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魔法师的马的故事主要内容(马的传说或故事)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知识库 /  2023-05-17 01:4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魔法师的马的故事主要内容(马的传说或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561个字,大小约为38KB,预计浏览完需要2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玄奘法师的“老赤马”



被长安高僧誉为“释门千里之驹”的玄奘法师因发现前人翻译佛学经意错讹很多,26岁时亲往佛庭印度求经。


唐僧师徒4人1马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童叟皆知,其中的“白龙马”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样具有“神”的身份,在西行路途中,不仅是俗人唐僧的坐骑、护法,而且担负着驮经的重任,是唐僧完成取经大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从唐宋时期的文献与壁画来看,历史上的唐僧玄奘法师所骑乘的马并非“白马”,而是一匹“老赤马”,有瓜州榆林石窟2号窟中两幅壁画为证。


榆林石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西南约70公里处的踏实河峡谷两侧崖壁。现存40多个石窟中,有4个窟系西夏时期开凿,其中2号窟南壁西侧有一幅《水月观音》经变图,画面左侧绘有一僧一行者一马,即为《唐僧取经图》。画面中玄奘法师光头圆脸,穿褐色交领僧衣,披红色袈裟,直立于河岸,面对湍急的河流,双手合十,作祈祷状;法师身后,是他的徒弟或者说是一位行者,面相尖嘴猴腮,头戴发箍,如胡人般长发及腰,双手皆空,背依着一匹马。其马呈岩石本色近褐,背对观者,臀腹显得较圆,马尾紧垂至地,中间打结,身高及行者肩下,鞍上空无一物,马鬣密卷,头颅昂起并扭向行者,黑眼清晰可见。在其窟北壁西侧的经变图中也有一幅同题材的图画,已经斑驳难辨,依稀可见行者手中多了一条长棍,身旁一匹马呈岩石本色,垂头披鬃,身上备红鞍,鞍上也是空无一物。


考《旧唐书》《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历史文献,学界认为壁画所绘情景,取材于当年玄奘法师在瓜州得一匹老赤马,然后与胡人石槃陀夜渡瓠芦河(今疏勒河)、偷过玉门关之事迹,是法师西行进入西域前的一个场景。正如敦煌学专家郑炳林先生说:“这些绘制于西夏时期的壁画,不光源于历史记载和相关民间传说故事,也是根据唐玄奘途经瓜州境内的真实故事绘制而成”。那么,历史上的“老赤马”是怎么来的呢?


据玄奘法师的弟子慧立、彦悰(cónɡ)所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老赤马”是玄奘西行途中的第二匹马,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被长安高僧誉为“释门千里之驹”的玄奘法师因发现前人翻译佛学经意错讹很多,令僧徒弟子莫知适从,萌生亲往西方佛庭天竺(印度)寻真经“以问所惑”的弘愿。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的一天,26岁的玄奘法师随着来京城学习涅槃经的秦州(甘肃天水秦安县)僧人孝达,各骑一匹驿马,从长安出发,一路驰骋直达秦州;然后与人结伴抵达兰州,翌日,又随一批送官马返回的人到达凉州(甘肃武威)。当时,大唐国政禁止百姓出境,凉州都督李大亮奉敕严防,便以国家法度禁止为由,逼迫玄奘法师返回长安。玄奘法师矢志不渝,怎肯半途而废,于是凉州法师惠威密遣弟子惠琳、道整,星夜护送他离开凉州,昼伏夜行,到达瓜州(今甘肃瓜州县),受到刺史独孤达的热情招待。


在瓜州,玄奘法师一边开坛讲经,一边打听去西域之路,得知只有渡过湍急的瓠芦河,通过“西境之襟喉”玉门关,穿越五烽之外的莫贺延碛(玉门关至罗布泊之间的沙漠,是西域起点),才能到达伊吾国境(今新疆哈密境内)。过了一个多月,凉州访牒送到瓜州,上书:“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衙有个叫李昌的官吏,听过玄奘法师所讲佛法,将访牒暗呈给他,并当面撕毁,催促他及早动身。但此时玄奘法师却再次陷入困境,因为所乘驿马已死,从凉州来的小和尚道整已前往敦煌,惠琳不堪远涉已返回凉州,只剩自己孤影一人,前路茫茫,怎么渡河过关呢?他买了一匹马,却苦于没有向导,于是虔诚地向弥勒佛祈祷,希望得到神助。第二天,一个名叫石槃陀的回鹘人来庙里礼佛,请玄奘法师为自己授五戒,并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以送他渡河并通过五烽(五处烽火台)。第二天黄昏,石槃陀带来一个老翁,骑着一匹又瘦又老的赤马,漆鞍前有铁。这老翁先是告诫玄奘法师西去路途遥远,常人难以抵达,后是劝阻他返回长安,但玄奘法师发誓“若不到达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也不后悔”,于是老翁说:“法师一定要去,可乘我这匹马,此马往反伊吾已十五次,健而知道”。


这就是“老赤马”的来历,果然如老翁所说不负众望。原来,石槃陀引导玄奘渡过瓠芦河、通过玉门关后变卦,不愿意前行,玄奘法师只得送给他一匹马为谢,打发他回家了。前路沙海无垠,古道西风瘦马,玄奘法师孑然一身骑着老赤马,循着遗留在沙漠中的人骨、兽骨、马粪等前行,走了80多里才见到第一个烽火台。当离开第四个烽火台时,守烽校尉王伯陇告诉他:“法师不必去第五烽,此去百里许,有野马泉,可以取水,前边就是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又无水草”,言下之意是能否过去,看你的造化。


玄奘法师义无反顾地骑着老赤马走进沙漠,心中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走了百余里却没有看见野马泉,下马取水囊想喝水,却失手翻落,没有水怎么过沙漠啊!他调转马头返回第四烽,走了十余里又发愿: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又调转马头,毅然向西北行进。白天人鸟俱绝,狂风裹沙,散如暴雨;黑夜鬼火如繁星,但他心无所惧,走了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如火烧,马也无力行进。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沙中默念“观音”,半夜时,忽而有凉风吹过,顿时眼睛明亮,马也苏醒站起。他上马又走了十里,忽然,老赤马改变了方向,任玄奘紧拉缰绳也不停步。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片绿茵青草,草地边一池水甘澄镜澈。玄奘大喜,认为这是菩萨慈悲,自己至诚感神而致。他在此休息恢复了气力,第二天继续西行,又走了两天才走出流沙,到达伊吾。


这是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路上最艰难的一段,耐住了寂寞,扛住了痛苦,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西域诸国信奉佛法,对大国高僧的到来均给予热情款待、供养,并为他继续西行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马匹。他最终到达天竺国,取得真经657部,又在印度戒日王、鸠摩罗王的支助下,顺原路返回,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的一天,回到长安弘福寺。来往历时17年,历程5万里,经过128国,被唐太宗赞为“委命求法,惠利苍生”,皇太子李治称其为“国宝”、“僧梁”,从此佛教在唐代兴盛。


唐僧取经路上所骑马匹众多,都是西行东返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骑乘工具与驮乘工具,为成就“取经”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如果没有这匹老赤马,他将难以到达目的地,因而这是他生命中生死与共的恩马、义马,具有《易经》所说的“坚马”、“乾马”之品质,令他难以忘怀。当玄奘法师向弟子口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年已古稀,熠熠烛火中,我们仿佛看到大德高僧那颗无妄无尘的心中,依然藏着一股执着的爱马之情,和不灭的感恩之情。



暗黑2重制版之mf养家流的标枪亚马逊,无所不能的至强者

说游戏,聊故事,大家好,我是小翎~


暗黑2重制版2.4补丁终于和大家见面,虽然还存在着不少bug,一些符文之语也无法正常制作,但全新的技能改版已经实装,小伙伴们也可以在正式服,用自己精心养成的角色,去体验这些玩法。


2.4版本后的亚马逊绝对是最受瞩目的存在,名副其实的版本最强者,其中以电系的标or矛马为之最。因此,小编在之前文章中也建议养成一个标马,甚至使用标马开荒也可。而开荒就离不开mf养家,此篇小编就和大家聊一种mf养家流的标枪亚马逊吧~


暗黑2重制版之mf养家流的标枪亚马逊,无所不能的至强者


01


无所不能的至强者


原版中的闪电标枪亚马逊,是最强aoe的代名词,一发闪电之怒的全屏输出,使其成为牛场中的王者。而在2.4版本更新之后,亚马逊的三闪技能优化,使得其本身拥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召唤物女武神也成了最强召唤物。


技能虽说变化不大,但却吃到了装备改版的福利,亚马逊的充能一击甚至可以秒杀8pp的巴尔和大菠萝。自此,兼具了点杀、aoe、生存能力的角色,堪称无所不能的存在。


自此,电系亚马逊就拥有了无限的可能,衍生了诸多玩法,也开始与曾经的一姐——法师抢起了生意,养家mf更不在话下。终配武器极易获取,一把泰坦或是雷击就是横行暗黑2全地图的开始。


02


装备选择与玩法的改变


作为新版本中完美的六边形战士,亚马逊的装备不必特意提升肉盾,甚至盾牌与防御的存在与否都无关紧要。其他角色奉若珍宝的偏向盾,在亚马逊这里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因此,标枪亚马逊的装备搭配可以选择性非常多,除了武器固定为泰坦或雷击,其他都可以选择mf装备,提升角色的mf值,代替法师养家。


多孔盾牌增加mf、头盔选择格利风、腰带金色包袱、靴子战旅、戒指拿各 乌鸦、项链亚马逊技能与mf、手套最佳为黄色or蓝色手套(加技能与攻速、mf)。衣服以谜团最佳,毕竟是mf角色,tp的效率还是更高一些,至于施法速度快不快都无所谓,即便tp到怪物群中,也不会如法师一般暴毙倒地。


玩法上与先前也有很大不同,毕竟如今的标马,主战场景还是五小队 巴尔,不然就浪费了这一角色的强势。如今版本中,没有哪一个角色通过五小队和巴尔,比标马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的boss克星。


大家也可以叫上好朋友,一起做一个bug杀巴尔,对养家效率有很大提高。


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也请顺手点个赞和关注,原创码字不易,万分感谢。


小编将持续带来新版本的浅析和玩法,最后,祝愿所有读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欧气满满,财运滚滚,健康平安,开心快乐每一天~


举报/反馈





魔法师与阿拉丁

非洲魔法师自从将阿拉丁关在宝库里扬长而去后,一直以为他早已困死在宝库之中了。日月如梭,他把阿拉丁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天夜里,非洲魔法师突然梦见阿拉丁成了皇帝的东床快婿。他一下子从沉睡中惊醒,便惴惴不安地拿出沙子占卜,施展法术,终于从占卜中了解到阿拉丁的一切。魔法师震怒了,他很快地备好马匹和干粮,日夜兼程地向中国飞奔而来。


到达目的地后,他将马匹拴在旅馆的院子里,然后溜达到大街上,钻到人堆中,千方百计地打听阿拉丁的消息。他听到有人在赞扬阿拉丁的善良和大方,有人在惊叹驸马的富有和气派。他注意到有人在说:"真奇怪,他怎么能在一夜之间就建造起举世无双的豪华宫殿呢?"


非洲魔法师听到这里,又是气恼,又是妒忌。他定了定神,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故意问道:"你们所说的阿拉丁是谁呀?"


人们以为他在开玩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竟会有人不知道?他忙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外国人,对此事确实一无所知。人们见他不像是本地人,便把阿拉丁的事情一股脑儿全都告诉他。他听后惊诧不已,非要去看一看那座神奇的宫殿不可。一位好心人站出来主动为他引路。他一见到宫殿,马上断定这是阿拉丁借助巨人之手建造的,像阿拉丁这样一个穷裁缝的儿子,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资财和能力的。次日,魔法师又来到新宫前,向守门人打听主人。守门人告诉他说阿拉丁出门打猎去了,已经走了三天,五天以后才能归来。魔法师灵机一动,心想,这正是报仇的良机。




  魔法师回到旅馆,越想越有气。他用沙子占卜神灯的所在,得知那盏神灯就放在白德尔公主卧室的隔壁房间里。于是,他冥思苦想,想出一个获得神灯的办法。他到大街上去买了十盏新灯,放在一只大篮子里,然后提着篮子来到阿拉丁新宫附近,高声叫道:




  "谁买灯呀?谁用旧灯换我的新灯呀!"




  他的喊叫引得街上围观的孩子们的哄笑,他们笑他的脑子有问题,怎么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孩子们像看疯子一样地围着他转,有的扯扯他的衣服,有的拽拽他的头发,不停地取笑他。越是这样,他越是高声大叫不止。喧闹声惊动了街坊四邻,也传到了白德尔公主的耳中。她打开窗户,往下一看,见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个提篮子的外乡人,便差一个使女下去探个究竟。使女回来,也禁不住耻笑道:




  "这个人说要用自己的新灯换旧灯。"




  白德尔公主和她的使女们也都觉得这个傻子男人实在好笑。其中一个使女说:




  "我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




  另一个使女也说:"我们可以马上证明他说的话是否当真。在我们公主这间房屋的隔壁就有一盏旧灯,我们可以用它来证实。"




  公主也认为此话有理,就命那个宫女取来那盏旧灯跑下宫殿去换一盏新灯,看看他的话是否当真。宫女拿着阿拉丁的那盏灯来到魔法师跟前,果然换回一盏新灯,得意扬扬地回宫请功去了。




  魔法师把神灯拿在手里,如获至宝,不再叫卖,转身就往城外跑。他耐心地等到晚上,从怀中掏出神灯,擦拭一下,那巨人出现在他的面前,恭敬地问:




  "主人,有何吩咐?我和我的伙伴们都是这盏灯的仆人,我们都愿为您效劳!" 魔法师急不可耐地说:"我命令你和你的伙伴立即将阿拉丁的宫殿以及里面的一切搬到非洲荒无人烟的地方去!同时也把我带去!"




  "遵命,主人!"




  不到一个小时,魔法师连同那座新宫都被迁到非洲去了。




  次日早晨,皇帝照例早早起床,他踱到窗前,惊异地发现女儿住的宫殿竟不翼而飞了!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于是用力揉了揉眼睛,仍然没有看见。他奇怪极了,赶忙跑到新宫处仔细观看,发觉那里除了一片平地外,什么都不见了。




  皇帝感到十分奇怪,自言自语道:"真不明白是地裂吞没了它,还是它长了翅膀飞到空中隐藏到云间去了?"




  他命人找来宰相,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宰相惊诧之余,想到这真是报复阿拉丁的难得的机会,便说:




  "皇上,我早就对您说过,这宫殿是用魔法变来的,阿拉丁是个巫师,您却不信。怎么样,眼前发生的事不是假的,现在您该相信我说的话了吧!"




  皇帝龙颜大怒,命令卫士们去找阿拉丁,然后用枷锁把他押来。卫士们在离城三里多的旷野中找到阿拉丁。侍卫官走到他面前说:




  "皇上大发脾气,命令我等前来捉拿你!"




  阿拉丁愣了,慌忙问其原因。侍卫官说: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阿拉丁只好任他们给戴上枷锁,押进城中。街上的百姓见状,一个个莫名其妙,惊讶万分,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全城。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阿拉丁善良又慷慨,平日经常接济穷苦百姓,因而深得百姓喜爱。这会人们见阿拉丁带着手铐和脚镣被押进皇宫,一个个痛苦万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研究皇帝对阿拉丁发怒的原因,然后相约朝见皇帝,为阿拉丁求情。




  盛怒中的皇帝一见阿拉丁被押解进宫,便不由分说地命令刽子手将他就地斩首。




  刽子手卸掉阿拉丁身上的镣铐,让他跪倒在地,用布给他蒙上眼睛。然后,刽子手抽出银光闪闪的大砍刀,立在阿拉丁两侧,只等皇帝下达行刑令了。




  皇帝示意行刑,刽子手举刀正要砍掉阿拉丁的脑袋,一个大臣匆忙跪在皇帝面前为阿拉丁求情,接着,文武百官。左右侍从也都一个个地跪下请求皇帝宽恕阿拉丁。正值皇宫内混乱不堪时,地方上一个代表团正好前来拜见皇帝,他们以前见过阿拉丁,都曾为他的聪明。慷慨和高雅的言行举止所倾倒。此时他们见阿拉丁就要被杀死了,也在皇帝面前下跪求情,请求赦免阿拉丁。




  这时,宰相见人们都如此同情阿拉丁,知道强行执刑没有好处,便劝皇帝改日再杀阿拉丁,因为他料定阿拉丁逃不脱他的手心。皇帝为了平息民怨,也觉得延缓处置阿拉丁是个好办法,遂命令刽子手为阿拉丁松绑。




  阿拉丁站起身来,恭敬地对皇帝说:"谢谢皇上的宽恕,同时,我希望皇上让我明白您如此动怒的原因。因为,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大罪。"




  皇帝并不马上回答,而是走过去一把抓住阿拉丁的手,把他拽到窗前,愤怒地质问:




  "你说,你的宫殿哪里去了?我的女儿哪里去了?"




  阿拉丁往外一望,宫殿果然踪影全无,他茫然不知所措,顿时无言以对。在皇帝的连声逼问下,阿拉丁才无可奈何地答道: "我也不知道那宫殿怎么会不见了,我此时很难过。皇上,我失掉妻子的痛苦并不比皇上失掉公主的痛苦少。请您放心,我要尽全力地去寻找她,请皇上宽限我四十天,倘若在这期间我还找不到公主,我甘愿受您的惩罚!"




  "我依你,"皇帝说,"但是你要记住,如果你在限期内找不到她,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




  阿拉丁神情恍惚地走出皇宫,像疯子似的在城里徘徊,逢人便问:"我的宫殿哪里去了?我的妻子哪里去了?"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不幸命运而伤心哀叹,不认识他的人却耻笑他在说梦话。




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戳删除,谢谢


鲁本斯的几幅巅峰之作都隐藏在这座教堂,详细解读外加彩蛋

上一篇:门牌号不对、手机号停机,海外民宿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在安特卫普的民宿放好行李后,我们直奔西北方向不远的圣母主教座堂。此前在荷兰虽然参观过不少教堂,但没有一座是主教座堂,因为新教不设主教这个职位,而且新教教堂都十分朴素,除了陵墓几乎找不到什么古老的艺术品。比利时就不同了,天主教国家,尤其安特卫普又是佛兰德斯艺术的中心,所以我们在这一个城市就计划参观四座教堂。



首先看到的是主教座堂南边的广场,广场正中立着一尊铜像,它就是佛兰德斯最有影响力的巴洛克画家鲁本斯。如果说阿姆斯特丹是属于伦勃朗的、哈勒姆是属于弗兰斯•哈尔斯的、代尔夫特是属于弗美尔的,那么安特卫普毫无疑问就是属于鲁本斯的。安特卫普的每一座教堂都以拥有鲁本斯的画作为荣,其中最有名的几幅当然是在主教座堂。




圣母主教座堂被一圈拥挤的商铺和餐馆包围着,从广场只能看到南耳堂和部分钟楼。两座钟楼一高一矮,感觉怪怪的。顺着广场西北角的胡同,穿过咖啡馆和快餐店的遮阳棚,我们顾不上吃东西,快步走向主教座堂西边的正门。






这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24年,那时这里的一座小圣母堂被正式确立为教区教堂。眼前的这座布拉班特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352年,最初的设计者已不为人知,人们只知道现在的设计由后来接手的扬•阿普曼(Jan Appelmans,1352-1411)和他的儿子彼得•阿普曼( Pieter Appelmans,1373-1434)共同完成。教堂西门南侧的一组群雕就是为纪念这对父子而作。




按照阿普曼父子的设计,西侧双塔应该是等高的,但在1521年北塔全部完成而南塔只建到一半时,教会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祝圣。据说当时的教会认为此教堂建造得还不够大,希望再向南扩展一些,因此暂缓了南塔的建造。没想到1533年的一场大火导致扩建计划彻底泡汤,南塔也被无限期搁置。1559年这里正式成为安特卫普大主教的座堂,不过主教的位子没坐几年,就赶上1566年的破坏圣像运动,新教徒赶走了主教并对教堂内部大肆破坏,1581年加尔文派发起的“净化运动”又进一步对教堂内的艺术品进行变卖和清除。直到1585年安特卫普重新被西班牙统治者占领,这里重回天主教堂后才逐渐得以修复。教堂最终也未被扩建,但它仍然成为整个尼德兰地区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南塔虽草草封顶,但北塔以123米的高度成为尼德兰最高的钟楼,超过乌德勒支大教堂112米高的方塔。




买过6欧一张的门票,我们走入这座宽敞明亮的圣殿。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有七条通道。除中殿外,两侧各有三条廊道。




南北侧廊都挂满了祭坛画,它们是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临时借给圣母主教座堂展览的,然而其实这里才是它们原本的位置。在遭到新教徒破坏之前,南北侧廊里曾布满了安特卫普各个行会专用的礼拜堂,每间礼拜堂都有一幅花重金委托制作的祭坛画。礼拜堂被捣毁后,大部分祭坛画得以保留,但在1794年法国入侵期间又被掠夺到巴黎。1798年法国政府一度提出拆除这座主教座堂(还好没像圆明园那样烧掉),很可能就是想“毁尸灭迹”永久占有这些祭坛画。直到1816年,战败的法国才同意归还抢走的艺术品。



这些画基本都是鲁本斯之前的画家创作的,比如北廊西头(下图中最前面)的这幅《圣米迦勒击败反叛天使》为弗兰斯•弗洛里斯•德•弗里恩特(Frans Floris de Vriendt,1517-1570)1554年的作品。他是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曾被誉为“佛兰德斯的拉斐尔”。




南廊东头这幅昆汀·马赛斯(Quentin Matsys,1466-1530)的《恸哭》则要更早一些,绘制于1509年。昆汀·马赛斯是安特卫普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虽然出生在鲁汶,但长期活跃在安特卫普,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作品。据介绍,这幅画是应安特卫普木匠行会的委托创作的。1577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看中了这幅画想重金买下,当时的安特卫普画家马丁·德·沃斯(Maerten de Vos,1532-1603)力阻此事,最终他说服安特卫普市议会出更高的价钱将此画留在了安特卫普。通过此事足见昆汀·马赛斯的画作在当时安特卫普人心中的地位。谁也不会料到,就在同一年,未来的一位画坛巨擘降生人世,他将改写安特卫普画家的历史大排行。这个人就是鲁本斯。




鲁本斯1577年出生在德国小城锡根,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来到安特卫普,21岁加入圣路加画家行会。1600年鲁本斯前往意大利学习绘画。1608年他得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匆匆赶回安特卫普,可惜母亲未能等到见他最后一面。自此,鲁本斯决定留在安特卫普发展。当时的南尼德兰统治者是腓力二世的侄子、奥地利大公阿尔伯特七世(Albert VII,1559-1621),他在1609年聘请鲁本斯为自己的宫廷画师。鲁本斯在为宫廷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自由空间。他被允许继续住在安特卫普,而不必时刻待在宫廷所在地布鲁塞尔,同时也可以承接宫廷以外的其它工作。就在当年,鲁本斯接到教会的一件重要委托,为圣沃尔布加教堂创作一幅祭坛画:《升起十字架》。这幅画后来被圣母主教座堂买下,如今挂在北耳堂的东墙上。



鲁本斯1610年完成此画时正好33岁,与耶稣受难的年龄相同。他决心将其在意大利游学八年所学的本领全部施展在这幅画中:让耶稣与十字架斜置于画面中在当时的尼德兰绝对算一种大胆的突破,但其实是效仿卡拉瓦乔的构图;画面中每一个人物都肌肉发达,让人不禁想起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笔下的人物造型;生动的色彩和光影又令人联想到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的画风。左屏描绘了福音书




1611年,鲁本斯受他的好友、安特卫普市议员尼古拉斯·洛考克斯(Nicolaas Rockox,1560-1640)的委托为火绳枪手行会在主教座堂中的礼拜堂创作一幅祭坛画。它就是如今挂在南耳堂东墙上的《降下十字架》。这也是鲁本斯为圣母主教座堂创作的第一幅画。画面上方有两人将耶稣放下,耶稣左右两边梯子上分别为亚利马太的约瑟和尼哥底母,下方红衣人为约翰,左边蓝衣人为圣母,抹大拉的玛利亚用肩托着耶稣的脚,身后是并革罗罢的玛利亚,右下角的铜盆中盛着荆棘冠和钉子。



这幅三联屏的另一层含义是其中包含了三位“基督的承托人”:左屏中身怀耶稣的圣母、主屏中接住耶稣的约翰、右屏中抱着耶稣高唱赞歌的西缅。为什么要表现“基督的承托人”这一主题呢?原来火绳枪手行会的主保圣人是圣克里斯多夫,他也被称为“基督的承托人”。传说克里斯多夫身强力壮,曾立誓要服侍世界上最强大的君王。他发现表面强大的魔鬼实际却很害怕十字架,因而认定耶稣基督才是最强者,于是专门在河边背人过河,积德行善。一次他背一名男孩过河时发现这男孩体重惊人,便对孩子说“你重到有如世界背在我身上”。男孩应道:“你背负的不只是全世界,还包括它的创造者”,原来这名男孩正是复活的基督假扮而成。不过,在16世纪天主教的特伦托会议中,克里斯多夫未被列为历史圣人,因此不宜在祭坛画的主画面中出现。我们绕到三联屏的后面,看到了左屏背面上画的克里斯多夫背基督过河。






就在鲁本斯接下火绳枪手行会委托的同一年,安特卫普一位颇具声望的富孀玛蒂娜·普朗坦(Martina Plantin,1550-1616)请鲁本斯为普朗坦家族在主教座堂中的专用礼拜堂绘制一幅祭坛画。这幅画如今还悬挂在位于唱诗班席位区南侧回廊的和平圣母礼拜堂中,画的主题是《基督复活》。



画面中的基督闪着光芒从坟墓中走出,周围的士兵被吓得魂不附体,慌忙用手去遮挡耀眼的光线。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主题,但鲁本斯的画法极具新意。动态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明暗对比、贴近的戏剧性视角,无一不体现出卡拉瓦乔式的巴洛克风格。因为此画同时也是为玛蒂娜·普朗坦与已故丈夫扬·莫雷图斯(Jan I Moretus,1543-1610)的墓穴做装饰,所以在左屏绘制了莫雷图斯的主保圣人施洗者约翰,右屏为玛蒂娜·普朗坦的主保圣人圣玛蒂娜。




真正的巅峰之作是1625年教会委托鲁本斯创作的主祭坛画:《圣母升天》。圣母去世后在众多小天使的簇拥下升入天堂,目光宁静安详,享受着无比的快乐,整个画面充满动感升腾的效果,属于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上方的雕塑与画面相配合,表现了圣父圣子圣灵共同为圣母加冕。




圣母作为此教堂和安特卫普市共同的主保圣人,在这座教堂中多次出现。主祭坛背面是与鲁本斯同时代的安特卫普画家亚伯拉罕·马蒂桑(Abraham Matthyssens,1581-1649)1633年绘制的《圣母之死》。




在十字翼中心点43米高的穹顶上是安特卫普画家科内利斯·舒特(Cornelis Schut,1597-1655)1647年绘制的《圣母升天》。






这虽然是一座哥特式教堂,但由于16世纪的几次浩劫,哥特式的装饰除无法拆除的建筑本身外已难觅踪影。如今能看到的艺术品多为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式或洛可可风格。北廊西头的天使王座原本是佛兰德斯雕塑家马特乌斯·范·贝弗伦(Mattheus van Beveren,1630-1696)为当时的唱诗班制作的。




南廊东头的约柜则为佛兰德斯雕塑家亨德里克·弗兰斯•范布鲁庚(Hendrik Frans Verbrugghen,1654-1724)1710年创作。




此外还有不少来自其它教堂,比如这个精美的木雕讲道坛,它是安特卫普雕塑家米歇尔·范·德尔·沃特(Michiel van der Voort,1667-1737)为圣伯纳德修道院制作的,其花鸟人物雕刻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靠在北墙上的橡木忏悔室据说也是米歇尔·范·德尔·沃特的作品,24尊真人大小的雕像分为六组,每组中间的两位是基督使徒,两边是代表各种美德的女神。




这组中间的是圣约翰和圣保罗,两侧分别为怀抱丰饶角的仁慈女神和手托书本的宽恕女神。




教堂中最大的木雕是唱诗班席位,制作于19世纪中,但其精美程度似乎比讲道坛和忏悔室略逊一些。






最后我们看几件现代艺术品。南耳堂里有一幅致敬鲁本斯《降下十字架》的现代油画,创作于2003年。它的构图与鲁本斯的祭坛画完全相同,但是仅保留写意的轮廓和色彩,好像欣赏完大师之作后产生的一个梦。对喜爱鲁本斯作品的观众来说算是个彩蛋吧。




主祭坛后方回廊的一间小礼拜堂中有一顶制作于2012年的荆棘冠,真正将这件原本用来讥讽耶稣的东西做出了圣物的感觉。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印象深刻。




在靠近教堂西南角的地方有个铜雕,表现的是一个人单手托着一根巨大的十字架。它是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家扬·法布尔(Jan Fabre,1958-)2015年的作品,用这种吸引眼球的方式让看到它的人们思考自身精神上是否达到平衡。




走出教堂,我们在三角形的西广场上看到一组特殊的雕像。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一名小男孩和他的狗躺在地上,砖石的地面在他们的身前隆起为其盖被御寒。这是根据英国女作家奥维达(Ouida,1839-1908)1872年创作的小说《佛兰德斯的狗》而制作的小说主人公尼洛与他的爱犬帕特修的雕像。



在小说中,穷孩子尼洛非常喜欢绘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中欣赏鲁本斯的大作。这条名叫帕特修的大狗是受虐待逃离主人家后被尼洛收养的。尼洛的爷爷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去世后,尼洛就与帕特修相依为命。因为被诬陷和误解,尼洛失去了工作,同时也没能在绘画大赛中获胜。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尼洛带着帕特修来到教堂,最终冻死在鲁本斯的祭坛画前。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却讲出了鲁本斯在学画者心中的地位。希望天下每一位喜欢绘画的孩子都有机会欣赏到自己喜欢的大师之作。


往期精彩:


大学府中的小教堂:英国最小或许也是最精致的主教座堂


不愧为西班牙最负盛名的主教座堂,光是几座大门就够瞧的


2019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儿童睡前故事 瓦夏和神奇的木马


瓦夏是个小男孩,他有许多玩具。这天,瓦夏又想要一匹木马,可当妈妈说没钱给他买时他生气的大喊,妈妈是个小气鬼。这时,窗户咣当一声开了,冷风嗖嗖地吹进来,妈妈赶紧把窗户关好。可是屋子里已经变得和外面一样冷了。


原来,严寒精灵悄悄地来了。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快跟妈妈道歉,妈妈严肃的说。不,我不要说对不起,瓦夏说完抓起帽子就跑出了家门。瓦夏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雪花飘飘洒洒地落在了大地上。瓦夏在心里想着,哼,我就不说对不起。


这时,瓦夏发现一个老爷爷在院子里绕着圈跑,原来他在追一只黑猫,瓦夏趁黑猫从他身边经过时,猛地抓住了猫的后腿,老爷爷说,谢谢你。我是一个魔法师,这只猫用我教的魔法把家具变成了老鼠。我得去问问大魔法师该怎么办,你不回家向妈妈道歉吗?不要,我要找一个比我妈妈更好的妈妈,瓦夏撅着嘴说。魔法师想了想说,是吗?那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魔法师说完就消失了。


这时电线杆上的喇叭开始断断续续的广播,有人---妈妈---吵架---严寒---精灵---来啦,瓦夏什么也没听清。这时一个贵妇人出现了,她要给瓦夏当妈妈,瓦夏高兴地同意了。可没多久就出现了四个和她一样的贵妇人,斗争着要给瓦夏当妈妈。这五个人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一边把瓦夏拉向自己,把瓦夏的衣服都扯破了。


瓦夏大叫着,放开放开,然后跑开了。寒冷的风吹跑了瓦夏的帽子和围巾。这时路边一个卖冰激凌的阿姨对他说,我给你当妈妈吧,好呀,瓦夏开心的说。可这个阿姨突然严厉地问,你是想吃冰激凌才同意当我的孩子吧。瓦夏非常羞愧,他赶紧跑开了。天这么冷去我家吧,瓦夏同意了。在马的家里马说,我现在老了,活下去也没意思了。不如你去我家吧,我可以做你的朋友,瓦夏说完后突然很想念妈妈。


于是马带着瓦夏向城市跑去。路上他们遇到了魔法师,魔法师已经找到了制服猫的好办法,那只猫现在发誓,再也不把别的东西变成老鼠了。来到瓦夏家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妈妈打开门瓦夏忙说,妈妈对不起。很神奇,说完他心里就舒服了也暖和了。严寒精灵已经偷偷的溜走了。


瓦夏拥抱着妈妈问,妈妈门口有一匹马我能把它带进来吗?妈妈点点头同意了。可瓦夏打开门却只看到了一匹木马,瓦夏把它抱进屋,在妈妈脸上甜甜地亲了一下。他明白了只有懂事的孩子,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关注儿童故事微信号:ertonggushi8☜长按复制


安胎育儿没烦恼!还有大量儿童故事,方便查阅,还有专家在线答疑,解决你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烦恼。



瓦夏是个小男孩,他有许多玩具。这天,瓦夏又想要一匹木马,可当妈妈说没钱给他买时他生气的大喊,妈妈是个小气鬼。这时,窗户咣当一声开了,冷风嗖嗖地吹进来,妈妈赶紧把窗户关好。可是屋子里已经变得和外面一样冷了。


原来,严寒精灵悄悄地来了。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快跟妈妈道歉,妈妈严肃的说。不,我不要说对不起,瓦夏说完抓起帽子就跑出了家门。瓦夏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雪花飘飘洒洒地落在了大地上。瓦夏在心里想着,哼,我就不说对不起。


这时,瓦夏发现一个老爷爷在院子里绕着圈跑,原来他在追一只黑猫,瓦夏趁黑猫从他身边经过时,猛地抓住了猫的后腿,老爷爷说,谢谢你。我是一个魔法师,这只猫用我教的魔法把家具变成了老鼠。我得去问问大魔法师该怎么办,你不回家向妈妈道歉吗?不要,我要找一个比我妈妈更好的妈妈,瓦夏撅着嘴说。魔法师想了想说,是吗?那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魔法师说完就消失了。


这时电线杆上的喇叭开始断断续续的广播,有人---妈妈---吵架---严寒---精灵---来啦,瓦夏什么也没听清。这时一个贵妇人出现了,她要给瓦夏当妈妈,瓦夏高兴地同意了。可没多久就出现了四个和她一样的贵妇人,斗争着要给瓦夏当妈妈。这五个人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一边把瓦夏拉向自己,把瓦夏的衣服都扯破了。


瓦夏大叫着,放开放开,然后跑开了。寒冷的风吹跑了瓦夏的帽子和围巾。这时路边一个卖冰激凌的阿姨对他说,我给你当妈妈吧,好呀,瓦夏开心的说。可这个阿姨突然严厉地问,你是想吃冰激凌才同意当我的孩子吧。瓦夏非常羞愧,他赶紧跑开了。天这么冷去我家吧,瓦夏同意了。在马的家里马说,我现在老了,活下去也没意思了。不如你去我家吧,我可以做你的朋友,瓦夏说完后突然很想念妈妈。


于是马带着瓦夏向城市跑去。路上他们遇到了魔法师,魔法师已经找到了制服猫的好办法,那只猫现在发誓,再也不把别的东西变成老鼠了。来到瓦夏家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妈妈打开门瓦夏忙说,妈妈对不起。很神奇,说完他心里就舒服了也暖和了。严寒精灵已经偷偷的溜走了。


瓦夏拥抱着妈妈问,妈妈门口有一匹马我能把它带进来吗?妈妈点点头同意了。可瓦夏打开门却只看到了一匹木马,瓦夏把它抱进屋,在妈妈脸上甜甜地亲了一下。他明白了只有懂事的孩子,才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关注儿童故事微信号:ertonggushi8☜长按复制


安胎育儿没烦恼!还有大量儿童故事,方便查阅,还有专家在线答疑,解决你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烦恼。


:

【本文标题和网址】魔法师的马的故事主要内容(马的传说或故事) www.chun1983.cn/cjxs/122059.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