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名字(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


来源: 句子说说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02 00:5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名字(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1846个字,大小约为53KB,预计浏览完需要30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目录:

历史上智商逆天5个人,姜子牙排第二,谋圣也只能排第四


古往今来,从来不缺,目达耳通,敏而好学的人才。但是要说智商逆天,便颇有点吹捧的感觉,可纵观历史,还真有几位智商逆天的大神一样的人物,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第五位是礼让天下开了法家先驱的管仲。管仲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是齐国的大夫。但是好景不长,等到管仲出生的时候,家中已经趋于衰落。为了生活,管仲把面子抛出脑后,和朋友一起走南闯北的做起了生意。


封建社会做生意和现在不同,那是的做生意算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的行业,商人非但没有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低贱的。管仲似乎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很快生意的本钱就赔光了。虽然生意失败,但是对管仲来说,却大有帮助,做生意时不仅要四处游历,还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练就了一身的才识本领。




并且这段时间颠沛流离,让管仲对社会更加了解深入,所以齐桓公即位,被鲍叔牙举荐做了宰相。管仲辅佐春秋第一霸的齐桓公40年,主张改革,把经济和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将全国划分政区,建立最早的多级行政制,推举有才之士,一步步壮大了齐国的势力,对外有"尊王攘夷"的策略,管仲其人所涉猎领域遍布道道、儒、名、法、兵、阴阳、生产财政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管仲是个全能的百科全书,并且他把他的所有知识成功运用在实践中。






能称之为"谋圣"的鬼谷子,一直被后人一度怀疑是否是一个智能人穿越到了春秋战国。鬼谷子原名王诩,史说向往自然,远离世俗,于是云梦山鬼谷中隐居,被世人称为"鬼谷先生"。鬼谷子智慧卓绝,上晓天文,下通地理。虽师承道家,却精通百家学问。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纷争不断。真正谈得上的名号一群乱世英豪,追本溯源,竟然不是鬼谷子的徒弟就是鬼谷子的徒孙。




孙膑和庞涓,鬼谷子明明算出两人有前世宿仇,却还是同收为徒,然后两个徒弟果然半国仇半私恨的情况下,带着两个国家火拼了数次,搅和了一众国家跟着遭殃。苏秦张仪一学纵,一学横,于是纵横不两立,各自辅佐的国家也是一顿乱打。


诸如此类层出不穷,所以后世也有人说,整个春秋战国是不是鬼谷子他老人家闲的过于无聊,造出来一堆徒弟来让天下分久必合?虽然鬼谷子一直未曾出山,但是培养出这么多的能人,个个非凡,鬼谷子的智慧更加显得深不可测。他所写的《鬼谷子》,更是被后人称赞"智慧禁国,旷世奇书。"




第三位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是"国学三圣"之首,其次是墨子,孔子。孔子大家都知道,他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成就如此之高的孔子,对老子也是相当敬重仰慕的。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探讨学术。后人又称他"太上老君。"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法力无边,地位极高,受人膜拜,虽有神话色彩,但也不可否认老子的才学之广,地位之高,已到封神地步。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主张无为而治。其著作《道德经》更是世界级著作,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国外重要媒体更是将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第二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谚语"愿者上钩"的主人公姜尚,也称姜子牙。还记得《封神榜里》骑着"四不像"处事不惊,才智过人的姜子牙吗?没错,大部分人是从电视剧里了解他的,感觉他很神奇,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料事如神。现实的姜子牙也不会让你失望。姜子牙一生穷困潦倒,但志向远大。好学刻苦,深究治国安邦之道,但是怀才不遇,这句话用在姜子牙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身怀奇学,但姜子牙直到七十岁还没遇到他的伯乐,一直闲居在家。直到七十二岁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才得以施展抱负。被周武王尊称"师尚父",辅佐周武王。凭借出色的军事谋略,帮助武王消灭商纣,开创周朝。姜子牙辅佐期间,平定内乱,开疆扩土。是周朝发展的关键。历代皇家都对他推崇备至,尊他为"百家宗师"。






第一位就是华夏的人文始祖——伏羲。神话传说中的伏羲长着人的脑袋,蛇的身子,与女娲合体造人,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当然这都是传说。伏羲实实在在做过的就是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占卜八卦,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文字,这是多么可怕的大脑啊。




文字的发明,终结"结绳记事"的时代,发明了乐器"瑟",创作了曲子。《易经》大家都知道,易经的核心就是八卦,可见伏羲的才智过人。伏羲是旧石器时代最早的王,也是中国医药的鼻祖之一。为以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看完以后,是不是被古人惊人的智慧震撼了!只想说,此生不悔入华夏,作为炎黄子孙,我无比自豪。


曾国藩智慧:真正的聪明人,会做到这“五到”,往往是好运的开始

贵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在立德立言立功三方面做到了极致,被人们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曾提出过做事情的五个要点,深得后世人推崇。


曾国藩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在曾国藩看来,这五个要点是做事时必须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缺一点都不行。


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一、身到

做一件事,必须要亲力亲为,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知道解决事情的办法究竟是什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礼记》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无论什么事情都竭尽全力去做的人,他离仁者就不远了,这正是所谓的“力行近乎仁”。


有人或许会拿出诸葛亮的例子来反驳,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死五丈原,也没能改变蜀国的命运。




这种言论简直是不可理喻,人生悠闲自然是最好,可你若是碌碌无为,早晚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所以“身到”依旧是人们所需要的。


二、心到

用心思考也是做一件事情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专心致志,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好。


马云说过: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


真正的智者,都是用大脑思考一遍,然后再用心去衡量,最后才得出结果。




用心做事情的人,懂得哪件事情该做,哪件事情不该做,用心把事情理顺,这便是“心到”的含义。


三、眼到

做好一件事情,离不开“火眼金睛”,眼睛是用来观察全局,察言观色,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发现机会,及时抓住,亦可以发现良才美玉,为你所用。


在世间行走,眼光是非常重要的,古往今来不乏有慧眼识英才的例子。




刘备的一双眼睛,就非常厉害,他卖草鞋的时候结识刘关张三兄弟,刚认识赵云的时候,赵云还没有扬名天下,而刘备就看出了赵云的不满,成功把他拉拢了过来。刘备也是靠着这一项本领,才在天下逐鹿中,占据了一块位置。

由此可见,无论是做事还是处世,“眼到”是绝对少不了的。


四、手到

手到,即是做事情之时,随手记下一些要点以及不足,也就像我们做功课时记的笔记,光靠大脑记住很难,所以用要手来记录,还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体会。




手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和体会一件事情。


李嘉诚在上人工智能课的时候,激动的站起来记着笔记;马云在2017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与13位院士交谈时,也是专心的记着笔记。

由此看来,“手到”还是非常重要的,什么人都不能免俗。


五、口到

人与人之间,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做一件事还是与人相处,都离不开一张嘴,如何说话一门艺术,说好了可能事半功倍,说不好可能事倍功半。




佛家对于说话的修行,提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口到”尤其运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叮嘱,老师对学子的教育等等。


所以说,“口到”也是做事情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人生中,在做事情的时候,曾国藩的“五到”缺一不可,一个人若领略了“五到”,人生必定如鱼得水。


——编辑谪仙


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三大悖论,极度烧脑,你曾考虑过这些问题吗?

我们总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历史上也有一些难题是多少科学家哲学家苦思冥想也无法得出结果的,各个悖论就是其中的一员。对于这种同一个命题中却隐含着两个都可以自圆其说的结论的难题,古往今来的智者们也是伤透了脑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这三大悖论——忒修斯之船、上帝悖论、拉普拉斯妖,你曾听说过吗?


身份更替——忒修斯之船

有这样一艘常年航行在海上的船,它被命名为忒修斯。在长久的航行中,它已经经不起更多风浪的锻打,它需要维修、需要更换零件,不然将会危及到水手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航行中,这艘船身上所有的零件都被更换了,那么这艘船是原先的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呢?


这就是忒修斯之船,又称忒修斯悖论。在公元一世纪,由普鲁塔克提出。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哲学家对此进行过讨论,甚至还做出了延伸:如果这艘船换下来的零件没有被丢弃,我们用换下来的零件造了一艘一模一样的船,那么哪艘船才是忒修斯之船呢?


关于这个问题,哲学家们一直众说纷纭,从概念上来说,所谓的忒修斯之船指代的只是水手们所乘坐的那条船,和零件的更换无关,但从实际上来讲,用替换下来的零件组成的船似乎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而当这个悖论延伸到人类身上,则更让人细思极恐。学过生物学的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细胞是不断更新换代的,大约每六到七年,全身的细胞就会全部更换一次。那么现在的你,还是七年前的你吗?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我当然是七年前的我。有人认为,人最主要的是意识和记忆,它们组成了一个人,身体细胞的更换并非是意识和记忆的更换,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


而有人对这个看法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岁之前的记忆你已经不记得了,那么现在的你和三岁的你是同一个人吗?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被石头难住了的上帝

上帝是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在很久以前,有无数人坚定地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一位智者的一个问题,却让当时的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也搬不动的石头吗?


如果回答是能,那么这块石头上帝搬不动,上帝就不是全能的;如果回答不能,那上帝无法创造这块石头,上帝依然不是全能的。由此可以得出,上帝并非全能。这就是著名的“上帝悖论”。


关于所谓的“上帝悖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有神论者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所谓的“正方形的圆”。


无神论者则坚定认为这就是最典型的反证法,假设上帝为全能,再推导出相反的结论,从而证明上帝并非全能。更有人以“正方形的圆”进行回击,边长为零的正方形和半径为零的圆不就是同一种东西吗?


而关于“上帝悖论”随后更有了无数的争执。有人说上帝是无能的,他可以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然后分身出一个可以举动这块石头的上帝。随即便有人抨击,上帝不是唯一的,分身出了一个上帝,上帝还是唯一的吗?


更有人说,上帝可以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然后再创造出一个可以搬动石头的机器。但与之对应的反驳则是,上帝需要借助外物才能搬动石头,那么上帝还是万能的吗?


在这样的争执下,上帝悖论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知晓命运的妖精

什么是拉普拉斯妖?它并非是真实存在过的某种神奇生物,而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理论。


1814年,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拉普拉斯根据牛顿定律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假设的理论:如果有这样一个智者,他可以知道某一个时间上所有原子的位置和动量,同时他有着足够的能力对其解析,那么他就可以知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整个宇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推测出来。这位拉普拉斯假想出来的“智者”后来便被命名为“拉普拉斯妖”。


这一理论在18、19世纪席卷了科学界,无数科学家都是拉普拉斯信条,也就是决定论的坚定支持者。在经典力学的体系下,所有的一切都被客观规律和因果所连接,整个宇宙的一切变化都是注定的,只要你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并且有能力进行分析,你就能推测出一切。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命运在你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确定。然而,在20世纪初,拉普拉斯妖却遭到了刚刚问世的量子力学和随后的“蝴蝶效应”的否定。


提起量子力学,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那只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并非真的指代一只猫,而是一个思想实验: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盒子里,镭的衰变并非确定的而是有几率的。如果镭衰变,装有氰化物的瓶子就会破碎,猫就会死亡;相反,如果镭没有衰变,瓶子没有被打碎,猫就存活。在盒子没有打开前,镭的衰变是是与否两种状态的叠加,那么,猫的死亡与存活也是同时存在的。


看到这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没错,不确定。当盒子没有打开时,猫的死活是不确定的,当我们打开盒子,猫的状态才会向其中一个方向坍塌。这也就是量子力学的核心之一——不确定性。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指出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地测定出一个基本粒子的具体位置和速度,如果知道其中一项,那么另一项就是模糊的、是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世界不可回避的本质之一。


到这里为止,拉普拉斯妖遭到了“薛定谔的猫”的重大打击,而不久之后,一只南美洲的蝴蝶也扇动了它的翅膀。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提出了所谓的“蝴蝶效应”,并称之为“混沌学”。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能引起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化。这对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可预测的决定论又是一次挑战。


那么,在你的眼里,所谓注定的命运又是否存在呢?是天命难违还是人定胜天?


研究悖论的意义

在时代的发展中,诸如此类的悖论数不胜数。有很多人会对此不解,为什么科学家哲学家要讨论研究悖论,尤其是像“上帝悖论”这种看上去就没有什么用,甚至近乎于抬杠的话题。但实则并非如此。


研究悖论有什么用?看似矛盾和无稽的问题,却是带来全新观念的一把钥匙。正是靠着这把钥匙,古往今来无数智者伟人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让思想在探讨之中不断碰撞,在错误中前行,一步一步将科学发展至今日。


人类的身体没有猛兽强壮,但人类的思维却比猛兽凶猛。直到今天,我们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而这份精神,也是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主宰的原因。



参考资料


管寿沧;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拉普拉斯妖”随笔之一;物理通报;2008.06.15


真正的聪明人,看起来都很笨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聪明,实则愚蠢至极,有的人则恰好相反,表面看起来憨直,实则是大智若愚。


很多人都想做个聪明的人,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好,殊不知这并不完全正确。


人与人相处,真诚待人的大聪明是可取的,虚情假意的小聪明万万不要。因为就算你能暂时欺骗某些人,时间久了也会露出马脚,得不偿失。


01


表面聪明的人,实则愚蠢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聪明的人,这些人表面来看深谙世事、精明圆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只是一个笑话。


他们遇事喜欢钻空子,占了便宜沾沾自喜,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总是想通过一切“捷径”往前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多“捷径”,别人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想这么做,相比这种低层次的聪明,他们宁愿表现得“愚蠢”一点,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在国外,很多超市会发行有限期的会员卡,超市的规定是第一次开卡是免费的,但是到期后续卡,则要缴纳手续费。


在大部分人选择续卡的时候,有个人发现了另外一个“聪明”的办法——会员卡到期后,他要求超市工作人员将这张卡注销,然后重新办理一张会员卡。躲过了到期续卡,便躲过了手续费。


这个人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但没想到他的行为遭到了大多数超市的抵制,纷纷不再给他提供办理会员卡的服务。


你看,本来以为自己很聪明,实则愚蠢至极;以为自己得到了好处,殊不知,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红楼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任何时候都要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利用小聪明来占便宜的,因为他们懂得这样做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给将来的自己布下遍地的坑


半生已过我们要明白,低层次的聪明只能暂时欺骗一些人,若是想和别人长久地相处,需要人生的大智慧。


02


难得糊涂的人,才是大智慧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们往往从表面来看好像很糊涂,实则极其睿智。


北宋时期的宋太宗就是这样一个人。


有次,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大臣孔守正和王荣在一旁陪伴,君臣之间无所忌讳,觥筹交错,就尽情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喝得上头,说起话来也无所顾忌了。


孔守正和王荣两人平时有过节,谁也看不上谁,但碍于太宗的面子,面和心不和,这次正好借着酒劲互相揭短,甚至大打出手,尽失作为大臣的礼仪。


宰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生气,便向皇上说道:“太不像话了,应该抓起来治他们的罪。”


但宋太宗却制止了,还让人把这两个醉鬼送回了家。


第二天,酒醒了的二人想起昨日失礼的行为,非常害怕,一起跪在金銮殿上向太宗请罪。


但宋太宗却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表示自己昨日喝醉,实在记不得发生过什么。


高,实在是高。宋太宗一招难得糊涂,既表现了皇帝的宽容大度,又收买了人心,实在是智慧的表现。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古往今来,越有智慧的人,越懂得难得糊涂。只有那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沾沾自喜。


网上看到一句话:“一个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懂得装糊涂的人,他们都懂在小事上糊涂在大事上睿智,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


难得糊涂,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更是一门为人处世的大学问。


03


余生,做个聪明的糊涂人


人这一生,不过是弹指间,与其做个低层次的聪明人,不如做个聪明的糊涂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拥抱生活中的幸福。


我们的一生,就像高山起伏不定,除了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外,还要适当的糊涂一些,懂得以退为进。


叶念琛在《十分爱》中写道:


“有分辨真假的工夫……还不如聪明的装回糊涂,有些事情你假装不明白的样子,可能会有额外的惊喜。”


很多事情既然弄不明白,就别去执着了,低层次的聪明真的不如高层次的愚蠢,当你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想不幸福都难。


半生已过,愿我们都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得幸福又坦然,努力做一个聪明的糊涂人。




范蠡为什么能逃过勾践的屠刀?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中国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上联讲的是“越王勾践破吴归”的故事,下联讲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好故事,好寓意使得这幅对联广为人知。蒲松龄落第后的这副自勉联也成就了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励志典范的正面形象。


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带有双面性的,在人们看到它的某一个面时,它必定也隐藏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面。就如越王勾践这样的励志典范,他同时也是一个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老手。他在灭吴兴越后,立刻对两位曾经辅佐他图谋大业的肱股重臣范蠡与文种大起杀心,结果文种死于非命,范蠡逍遥江湖。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但我们所谓的不复杂是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凡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站在几千年后的圈子外,自然能把这一切洞悉。也正因为如此,范蠡作为一个当局者,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才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我们当下还有一句话“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修养”,把这句话稍加延伸一下,就是“成就高的人不一定是真聪明,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今天就借着范蠡这个人,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所以也就不详细介绍了。本文就主要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成功之后的人物心态,解释一下为什么勾践在每日靠着装疯卖傻、卧薪尝胆的忍辱负重之后,终于借机会“咸鱼翻身”灭掉吴国,得以复国兴越而为一方称霸,就迫不及待地要对自己的左膀右臂动手?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历史大逆转,除了勾践本人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之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两位重要臣子的辅佐,一个是为后人尊为“商圣”的范蠡,另一个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文种。这种“铁三角”关系突然之间分崩离析,除了让人在感情和道德上有点无所适从之外,其实它背后的逻辑一直是赤裸裸而又硬生生的。


先大概地归结一下事情表面的直接原因吧,大致有三点:


1、其实就是后世韩信被刘邦软禁时的无限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2、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刺猬哲学”,刺猬是不能靠得太近了,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也就是文种和范蠡都是越王勾践当初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些别人有可能不知道的并且让勾践自己觉得很没面子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比如,勾践夫妇在吴国给人拉马牵车、背柴生火、做饭洗衣、尝粪品病......越王勾践有强烈的杀人灭口动机。


3、其实还是可以套用当下的一句人间感慨“夫妻很多时候只能共患难难以同富贵”,君臣很多时候也是如此。用范蠡对勾践评价的原话来说就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结合如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古往今来,帝王杀害功臣的逻辑一般都不是很复杂。至少勾践想杀范蠡和文种的这三点原因,就是很通俗、很浅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勾践这种心理和逻辑是大多数人的人性基因,屡见不鲜。


为了不把人性说得过于丑陋,我就只针对性地上述三点作一个简单的人性剖析吧:


第一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分享”的概念。人最难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绝对是自己在乎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财富、地位、感情!最愿意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是那些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东西或者自己在乎但还不曾拥有的东西。“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承诺,重点就在于一个“苟”字上,因为这是一个人没有富贵时做出的承诺,是不能被当真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去过于相信那些纯真的誓言,纯真的誓言只有变成现实才显得美好。婚姻誓言中的第一句为什么是“无论贫穷与富贵”,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奉劝大家多把对人世间“有色眼镜”怨恨的精力转移到对生活中“善始善终”的感恩上去吧!勾践是一个坚定的复仇者,一个心里长期装满仇恨的人是不会真正感恩的,他追求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权力和地位恰恰是他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压根就不能指望这样的人会和你分享荣华富贵。


第二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时时刻刻都在讲要追求内心安宁,要做到波澜不惊,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面子的。不在乎面子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困境让他没办法讲面子;一种是真正内心富足,面子无处不在的人。这两种极端的人中间,都是为了面子、虚荣而蝇营狗苟的人。所以,我们都喜欢宣扬自己的高尚、掩盖自己的丑陋;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富足、遗忘自己的贫穷;都喜欢装扮自己的见识、忽略自己的短见……大多数穿新衣服的人是为了美给别人看的,大多数人想隐瞒自己伤痛的人也并不是因为真正遗忘。勾践一旦从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失败者华丽转身成了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自己和别人“遗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典型的暴发户逻辑。


第三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利害”的方式。这一点虽然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勾践就是一个生性薄凉的人。但是从社会和人性的普遍层面来看,这是人性之中的“趋利避害”天性。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唐朝李世民那一家子,为什么在一统天下之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到要过好日子的时候,就非得你死我活?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草创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同事关系是不是比一个上市公司的合伙人或同事关系更融洽、更有凝聚力?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他需要范蠡和文种来陪伴、帮助他奔赴梦想,而文种和范蠡也需要通过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但是,当勾践真正成为了霸主,他们原本的利益关系变成了一种矛盾冲突。勾践认为杀了他们是最直接有效的平衡“利害关系”方式。


综上所述,其实深谙人性的人对于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和范蠡这个问题,是会一点也不奇怪的。


为什么文种必死范蠡能活?

范蠡和文种都是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越王勾践的。他们通过几十年的隐忍与谋划、坚韧与奋发,最后帮助勾践反败为胜、一举成名。可以说,勾践的逆袭不仅仅是勾践和越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更是文种和范蠡的自我证明。事实证明,他们不光是所谓的聪明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但是,两个同样聪明又才能的人,为什么最后会命运迥异呢?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呢?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两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也是两个人在“大智慧”的认知上的差距所致。


先来看看文种是怎么死的吧!文种(?—公元前472年),与范蠡一起辅佐勾践成就霸业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文种曾教勾践“破吴七术”(东汉袁康编纂《越绝书》又说为“九术”):


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文种献策越王勾践的”破吴七术“究竟有多厉害?据说勾践只用了其中的三招就成功复仇了,用勾践的原话来说则是:“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也就是说,文种是一个十分牛的人。但是,一个牛人身上永远都是自带双刃剑的,因为你既然助人成功,又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对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成功人士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勾践上位之后,便火急火燎地把文种往死里逼。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生活和历史都是这样的,干坏事从来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善人、善举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都是经过心理斗争、经过理智确认的。总之,文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弄死了。


文种死得冤不冤呢?冤!毕竟他有功于国家,有恩于勾践,这是一个道德和正义的问题!也不冤,毕竟他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手,这是一个人性和智慧的问题。


相反,范蠡一看情况不对,该丢的东西立刻就丢,该跑的时候立刻就跑,不留恋、不犹豫,在通透和洒脱方面就显得比文种高明多了。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那些在逃命的时候为了跑得快点,不惜把身上有重量的财宝全部扔掉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相反,那些明明要逃命了,还舍不得身边的大包小包的人,最后往往难成气候。


其实范蠡在归隐山林之际,也曾写信劝谏过文种,告诉他勾践不是什么好人,荣华富贵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命重要,赶紧走吧!但是任何金玉良言都敌不过一句“我不信”,文种觉得他勾践凭什么?军功章上的功劳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且我又没犯什么错,凭什么就要剥夺我享受胜利果实的权利?他不相信勾践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依然选择继续留下来在越王勾践身边为相。


结果就是我们最后所看到的,文种死不瞑目,范蠡继续逍遥。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范蠡和文种两个人对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最后导致命运不同。范蠡知道什么是“有舍才有得”,而文种却“重得而不舍”。


范蠡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在帮助勾践成就霸业后,因功高而封上将军,正当他的政治前途眼见可以光泽耀世之际,却突然放下眼前的万般好事而急流勇退,直接请辞越王勾践,回归江湖并改名易姓“鸱夷子皮”,然后,过上了与“日月为朋,山川为友”,逍遥自在的闲散日子,常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在这段日子里,其间,范蠡三次因为做生意皆成为巨富,可等每次富起来名声大噪之后,他曾三次散尽家财与知友乡邻为善。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资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范蠡丰富多彩的一生,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范蠡深不可测的生活大智慧。这并不是一种过度解读,历史上能深得范蠡智慧之精髓的其实也不过张良等寥寥数人。那么,范蠡的大智慧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几个最主要的点进行阐述。


第一、自知。这两字十分简单明了,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其实并不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字的重要性,而是很难理性地坚持这两个字。很多人或许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文种和勾践都是这样的人,但这种人还不是真正自知的人。一个人不光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要在某些十字路口懂得选择、懂得取舍,这才是真正的自知。强行占有和眷念并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拥有的东西,其实所谓的得到也是一种失去。范蠡最能难能可贵地就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环境和能力,所以总能做出相匹配的正确选择。比如,齐国慕其名而聘其为相时,他就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第二、自如。很多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想到、想清的人也不会很少,但往往能活得潇洒自如的人并不多。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做不到。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人口样本众多的社会,从来不会缺少所谓的聪明人,只是有些聪明人沉溺在他的聪明和成功之中,再也走不出来了。比如文种,他就不见得聪明才干不如范蠡,但是他有过多的执念,他做不到笑看云卷云舒、闲听花开花落,他和范蠡其实都是追求的都是“得”,但他却只能看到“得”,而范蠡在“舍”与“得”之间做到了真正的游刃有余,最后反而能够真正地“大得”。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道理很简单,张弛有度而已,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人做不到而已。


第三、自足。这个词就更好理解了,因为当下有很多人都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上。但是,我们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发现这个词很多时候已经变味了,有时候是成功者用来释放自己的云淡风轻,有时候是失败者用来安慰自己的举步维艰。真正的知足是什么?是范蠡这样,我首先证明了我自己能当官,但我不会为了当官而当官;我也证明了自己能经商,但是我经商不是为了纯粹积聚财富;这种自足是要有自强的能力为基础的,也是要有自信的精神为支撑,更要有一种自乐的情怀为保障的。能心安理得地把每一种生活都过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足者,知足不等于安于现状,更不等于逃避现实。


其实,关于范蠡身上的生活智慧还有很多,讲得过多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能够理解它的人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不能够理解它的人,我就是事无巨细地列举出来,也是于事无补的。后世人对范蠡赞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我认为范蠡是当之无愧的。


“大名之下难久居”和“久受尊名不祥”这两句范蠡说的话,也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细致回味。大道至简,很多生活的智慧不光存在于范蠡这些历史名人的话语之中,也存在我们生活的一些细小环节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正视它、去思考它。


范蠡给我们带来的大智慧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环境模糊了我们的思绪,而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去面对环境的改变!


在中国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上联讲的是“越王勾践破吴归”的故事,下联讲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好故事,好寓意使得这幅对联广为人知。蒲松龄落第后的这副自勉联也成就了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励志典范的正面形象。


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带有双面性的,在人们看到它的某一个面时,它必定也隐藏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面。就如越王勾践这样的励志典范,他同时也是一个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老手。他在灭吴兴越后,立刻对两位曾经辅佐他图谋大业的肱股重臣范蠡与文种大起杀心,结果文种死于非命,范蠡逍遥江湖。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但我们所谓的不复杂是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凡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站在几千年后的圈子外,自然能把这一切洞悉。也正因为如此,范蠡作为一个当局者,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才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我们当下还有一句话“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修养”,把这句话稍加延伸一下,就是“成就高的人不一定是真聪明,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今天就借着范蠡这个人,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所以也就不详细介绍了。本文就主要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成功之后的人物心态,解释一下为什么勾践在每日靠着装疯卖傻、卧薪尝胆的忍辱负重之后,终于借机会“咸鱼翻身”灭掉吴国,得以复国兴越而为一方称霸,就迫不及待地要对自己的左膀右臂动手?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历史大逆转,除了勾践本人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之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两位重要臣子的辅佐,一个是为后人尊为“商圣”的范蠡,另一个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文种。这种“铁三角”关系突然之间分崩离析,除了让人在感情和道德上有点无所适从之外,其实它背后的逻辑一直是赤裸裸而又硬生生的。


先大概地归结一下事情表面的直接原因吧,大致有三点:


1、其实就是后世韩信被刘邦软禁时的无限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2、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刺猬哲学”,刺猬是不能靠得太近了,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也就是文种和范蠡都是越王勾践当初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些别人有可能不知道的并且让勾践自己觉得很没面子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比如,勾践夫妇在吴国给人拉马牵车、背柴生火、做饭洗衣、尝粪品病......越王勾践有强烈的杀人灭口动机。


3、其实还是可以套用当下的一句人间感慨“夫妻很多时候只能共患难难以同富贵”,君臣很多时候也是如此。用范蠡对勾践评价的原话来说就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结合如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古往今来,帝王杀害功臣的逻辑一般都不是很复杂。至少勾践想杀范蠡和文种的这三点原因,就是很通俗、很浅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勾践这种心理和逻辑是大多数人的人性基因,屡见不鲜。


为了不把人性说得过于丑陋,我就只针对性地上述三点作一个简单的人性剖析吧:


第一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分享”的概念。人最难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绝对是自己在乎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财富、地位、感情!最愿意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是那些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东西或者自己在乎但还不曾拥有的东西。“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承诺,重点就在于一个“苟”字上,因为这是一个人没有富贵时做出的承诺,是不能被当真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去过于相信那些纯真的誓言,纯真的誓言只有变成现实才显得美好。婚姻誓言中的第一句为什么是“无论贫穷与富贵”,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奉劝大家多把对人世间“有色眼镜”怨恨的精力转移到对生活中“善始善终”的感恩上去吧!勾践是一个坚定的复仇者,一个心里长期装满仇恨的人是不会真正感恩的,他追求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权力和地位恰恰是他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压根就不能指望这样的人会和你分享荣华富贵。


第二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时时刻刻都在讲要追求内心安宁,要做到波澜不惊,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面子的。不在乎面子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困境让他没办法讲面子;一种是真正内心富足,面子无处不在的人。这两种极端的人中间,都是为了面子、虚荣而蝇营狗苟的人。所以,我们都喜欢宣扬自己的高尚、掩盖自己的丑陋;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富足、遗忘自己的贫穷;都喜欢装扮自己的见识、忽略自己的短见……大多数穿新衣服的人是为了美给别人看的,大多数人想隐瞒自己伤痛的人也并不是因为真正遗忘。勾践一旦从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失败者华丽转身成了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自己和别人“遗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典型的暴发户逻辑。


第三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利害”的方式。这一点虽然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勾践就是一个生性薄凉的人。但是从社会和人性的普遍层面来看,这是人性之中的“趋利避害”天性。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唐朝李世民那一家子,为什么在一统天下之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到要过好日子的时候,就非得你死我活?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草创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同事关系是不是比一个上市公司的合伙人或同事关系更融洽、更有凝聚力?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他需要范蠡和文种来陪伴、帮助他奔赴梦想,而文种和范蠡也需要通过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但是,当勾践真正成为了霸主,他们原本的利益关系变成了一种矛盾冲突。勾践认为杀了他们是最直接有效的平衡“利害关系”方式。


综上所述,其实深谙人性的人对于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和范蠡这个问题,是会一点也不奇怪的。


为什么文种必死范蠡能活?

范蠡和文种都是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越王勾践的。他们通过几十年的隐忍与谋划、坚韧与奋发,最后帮助勾践反败为胜、一举成名。可以说,勾践的逆袭不仅仅是勾践和越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更是文种和范蠡的自我证明。事实证明,他们不光是所谓的聪明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但是,两个同样聪明又才能的人,为什么最后会命运迥异呢?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呢?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两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也是两个人在“大智慧”的认知上的差距所致。


先来看看文种是怎么死的吧!文种(?—公元前472年),与范蠡一起辅佐勾践成就霸业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文种曾教勾践“破吴七术”(东汉袁康编纂《越绝书》又说为“九术”):


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文种献策越王勾践的”破吴七术“究竟有多厉害?据说勾践只用了其中的三招就成功复仇了,用勾践的原话来说则是:“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也就是说,文种是一个十分牛的人。但是,一个牛人身上永远都是自带双刃剑的,因为你既然助人成功,又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对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成功人士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勾践上位之后,便火急火燎地把文种往死里逼。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生活和历史都是这样的,干坏事从来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善人、善举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都是经过心理斗争、经过理智确认的。总之,文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弄死了。


文种死得冤不冤呢?冤!毕竟他有功于国家,有恩于勾践,这是一个道德和正义的问题!也不冤,毕竟他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手,这是一个人性和智慧的问题。


相反,范蠡一看情况不对,该丢的东西立刻就丢,该跑的时候立刻就跑,不留恋、不犹豫,在通透和洒脱方面就显得比文种高明多了。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那些在逃命的时候为了跑得快点,不惜把身上有重量的财宝全部扔掉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相反,那些明明要逃命了,还舍不得身边的大包小包的人,最后往往难成气候。


其实范蠡在归隐山林之际,也曾写信劝谏过文种,告诉他勾践不是什么好人,荣华富贵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命重要,赶紧走吧!但是任何金玉良言都敌不过一句“我不信”,文种觉得他勾践凭什么?军功章上的功劳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且我又没犯什么错,凭什么就要剥夺我享受胜利果实的权利?他不相信勾践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依然选择继续留下来在越王勾践身边为相。


结果就是我们最后所看到的,文种死不瞑目,范蠡继续逍遥。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范蠡和文种两个人对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最后导致命运不同。范蠡知道什么是“有舍才有得”,而文种却“重得而不舍”。


范蠡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在帮助勾践成就霸业后,因功高而封上将军,正当他的政治前途眼见可以光泽耀世之际,却突然放下眼前的万般好事而急流勇退,直接请辞越王勾践,回归江湖并改名易姓“鸱夷子皮”,然后,过上了与“日月为朋,山川为友”,逍遥自在的闲散日子,常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在这段日子里,其间,范蠡三次因为做生意皆成为巨富,可等每次富起来名声大噪之后,他曾三次散尽家财与知友乡邻为善。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资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范蠡丰富多彩的一生,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范蠡深不可测的生活大智慧。这并不是一种过度解读,历史上能深得范蠡智慧之精髓的其实也不过张良等寥寥数人。那么,范蠡的大智慧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几个最主要的点进行阐述。


第一、自知。这两字十分简单明了,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其实并不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字的重要性,而是很难理性地坚持这两个字。很多人或许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文种和勾践都是这样的人,但这种人还不是真正自知的人。一个人不光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要在某些十字路口懂得选择、懂得取舍,这才是真正的自知。强行占有和眷念并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拥有的东西,其实所谓的得到也是一种失去。范蠡最能难能可贵地就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环境和能力,所以总能做出相匹配的正确选择。比如,齐国慕其名而聘其为相时,他就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第二、自如。很多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想到、想清的人也不会很少,但往往能活得潇洒自如的人并不多。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做不到。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人口样本众多的社会,从来不会缺少所谓的聪明人,只是有些聪明人沉溺在他的聪明和成功之中,再也走不出来了。比如文种,他就不见得聪明才干不如范蠡,但是他有过多的执念,他做不到笑看云卷云舒、闲听花开花落,他和范蠡其实都是追求的都是“得”,但他却只能看到“得”,而范蠡在“舍”与“得”之间做到了真正的游刃有余,最后反而能够真正地“大得”。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道理很简单,张弛有度而已,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人做不到而已。


第三、自足。这个词就更好理解了,因为当下有很多人都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上。但是,我们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发现这个词很多时候已经变味了,有时候是成功者用来释放自己的云淡风轻,有时候是失败者用来安慰自己的举步维艰。真正的知足是什么?是范蠡这样,我首先证明了我自己能当官,但我不会为了当官而当官;我也证明了自己能经商,但是我经商不是为了纯粹积聚财富;这种自足是要有自强的能力为基础的,也是要有自信的精神为支撑,更要有一种自乐的情怀为保障的。能心安理得地把每一种生活都过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足者,知足不等于安于现状,更不等于逃避现实。


其实,关于范蠡身上的生活智慧还有很多,讲得过多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能够理解它的人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不能够理解它的人,我就是事无巨细地列举出来,也是于事无补的。后世人对范蠡赞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我认为范蠡是当之无愧的。


“大名之下难久居”和“久受尊名不祥”这两句范蠡说的话,也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细致回味。大道至简,很多生活的智慧不光存在于范蠡这些历史名人的话语之中,也存在我们生活的一些细小环节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正视它、去思考它。


范蠡给我们带来的大智慧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环境模糊了我们的思绪,而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去面对环境的改变!


:

【本文标题和网址】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名字(古往今来有智慧的具体故事有哪些) www.chun1983.cn/cjxs/120734.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