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十二生肖的由来故事简介(十二生肖的由来及故事)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科普 /  2023-05-08 14:50:02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十二生肖的由来故事简介(十二生肖的由来及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569个字,大小约为38KB,预计浏览完需要2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终于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来历,全了!(值得收藏)

年长者的精神家园


掌上伙伴,伴您夕阳



你肯定知道自己的属相
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来看看吧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古人依据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来安排的,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1.老鼠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2.牛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老虎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4.兔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5.龙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6.蛇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7.马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8.羊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9.猴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10.鸡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11.狗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12.猪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看完真的是涨知识了分享给朋友看看吧

精彩推荐


一夜之间所有50、60后都在看这封信,看哭了!


开怀大笑的人更年轻!送你6个笑话让你天天开心!



商务合作:15045033086


老年日报办公室:(0451)84649511


老人热线:(0451)84692331


十二生肖都咋来的?为啥鼠是第一个?怎么没猫?


时间慢慢向前走,春节即将来临。按照生肖纪年的说法,2020年应该是农历鼠年。同样,按照出生年份来算,我们也都有一个“属相”。那么,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老鼠会排在首位呢?


生肖的“演化史”:先秦时已有相关记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资料图:图为鼠年元素灯组。 俞靖 摄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到了汉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东汉时期,王充写了一部《论衡》,其中提到:“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写明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随着时间流逝,有关十二生肖的说法不断完善,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流传至今。


比如,南朝时,沈炯写过一首《十二属》,诗中写道:“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蠢官悠哉。”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有关生肖的掌故,人们总能聊上几句,但它们的由来却尚无定论。


资料图:展览上鼠年吉祥剪纸夺人眼球。 汤彦俊 摄


有一种说法认为,生肖文化起源于图腾文化,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上古以来,不同部落有自己崇拜的动物,例如牛是农耕社会的象征,相传神农氏炎帝是“牛头人身”,所以炎帝的后裔就以牛为图腾。


还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很差,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的自身安全,人们也会感到恐惧……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十二生肖既与真实动物有关,也有“天文学”背景,与古人对星象的联想有关系。午马、辰龙、寅虎,就与这些星座的形象有关系。


当然,还有“十二生肖是外来的”等说法,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老鼠因何排在十二生肖首位?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点讨人嫌的老鼠,在其中名列榜首,这是啥原因?


资料图:卡通老鼠造型的彩灯很是醒目。 泱波 摄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从一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作出解释。天地混沌一片时,鼠类正好在时近夜半时出来活动,将天地咬出一道缝隙,就是“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开天辟地后,人们要种田为生,牛在那时是耕田的主力,所以丑对应牛等等。


中国民间则认为,老鼠繁殖力强,古人期待生命的繁衍、大家庭子孙兴旺,于是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清末画家任预的《十二生肖图册》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籽”与“子”音同,也代表“多子”。


以前还有一个问题很有趣:十二生肖里为何没有猫?其实答案很简单,猫原产于埃及,十二生肖已经定型以后才传入中国,所以没办法列入其中。


传说与故事中的生肖鼠


不过,老鼠在古代传说、故事或者书中也并不总是贼头贼脑的形象。


资料图:南京秦淮花灯传承艺人曹真荣展示他设计制作的“掌中鼠”迷你花灯。泱波 摄


还有清代晚期的一本小说,名字叫《八仙全传》,其中也提到一个与老鼠有关的传说:在一次大水灾中,桥梁被冲毁,有老鼠衔枝搭桥救人,最后耗尽力气被大水吞没。仙人被感动了,赐给老鼠一枚仙果,并收其为徒,最终帮助老鼠成仙得道。


另外,清代有一本书叫《梦园丛说》,记载粤东有一种玩具叫“钱鼠”,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一些地方以此声为吉祥之兆。在寓意吉祥的年画、剪纸、花灯中,也有老鼠形象。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各自拥有丰富的传说,后来逐渐与一些民间信仰观念融合。现代社会,它们也被视作春节的吉祥物。(记者 上官云)


【属相文化】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提要: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吧!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吧!


老鼠赚老大


话说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


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猪的搬弄是非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十二属相,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老鼠第一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山中虎王,海中龙王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众动物忙向龙和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海中之王,统管天下。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


从此,苍龙戴上了桂冠。老虎、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龙兔赛跑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该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就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比赛跑吧,让猎狗来做你们的裁判员。”狗和鸡素来不和,它见鸡讨好龙,便想借机捉弄它们一下,它选了条荆棘丛生的跑道,暗地里对兔说:“你的尾巴太长了,会妨碍比赛的,要忍痛割爱。”它给兔子剪断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点尾巴根。


比赛开始了,苍龙腾云驾雾,片刻间就飞到了前面去了,可是,当跑到灌木丛中时角就被树藤挂住了,怎么也摘不下来。野兔一蹿十八个垅,一口气跑到了终点。黑猪不顾众动物的反对,把兔子排在了苍龙之前老虎之后。


狗兔之争


狗去给野兔贺喜,它向兔卖好说:“要是不选这样的跑道,不帮你割断尾巴,你哪有今天的胜利呀。”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听了狗的话,撇着三瓣嘴说:“哼!我是凭本领取胜的,没有你,我还丢不了这条漂亮的尾巴呢!”狗一听,眼都气红了,它说:“既然你有本领,那咱们也遛一遭!”


野兔傲慢地说:“这有什么难,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请你啃骨头。”说着就得意洋洋地跑起来。猎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样地追了上去。不一会儿,就撵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边吃一边说:“好了,这下该我啃骨头了。”为这事,狗也受了处分,被排到最后头。从之后,狗和兔子之间有了不解的仇恨,猎狗经常帮助人们上山逮野兔。


公鸡失双角


苍龙比赛失败后,经常背地里抱怨那对鸡角挂累了它,公鸡听到了又后悔又伤心,它来到海边对龙说:“龙哥哥,既然这两只角对你毫无益处,那就请你还给我吧。”龙狡猾地说:“这双角虽然害了我,但能装饰我的仪表,还你不难,要等太阳出西山,月亮下东海。”


说完,便一个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鸡信以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盼望太阳从西山出来,还不时伸长脖子,向大海呼叫:“龙哥--哥!角--还--我……”。从此,公鸡失去了两只角,也被排在后头。


杂技表演定排位


只剩下猴、蛇、马、羊、猪的排位没有确定了。猪又别有用心地煽动起来:“猴弟是陆上的杂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们谁先谁后呢?”经过一番议论,它们决定再到人间进行一次民间测验,进行杂技表演。青蛇邀了马,猴子邀了山羊,让它俩帮助做服装道具。


当时,蛇腹下有十二条腿,行走起来又笨又慢。马是个助人为乐的实干家,它不声不响地用薄皮给蛇做了一身去筒龙衣,龙衣上面用马鬃编了方格花纹,煞是好看。马双从腹下刮了一层油脂涂在龙衣上,使龙衣非常滑腻。青蛇穿上龙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灵敏又美观。从此之后,蛇没有了脚,用滑行前进。


山羊平时就讨厌猴子,嫌它整天蹿上跳下,给它踩坏了青草,所以对猴子的帮助不那么热心,猴子想弥补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请你剪给我一点绒毛,让我补补后腚吧。”山羊不高兴地说:“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凭这身宝衣呢!”猴子没办法,只好仍旧光着腚。


比赛那天,青蛇披着龙衣,一会儿在树枝上盘卷如藤,一会儿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头颈,只用尾尖着地,表演各种杂技,人们连连喝彩。


轮到猴子表演了,只见它攀杠子、荡秋千,也赢来不少喝采,当表演到“倒挂竹帘”时,猴子用尾尖卷在树枝上,头朝下做起各种惊险动作,忽听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着火了!”人们都大声哄笑起来。猴子向来护短,它脸红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听“扑通”一声,头朝下跌了个满脸花。


就这样,青蛇和红马排在了前头,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头。


黑猪被贬


猪的私心给众动物排完座次,猪把自己写在最前头,心里说:“这回可是我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时候了!”猪来到灵霄殿,见了玉帝。玉帝接过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就把前面黑猪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头。


于是,玉帝让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写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谕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间发布。倒霉的猪排选已定,玉帝怒气未消,又给猪批几句话:“无用蠢才,颠倒黑白。罚去吃屡,一年一宰”。


黑猪被贬,一下子气了个大肚子。它终日躺在茅窝里,再也懒得管闲事了。可是,有时仍然心里发痒,按捺不住,用嘴巴拱这拱那,拨弄是非。


猫与鼠的仇恨


老鼠回到家里,高兴地捋着三根半胡须跳起舞来,把熟睡的花猫惊醒了。花猫问:“还不到时候吗?”


老鼠说:“早过了,咱还争了第一呢!”鼠向花猫绘声绘色地吹嘘起自己的乖巧。


花猫恼悔地说:“我再三跟你说过,你怎么不叫我一声呢?”


老鼠却抢白花猫说:“我叫你去?你没准会抢了我的位置呢!”猫一听,气得长须倒竖,杏眼圆睁,它张开锋利的爪子,一个箭步扑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其实文人郭沫若,也提及过“生肖外来说”的观念。只不过另一种“生肖源于中国说”,还是占据着时代的主流。


那么十二生肖,到底是不是源自中国的本土文化?而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又有什么事实依据呢?


生肖故事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些词汇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存在。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都充满了中华传统的趣味性。尤其是十二生肖之首的鼠,曾经也是很多孩子们心中的谜题。一只小小的老鼠,怎么会排在十二生肖之首呢?


有一段传统的故事,就曾站在艺术性的角度上,去介绍了十二生肖的


它们的关系非常要好,总在一起喝酒吃饭,休闲玩耍,猫也像是个老大哥一样,很照顾自己的鼠老弟。


在某一天,玉皇大帝下达了一道旨意说:“让天上和地下所有的动物,明天来凌霄殿中选拔出十二生肖。”


猫大哥有点懒,非常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出门。它想去参加这次选拔,却又怕自己睡过头。


于是鼠老弟的作用就出来了,在一次饭局上,猫大哥对他说:“老弟啊,明天玉皇大帝要选十二生肖。你天天起来得特别早,要是我睡过头了,你可一定要记得叫我啊。”




鼠老弟打了一个饱嗝,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猫大哥,包在我身上,明天我肯定叫你早点起床。”


这两个兄弟喝完,便直接去睡觉了。到了凌晨时刻,鼠老弟突然醒了酒,便想出门方便一下。


在这个时候,鼠老弟一开门就遇到了老黄牛。大家都是邻居,见面肯定是要打个招呼的。于是,鼠老弟便和老黄牛说:“这么早就出门?你这是有什么事吗?”


老黄牛回答道:“这不是玉皇大帝要选十二生肖,路途特别远,我得早点出门啊!要不然肯定会迟到的。”


鼠老弟一听,便想着路途遥远,自己的小身体也没有那些大家伙们快。于是,他便提出和老黄牛一起走,搭一个顺风车。而猫大哥还在睡觉,鼠老弟也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等到了天庭以后,玉皇大帝惊讶地说:“你一个小小的老鼠,竟然能来得这么早!很不容易啊,你就排在第一位吧。”


于是,老鼠变成了十二生肖之首。而老黄牛则排在了第二位。也是在这个时候,精神抖擞的老虎也进来了。


玉皇大帝看见老虎的模样,对他也是喜爱得不得了,便直接把他排在了第三位。接下来的时间里,基本上所有的动物都陆续抵达了。


不能按照名次来分,就只能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了。玉皇大帝看了看兔子,就想到了玉兔和嫦娥,于是,兔子就排在了第四位。


到第五个的时候,旁边的仙官出言提醒说:“人间的动物已经有四个了,我们应该选一个天上的。”


玉皇大帝看了看龙,觉得它是威能最广大的一个,也是天上的动物,便将其排在了第五位。


天上有龙,地上自然要有条小蛇了。于是,蛇就被排在了第六位。紧接着,一头长着翅膀的天马。出现在了玉皇大帝的面前。


天马英姿飒爽,能飞能跑,还能在水里游。在这种情况下,马就被排在第七位。到了第八个动物的时候,玉皇大帝又想到了素有吉祥之称的羊。


中国有一成语叫“三羊开泰”,也可以看得出它吉祥的意味。而且这只神羊,还曾经为吃不饱饭的百姓,送去了食物的种子。玉帝感念它的功德,便让他成了第八位。


评论意见

十二生肖的第九位,被玉皇大帝封给了猴子。据说在它对应的时辰里,是猴子最为活跃的时刻,所以便把“申猴”封给了它。


而大公鸡鸣叫报晓的故事,是平常生活都会遇见的。它像个太阳一样,提醒人们天亮了要出去劳作,也非常地不容易。玉皇大帝便让鸡成为了第十位。


紧接着,玉皇大帝又把目光放在了狗的身上。他想着二郎神也有一只哮天犬,而狗的品性也特别忠诚。所以,狗就成为第十一位。


到了最后一位的时候,玉皇大帝就有些难办了,他想了想,突然看到了猪。


玉皇大帝说道:“想当初我得道成仙的时候,家里面的动物全带上了,唯独落下了猪,我今天就给他一个补偿吧。”


在这种情况下,猪就成为了最后一个生肖。十二生肖确定以后,鼠老弟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到这个时候,鼠老弟才想起来猫大哥的事。他愧疚万分,只能和猫大哥实话实说,希望能得到它的原谅。


猫大哥气坏了,它要是和鼠老弟早点去,就能选得上十二生肖。结果鼠老弟把他忘了,从此以后,猫大哥便一直追着鼠老弟打,只为了出心中的这口恶心。


到此为止,中国充满艺术色彩的十二生肖起源故事之一,便结束了。它解释了十二生肖的由来,又巧妙地讲述了猫鼠不和的典故。


当然了,这只是比较传奇的故事,也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至于真正的起源根据,实在是无法考证的。


不过有很多出土的古代文献中,也都曾记载过十二生肖的故事。它们与十二时辰对应,又和十二地支有着联系。


直至今日,专家们也一直没有研究出十二生肖真正的起源在哪里。但是新疆的那位李院长,也给出了相应的看法。


李院长在研究外国历史文化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突厥语词典》中,曾经记载了一个“鼠年”的神话。


相传在公元11世纪,曾经发生了异常的气候变化,天气突然变得很寒冷。突厥人为了躲避天灾,便带着牲畜和家产开始迁移。


在迁移的过程中,突厥人忘记了时间。为了给新生的孩子确定时间和年份,他们便找了十二种动物,让其在河中进行游泳,而当时老鼠游得最快,所以那一年便被称为鼠年。


但是李院长这个传奇的发现,很快就被证明是不可信的。在史料的记载中,公元8世纪时期,他所说的人种便已经灭亡了。


在这个证据下,李院长所谓的突厥人带来生肖的传说,也就变得不可靠了。突厥人都死在了更早的时期,又怎么会把十二生肖带到中国来。


而且突厥人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连猴子都很少看见,又怎么可能知道龙是什么。不过在我国境内,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中,也有很多残缺和令人迷惑的地方。


科学界普遍认为,十二生肖就是根据地支,时辰,或者是气节等等来划分的。但是李院长又有了不同的观点。


李院长说:“十二生肖所流传的依据,不应该是根据这些因素。而是古巴比伦人的黄道十二宫,来确定这个生肖起源。”


而古巴比伦提出的那个时间概念,确实比中国可考证的十二生肖要早一段时间。所以李院长便认为,是古巴比伦人将这个观念传入到了中国。


黄道十二宫


中国文化

文人郭沫若,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曾经说生肖的起源,是经由古印度传到中国。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异域文化的偏差,所以才演变成了现在的十二生肖。


郭沫若说的是在西汉时期,生肖学随着古印度佛教,一同传入到了中国地区。他说得有理有据,还举出了生肖和星座之间的联系。


但是在郭沫若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翻它的推论。在他临终前的那几年,中国的考古过程中,发现了战国时期以及至秦国时期的文献。


在文献中,可以看到明确的记载。早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广为流通的十二生肖。而那个时期的印度,或许还在完善着自己的种姓制度,更不要说将佛教和生肖学传入中国了。


而且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生肖也并不是对应时辰那么简单。不少著名的诗人,都曾将十二生肖的典故,融入到自己的诗词创作当中。


每个动物都代表着一种品种,而每一年出生的人,似乎都有着对应的特点和专业。这是中国多年来凝聚出来的文化,它具备着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


对于每一位华夏子孙来说,十二生肖只要被提起,就很容易让人理解,因为这些动物,几乎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十二生肖之中,只有“龙”这个生物,是没有在当下社会中出现过的。但是关于龙的传说,却一直在中华文化中连绵不绝地延续着。


而且关于古代时期的十二生肖记载,几乎和当下所流传的完全一致。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推断,因为一些文字上的变化,或者字面上的含义有些不同,但是他们所指代的动物,基本上是一致的。


李院长和文人郭沫若所提出的“生肖外来说”,也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的。郭沫若所提到的原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叙述的:


“此肖兽之制不限于东方,印度、巴比伦、希腊、埃及均有之,而其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殆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是也。”


或许李院长,也是在郭沫若的基础上,才有了一番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在清朝时期叫做赵翼的,也说过这种“生肖外来说”观点。


所以文人郭沫若,也很可能是清人的基础上,研究出了自己的“生肖外来说”。不过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他们所提出的理念和观点,都已经有些站不住脚了。


唐代十二生肖像


在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在公元前217年,便有秦朝时期的文献《日书》,详细地记录了十二生肖的故事。


它所记载的并不是十二生肖的起源,而是在这个时期,十二生肖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观念。它们对应着时间,形状,甚至是颜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这也可以证明,早于秦朝之前,十二生肖便完好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了。而且,无论是哪种异域文化的传播,都会在中国境内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融合和发展。


如果在这个根据上追溯下去,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外来学说的观念,绝对是没有本地学说要可靠的。


而且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的文化完整地流传了下来。在公元前100年间,另外“三大文明”,都没有关于十二生肖可信的记载。


除了这三大文明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的文化底蕴相媲美。更不用说将十二生肖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国境内。


如果说是中国将十二生肖传到了外国,还是有很多明确可信的记载。


古巴比伦与古印度的生肖传说虽然古老,但是它们在与中国进行交流时,已经是秦朝以后的事了。这种说法,还是有些不太可信。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完全确信,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在秦朝时期就已经较为成熟。


他的起源时期难以考证,但是根据目前的资料和文献看来,他是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绝非李院长所说的外国文化。


就算追溯到上古神话时期,还是中国开创的文化最早。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神话界,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观念,在当下是无法动摇的!




参考资料:


1. 十二生肖 源于中国还是舶来品{广州日报}


十二生肖的真实来历,跟你想象的可不一样哦

中国十二生肖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记年发,用十二个不同的动物来代表年份。


可是很多的人不知道中国这个十二生肖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用这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年份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就是玉帝要选拔十二种动物座位生肖,于是动物们展开了一场生肖争夺大战。猫和老鼠原本是好朋友,说好的第二天谁先醒来就叫醒另一个,可是第二天老鼠先醒来,偷偷的跑去参加生肖比赛了,等猫醒来发现玉帝已经选好了十二生肖。从此之后猫和老鼠就成为了死敌。


当然这个只是神话故事而已。


其实真正的十二生肖来历应该是古人根据熟悉的动物们的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


起先,人们发现了动物们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发明了十二时辰,分别如下:


1、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2、丑时:


鸡鸣,也被称为野鸡:十二小时的第二个小时。 (北京时间1:00至3:00)。


早上1点到3点很丑。牛习惯于晚上放牧。农民通常在晚上醒来喂牛,因此被称为“丑牛”。


3、寅时:


平淡,也称为黎明,早晨,白天等:小时是指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时间。 (北京时间3:00至5:00)。


从凌晨3点到凌晨5点,是尹茵。这时,昼夜行走的老虎最猛。古人此时经常听到虎啸,因此被称为“寅虎”


4、卯时:


日出,也称为太阳的开始,破晓,升起的太阳等:是指太阳刚出现,升起的时间。 (北京时间5:00至7:00)。


清晨5点至7点。黎明时分,兔子从巢里出来,他们喜欢吃草和晨露,所以被称为“卯兔”。


5、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6、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7、午时:


喂食时间,又称日浦,西施等:(北京时间15点至17点)。


申请时间为3:00 pm至5:00 pm。太阳向西,此时猴子在哭泣,因此被称为“午猴”。


8、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9、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10、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11、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12、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这个十二时辰刚好对应十二生肖,人们用十二时辰记录一天的时间,对应的就用十二生肖记录年份。于是就有了鼠年、牛年等等。


用动物记年法非常好记而且有意思,所以就一直流传至今!


《十二属诗》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中国十二生肖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记年发,用十二个不同的动物来代表年份。


可是很多的人不知道中国这个十二生肖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用这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年份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就是玉帝要选拔十二种动物座位生肖,于是动物们展开了一场生肖争夺大战。猫和老鼠原本是好朋友,说好的第二天谁先醒来就叫醒另一个,可是第二天老鼠先醒来,偷偷的跑去参加生肖比赛了,等猫醒来发现玉帝已经选好了十二生肖。从此之后猫和老鼠就成为了死敌。


当然这个只是神话故事而已。


其实真正的十二生肖来历应该是古人根据熟悉的动物们的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


起先,人们发现了动物们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发明了十二时辰,分别如下:


1、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2、丑时:


鸡鸣,也被称为野鸡:十二小时的第二个小时。 (北京时间1:00至3:00)。


早上1点到3点很丑。牛习惯于晚上放牧。农民通常在晚上醒来喂牛,因此被称为“丑牛”。


3、寅时:


平淡,也称为黎明,早晨,白天等:小时是指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时间。 (北京时间3:00至5:00)。


从凌晨3点到凌晨5点,是尹茵。这时,昼夜行走的老虎最猛。古人此时经常听到虎啸,因此被称为“寅虎”


4、卯时:


日出,也称为太阳的开始,破晓,升起的太阳等:是指太阳刚出现,升起的时间。 (北京时间5:00至7:00)。


清晨5点至7点。黎明时分,兔子从巢里出来,他们喜欢吃草和晨露,所以被称为“卯兔”。


5、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6、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7、午时:


喂食时间,又称日浦,西施等:(北京时间15点至17点)。


申请时间为3:00 pm至5:00 pm。太阳向西,此时猴子在哭泣,因此被称为“午猴”。


8、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9、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10、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11、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12、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这个十二时辰刚好对应十二生肖,人们用十二时辰记录一天的时间,对应的就用十二生肖记录年份。于是就有了鼠年、牛年等等。


用动物记年法非常好记而且有意思,所以就一直流传至今!


《十二属诗》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

【本文标题和网址】十二生肖的由来故事简介(十二生肖的由来及故事) www.chun1983.cn/cjxs/121314.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