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723个字,大小约为34KB,预计浏览完需要20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先秦(4) 汉(2) 唐(8) 宋(1) 近代(1)
李白(3) 岑参(1) 杜甫(1) 李贺(1) 李益(1) 刘彻(2) 张炎(1) 万楚(1) 王鹏运(1)诗经(4)
1
[先秦]
诗经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2
[先秦]
诗经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3
[先秦]
诗经
驷驖[1]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2]车鸾镳,载猃歇骄。
4
[先秦]
诗经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榖,诒孙子。于胥乐兮!
5
[唐]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6
[唐]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7
[唐]
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8
[唐]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9
[唐]
李益
争场看斗鸡,白鼻紫骝嘶。漳水春闺晚,丛台日向低。
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为谢红梁燕,年年妾独栖。
10
[唐]
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11
[唐]
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12
[唐]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13
[宋]
张炎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14
[汉]
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15
[汉]
刘彻
天马徕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16
[近代]
王鹏运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4、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6、茸茸春草天涯。——张炎《清平乐·平原放马》
7、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8、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9、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李白《白马篇》
10、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1、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李白《发白马》
12、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
13、鸦唤起,马_行。——赵长卿《更漏子·烛消红》
14、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柳恽《七夕穿针》
15、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16、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17、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8、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李颀《古塞下曲》
19、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岑参《登古邺城》
20、乱絮飞钱迎马首。——李好古《清平乐·瓜洲渡口》
21、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22、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刘彻《天马二首·其一》
23、停嘶骑、歌眉送意。——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24、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岑参《送人赴安西》
25、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26、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27、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李白《白马篇》
28、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29、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30、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杨广《纪辽东二首》
3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32、马上离魂衣上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33、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34、少年鞍马适相宜。——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35、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36、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张炎《清平乐·平原放马》
37、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李贺《开愁歌》
38、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李贺《塞下曲》
39、勇趁军声曾汗血。——张炎《清平乐·平原放马》
40、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卢照邻《战城南》
41、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42、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3、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贺铸《画眉郎·雪絮雕章》
44、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45、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46、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王磐《古蟾宫·元宵》
47、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48、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49、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適《夜别韦司士》
50、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51、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52、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53、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朱彝尊《出居庸关》
54、秋风揽辔下边城,万里河流绕骑清。——崔允《花马池咏》
55、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56、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57、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58、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59、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60、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61、便匹马、蹴踏高秋。——吴泳《上西平·送陈舍人》
62、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63、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温庭筠《寒食日作》
64、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65、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裴说《塞上曲》
31首耳熟能详的“马”诗词名句回顾,玩诗词游戏“飞花令”用。你的诗词储备超乎你的想象: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碛中作》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辛弃疾《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王维《送别》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辛弃疾《卜算子》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温庭筠《过五丈原》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十岁裁诗走马城,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杜甫《白帝》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辛弃疾《卜算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辛弃疾《满江红》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辛弃疾《声声慢.滁州旅次》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是不是大部分都认识,意识到自己丰富的诗词储备量,提高自信心,就要看这类文章,哈哈。玩“飞花令”等诗词游戏,最重要的是自信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其实我们平常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对吧。
我想,在唐代的诗人里,除了李白以外,应该没有哪个诗人能像李贺一样有一身傲骨。他一直以皇室宗族后裔自居。他和杜甫一样有着强烈的渴求知遇之心。但不幸的是,只因父亲名字中有“晋肃”二字,犯了天子之讳,他的科举求仕之路便从此断绝了。
没有了前途,他便将一腔热血和不忿之气融入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风深沉郁勃,奇曲晦奥,有一股超现实的绮丽瑰逸之情。物不平则鸣!于是,李贺一连写了23首马诗。只是,这些马和他一样失意,不是“骏骨折西风”就是“骈死于槽枥”,一片哀嚎,令人不忍卒读。
唯有其五《马诗》中的这匹马膘肥体壮,飞奔疾驰,充满昂扬之气。尤其是诗作开篇二句,意境唯美,景色壮丽,令人称绝!这首诗是23首《马诗》唯一一首令人稍感欢快振奋的作品,短小精悍,个性十足,堪称千古佳作。
马诗 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首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如同一幅壮美的边塞画卷一样。画上是一片茫茫大漠,一弯如钩新月照耀着这片寂静广阔的土地。月光下,大漠雪白,冷寂无声。简简单单10个字,没有典故,没有艰涩难懂的词语,只是用了两个比喻句,就为‘马’的出现造足了气势。试想在这样辽阔无边,寂静无声的环境中奔驰的马,一定不是瘦弱无力的老马,而是一匹体格健壮,充满雄心壮志的骏马。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字字振奋,句句昂扬。这匹来自大漠和燕山的骏马,它深深渴望在如雪的大漠边塞撒蹄奔腾,它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生命中的伯乐早日出现,给它戴上威武的辔头,快意踏清秋。一个“清秋”让诗作无形中多了一股劲健爽朗之气,一扫李贺其他《马诗》中的落寞衰老之相。
这首诗虽然不是李贺诗风的代表作,但贯穿在诗中的那种对功名的强烈渴望却是一以贯之的。因为命运的不公,他无缘科考,唯有将一生心血倾注于诗歌创作中。他以毕生精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他唯一的灵魂之音。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然而,天妒英才,命运最后却给了他一个十分不幸的结局,27岁时李贺便英年早逝了。真一生愁谢如枯兰,半世坎坷难尽言。这匹马,时刻都在李贺心中飞奔。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唯有在那片如梦似幻的大漠,李贺才能展开眉头,露出轻松愉悦的笑容。
(注:文总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
晚春春水鸳鸯美诗六首:江南三月春水长,船头惊起双鸳鸯
先秦时代即有鸳鸯的文字记录,诗经有”鸳鸯于飞”,这是周朝祝福爱情的诗章,证明周朝时,人们就把鸳鸯当作吉祥的鸟儿,而不是食品。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能够允许鸳鸯栖息在房梁上,看鸳鸯偎依并且将嘴巴伸入对方的翅膀下,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环境。通常鸳鸯胆小怯人。鸳鸯的定位,是人们从上古时就愿意保护欣赏而不是捕杀的特殊鸟类,因为它们不仅华美,而且恩爱,击中了人们最柔软的心地。
“鸳”指的是雄鸟 ,“鸯”指的是雌鸟,它们结伴生长守护,雄鸳鸯特别美丽,有华丽的羽毛,白色的眉纹,漂亮的头冠,竖起的黄色的帆羽,而雌鸳鸯温顺优雅,它们成双成对,形影不离。一起戏水,一起筑巢,一起抚育后代,十分恩爱。
而鸳鸯亲水,巢居在水泽地带,经常在水中嬉戏之后,双双回到树上的洞穴。
所以鸳鸯往往和水联系在一起。
农历晚春三月和早夏,天气温暖,春水满溢,是鸳鸯们最为活跃的时期。
人们保护鸳鸯,并将鸳鸯图形图案运用到生活里,比如随州战国曾侯乙的墓中出土了精致的鸳鸯漆盒,而汉朝的诗赋里多有鸳鸯。 汉 朝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是说的丝绸上的图案就是鸳鸯。
到了唐朝,繁荣稳定,城市园林建设中,也往往营造山林绿水,以吸引鸳鸯。
春水鸳鸯,成为常见的动人的春天的景色,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感情的向往。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初唐 · 刘希夷 《公子行 》节录
这是写长安城流水桥上的青春公子,晚春三月,锦衣出游,他骑马走上了天津桥,那马叫的声音,显示着骏马青年的英俊,而桥下的碧波流水,倒映着他俊朗的身影。
那河边的珠帘卷起,有妙龄女郎被他吸引,嫦娥一样的姑娘脸庞目光向着它,而此时河边正是蝴蝶双飞在花草上,那河边还有悠闲恩爱的一对鸳鸯,正在散步。
这首诗的生动在于,池边是徘徊的恩爱鸳鸯,草间是蝴蝶,一场人间的爱情万事俱备,临界在发生点,猜猜,那个男子发现了女孩没有?
或者爱情早已经发生,他嗒嗒的马蹄正是归人,不是过客。
当他的马下得桥来,只怕河边的鸳鸯已经游到水中,谁是谁的观众?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北宋 · 贺铸《 东城送客马上》
这是春天去城外送别朋友,他们骑马走的不是水路,而是官道。
郊外的水上,有着渔船生火做饭,一道青烟升上了河面。
这是生活在水上的夫妻,男的捕鱼,女的做饭,虽然生存艰辛,却也有阳光下一瞬动人人家烟火气和温暖。而这春天的水上,在船的附近,还游弋着两只鸳鸯。
这其实也是暗示着水上人家的生活,虽然清苦,却恩爱相守,别有温馨。
那船上还有孩子,唱着沧浪曲渔舟歌,他好奇看着岸上骑马的客官,风尘仆仆,面带疲惫。
谁比谁更幸福,又谁比谁更不幸?
颠沛在路上的行人,自然是为了理想前程再奔波,经济境况应该是好于这样清寒的水上人家的。但是人在某一瞬,会打动于别人的幸福,照见自己的缺失。
池塘有鸳鸯,而我,却在他乡。
”墙外见鸳鸯,双双春水塘。
归来情脉脉,无绪理残妆。“宋 · 龚况《古乐府 其二 》
这首诗看起来直白,但是却把酸意写得如同此时的梅子一样青涩。
一个女子,去院落外散步,看见墙外池塘中的鸳鸯。
她一定是喜欢鸳鸯,开心看了很久,看着它们游到东,游到西,又双双戏水,梳理羽毛,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只是回来后,还在回想鸳鸯美丽的样子,甚至自己也有代入感,比如要是有个朋友,有个形影不离的玩伴该有多好。回到寂寞中,骤然失落了。
也许唤起了女孩子渴望恋爱,摆脱孤独的愿望。
也许是年轻的少妇,想到了自己不能团圆相守的丈夫。
宋朝对女性的约束日渐苛刻,她们无论是未婚还是已婚,都大半局限在庭院闺阁,很少能参与社会交往和活动,而这样的不足往往转化成对爱和朋友的深情渴望。
这首诗看起来明丽,却包含宋朝女子青春的酸楚。她们是连鸳鸯都不如,漫长的一生,有多少人能够长久陪伴?她们的青春往往自开自落,没有真正的欢悦和长久的相守。
”江南三月春水长,葡萄泼醅春正香。
画船载酒看春去,船头惊起双鸳鸯。
鸳鸯双飞过江去,江花如雪接江树。
吴姬歌断望欲迷,不知今夜栖何处?
夜深酒醒江月寒,忆君西塞何当还。“元末明初 · 张著《江南曲》
江南三月是春水正美的时段,江南有三月踏青的风俗。此时葡萄酿酒的春酒正香,许多人带着酒水,租上画船,去湖上亲水游玩。
这中间有少女,也有少妇吧。那船头行进,惊起了湖面的一对鸳鸯。
只看见鸳鸯双双飞起,飞过了江面,而江对面盛开的是此时的白色的花树,是梨花还是此时飘絮的柳树呢?
那江南的少妇望着远去的鸳鸯,在想,鸳鸯晚上是睡在什么地方,而她在远方的丈夫,今夜会在哪里住宿?西塞山,是指的西边关塞,女子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从历代见闻和传言里,也知道那个地方苦寒。她的他今夜是住在什么样不堪的地方呢?
眼前依然是人里的热闹,画舫中歌舞动人,热闹非常,只是她从热闹里转过身,去了船边,风吹了酒醒,爱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你知道那鸳鸯吗?它们无论飞到哪,也是一起的,可是我没有翅膀,飞不过万水千山。
”春江沉沉春水满,柳条拂水蒲芽短。
鸳鸯睡美不畏人,日色迟迟素沙暖。“· 元末明初释宗泐 《春江曲》
到底僧人的眼睛和心地更加淡然明丽。
他眼中的春江,如诗如画,清丽蓬勃。
春江水是沉沉碧绿,那是因为此时春水满涨,沿岸绿色深浓。
那柳条已经垂到了水面,而菖蒲也开始茁壮成长。
这是晚春的江边,艳阳高照,一片春和景明的晚春之美。
那鸳鸯们居然也放松了警惕,双双睡在白天的沙洲上,看它们那慵懒的甜美的睡觉的样子,只怕捉了去,它们也懒得动弹。
然而这正是晚春一种春慵之美。暴晴的太阳,温暖的空气,不但使人放松,也使得一向敏感的鸳鸯们松弛。好个清和太平的春天。
”欲下丹青笔,临池画春水。
两两间鸳鸯,鸳鸯会双死。“ 清 · 黄之隽 《古意 其十九》
一首简短充满感情的小诗。
我用包含彩色的画笔,郑重落在洁白的宣纸上,你知道我要画什么吗?
我要画出那春水碧绿,春江水满。
你知道我画春水的用意是什么?
我要画出一双双戏水的鸳鸯。
不要认为我是在画春天的美景。我特地要画鸳鸯,因为它们是忠贞之鸟,能够同生共死。
愿意同生是它们的爱,愿意同死是它们的魂,而春水是最美的底色,春水碧玉色,鸳鸯碧血心。
你喜欢鸳鸯吗?看到这种鸟,多多祝福它们,它们看起来艳丽玲珑,却是最忠贞最爱家最恋配偶的鸟类,足以是人的模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晚春春水鸳鸯美诗六首:江南三月春水长,船头惊起双鸳鸯
先秦时代即有鸳鸯的文字记录,诗经有”鸳鸯于飞”,这是周朝祝福爱情的诗章,证明周朝时,人们就把鸳鸯当作吉祥的鸟儿,而不是食品。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能够允许鸳鸯栖息在房梁上,看鸳鸯偎依并且将嘴巴伸入对方的翅膀下,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环境。通常鸳鸯胆小怯人。鸳鸯的定位,是人们从上古时就愿意保护欣赏而不是捕杀的特殊鸟类,因为它们不仅华美,而且恩爱,击中了人们最柔软的心地。
“鸳”指的是雄鸟 ,“鸯”指的是雌鸟,它们结伴生长守护,雄鸳鸯特别美丽,有华丽的羽毛,白色的眉纹,漂亮的头冠,竖起的黄色的帆羽,而雌鸳鸯温顺优雅,它们成双成对,形影不离。一起戏水,一起筑巢,一起抚育后代,十分恩爱。
而鸳鸯亲水,巢居在水泽地带,经常在水中嬉戏之后,双双回到树上的洞穴。
所以鸳鸯往往和水联系在一起。
农历晚春三月和早夏,天气温暖,春水满溢,是鸳鸯们最为活跃的时期。
人们保护鸳鸯,并将鸳鸯图形图案运用到生活里,比如随州战国曾侯乙的墓中出土了精致的鸳鸯漆盒,而汉朝的诗赋里多有鸳鸯。 汉 朝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是说的丝绸上的图案就是鸳鸯。
到了唐朝,繁荣稳定,城市园林建设中,也往往营造山林绿水,以吸引鸳鸯。
春水鸳鸯,成为常见的动人的春天的景色,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感情的向往。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初唐 · 刘希夷 《公子行 》节录
这是写长安城流水桥上的青春公子,晚春三月,锦衣出游,他骑马走上了天津桥,那马叫的声音,显示着骏马青年的英俊,而桥下的碧波流水,倒映着他俊朗的身影。
那河边的珠帘卷起,有妙龄女郎被他吸引,嫦娥一样的姑娘脸庞目光向着它,而此时河边正是蝴蝶双飞在花草上,那河边还有悠闲恩爱的一对鸳鸯,正在散步。
这首诗的生动在于,池边是徘徊的恩爱鸳鸯,草间是蝴蝶,一场人间的爱情万事俱备,临界在发生点,猜猜,那个男子发现了女孩没有?
或者爱情早已经发生,他嗒嗒的马蹄正是归人,不是过客。
当他的马下得桥来,只怕河边的鸳鸯已经游到水中,谁是谁的观众?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北宋 · 贺铸《 东城送客马上》
这是春天去城外送别朋友,他们骑马走的不是水路,而是官道。
郊外的水上,有着渔船生火做饭,一道青烟升上了河面。
这是生活在水上的夫妻,男的捕鱼,女的做饭,虽然生存艰辛,却也有阳光下一瞬动人人家烟火气和温暖。而这春天的水上,在船的附近,还游弋着两只鸳鸯。
这其实也是暗示着水上人家的生活,虽然清苦,却恩爱相守,别有温馨。
那船上还有孩子,唱着沧浪曲渔舟歌,他好奇看着岸上骑马的客官,风尘仆仆,面带疲惫。
谁比谁更幸福,又谁比谁更不幸?
颠沛在路上的行人,自然是为了理想前程再奔波,经济境况应该是好于这样清寒的水上人家的。但是人在某一瞬,会打动于别人的幸福,照见自己的缺失。
池塘有鸳鸯,而我,却在他乡。
”墙外见鸳鸯,双双春水塘。
归来情脉脉,无绪理残妆。“宋 · 龚况《古乐府 其二 》
这首诗看起来直白,但是却把酸意写得如同此时的梅子一样青涩。
一个女子,去院落外散步,看见墙外池塘中的鸳鸯。
她一定是喜欢鸳鸯,开心看了很久,看着它们游到东,游到西,又双双戏水,梳理羽毛,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只是回来后,还在回想鸳鸯美丽的样子,甚至自己也有代入感,比如要是有个朋友,有个形影不离的玩伴该有多好。回到寂寞中,骤然失落了。
也许唤起了女孩子渴望恋爱,摆脱孤独的愿望。
也许是年轻的少妇,想到了自己不能团圆相守的丈夫。
宋朝对女性的约束日渐苛刻,她们无论是未婚还是已婚,都大半局限在庭院闺阁,很少能参与社会交往和活动,而这样的不足往往转化成对爱和朋友的深情渴望。
这首诗看起来明丽,却包含宋朝女子青春的酸楚。她们是连鸳鸯都不如,漫长的一生,有多少人能够长久陪伴?她们的青春往往自开自落,没有真正的欢悦和长久的相守。
”江南三月春水长,葡萄泼醅春正香。
画船载酒看春去,船头惊起双鸳鸯。
鸳鸯双飞过江去,江花如雪接江树。
吴姬歌断望欲迷,不知今夜栖何处?
夜深酒醒江月寒,忆君西塞何当还。“元末明初 · 张著《江南曲》
江南三月是春水正美的时段,江南有三月踏青的风俗。此时葡萄酿酒的春酒正香,许多人带着酒水,租上画船,去湖上亲水游玩。
这中间有少女,也有少妇吧。那船头行进,惊起了湖面的一对鸳鸯。
只看见鸳鸯双双飞起,飞过了江面,而江对面盛开的是此时的白色的花树,是梨花还是此时飘絮的柳树呢?
那江南的少妇望着远去的鸳鸯,在想,鸳鸯晚上是睡在什么地方,而她在远方的丈夫,今夜会在哪里住宿?西塞山,是指的西边关塞,女子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从历代见闻和传言里,也知道那个地方苦寒。她的他今夜是住在什么样不堪的地方呢?
眼前依然是人里的热闹,画舫中歌舞动人,热闹非常,只是她从热闹里转过身,去了船边,风吹了酒醒,爱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你知道那鸳鸯吗?它们无论飞到哪,也是一起的,可是我没有翅膀,飞不过万水千山。
”春江沉沉春水满,柳条拂水蒲芽短。
鸳鸯睡美不畏人,日色迟迟素沙暖。“· 元末明初释宗泐 《春江曲》
到底僧人的眼睛和心地更加淡然明丽。
他眼中的春江,如诗如画,清丽蓬勃。
春江水是沉沉碧绿,那是因为此时春水满涨,沿岸绿色深浓。
那柳条已经垂到了水面,而菖蒲也开始茁壮成长。
这是晚春的江边,艳阳高照,一片春和景明的晚春之美。
那鸳鸯们居然也放松了警惕,双双睡在白天的沙洲上,看它们那慵懒的甜美的睡觉的样子,只怕捉了去,它们也懒得动弹。
然而这正是晚春一种春慵之美。暴晴的太阳,温暖的空气,不但使人放松,也使得一向敏感的鸳鸯们松弛。好个清和太平的春天。
”欲下丹青笔,临池画春水。
两两间鸳鸯,鸳鸯会双死。“ 清 · 黄之隽 《古意 其十九》
一首简短充满感情的小诗。
我用包含彩色的画笔,郑重落在洁白的宣纸上,你知道我要画什么吗?
我要画出那春水碧绿,春江水满。
你知道我画春水的用意是什么?
我要画出一双双戏水的鸳鸯。
不要认为我是在画春天的美景。我特地要画鸳鸯,因为它们是忠贞之鸟,能够同生共死。
愿意同生是它们的爱,愿意同死是它们的魂,而春水是最美的底色,春水碧玉色,鸳鸯碧血心。
你喜欢鸳鸯吗?看到这种鸟,多多祝福它们,它们看起来艳丽玲珑,却是最忠贞最爱家最恋配偶的鸟类,足以是人的模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