和家人一起散步。


特别地,即便是逢五逢十,首都也不会举办隆重庄严的庆典,因为德国人民真的真的十分低调。


图为2013年,首都柏林没有举行官方庆祝活动,市政府将勃兰登堡门以及国会前的广场开辟为市场,以营造节日气氛,上面为街头艺术家在勃兰登堡门前表演。


印度尼西亚


每年的8月17日为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在独立日的各项庆祝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民众徒手攀爬表面涂抹油料的槟榔树,争抢丰富奖品


众人前仆后继,既庆祝国家生日,也考验国民的合作精神。


加拿大


每年7月1日是加拿大的国庆节。虽然这一天是法定休假日,但亢奋的加拿大人完全没有要休息的意思,他们会通过亲身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释放饱满的情绪。他们的国庆庆祝俨然过成了“游园活动”


参加活动的民众还会穿上千奇百怪的枫叶系列服装,连雨伞、眼镜等配饰也是枫叶造型,十分有趣。


法国


法国国庆的特点是即使是在很这么严肃的日子,法国人却依旧用生命在“卖萌”。比如除了官方会大规模阅兵,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外,法国民间有一个国庆日必备庆祝方式:


推青蛙比赛


玩法是:


参赛者各推一辆两头翘起的小独轮车,车上放一只青蛙,先到终点并且车上的青蛙还活着的参赛者获胜。


听起来很容易吧?但基本上每辆车的车轮转不到两圈,动了气的青蛙就会从车上跳到地下,到处乱窜,推车人只得将车停下去捕捉青蛙。小东西很难缠,通常能看到参赛者们整个人扑倒在地上和青蛙搏斗的神奇场面。


阿根廷


阿根廷国庆不放焰火


而是要 敲 锅 盆!


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推翻了总督并且成立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后,5月25日被规定为“1810年5月革命纪念日”,即国庆日。


而敲锅盆是那时街头巷尾起义者的联络方式之一,因此,把这一形式带入庆祝活动,实际上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美国


美国国庆最主要的特点是举国参与


而且特别


美国的独立日,与宗教、民俗节日一样隆重,老百姓会在节日前清洁院落,装饰家居,悬挂国旗,美国民众自发参与程度很高。


到了这天,不用联邦政府动员号召,一些地方和非政府组织或者社区机构,都会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比如花车巡游、燃放焰火等,举行各种露天艺术Show(表演),普通美国人也非常乐于参加。


不过美国人民的奢侈也是出了名的,比如2009年的独立日庆祝,仅纽约市就使用了逾22吨烟火用于表演,另外从损失的工时 和额外的保安成本算,美国庆祝一次独立日大约要付出7700万美元的代价,这只是过去的统计结果......


英国


英国国庆的特点是


日子不定,看天气决定!


英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君主制国家,英王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英国将国王的生日作为全国最大的节日来进行庆祝。按历史惯例,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日为4月21日,但由于伦敦4月气候欠佳,因此将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女王官方诞辰日”。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向有“雾都”之称的伦敦天气也比较好。


英国国庆的主要活动,是女王亲自检阅英国皇家卫队。


由于在英国星期六本来就不是工作日,因而这一天也不在假日之列。


看了这么多,有没有被世界各国人民的习俗给“惊到”?不过,话说回来,各国有各国不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无论什么方式庆祝,都是公民表达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


当然,这些习俗里面,小编觉得最贴心当然还是我们今年特有的八天长假~


好了,在享受假期的同时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祝大家节日愉快!


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


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于帝王的登基、诞辰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马叙伦先生。”


国家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节日演变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


2、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3、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


4、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


5、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


爱国人士名人名言

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2、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百科 | “国庆”由来知多少?




新中国建立后,“国庆”一词用来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节日。追溯其历史,可谓由来已久。


首次提及“国庆”一词的,当属西晋文学家陆机。他在《五等诸侯论》中说到:“寻斧始于所庇,制国昧于弱下,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不过这里所提到的“国庆”, 并不是国家建立的日子,而是指国家的喜庆之事,尤指历代帝王登基的日子或皇帝的诞辰日。这种说法在《晋书·武帝纪》中也可看到:“皓遣使之始,未知国庆,但以书答之。”


宋代王溥编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会要体史书《唐会要》中,出现了“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的描述。44岁的唐玄宗欣然采纳,因为农历八月初五正是他自己的生日。于是,每年这一天,朝臣敬贺,把酒欢庆,热闹非凡,“其时,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而且律令规定,每逢千秋节, “天下诸州皆令宴乐休假三日”。从某种程度看,千秋节与现代的国庆节颇有类似,但是囿于封建社会的性质,节日主题仍然是围绕皇帝的生日展开。


五代时期,千秋节换了说法。如后梁有大明节和明圣节,后唐有万寿节、应圣节和千春节,后晋有天和节、启圣节,后汉有圣寿节、嘉庆节,后周有永寿节、天庆节和天寿节。当然,这些名目繁多的节日,其目的依然是给皇帝庆生。到了宋代,出现了长春节、乾明节、寿宁节、承天节等说法。就连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也各取名为“千龄节”“天寿节”和“名圣节”。


明清两代,皇帝的国庆节名称终于得以固定,被称作“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其实这是剽窃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万寿节。这个阶段,万寿节、元旦与冬至并称“三大节”,意义也更加崇高:天子的生日与“朝岁”“祭天”的节日并列,气氛是何等庄严?尤其是清代皇帝的寿典,其繁盛超过了任何朝代,其中康熙60寿典与乾隆80寿典最具盛况,慈禧太后的70大寿则最为铺张与隆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年的封建帝制。起义成功后议定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也称“双十节”,至今在中国台湾地区沿用。这是一个特殊而且值得纪念的日子,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之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


稿件


投稿邮箱:zgsrxwxcb@163.com


你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

“国庆”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国庆专指国家建立的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9月21日就已经宣布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为“开国盛典”。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将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此后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作为全民性的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映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同时国庆期间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国庆”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国庆专指国家建立的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9月21日就已经宣布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为“开国盛典”。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将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此后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作为全民性的节日,在很大程度上映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同时国庆期间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

【本文标题和网址】国庆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国庆节有哪些习俗) www.chun1983.cn/cjxs/122243.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