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032个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浏览完需要6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柳公权像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玄秘塔碑》为柳公权六十三岁那年所书,属晚年的成熟之作,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行,行54字。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
《玄秘塔》结字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极具独特面目,因而也成为当下书法学者推崇的热门临帖之选。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之美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玄秘塔碑高清图文教程,柳体楷书教程图片23张。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拓本
楷书至唐发展到顶峰,盛唐楷法书坛以颜真卿、柳公权为杰出代表。颜真卿书法刚健或劲健之美,总体风格偏于大气磅礴的雄浑之美,而柳公权的书法同有雄浑和雄伟之美,其总体风格则是偏于劲健,是楷书劲健美的典范。
柳公权像
历来书家对柳公权书法的品评,离不开“劲”或“健”二字,如:赵函《石墨镌华》说:唐《玄秘塔碑》……柳诚悬书。书虽极劲健,而不免脱中露肘之病。董其昌跋《戏鸿堂法帖》:柳诚悬小楷《度人经》,遒劲有致。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个别字
柳公权书法的美,最主要在于其遒劲刚健之骨。范仲淹在《祭石学士文》中有“曼卿之笔,颜筋柳骨…”一说,本来是以颜、柳的筋骨来赞美石曼卿的书法,从此,“颜筋”、“柳骨”一说在书法史上就成了标准品评。“柳骨”的劲健之美,除了体现于《神策军碑》,其《玄秘塔碑》也极为典型,以下选碑中的字的分析笔画来窥探柳书这种劲健美的特质。
《玄秘塔碑》“音”、“方”、“其”、“之”、“欲”
“音”、“方”、“其”、“之”、“欲”等字的“点”,以“永字八法”来解析,那就是——“侧”,确实有如高峰之坠石,它不是单向的、平面的、顺笔而过的、“蜻蜓点水”式的,而是表现为多向度,多姿态,多意味,书家在这小小的空间内蓄意衄驻回旋,使之在接受视野里似生立体之感。陈绎曾《翰林要诀》说:“点之变无穷,皆带侧势蹲之,首尾相顾,自成三过笔。”柳书之点也如此,而且也有种种变化,尤其是“其”、“之”、“欲”的点,藏露不向度不一,然而又无不是欹侧不平,磕然如石,有势有力,并在不同的方位以其侧势成为全字左顾右盼的“活眼”。
《玄秘塔碑》“菩”
“音” “方”、“其”、“菩”“吞”等字的横画,用字八法的——“勒”,虽然粗细长短也有所不一,但无不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而中段尤以提锋为主,但又提中有按,如锥画沙,因此显得瘦劲坚挺,而收笔则特以强形式的顿挫见骨力,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秒”(孙过庭《书谱》),从而使横画以刚健不屈的铮铮铁骨取胜。其中有些字的横画还特别长,它们作为主笔横贯全字,而其气势的展开,令人或联想起“千里阵云”之喻,或联想起“行气如虹”之美。
《玄秘塔碑》“吞”
“方”、“欲”等字的撇,就是——“啄”,逆锋之势更为明显,特别是“欲”字“欠”旁的第一撇,其逆势达到了极端夸张的程度。在书法的笔阵里,蓄势足,必然出锋利,因而其“峻啄”的力度和速度尤为险劲迅捷。
“其”、“顶”二字众多的竖画,就是永字八法的——“努”,也极富真骨凌霜之力。如“其”字的第二个竖画,起笔用“逆”特别明显夸张,其锋尖蹙衄之多向,使竖画的开端呈现出峰峦突兀之状,待逆势蓄成,然后让笔顺势力而下,这样,竖画就特别显得坚劲挺拔,峻耸刚强。此外,如“音”、“顶”等字“日”旁页”旁左右的两竖,也都能体现出“骨直以立“骨直为强毅”(《周礼·弓人》)的品格。还应指出的是,“顶”字“丁”旁的“努”,并无直致而尤具弯势,然而其骨力正在于此,传统“笔法诀”有所谓“努弯环而势曲”、“努过直而力败”之说,柳书“顶”字的带钩之努就是范例,唯其如此,它才能以其韧劲和张力顶住上部的千钧重压。其实,所谓“书诀”、“笔法诀”云云,都是从柳公权等书家的法书名迹里总结概括出来的再如“吞”字特别是“之”字的捺笔“磔”,也可谓“饮真茹强”,“坚不可破”,具有无所屈让、道劲不凡的骨力。再统观全局,该碑字字骨质气清,峻健挺拔,笔笔铜铸铁打,坚强确实。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写道:“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这也可用来赞美柳公权的书风。在历史上,柳书之所以被学书者尊为楷书四大范型(欧、颜、柳、赵)之一,主要在于临习其劲健的骨力。因为下笔有骨,书法乃立。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道出了颜、柳书法的美学特色,是骨肉相连的关系。筋偏于粗壮,骨偏于清瘦,柳公权引筋入骨,既继承了颜真卿的刚阳之美,又区别于粗壮厚重的雄浑之美,从而独创了瘦硬的劲健之美。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说:“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筋、肉、血构成的,“骨”是是生物体最基本的间架,由于骨,一个生物体站立起来和行动…有了筋、骨、肉、血,一个生命体诞生了……”形容一个人写的书法说,写的有筋骨、有血肉,说明作品具有鲜活生命特征,就有了精气神等精神气质。
本章节为柳公权《玄秘塔碑》高清米字格单字的最后一章节。然而本专栏的服务并未结束。
本专栏字帖为虚拟服务产品,不提供实体物品发货。购买专栏的朋友请私信我们获取电子打印版文件!
要购买专栏的朋友请先关注大章书法,进入主页-专栏查看本专栏详情后再行购买!
逢
时
感
召
空
门
正
辟
法
宇
方
开
峥
嵘
栋
梁
一
旦
而
摧
水
月
镜
像
无
心
去
来
徒
令
后
学
瞻
仰
徘
徊
会
昌
元
年
十
二
月
廿
八
日
建
刻
玉
册
官
邵
建
和
并
弟
建
初
镌
大章书法专注于古碑帖修复及米字格字帖制作,碑帖保持原帖原拓风貌,尊重古人作品,尽力还原最初的模样,欢迎关注大章书法观看更多高清碑帖。
本章节为柳公权《玄秘塔碑》高清米字格单字的最后一章节。然而本专栏的服务并未结束。
本专栏字帖为虚拟服务产品,不提供实体物品发货。购买专栏的朋友请私信我们获取电子打印版文件!
要购买专栏的朋友请先关注大章书法,进入主页-专栏查看本专栏详情后再行购买!
逢
时
感
召
空
门
正
辟
法
宇
方
开
峥
嵘
栋
梁
一
旦
而
摧
水
月
镜
像
无
心
去
来
徒
令
后
学
瞻
仰
徘
徊
会
昌
元
年
十
二
月
廿
八
日
建
刻
玉
册
官
邵
建
和
并
弟
建
初
镌
:大章书法专注于古碑帖修复及米字格字帖制作,碑帖保持原帖原拓风貌,尊重古人作品,尽力还原最初的模样,欢迎关注大章书法观看更多高清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