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咨询:15155925729
微信预约:
(免费咨询)
广州诉情,免费咨询,线下执行,成功后收费

优质南京小三分离天网专业(南京分离小三的公司靠谱吗)


来源: 套路技巧  /  作者: 已采纳 /  2023-05-24 19:0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南京小三分离天网专业(南京分离小三的公司靠谱吗),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2435个字,大小约为55KB,预计浏览完需要32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南京小三分离公司天网-文章目录:

“内线”帮凶 “九条专线”倒卖信息—特大侵犯个人信息案调查

10分钟手机定位找人,60元获得一个人的银行信息……近期,在公安部直接指挥下,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跨25省区市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1名,铲除42个信息泄漏源头,摧毁了9个涉案地域广、涉案人员多、信息数量、种类及涉案金额大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在此案中,包括银行职员、电信人员、快递公司职员、航空售票点负责人等,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小团伙牵出“九条专线”的黑色交易平台


2015年11月11日,沈阳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网上有一个非法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团伙。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该团伙背后存在一个组织庞大、成员遍及多个省区市的犯罪集团。


经调查,警方基本查明了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其衍生犯罪九条专线的情况。据介绍,所谓专线是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不同类别的犯罪链条。九条专线以专线主犯的微信或QQ名命名,分别是“浮沉有事说”专线、“猎人”专线、“成新”专线、“为人民服务”专线、“天网”专线、“菩提祖师”专线、“必胜客”专线、“鹰眼”专线、“多重身份”专线。


每一条专线都是独立的链条,自上而下,上面为查询员,这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成员包括银行职员、电信人员、快递公司职员、航空售票点负责人等。接下来是“庄家”一样的一级代理商,是链条的主要嫌犯;再往下是不同层级的代理商及用户。“一般每个链条的上下线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从联系到交易,均在网上进行。”办案民警说。


据了解,上述九条专线几乎涵盖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部,比如车辆及航班信息、银行开户信息等。九条专线既独立又相互交叉,形成联系密切、架构清晰的作案集团。查询员之间相对独立,为代理商提供交叉服务。代理商之间信息交换特征明显,联系更为频繁,并通过微信等工具,形成了相互勾结的黑色交易平台。


警方介绍,移交沈阳警方的犯罪嫌疑人有查询员34人,一级代理商8人,二级代理商12人;查询员日查询量最大达到300条以上,犯罪嫌疑人日交易金额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在“猎人”专线中,一级代理商毛某越一个月的微信红包资金流转就达到38万元。


与电信员工勾结“专业找人”,银行职员60元倒卖一条客户信息


“成新”专线是沈阳警方摧毁的九条专线中最重头的一个,QQ名为“成新”的一级代理商张某文是这条专线的首要嫌犯。


犯罪嫌疑人张某,以前一直在淘宝卖手机,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手机定位”“专业找人”这一行当,挺赚钱。从2015年起,他开始靠获得他人个人信息、再倒手转卖获利。


张某主要做手机定位,帮助讨债的找人、帮抓‘小三’,一般10分钟就能搞定。要找人的下家提供手机号,他通过QQ把手机号提供给“上家”——即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几分钟后,上家便把与该手机号匹配的基站码发给他,他再通过一个专门的软件就可以锁定要找对象的具体位置。手机定位一般在200米范围内。


警方证实,张某在手机定位圈的影响力很大,只要找到他,基本都能达到目的。


除了手机定位,张某还购买银行客户信息,加价卖给二级代理商。截至案发,他共买卖信息1万条,非法获利10万元。今年5月19日,张某在广州落网。


张某的上线徐某原是农行江西省赣州市分行的一名VIP柜台员,去年在帮助律师朋友查询一名客户的银行信息后,受诱惑开始大肆查询贩卖客户信息,主要是卡号、余额,以每条60元至90元不等的价格售出。


在“为人民服务”专线中,27岁的查询员张某是北京一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业务涉及定位服务。据交待,他与联通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勾结,开通联通手机位置查询端口,制作手机定位平台,链接租用的阿里云服务器。张某以管理员的身份查询联通手机定位信息,初步核实非法获利13万元。


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 应堵漏洞防范“内鬼”


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表示,近一时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猖獗,这起跨25省区市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是近年来破获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之一。案件的破获体现了公安机关坚决打击这类犯罪的信心和决心,有力打击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由其衍生的一系列犯罪活动。


辽宁警方表示,在侦办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监督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导致内部工作人员成为犯罪团伙的重要帮凶。


实际上,此案暴露了当前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系统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另外,快递公司、售票机构等也日渐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点领域。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管理问题。当务之急,应当加快立法的速度,不论是什么样的单位或部门,只要泄露个人信息就要担责。


同时,内部防控机制也应进一步完善。此案犯罪嫌疑人之一、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覃某鹏说,每次在查询客户信息时,都能选好角度躲开头顶上方的摄像头,再加上制度上的权限约束不够,自己不费力就能觅得时机大量查询个人信息。


一些专业人士表示,“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即使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再完善,行业“内鬼”总是防不胜防,而防范“内鬼”侵犯个人信息,目前尚缺乏有效应对措施。


近年公安机关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进行了多次集中打击,一批行业‘内鬼’落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信息泄露的高发态势。从长远看,行业信息安全管理亟待尽快补上责任漏洞。


成华文德路提档升级改造完工 道路变宽 两侧新添小游园

最近开车通过文德路的市民们可能感觉跟以往不同了,以前狭窄的道路变宽敞了,路面也平整了,通行时间也变短了,拥堵状况缓解了。小锦今日从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获悉,备受居民关注的文德路提档升级工程已经完工并通车,除了拓宽路面外,按照市绿地建设“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基本理念,成华区还将道路两侧绿地改造一并纳入项目建设,道路两旁原有的绿地已经升级为小游园了。


“按照成都市‘中优’战略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局正大力实施城市道路黑化整治,改造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出行条件和城市形象,在居民反映文德路道路狭窄,每天上下班经常经历拥堵的情况后,我们立即做了调研,并确定了文德路提档升级方案,经过前期准备后,该道路整治于今年6月30日动工。”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小锦,经过近5个月的连续奋战,该道路已经通车。


道路拓宽了 上下班高峰期也不堵了


小锦了解到,文德路是连接府青路与建设北路的重要通道,周边有机车苑、锦都馨苑、明波花园、南天苑、成电花园等数十个居民小区,同时还有成华实验小学贝格国际幼稚园等学校,承担着数万人的出行。


“该道路全长1906米,原道路宽度最窄处只有6米,人行道单侧原宽度为1—3.5米,部分路段人行道缺失,道路通行质量差,机非混合、人车混行,安全隐患较大。”成华相关负责人告诉小锦,在前期调研中,他们了解到,文德路承担的出行量大,但由于道路狭窄,同时路面坑洼,导致道路经常拥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时间,居民出行苦不堪言。


“为了避开拥堵,我每天早上都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出门,晚上也经常延迟半个多小时回家。”家住上行东方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告诉小锦,他每天上班出门、下班回家都要经过文德路,有时早上车辆刚出小区门口就被堵上了,往往要堵十几二十分钟才能通过,这就让他不得不提早出门。


小锦了解到,为全面实施文德路提档升级,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在启动项目建设任务后,迅速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积极协调园林、电力、自来水、电信等相关单位,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路灯、天网、小三线迁改及景观绿化改造等进行多次研究讨论和实地勘验,最终确定了改造方案。


据悉,文德路提档升级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改造道路面积16000平方米,除了将原6米宽车行道扩宽为9米外,还加铺了沥青混凝土,进行了路灯迁改、天网迁改、小三线迁改及保护等相关配套工程。


“现在道路宽多了,路面也很平整,开车上路不仅平稳了,也不像以前那个拥堵了。”刘先生说,自从道路提档升级后,他也可以正常时间上下班了。


街边杂乱绿地变身小游园


居民休闲新增好去处


小锦了解到,除了拓宽路面外,此次文德路提档升级工程还按照市绿地建设“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基本理念,将道路两侧绿地改造一并纳入项目建设。


“两侧绿地改造也是经过多次商讨,最终确定了绿化方案。”成华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道路两侧有较宽的绿地,但由于居民长期踩踏,绿地已经杂乱无章,很多草皮已经秃了。


据悉,在此次提档升级中,成华区重新规划了绿地,改造绿化面积54500平方米,并在绿地中增设了1.5米宽游步道,游步道间隔设置座椅、垃圾箱、导视牌等,同时也重新种植了绿皮、灌木等。除此以外,还在二仙桥西一巷和地勘路口分别增设小广场,添加了居民休闲娱乐设施。


小锦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提档升级后的文德路看到,拓宽后的马路干净整洁,白色的斑马线、分道线等鲜明,方便车辆和行人识别。道路两旁的绿地和小广场被围栏围住,暂时未对居民开放。“目前绿地里的植被还处在成活期中,由于绿地是可参与的,我们怕还在成活期的草皮被居民踩坏,所以暂时还未开放。”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小锦,待植被成活期一过,将立即开放绿地,让居民休闲娱乐。


小锦了解到,文德路提档升级工程有效地化解了交通拥堵难点,实现了人车分离、优化了道路景观,道路噪音、扬尘大幅度减少,道路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新栽种的灌木绿植将高压铁塔有效围合,干净畅通的健康绿道,现代简洁的景观乔木和休闲健身小广场使整个街区的城市品质焕然一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自强 白洋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 杨馥筱


你可能被私家侦探盯上了



私家侦探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酒店大堂和走廊从容地讲着电话走过,有时安静且长时间地坐守在路边不起眼的车里。


行外人和初入行的新手通常以为,躲藏和掩盖是私家侦探的行动逻辑,戴朋俊在刚入行时也曾这么想。但他很快推翻了这个逻辑,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自己藏起来”,任何行为举动必留踪迹。而私家侦探正是顺藤摸瓜,找到真相的人……




时间是中午11点半,阴天,淅淅沥沥喷着雨点。雨刷扫开前玻璃上的雨水,视野重新清晰起来。私家侦探戴朋俊坐在驾驶座上,啃着一片全麦吐司。副驾驶座上是他的搭档老王,垂在腿上的双手握住一台小巧的家用DV。两人有一搭没一搭散淡地聊天,但眼神始终望向道路前方,锁定300米开外停着的一辆黑色宾利,很专注,像埋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的豹子。


这里是市郊,多工业企业,人口稀少。马路像天气一样清冷,来往车辆稀疏。戴朋俊的黑色轿车停在与主路垂直的一条小路路口,一半掩藏在人行道边的灌木丛后,车窗遮光膜颜色很深。如果不是半小时前停到前方一百米处的那辆白色小巴挡住了部分视线,这会是一个绝佳的蹲守点。


不过,这个小小的意外情况并不构成什么影响,团队的另一辆车就停在马路对面,视野开阔,距离目标车辆也有三四百米远。跟踪是一个职业私家侦探的基本功,原则是一不跟丢,二不暴露,在不跟丢的前提下尽可能与目标距离靠近。


戴朋俊中等个头,中等身材,他戴一副眼镜,只在头顶留一层薄薄的发茬。


这样的外表,穿着日常T恤或衬衫,可以是个小老板,一个普通白领,也像个领导或老总身边的工作人员。


总之,混进人群就能消失。


不过,相较绝大多数同行,戴朋俊实在太高调了,他曝光于媒体的时候,从来不化名,也不挡脸。他有自己的解释:“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大众对这行的印象也有些负面。我要让这个事情变得光明正大。我有自信曝光,说白了我戴朋俊在法律范围内做这行,我做任何事必须经得起各方面考验,不管是委托人、公众舆论还是执法管理者。”他乐于表达,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总有种代表行业的自觉,“我是什么样,中国私家侦探就是什么样”。


曝光同时也是推广手段,同时也让他更可见也更可信。戴朋俊经营着一个7人的调查团队,主要承接婚姻调查业务。这几年生意好起来,他已经不需要亲自上一线,主要负责承接委托、调度、沟通。而坐在他身边的老王,则是团队里的带队主力,业务能力极强,戴朋俊称他为“行业标杆”。


老王精瘦,话少。他当过兵,军事化训练让他具备作为一名私家侦探需要的所有素质:自律、专注、机敏和极强的耐受力。调查的大部分工夫消磨在长时间蹲守,有时车停在地下车库,不能启动空调,他耐得住性子,能够在闷热的车里一待一整天,不瞌睡,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不抽烟,太重的烟味和车窗缝泄出的烟气都容易引起注意。他的随身双肩包很满当,里面装着家用DV、备用电池、一天量干粮和水,还有空矿泉水瓶和垃圾袋——在暴露风险高时不能下车,方便就在车内解决。他盯目标时是目不转睛的,由于常年用眼过度甚至患上眼结石。


眼下这单委托是三天前接到的。女委托人对一周晚归四五天的丈夫感到怀疑,她联系戴朋俊,想确认一下丈夫每天晚上都在干什么,“不管是不是出轨,就想知道你晚上到底去了哪里”。她提供了住家地址、丈夫的照片、工作地点和车辆信息,调查随即在第二晚上启动。


疑点很快出现了。那天晚上,老王带人先到居住地熟悉环境,以摸清行车路线和合适的蹲守地点。那是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高级小区,夜里11点多,目标的轿车进入小区,驶入了地下车库。


但委托人反馈,丈夫这天夜里凌晨3点才到家。


这个情况让戴朋俊想起经手过的另一个案子。男目标在住家小区里给情人又租了一套公寓,仅隔两栋楼。晚上,他说出去应酬,车往小区最偏的位置一停,人就上了那栋楼。


昨天的跟踪没有出现异常。男目标是个工作繁忙的企业主,晚上跑了两三个地点,都是正常的应酬酒局。今天早上不到8点半,调查员已经守在小区外,临近9点半,目标车出发驶向工作地点。现在,蹲守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小时。


“饭点了,快出来了。”老王说着调整了一下坐姿。


十几分钟后,一个穿着浅色西装的年轻男人走出楼房,目标出现了。老王不言语,立刻举起手里的DV,一只手习惯性地捂住机身。画面拉得很近,镜头里,男目标步子很大,动作利索干练,他快步上车,车子向前开去。驾驶座上的戴朋俊已经发动了车子,但并不立刻跟上。目标车辆前方是个路口,他刚刚左拐,戴朋俊踩下油门一个提速,车到了路口,他又降回正常车速拐弯,与那辆宾利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戴朋俊1982年生于江苏泰兴。初中毕业后他不再上学,来到上海学习缝纫,学了大半年,天赋实在太差,放弃了。又去学厨,学了三个月,煮个馄饨都煮不好。他又回到老家,摆地摊卖旧书。


对于一个小县城的年轻人来说,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钱,他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很迷茫。他打了一整年网络游戏。


不过就在2003年,他在上海卫视看到一档节目,采访上海一位名叫魏武军的私家侦探。他立刻感到被击中了,直觉告诉他,这个行当就是他的上升路径。他立刻上网搜索魏武军的联系方式,发过去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希望跟他学习,进入这个行业。但魏武军收学徒收费2万,对戴朋俊来说难以承受。他没有放弃,此后大半年,他每隔十天半月就去一封邮件,反复表达愿望。


第二年元旦上午8点,他接到了魏武军的电话,江苏正好有一个委托需要人,魏武军要他立刻出发,前往江苏吴江的一个小区。节假日,直达的车票早已售罄,他往南赶,在路边拦下一辆去往无锡的长途车,从无锡乘火车到苏州,又坐中巴到达了吴江县。当他终于乘摩的赶到指定小区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


他在小区门口等了几个小时,魏武军开着一辆白晃晃的奥迪A4出现了。


“师父,这车这么帅,很打眼啊,不会影响工作吗?”


一上车,戴朋俊就提出了疑问。魏老师说,通常来讲,黑、白、灰色的车和服装都属于正常,只要你的行为没有异常就没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重要的不是躲,而是正常,能够融入环境。”


这句话让戴朋俊醍醐灌顶。他曾仔细地考虑过,做调查有没有可能做到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当年还没有天网系统、监控视频,他反复考虑了整个流程,得出结论,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自己藏起来。只要是做过的事,只要有心去查,都逃不出去。处心积虑躲藏必然导致行为刻意,不如自然、正常地行事,反而不会引起注意。


这一趟,他在吴江跟了十几天,完成得非常漂亮。魏武军收他做学徒,他正式入行了。


后来,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戴朋俊发现,做调查的所有方法技巧,都离不开他从这第一单活中习得的原则:一是独立应对各种状况,灵活、机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保持正常,融入环境。


比如,当你发现目标进了酒店,却不知道他入住的房间该怎么办?依据现场情况,总有方案。


有一回,目标早上到酒店自助餐厅用早餐,他好像不经意走过,在餐厅门口服务员在房号登记表上画勾时瞥到了目标房号,一清二楚。


另一回,他观察了一会儿前台的几个工作人员,挑中其中面善的一个小伙子。他走上前直接问:


“王总入住了吧?”


对方问:


“全名叫什么?”


他报出名字。对方说:


“已经入住了。”


他没有问哪个房间,而是说:


“那你给我开个对面的房间吧。”


关键在于你必须问得自然而然,胸有成竹,前台就会认为你与目标认识,他依据通常状况,自然认为你是负责接待的助理人员,住得近,方便照顾。


但更保险的状况是,观察到目标已入住,又出门后,再上前台问。


比如还有一回,戴朋俊用同样的话术打听时,前台很谨慎地打电话到目标房间确认。房内没有人,但戴朋俊已经看到了前台服务员拨打的电话号码——8 房间号。




魏武军曾对戴朋俊说:“小戴,我们这行最危险的就是开车。”


2009年,戴朋俊接到一通来自南京的电话,来电的是个中年女人。电话里,她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强势,她用果断且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我确定我老公有问题。”


来电的女委托人是当地极有势力的女富豪,企业家,和丈夫育有两个孩子。丈夫在她的百货商场当部门经理,她每年给他发一百万薪水。丈夫此前有过前科,事情结束后,委托人并不清楚丈夫和当时那个小姑娘是不是还有联系。但她从丈夫的生活行为判断,他一定又出轨了。委托人提出方案,由她约小姑娘出来见面谈谈,戴朋俊跟进小姑娘的行踪。


女孩很年轻,又白又美,是个大学生。两个女人谈好后,女孩走出来,打了一辆摩的。戴朋俊立刻拦了辆出租,一上车他就跟师傅说,“你跟着她,到地儿给你200块,违章算我的。”司机马上兴奋了,把车牌一遮,追了上去。女孩在一个老小区门口下车,一边往里走一边哭着打电话。


戴朋俊向委托人借了辆车,在小区门口一连蹲守了几天,根本没见到女孩身影。直到第四天,男目标开着高级商务车出现了,女孩从小区里跑出来,上了车。商务车开到一条还没修好的偏远马路上,停在了路边。


戴朋俊不敢离近,守在距离大约300米的位置。他很兴奋,开始推断,女委托人在市里能量太强,她丈夫估计不敢带女孩去酒店开房,那么,把车停在这么偏远的位置,大概率会车震。


半小时后,商务车开走了。他到停车的位置查看,路边扔着用过的避孕套。他向委托人讲述了情况,并建议她做准备,当下次男目标开车去接人时,他将第一时间通知。到时,得由委托人自己带亲戚朋友去抓现行,私家侦探只负责提供情报。


当天,女企业家带了几个人开车和戴朋俊碰面。戴朋俊提议,两辆车一前一后包夹,男目标的车就走不了了,他弃车也跑不了多远。话没说完,就被委托人用她不容置疑的语气打断,“不用麻烦,他看到我腿都吓软了,你就告诉我在哪儿。”接着径直开车奔现场去。


到了现场,她的车还没停下,男目标看到她,一脚油门车就窜了出去。戴朋俊下意识提速追上。车在黑暗的尚未完工的马路上高速开了几公里,目标车辆突然一个急刹车,拐了个直角上了小路。没想到这是条断头路,前方是一面墙,戴朋俊刹车刹得措手不及。车速太快,路面又有碎石,车刹不住。他猛打了三把方向盘,终于拐进小路。


一上小路,他就刹了车,不跟了。他开门下车,浑身不由自主地发抖。就差一点点,车就翻了。


更早几年前,还有一个委托令戴朋俊至今心有余悸。


一个女儿要查自己70多岁的父亲。老父亲是个亿万富豪,老伴已经去世,他有三个儿女。委托人是小女儿,她说,父亲和一个女人走得很近,老头已经为她花了几百万,还买了辆车,这是个无底洞,必须及时止损。


经过一段时间调查,戴朋俊了解到,女人是个三十多岁的银行职员,很有风韵。女人有个不错的家庭,老公在事业单位。他们希望能进一步掌握这个女职员和她老公的信息,却始终难以突破。调查陷入了瓶颈。


就在这时,新的突破口幸运地出现了。一次,女职员到老头家里,两人发生关系,这一切被早已安置在卧室的拍摄设备记录了下来。拍摄设备自然不是戴朋俊安置的,他对界限的把握非常谨慎,如果由他放置,就是违法行为。在提出拍摄计划时,戴朋俊就明确提出,监控设备只能由委托人自己布置——在自己家放监控设备,没有任何问题。


辛苦了十多天,取得了这样的突破,戴朋俊松了口气。只要撤完设备,做一些收尾工作,这个单子就完美结束了。


当天正好是老头老伴的忌日,他出门到亲戚家取东西。趁着这个空当,委托人带戴朋俊进屋做收尾工作。即使有委托人带领,要进屋他总是很谨慎的,


“让你姐姐在楼下守一下吧,以防老爷子突然回来。”


“不用,那地方远,没两小时回不来。”


女委托人不以为意。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一进门就上了道保险。


进屋刚十几分钟,防盗门“咔咔咔”剧烈地响起来。戴朋俊吓得心脏猛跳,两姐妹也愣住了。他定了定神,说,你们俩一开门帮我挡一下,我马上跑掉就行了,剩下就是你们家事,很好处理。


这个提议又被妹妹否定了,她一挥手,“不用,家里这么大,你找个房间躲一下”。


门打开,老爷子冲进来直奔厨房抽了把刀,一边嚷着一边对两个女儿一顿拳打脚踢。他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挥着刀不停大喊:“有没有别人!出来!”戴朋俊被叫了出去,他强行让自己镇定,脑海里盘算如何应对。


如果硬上,老头70多岁了,即使拿着刀,把他撂倒也不算太难。但这么做风险极大,毕竟在对方家里,万一自己被捅,对方是正当防卫,可要是把老头碰出意外,这事就成了刑事案件,他必须负法律责任。他决定示弱。


“你是谁?为什么在我家?信不信我一刀捅死你我是正当防卫!”老头拿刀指着戴朋俊。


“大爷,你说这干嘛,”他把手摊开,开始瞎扯,“我就是在路边,这两个大姐给我两百块钱让我上来帮她们看看。”


老头子当然不信,要他的身份证。他说,身份证放酒店了,不在身上。老头让司机开车押他去宾馆取。车开在路上,戴朋俊收到委托人短信:“小戴,找机会赶紧跑。”几乎同时,司机接到老头的电话,他踩了一脚刹车,戴朋俊就趁这一下夺门而出,翻过花台,冲到马路对面,然后一路狂奔。拆掉电话卡,打车回酒店退了房,坐大巴逃离了这个城市。


事后他复盘整个过程,发现处处是坑。除了老头手里的刀一不小心就能造成伤害,他还多次踩在触犯法律的边缘。一旦不是委托人带他进屋,一旦争执中老头出了意外,现在他就是全国通缉的刑事犯了。


后来,当戴朋俊自己开始收学员时,他总会首先告诉新人,从事这个行业,你冒的是坐牢甚至丢命的危险。




“如果你生病了,你会看医生。如果你要离婚,你会去找律师。如果你怀疑老公出轨,怎么办呢?你能找到正当合法的机构解决问题吗?”戴朋俊提出了一个问题。


婚姻调查是事实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需求市场,他非常相信,社会越发达,这个行业的市场会越大,因为“人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对感情生活的要求就会越高”。在他看来,私家侦探的职责,就是在婚姻中出现不可容忍的欺骗时,提供真相。


2016年,深圳的一个委托人找到戴朋俊。她怀疑老公出轨,在委托戴朋俊之前,她已经做了一年的心理咨询。


总体而言,老公的行为举止没有太大异常。他正常上下班。他们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周末他通常在家陪小孩,是个挺尽职的爸爸。有了孩子以后,两口子分房睡,夫妻生活减少了很多,但也并不是没有。一切看起来都很合理。基于女人的第六感,她总感觉有问题。老公说她多疑,安抚她,甚至陪她去看心理医生,配合她治疗,让她放心。但疑虑每天萦绕在脑子里无法消失,几乎把她折磨疯了。


心理咨询师也束手无策,便建议她,找私家侦探查一查。


这对夫妻不到30岁,都是公司的上班族,收入还不错,在深圳外环买了一套房。女方家庭条件稍好一点,岳父把自己的车给女婿开。老公是“凤凰男”,通过努力在城市立足,月薪达到两万。根据委托人描述,老公平时不会晚归,周末也都在家。戴朋俊于是初步安排了五天的观察,工作的重点就在于排查上班期间与他单独接触的人。


有一天早上,戴朋俊又跟着目标车到了单位。他在单位门口一直蹲守到下午2点,男目标出现了。走在他身边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两人一块上了车。他们俩从单位出来,保持着正常的距离,初步判断就是同事关系。


但是跟拍还得继续。戴朋俊跟着男目标的车跑了几个地方,都是与他的职业相关的工作场所。临近下午4点,车突然开到了一家涉外五星级酒店,他们停好车,进了酒店。


戴朋俊稍等了一会儿,也停好车,走进酒店。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宜四处乱看,最自然的行为是目视前方径直前行,他余光一扫,看到男目标和那个女人坐在咖啡吧的沙发上聊天。女人面向男目标侧身坐着,看向远方。她的眼神精明、犀利,不是小职员的眼神,应该是个领导。


戴朋俊拐向另一侧,站到一面镂空的花架隔断后面。他把双肩包背到胸前,包里搁着已经开机的摄像机,拉链开了一个口,露出摄像机镜头。他调整角度,开始拍摄。


他们始终在喝茶,正常地聊天。


摄像机没有停,拍着拍着,突然,男目标把嘴噘了起来,紧接着,女人探身把嘴凑上去亲了一下。


那短短的一秒钟,让戴朋俊心里瞬间兴奋到极点。


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正常拍摄。不一会儿,他们又亲了一下。


他在心里分析,这两人应该是老情人的关系。他们并没有急着开房,只是喝茶聊天,一个很放松的约会。而在公共场合自然地接吻,说明这已经是个熟悉、平常的动作。


戴朋俊给委托人打电话,把调查情况如实告诉她。她在电话里情绪崩溃,泣不成声。最后,这位女委托人和老公摊牌了,老公终于承认出轨。老公说,想好好过,他们最终没有离婚。他和这个女人有没有断也很难说,女人是他的上司,这出轨的感情里还牵扯了利益,并不容易了断。如果选择辞职,也许很难找到更高薪酬的工作。


对于女委托人来说,婚姻照常走下去,但这道裂痕也许永远难以填平了。这个真相对于她的意义,是让她确认了,不是自己多疑,她也没有神经病。


合肥的一个女委托人已经和老公分居两年了,他们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几岁了。她觉得拖下去没意思了,打算离婚。她给戴朋俊打电话,委托他查一查,老公每天晚上住在哪里。她听说,他在外面生了个男孩,读幼儿园了。


这只是常规的婚姻调查,戴朋俊在男人工作单位跟上了他的车。白天只是正常的工作进出,晚上下了班,车开进了一个别墅区。透过别墅窗户,他看到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孩子大概只有1岁,还抱在手上,穿着小女孩的衣服。


又蹲守了几天,他发现停在停车位上的一辆车,自始至终没有动过,他猜测,这是这个别墅里的女人开的车。他把车牌号提供给委托人,她托人查出了车辆信息,是个女人的名字,登记的住址是农村地址。


果不其然,三天后,男目标去了那个农村地址——那是女人的娘家。


调查中的女方信息和男女关系很快就出来了,委托进行得很顺利,至此就快要结束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把男目标其他几个去过的地方进行排查。


没想到,这一排查,又查出一套公寓,住在里面的是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姑娘,也有一个1岁左右的小女儿,姑娘的妈妈也住在这里。也就是说,这个委托人的老公在婚姻期间,找了个小三,还找了个小四,一个买了别墅,另一个买了公寓房。两边都见了长辈,生了孩子。他已经组建了两个挺稳定的“家庭”。


戴朋俊根据蹲守时观察到的行为反应推断,小四应该知道小三的存在,但小三却不一定知道另一个女人。他把调查结果和推断分析都交给了委托人。对于委托人来说,这段婚姻里早就没了感情。


调查出的真相对她来说,完全是离婚谈判或打官司时的筹码,这在婚姻财产分割时至关重要。


戴朋俊从事私家侦探十七年,他见了太多婚姻中的欺骗和真相。


他说,婚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它不只关于感情,还有交错的利益。


有些夫妻因为利益离不了婚,另一些夫妻走到最后,只剩下利益的争夺。


婚姻关系就是利益的交集。


也许某种程度上,这才是婚姻的真相。






编辑=宛冬 摄影=徐争


采访 文=李娄也




私家侦探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酒店大堂和走廊从容地讲着电话走过,有时安静且长时间地坐守在路边不起眼的车里。


行外人和初入行的新手通常以为,躲藏和掩盖是私家侦探的行动逻辑,戴朋俊在刚入行时也曾这么想。但他很快推翻了这个逻辑,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自己藏起来”,任何行为举动必留踪迹。而私家侦探正是顺藤摸瓜,找到真相的人……




时间是中午11点半,阴天,淅淅沥沥喷着雨点。雨刷扫开前玻璃上的雨水,视野重新清晰起来。私家侦探戴朋俊坐在驾驶座上,啃着一片全麦吐司。副驾驶座上是他的搭档老王,垂在腿上的双手握住一台小巧的家用DV。两人有一搭没一搭散淡地聊天,但眼神始终望向道路前方,锁定300米开外停着的一辆黑色宾利,很专注,像埋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的豹子。


这里是市郊,多工业企业,人口稀少。马路像天气一样清冷,来往车辆稀疏。戴朋俊的黑色轿车停在与主路垂直的一条小路路口,一半掩藏在人行道边的灌木丛后,车窗遮光膜颜色很深。如果不是半小时前停到前方一百米处的那辆白色小巴挡住了部分视线,这会是一个绝佳的蹲守点。


不过,这个小小的意外情况并不构成什么影响,团队的另一辆车就停在马路对面,视野开阔,距离目标车辆也有三四百米远。跟踪是一个职业私家侦探的基本功,原则是一不跟丢,二不暴露,在不跟丢的前提下尽可能与目标距离靠近。


戴朋俊中等个头,中等身材,他戴一副眼镜,只在头顶留一层薄薄的发茬。


这样的外表,穿着日常T恤或衬衫,可以是个小老板,一个普通白领,也像个领导或老总身边的工作人员。


总之,混进人群就能消失。


不过,相较绝大多数同行,戴朋俊实在太高调了,他曝光于媒体的时候,从来不化名,也不挡脸。他有自己的解释:“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大众对这行的印象也有些负面。我要让这个事情变得光明正大。我有自信曝光,说白了我戴朋俊在法律范围内做这行,我做任何事必须经得起各方面考验,不管是委托人、公众舆论还是执法管理者。”他乐于表达,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总有种代表行业的自觉,“我是什么样,中国私家侦探就是什么样”。


曝光同时也是推广手段,同时也让他更可见也更可信。戴朋俊经营着一个7人的调查团队,主要承接婚姻调查业务。这几年生意好起来,他已经不需要亲自上一线,主要负责承接委托、调度、沟通。而坐在他身边的老王,则是团队里的带队主力,业务能力极强,戴朋俊称他为“行业标杆”。


老王精瘦,话少。他当过兵,军事化训练让他具备作为一名私家侦探需要的所有素质:自律、专注、机敏和极强的耐受力。调查的大部分工夫消磨在长时间蹲守,有时车停在地下车库,不能启动空调,他耐得住性子,能够在闷热的车里一待一整天,不瞌睡,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不抽烟,太重的烟味和车窗缝泄出的烟气都容易引起注意。他的随身双肩包很满当,里面装着家用DV、备用电池、一天量干粮和水,还有空矿泉水瓶和垃圾袋——在暴露风险高时不能下车,方便就在车内解决。他盯目标时是目不转睛的,由于常年用眼过度甚至患上眼结石。


眼下这单委托是三天前接到的。女委托人对一周晚归四五天的丈夫感到怀疑,她联系戴朋俊,想确认一下丈夫每天晚上都在干什么,“不管是不是出轨,就想知道你晚上到底去了哪里”。她提供了住家地址、丈夫的照片、工作地点和车辆信息,调查随即在第二晚上启动。


疑点很快出现了。那天晚上,老王带人先到居住地熟悉环境,以摸清行车路线和合适的蹲守地点。那是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高级小区,夜里11点多,目标的轿车进入小区,驶入了地下车库。


但委托人反馈,丈夫这天夜里凌晨3点才到家。


这个情况让戴朋俊想起经手过的另一个案子。男目标在住家小区里给情人又租了一套公寓,仅隔两栋楼。晚上,他说出去应酬,车往小区最偏的位置一停,人就上了那栋楼。


昨天的跟踪没有出现异常。男目标是个工作繁忙的企业主,晚上跑了两三个地点,都是正常的应酬酒局。今天早上不到8点半,调查员已经守在小区外,临近9点半,目标车出发驶向工作地点。现在,蹲守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小时。


“饭点了,快出来了。”老王说着调整了一下坐姿。


十几分钟后,一个穿着浅色西装的年轻男人走出楼房,目标出现了。老王不言语,立刻举起手里的DV,一只手习惯性地捂住机身。画面拉得很近,镜头里,男目标步子很大,动作利索干练,他快步上车,车子向前开去。驾驶座上的戴朋俊已经发动了车子,但并不立刻跟上。目标车辆前方是个路口,他刚刚左拐,戴朋俊踩下油门一个提速,车到了路口,他又降回正常车速拐弯,与那辆宾利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戴朋俊1982年生于江苏泰兴。初中毕业后他不再上学,来到上海学习缝纫,学了大半年,天赋实在太差,放弃了。又去学厨,学了三个月,煮个馄饨都煮不好。他又回到老家,摆地摊卖旧书。


对于一个小县城的年轻人来说,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钱,他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很迷茫。他打了一整年网络游戏。


不过就在2003年,他在上海卫视看到一档节目,采访上海一位名叫魏武军的私家侦探。他立刻感到被击中了,直觉告诉他,这个行当就是他的上升路径。他立刻上网搜索魏武军的联系方式,发过去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希望跟他学习,进入这个行业。但魏武军收学徒收费2万,对戴朋俊来说难以承受。他没有放弃,此后大半年,他每隔十天半月就去一封邮件,反复表达愿望。


第二年元旦上午8点,他接到了魏武军的电话,江苏正好有一个委托需要人,魏武军要他立刻出发,前往江苏吴江的一个小区。节假日,直达的车票早已售罄,他往南赶,在路边拦下一辆去往无锡的长途车,从无锡乘火车到苏州,又坐中巴到达了吴江县。当他终于乘摩的赶到指定小区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


他在小区门口等了几个小时,魏武军开着一辆白晃晃的奥迪A4出现了。


“师父,这车这么帅,很打眼啊,不会影响工作吗?”


一上车,戴朋俊就提出了疑问。魏老师说,通常来讲,黑、白、灰色的车和服装都属于正常,只要你的行为没有异常就没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重要的不是躲,而是正常,能够融入环境。”


这句话让戴朋俊醍醐灌顶。他曾仔细地考虑过,做调查有没有可能做到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当年还没有天网系统、监控视频,他反复考虑了整个流程,得出结论,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把自己藏起来。只要是做过的事,只要有心去查,都逃不出去。处心积虑躲藏必然导致行为刻意,不如自然、正常地行事,反而不会引起注意。


这一趟,他在吴江跟了十几天,完成得非常漂亮。魏武军收他做学徒,他正式入行了。


后来,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戴朋俊发现,做调查的所有方法技巧,都离不开他从这第一单活中习得的原则:一是独立应对各种状况,灵活、机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保持正常,融入环境。


比如,当你发现目标进了酒店,却不知道他入住的房间该怎么办?依据现场情况,总有方案。


有一回,目标早上到酒店自助餐厅用早餐,他好像不经意走过,在餐厅门口服务员在房号登记表上画勾时瞥到了目标房号,一清二楚。


另一回,他观察了一会儿前台的几个工作人员,挑中其中面善的一个小伙子。他走上前直接问:


“王总入住了吧?”


对方问:


“全名叫什么?”


他报出名字。对方说:


“已经入住了。”


他没有问哪个房间,而是说:


“那你给我开个对面的房间吧。”


关键在于你必须问得自然而然,胸有成竹,前台就会认为你与目标认识,他依据通常状况,自然认为你是负责接待的助理人员,住得近,方便照顾。


但更保险的状况是,观察到目标已入住,又出门后,再上前台问。


比如还有一回,戴朋俊用同样的话术打听时,前台很谨慎地打电话到目标房间确认。房内没有人,但戴朋俊已经看到了前台服务员拨打的电话号码——8 房间号。




魏武军曾对戴朋俊说:“小戴,我们这行最危险的就是开车。”


2009年,戴朋俊接到一通来自南京的电话,来电的是个中年女人。电话里,她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强势,她用果断且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我确定我老公有问题。”


来电的女委托人是当地极有势力的女富豪,企业家,和丈夫育有两个孩子。丈夫在她的百货商场当部门经理,她每年给他发一百万薪水。丈夫此前有过前科,事情结束后,委托人并不清楚丈夫和当时那个小姑娘是不是还有联系。但她从丈夫的生活行为判断,他一定又出轨了。委托人提出方案,由她约小姑娘出来见面谈谈,戴朋俊跟进小姑娘的行踪。


女孩很年轻,又白又美,是个大学生。两个女人谈好后,女孩走出来,打了一辆摩的。戴朋俊立刻拦了辆出租,一上车他就跟师傅说,“你跟着她,到地儿给你200块,违章算我的。”司机马上兴奋了,把车牌一遮,追了上去。女孩在一个老小区门口下车,一边往里走一边哭着打电话。


戴朋俊向委托人借了辆车,在小区门口一连蹲守了几天,根本没见到女孩身影。直到第四天,男目标开着高级商务车出现了,女孩从小区里跑出来,上了车。商务车开到一条还没修好的偏远马路上,停在了路边。


戴朋俊不敢离近,守在距离大约300米的位置。他很兴奋,开始推断,女委托人在市里能量太强,她丈夫估计不敢带女孩去酒店开房,那么,把车停在这么偏远的位置,大概率会车震。


半小时后,商务车开走了。他到停车的位置查看,路边扔着用过的避孕套。他向委托人讲述了情况,并建议她做准备,当下次男目标开车去接人时,他将第一时间通知。到时,得由委托人自己带亲戚朋友去抓现行,私家侦探只负责提供情报。


当天,女企业家带了几个人开车和戴朋俊碰面。戴朋俊提议,两辆车一前一后包夹,男目标的车就走不了了,他弃车也跑不了多远。话没说完,就被委托人用她不容置疑的语气打断,“不用麻烦,他看到我腿都吓软了,你就告诉我在哪儿。”接着径直开车奔现场去。


到了现场,她的车还没停下,男目标看到她,一脚油门车就窜了出去。戴朋俊下意识提速追上。车在黑暗的尚未完工的马路上高速开了几公里,目标车辆突然一个急刹车,拐了个直角上了小路。没想到这是条断头路,前方是一面墙,戴朋俊刹车刹得措手不及。车速太快,路面又有碎石,车刹不住。他猛打了三把方向盘,终于拐进小路。


一上小路,他就刹了车,不跟了。他开门下车,浑身不由自主地发抖。就差一点点,车就翻了。


更早几年前,还有一个委托令戴朋俊至今心有余悸。


一个女儿要查自己70多岁的父亲。老父亲是个亿万富豪,老伴已经去世,他有三个儿女。委托人是小女儿,她说,父亲和一个女人走得很近,老头已经为她花了几百万,还买了辆车,这是个无底洞,必须及时止损。


经过一段时间调查,戴朋俊了解到,女人是个三十多岁的银行职员,很有风韵。女人有个不错的家庭,老公在事业单位。他们希望能进一步掌握这个女职员和她老公的信息,却始终难以突破。调查陷入了瓶颈。


就在这时,新的突破口幸运地出现了。一次,女职员到老头家里,两人发生关系,这一切被早已安置在卧室的拍摄设备记录了下来。拍摄设备自然不是戴朋俊安置的,他对界限的把握非常谨慎,如果由他放置,就是违法行为。在提出拍摄计划时,戴朋俊就明确提出,监控设备只能由委托人自己布置——在自己家放监控设备,没有任何问题。


辛苦了十多天,取得了这样的突破,戴朋俊松了口气。只要撤完设备,做一些收尾工作,这个单子就完美结束了。


当天正好是老头老伴的忌日,他出门到亲戚家取东西。趁着这个空当,委托人带戴朋俊进屋做收尾工作。即使有委托人带领,要进屋他总是很谨慎的,


“让你姐姐在楼下守一下吧,以防老爷子突然回来。”


“不用,那地方远,没两小时回不来。”


女委托人不以为意。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一进门就上了道保险。


进屋刚十几分钟,防盗门“咔咔咔”剧烈地响起来。戴朋俊吓得心脏猛跳,两姐妹也愣住了。他定了定神,说,你们俩一开门帮我挡一下,我马上跑掉就行了,剩下就是你们家事,很好处理。


这个提议又被妹妹否定了,她一挥手,“不用,家里这么大,你找个房间躲一下”。


门打开,老爷子冲进来直奔厨房抽了把刀,一边嚷着一边对两个女儿一顿拳打脚踢。他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挥着刀不停大喊:“有没有别人!出来!”戴朋俊被叫了出去,他强行让自己镇定,脑海里盘算如何应对。


如果硬上,老头70多岁了,即使拿着刀,把他撂倒也不算太难。但这么做风险极大,毕竟在对方家里,万一自己被捅,对方是正当防卫,可要是把老头碰出意外,这事就成了刑事案件,他必须负法律责任。他决定示弱。


“你是谁?为什么在我家?信不信我一刀捅死你我是正当防卫!”老头拿刀指着戴朋俊。


“大爷,你说这干嘛,”他把手摊开,开始瞎扯,“我就是在路边,这两个大姐给我两百块钱让我上来帮她们看看。”


老头子当然不信,要他的身份证。他说,身份证放酒店了,不在身上。老头让司机开车押他去宾馆取。车开在路上,戴朋俊收到委托人短信:“小戴,找机会赶紧跑。”几乎同时,司机接到老头的电话,他踩了一脚刹车,戴朋俊就趁这一下夺门而出,翻过花台,冲到马路对面,然后一路狂奔。拆掉电话卡,打车回酒店退了房,坐大巴逃离了这个城市。


事后他复盘整个过程,发现处处是坑。除了老头手里的刀一不小心就能造成伤害,他还多次踩在触犯法律的边缘。一旦不是委托人带他进屋,一旦争执中老头出了意外,现在他就是全国通缉的刑事犯了。


后来,当戴朋俊自己开始收学员时,他总会首先告诉新人,从事这个行业,你冒的是坐牢甚至丢命的危险。




“如果你生病了,你会看医生。如果你要离婚,你会去找律师。如果你怀疑老公出轨,怎么办呢?你能找到正当合法的机构解决问题吗?”戴朋俊提出了一个问题。


婚姻调查是事实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需求市场,他非常相信,社会越发达,这个行业的市场会越大,因为“人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对感情生活的要求就会越高”。在他看来,私家侦探的职责,就是在婚姻中出现不可容忍的欺骗时,提供真相。


2016年,深圳的一个委托人找到戴朋俊。她怀疑老公出轨,在委托戴朋俊之前,她已经做了一年的心理咨询。


总体而言,老公的行为举止没有太大异常。他正常上下班。他们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周末他通常在家陪小孩,是个挺尽职的爸爸。有了孩子以后,两口子分房睡,夫妻生活减少了很多,但也并不是没有。一切看起来都很合理。基于女人的第六感,她总感觉有问题。老公说她多疑,安抚她,甚至陪她去看心理医生,配合她治疗,让她放心。但疑虑每天萦绕在脑子里无法消失,几乎把她折磨疯了。


心理咨询师也束手无策,便建议她,找私家侦探查一查。


这对夫妻不到30岁,都是公司的上班族,收入还不错,在深圳外环买了一套房。女方家庭条件稍好一点,岳父把自己的车给女婿开。老公是“凤凰男”,通过努力在城市立足,月薪达到两万。根据委托人描述,老公平时不会晚归,周末也都在家。戴朋俊于是初步安排了五天的观察,工作的重点就在于排查上班期间与他单独接触的人。


有一天早上,戴朋俊又跟着目标车到了单位。他在单位门口一直蹲守到下午2点,男目标出现了。走在他身边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两人一块上了车。他们俩从单位出来,保持着正常的距离,初步判断就是同事关系。


但是跟拍还得继续。戴朋俊跟着男目标的车跑了几个地方,都是与他的职业相关的工作场所。临近下午4点,车突然开到了一家涉外五星级酒店,他们停好车,进了酒店。


戴朋俊稍等了一会儿,也停好车,走进酒店。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宜四处乱看,最自然的行为是目视前方径直前行,他余光一扫,看到男目标和那个女人坐在咖啡吧的沙发上聊天。女人面向男目标侧身坐着,看向远方。她的眼神精明、犀利,不是小职员的眼神,应该是个领导。


戴朋俊拐向另一侧,站到一面镂空的花架隔断后面。他把双肩包背到胸前,包里搁着已经开机的摄像机,拉链开了一个口,露出摄像机镜头。他调整角度,开始拍摄。


他们始终在喝茶,正常地聊天。


摄像机没有停,拍着拍着,突然,男目标把嘴噘了起来,紧接着,女人探身把嘴凑上去亲了一下。


那短短的一秒钟,让戴朋俊心里瞬间兴奋到极点。


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正常拍摄。不一会儿,他们又亲了一下。


他在心里分析,这两人应该是老情人的关系。他们并没有急着开房,只是喝茶聊天,一个很放松的约会。而在公共场合自然地接吻,说明这已经是个熟悉、平常的动作。


戴朋俊给委托人打电话,把调查情况如实告诉她。她在电话里情绪崩溃,泣不成声。最后,这位女委托人和老公摊牌了,老公终于承认出轨。老公说,想好好过,他们最终没有离婚。他和这个女人有没有断也很难说,女人是他的上司,这出轨的感情里还牵扯了利益,并不容易了断。如果选择辞职,也许很难找到更高薪酬的工作。


对于女委托人来说,婚姻照常走下去,但这道裂痕也许永远难以填平了。这个真相对于她的意义,是让她确认了,不是自己多疑,她也没有神经病。


合肥的一个女委托人已经和老公分居两年了,他们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几岁了。她觉得拖下去没意思了,打算离婚。她给戴朋俊打电话,委托他查一查,老公每天晚上住在哪里。她听说,他在外面生了个男孩,读幼儿园了。


这只是常规的婚姻调查,戴朋俊在男人工作单位跟上了他的车。白天只是正常的工作进出,晚上下了班,车开进了一个别墅区。透过别墅窗户,他看到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孩子大概只有1岁,还抱在手上,穿着小女孩的衣服。


又蹲守了几天,他发现停在停车位上的一辆车,自始至终没有动过,他猜测,这是这个别墅里的女人开的车。他把车牌号提供给委托人,她托人查出了车辆信息,是个女人的名字,登记的住址是农村地址。


果不其然,三天后,男目标去了那个农村地址——那是女人的娘家。


调查中的女方信息和男女关系很快就出来了,委托进行得很顺利,至此就快要结束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把男目标其他几个去过的地方进行排查。


没想到,这一排查,又查出一套公寓,住在里面的是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姑娘,也有一个1岁左右的小女儿,姑娘的妈妈也住在这里。也就是说,这个委托人的老公在婚姻期间,找了个小三,还找了个小四,一个买了别墅,另一个买了公寓房。两边都见了长辈,生了孩子。他已经组建了两个挺稳定的“家庭”。


戴朋俊根据蹲守时观察到的行为反应推断,小四应该知道小三的存在,但小三却不一定知道另一个女人。他把调查结果和推断分析都交给了委托人。对于委托人来说,这段婚姻里早就没了感情。


调查出的真相对她来说,完全是离婚谈判或打官司时的筹码,这在婚姻财产分割时至关重要。


戴朋俊从事私家侦探十七年,他见了太多婚姻中的欺骗和真相。


他说,婚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它不只关于感情,还有交错的利益。


有些夫妻因为利益离不了婚,另一些夫妻走到最后,只剩下利益的争夺。


婚姻关系就是利益的交集。


也许某种程度上,这才是婚姻的真相。






编辑=宛冬 摄影=徐争


采访 文=李娄也



   男人出轨的表现?分离小三绝招
   怎么样分离小三?老公出轨怎么治他
   老公出轨怎么办?分离小三的办法
   小三吃定男人的方法?分离小三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让男人和小三断干净?分离小三的方法有哪些

   » 文章版权:南京小三分离天网专业(南京分离小三的公司靠谱吗) http://www.chun1983.cn/cjxs/1131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上一篇:成都小三分离机构名单(成都分离小三案例)
下一篇:放不下原配舍不得小三(放不下小三又无法离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