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605个字,大小约为12KB,预计浏览完需要7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我试着努力去做好,为了圆我的大学梦,或许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伴随着高考结束的那一天,在无数期待的日子里,梦最终还是碎了,心也碎了,世界仿佛都窒息了!
可是,生活不得不继续,我不能放弃小时候我的梦想,我还有着很多心愿未能实现。我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可能重头开始,只要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
在无限的憧憬和遐想中,大学生活开始了。时间总是从你身后悄无声息地溜走,从你的脚底下滑过,从你的视野里飞过……不知不觉中,大学生活都快半年啦!还记得刚进大学时,每每独自走在偌大一个校园里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内心是那么的孤寂,就在那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竟是如此的渺小。然而,我对自己依旧那么自信,其实有时候人真的很无奈,那也成为我振作起来的唯一动力。
很多时候,总爱回忆那段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活,那时的我们似乎还未长大,内心的那份童真似乎还未泯灭,想起了那个因为考试成绩不理背后却还要家庭的支持;想起了那个微笑着看人,喜欢歪着头问我问题的朋友;想起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清晰明朗。当我们正活在当下时并未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剩下的也只有遗憾啦!这时让我想起一句极平凡的话“失去才懂得珍惜”想必就是生活的真谛吧。
我不想让自己生活在昨天,因为昨天没有希望,只有回忆。当我过多的注意昨天时,今天已无声无息地溜走,明天不知不觉的到来,我所拥有的是越来越多的归属于昨天。我不想再让自己的明天为今天而遗憾。
步入大学后,学习已不再那么的紧张,似乎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由你自己去支配,只要你有足够的激情投入。渐渐地,感觉自己在无形中长大了,独立了,坚强了,时间老人总是那样的神奇,在他的带领下我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生活不再空虚,不再单调,不再孤寂……在学习上,自己从不敢懈怠,因为自己很清楚,生活是不会同情弱者的,不上进的人不该拥有今天的美好,即使生活给予我太多的磨难。
我把每一次的失败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不去抱怨生命有太多的曲折,生活上,结识了很多朋友,一直深信着,茫茫人海中,能相遇是一种缘,能相识从而成为朋友更让我倍加的珍惜。每个人的心灵色彩都不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世界,正因为如此,时而与朋友发生不快。现如今,大一下学期开学了一周了,我还是偶尔会感觉到无助,大学知识的渊博和迷茫,总是让我感觉缓不过气来,但我相信不久我会适应变得更好。
今天是2022年4月7日,因为疫情原因,从2月21日开始封校至今。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我在宿舍,没有了社交的烦恼,没有了早八必须早起一个小时的痛苦,可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更多的反而是一种不安。
我相信应该会和我一样吧。网课期间,不再想以前一样认真,各种划水,往往是上完一节课并没有任何收获。明明空余时间变得多了起来,却貌似每天该完成的任务都已经完不成了。不拖延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去做。每天沉浸在游戏,短视频以及各种娱乐中无法自拔。但有时心底深处真的会生出一丝的不安与焦虑。
而今天,属于我的这份不安貌似变得无比的强烈,也因此我开始反思,反思自己在封校四十五天中的各种行为,这难道就是我拼命考上大学的理由吗?
很显然,不是。我们曾经畅想的大学生活,是每天为上课而奔波,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是能够通过参加学生会,社团丰富自己的生活,是能够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变得很有意义,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属于自己。而现在想想,好像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都与预想的完全不同。我们在享受生活,也只是在享受生活。曾经预想的有多精彩,如今真正经历的就有多么平淡无趣。想了很多,但从未付诸实践。
很明显,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已经忘了自己最初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了。以为考上大学就是终点,然而事实是大学是我们之后人生的起点。我们在这四年里的种种行为都对以后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很清楚的知道这些,可是很多人都会选择可以去忽略,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因为他们也抵制不了这份诱惑。
但我们真的能一直这样吗?事实证明我们不能,我们需要改变。因为你还会感到不安。
很多人的焦虑,不安都来自知道自己此刻所做的事情并不应该,可是就是不愿意去改变。其实想一想,真的,只要我们一点一点去改变,很多的的不安焦虑,很多的emo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有和我一样的烦恼吧,尝试着去慢慢改变,我们一起,不再迷迷糊糊的混日子,而是真正的去做正确的事。去做现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改变很难,但是只要开始迈出第一步,之后的九十九步总有一天会走完,不是吗?
愿屏幕前的每一个你,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是时嘉瑜,一个喜欢分享烦恼,分享故事和日常的女孩[微风]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学#我是这么想的,大学生活可能是伴有青春的影子,因为经历了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你所想象的大学就应该是轻松活泼的,带有业余生活的时间中活着青春的样子。
而事情上我的大学却没有那么轻松,刚入大学就遇上了疫情,新冠疫情的扩散让我们得大学生活只能在校园度过,每天为了响应号召,各大高校都封闭管理,每天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有的只是偶尔操场的娱乐活动,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我的大学生活三年时间已经度过了两年,因为不想大学就这样度过,每天沉浸在图书馆,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毕业之际以及社会的进入,每天都忙着学校的课程和业余上的提升。面对着专升本的压力,就这样一复一日度过。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被疫情耽误的青春何去何从,但我的人生很长,也还应该发挥属于我的人生意义。
高考“过来人”告诉我,到大学就轻松了。迈入大学后,发现根本不见“轻松”二字的踪影,“茫”和“忙”始终萦绕着我。
离开父母庇护的我,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箱跨越1365.8公里来到*财经大学。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美好,一切又是那么陌生、迷茫。步入大学大门的第一天,我为看不懂学校地图而困惑,因打扫满屋浮尘的宿舍而忙碌;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周,我为寻找不到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而迷茫,因每节课抢前排而忙碌;拥有大学生身份的第一个月,我为是否参与琳琅满目的校园活动而纠结,因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而身心俱疲……
对于我来说,如何适应宿舍生活是一个艰巨的问题。从未住过校的我对宿舍生活充满了期待,幻想着如何同舍友在深夜密聊、如何一起吃饭玩耍。但现实是残酷的,幻想仅是幻想。我们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深夜不存在聊天;吃饭偏好不一样,经常凑不到一起;处事方式不一样,沟通经常出问题。更让我难以适应的是公共的洗浴间和洗漱间。早上起来洗漱得靠眼疾手快,才能占到位置。夏天洗澡也是如此,出水量大又暖和的洗浴间是“稀缺物”,也是需要争先恐后的占位的。
夜深人静,隐藏所有情绪,开始回忆白天自己和舍友的相处,想要从中找到相处方式的更优解。相比于高中的学业繁重,大学如何与舍友的相处更让我迷茫。在一次次的反思与总结中我仿佛找到了走出迷雾的方向。是我对于宿舍生活期望太高,与现实的落差太大,作茧自缚。当我放低心理预期,专注自己的生活,怅然若失也灰飞烟灭。
茫茫茫。
学校的社团、部门迷人眼,不知该加入哪个。面试失败后,开始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是不是再稳重镇定一些就会通过面试。通过高中三年才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的认知,那段时间被一次次打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教学方式、新的班级……大学中处处面临选择,所有选择都由自己做主,这是大部分人向往的自由。而我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相似,这样突如其来的自由使我恐慌。之前在父母、老师规划好的道路上走惯了,忽然走入一条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烟雾弥漫在四周,身边没有熟悉的人,身后传来催促我向前奔跑的声音。迷茫成为我脑袋中的主旋律,不知选哪条路,不知方向是否正确,不知何时才能摆脱迷雾。
忙忙忙。
忙的奇怪,忙的必须。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表来收集相似的信息,社团的会议用时10分钟,路程半小时,还有各种策划案、文案、值班排着队。作为学习委员,也需要催同学交材料,材料中出现的错误千奇百怪,都需要跟同学沟通改正,由此到半夜了还在编辑当天活动的文案。既然避免不了忙,如何让自己更有效率的忙,如何忙的更有收获,成了我常常思索的问题。帮老师拿资料的路上顺便拿自己滞留已久的快递,参与举办活动时记录活动要点,对于材料要求进行重点标注和提示……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中,逐渐适应大学的节奏,学会了苦中作乐,找到了省去麻烦“潜规则”。大家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磨去我们的稚气。在“忙”中磨练了我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培养了我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
“茫”与“忙”是在大学中悬于我头顶的大字。愿我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梦想前进,活出自我。
如果把生活比作房子,把生活中的每一天比作建这栋房子的砖头。
不仔细看,每一块砖头似乎是一样的;但仔细看,每一块砖头都应当有它独特的地方。
每一块砖头对于这栋房子都有一定作用。就像生活中的每一天,对于整个生活,都应该有它独特的魅力。
如果把生活比作房子,把生活中的每一天比作建这栋房子的砖头。
不仔细看,每一块砖头似乎是一样的;但仔细看,每一块砖头都应当有它独特的地方。
每一块砖头对于这栋房子都有一定作用。就像生活中的每一天,对于整个生活,都应该有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