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秃尾巴老李的真实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山东人闯关东)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分享 /  2023-05-12 23:3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秃尾巴老李的真实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山东人闯关东),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1651个字,大小约为52KB,预计浏览完需要30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深层意蕴和山东人闯关东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山东、河北及东三省流传广泛,但这一传说本身因为地域不同,而在细节上有较多细微差异。但是从《文登县志》到袁枚《子不语》,再到后世相关传说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内容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比较重要的是,如秃尾龙本来不强调姓氏,但现在已经一致姓李;李龙王被砍断尾巴逃走后,去向未明,现在的传说故事中则一致认为是到东北战胜白龙,成为黑龙江河神;现代传说中还有李龙王回乡省亲,带来大量雨水等等。这些加工和创作,都与时代相关,更有深层的意蕴,笔者试作一简要探讨。


秃尾巴老李


第一,秃尾巴。各版本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都强调秃尾这一情节,且都是被无血缘的父亲斩断。秃尾巴老李只孝龙母,而憎恶其父。


这除了与现代所言俄狄浦斯情节相似外,也与胶东的女性神仙崇拜有一定关系。而且在该故事广泛流传后,结合清末大量山东人闯关东,实际上象征了山东人迫于生计,被迫离开母体故乡,勇闯关东,谋一个活路。


背景离乡闯关东


闯关东路上


第二,老李。木子为李。那么多汉字,为什么秃尾巴老李传说中主人公姓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这个姓氏在这个故事中意义非凡。


木在上,子在下。按照古人干支五行相配,五行木为青色,方位为东;地支子为五行之水,为黑色,方位为北。上东下北,既寓意由位于东方之山东转而向北,又总体组成了关外东北。青黑之色也与秃尾巴老李之黑龙相对应。


李姓


五行五方干支相配


第三,黑龙战胜白龙。在故事中,秃尾巴老李这头黑龙,到达东北后,战胜作乱的白龙,成为新的河神,该河也被命名为黑龙江。


从五行五色对应来看,白色五行为金,方位为西。黑龙胜白龙,属于北方黑龙驱逐西方白龙而归于正位。如果再想到关外为清朝龙兴之地,清起初国号“金”,史称后金,或与清末革命有所关联,这也侧面证明黑龙战胜白龙的传说应该诞生于清末,不存于早起传说故事中。


黑龙战胜白龙


清前身:后金


第四,黑龙回乡省亲大雨。这很符合夏季山东和东北多雨且有台风的天气情况,近些年山东和东北地区每到夏季往往有台风经过,带来充沛雨水。


从人文上来说,也寓意闯关东割舍不断亲情,在东北的赤子们认祖归宗,依恋家乡。


台风影响山东、东北


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回乡修坟盖房


以上是我个人对秃尾巴老李故事的深层解读,您认为合理吗?


喜欢本文请点赞、关注、评论和转发。我将持续写一些胶东历史文化故事,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秃尾巴老李,这个奇特的传说揭示了山东人和黑龙江千丝万缕的关系

秃尾巴老李是一个广泛流传于山东和黑龙江的民间神话故事


吃了一颗奇异李子

当年的山东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有一对夫妇,丈夫姓毕妻子随夫姓称为毕氏,在三月的一天里毕氏一个人在池边洗衣,毕氏洗完衣服准备回家时,却在池边的树上看见一颗李子,这颗饱满硕大的李子孤零零的挂在树上毕氏心中诧异这三月时节怎么会有结出李子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毕氏便起身把李子摘了下来。


毕氏端详着手中的李子,越看越觉得香甜可口,于是一口咬下,李子果然鲜美异常,她三两口便将李子吃完,这一吃可不得了。


回到家后毕氏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在十四个月后竟然生下一条小黑龙。这小黑龙长约二尺刚落地便飞走了,每天早晨还准时回来喝奶。这时候毕氏的丈夫可就不乐意了,龙王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就算了,你这小龙还天天来喝自己媳妇的奶。于是他趁小黑龙喝奶时一剑砍断了小黑龙的尾巴,小龙落荒而逃再也不敢来了。


黑龙断尾


飞往东北惩治恶龙

小黑龙因为是他妈妈吃了李子生的,又被砍了尾巴便被称为“秃尾巴老李”老李被逐出家门后往东北飞去,途中看见一条宽阔的大江便落入江中想在此安家。然而这江中却有一条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白龙,小黑龙为百姓所生,也有着山东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气,怎能容忍白龙在这为祸百姓呢?小黑龙当即和白龙斗成一团,江边的百姓受够了白龙的欺压也一起帮助小黑龙,小黑龙因为道行尚浅难以打败白龙,就向百姓们说到“江水变白之时就是白龙在上,你们只管往水中丢石头撒石灰,江水变黑的时候就是我在上,你们往水中扔馍馍吃饱了我就有力气了!”


波澜壮阔的黑龙江


几次恶斗下来小黑龙终于在百姓们的帮助下打死了为祸一方的白龙,从此在江中安家庇护一方百姓,这条江也就被称为黑龙江!秃尾巴老李也就成了黑龙江的江神,人们对他十分爱戴。


据说老一辈在黑龙江坐船时,都要问一句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回答说有,才能开船。这是因为老李会默默庇护自己家乡的亲人,保证风平浪静行船无忧。


其精神内涵

数百年间,有成千上万的山东人闯关东到东北,他们克服困难,代代耕耘、扎根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他们的思乡之情,寻根之心让他们幻想能有秃尾巴老李这个呼风唤雨的乡亲来保护他们,让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来往于东北和山东之间。


了解这个神话传说的朋友们欢迎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山东头条##历史##历史冷知识##黑龙江##文化#


闯关东博物馆


人人认你是老乡,“秃尾巴老李”,你的家乡在哪里?

中国地域辽阔,天南海北跨越万里,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流传着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故事。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受龙图腾文化影响,有不少和龙王有关的故事,例如汉江龙王、东海龙王、黄河龙王,哪怕是一条小河沟,都有可能流传着与龙有关的神话故事。


按道理说,各地拜龙王,各有各的说头,但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条半截尾巴的黑龙,人人都说是家乡特有的神灵,还起了同样的名称,“秃尾巴老李”。


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大才子袁枚,写了一部不亚于《聊斋》的神怪故事集《子不语》,其中就听到了这位出生地扑朔迷离的“秃尾巴老李”。


山东文登有位姓毕的妇女,一直没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树上有一颗鸡蛋大的李子,晶莹透亮,顺手就摘下来吃进了肚子里。


说来奇怪,没过多久,毕氏就有了身孕,怀了足足十四个月,生下的居然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龙。


毕氏虽然害怕,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于是将小龙养在了水缸里。谁知这条龙越长越大,成了庞然巨龙。


丈夫担心这条巨龙危害人间,想“为民除害”,可谁知巨龙有所提防,只被剁掉了半条尾巴。一怒之下飞走了,再也不来了。


若干年后,毕氏去世的当天,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河滩处的天空隐约有条巨龙在盘旋,哀鸣不止。


从此之后,每到毕氏的忌日,天空总会下起小雨,大家都说这是龙儿子回家为母亲扫墓。


因为是“吞李”生的,所以大家叫它“秃尾巴老李”,把他最后出现的河滩叫为“望娘滩”。


看在同乡的面上,每逢干旱季节,大家只要高喊“秃尾巴老李”,不管下多下少,它总要现身,替乡亲下一场及时雨。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想想,老家流传的故事是不是这样吗?


不一样也正常,因为这是山东文登的说法。到了湖北,“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又多了一段版本。


湖北人认为,“秃尾巴老李”出生在汉江边,回到“望娘滩”祭拜母亲的时候,发现当地多出一条小白龙,翻江倒海,危害一方。


为保护乡亲们,“秃尾巴老李”和小白龙大战一场,最终惨胜,尾巴也让孽龙咬掉了半截。那截断尾也化作长堤,继续保护两岸百姓。


到了江苏,同样有“秃尾巴老李”的传奇故事,同样有“望娘滩”,但龙母变成了虞氏,喝了有红丝缕的雨水,孕生“五色蛇”。吃了母乳之后,这才化身为龙。


虞氏为了让龙子自立,砍断它的尾巴,把它赶走。若干年后,虞氏去世,秃尾巴老李每天都会回来凭吊,临去时,在河滩上频频回首二十四次,留下了“二十四望娘滩”的典故。


到了广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更加玄幻了,在融合其他地域故事的基础上,还多出了下海帮母亲捕鱼的情节,断尾的情节也被改成了母亲杀鱼时,不小心剁伤。最后带着母亲的魂魄飞入天庭,得道成仙。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东北朋友坐不住了,“秃尾巴老李”明明是东北那嘎达流传的故事呀!


在东北民间故事里,秃尾巴老李本是山东人,不过跟着老乡们“闯关东”,最后在黑龙江落了脚。


别看秃尾巴老李定居东北,可是他的家乡观念还是很强。在东北,民间不管是下河还是下海,船老大出发前往往故意问:“船上有山东人没有? ”大家一定会回答:“有!”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秃尾巴老李看在老乡的情面上,一定会暗中保护山东的老乡。


讲了这么多有关“秃尾巴老李”的民间故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人人都喊他是“老乡”,他到底是哪里人呢?


回到话题的开头,《秃尾巴老李》是很有名的民间传说,各地版本虽然各有不同,但无非“神秘降生,离奇断尾,孝顺祭母”的故事情节,结合地域文化,再追加上“斗龙”、“治水”的故事,千变万化不离其中。


根据不完全统计,“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从古至今,从北到南,由海内到海外,一直在存活与演变。大约有一百七十个版本,除了缺水的西北、内蒙地区,几乎处处留下了印记。谁也说不清,“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最初起源于什么地方。


凡事有因有果,万事皆有出处,大家不妨说说,你认为“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在哪里?


黑龙江守护神:秃尾巴老李的传奇故事

记得当初听说秃尾巴老李的时候,意为会是个老气横秋的龙钟老人,但没想到是一条善良的小神龙。听完这个故事后既震惊又纠结,这么一条威猛强大的神龙,怎么就被人称为秃尾巴老李呢?


依稀记得故事是这样的。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莒县寨里河北李家村有一对李姓夫妇,男的叫李老蔫,女的叫翠花。夫妻两个忠厚老实,为人热情。可是人到中年膝下依旧无子。这样让家族观念很强的李老蔫十分的伤心,一连几年总是郁郁寡欢。李老蔫媳妇翠花,看到自己的丈夫整天的沉默,内心十分的自责。


每月的十五,翠花总是要到观音庙上香,祈求观音娘娘送子。这天十五,翠花独自一人准备到观音庙上香,走到半路,突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翠花在雨中奔跑,刚刚跑到观音庙大堂之中,突然天上红光一闪,一道闪电击打在翠花的腹部。翠花只觉得胸口有点发闷,腹部一阵痉挛,就昏睡过去啦。


昏睡中,翠花做了一个梦。梦见天宫南天门守将,御前侍卫统领,一个威猛高大的神龙,因为贪吃王母娘娘的蟠桃酒,耽误了开天门。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转世轮回。观音娘娘怜惜其忠厚善良,做法保住了神龙的神脉,让其投胎到凡间。


翠花一觉醒来,对自己的所作之梦甚是诧异。没几日,翠花竟然觉出自己怀孕了,而且一孕就是三年。翠花生产之时,李老蔫匆匆带着接生婆赶回到家中,只见床前流了一滩血,翠花倒在血泊之中,已经没了气息。


而就在房梁上盘着一条小黑蛇,这蛇浑身黢黑,只有一对眼睛亮晶晶的,浑身都是鳞片。李老蔫吓了一条,随手摸起窗户上的一把镰刀,朝房梁扔去,‘嗖’的一声将蛇的尾巴砍了下来。那蛇一声悲鸣,腾空而起,直上云霄。


李老蔫第二天将妻子埋葬在村后的坟地里,谁知道坟地里竟然起了大雾,而且一连三天,大雾不止。人们隐隐约约听到大雾之中,坟地里有呜咽之声,甚是凄惨。三日后大雾退去,村民发现翠花的坟墓被堆的老高,像一座小山。而坟前亮晶晶的一片,坚硬无比,坟的周围像被碌碡滚了一样,锃明发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说:“翠花生下的不是蛇,是一条神龙。神龙为感娘亲的生育之恩,来为娘守坟三天,哭出了眼泪、流出的鼻涕都化成了亮晶晶的石头。”


小黑龙围着娘亲的坟墓盘旋了许久,迟迟不肯离去。乡亲们看见秃尾巴的小黑龙如此的重情重义,就给他取了个亲切的名字“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感念娘亲的生育之恩,隐居在龙山修炼。一旦周边发生旱情,就飞上云端,行云布雨。从此之后整个莒县周边不旱不涝,风调雨顺。


秃尾巴老李,心细如发。为了均匀的行云布雨,将乡亲们的土地滋润的更加透彻,他总是飞的很低很低。有一次,它压低身段,掠过云端,行云布雨,由于没有尾巴调节而失去平衡,最后在低空摇摆。


龙山深潭中有一条潜修的蛟龙,曾经在天庭因为渎职被秃尾巴老李贬下凡间。这时候看见秃尾巴老李在低空中摇摆,便从深潭中突然袭击,将秃尾巴老李咬伤。老李受伤跌落云端,人们看到此龙五丈有余,粗如石磨,只有半截尾巴。乡亲们认定是秃尾巴老李,便纷纷担水为其润身。后来东南方向一团黑云漂来,降下大雨,秃尾巴老李借雨腾空而去。


蛟龙咬伤秃尾巴老李之后,恶龙先告状,将秃尾巴老李告上天庭。玉帝将秃尾巴老李调到天寒地冻的东北白龙江。白龙江镇守是一条作恶多端的白龙,此龙习惯于在此兴风作浪,便不肯与秃尾巴老李调换。


于是在江内白龙和秃尾巴老李进行了一场广为流传的大战。当地百姓都是闯关东的老乡,通过亲朋好友的口耳相传,都知道秃尾巴老李的高尚品德,对白龙的兴风作浪,深恶痛疾。所以在江水中翻腾大战之时,有白浪翻腾,乡亲们就往浪花里面泼污秽的粪便;当黑浪滚来时,纷纷往江里扔煎饼、馒头。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秃尾巴老李将白龙打的大败如流水,并最终在白龙江站住了脚,并一直待下去。


白龙江在秃尾巴老李的治理下,变成了一条造福乡亲的母亲河,于是大家从此改称这条江为黑龙江。秃尾巴老李特别的想念山东,特别是莒县的老乡。只要知道那条船上有老乡在过江,秃尾巴老李便会一路护航,任何水中的小妖小怪都会退避三舍。


直到现在还有江边的老艄公开船之前还要问一句:“船上有山东人吗?”,如果回答说有,老艄公就会起锚过江,自信满满。如果没有,老艄公就会小心翼翼,如果起来风浪,老艄公会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整渡江的时间。


秃尾巴老李非常的感念亲恩,每年六月初八,也就是母亲的忌日,秃尾巴老李都会回山东祭奠母亲,他每次回来,都回带来的风雨和冰雹,往往能缓解山东六月的暑旱。


秃尾巴老李,在山东各地有各个版本的传说,不过不管哪个版本的传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我们山东人民的勤劳朴实、刚正率直,以及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不畏强暴的脾气。可以说秃尾巴老李身上的性格,就是我们山东人身上所拥有的性格。


有谁还知道那条闯关东的黑龙秃尾巴老李

关于“没尾巴老李”的家乡,各地传说不一,遍布山东数十处地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有即墨、莒县、文登、诸城四处,这正好说明山东人下关东十分普遍。在五大连池市我们还看到了黑龙山、黑龙庙和黑龙冰雕。黑龙山是一座休眠期火山,海拔516米,山体由黑褐色的火山砾、火山渣组成,远远望去是一座黑色的山体,叫黑龙山确实十分形象。传说这是没尾巴老李休息的地方。在五大连池的岸边建有黑龙庙,这里供奉的神像就是黑龙王--没尾巴老李。距离庙不远处有一冰雪溶洞,有冰洞和雪洞两部分。其中冰洞全长150米,深23米,洞内平均温度零下5℃,洞壁上低垂下来的各种形状的熔岩钟乳,晶莹的霜花遍布洞内。洞内人工修砌了各种冰雕,有企鹅、北极熊等。这其中还有一条没尾巴的冰龙,标牌介绍:此龙是黑龙王,老家在山东。可见东北地区对没尾巴老李的敬仰和尊崇。



(一)传说黑龙江原为一条白龙镇守,名曰白龙江。白龙兴风作浪,残害人民,弄得人心终日惶惶。突然有一天,美溪上空雷电交加,乌云密布,一条黑龙自湾中腾空而起。转瞬间,雷息了,雨停了,风和日丽。然后在白龙出没的水域多了一条黑龙,二龙一见,便厮杀在一处,直杀得天昏地暗。当地百姓很透了小白龙,再加上当地“闯关东”的山东人居多,人们都聚集在江边,看二龙大战,看黑龙上来了,就仍馒头,看白龙上来,就仍石子儿,二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黑龙终于战胜了白龙,黑龙江也因此得名,后来黑龙便应天命,司守黑龙江了。据说,白龙统治时期,土是白浆土或黄沙土,黑龙来了之后,为了报答当地百姓,造福家乡,全变成了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东北的黑土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


黑龙因为与山东老乡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在黑龙江上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秃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因此即便没有山东人,船上的人也会代为回答,“有啊”。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风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


小黑龙非常眷恋母亲和家乡。每年山东大旱不雨,他总会想办法给老家行云布雨,只不过有时来得急了,会携带来黑龙江的冰碴子,即下雨时有冰雹。逢有冰雹时,人们就会联想起当年小黑龙被菜刀砍伤的情形,于是便扔菜刀吓唬吓唬小黑龙。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小黑龙带来的都是为人所喜的及时雨。因此,山东各地均有为纪念“秃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庙宇。现存最早的应该是即墨县城东边不远的龙王庙,庙中有一直径约一米的水洼,内中清水荡漾,盈盈见底,甚为神奇,相传为秃尾巴老李的栖身之所。以前每遇大旱不雨,人们习惯到此求雨,据说颇为灵验。至今庙中还保存着明清时期求雨用的令牌。


无形中,小黑龙充当了河神和雨神的角色,因为他生在李姓人家,人们便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李是个孝子,民间又有“龙不离母”之说,所以龙王庙附近往往又建有“龙母坟”。因为来祈祷的人很多,许多地方还因此兴起了“龙王庙会”或“龙母庙会”在黑龙江当职的黑龙,家乡情结总是难以割舍,便在闲暇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人们便把那汪水叫做“回龙湾”了。



(二)


在利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雹子不砸三岔。"


三岔是利津城西南一个小村子。由于黄河的变迁,在清代时三岔村的村民有一部分被隔在了黄河对岸的博兴,故而在博兴县也有一个三岔村。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两个三岔村从来就没落过雹子。邻村地里的庄稼就是被雹子砸成了光杆,三岔村地里的庄稼也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古时候三岔村有个张员外,张员外家有个闺女。这闺女18岁时,嫁给了河东李家桥的李玉为妻,人称李张氏。李玉和李张氏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和睦睦地过日子,生活也算可以。


可李张氏过门20多年,都40岁了还不曾生育。两口子为这事急得求神告庙,也不见效。李玉几乎绝望了。没想到,就在李张氏41岁那年,她忽然怀孕了。然而与别的女人不同的是,她竞怀了13个月。这过月的胎儿在娘肚子里整天又蹬又踹,一点儿也不老实,可把李张氏折腾了个够呛。


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图册


在一个狂风暴雨并夹带着冰雹的夜晚,李张氏分娩了,生下一个男婴。这男婴重十多斤,遍体黢黑,皮肤竟同鱼鳞一般,屁股后头还长着一条小尾巴。两口子盼星星盼月亮,却盼来这么一个怪物,心里像吞了苍蝇似的不是滋味。李玉要抱出去扔掉。李张氏则想.孩子再丑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就劝丈夫说:"丑孩子不一定不孝顺,咱们就好好地把他拉扯成人吧,也不枉他来人世间走这一遭。"从此,两口子便把这孩子精心抚养起来。


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吃奶的劲儿特别大,吸得李张氏心口直疼;哭声特别大,震得屋顶上直掉灰尘;力气也特别大,刚刚会走,就能搬动麦场上和他差不多高的碌碡。   俗话说,水灵灵的孩子人人爱。可这孩子又黑又丑又不会说话,走在大街上人见人躲,谁也不愿和他亲近。三岔村的张员外和张夫人,隔三岔五地来看看闺女逗逗外甥,有时还把这丑外甥接回三岔村住上十天半月。三岔村里的人们和张员外相处的很好,当然就不慢待他这个小外甥,都和这小孩挺亲热的。


这孩子长到六岁时,还不会说话,不会笑,只会哭,好像天底下的人都对不住他似的。人都这么大了还吃娘奶,一提起断奶他就嚎哭不止。


有一天,丑孩子又趴在娘怀里吃奶。李张氏一只手搂着他,一只手在他后背上抚摸,但感觉像鱼鳞似的扎手。抚摸了一会儿,这孩子似乎觉得很舒服。便抬头冲李张氏龇牙一笑,身子一挺,忽然变成了一条黑蛇,冲着李张氏摇头摆尾地撒欢儿。李张氏一见,立时吓得昏了过去。


李玉下地后回家,见李张氏昏倒在地上,一条黑蛇正缠在她身上叭叽叭叽地吃奶,蛇尾巴还在门槛上摆来摆去。李玉立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抡起铁锨朝蛇尾铲去。只听"咔嚓"一声,鲜血四溅,随后一股黑烟腾空而起,连翻带滚地往东北方向急驰而去,同时便有一阵噼哩啪啦的冰雹落了下来。凡黑烟经过的地方,地面上的庄稼都被砸了个稀烂。   原来,这黑孩子是天上一条黑龙托生的。每当他上天或下界时,必定是携风带雨夹冰雹,否则他就会遍体疼痛难忍。


黑蛇走后,再无音讯。李张氏思儿心切,寝食不安,终于积郁成疾而死。就在李张氏出殡那天,从东北方忽然卷来一阵黑风,并顿时暴雨倾盆。雨中一个黑脸的年轻人,跪在地上高声哭喊着"亲娘"。人们明白是那黑蛇回来了,忙上前劝他止住哭,问他这几年到哪里去了?那黑脸青年告诉人们,当年他失态现了原形,吓昏了亲娘,被爹爹铲了尾巴,一气之下他就离家去了长白山。他本想修炼成功之后,再回家来接娘出去享清福,不想娘已弃他而死。说完,他又大放悲声,声如雷震,直哭得死去活来。哭着哭着,他又变成了一条拖着半截尾巴的黑蛇,趴在李张氏的灵前蠕动不止。


李张氏下葬后,只见那条黑蛇围着墓穴转了几圈,立时就堆起了一座高丈余的大坟头。


后来,这条黑蛇修炼成功,又幻化成了龙。它打败了在黑龙江为害百姓的白龙,就留在了黑龙江,并担负起玉皇大帝分派给他的,为普天下"行风雨、落冰雹" 的使命。有人说下冰雹时,经常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黑云中一条半截尾巴的黑龙在飞舞。后来,人们都叫他"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是条知恩必报的龙。他忘不了小时候姥爷、姥娘对他的疼爱,所以每逢行雨下冰雹来到三岔村上空时,他都要忍着浑身的剧痛,不往三岔村落一粒冰雹。



(三)


小坞沟(滕州市村庄名)还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东西间草屋里住着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又贴心,日子过得倒很宽裕。只是妻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开怀,一提这,两口子就长出气。


有天晚上,妻子对丈夫说“有了”。李老好喜得一蹦多高,不让妻子做饭,不让妻子干活,妻子动一动他都怕“闪了”。这样侍侯了十个月、十二月,到了满二十四个月这天,天灰蒙蒙、风大雨急,劈雷闪电,妻子要生了,疼得翻打滚。李老好把掺着心,瞅着妻子的下身。不想妻子肋下慢慢裂开一道缝儿,从里面钻出一条小黑龙来。小龙落生,在床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了。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死了,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头向小龙砸去。那小东西有神的灵性,他呼地跳起,把身子盘在梁头上,“吱吱”叫着,摇头摆尾,象是和爹爹捉迷藏。李老好又急又气,顺手从箔帐子上摸了一把镰,狠狠地向小龙砍去。小龙一偏头,尾巴给削去了。他忍着疼,窜出屋门,起在空中。他在天上只是转圈子,不肯离去。他还没来得及看娘一眼呢,自己的家还没住上一天呢。爹爹不容,要劈死自己。又一想:“这也难怪,人龙本不是同类,这里原不是自己该住的地方。想到这里,他头朝着小屋点了三点,向爹娘拜了三拜,就驾着云腾着雾,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屋上空,向着东北方向飘去。小黑龙在天上行有几千里,低头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白水横在地面,这条江虽不宽倒很长,水面银光闪闪,两岸高山耸立,树木葱绿,却是个安身的好去处。他就按落云头,挥去雷电,一头扎进水里。


这江叫白龙江,原是一条白龙镇守。这时白龙正在府中养神,听到水响,走出府门,见是一条秃尾巴黑龙进来,心里大怒:“好个无尾黑小子,竟敢不报而入,侵我辖地。”窜过去就抓小黑龙。小黑龙往旁边一闪,也生了气。说道:“你这个东西,不以礼相待,不邀我同住倒也罢了,还要以武力相欺,好没道理。” 说着两个就在江底打了起来。


小黑龙年幼力小,又没经过争战,交手不多时,就气喘吁吁,力不能支了。他虚晃一爪,抽身跃出水面,变作一黑衣少年,落荒而走。他被战败,闷闷不乐。进了深山,正想着心事往前走,脚下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身边放着药铲,褡裢。小黑龙趴下身,贴着老人的胸口一听,心还跳动,就赶紧抱起老人,到一个背风的山旮旯里放下。又到山泉边捧了些水来,把树叶卷成喇叭筒,对着老人的嘴,把水慢慢地灌进去,不大会儿,老人醒过来,睁开眼,见一俊俏黑衣小生站在面前,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扶地爬起来,对着小黑龙就要下跪。小黑龙慌忙拉住:“老人家不要这样,救人解难是做人的本分。您为何躺在这深山野岭之中?”


这老人原是山东人,因家乡连年干旱,又逢兵荒马乱,在家无法生活,便逃出关里,到这深山老林采药挖参度日,在白龙江边盖了两间草房存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手里也有了些积蓄,他想再挖些参,多积些银子好回山东。今天一早自己进了深山,挖了一株大人参,很值些银子,不想在下山的路上被强人一棍子打昏,劫去了人参。


小黑龙听了老人的叙说,对老人更觉得亲切:“老伯,我也是山东人,家在滕县的小坞沟村。”老人一阵狂喜:“这可好了,咱爷俩更不外气了。走!到我屋里啦呱去”。老人的茅屋离这里不远,小黑龙搀扶着老人,不大会就到了。老人置好酒备好饭,二人对面落座,边喝边啦起来。小黑龙架不住老人的盛情恭让,酒多喝了几杯,想到母亲为生他而死,自己又无家可归,就掉下泪来。老人好纳闷,就问道:“恩人有何心事?不妨说与小老儿,或许我能帮上忙。”小黑龙就将实情相告。老人听了大惊,纳头便拜:“小老头儿肉眼凡胎,不识上仙真面,该死!该死!”小黑龙倒被老头逗笑了,急忙扶起老人:“老伯!我虽是龙,可有姓,姓占百家姓第四个字;有家,家在人间村舍中;有父,父是平民庄稼汉;有母,母是农家贫穷女。不是和您一样吗?只是我体形怪异,离水不行,可恨那白龙不容我住。”


老人听小黑龙这么说,也不害怕了:“我能帮你什么忙?”


小黑龙想了想说,“倒是能帮大忙,只是您上了年纪,我不忍劳烦您。”


“快甭这样说,您救了我,我正该报答。”


“老伯,那白龙虽然骁勇,您要相助,咱俩个还战不过他一个?!”


“哎呀呀,上仙说哪里话。我不会腾云驾雾,又不能入江吞水,不会用兵器,不会施法术,如何近得那白龙?”   “这我知道,您只需这么这么……就行了!”


“这却容易!”


第二天,他们准备停当,小黑龙跃进江中现了原身去找白龙。


白龙出了水府,见是小黑龙,哈哈大笑:“我手下败将,莫非复来送死?”


小黑龙正色道:“此次和你决一死战,分个高低,要是败给你,我情愿躺你面前,让你碎尸万段。”


白龙更加得意:“好!君子口里无戏言。即是这样,我也立个誓:你要赢了我,我就远走他乡,决不复回,把这水府永远让给你。”


二龙击手打掌后,就拉开架势打了起来。他们跳上翻下,忽东忽西,搅得泥沙泛起,江水沸腾。他们各自用着全身的力气,使着全身的解数。二龙相斗,真是一场恶战。


站在江岸上的老人,见江水象开了锅,知是小黑龙和小白龙开了战。两眼就盯着江面,不一会儿,“呼啦”翻起了白浪,他急将石灰撒下。又过了会儿,黑浪掀起,他赶忙将馍馍扔过去。就这样,他不时地向江里撒石灰、丢馍馍。二龙在江里拼命厮杀,白龙见小黑龙要浮上水,就想窜过去压住他,刚抬头就被石灰迷了眼睛。小黑龙觉得饿了,趁白龙揉眼之机,往上一窜,张口吃下老人丢下的馍馍,顿时有了力气。如此大战三天三夜,小黑龙不时吃着馍馍,力气有增无减,越战越勇;白龙被石灰多次迷眼,肚子又饿,渐渐力不能支,最后只好败阵,窜出江面,腾在空中,驾云施风,暴雨隐着身形,奔他乡逃命去了。


白龙败逃,黑龙入主,因此人们就把白龙江改叫黑龙江了。


一天,小黑龙召集虾兵蟹将,分拨了职守,打发他们各行其是去了。他便坐在珊瑚椅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就眯瞪着了。他这一眯瞪就是半个多月,醒后想起了挖参老人,就急急忙忙出离水府,上得岸来,依旧变作黑衣少年,走到老人住所,只见屋门虚掩,屋里空空,老人已回山东多天了。


不知不觉,小黑龙镇守黑龙江快一年了。这天小黑龙巡江归来,摸摸自己头上渐渐长大的角,想起自己明天就满周岁,也是母亲去逝的一周年,不由得泪如雨下。他忙备了祭物,出江西,升空中,急向家中奔去。


他在小坞沟上空按落云头,依旧变作黑衣少年,找到娘的坟子,摆上香烛果盏,倒满酒杯,双膝跪下,祭奠亡母。洒过酒,烧化了纸钱,接着磕了三个头,哭了好长时辰,才又腾在空中,复了龙身回转黑龙江。


人们见暴风雨中一条秃尾巴的龙在上空中盘旋,知是李家生的那条小黑龙,人们都叫他秃尾巴老李。又发现李老好妻子的坟头没淋雨,周围也是干干的,知是秃尾巴老李来上坟。据说,大清康熙年间一场大雨过后,有人在李老好之妻坟前还拾到过金酒瓶子银酒壶呢。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把个水族和整条江治理得有条有理。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他自己生活得也很惬意,只是时时思念去世的母亲和那采药的老人。为了表示他对家乡人的思念和敬重,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他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呢。


关于“没尾巴老李”的家乡,各地传说不一,遍布山东数十处地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有即墨、莒县、文登、诸城四处,这正好说明山东人下关东十分普遍。在五大连池市我们还看到了黑龙山、黑龙庙和黑龙冰雕。黑龙山是一座休眠期火山,海拔516米,山体由黑褐色的火山砾、火山渣组成,远远望去是一座黑色的山体,叫黑龙山确实十分形象。传说这是没尾巴老李休息的地方。在五大连池的岸边建有黑龙庙,这里供奉的神像就是黑龙王--没尾巴老李。距离庙不远处有一冰雪溶洞,有冰洞和雪洞两部分。其中冰洞全长150米,深23米,洞内平均温度零下5℃,洞壁上低垂下来的各种形状的熔岩钟乳,晶莹的霜花遍布洞内。洞内人工修砌了各种冰雕,有企鹅、北极熊等。这其中还有一条没尾巴的冰龙,标牌介绍:此龙是黑龙王,老家在山东。可见东北地区对没尾巴老李的敬仰和尊崇。



(一)传说黑龙江原为一条白龙镇守,名曰白龙江。白龙兴风作浪,残害人民,弄得人心终日惶惶。突然有一天,美溪上空雷电交加,乌云密布,一条黑龙自湾中腾空而起。转瞬间,雷息了,雨停了,风和日丽。然后在白龙出没的水域多了一条黑龙,二龙一见,便厮杀在一处,直杀得天昏地暗。当地百姓很透了小白龙,再加上当地“闯关东”的山东人居多,人们都聚集在江边,看二龙大战,看黑龙上来了,就仍馒头,看白龙上来,就仍石子儿,二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黑龙终于战胜了白龙,黑龙江也因此得名,后来黑龙便应天命,司守黑龙江了。据说,白龙统治时期,土是白浆土或黄沙土,黑龙来了之后,为了报答当地百姓,造福家乡,全变成了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东北的黑土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


黑龙因为与山东老乡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在黑龙江上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秃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因此即便没有山东人,船上的人也会代为回答,“有啊”。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风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


小黑龙非常眷恋母亲和家乡。每年山东大旱不雨,他总会想办法给老家行云布雨,只不过有时来得急了,会携带来黑龙江的冰碴子,即下雨时有冰雹。逢有冰雹时,人们就会联想起当年小黑龙被菜刀砍伤的情形,于是便扔菜刀吓唬吓唬小黑龙。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小黑龙带来的都是为人所喜的及时雨。因此,山东各地均有为纪念“秃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庙宇。现存最早的应该是即墨县城东边不远的龙王庙,庙中有一直径约一米的水洼,内中清水荡漾,盈盈见底,甚为神奇,相传为秃尾巴老李的栖身之所。以前每遇大旱不雨,人们习惯到此求雨,据说颇为灵验。至今庙中还保存着明清时期求雨用的令牌。


无形中,小黑龙充当了河神和雨神的角色,因为他生在李姓人家,人们便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李是个孝子,民间又有“龙不离母”之说,所以龙王庙附近往往又建有“龙母坟”。因为来祈祷的人很多,许多地方还因此兴起了“龙王庙会”或“龙母庙会”在黑龙江当职的黑龙,家乡情结总是难以割舍,便在闲暇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人们便把那汪水叫做“回龙湾”了。



(二)


在利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雹子不砸三岔。"


三岔是利津城西南一个小村子。由于黄河的变迁,在清代时三岔村的村民有一部分被隔在了黄河对岸的博兴,故而在博兴县也有一个三岔村。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两个三岔村从来就没落过雹子。邻村地里的庄稼就是被雹子砸成了光杆,三岔村地里的庄稼也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古时候三岔村有个张员外,张员外家有个闺女。这闺女18岁时,嫁给了河东李家桥的李玉为妻,人称李张氏。李玉和李张氏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和睦睦地过日子,生活也算可以。


可李张氏过门20多年,都40岁了还不曾生育。两口子为这事急得求神告庙,也不见效。李玉几乎绝望了。没想到,就在李张氏41岁那年,她忽然怀孕了。然而与别的女人不同的是,她竞怀了13个月。这过月的胎儿在娘肚子里整天又蹬又踹,一点儿也不老实,可把李张氏折腾了个够呛。


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图册


在一个狂风暴雨并夹带着冰雹的夜晚,李张氏分娩了,生下一个男婴。这男婴重十多斤,遍体黢黑,皮肤竟同鱼鳞一般,屁股后头还长着一条小尾巴。两口子盼星星盼月亮,却盼来这么一个怪物,心里像吞了苍蝇似的不是滋味。李玉要抱出去扔掉。李张氏则想.孩子再丑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就劝丈夫说:"丑孩子不一定不孝顺,咱们就好好地把他拉扯成人吧,也不枉他来人世间走这一遭。"从此,两口子便把这孩子精心抚养起来。


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吃奶的劲儿特别大,吸得李张氏心口直疼;哭声特别大,震得屋顶上直掉灰尘;力气也特别大,刚刚会走,就能搬动麦场上和他差不多高的碌碡。   俗话说,水灵灵的孩子人人爱。可这孩子又黑又丑又不会说话,走在大街上人见人躲,谁也不愿和他亲近。三岔村的张员外和张夫人,隔三岔五地来看看闺女逗逗外甥,有时还把这丑外甥接回三岔村住上十天半月。三岔村里的人们和张员外相处的很好,当然就不慢待他这个小外甥,都和这小孩挺亲热的。


这孩子长到六岁时,还不会说话,不会笑,只会哭,好像天底下的人都对不住他似的。人都这么大了还吃娘奶,一提起断奶他就嚎哭不止。


有一天,丑孩子又趴在娘怀里吃奶。李张氏一只手搂着他,一只手在他后背上抚摸,但感觉像鱼鳞似的扎手。抚摸了一会儿,这孩子似乎觉得很舒服。便抬头冲李张氏龇牙一笑,身子一挺,忽然变成了一条黑蛇,冲着李张氏摇头摆尾地撒欢儿。李张氏一见,立时吓得昏了过去。


李玉下地后回家,见李张氏昏倒在地上,一条黑蛇正缠在她身上叭叽叭叽地吃奶,蛇尾巴还在门槛上摆来摆去。李玉立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抡起铁锨朝蛇尾铲去。只听"咔嚓"一声,鲜血四溅,随后一股黑烟腾空而起,连翻带滚地往东北方向急驰而去,同时便有一阵噼哩啪啦的冰雹落了下来。凡黑烟经过的地方,地面上的庄稼都被砸了个稀烂。   原来,这黑孩子是天上一条黑龙托生的。每当他上天或下界时,必定是携风带雨夹冰雹,否则他就会遍体疼痛难忍。


黑蛇走后,再无音讯。李张氏思儿心切,寝食不安,终于积郁成疾而死。就在李张氏出殡那天,从东北方忽然卷来一阵黑风,并顿时暴雨倾盆。雨中一个黑脸的年轻人,跪在地上高声哭喊着"亲娘"。人们明白是那黑蛇回来了,忙上前劝他止住哭,问他这几年到哪里去了?那黑脸青年告诉人们,当年他失态现了原形,吓昏了亲娘,被爹爹铲了尾巴,一气之下他就离家去了长白山。他本想修炼成功之后,再回家来接娘出去享清福,不想娘已弃他而死。说完,他又大放悲声,声如雷震,直哭得死去活来。哭着哭着,他又变成了一条拖着半截尾巴的黑蛇,趴在李张氏的灵前蠕动不止。


李张氏下葬后,只见那条黑蛇围着墓穴转了几圈,立时就堆起了一座高丈余的大坟头。


后来,这条黑蛇修炼成功,又幻化成了龙。它打败了在黑龙江为害百姓的白龙,就留在了黑龙江,并担负起玉皇大帝分派给他的,为普天下"行风雨、落冰雹" 的使命。有人说下冰雹时,经常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黑云中一条半截尾巴的黑龙在飞舞。后来,人们都叫他"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是条知恩必报的龙。他忘不了小时候姥爷、姥娘对他的疼爱,所以每逢行雨下冰雹来到三岔村上空时,他都要忍着浑身的剧痛,不往三岔村落一粒冰雹。



(三)


小坞沟(滕州市村庄名)还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东西间草屋里住着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又贴心,日子过得倒很宽裕。只是妻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开怀,一提这,两口子就长出气。


有天晚上,妻子对丈夫说“有了”。李老好喜得一蹦多高,不让妻子做饭,不让妻子干活,妻子动一动他都怕“闪了”。这样侍侯了十个月、十二月,到了满二十四个月这天,天灰蒙蒙、风大雨急,劈雷闪电,妻子要生了,疼得翻打滚。李老好把掺着心,瞅着妻子的下身。不想妻子肋下慢慢裂开一道缝儿,从里面钻出一条小黑龙来。小龙落生,在床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了。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死了,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头向小龙砸去。那小东西有神的灵性,他呼地跳起,把身子盘在梁头上,“吱吱”叫着,摇头摆尾,象是和爹爹捉迷藏。李老好又急又气,顺手从箔帐子上摸了一把镰,狠狠地向小龙砍去。小龙一偏头,尾巴给削去了。他忍着疼,窜出屋门,起在空中。他在天上只是转圈子,不肯离去。他还没来得及看娘一眼呢,自己的家还没住上一天呢。爹爹不容,要劈死自己。又一想:“这也难怪,人龙本不是同类,这里原不是自己该住的地方。想到这里,他头朝着小屋点了三点,向爹娘拜了三拜,就驾着云腾着雾,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屋上空,向着东北方向飘去。小黑龙在天上行有几千里,低头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白水横在地面,这条江虽不宽倒很长,水面银光闪闪,两岸高山耸立,树木葱绿,却是个安身的好去处。他就按落云头,挥去雷电,一头扎进水里。


这江叫白龙江,原是一条白龙镇守。这时白龙正在府中养神,听到水响,走出府门,见是一条秃尾巴黑龙进来,心里大怒:“好个无尾黑小子,竟敢不报而入,侵我辖地。”窜过去就抓小黑龙。小黑龙往旁边一闪,也生了气。说道:“你这个东西,不以礼相待,不邀我同住倒也罢了,还要以武力相欺,好没道理。” 说着两个就在江底打了起来。


小黑龙年幼力小,又没经过争战,交手不多时,就气喘吁吁,力不能支了。他虚晃一爪,抽身跃出水面,变作一黑衣少年,落荒而走。他被战败,闷闷不乐。进了深山,正想着心事往前走,脚下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身边放着药铲,褡裢。小黑龙趴下身,贴着老人的胸口一听,心还跳动,就赶紧抱起老人,到一个背风的山旮旯里放下。又到山泉边捧了些水来,把树叶卷成喇叭筒,对着老人的嘴,把水慢慢地灌进去,不大会儿,老人醒过来,睁开眼,见一俊俏黑衣小生站在面前,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扶地爬起来,对着小黑龙就要下跪。小黑龙慌忙拉住:“老人家不要这样,救人解难是做人的本分。您为何躺在这深山野岭之中?”


这老人原是山东人,因家乡连年干旱,又逢兵荒马乱,在家无法生活,便逃出关里,到这深山老林采药挖参度日,在白龙江边盖了两间草房存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手里也有了些积蓄,他想再挖些参,多积些银子好回山东。今天一早自己进了深山,挖了一株大人参,很值些银子,不想在下山的路上被强人一棍子打昏,劫去了人参。


小黑龙听了老人的叙说,对老人更觉得亲切:“老伯,我也是山东人,家在滕县的小坞沟村。”老人一阵狂喜:“这可好了,咱爷俩更不外气了。走!到我屋里啦呱去”。老人的茅屋离这里不远,小黑龙搀扶着老人,不大会就到了。老人置好酒备好饭,二人对面落座,边喝边啦起来。小黑龙架不住老人的盛情恭让,酒多喝了几杯,想到母亲为生他而死,自己又无家可归,就掉下泪来。老人好纳闷,就问道:“恩人有何心事?不妨说与小老儿,或许我能帮上忙。”小黑龙就将实情相告。老人听了大惊,纳头便拜:“小老头儿肉眼凡胎,不识上仙真面,该死!该死!”小黑龙倒被老头逗笑了,急忙扶起老人:“老伯!我虽是龙,可有姓,姓占百家姓第四个字;有家,家在人间村舍中;有父,父是平民庄稼汉;有母,母是农家贫穷女。不是和您一样吗?只是我体形怪异,离水不行,可恨那白龙不容我住。”


老人听小黑龙这么说,也不害怕了:“我能帮你什么忙?”


小黑龙想了想说,“倒是能帮大忙,只是您上了年纪,我不忍劳烦您。”


“快甭这样说,您救了我,我正该报答。”


“老伯,那白龙虽然骁勇,您要相助,咱俩个还战不过他一个?!”


“哎呀呀,上仙说哪里话。我不会腾云驾雾,又不能入江吞水,不会用兵器,不会施法术,如何近得那白龙?”   “这我知道,您只需这么这么……就行了!”


“这却容易!”


第二天,他们准备停当,小黑龙跃进江中现了原身去找白龙。


白龙出了水府,见是小黑龙,哈哈大笑:“我手下败将,莫非复来送死?”


小黑龙正色道:“此次和你决一死战,分个高低,要是败给你,我情愿躺你面前,让你碎尸万段。”


白龙更加得意:“好!君子口里无戏言。即是这样,我也立个誓:你要赢了我,我就远走他乡,决不复回,把这水府永远让给你。”


二龙击手打掌后,就拉开架势打了起来。他们跳上翻下,忽东忽西,搅得泥沙泛起,江水沸腾。他们各自用着全身的力气,使着全身的解数。二龙相斗,真是一场恶战。


站在江岸上的老人,见江水象开了锅,知是小黑龙和小白龙开了战。两眼就盯着江面,不一会儿,“呼啦”翻起了白浪,他急将石灰撒下。又过了会儿,黑浪掀起,他赶忙将馍馍扔过去。就这样,他不时地向江里撒石灰、丢馍馍。二龙在江里拼命厮杀,白龙见小黑龙要浮上水,就想窜过去压住他,刚抬头就被石灰迷了眼睛。小黑龙觉得饿了,趁白龙揉眼之机,往上一窜,张口吃下老人丢下的馍馍,顿时有了力气。如此大战三天三夜,小黑龙不时吃着馍馍,力气有增无减,越战越勇;白龙被石灰多次迷眼,肚子又饿,渐渐力不能支,最后只好败阵,窜出江面,腾在空中,驾云施风,暴雨隐着身形,奔他乡逃命去了。


白龙败逃,黑龙入主,因此人们就把白龙江改叫黑龙江了。


一天,小黑龙召集虾兵蟹将,分拨了职守,打发他们各行其是去了。他便坐在珊瑚椅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就眯瞪着了。他这一眯瞪就是半个多月,醒后想起了挖参老人,就急急忙忙出离水府,上得岸来,依旧变作黑衣少年,走到老人住所,只见屋门虚掩,屋里空空,老人已回山东多天了。


不知不觉,小黑龙镇守黑龙江快一年了。这天小黑龙巡江归来,摸摸自己头上渐渐长大的角,想起自己明天就满周岁,也是母亲去逝的一周年,不由得泪如雨下。他忙备了祭物,出江西,升空中,急向家中奔去。


他在小坞沟上空按落云头,依旧变作黑衣少年,找到娘的坟子,摆上香烛果盏,倒满酒杯,双膝跪下,祭奠亡母。洒过酒,烧化了纸钱,接着磕了三个头,哭了好长时辰,才又腾在空中,复了龙身回转黑龙江。


人们见暴风雨中一条秃尾巴的龙在上空中盘旋,知是李家生的那条小黑龙,人们都叫他秃尾巴老李。又发现李老好妻子的坟头没淋雨,周围也是干干的,知是秃尾巴老李来上坟。据说,大清康熙年间一场大雨过后,有人在李老好之妻坟前还拾到过金酒瓶子银酒壶呢。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把个水族和整条江治理得有条有理。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他自己生活得也很惬意,只是时时思念去世的母亲和那采药的老人。为了表示他对家乡人的思念和敬重,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他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呢。


:

【本文标题和网址】秃尾巴老李的真实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山东人闯关东) www.chun1983.cn/cjxs/121689.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