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二年级)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科普 /  2023-05-13 17:3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二年级),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083个字,大小约为19KB,预计浏览完需要11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汉字里的科幻故事】揭秘汉字史上的两个著名事件

汉字趣事之五


李会民|文


  “天雨粟”“鬼夜哭”是汉字史上的著名事件,最早记载在西汉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中。


  《淮南子·本经训》原文是这么说的:“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是给“能愈多而德愈薄”的论点作论据的。对这段话自古以来比较认同的解释是“以前苍颉创造文字,上天担心从此诈伪萌生、去本趋末、弃耕作而务锥刀天下缺粮,于是降粟雨;鬼恐怕被书文所揭发,故夜哭。”可见《淮南子》是在指责仓颉发明文字才致使人们不务正业。


  虽然《淮南子》的论点显然是片面的,但最起码从这段话里我们知道仓颉创制文字后曾经发生过“天雨粟”和“鬼夜哭”两个事件。


《播种地球》封面


  关于对《淮南子》“天雨粟”“鬼夜哭”的通行注解,我一直是表示怀疑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解释说不通,是牵强附会的。下面就说一下我的理由。


  粟就是谷子,华夏远古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是人类保命的东西。天像下雨一样给人类“下粟”,这分明是对人类的褒奖啊!而且是大大的褒奖!是不是?我们现在家长什么情况下才会给孩子奖赏呢?是不是认为孩子做了好事出了成绩值得鼓励的时候?《淮南子》的观点,是上天认为人类发明文字会影响农耕,是干了一件大错事,犯了错误,下粟雨是为了担心人类挨饿,是可怜人类。犯了错误怎么会给奖赏呢?这说不通啊!是不是?再说了,天空不会自己降下粟雨,那么,粟雨是谁降下的呢?所以,以往对天雨粟的解释不合情理。


  再说鬼夜哭。鬼现在指的是人死后变成的那种东西,不过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鬼。我认为,最初人类意识中的“鬼”是人们对跟自己长相差别很大自己又非常敬畏的生灵物种的称呼。在远古人类看来,“鬼”和“神”都是自己敬畏的异类。所以,说鬼怕自己被文书揭发所以才哭,更是牵强附会。首先,鬼和人不是一类,人的文字怎么会揭发鬼的过错或者罪状呢?即使鬼真的害了人,人拿鬼也没办法吧,那么鬼怎么会害怕呢?不论是人还是别的动物,一定是受到伤害才会哭,对吧?人类有了文字,鬼作为与人完全不同的物类,为什么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伤害呢?所以知道人类有了文字后鬼夜哭,比天雨粟还荒唐。


  顺着追究“天雨粟”和“鬼夜哭”事件起因这个思路,我从科幻的角度找到了答案,而且应该完全可以自圆其说。详细情节请阅读“使命生灵”科幻系列第二部——《龙华帝国》中《天雨粟》和《平粮话别》两个章节。


《龙华帝国》封面


  据说仓颉造字后用28个字记录了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件事,这28个字是什么?记录的是什么事呢?下一期我们用科幻方式揭晓谜底。


为什么古人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你知道汉字背后的故事吗?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载依旧生机勃勃,魅力无穷。你也许识得汉字,但对汉字的历史文脉了解多少呢?今天,就来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发展,传承至今。因此,汉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汉字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六大阶段,从甲骨文、钟鼎文(金文)到大篆、小篆、繁体、简体,这六个发展过程实际展现着老子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与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愚(智)治相对应,既承载着古代文明的灵魂,也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


追根溯源,感受汉字之美,你会发现汉字的智慧与乐趣


古代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人”在“亭”子里休息,短暂停歇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就是“停”字的意义。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


“道”字,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朋是由两个“月”字组合而成,同形同向,“月月”相伴,方能称之为真正的朋友。


福字的左边是一个“衣”字旁,右边有一口田。有衣有田,有吃有穿,就是福。




原来汉字如此有趣,你知道汉字是如何起源的吗?


汉字的起源,据史传记载,初始为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东汉《论衡》记载: “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他根据日月的形状、鸟兽的足迹,观之于物而用之于心,创造了以“象形”为主的汉字。传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上天欢喜文字的出现而祝福,降下小米食粮以庆贺;鬼魅看到人类有了文字后智慧大开,再也无法被愚弄,只好抱头痛哭。


但实际上,复杂而庞大的汉字系统,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和发明。从历史角度看,仓颉应当是首创者,他在搜集、整理、统一和规范上是主持者,运用大智慧,在慧观与智观的状态下,创造出兼具慧与智的文字——汉字。正如《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汉字的发明,让人们从结绳、刻契、图画和口传的记载方法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历经千年演变,汉字依然保留着远古的智慧与灵魂,为后世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现如今,世界其他古老的象形文字,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唯独汉字,以它无穷的魅力沿用至今。


我们感念祖先的发明创造,缅怀仓颉的巨大贡献,写好中华汉字,传承千年文化。


与WeTalk一起学汉语,为你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学习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就来WeTalK众语国际


汉字的由来故事

爱。


“爱”在造字之初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本义是相貌。后人借用这个字形来表示另外一个读音相同的字,表示慈爱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最后慢慢的它的本义反而不再使用了。在现代,爱的意思是对人和物的深厚感情,也可以指男女之间美丽的爱情,可以用来表示爱惜、怜惜的意思,也可以是对别人女儿的尊称。苏武在他的《留别妻》中曾经写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表现出对妻子的深深爱恋,传为永世佳话。


《战国策·赵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赵国的太后刚刚当政的时候,秦国来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出兵帮助赵国,但是按照战国时代的惯例,需要赵太后把儿子作为人质留在齐国。赵太后一向很宠爱自己的儿子,不愿意让儿子去冒这样大的风险。为了国家的安全,很多大臣都去劝说赵太后,但是她怎么也不肯答应。最后一个老臣触龙劝服了赵太后。他只对赵太后说了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说,如果父母爱他们的孩子,那么就要为孩子的长远考虑,而不要仅仅只看到眼前利益。他的话让赵太后突然醒悟了,自己如果想


让儿子以后在赵国有更大的政治资本,必须让他去冒一点风险。于是最后让儿子去齐国做了人质,借来了齐国的军队,并最终打败了秦国。


爱也有贬义的用法,它可以表示悭吝、贪恋的意思。《宋史·岳飞传》中曾经记载,有一天,一个人问岳飞:“请问岳将军,您认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得到天下太平盛世呢?”岳飞想了一想,回答道:“如果天下的官吏都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就可以天下太平了。”于是岳飞挥毫写下了几个大字:“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思是说,如果天下的文官都不贪恋钱财,所有的武将在杀敌时都不吝惜自己的生命,那么国家就能够太平无事了。在岳飞所写的这段话中,爱就是贪恋的意思。


【汉字里的科幻故事】文字原来这么厉害

(汉字趣事之一)


李会民|文


  在我即将出版的“使命生灵”科幻系列的第一部——《播种地球》中,我把人们下决心掌握文字的梗设定为因为没有文字差点儿酿成一次大规模骚乱。


  人类出现文明,才算真正走出了与禽兽为伍的矇昧阶段,并由此跻身于地球生物链的顶端。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社会或者一个族群是不是拥有了文明呢?换句话说,文明的标准有哪些?


  从考古学上讲,目前国际公认的文明标准有三个:一是形成了城市,也就是人类族群发展到了比较大的规模,这种规模还有具体标准,必须是五千人以上;二是出现文字;三是这个社会拥有礼仪性的建筑;所谓礼仪性的建筑就是类似于宗庙的场所,显然这项标准是指族群应该有共同的信仰。后来有人觉得这三项标准过于苛刻,提出只要有文字和另两项标准其中的一条,也可以称为文明。不过东方学者们认为这三项标准还不够,应该再加上这个社会还必须拥有冶金的本领,能制造青铜器。


  可见,文明的标准不论怎么定,“文字”都是公认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字,就不能称之为文明。


  我认为,这三条标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文明是拥有文字和共同信仰的规模化人类社会。


  有人可能会奇怪了:我们现在几乎人人都识文断字,没觉得文字有那么大作用啊?其实这种感觉跟大家日常并不认为空气和水有多么了不起一样,是一种熟视无睹。


  为什么文字是社会迈向文明的最重要因素呢?我想可能有两大理由:第一,有了文字,人类的智慧和成果才会一代一代传承和累积下去;第二,文字是实施统一行政管理的必要手段。如果只靠口耳相传,一个政权的政令很难准确完整地到达所管辖的区域。因为单凭记忆,很难避免所要传达的指令、信息不走样,是不是?一句话,传到第十个人的耳朵里时,可能就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意思,我们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信息传递游戏,对吧?所以,如果没有文字,人类就很难进步,就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统一政权。


  人类没有文字,就等于鸟没有翅膀,注定不能拥有更大的世界,所以,文字是文明发展壮大的毛细血管。


  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在人类未来的某一时期,就像当年秦始皇统一华夏后实行“书同文”让中华民族拥有了统一规范的文字一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升级,地球上国家会消失,全人类的文字也许会统一为一种,而最后成为“地球文字”的极有可能是汉字。只不过最后的地球文字统一为汉字有可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选择!为什么呢?请看下一期《汉字为什么这么特别》。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契刻符号中的“贾湖故事”





 【“了不起的中国汉文字”系列——贾湖遗址契刻符号】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成熟文字系统,以殷商晚期的甲骨文为年代最早。而汉文字的滥觞及溯源,并不止于此。


  将目光拉回到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第六次发掘中,考古人员从出土的14件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17例契刻符号,其中龟甲刻符9例、骨器刻符3例、石器刻符2例、陶器刻符3例,特点均是契刻而成,经碳-14测定,年代大多为距今8500年至7500年。


  现于人们眼前的这批刻划符号究竟是何意义,与甲骨文等已发现的古文字有何关联?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主任武艳芳介绍,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至7500年之久,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深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向今人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1983年至2013年间,贾湖遗址先后经历8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五千余件,进一步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至9000余年。七声音阶骨笛、碳化稻米、契刻符号等的发现,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起源、农业起源、汉字起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其中,契刻符号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中原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文字的诞生则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贾湖遗址契刻符号早于古埃及纸草文字及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并较安阳殷墟甲骨文早4000余年。


  甲骨文作为已较成熟的文字,在其之前,我国文字起源应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贾湖契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均是用锐利的工具,刻划在质地坚硬的甲骨等物体上,笔划遒劲、撇折有矩,从笔势、笔划组合等方面鉴定,可以确定这批契刻符号与甲骨文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系。与现代汉字相比,其基本结构也有所类似,如具有横、点、竖、撇、捺、竖勾、横折等笔画,以及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等书写特点。


  据了解,贾湖刻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多笔画组成的组合结构,应承载契刻者一定的意图,记录特定之事,应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二是不排除作戳记之用的可能;三是横或竖的一道或两道直向刻痕,可能具有记数的性质。其发现之后,许多学者曾试图进行解读。而由于符号过于抽象,目前仍未能确定其意义,但据其具有一定的形,应是记录了一定的内涵。学者认为,这批契刻符号的发现,为探索汉字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可谓我国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将目光投向未来,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贾湖遗址博物馆将试开馆,这扇窗会带我们看到哪些文明往事?同时,本年度,贾湖遗址将进行第九次考古发掘,还有怎样的文明“密码”等待我们揭开?中原大地上贾湖先民的故事,如今仍在继续……


  策划 :李政葳、丁艳 拍摄:曾震宇 撰文:孔繁鑫 制作:刘昊、雷渺鑫







 【“了不起的中国汉文字”系列——贾湖遗址契刻符号】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成熟文字系统,以殷商晚期的甲骨文为年代最早。而汉文字的滥觞及溯源,并不止于此。


  将目光拉回到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第六次发掘中,考古人员从出土的14件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17例契刻符号,其中龟甲刻符9例、骨器刻符3例、石器刻符2例、陶器刻符3例,特点均是契刻而成,经碳-14测定,年代大多为距今8500年至7500年。


  现于人们眼前的这批刻划符号究竟是何意义,与甲骨文等已发现的古文字有何关联?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主任武艳芳介绍,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至7500年之久,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深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向今人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1983年至2013年间,贾湖遗址先后经历8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五千余件,进一步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至9000余年。七声音阶骨笛、碳化稻米、契刻符号等的发现,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起源、农业起源、汉字起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其中,契刻符号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中原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文字的诞生则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贾湖遗址契刻符号早于古埃及纸草文字及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并较安阳殷墟甲骨文早4000余年。


  甲骨文作为已较成熟的文字,在其之前,我国文字起源应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贾湖契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均是用锐利的工具,刻划在质地坚硬的甲骨等物体上,笔划遒劲、撇折有矩,从笔势、笔划组合等方面鉴定,可以确定这批契刻符号与甲骨文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系。与现代汉字相比,其基本结构也有所类似,如具有横、点、竖、撇、捺、竖勾、横折等笔画,以及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等书写特点。


  据了解,贾湖刻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多笔画组成的组合结构,应承载契刻者一定的意图,记录特定之事,应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二是不排除作戳记之用的可能;三是横或竖的一道或两道直向刻痕,可能具有记数的性质。其发现之后,许多学者曾试图进行解读。而由于符号过于抽象,目前仍未能确定其意义,但据其具有一定的形,应是记录了一定的内涵。学者认为,这批契刻符号的发现,为探索汉字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可谓我国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将目光投向未来,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贾湖遗址博物馆将试开馆,这扇窗会带我们看到哪些文明往事?同时,本年度,贾湖遗址将进行第九次考古发掘,还有怎样的文明“密码”等待我们揭开?中原大地上贾湖先民的故事,如今仍在继续……


  策划 :李政葳、丁艳 拍摄:曾震宇 撰文:孔繁鑫 制作:刘昊、雷渺鑫



:

【本文标题和网址】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汉字有趣的故事有哪些二年级) www.chun1983.cn/cjxs/121757.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