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800字(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专家说 /  2023-05-16 18: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800字(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3742个字,大小约为61KB,预计浏览完需要35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8篇写父亲的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散文的范文

心田开满花的父亲(细节描写精彩)

父亲依然坐在吱吱作响的木椅上,手撑着沉重的脑袋,左手不停地比划着,像是在写字,又像是在绘画,总之谁都无法看清他的心底。他只是沉默着,凝注着夜空的星星,星星在黑漆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月光照射在父亲银白的发丝上,月光太清冷,而我父亲的心却暖呼呼的,一股暖流融入我的心田……


我的父亲时而喜欢沉默寡言,时而有新欢口若悬河;时而眉开笑颜,时而又怒气冲冲……父亲是一位情绪化的人。我的父亲有两条火烧云似的眉毛,又粗又黑,仿佛在冲我们微笑,那样迷人;眉毛低下正藏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又大又黑,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那样明亮;高高的鼻子正坐落在正中央,像是在显威风,那样高贵;嘴唇则像一张红地毯,薄而红润,如樱桃般甜腻着人们的心田。父亲就是这样,平凡而纯朴。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去春游。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就来到那春意盎然的草地野炊。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草儿。草丛王国里有蚯蚓在钻土,甲壳虫在艰难的推着粪球,高三作文,蚂蚁齐心协力搬运食物,还有毛毛虫扭动着他那迷人的腰,一切都那么美,那么清新,我被大自然的芬芳吸引着。


父亲依然靠在大树旁,捡一本厚而小的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则是遨游这草丛王国。可是不妙,原本开心的我被藤条缠绕住,一头栽倒泥土上,我的下巴破了,血鱼贯而出,手脚都失去了知觉,我在寂静中喊出了哭泣声,父亲听到后,急切地赶来,父亲见我狼狈的样子,露出嘲笑的嘴脸说:“这么小的藤条就把你伴到了,将来会有无数个粗大的藤条,你那时又会怎样克服困难呢?你这么脆弱,将来会受多少伤呢?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立足呢?”父亲的话语把我这个娇气公主给唤醒了,我抹抹脸上的泪珠,父亲微笑着说:“女儿,现在你要勇敢的自己站起来,你要战胜那些阻碍你的藤条!”


我努力站起来了,刺痛中有股清凉的风吹过,父亲依然在远方挥舞着他那粗壮的手臂,我努力奔向父亲,投入父亲温暖的怀抱。父亲让我学会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自力根生,努力生长,不怕冷风寒雨,都要有一颗坚贞不屈的心。


我和父亲每当谈起这件事,母亲都会嫣然一笑。父亲就是这样,纯朴、坚强、冷静、执着、热心,最重要的是,我的父亲有一颗快乐而轻松的心,那是早已开满花的心境,在他的心田,我快乐茁壮的成长。


那条洒满月光的小路(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去吃草,他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来,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他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要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他——我的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他答应了。硬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曾经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光划过的痕迹。


我会永远记得这里,记得这洒满月光的路,记得洒满了路的月光,因为父亲,因为爱。


父亲的手(以点带面,线索清晰)

父亲的手,即使是在教训孩子,也会给以孩子温暖。——题记


自我有了记忆能力起,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


老实说,父亲并不高大,一米七的个头,略有些发福的腰,微微挺起的肚子,以及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怎么像个有学问之人,理应是温文尔雅的。谁知在我的心中,他却像个山野村夫一样,有些匪气。


尤其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样厚重。当他的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我顿时觉得我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山压得无翻身之日。


事实上,我也仅仅和父亲的手掌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记得我八岁那年,正值顽童岁月,也是任性的时候,那时我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我便挺而走险偷,大概偷了三十块钱,当然,当时的我显然不够熟练当然后来也没偷过,当我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鼻息直喷颈部,反头一看,一黑脸大汉正铁着一张脸,剑眉集中,怒视着我。当天,当父亲的砖头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时,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痛了!


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畏惧程度一天天加剧,心中也产生了一丝丝怨恨。在我十五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第二次打了我,当他厚重的大手甩到我的脸上时,终于,我下定了决心等什么时候我长大了,绝不会任父亲打了!


十六岁,十七岁时我的身高如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真有势拨五岳掩赤诚之势,十七的我和父亲站在一起时,个子高他一头。


终于,在又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挥下,我一定有挡住他的手的力气。他扬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那时在听老师训斥我时,父亲用他的大拇指,狠狠地插入了他的食指之中。父亲的宽大的手掌,最终还是落下了,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摸了我的头,眼神复杂,不知那里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


我愕然了,我没有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我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想过,当我有力气抓住他挥向我的手时,我会得意地笑,会张狂地笑,会毫不畏惧地和他相对视。但我没想到父亲只是用手抚了抚我的头,还留给我那样一个复杂的眼神。


父亲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父亲有些驼背了,身子却更胖了,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想到父亲的手,那不仅仅是惩罚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阳啊。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片段。


每天早上六点,他就要起床用他粗大的手为我准备早餐;每天晚上十一点,他要去学校自习室接我,然后我们经过长长的路回家,我看见他的手操纵着方向是那么的灵活;有时候,他用那双笨拙的手为我涂药;有时候,他抚摸我的头,那双手又是那么的厚实温暖。


我忽然对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爸,我会努力的。父亲身影猛然一顿。终于,他缓缓扬起了手,手停在空中,像最美的太阳。


父亲,我读懂了你(情感饱满深沉)

十月份的最后一周、十一月份的第一、二周,我从电话里读着您,读着您的声音,读着您的语气。


您的声音,低弱,到后来软而无力,模糊不清。您的语气,伤感,到后来悲而无声,充满凄凉。


这是以往我不曾感受到的。


每一次同您通话,您总是说您自己,很少提到您以往总是先提的母亲。每一次同您通话,您总是说您很累,便秘胃痛腹胀上吐下泻,吃不下饭。每一次同您通话,您总是说人老如机器,久了就散架。每一次同您通话,您总是说您爱看的电视也不想看了。


可最后一次通话,您竟然清晰完整地告诉我,让我不要回来看望您,您的病弟弟能有把握治好。


父亲,您一向是坚强的,再大的人生磨难也没能把您击垮;父亲,您护理母亲很长一段时间,总不言累。可到病痛关头,您变得那么脆弱,您禁不住感叹“累”。在我看来,除了护理累,还有身体累,还有心累。


父亲,您确实太累了。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您依然考虑的是我们远途而来,开车不安全,工作受影响。父亲,您确实太累了。您在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同时,还勤俭节约,完成您的人生的最后计划,存钱安排您和母亲的后事,不让子女掏一分钱。父亲,您确实太累了。病痛让您输液,一连就是九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还伴有难喝的中药。可是病情还是不见大的好转。接着还是输液。


十一月份的第二周星期五11点,我和妻子夜以继日地赶到了古蔺中医院。


病床前,我含泪读您。读您的面容,读您的话语,读您的脉搏,读您的呼吸。


两月不见,您竟瘦成了如此模样:双眼落眶,颧骨凸出,两颊无肉。


您还能说出我与妻子的名字,声音微弱,不甚清晰(没戴假牙,让您说话更显艰难),脸上流露出平静而满足的神情。


您还能知道让我关门关窗(因为不时有人探望,进进出出)。您还能说出喝水,喝蜂糖水。您还能同最疼爱的孙女龚宇视频通话。


这与早上无法说话的情况相比,显然是好了许多。或许是我们的到来,让您心里稍感安慰,有了说话的欲望。


监测仪显示您的脉搏、心率和血压。我握着您的左手,感觉到您的脉动。


您吸着氧,嘴始终张着。吸氧管插入鼻孔,有些不舒服,您不时要用手挪一挪;您嘴唇清紫,我们只好随时用棉签沾水润润。


您不时地掀衣掀被盖。不知是热,还是心里烦躁?


就在输第二组液体时,您突然咬住双唇,三次发出挣扎的声音。随后便没有呼吸。


弟弟让我叫医生,按胸、启搏……,无用。您最后没有了气息。


我知道,先没呼吸,再断气,这是最痛苦的。


父亲啊,您想熬过最后一关,您想等来所有儿孙,或许您还想对


我们交待什么,但最终没能挺住。


父亲啊,您太累了,您的生命已经到了无比衰竭的状态。


父亲,您没有合上眼,大概还焦虑着右股骨胫碎裂瘫倒在床的母亲。尽管我们向您说明了母亲安稳的情况,可是您还是不放心;尽管我们向您保证要好好服侍母亲,可是您还是不放心。是啊,儿女再好,哪有您随时在母亲身边贴心照料好呢?


此时,我的心好痛。我和弟弟含泪合上您的眼,在心里默默发誓:父亲,您安心走吧,我们四姊妹一定会照顾好母亲!灵堂前,夜深人静。我默默读您,一遍又一遍。读您的遗像,读遗像中的您。


遗像是您的身份照,可我读出了多样的您:


充满苦楚的您——


小时父母早亡,妹被日本兵挑刺而死。可怜的您,只好随叔婶生活,初中尚未毕业,便当了兵,过起了提心吊胆的日子。


文革时期,被造反派批斗,下生产队劳改。


细雨中上山打柴,风雪中上摩尼背猪卖;


垒土造屋,每月都步行几十里山路下马蹄背米油。


艰难的岁月,一个人的工资,苦苦撑起了一个多子多女(连同夭折的,我们共六姊妹)的家。


退休后,又照料孙辈一个又一个


充满笑意的您——


两个大学生,三姊妹有工作(大姐靠您而代课,后因小孩拖累而放弃),儿孙满堂。


您曾育三代人,桃李满天下。学生们惦记您,常来拜望您;领导肯定您,家长夸赞您。


有些生气的您——


病人住进您的家,您气;病人死在您的家,您气;母亲因他人考虑不周而跌倒骨折,您更气


您已经枯瘦无力,可为了拉起母亲,您拼尽全力,耗尽元气……这一切让您气上加气。


父亲,我梦中读您,瑞气之中,您步入了天堂。我听不到您的言语,但能看懂的表情:您似乎说,可以轻松一下,回故地南昌一趟了。您表示:安葬在白沙好,与学校永存!您用眼光看着人间,我知道其中用意:要我们照顾好母亲!!


沉默的父爱(时间顺序,层次分明)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


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父亲很土,却很快乐(材料典型,人物形象鲜明鲜活)

父亲总说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很可怜,不会玩,不会乐,不像他们那会儿,一身土却快乐幸福得不得了。———题记


父亲是地地道道从陕北长大的,虽说进城当国家干部也十几年了,可父亲仍乐意并保持着在农村时的思维方式,在儿时的思维方式:避开尘杂,追求最自然的本质。因而父亲总在家乡饭、农村、农民上找到自己的快乐幸福。


(一)


父亲不喜欢吃山珍海味,不喜欢吃上千元的大宴,不喜欢正儿八经地坐在茶楼里品茶,不喜欢扎着领带穿着西装陪人喝酒。父亲说,这样的生活总不是个味儿,其实一点也不快乐。父亲喜欢吃大碗大碗的羊肉面,喜欢吃半个拳头大的羊肉萝卜馅饺子,喜欢吃钱钱饭,还要放盐喝稀饭,喜欢吃刚煮好的撒了盐的大土豆,喜欢吃陕北的南瓜子……母亲总说父亲很土不会享受,可父亲说过着农民般的日子,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幸福。


这就是父亲的思维方式,追求的不在于所谓的品质,而在于回忆中的那份快乐幸福!


(二)


父亲不喜欢坐高级的小轿车,不喜欢整天坐在电脑电视前无休止地娱乐,不喜欢躺在按摩椅上舒服地看报纸,不喜欢扎堆儿没完地闲聊。父亲说,这样的生活看似悠闲,其实并不自在,谈不上快乐幸福。父亲喜欢在周末自己骑上摩托车到郊县的农间地头走一走,爬上小小的土堆,盖着帽子先舒坦地睡个午觉,随后望着无际的麦田自在地哼上一曲。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有一次,父亲受邀尝到了刚摘下的新鲜柿子,回家乐道了一晚上。


这就是父亲的思维方式,不追求所谓的情调,只聪明地在大自然中汲取快乐幸福!


(三)


父亲不喜欢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不喜欢勾心斗角的为官之道,不喜欢虚情假意的迎来送往。父亲说,这样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挺风光,可那是个空壳,一点也不快乐幸福。父亲喜欢和农民打交道,高兴和家门口炸油条的聊聊地里的庄稼,乐意从车上下来帮老汉推上一截子架子车。周末到农民家坐炕沿儿上吃碗汤面条儿更是常有的事。叫几个农民朋友到家里美美喝上几杯,更能让父亲高兴好几天。


这就是父亲的思维方式,不追求所谓风光,只在跟农民的最朴实的交谈中快乐着,幸福着!


父亲有着最朴实自然的思维方式,因而才有了自己最舒心的快乐幸福。祝老爸永远快乐、幸福!


父亲的布鞋(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


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


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上学。”


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父亲读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丁当作响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而此时的爷爷心头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县城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


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他愁了一晚上也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并且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们村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露了一回脸,咱脸上光彩……大家伙儿来送送娃儿…… ”


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儿跪下…… ”


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跪在了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个儿,还要多替别人想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活着得有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


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


父亲,谢谢您(以我手写我心,以我笔抒我情)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却仍只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踏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那太过于没有规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又失望着。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孩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那太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然后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着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地阻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了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


现在的我,终于在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


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回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


今生,谢谢您!父亲。


“我家这五年”征文:大家庭 大欢聚

贺剑强


端午节,艳阳高照,熏风如沐。亲人们不顾山高水长,舟车劳顿,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有的从南国广州而回,有的从湘江边的长株都市而来,有的从资江河畔的银城而归,还有许多人在这里期待着。在这个传统佳节,偏远的美丽山村贺家冲锡家里洋溢着欢乐和喜悦。这是我们大家庭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聚会。我的父亲母亲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作古,他们生育子女六人,现在子孙后裔达96人之众,参加聚会的有79人。


家宴在堂屋与禾场举行,八张桌子摆满美味佳肴,亲人们围桌而坐,亲密无比。几十个人一起举杯,共同祝愿每个人梦想成真,大家庭兴旺发达,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晚八点,举行家庭晚会。我及侄儿继成、外甥廖旦初、谌琼捍、杨烨东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都说,享太平盛世,看家庭变迁,感恩祖国,感恩祖先,传递亲情激情正能量,更加奋发向上。随后,一个一个文娱节目依次闪亮登场,全是自编自导自演,歌颂光明温暖和谐进步,内容丰富多彩;唱歌跳舞诗歌故事,形式灵活多样。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气氛热烈而温馨,大家庭大欢聚盛况空前。大姐的外孙女,硕士研究生毕业考上公务员,成绩拔尖成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即将上班;侄儿、外甥和孙辈有的在省城、县城买了新房,有的在单位长了工资,升了职位,有的在大学成绩优秀,有的在部队立功受奖……一个个好消息迈着勤快的脚步在亲人之间穿梭。


焰火晚会把欢聚推向高潮。一柱柱绚丽的烟花照亮了山村的夜晚,燃烧着每个人的心。


前年,组上修通了水泥公路,银灰色的飘带连接着各家各户,打通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也方便了我们这次聚会。亲人们开来的六七辆汽车整齐地停放在门前水泥禾场里。


去年,侄儿在老屋场修建新房,我搭建了一套。在外工作40年,退休了也好在老家有个落脚之处。我爱家乡山山水水。老院落有两百多年历史,已坍塌破败,修建新屋是我父母亲的遗愿,也是我多年的梦想。新楼落成,宽敞明亮,把道光壬寅年云贵总督贺长龄赠送给老祖宗的大匾悬挂在堂屋正墙,古物与新楼交相辉映,传承着祖上“忠臣孝子、读书耕田”的优良家风。


今年,小孙儿呱呱坠地。大孙儿五岁多,二胎政策如及时春雨,让我们家喜添新丁,更加充满生气活力。近日,我们小家庭驱车回到锡家里,在宽阔的禾场上,我问大孙儿:“几个人?”他一边用手一个一个地指着,一边高声地数:“一、二……”然后向我“报告”:“六个人!”我欣喜地大声向老家报到:“六——个——人——回——家——啦!”


村口的高速公路路基已经铺就,明年通车。从高速公路出口到老家新屋只有两公里,在家门口就可以上下高速了。


记忆 | 舐犊情深处——赵超构与孙子的亲情故事

5月4日,是赵超构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赵丰、赵扬兄弟俩重温当年爷爷写给他们的信,想起与爷爷相处的日子,感恩他对孙辈爱之深,护之切。


(赵超构与两个孙子阅读《解放军画报》1979年)


夜幕降临,下班的赵超构踏进家门,两个天真活泼的孙子扑上前,紧紧抱住他的大腿不放。这是赵超构最享受的时刻,往往来不及放下手中的提包,先与两个孙子亲热一番……


赵超构对孙辈爱之深,护之切。在赵超构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赵丰、赵扬兄弟俩再次拿出当年爷爷写给他们的信,认真阅读起来。这些信大都写于1978年至1982年间。多少年来,他们像宝贝一样收藏着。重读这些信件,爷爷和蔼可亲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逛街·吃大餐·购书


在家里,赵超构每晚早早洗漱,上亭子间,抱一大枕头,靠在铁床上读书,读到妙处,便会摇头晃脑念出声来。赵丰、赵扬兄弟俩围坐在铁床边上,霸占爷爷那张超大的写字台做作业,经常被爷爷读书的模样逗得吃吃笑。作业做完了,爷爷便给他们讲文成老家的往事,说他们的老太公给八九岁的爷爷讲《三国演义》口齿不清还老忘词……


兄弟俩很顽皮,没少给爷爷惹事。有一次,他俩出于好奇,竟然将爷爷的收藏珍品,一幅郭沫若亲笔题赠的字轴拆解开,差点弄坏无法修复。那次爷爷真生气了——哥儿俩自知闯祸,乖乖地靠着墙根站好,双目紧闭,双手举过头顶,任由爷爷处置。可爷爷高高举起的巴掌,最终还是停留在半空,没有落下来。


(赵超构全家福。前排左起:赵超构、赵刘芭、刘化丁;后排左起:赵东戬、赵静男、赵东戡。摄于上世纪60年代)


瑞康里的房子太挤了,东戬一家四口搬到大连西路新的居所。赵超构很想念孙子。每到领工资的日子,他就约他们到单位或家里玩。那时《新民晚报》还没复刊,他还在《辞海》编辑部上班。每月约定见面一次,有时逢上开会或工作冲突,偶有提前或延后。这种见面持续三四年,祖孙三人私底下冠其名曰“月约”。


赵超构致孙子的信,大都是这一时期写的。祖孙三人见面,无非是做三件事:一是逛街,二是吃大餐,三是购书。逛街,上海人说“荡马路”,温州人也说“压马路”。爷爷的单位在陕西路,离南京路不远,因此逛得最多的是南京路。“荡”过去,又“压”回来,悠闲自得。赵超构领他们经常开小灶。什么油氽馒头、开洋葱油面、油墩子……最难忘且有趣的是吃西餐。进店未待服务生开口,兄弟俩早抢着替爷爷开门迎候;爷爷说餐巾应该对折摊铺在大腿上,可兄弟俩就是喜欢将其当小孩围兜围在脖子上。兄弟俩最喜欢吃法式牛排,刀子、叉子齐上阵。每次吃西餐,都洋相百出,其乐无穷。


这三件事中,购书当然是重头戏。往往人还没见面,赵丰、赵扬已在信中或随带的练习本上开列要购买的书目。兄弟俩初高中阶段的全部学业辅导用书及课外阅读书籍,当爷爷的几乎一手包揽。赵超构既当导购员,又充当付款机。有些书,是他利用出差或开会的机会代买,有些是见面以后,带他们上书店自行挑选的。经常逛的,有福州路外文书店,还有南京路新华书店等。每逢上海书市(上海书展前身)、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大型书展开幕,祖孙仨就相约一起逛。赵超构倘若有事脱不开身,就写信告知或寄上门票,让他们自己逛。


(赵超构致孙子书信部分手迹)


全国恢复高考后,数理化自学丛书在社会上风行,一书难求。这套丛书共计12册,每种4册,原是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自学用的,赵丰也想拥有一套。赵超构在信中告诫,“不要盲目地听别人传说”,“你有学校,有老师,有课本,每天把教来的习题做完,已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再读这些书呢?”但最终爷爷还是拗不过他,趁着到北京开会,在人民大会堂内部书店为他购买了一套。


到了后期,赵超构工作繁忙,加之年老多病,有点力不从心。他便拜托朋友或同事代办,原在《辞海》编辑部的同事卢润祥,就曾代他跑过腿,买过《历代笑话集》等书籍。


赵丰兄弟俩曾经有过像爷爷一样当作家的梦想。赵超构一直反对他们阅读文艺书籍。赵家四个子女,除了长女静男从事大学教学和外国文学翻译算是“子承父业”外,其他都是理工生。赵超构不希望子女学文,走他的老路。到了第三代孙辈,他仍然固执己见,在信中这样写道:“小说,偶尔看一点可以,不能整天埋头看小说。你们将来要争取做科技人员,学好本领为祖国服务。我不希望你们做什么‘文学家’。”


与小蚂蚁交朋友


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天南地北满天飞……现为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资深讲师、从事建筑造价大数据研究培训的赵丰,离不开英文。


说起英语,爷爷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他是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喜欢上英语的。很小的时候,有天傍晚,赵丰与弟弟在弄堂口走军棋。爷爷将一小片鱼刺放在地上,说是给小蚂蚁吃的。不一会儿,鱼刺上就爬满乌黑黑的小蚂蚁。赵丰用脚将蚂蚁推到水沟里,爷爷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这是爷爷第一次骂他。当天晚上,赵丰到书房主动认错。他在书架上,第一次看到包装精美、书页上爬满密密麻麻蝇头字母的英文书籍。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书本上的小蚂蚁,叫做英文字母。”爷爷用手摸摸他的头,轻声细语地说,“如果你认识它们,跟它们交上朋友,就可以知道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秘密。”


(赵超构与两个孙子在辞海出版社大院合影留念)


打此以后,赵丰整天缠着爷爷不放手,要与小蚂蚁交朋友。长大稍懂事后,赵丰终于知道,干记者出身的爷爷,还真是一个外文自学爱好者。他曾先后自学过英、日、俄三种语言。他14岁就开始学英文,当年考上的温州艺文中学,是一所开设英语课的教会学校。


赵超构的书房里有相当一部分书籍是外文图书,一些还是英、日、俄语与汉文对照的版本。他常到常熟路、山东路的旧书店淘书,大都是文学名著,有雨果、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国内以鲁迅的作品居多。还有就是诸如《日语句子结构分析》之类学外文必备的工具书。翻开这些泛黄的书页,随处可见随手夹带的书签或折痕,用钢笔画成的横杠杠;在书页的空白处,还有用尖尖的铅笔书写的眉批或标注……


“文革”后期到《辞海》编辑部后,赵超构经常需要寻找和翻译一些外文资料;资料组征订了好多外文书刊,也需要整理和运用,因此他又重新捡起外语。此时他已年逾花甲,耳聋目钝,家人笑他“临老学扎脚”,他说这是“老鸟先飞”。曾有一段时间,赵家出现祖孙二代齐学外语的场景。房间墙壁、床头上,连茶杯、暖水瓶等生活用品,到处贴满了外语单词,爷孙俩每天早晚背诵,还精心制作了五花八门的卡片,随身携带,一有空暇就拿出来熟记。


(赵超构致孙子书信部分手迹)


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之下,赵丰的英语大有长进。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他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兴趣小组、学唱英文歌。进入大学后,他与同好创办了上海人民公园的“英语角”,阅读原版的《读者文摘》。


爷爷在信中结合自身学外语的经验,着重谈两点体会:一是贵在坚持,一定要“读出声来”。要“每天抽时间大声反复背诵”,“每天清晨读它一阵,最好能背得出”,“一天也不能中断”。二是“要有个方向”。他说:“你是学科技的,主攻方向是科技英语,课外英语读物也以多读科技英语为主。……这样学上三四年也就可派用场了。英语小说之类的,留到将来去学吧。”


世界上有两种家长或老师,一种授以“面包”,一种授以“猎枪”。赵丰回忆说:“爷爷永远是那个给我猎枪的人,他教会了我如何扣动扳机,如何打猎,使我受用一生。”


“写作没有窍门”


1979年,赵丰还在北郊中学上高中,弟弟赵扬即将进入长风中学念初中。学校的老师无意间发现,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杂文大家林放是赵丰的爷爷,便想通过赵丰发出邀请,请赵超构到学校做语文写作方面的讲座。赵超构在信中婉言谢绝:“告诉你校老师,我不会做语文方面的报告。写文章的人不一定能教别人写文章。写作和教学是两回事。写作没有什么窍门,多读,多看,多写,自然熟能生巧。主要靠实践。把这样的意思告诉老师,请他原谅。”


(赵超构致孙子书信部分手迹)


寥寥数语,就将如何学好语文写作的要诀道破了。事实确实如此,两个孙子自小与他一起生活,耳濡目染,语文写作应该有所长进,恰恰相反,赵丰兄弟俩其他功课都还可以,就是语文写作让人操心。兄弟俩给爷爷写信,经常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连标点符号也用错。爷爷在信中发现语句有问题,或者捉到错别字,便在回信中指出,有时他们的来信往往被爷爷改成大花脸。赵超构在信中一再叮嘱:“从你的来信看,你的语文还很差。以后要加把劲,把语文学好。”每次语文考不好了,他就要帮忙寻找原因:“是作文不行,还是成语测验不行?可能是多看翻译小说,受了影响。”当然,也不单单是报忧不报喜,只要有一点点起色,他就会在信中予以表扬。譬如“比以前写得较有条理了”之类赞赏的话。


(赵超构致孙子书信部分手迹)


私塾出身的赵超构,自幼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四书”等,国学根基深厚。他经常给两个孙子翻儿时阅读《三国演义》的老皇历:“我八岁的时候,在大峃老家时,就是由我的祖父(你们的老太公)亲自教我读《三国》的,先是看不懂,慢慢地就懂了。”赵超构所说的“多读”,无非就是多读中外名著。他认为,二流作家的书,“值不得买”,他将《基度山伯爵》《战斗的青春》《苦菜花》等都归于此类。他说,“买书要买文笔好的,对写作、作文有帮助”,“文笔一般的,就向学校图书馆借阅算了,不看也无所谓”。哪些值得读呢?他购买给孙子或开列的书单中,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李自成》《鲁滨逊漂流记》《铁木儿和他的伙伴》等。《三国演义》《李自成》两部书,是他推荐孙子课外阅读的首选书目。他认为前者“是浅近文言,文理很好”,“可以重读,把每一句话翻词典学懂,文言成语就够用了”;后者“写得很好,要一句句看下去,不要只看故事情节。要学习他的描写、词汇,这样作文就会写得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书信里的爷爷如今已经110岁了,当年的懵懂少年也已然有了白发。赵丰、赵扬捧读着爷爷的书信,想起与爷爷相处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他们多么想再次依偎在爷爷的怀里,重温那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光啊。爷爷,我们永远想念您!(富晓春)


“中国好人”邹爱华:她身残志坚 用一口炕锅撑起老弱病残大家庭

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上正街街口,有一个经营了20多年的烤饼摊。在这里,乡亲们不仅吃上了用当地传统方法烤制的葱油饼,更被“饼嫂”邹爱华身残志坚的故事感动着。


邹爱华自幼腿部残疾,需要依靠板凳、木棍支撑行走。但多年来,她不仅用勤劳的双手把两个女儿送进大学,而且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多名残疾亲属,她还热心公益、帮助邻里,成为大家心中的“星辰妈妈”。


在炕锅前劳作的邹爱华


一口炕锅撑起一个大家庭


谈起开始做葱油饼的缘由,邹爱华直言实属无奈之举。


1984年,邹爱华结婚了,面对她的是同样身体残疾的家人:丈夫和二伯哥均患有先天性聋哑,二嫂患有精神障碍。从嫁过来那天起,邹爱华就和丈夫承担起照料二伯哥一家的重任。


只要二伯哥、嫂子生病住院,在床前照顾的总是邹爱华夫妇。随着年龄增大,邹爱华双腿越发无力,行走越发不便,但只要二伯哥有事,都竭尽所能帮助。


结婚三年后,她从镇上医院抱养回来一名女婴。“孩子早产,生母没法养活想送人。我们家里条件不好,怕孩子跟着吃苦,本不想要,可看见孩子的样子,我就心软了。”


没有母乳她就买奶粉,当时她做缝纫,丈夫在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发下来,首先买的就是奶粉。但因为孩子早产,体弱多病。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邹爱华常常医院家里两头跑。直到孩子11岁时,女儿身体健康了,她才决定生下自己的孩子。


谁知,小女儿出生不久,邹爱华的丈夫下岗了。倔强的邹爱华不等不靠,在自家门口支起一口炕锅,做起传统面食生意,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被街坊邻居亲切地称为“饼嫂”。


在邹爱华和丈夫的辛勤努力下,两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顺利考入了心仪的大学。如今,大女儿已成家立业,还生了一对龙凤胎,小女儿正在读研,打算继续攻读博士。


“外孙叫书博,外孙女叫书研。”邹爱华说,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长,但因为家里生活拮据,她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她希望孙辈能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热心公益温暖邻里


今年,邹爱华60岁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和丈夫出摊,她负责烧锅,丈夫负责做饼;晚上6点多收锅回家后,他们还要和面、洗葱等,为第二天做准备,歇下来时就已是晚上八点多了。


“现在家里还有很多开销,我们多做一点,就能让家人们生活的更舒心。”邹爱华说,她也不想让烤饼摊的老客户扫兴而去。


邹爱华的烤饼受到乡亲喜爱


她介绍说,一些老客户离开家乡在异地生活,为了吃上家乡的味道,不少人开着车从外地赶来,“如果他们买不到饼,我就感觉特别对不起他们。”为了大家方便,如果需要,她还通过快递寄给大家。


除了照顾好自己的大家庭,邹爱华多年来还特别热心公益,每次社区志愿者协会有活动,她都会主动报名。2016年至今,邹爱华一家先后参加交通维护、义卖、禁毒宣传等志愿活动近50次。


平日里,街坊四邻也喜欢找热心又乐观的邹爱华帮忙,大家习惯了外出时把备用钥匙留在她家,家里出现矛盾了也会找她来帮忙调解……时间长了,大家给她了一个亲切的称号“街长”。


“石牌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我只是其中一份子,在帮助别人时也快乐了自己。未来,有空时我想多做一些公益。”邹爱华说。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邹爱华有两个。但因为上学、就业,女儿们现在都不在她身边。每当想念女儿时,她就翻开“百宝箱”,里面有女儿们上学时写的作文、演讲稿和离家后寄回的家书。


大女儿在演讲稿《一锅葱饼撑起的蓝天》中写道:“虽然母亲腿脚不便,不如常人走的轻快洒脱,但蹒跚的脚步走的比任何人都稳、都远、都有力,走出了一个家庭的乐观上进之路。”


如今,邹爱华依然无畏前行,她努力用自己的微光温暖身边的人。她说:“邻居们都说我和丈夫的姻缘是天作之合,他是我的腿,我是他的嘴,我们互相支撑,不管遇上什么困难,我都不怕!”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文 荆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厨房写作,80岁后连续出版3本书,她的故事令人动容

2020年,《秋园》在网上走红,也让人关注到了从老年才开始写作的杨本芬。2021年,《浮木》出版,不久便被加印。如今,杨本芬的第三本书《我本芬芳》已出版上市。在这本书里,杨本芬写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也写出了一代人对爱情的渴望。在许多人看来,杨本芬似乎天生就适合写作,她记得许多往事,写得也很快,她还有好些故事没发表,也有许多惊喜等着读者去发现。


对杨本芬的印象,首先是十分谦虚。沟通采访相关事宜时,已经82岁、出了三本书的她,没有前后辈之分,没有一点架子,对年轻记者说“你是老师我是学生”,让人始料未及。


杨本芬(受访者供图)


可能是写故事的人,杨本芬讲的话总是很有画面感,会具体到人的细节动作。和杨本芬交流也容易让人忘记她的年龄,她热情,有活力,声音洪亮,笑声爽朗。她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幽默,但膝盖不疼的时候,自己很爱笑,生活里也经常有笑声。


杨本芬的幽默,在《浮木》里写她与老伴、与孙辈的故事时也能看到。她写苦难的过往,也能写幽默的日常,她还有许多惊喜等着读者去发现。


没想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我这个老太太写的书


杨本芬的书是无意间出版的。二女儿章红是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杨本芬最初的读者。章红鼓励母亲写作,但也“铁面无私”。杨本芬记得,当时有篇文章,她写了十几遍,在章红那却总是不过关。直到有一次,章红读完文章,无意间叫出了声,对她说:“妈妈你写得真好”。后来,章红将母亲写的文字陆续输入电脑,贴在网络论坛上。


慢慢地,文章吸引了一些读者。每天,杨本芬迫不及待看网友们的留言。那些共鸣、喜爱与支持对她来说非同小可。为此,她专门学会了打字、上网,在凌晨3点就起床回复和感谢网友,生怕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当时有读者鼓励她出书,也有出版社联系过她,但种种原因没有做成。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20年,杨本芬的第一本书《秋园》才终于面世。


在《秋园》里,杨本芬写了母亲的一生。在动荡的20世纪前半叶,秋园“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命运多舛。在缺衣少吃、朝不保夕的年代,这个性情温和的女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将孩子们辛苦拉扯长大。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日子如何艰苦,秋园都会穿戴整齐,保持体面,也始终与人为善。杨本芬用《秋园》纪念母亲,也让读者看到了那个年代许多如秋园这般的平凡中国女性身上强大的生命力。


杨本芬与母亲(图源:央视新闻)


但《秋园》也有遗憾。为了结构的完整,杨本芬最小的弟弟——杨锐的故事没能收入其中。由于那时生活困苦,一岁多的小杨锐去世时,杨本芬和母亲未来得及消化痛苦,便不得不又投入到忙碌的生计中。来到80岁的年纪,杨本芬越发想念这个小弟弟,便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放到了《浮木》里。除了杨锐的故事,《浮木》还有那时乡间百姓浮浮沉沉、挣扎求生的过往,也有杨本芬本人的一些暖心故事。


《秋园》和《浮木》受到读者喜爱,且销量喜人,这是杨本芬没有想到的事。“《秋园》这么受欢迎,被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大家为这本书动容,我非常感动。我没想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我这个老太太写的书,他们想听上一辈、上上一辈的故事,这令人惊讶。”


我出了书,证明我对社会是有用的


杨本芬和普通的老人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她喜爱阅读与写作,因为在居住的小区里,其他老人不会与她谈论文学,她常常觉得自己不太合群。


杨本芬小时候便喜欢写作文,但条件不允许。后面,她为生计奔波半生,仍没能抽出时间写作。母亲去世后,她悲痛不已,便一边带孙女,一边利用做饭间隙在厨房写作,写了厚厚一叠纸。她怕自己如果再不写,就没人知道母亲的故事。这一写就是许多年。“我出了书,证明我对社会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人,这对我来说就很欣慰了。”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写作是杨本芬怀念家人的一种方式。她脑中有画面,写起来并不困难。她也并不需要专门写作的地方,只要想写,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不管在哪里,她都能写。如今,她改用平板电脑写作,更为方便。


但写作也是痛苦的,杨本芬经常写着写着就会泪流不止。“哥哥过世两年多,想到就心如刀绞。但是还是想写,爱写,写一次我就跟哥哥,还有母亲交流了一次,也把他们还原了。写的时候,会感觉他们没有离开,还在和我说话。”


写作和出书给杨本芬打开了一扇窗,她与好些采访她的记者成了朋友。她和他们谈文学,也拉家常。写作也让杨本芬感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活了一次:“一辈子非常辛苦,都是为别人活着。如今写了文章,出了书,而且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算是为自己活了一次。”


生活再苦再累,杨本芬也没有放弃看书。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哭啊笑啊都在其中”。杨本芬很崇拜作家,对于好的作品,她大加赞赏,但喜欢的作家出版了不好的作品,她会很生气,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杨本芬爱看书的习惯,也“传”给了儿女们。二女儿章红小时候,便喜欢整天看书,吃饭时也不把书放下。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后,章红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转到了中文系,后来成为一名文学编辑,同时也是写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杨本芬受了很多苦,也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她内心却一直柔软,始终保持善良。她体谅他人,怕伤害他人,从来不对人恶语相向,也从不打骂孩子。看到过得不好的人,杨本芬会很难过。碰到有人乞讨,她会带人回家吃饭,鼓励他们好好生活。


一代人的情感故事


杨本芬的第三本书《我本芬芳》已出版上市。在这本书里,杨本芬写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


《我本芬芳》中,惠才逃难到江西共大分校读大专,却在毕业前不久被下放到乡村。无处可去的她和丈夫结了婚,想找机会再上学。然而怀孕后,她的计划落了空。更让她受打击的是,丈夫对待外人热情周到,对她却很冷漠和挑剔,浇灭了她的满腔爱意和对婚姻的美好想象。她一度心灰意冷,想用死来逃离这段婚姻,但看到在床上睡得正香的孩子,她心软了。


惠才和丈夫磕磕绊绊度过了60年的婚姻。在外人看来,丈夫老实本分,对孩子关心照顾,几乎挑不出问题。可是惠才并没有获得幸福。心思细腻、感情热烈的惠才羡慕夫妻之间能亲昵地牵手散步,因为她和丈夫从未如此甜蜜。


写惠才的故事,杨本芬写出了一代人的情感故事和对爱情的渴望。在《我本芬芳》的最后,她写到:“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杨本芬似乎天生是适合写作的,她不仅记得许多往事,“好像发生在昨天”,会把琐碎的故事串起来,而且写得也很快,“和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听记者这么评价她,杨本芬很高兴地说:“有人也是这么说的,说我本来应该写书,是老了才开始写。”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事实上,杨本芬还有许多故事没有发表。她写了陪伴卧病在床的母亲20多天的时光,写了哥哥,写了同事和邻居的故事……她善于观察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人物,总能从其中找到写作线索。


下一本书写什么,杨本芬还没有计划。对写作,她没有紧迫感,心态从容,也不惧怕死亡。“年过80,虽然余年有限,但我对这个世界说出了自己的话,我觉得蛮好的。”


转自/中国妇女报




2020年,《秋园》在网上走红,也让人关注到了从老年才开始写作的杨本芬。2021年,《浮木》出版,不久便被加印。如今,杨本芬的第三本书《我本芬芳》已出版上市。在这本书里,杨本芬写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也写出了一代人对爱情的渴望。在许多人看来,杨本芬似乎天生就适合写作,她记得许多往事,写得也很快,她还有好些故事没发表,也有许多惊喜等着读者去发现。


对杨本芬的印象,首先是十分谦虚。沟通采访相关事宜时,已经82岁、出了三本书的她,没有前后辈之分,没有一点架子,对年轻记者说“你是老师我是学生”,让人始料未及。


杨本芬(受访者供图)


可能是写故事的人,杨本芬讲的话总是很有画面感,会具体到人的细节动作。和杨本芬交流也容易让人忘记她的年龄,她热情,有活力,声音洪亮,笑声爽朗。她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幽默,但膝盖不疼的时候,自己很爱笑,生活里也经常有笑声。


杨本芬的幽默,在《浮木》里写她与老伴、与孙辈的故事时也能看到。她写苦难的过往,也能写幽默的日常,她还有许多惊喜等着读者去发现。


没想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我这个老太太写的书


杨本芬的书是无意间出版的。二女儿章红是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杨本芬最初的读者。章红鼓励母亲写作,但也“铁面无私”。杨本芬记得,当时有篇文章,她写了十几遍,在章红那却总是不过关。直到有一次,章红读完文章,无意间叫出了声,对她说:“妈妈你写得真好”。后来,章红将母亲写的文字陆续输入电脑,贴在网络论坛上。


慢慢地,文章吸引了一些读者。每天,杨本芬迫不及待看网友们的留言。那些共鸣、喜爱与支持对她来说非同小可。为此,她专门学会了打字、上网,在凌晨3点就起床回复和感谢网友,生怕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当时有读者鼓励她出书,也有出版社联系过她,但种种原因没有做成。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20年,杨本芬的第一本书《秋园》才终于面世。


在《秋园》里,杨本芬写了母亲的一生。在动荡的20世纪前半叶,秋园“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命运多舛。在缺衣少吃、朝不保夕的年代,这个性情温和的女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将孩子们辛苦拉扯长大。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日子如何艰苦,秋园都会穿戴整齐,保持体面,也始终与人为善。杨本芬用《秋园》纪念母亲,也让读者看到了那个年代许多如秋园这般的平凡中国女性身上强大的生命力。


杨本芬与母亲(图源:央视新闻)


但《秋园》也有遗憾。为了结构的完整,杨本芬最小的弟弟——杨锐的故事没能收入其中。由于那时生活困苦,一岁多的小杨锐去世时,杨本芬和母亲未来得及消化痛苦,便不得不又投入到忙碌的生计中。来到80岁的年纪,杨本芬越发想念这个小弟弟,便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放到了《浮木》里。除了杨锐的故事,《浮木》还有那时乡间百姓浮浮沉沉、挣扎求生的过往,也有杨本芬本人的一些暖心故事。


《秋园》和《浮木》受到读者喜爱,且销量喜人,这是杨本芬没有想到的事。“《秋园》这么受欢迎,被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大家为这本书动容,我非常感动。我没想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我这个老太太写的书,他们想听上一辈、上上一辈的故事,这令人惊讶。”


我出了书,证明我对社会是有用的


杨本芬和普通的老人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她喜爱阅读与写作,因为在居住的小区里,其他老人不会与她谈论文学,她常常觉得自己不太合群。


杨本芬小时候便喜欢写作文,但条件不允许。后面,她为生计奔波半生,仍没能抽出时间写作。母亲去世后,她悲痛不已,便一边带孙女,一边利用做饭间隙在厨房写作,写了厚厚一叠纸。她怕自己如果再不写,就没人知道母亲的故事。这一写就是许多年。“我出了书,证明我对社会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人,这对我来说就很欣慰了。”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写作是杨本芬怀念家人的一种方式。她脑中有画面,写起来并不困难。她也并不需要专门写作的地方,只要想写,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不管在哪里,她都能写。如今,她改用平板电脑写作,更为方便。


但写作也是痛苦的,杨本芬经常写着写着就会泪流不止。“哥哥过世两年多,想到就心如刀绞。但是还是想写,爱写,写一次我就跟哥哥,还有母亲交流了一次,也把他们还原了。写的时候,会感觉他们没有离开,还在和我说话。”


写作和出书给杨本芬打开了一扇窗,她与好些采访她的记者成了朋友。她和他们谈文学,也拉家常。写作也让杨本芬感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活了一次:“一辈子非常辛苦,都是为别人活着。如今写了文章,出了书,而且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算是为自己活了一次。”


生活再苦再累,杨本芬也没有放弃看书。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哭啊笑啊都在其中”。杨本芬很崇拜作家,对于好的作品,她大加赞赏,但喜欢的作家出版了不好的作品,她会很生气,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杨本芬爱看书的习惯,也“传”给了儿女们。二女儿章红小时候,便喜欢整天看书,吃饭时也不把书放下。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后,章红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转到了中文系,后来成为一名文学编辑,同时也是写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杨本芬受了很多苦,也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她内心却一直柔软,始终保持善良。她体谅他人,怕伤害他人,从来不对人恶语相向,也从不打骂孩子。看到过得不好的人,杨本芬会很难过。碰到有人乞讨,她会带人回家吃饭,鼓励他们好好生活。


一代人的情感故事


杨本芬的第三本书《我本芬芳》已出版上市。在这本书里,杨本芬写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


《我本芬芳》中,惠才逃难到江西共大分校读大专,却在毕业前不久被下放到乡村。无处可去的她和丈夫结了婚,想找机会再上学。然而怀孕后,她的计划落了空。更让她受打击的是,丈夫对待外人热情周到,对她却很冷漠和挑剔,浇灭了她的满腔爱意和对婚姻的美好想象。她一度心灰意冷,想用死来逃离这段婚姻,但看到在床上睡得正香的孩子,她心软了。


惠才和丈夫磕磕绊绊度过了60年的婚姻。在外人看来,丈夫老实本分,对孩子关心照顾,几乎挑不出问题。可是惠才并没有获得幸福。心思细腻、感情热烈的惠才羡慕夫妻之间能亲昵地牵手散步,因为她和丈夫从未如此甜蜜。


写惠才的故事,杨本芬写出了一代人的情感故事和对爱情的渴望。在《我本芬芳》的最后,她写到:“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杨本芬似乎天生是适合写作的,她不仅记得许多往事,“好像发生在昨天”,会把琐碎的故事串起来,而且写得也很快,“和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听记者这么评价她,杨本芬很高兴地说:“有人也是这么说的,说我本来应该写书,是老了才开始写。”


图源:《24小时·遇见你》


事实上,杨本芬还有许多故事没有发表。她写了陪伴卧病在床的母亲20多天的时光,写了哥哥,写了同事和邻居的故事……她善于观察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人物,总能从其中找到写作线索。


下一本书写什么,杨本芬还没有计划。对写作,她没有紧迫感,心态从容,也不惧怕死亡。“年过80,虽然余年有限,但我对这个世界说出了自己的话,我觉得蛮好的。”


转自/中国妇女报




:

【本文标题和网址】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800字(有了孙辈的快乐故事作文) www.chun1983.cn/cjxs/12203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