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520个字,大小约为34KB,预计浏览完需要19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初一场,初二场,初三老鼠娶新娘”,这是一首关于新年的民谣。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老鼠嫁女的故事。
“初三老鼠娶新娘”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相传,老人都说初三夜晚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家家都要早上床,早睡觉,家家户户还要在屋角撤盐和米以及炒芝麻糖送给它们,俗名“老鼠分钱”。就是为老鼠成亲预备的喜糖,以确保来年平安祥瑞。故事一共有五个版本。
十二生肖
版本一
《十二生肖的来历》称,玉帝派猫通知牛虎等禽兽上天排行次第。老鼠偷听到猫的传话后,捷足先登,糊涂的玉皇封之为十二生肖之首。猫反被挤出生肖之列,从此与鼠结下深仇。老鼠欲同猫化解怨恨,便请黄鼠狼做媒,将自己最漂亮的闺女许配给猫,猫满口应允。于是老鼠择定吉期,又偷了一只小孩的虎头鞋充花轿,把闺女送至猫窝。结果老鼠嫁女,嫁到猫公的肚子里。
过春节
版本二
《老鼠嫁姑娘》称:鼠王选定腊月二十四嫁姑娘。办喜事的那天,正值人间忙着办年货,人们推磨舂碓,闹个不停。鼠王大怒:“人闹我一天,我闹人一年!”人们吃了大亏,遂每逢鼠婚日不准推磨舂碓……
版本三
相传,在好久好久以前,有一年正月初八的晚上,老鼠闺女出嫁。只见张灯结彩,喜烛高照,老鼠新娘头戴翠花,身穿新衣坐在花轿之内,由四个老鼠抬着,新郎官也由傧相陪同,在前引路。迎亲送女,前呼后拥,锣鼓喧天,唢呐欢唱,好不热闹呵!正当大家欢声笑语,杯盏交错恭贺新郎新娘大喜之时,新郎却趁人不注意偷吃了粮食。守卫的猫看见后,立即上前抓住老鼠。新郎高呼救命,大家发现老鼠新郎成为猫爪下的俘虏后,均平心静气。就找老鼠官儿告状。老鼠官认为猫这样做是不对的,要求放开新郎。猫不服,双方又告到县官大堂上。县官老爷在听了原告、被告的陈述后,认为老鼠偷吃粮食,固然可恶,但念其大喜之日,一生只此一次,应予以宽容。猫这样做,有点不近情理,所以要求放开老鼠。正当宣判之时,老鼠新郎又咬烂了县老爷案案上的桌裙。县官一看,勃然大怒: “混账东西,真是本性难移!”遂改判:“老鼠被捉,罪有应得;猫吃老鼠,为民除害,天经地义,永远如此!” 从此,猫吃老鼠就名正言顺了。
老鼠
版本四
好久好久好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阴湿严寒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眉清目秀的闺女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允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要让闺女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雄赳赳的太阳。他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壮大的,任何阴郁鬼魅,都惧怕太阳的光芒。闺女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灼烁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梢说: “可敬的老人们,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强壮,黑云可以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哑口无言。于是,来到黑云那里,向黑云求情。黑云苦笑着回答:“尽管我有遮挡光芒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微风,就可以让我‘云消雾散’。”老鼠夫妇寻思着,找到了压迫黑云的风。风笑道:“我可以吹散黑云,但是只要一堵墙就可以把我制服!”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恐惧感的神色:“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怕你们老鼠,任凭再结实的墙也抵御不住老鼠打洞,最终崩塌。”老鼠夫妇面面相觑,看来依然咱们老鼠最有力量。两个老人商量着,我们老鼠又怕谁呢?对了!自古以来老鼠怕猫!于是,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保持要将闺女嫁给花猫。花猫哈哈大笑,满口答应了下来。在迎娶的那天,老鼠们用最隆重的仪式送最鲜艳的闺女出嫁。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花猫从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
猫与老鼠
版本五
老鼠村里,有个老黑鼠,他有个鲜艳的闺女叫小白鼠。小白鼠浑身上下的毛像白银似的,老黑鼠为此感到很得意。他常说:“我闺女如此可爱和高贵,决不能嫁给寻常人,我要把她嫁给全世界最伟大的人。”
于是,老黑鼠想:“天空上就算太阳最尊贵了,我先问他一声。”他向太阳问道:“太阳先生,你一出来,地上就有了亮光,你把光和热,洒向田间,洒在各种草木上,五谷百草,便能生长。我想你是世界上最有权有势的了。”老黑鼠的话未说完,太阳就打断他的话说:“不要认为我是至高无上了,我还不是时常受人欺侮。你看这云,他要把我遮住,不与人相见,便马上将我围住,我对他毫无办法。这岂不是云的权力比我还大?”老黑鼠听了,便去拜访云。老黑鼠见了云说道云先生,你能遮住太阳,你的权力,算是天下第一了。”云摇着头说:“不对,不对。可怜我脚跟无线,全凭风搬弄。风要我东,我只好往东。”正说着,恰好有一阵风吹来,把云吹得无影无踪了。老黑鼠见状,转念道我找风去就是了。”想罢便急赶忙忙去追赶风。追赶了一程,果然追上了。这时只见风被一座高墙挡住,急得乱转。老黑鼠上前几步,迎着风说道风先生,你能吹散了云,你定是天下最厉害的了。”风呜呜地发声道:“你还说哩,你不见墙比我还强。”老黑鼠忙从空中落入地上,对那墙说道:“看下世界上只有你最强了。”墙板着面孔道:“不论我多么结实,却也挡不住老鼠天天钻洞。我不久就要坍倒了,还算什么世上最强的。”这时老黑鼠才猛然省悟道原来老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那么就把闺女嫁给老鼠吧。”
吉利
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妈妈问爸爸:“哎,女儿嫁谁呀?”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它。”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了围墙就害怕!”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 爸爸乐得笑哈哈:“哈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它!”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老鼠爸爸老鼠妈妈第二天去看女儿。咦?女儿不见啦!女儿在哪?女儿在哪?女儿在哪里?女儿在哪?猫咪说:“我怕人家欺负她。嗷呜一声就吞下!”
据说,正月十七夜黑,是老鼠嫁女日。说的是正月十七晚上没有月亮,老鼠正好嫁女儿。老猫呢,本来倒也不会忘记正月十七这个日子的。它知道老鼠在这一天嫁女儿,就立下雄心,准备抖一抖威风,趁老鼠嫁女的时候,把老鼠们一网打尽,立功赎罪。因为前不久,由于它嘴馋,偷了主人两条鱼吃,被主人痛打了一顿。
日子离十七越来越近啦!老猫的打算让老鼠知道了。鼠爸爸、鼠妈妈、鼠伯伯、鼠叔叔们都急得抓头搔耳,吱吱乱叫,六神无主,来回折腾也想不出一个办法来避过凶险。
鼠姑娘呢,快当新娘子了,整天高兴得眉开眼笑乐呵呵的。你急你的,它却一点也不着急,整天老是躲在房间里,一天打扮十多次,准备着出嫁的事儿。
鼠爸爸和鼠妈妈见女儿这样子,就埋怨起来:“哎呀,再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七了,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着急呀?快想个办法,也好躲过老猫这一关哪!”
鼠姑娘一听,吱吱地笑了:“嗨!我说爹妈呀!女儿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保管那天不会出危险!”
“真的?哎呀,乖女儿,有什么好办法,就快说出来吧!”鼠爸爸和鼠妈妈急不可待地问。
鼠姑娘慢条斯理地说:“哪个猫儿不吃腥啊?我算看透了这只老猫啦!也是爱腥如命的!我们想办法多找几条鱼送给它,再加上几瓶酒,它不就迷糊了吗?有句老话说得好:‘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怎么也不能不卖个人情吧?嗯?”说完,鼠姑娘又吱吱地笑了。
鼠爸爸和鼠妈妈一听,连说:“妙!妙!就这么办吧!”
于是,那些鼠伯伯、鼠叔叔、鼠婶婶、鼠兄弟姐妹们,有的去想办法偷鱼,有的出歪计去偷酒,有的去刺探老猫的动静,忙得团团转。
十七那天,鱼和酒都偷来啦。老鼠们找了个空儿,把那些鱼酒什么的,都放在老猫经常出入的地方。鼠姑娘还取过一张红纸,写上了这么几句话:小鼠嫁女儿,无厚礼相赠,只得略送鲜鱼三条,石湾米酒一瓶给猫大哥,祈望笑纳。下面还署上落款:本宅鼠族拜。
正月十七夜,老鼠嫁女时。入夜,刺探老猫动静的鼠哥哥回来了,向大家报告了老猫的动静:老猫正在吃鱼,吃得津津有味呢!酒也喝去了半瓶。鼠哥哥曾经壮着胆捋了捋老猫的胡须,老猫只是醉眼蒙眬地望了望它,便又吃鱼去了。
鼠爸爸和鼠妈妈笑了,鼠伯伯和鼠叔叔笑了,鼠兄弟姐妹都笑了,鼠姑娘也笑了,而且数它笑得最开心,因为它可以稳稳当当做新娘子啦!
老鼠送亲的队伍出发了,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箫笛声鸣,吹吹打打,鞭炮声声。这时的老猫,早已忘记了自己的雄心,只睁着那半开半闭的醉眼,望着这老鼠嫁女的队伍,还不住地在啃着那只鱼头……
绘本《老鼠娶新娘》讲述了一个老鼠村长为女儿找女婿的故事。
在老鼠女儿抛绣球招亲的现场,来了一只可怕的黑猫。黑猫破坏了招亲现场,还差点让老鼠的女儿命丧当场。
又害怕又愤怒的老鼠村长思来想去,只有为女儿找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女婿,才能保护女儿不受欺负。
村长先找到了他认为最强大的太阳,可是乌云却遮住了太阳。乌云比太阳强大,可是风却吹散了乌云,强大的风又被墙给挡住了去路,可是,老鼠又在墙上打了一个洞。
老鼠村长历尽辛苦,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还是只能把女儿嫁给老鼠。
老鼠村长一心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女儿的命运,可结果却发现还是门当户对的老鼠最合适。这也说明了一条人生真理。
圈子不同的人容易互相吸引,也容易互相失望
每个圈子都有其固定的生存方式。当我们处在圈子之外时,对不同的圈子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然而当我们有机会走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站在地面上的时候,老鼠村长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与力量。然而,当它近距离靠近太阳的时候,只会觉得酷热难耐。
远距离观赏云朵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变幻无穷,神秘莫测,但走进它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它也如此脆弱,被风一吹便散了。
当我们远距离观看有钱人的生活时,觉得那种不用为钱发愁的日子真的是太爽了,所以很多女孩都渴望能嫁给有钱人,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接近有钱人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得到的金钱,是他们用时间,自由,乃至身体健康换来的。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外表,却没看见他们付出了什么,牺牲了什么。
和有钱人结婚,或者更准确地说,和比我们自己有钱的人结婚,我们一定得付出另一些东西来交换自己得到的物质享受。我们很容易发现,有钱人的生活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对方父母的优越感,老公的缺位,物质享受时的底气不足等等,都会让我们怀疑当初的选择。
而相同圈子的人,一开始就对对方的生活方式很熟悉,所以,这种落差就会明显减少。
还有一些凤凰男,很容易吸引条件不错的女孩。也是因为不同的生活圈导致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凤凰男刻苦,认真,节俭,感恩,这些都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的优点。
但如果你从小衣食无忧,任性娇气,与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后,你不能再想买什么买什么,还得和他一起勤俭持家,孝顺公婆,扶持亲戚,不然就是不孝顺不贤惠。那么,当初他吸引你的那些优点,估计这个时候都会成为你的负担了。
不同的人,还是距离产生美。
老鼠村长感受到了,希望我们也能清楚。
更何况,优点与缺点很多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当初你看重的优点,很可能后来会变成缺点。而当初你讨厌的缺点,也许在后来才发现其实是优点。这也是《老鼠娶新娘》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人生真理。
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老鼠很小,很弱。它没有猫的强大,没有太阳的力量,也没有墙的坚固。可面对狂风,强大的乌云无处可躲,小小的老鼠却可以躲进墙洞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羡慕那些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可以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掷千金。而自己想给孩子买个网课还得思忖再三,货比三家。
可后来发现,她们虽然能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是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
我不能给孩子报动辄上千的兴趣班,却可以陪他们读很多绘本。我无法给他们买昂贵的玩具,但有时间陪他们做手工。
而陪伴,不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吗?精神的富养,才是真正的富养。
所以,看到别人的优势,我们真的不必妄自菲薄。而是努力想想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劣势,是否有可能转化为优势呢?
一个心理类节目中,曾有一位求助嘉宾,他四十多岁研究生毕业后去一家学校应聘,对方嫌弃他年纪大。他为此特别自卑,对自己高龄重回学校读书究竟值不值得深表怀疑。
节目里的心理医生让他看到,年龄大也可以是一个优势,年龄大的人压力大,会更珍惜工作机会,而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是可以教给学生的宝贵知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有的人还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
绘本《老鼠娶新娘》里,老鼠村长最后感慨到:原来老鼠虽小,也有别人比不上的本事呢。
我们虽然是普通人,但也有别人没有的优势。
《老鼠娶新娘》里,老鼠村的小伙子都想娶美丽的村长女儿,而最后,村长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叫阿郎的小伙子,阿郎为什么能够最终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呢?因为他明白一个人生真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老鼠村的小伙子们都渴望娶到村长的女儿,但他们却并没有为娶村长的女儿而做过什么努力。
只有阿郎时刻观察着环境,注意着事情的走向。在黑猫攻击村子时,别的老鼠都只顾自己逃命,而阿郎却发现了村长女儿正处于危险中,所以它赶紧接住了从高台上掉下来的村长女儿,拉着她一起逃跑。
阿郎成了村长女儿的救命恩人,这就使得他能够在众多人群中脱颖而出,只要老鼠村长考虑把女儿嫁给老鼠,他就肯定会考虑到阿郎。
后来,村长去找世界上最强大的女婿,阿郎偷偷跟在了村长身后,当村长看到墙的厉害时,阿郎适时地在墙上打了洞,显示出了自己的本领。
正是因为阿郎一直在为娶到村长的女儿积极地努力着,所以,当机会来时,他才能立马抓住,成功娶到了自己的新娘。
如果阿郎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觉得竞争者那么多,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去招亲现场。在村长要去找世界上最强大的女婿时,如果他想的是,人家要找的是最强大的女婿,我一个小老鼠,肯定没希望。那么,即使后来村长决定还是找老鼠女婿,阿郎也很难再成功吸引到村长的注意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呢?
我曾经认识一个朋友,他和他的一个同学,两人都是逢考必参加。
但几年后,他考上了。他的同学却一直没有考上。
他告诉我,其实当年在学校,他同学的成绩比他优异多了。开始决定参加考试时,他们都清楚事业单位不好考,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
但第一次考试失败后,他总结了经验教训,针对考试进行了刻意的学习。所以之后,他的成绩一次比一次高。而他的同学表面上看和他一样积极参考,但同学永远和第一次的态度一样,就是去试试。
所以一个考上一个没考上,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正月初三,阿郎和村长的女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老鼠娶新娘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不朽的经典。
小故事,大道理。《老鼠娶新娘》虽然是一本儿童绘本,但好的绘本真的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其中蕴含的道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老鼠是五大仙家之中的灰家,在动物八仙里排行第八,所以也称“灰八爷”。
民间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它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
还有的将其视为“仓神”,在农村填仓节时祭祀。
另有认为老鼠能预知未来,会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将其视为财神,希求它在黑暗中为主人家运来财宝.
民间还把鼠的世界想象同人世间一样,年画题材里便有“老鼠嫁女”,此类故事在剪纸或皮影戏中也常能见到,下面咱就说说这段掌故。
每年正月初十日是“石头节”,取“十”与“石”同音之意,这一天忌动石器,不搬石头。
又因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窿里的缘故,所以民间也传说当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按旧例要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灭灯前,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给老鼠吃。
据闻在民国初年,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无河不枯,一向富庶的苏南地区也是赤地千里,又值军阀割据,战乱频繁,使得民不聊生,饿死了很多穷人。
当时有个姓华的商家,眼见时局动荡,世道衰退,无心经营,便停了买卖,带着家仆由城里迁回祖籍居住。
乡下的祖屋虽是前后三进,两边带着跨院的大宅子,但常年没人居住,许多地方年久失修,有的墙体都开裂了,一时无法人住。
于是华家主人就在村中赁了几套房暂时住下,准备等时局稳定下来,再将祖宅重新修葺。
有天夜里主人正在睡觉,看守祖宅的家仆赶来禀报,说是宅中有怪事发生,主人立刻起身赶去察看,就见后宅阁楼里灯火通明,里面乱哄哄的十分吵闹。
主人很是惊奇,阁楼空置多年,里面怎么会有人呢?
当即从墙缝里向那窥探,只见阁楼中有无数小人,身高盈尺,都在那忙活着搬东西,一队队川流往来,好像正在收拾房子。
主人看罢多时,心中骇异无比,知道阁楼里的东西非鬼即怪,他也不敢惊动,白天打开阁楼进去察看,那楼中却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可是到了转天夜里,阁楼里又有怪声传来,主人再次隔墙观瞧。
就看其中张灯结彩,红烛耀眼,那些小人吹吹打打,簇拥着一顶花轿,新娘在轿子里呜呜哭泣,显然是舍不得离开娘家。
后面还跟着另一顶轿子,轿中坐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那是送女儿过门的母亲,周围跟着许多丫鬟侍女,喧嚣的队伍走入墙壁,渐渐消失不见了。
过了些天,到晚上又听阁楼里传来婴儿啼哭之声,主人偷眼看去,发现那刚过门的小媳妇已经抱上了一个大胖小子,又过几日,那小孩又拜一个尖嘴先生为师,开始读书写字。
那时的人们迷信思想严重,主人看在眼内,急在心里,眼瞅着自家祖宅被妖怪占据,却不敢贸然惊动,唯恐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某天主人正坐在门前发愁呢,恰巧有个老道经过,那道人身材低矮、肥黑多须、苍髯庞眉,以至于看不清面目长相,身后背着把桃木宝剑,形容举止都十分奇特。
他来在主人门前打个揖首:“无量天尊,贫道这厢有礼了。”
主人赶忙还礼:“敢问道长从何而来,到此穷乡僻壤有何贵干?”
老道说:“贫道向来只在龙虎山修炼五行道术,却广有神机,只须慧目一观,即可洞察千里之外,因见贵宅中有妖物出没,故此赶来除魔卫道,整顿乾坤。”
主人大喜,立刻请老道回家吃饭,好酒好菜地招待着,夜里那老道提了桃木剑,赤足披发,同主人径直来到后宅阁楼门前,大声喝道:“何方妖孽胆敢在此作祟,本真人到此,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喝骂声中,一脚踢门而入。
那阁楼中的一众小人儿见老道来了,都是大吃一惊,顿时学作鸟兽散,四散向墙缝洞穴里逃窜。
老道至此不容分说,嘴里念念有词,凶神恶煞般用桃木剑就地乱戳,他剑下绝不走空,每剑戳出,便会刺中一个尺许高的小人儿。
小人儿们中剑后,便直挺挺横尸在地,被老道随手从地上捡起来扔进一个大麻袋里,不到半盏茶的工夫,那条麻袋就装满了,看分量约有百十斤重,这回阁楼里算是彻底清静了。
主人和旁观的邻居,都看得心服口服外带着佩服,不住口地称赞:“好个仙长,恁般了得!”
老道捋须大笑,显得十分得意,他将口袋拴上扔在地上,把两眼珠子一转说道:“贫道从千里之外的龙虎山远路到此,能够降伏妖怪,全仗诸路仙家相助,哪几路仙家?乃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七耀星君、南斗星君、上洞八仙、四灵二十八宿……”
如此说了一长串各洞神仙的名讳,声称主家和各乡邻应该大摆宴席,多准备肥鸡熟鸭以及上等佳酿、果子糕饼,由他带回去祭祖神明,否则那些仙家怪罪下来,可是谁也担当不起。
众人一听这话不免有些疑惑,如今天下大旱,老百姓们有口饱饭吃都不容易,哪有肥鸡美酒可以敬神?
何况道家讲究清心寡欲,无为而为,借这机会狮子大开口索取酒肉,真不像修道之士所为。
谁知那老道翻脸比翻书还快,认为众乡民怠慢仙家,立时拉下脸来,解开绑住麻袋口的绳子,就地一抖落,有无数大老鼠“稀里哗啦”从里面钻出来,其中还有只尖嘴老鸹,都蹿到乡民家中到处啃咬,把很多衣服木器都啃坏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这些全是老道使的障眼法,阁楼里的小人儿是老鼠所变,教书先生则是个尖嘴老鸹,这老道可能也是什么妖怪,只因到处都闹饥荒,这些东西竟跑到村子里骗食来了。
村里的愚民愚众,大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大字也不认识,遇上这种事谁也不敢出头,只好让主人带头作揖求饶,承诺转日在村中摆酒赔罪,另备肥鸡糕饼,请各路仙家息怒,如此方才作罢。
第二天傍晚,村子里打开了准备用来度荒的粮窖,各家各户凑了些酒肉,等那老道带着一群小人儿如期而至,狼吞虎咽地将酒席一扫而空,老道喝得大醉,临走把乡民拿来的肥鸡和糕点负在背上,摇摇晃晃地去了。
华姓主人的儿子年轻气盛、素有胆识,他眼见四邻受自家连累,把度荒的粮食都搭进去了,还不知要饿死多少无辜百姓,不禁暗中愤恨,寻思:“那老道来历不明,虽然知道村中有粮窖,却不会搬运挪移之术,否则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看来至多会些障眼幻化的邪法,我当设法为民除害。”
于是趁那老道喝得迷迷糊糊,在装糕饼的袋子底下垫了个石灰包,又扎了个小孔,等老道回去的时候,石灰就一点点从孔中漏出,断断续续地撒了一路。
少主人约了几个胆大的伙伴,点起灯球火把,跟着地面的石灰线寻去,最终找到一座荒山野岭间的坟墓,看石灰的痕迹直通到坟窟窿里,料定那老道藏身在这座古墓当中。
当即找了几捆干茅草,燃起浓烟往洞子里灌,然后堵住了洞口,天亮后招呼村中青壮年,带着锄镐铁锹赶来相助。
众人掘开古墓,就见墓道里伏着一只大耗子,个头比老猫都大,体肥肢短,估计就是那妖道的原形,它喝醉后已经被浓烟活活熏死了。
村民们将巨鼠拖出去烧成了焦炭,又挫骨扬灰,永绝后患。
老鼠是五大仙家之中的灰家,在动物八仙里排行第八,所以也称“灰八爷”。
民间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它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
还有的将其视为“仓神”,在农村填仓节时祭祀。
另有认为老鼠能预知未来,会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将其视为财神,希求它在黑暗中为主人家运来财宝.
民间还把鼠的世界想象同人世间一样,年画题材里便有“老鼠嫁女”,此类故事在剪纸或皮影戏中也常能见到,下面咱就说说这段掌故。
每年正月初十日是“石头节”,取“十”与“石”同音之意,这一天忌动石器,不搬石头。
又因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窿里的缘故,所以民间也传说当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按旧例要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灭灯前,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给老鼠吃。
据闻在民国初年,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无河不枯,一向富庶的苏南地区也是赤地千里,又值军阀割据,战乱频繁,使得民不聊生,饿死了很多穷人。
当时有个姓华的商家,眼见时局动荡,世道衰退,无心经营,便停了买卖,带着家仆由城里迁回祖籍居住。
乡下的祖屋虽是前后三进,两边带着跨院的大宅子,但常年没人居住,许多地方年久失修,有的墙体都开裂了,一时无法人住。
于是华家主人就在村中赁了几套房暂时住下,准备等时局稳定下来,再将祖宅重新修葺。
有天夜里主人正在睡觉,看守祖宅的家仆赶来禀报,说是宅中有怪事发生,主人立刻起身赶去察看,就见后宅阁楼里灯火通明,里面乱哄哄的十分吵闹。
主人很是惊奇,阁楼空置多年,里面怎么会有人呢?
当即从墙缝里向那窥探,只见阁楼中有无数小人,身高盈尺,都在那忙活着搬东西,一队队川流往来,好像正在收拾房子。
主人看罢多时,心中骇异无比,知道阁楼里的东西非鬼即怪,他也不敢惊动,白天打开阁楼进去察看,那楼中却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可是到了转天夜里,阁楼里又有怪声传来,主人再次隔墙观瞧。
就看其中张灯结彩,红烛耀眼,那些小人吹吹打打,簇拥着一顶花轿,新娘在轿子里呜呜哭泣,显然是舍不得离开娘家。
后面还跟着另一顶轿子,轿中坐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那是送女儿过门的母亲,周围跟着许多丫鬟侍女,喧嚣的队伍走入墙壁,渐渐消失不见了。
过了些天,到晚上又听阁楼里传来婴儿啼哭之声,主人偷眼看去,发现那刚过门的小媳妇已经抱上了一个大胖小子,又过几日,那小孩又拜一个尖嘴先生为师,开始读书写字。
那时的人们迷信思想严重,主人看在眼内,急在心里,眼瞅着自家祖宅被妖怪占据,却不敢贸然惊动,唯恐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某天主人正坐在门前发愁呢,恰巧有个老道经过,那道人身材低矮、肥黑多须、苍髯庞眉,以至于看不清面目长相,身后背着把桃木宝剑,形容举止都十分奇特。
他来在主人门前打个揖首:“无量天尊,贫道这厢有礼了。”
主人赶忙还礼:“敢问道长从何而来,到此穷乡僻壤有何贵干?”
老道说:“贫道向来只在龙虎山修炼五行道术,却广有神机,只须慧目一观,即可洞察千里之外,因见贵宅中有妖物出没,故此赶来除魔卫道,整顿乾坤。”
主人大喜,立刻请老道回家吃饭,好酒好菜地招待着,夜里那老道提了桃木剑,赤足披发,同主人径直来到后宅阁楼门前,大声喝道:“何方妖孽胆敢在此作祟,本真人到此,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喝骂声中,一脚踢门而入。
那阁楼中的一众小人儿见老道来了,都是大吃一惊,顿时学作鸟兽散,四散向墙缝洞穴里逃窜。
老道至此不容分说,嘴里念念有词,凶神恶煞般用桃木剑就地乱戳,他剑下绝不走空,每剑戳出,便会刺中一个尺许高的小人儿。
小人儿们中剑后,便直挺挺横尸在地,被老道随手从地上捡起来扔进一个大麻袋里,不到半盏茶的工夫,那条麻袋就装满了,看分量约有百十斤重,这回阁楼里算是彻底清静了。
主人和旁观的邻居,都看得心服口服外带着佩服,不住口地称赞:“好个仙长,恁般了得!”
老道捋须大笑,显得十分得意,他将口袋拴上扔在地上,把两眼珠子一转说道:“贫道从千里之外的龙虎山远路到此,能够降伏妖怪,全仗诸路仙家相助,哪几路仙家?乃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七耀星君、南斗星君、上洞八仙、四灵二十八宿……”
如此说了一长串各洞神仙的名讳,声称主家和各乡邻应该大摆宴席,多准备肥鸡熟鸭以及上等佳酿、果子糕饼,由他带回去祭祖神明,否则那些仙家怪罪下来,可是谁也担当不起。
众人一听这话不免有些疑惑,如今天下大旱,老百姓们有口饱饭吃都不容易,哪有肥鸡美酒可以敬神?
何况道家讲究清心寡欲,无为而为,借这机会狮子大开口索取酒肉,真不像修道之士所为。
谁知那老道翻脸比翻书还快,认为众乡民怠慢仙家,立时拉下脸来,解开绑住麻袋口的绳子,就地一抖落,有无数大老鼠“稀里哗啦”从里面钻出来,其中还有只尖嘴老鸹,都蹿到乡民家中到处啃咬,把很多衣服木器都啃坏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这些全是老道使的障眼法,阁楼里的小人儿是老鼠所变,教书先生则是个尖嘴老鸹,这老道可能也是什么妖怪,只因到处都闹饥荒,这些东西竟跑到村子里骗食来了。
村里的愚民愚众,大多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大字也不认识,遇上这种事谁也不敢出头,只好让主人带头作揖求饶,承诺转日在村中摆酒赔罪,另备肥鸡糕饼,请各路仙家息怒,如此方才作罢。
第二天傍晚,村子里打开了准备用来度荒的粮窖,各家各户凑了些酒肉,等那老道带着一群小人儿如期而至,狼吞虎咽地将酒席一扫而空,老道喝得大醉,临走把乡民拿来的肥鸡和糕点负在背上,摇摇晃晃地去了。
华姓主人的儿子年轻气盛、素有胆识,他眼见四邻受自家连累,把度荒的粮食都搭进去了,还不知要饿死多少无辜百姓,不禁暗中愤恨,寻思:“那老道来历不明,虽然知道村中有粮窖,却不会搬运挪移之术,否则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看来至多会些障眼幻化的邪法,我当设法为民除害。”
于是趁那老道喝得迷迷糊糊,在装糕饼的袋子底下垫了个石灰包,又扎了个小孔,等老道回去的时候,石灰就一点点从孔中漏出,断断续续地撒了一路。
少主人约了几个胆大的伙伴,点起灯球火把,跟着地面的石灰线寻去,最终找到一座荒山野岭间的坟墓,看石灰的痕迹直通到坟窟窿里,料定那老道藏身在这座古墓当中。
当即找了几捆干茅草,燃起浓烟往洞子里灌,然后堵住了洞口,天亮后招呼村中青壮年,带着锄镐铁锹赶来相助。
众人掘开古墓,就见墓道里伏着一只大耗子,个头比老猫都大,体肥肢短,估计就是那妖道的原形,它喝醉后已经被浓烟活活熏死了。
村民们将巨鼠拖出去烧成了焦炭,又挫骨扬灰,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