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3771个字,大小约为62KB,预计浏览完需要35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代聊分离小三-文章目录: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很难通过一两套公式创造神奇
情感咨询套路怎能挽救偏差的恋爱观?
26岁的张明微信聊天记录里,仍然保存着情感咨询师为他制订的挽回计划:5月10日发消息问对方在干吗;5月18日打电话;5月20日送礼物;5月23日发消息,等等。然而无论张明如何“努力”,他都没能挽回女友。
事实上,像张明一样寻求情感咨询服务的人并不在少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打着“情感咨询”旗号的机构凭借简单的心理学小知识,吸引着陷于情感漩涡的年轻人,收取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的咨询费用。在咨询过后,有人表示并没有收获他们所期待的结果,反而“人财两空”。
情感挽回、分离小三、快速脱单、国内专业婚姻家庭咨询师、专业心理咨询师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今年端午节,闫丽一口气收藏点赞了几十条讲解如何挽回情感的短视频。
之前,在武汉工作的闫丽被男友提出分手,伤心之余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帮助。在智能算法的推荐下,很多类似的视频被推送到她的首页,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闫丽一口气加了五六位情感咨询师的微信。
闫丽回忆,加情感咨询师的第二天,微信一下涌入了几十条消息,每个人都让她描述双方年龄、恋爱时长、谁提出的分手、分手原因等问题。闫丽坦言,当时被情绪冲昏了头脑,认真地回复了每一位情感咨询师的问题,并把和男友的部分聊天记录也发给了咨询师。
“情感咨询师从聊天记录的字里行间中找寻细节并进行解读,他们告诉我,前男友其实是喜欢我的,只要根据他们的指导一定可以挽回感情。”据闫丽描述,指导费用从199元到9980元不等。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闫丽开始按照其中一个情感咨询师的意见尝试挽回前男友。情感咨询师根据她的聊天记录进行分析,告诉她可以在晚上发信息,这个时候最容易打动人。但闫丽万万没想到,发完信息的第二天就被前男友从好友名单中删除了。
生气之余,闫丽质问情感咨询师缘由,情感咨询师解释前期是免费的咨询帮助,不具有针对性,升级为9980元的套餐便会有人一对一指导,成功率较高。由于咨询费价格高昂,再加上自己已经被前男友删除,闫丽并没有再交钱。
“人一旦处于悲伤,总是忍不住瞎看瞎想,也很容易轻信别人。”2019年,在北京工作的娜娜也曾因为失恋求助过情感咨询师,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掉入了情感咨询师的层层套路。
“他们利用求助者的情绪,非常不负责任地提出挽回策略。”娜娜说,什么时候该发朋友圈,发什么内容,怎样引起前任的注意,甚至在聊天时该怎么说,什么时候应该终止聊天,这些都要听从情感咨询师安排,“然而收效甚微”。
今年2月,大三学生沈云在某社交软件上,看到一位情感咨询师分享了许多成功案例,他忍不住加了该情感咨询师的微信。当她和情感咨询师分享完自己的经历后,对方分析她的情况是“假性分手”,完全能够挽回。情感咨询师说,看在她是学生的份上,破例打折只收她3000元费用,并且和她签订了电子合同。
沈云向记者展示了这份电子合同:乙方为甲方提供心理辅导,帮助甲方修复与前男友的感情裂痕,以及经营维护感情,服务时间为一年。若服务终止日之前甲方提出单方面无原因终止合作,乙方无须进行任何补偿退款。若乙方单方面无原因终止合作,需赔付甲方所有已交服务费。
在签订合同之后,该情感咨询师告诉沈云她的情况比较特殊,首先应该冷处理,让男友冷静一段时间。断联一周之后,沈云再次找到咨询师,对方仍然建议沈云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方案,最终沈云单方面终止了合同。
这件事过后,沈云意识到自己可能交了“智商税”。“如果自己对一个朝夕相处的人都不了解,情感咨询师通过简单的聊天记录和描述就能了解这个人吗?”沈云意识到感情的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
“分手求复合”却“人财两空”
近日,上海警方侦破一起新型“情感挽回”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据悉,犯罪嫌疑人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假扮心理咨询师利用话术诱骗感情受挫人群购买所谓的“情感挽回服务”。
“情感咨询”类服务在社交平台早已屡见不鲜。打开某社交软件,搜索“情感挽回”就能看到大量“情感挽回”的视频,以及各式名为“某某情感咨询工作室”的账号,粉丝量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以“情感咨询”为由,添加了某情感咨询机构客服人员的微信,客服告知,服务一个月时间,如果是资深情感咨询师收费6800元,金牌情感咨询师收费9800元。
客服解释道,资深和金牌情感咨询师,服务年限和服务经验都有区别,金牌咨询师还提供手把手代聊服务,并表示所有咨询师都是持证上岗,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
随后,客服给记者发来了营业执照,记者看到该情感咨询机构的注册名称为某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婚姻家庭咨询、婚姻介绍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该公司的成立时间为2019年3月。
客服发来的一份资料显示,7名金牌导师有8年到10年的从业经验,擅长恋爱挽回、婚姻挽回、个人提升等,成功率均高达90%以上。据了解,该机构的情感咨询师月薪大概一两万元,每个人同时会接待8-12名客户,其中大部分顾客为女性。
从客服的朋友圈中也能看到大量的成功案例,通过微信聊天截图的形式,展示客户对于情感咨询导师的感谢,表示已经成功挽回前任。客服还给记者发了好几个付款截图,一再强调价格没法优惠。
但早在2017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已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指明“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阅发现,与婚姻、情感、心理等系列相关的职业资格并未名列其中。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方芳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情感挽回”等服务,已脱离了心理咨询服务的范畴,绝对不是心理学角度的婚姻家庭治疗。
“爱人的前提是爱自己”
事实上,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婚恋主题的选修课,这类选修课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本报此前报道《大学的恋爱课该教些什么》中提到一组数据: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
河海大学大四学生小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大二时她曾上过学校的选修课程“大学生恋爱观”。“爱人的前提是爱自己。”小蒋表示在学习过这门课后,对自己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社交网络时代,年轻人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对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产生影响,学校开设恋爱选修课,我们能避免走一些弯路。”
知乎情感答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曾旻表示,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很难通过一两套公式,神奇般挽回、劝退、忘掉或恢复过来,“任何具有神奇疗效的宣传,都值得警惕。”
曾旻也提到了一些方法来判断情感咨询师到底靠不靠谱。他说,通常情况下,靠谱的咨询师都可以面谈或者视频,如果一个咨询师不提供面对面和视频咨询,请警惕。他还表示如果咨询师在咨询间隔期间,发有关咨询内容的消息,或者在朋友圈发广告性质的内容,“可以直接判定这个咨询师不靠谱。”此外,曾旻觉得情感咨询师如果提出按照疗程收费,要先预付多次费用,也需要警惕。
珍爱网研究院院长张莎莎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于恋爱和婚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表现。
“年轻人要明确恋爱和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随波逐流,别人有了我也要有。在伴侣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张莎莎说。
此外,张莎莎还认为年轻人在恋爱和结婚的过程中还应该秉持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原则。
面对婚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张莎莎建议,年轻人首先要提升自己经营感情的能力。其中包括调整自身的心态、清晰的自我认知等。其次,是提升自身的婚恋技巧。比如学会管理自身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爱以及如何面对婚恋中的挫折等。
“当年轻人面对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寻找正规的平台和机构,减少受骗上当的可能;二是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能发现你的问题在哪里,你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满足。”张莎莎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荣 记者 石佳
部分导师提供的教程含PUA不良特征;有学员联合维权,报警后平台与涉事导师团解除合约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公司流出的内部群聊截图。
“妹妹,你赶紧去把钱要回来吧,这其实是一个骗局。”
若不是“良心发现”的“情感导师”打来电话,花了51388元购买情感挽回服务的李卿,还沉浸在挽回前男友的梦里。
李卿的情感挽回服务是在“小鹿情感”平台上购买的,这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公开资料显示,“小鹿情感”多轮融资达数亿元。
正因如此,李卿相信通过“小鹿情感”,能像平台宣传的那样“让爱得偿所愿”。李卿并非个例,跟她有类似遭遇的人,曾建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维权。
“小鹿情感”APP平台上,有各入驻情感团队或者公司开设的直播课,其内容涉及脱单、挽回、分离第三者等,学员以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价格,购买情感导师的服务。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忽悠学员缴费,有些入驻团队针对平台“15天不满意退款”的宣传,设置了专门话术拖延退费。此外,平台部分“情感导师”也无心理咨询资质,为解决持证问题,“小鹿情感”还与公益组织合作培训发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平台上部分导师提供的教程和情感指导中,包括发布虚假身份及假朋友圈状态来吸引异性关注,具有典型的PUA不良特征,有些学习资料中,甚至充斥涉黄内容。
部分受害人报警后,“小鹿情感”与涉事导师团解除合作关系,目前警方仍在调查相关情况。
私人定制
女子花五万“挽回情感” 人财两空
和男朋友分手十个月后,李卿依然想复合。
在推送广告中看到“小鹿情感”有“情感挽回”课程后,李卿尝试着通过这个平台的服务找回前男友。
“小鹿情感”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
在“小鹿情感”APP的一场直播中,还没听完李卿和前男友的故事经历,一名自称刘哲的“情感挽回导师”对李卿下了定论:“你分手,是因为你不会说话,情商不高。”刘哲告诉李卿,没有任何前任是挽回不了的,“只要你大胆尝试,跟着老师的方法去操作,一个月左右,保证你能和前男友成功复合。”
这位导师属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是“小鹿情感”入驻导师团之一。“小鹿情感”APP作为线上平台,有多个类似“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入驻。
“‘小鹿情感’和淘宝的销售模式是一样的,只是一个负责引流的平台,平台再和其他入驻的商家分成消费者的学费而已。”反不良PUA人士、“小红帽”创始人孔唯唯说。
要得到老师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首先是购买课程,12888元。在和情感导师进一步的沟通中,李卿得知,所谓的挽回课程,其实是导师安排一个陌生人,通过加前男友的微信来撮合已经分手的俩人。
李卿质疑这个不值一万多,但导师回复因为专业、科学。
在付款12888元一周后,导师刘哲告诉李卿,她前男友不好沟通,需要换个导师深度聊,让李卿再交25000元,“负责对接的是一名国外聘请的导师。”
此后,刘哲又让李卿报销前去其前男友家的路费、礼品费等。三个月后,李卿已通过“小鹿情感”APP向导师付款达51388元。李卿向导师索取发票、与前男友的见面照或聊天截图,但导师以公司规定为由拒绝,称不能给客户看,客户也不要去问前男友,否则就会弄得一场空。
去年4月底,“良心发现”的刘哲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告诉李卿,这是一场骗局,让她赶紧把钱追回来。当天,李卿向前男友发短信求证,得到了回复:“这半年以来没有任何人加过我的微信,我请你别相信这些机构帮你挽回我了,你这样我真的很无奈,我对你彻底失望了。”
李卿称自己被骗了,人财两空。
聊天陷阱
教学员用假资料假状态吸引异性
李卿报警后加入了一个有500人的维权微信群。
这些自称因情感问题被欺骗的男女总结原因为:因为感情,冲动消费。
他们有着共同的“被套路”:简单询问过后,导师就催促学员交钱买课程;情感导师把一些心灵鸡汤和“恋爱模板”发给他们,课程价格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先诱导学员交一个低价位的课程,再一步步让他们交钱升级课程。
导师们所谓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其实也一样。李卿告诉新京报记者:“所有的课程有共同点,基本上是‘代聊’、‘二次吸引’、提升个人魅力。”
在这些导师提供的课程中,“二次吸引”和“提升个人魅力”,都有着PUA聊天陷阱的影子。
所谓PUA,意为“搭讪艺术家”,国内比较通俗点的说法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死心塌地,唯命是从。这首先,就是编造虚假身份信息或生活状态,吸引对方注意。
44岁的王泠在“小鹿情感”APP上购买“追爱天使团队”恋爱课程时,就遇到类似情况。
导师开价3688元的恋爱课程,就是“教你谈恋爱,提升情商,辨别男人,只要按照导师的方法执行,一个月内就能找到男朋友结婚。”
从1688元“首付”开始,导师在一个月内不断要求王泠加钱升级课程,最终花费4500元。
王泠回忆,情感导师在收到钱后,发了十多个PDF文件,并且要求王泠看完后,写下读后感。“一个文件100多页,就只让我看几天,根本完不成,”王泠称,“我尝试写了个读后感给导师,但是导师却不理我,感觉像是在玩我。”
王泠向小鹿平台投诉上述导师,“追爱天使”团队给她换了人。
新换的女导师要求王泠要塑造成20几岁的样子,改微信头像,拍摄喝红酒、参加酒会、抱着猫狗的照片发朋友圈,“目的是要你吸引人,说明你社交圈子广,生活丰富多彩”。
事实上,44岁的王泠,是甘肃武威市某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没谈过恋爱。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想找一名品德端正的男性恋爱,直至结婚。
一些情感导师教的“异性吸引”方法也遭质疑,具体内容也是让学员制作虚假生活状态和假资料来营造学员生活在“社会上游”,以此吸引异性。李卿曾和数十名受害者总结经验后得出结论,“这就是PUA的手段。”
退款无望
平台和导师互踢皮球拖过退款期
就算学员觉得自己被骗,但想要拿回钱,并不容易。
长期关注《婚姻家庭法》和婚恋行业的律师张小美告诉新京报记者,光是2019年下半年,自己就接到过上百起遭遇类似退费难的举报。
5月4日,新京报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小鹿平台”关键词,共出现379条投诉,其中,退款和导师的资质问题成为投诉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聚投诉平台上,共有650条投诉内容,退款,赔偿解释成为高频词汇。
王泠也要退款,她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追爱天使”导师团队,但最终被拒绝,客服给出的理由是:“给你发了资料。”
李卿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并要求全额退款,也遭到对方拒绝,理由是,过了平台宣称的“十五天不满意退款”的期限。再追问平台客服,其宣称“是对方公司骗的你,不是我们平台”。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会收取学员总费用的20%作为平台的盈利费用,其他的80%则是导师团队的收入。”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某教育咨询公司的内部话术中提到,“前15天内学员如果提出退款,告知学员,你们的钱都是走小鹿平台的,退钱只能找小鹿平台,过了15天,一分不退。”
“小鹿情感”平台上,很多的产品服务在显眼的位置标明了“平台保障·15天不满意退款”,这按照通俗的理解,肯定是15天不满意服务的话全额退款。但在支付界面的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着《小鹿平台第三方服务协议》,在这个协议上又详细地描述了各种退款情形和退款比例,其中很重要的一句是“跟提供服务的咨询师协商退款”,这意味着消费者要取得咨询师的同意才能退款。
“为了不让学员在十五天内提出退款,导师会尽可能去拖时间,”王明伟称,“这样,学员的钱就退不了,就算对方投诉,也有小鹿(小鹿情感)的条款担保。”
2019年6月,李卿在居住地南京报警。在同一时间段,“小鹿情感”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解除合作,收取李卿5万多元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消失。
无法和导师取得联系的李卿多次致电“小鹿情感”客服,连续投诉一个多月后,客服告诉她,“可退1万元”。
李卿报案后,还曾配合民警到涉事的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全跑了。”
“‘小鹿情感’因为投诉跑路的公司特别多。”王明伟称,只要钱到手就收手的导师不在少数。
资质疑云
与基金会合作考证“交钱包过”
因为担心出事,王明伟今年春节后就辞职了,“这个圈子太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只要你会忽悠人,简单进行培训后就可以当情感导师。”
在“小鹿情感”此前的咨询师招募广告中,还明确标注着“无论你是行业小白,还是领队大佬,只要你对情感行业感兴趣,我们帮助你完成月入30万的梦想”。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没有心理咨询资质,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一开始时哪怕是行业小白也可以入驻,但是后面开始要求持证上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鹿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为导师颁发职业证书,但是证书基本上是交钱包过。”
在“小鹿情感”APP中,申请成为情感导师,需要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所在城市、团队名称;可选四个业务类型:聊天技巧、恋爱脱单、关系修复、婚姻家庭;提交咨询师资格证书,但是也有三个对于相关资格证书的选项,分别为“暂无”“已有”“正在办理中”。
“小鹿情感”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招聘导师时需要以工作室或者是成立的公司为单位入驻平台,导师需要拥有相关证件。“有心理咨询师证或者是行业协会颁发的资格证;或者是海外的相关专业资质证件,有一个也行”,上述工作人员称,“如果没有相关证件,那就找专员对接。”
新京报记者联系“小鹿情感”一名招聘专员,该专员称,“只要有销售经验,经过我们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资格证书可以慢慢考。”随后,该专员向新京报记者推荐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并称“这是我们的合作单位,交钱培训就可以轻松考证”。
新京报记者通过“小鹿情感”APP上找到“罗夏情感”的如辉老师,其出示的“一级情感护理师”证书上,也盖有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及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公章。新京报记者查询其证书上三家机构的工商信息,均无资格认证相关项目。
不过一名婚恋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婚恋情感行业内承认的只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员两个证。
根据知情人透露,“小鹿情感”曾向公益组织“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进行捐助,其创始人巫家民还是此基金会的副理事长。
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一名工作人员也证实上述说法,其称基金会和“小鹿情感”确有合作,基金会可向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颁发“情感护理师”的职业技能证书。该基金会一名负责“情感护理师”培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小鹿培训的导师仅需1499元即可报名考试并发证。这名工作人员发来的报名链接明确显示:“小鹿情感要求承担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参加培训,获得情感护理师资格证书优先派单,将来作为上岗的资质要求。”
“线上手机听课,只要认真听课,一般没什么问题,”上述工作人员称。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在景安基金投钱,景安基金就帮忙培训发证的模式,可看作是利用公益在赚钱,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种模式是不被允许的。
PUA影子
私人定制套餐包含情感控制内容
在“小鹿情感”平台上,不少情感导师团队提供的恋爱模板,以及线上直播推荐的技巧、涉及的约会、言语调情、肢体接触等,都有PUA的影子。
几乎每个购买“狙击女神”、“恋爱教学”课程的男女学员,都会被导师要求去高端咖啡厅、抱着宠物拍照发朋友圈,自我包装方式和早期的PUA手段高度一致。
罗夏情感如辉导师向新京报记者发来的学员私人定制课程套餐中介绍,套餐分为A、B、C三档,价格分别为3800元、5800元、8800元。
套餐A中内容包括:导师组分析委托人自身情况、针对用户自身进行心理分析、针对目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感情经营方案、专业个人形象指导建设、感情技巧资料课程学习、个人魅力框架建设、根据情况变化应急指导、与导师语音电话沟通、高级代聊;套餐B增加,约会流程设计、两性心理差异学习、两性经营课程;到了套餐C,内容开始转变为:反转核心价值,掌握情感主导权,让目标产生依赖;引导目标投资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等,让对方死心塌地;长期关系经营相处。
一名微信名为“小鹿总部金牌情感分析师梁老师”的导师,4月26日发布朋友圈短视频:不断闪烁的霓虹灯下,有男学员抱着一名身材高挑的女性,随着音乐节奏摇摆身体……,导师配上文字:“学员抱着妹子蹦迪,导师带着学员控场成都”。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小鹿情感”平台中入驻的导师与PUA的关系,“换汤不换药,顶多算是一种新的变种。”
李卿报警后,曾经的导师刘哲曾给她发来一条公司内部微信群截图,公司负责人于某在群里发布消息称:“警告所有人,大家一条船,船翻了对谁都不好,谁如果泄露秘密,大家都得坐牢。”
起底“小鹿”
从PUA到情感咨询公司的生意经
“小鹿情感”与PUA的牵连,不止于入驻的导师团队。
“小鹿情感”运营方是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巫家民曾是国内第一家PUA网站泡学网上的PUA大神“tango”。在成立“小鹿情感”前,巫家民创办过一家自称是“新生代PUA”的坏男孩学院。
2012年,巫家民成立“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小鹿情感”由此而生。
孔唯唯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近年来PUA行业出现太多的受害者,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幸事件,加上媒体对PUA的报道和批评,巫家民的“坏男孩学院”(PUA组织)转型成为情感咨询路线。
从PUA“大神”到情感咨询平台“一哥”,巫家民创办的“小鹿情感”为摆脱PUA的标签,成立了一家小鹿公益基金会。但新京报记者发现,这家基金会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小鹿情感”相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公共场合宣称,“公益基金会、政府等机构合作,解决中国情感需求巨大的市场。”巫家民曾表示这个市场有数十亿规模。
2017年6月,“小鹿情感”平台获得了武汉市科技投资公司参投的引导基金入股,巫家民称,“这是首家获得政府引导基金的情感心理服务公司”。
虽然有客户陆续在投诉,但“小鹿情感”在情感咨询行业越做越大,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已获多轮投资,估值过亿。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原来注册过的两个微信公众号,“有一个叫做‘小鹿情感先生’,专门发布PUA的撩妹技巧。”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微信公众号“小鹿情感先生”以“分享追女生和魅力提升方法”为简介,因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账号被封停使用。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平台转型后“相当于一个销售平台,聚拢的PUA导师团队在里面,一旦遭到举报,他就可以把责任推给导师团队”。孔唯唯称,“这种平台的危害性可能更大,比如说,小鹿被某个学员举报了,查下来也就是个纠纷,轻则赔个钱,重则收到个行政处罚,再罚款,这对背后的资本来讲影响不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卿、王泠、王明伟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游天燚
“妹妹,你赶紧去把钱要回来吧,这其实是一个骗局。”
若不是“良心发现”的“情感导师”打来电话,花了51388元购买情感挽回服务的李卿,还沉浸在挽回前男友的梦里。
李卿的情感挽回服务是在“小鹿情感”平台上购买的,这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公开资料显示,“小鹿情感”多轮融资达数亿元。
正因如此,李卿相信通过“小鹿情感”,能像平台宣传的那样“让爱得偿所愿”。李卿并非个例,跟她有类似遭遇的人,曾建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维权。
“小鹿情感”APP平台上,有各入驻情感团队或者公司开设的直播课,其内容涉及脱单、挽回、分离第三者等,学员以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价格,购买情感导师的服务。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忽悠学员缴费,有些入驻团队针对平台“15天不满意退款”的宣传,设置了专门话术拖延退费。此外,平台部分“情感导师”也无心理咨询资质,为解决持证问题,“小鹿情感”还与公益组织合作培训发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平台上部分导师提供的教程和情感指导中,包括发布虚假身份及假朋友圈状态来吸引异性关注,具有典型的PUA不良特征,有些学习资料中,甚至充斥涉黄内容。
部分受害人报警后,“小鹿情感”与涉事导师团解除合作关系,目前警方仍在调查相关情况。
私人定制
和男朋友分手十个月后,李卿依然想复合。
在推送广告中看到“小鹿情感”有“情感挽回”课程后,李卿尝试着通过这个平台的服务找回前男友。
“小鹿情感”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
在“小鹿情感”APP的一场直播中,还没听完李卿和前男友的故事经历,一名自称刘哲的“情感挽回导师”对李卿下了定论:“你分手,是因为你不会说话,情商不高。”刘哲告诉李卿,没有任何前任是挽回不了的,“只要你大胆尝试,跟着老师的方法去操作,一个月左右,保证你能和前男友成功复合。”
这位导师属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是“小鹿情感”入驻导师团之一。“小鹿情感”APP作为线上平台,有多个类似“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入驻。
“‘小鹿情感’和淘宝的销售模式是一样的,只是一个负责引流的平台,平台再和其他入驻的商家分成消费者的学费而已。”反不良PUA人士、“小红帽”创始人孔唯唯说。
要得到老师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首先是购买课程,12888元。在和情感导师进一步的沟通中,李卿得知,所谓的挽回课程,其实是导师安排一个陌生人,通过加前男友的微信来撮合已经分手的俩人。
李卿质疑这个不值一万多,但导师回复因为专业、科学。
在付款12888元一周后,导师刘哲告诉李卿,她前男友不好沟通,需要换个导师深度聊,让李卿再交25000元,“负责对接的是一名国外聘请的导师。”
此后,刘哲又让李卿报销前去其前男友家的路费、礼品费等。三个月后,李卿已通过“小鹿情感”APP向导师付款达51388元。李卿向导师索取发票、与前男友的见面照或聊天截图,但导师以公司规定为由拒绝,称不能给客户看,客户也不要去问前男友,否则就会弄得一场空。
去年4月底,“良心发现”的刘哲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告诉李卿,这是一场骗局,让她赶紧把钱追回来。当天,李卿向前男友发短信求证,得到了回复:“这半年以来没有任何人加过我的微信,我请你别相信这些机构帮你挽回我了,你这样我真的很无奈,我对你彻底失望了。”
李卿称自己被骗了,人财两空。
聊天陷阱
李卿报警后加入了一个有500人的维权微信群。
这些自称因情感问题被欺骗的男女总结原因为:因为感情,冲动消费。
他们有着共同的“被套路”:简单询问过后,导师就催促学员交钱买课程;情感导师把一些心灵鸡汤和“恋爱模板”发给他们,课程价格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先诱导学员交一个低价位的课程,再一步步让他们交钱升级课程。
导师们所谓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其实也一样。李卿告诉新京报记者:“所有的课程有共同点,基本上是‘代聊’、‘二次吸引’、提升个人魅力。”
在这些导师提供的课程中,“二次吸引”和“提升个人魅力”,都有着PUA聊天陷阱的影子。
所谓PUA,意为“搭讪艺术家”,国内比较通俗点的说法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死心塌地,唯命是从。这首先,就是编造虚假身份信息或生活状态,吸引对方注意。
44岁的王泠在“小鹿情感”APP上购买“追爱天使团队”恋爱课程时,就遇到类似情况。
导师开价3688元的恋爱课程,就是“教你谈恋爱,提升情商,辨别男人,只要按照导师的方法执行,一个月内就能找到男朋友结婚。”
从1688元“首付”开始,导师在一个月内不断要求王泠加钱升级课程,最终花费4500元。
王泠回忆,情感导师在收到钱后,发了十多个PDF文件,并且要求王泠看完后,写下读后感。“一个文件100多页,就只让我看几天,根本完不成,”王泠称,“我尝试写了个读后感给导师,但是导师却不理我,感觉像是在玩我。”
王泠向小鹿平台投诉上述导师,“追爱天使”团队给她换了人。
新换的女导师要求王泠要塑造成20几岁的样子,改微信头像,拍摄喝红酒、参加酒会、抱着猫狗的照片发朋友圈,“目的是要你吸引人,说明你社交圈子广,生活丰富多彩”。
事实上,44岁的王泠,是甘肃武威市某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没谈过恋爱。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想找一名品德端正的男性恋爱,直至结婚。
一些情感导师教的“异性吸引”方法也遭质疑,具体内容也是让学员制作虚假生活状态和假资料来营造学员生活在“社会上游”,以此吸引异性。李卿曾和数十名受害者总结经验后得出结论,“这就是PUA的手段。”
退款无望
就算学员觉得自己被骗,但想要拿回钱,并不容易。
长期关注《婚姻家庭法》和婚恋行业的律师张小美告诉新京报记者,光是2019年下半年,自己就接到过上百起遭遇类似退费难的举报。
5月4日,新京报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小鹿平台”关键词,共出现379条投诉,其中,退款和导师的资质问题成为投诉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聚投诉平台上,共有650条投诉内容,退款,赔偿解释成为高频词汇。
王泠也要退款,她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追爱天使”导师团队,但最终被拒绝,客服给出的理由是:“给你发了资料。”
李卿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并要求全额退款,也遭到对方拒绝,理由是,过了平台宣称的“十五天不满意退款”的期限。再追问平台客服,其宣称“是对方公司骗的你,不是我们平台”。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会收取学员总费用的20%作为平台的盈利费用,其他的80%则是导师团队的收入。”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某教育咨询公司的内部话术中提到,“前15天内学员如果提出退款,告知学员,你们的钱都是走小鹿平台的,退钱只能找小鹿平台,过了15天,一分不退。”
“小鹿情感”平台上,很多的产品服务在显眼的位置标明了“平台保障·15天不满意退款”,这按照通俗的理解,肯定是15天不满意服务的话全额退款。但在支付界面的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着《小鹿平台第三方服务协议》,在这个协议上又详细地描述了各种退款情形和退款比例,其中很重要的一句是“跟提供服务的咨询师协商退款”,这意味着消费者要取得咨询师的同意才能退款。
“为了不让学员在十五天内提出退款,导师会尽可能去拖时间,”王明伟称,“这样,学员的钱就退不了,就算对方投诉,也有小鹿(小鹿情感)的条款担保。”
2019年6月,李卿在居住地南京报警。在同一时间段,“小鹿情感”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解除合作,收取李卿5万多元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消失。
无法和导师取得联系的李卿多次致电“小鹿情感”客服,连续投诉一个多月后,客服告诉她,“可退1万元”。
李卿报案后,还曾配合民警到涉事的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全跑了。”
“‘小鹿情感’因为投诉跑路的公司特别多。”王明伟称,只要钱到手就收手的导师不在少数。
资质疑云
因为担心出事,王明伟今年春节后就辞职了,“这个圈子太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只要你会忽悠人,简单进行培训后就可以当情感导师。”
在“小鹿情感”此前的咨询师招募广告中,还明确标注着“无论你是行业小白,还是领队大佬,只要你对情感行业感兴趣,我们帮助你完成月入30万的梦想”。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没有心理咨询资质,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一开始时哪怕是行业小白也可以入驻,但是后面开始要求持证上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鹿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为导师颁发职业证书,但是证书基本上是交钱包过。”
在“小鹿情感”APP中,申请成为情感导师,需要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所在城市、团队名称;可选四个业务类型:聊天技巧、恋爱脱单、关系修复、婚姻家庭;提交咨询师资格证书,但是也有三个对于相关资格证书的选项,分别为“暂无”“已有”“正在办理中”。
“小鹿情感”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招聘导师时需要以工作室或者是成立的公司为单位入驻平台,导师需要拥有相关证件。“有心理咨询师证或者是行业协会颁发的资格证;或者是海外的相关专业资质证件,有一个也行”,上述工作人员称,“如果没有相关证件,那就找专员对接。”
新京报记者联系“小鹿情感”一名招聘专员,该专员称,“只要有销售经验,经过我们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资格证书可以慢慢考。”随后,该专员向新京报记者推荐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并称“这是我们的合作单位,交钱培训就可以轻松考证”。
新京报记者通过“小鹿情感”APP上找到“罗夏情感”的如辉老师,其出示的“一级情感护理师”证书上,也盖有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及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公章。新京报记者查询其证书上三家机构的工商信息,均无资格认证相关项目。
不过一名婚恋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婚恋情感行业内承认的只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员两个证。
根据知情人透露,“小鹿情感”曾向公益组织“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进行捐助,其创始人巫家民还是此基金会的副理事长。
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一名工作人员也证实上述说法,其称基金会和“小鹿情感”确有合作,基金会可向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颁发“情感护理师”的职业技能证书。该基金会一名负责“情感护理师”培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小鹿培训的导师仅需1499元即可报名考试并发证。这名工作人员发来的报名链接明确显示:“小鹿情感要求承担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参加培训,获得情感护理师资格证书优先派单,将来作为上岗的资质要求。”
“线上手机听课,只要认真听课,一般没什么问题,”上述工作人员称。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在景安基金投钱,景安基金就帮忙培训发证的模式,可看作是利用公益在赚钱,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种模式是不被允许的。
PUA影子
在“小鹿情感”平台上,不少情感导师团队提供的恋爱模板,以及线上直播推荐的技巧、涉及的约会、言语调情、肢体接触等,都有PUA的影子。
几乎每个购买“狙击女神”、“恋爱教学”课程的男女学员,都会被导师要求去高端咖啡厅、抱着宠物拍照发朋友圈,自我包装方式和早期的PUA手段高度一致。
罗夏情感如辉导师向新京报记者发来的学员私人定制课程套餐中介绍,套餐分为A、B、C三档,价格分别为3800元、5800元、8800元。
套餐A中内容包括:导师组分析委托人自身情况、针对用户自身进行心理分析、针对目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感情经营方案、专业个人形象指导建设、感情技巧资料课程学习、个人魅力框架建设、根据情况变化应急指导、与导师语音电话沟通、高级代聊;套餐B增加,约会流程设计、两性心理差异学习、两性经营课程;到了套餐C,内容开始转变为:反转核心价值,掌握情感主导权,让目标产生依赖;引导目标投资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等,让对方死心塌地;长期关系经营相处。
一名微信名为“小鹿总部金牌情感分析师梁老师”的导师,4月26日发布朋友圈短视频:不断闪烁的霓虹灯下,有男学员抱着一名身材高挑的女性,随着音乐节奏摇摆身体……,导师配上文字:“学员抱着妹子蹦迪,导师带着学员控场成都”。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小鹿情感”平台中入驻的导师与PUA的关系,“换汤不换药,顶多算是一种新的变种。”
李卿报警后,曾经的导师刘哲曾给她发来一条公司内部微信群截图,公司负责人于某在群里发布消息称:“警告所有人,大家一条船,船翻了对谁都不好,谁如果泄露秘密,大家都得坐牢。”
起底“小鹿”
“小鹿情感”与PUA的牵连,不止于入驻的导师团队。
“小鹿情感”运营方是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巫家民曾是国内第一家PUA网站泡学网上的PUA大神“tango”。在成立“小鹿情感”前,巫家民创办过一家自称是“新生代PUA”的坏男孩学院。
2012年,巫家民成立“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小鹿情感”由此而生。
孔唯唯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近年来PUA行业出现太多的受害者,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幸事件,加上媒体对PUA的报道和批评,巫家民的“坏男孩学院”(PUA组织)转型成为情感咨询路线。
从PUA“大神”到情感咨询平台“一哥”,巫家民创办的“小鹿情感”为摆脱PUA的标签,成立了一家小鹿公益基金会。但新京报记者发现,这家基金会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小鹿情感”相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公共场合宣称,“公益基金会、政府等机构合作,解决中国情感需求巨大的市场。”巫家民曾表示这个市场有数十亿规模。
2017年6月,“小鹿情感”平台获得了武汉市科技投资公司参投的引导基金入股,巫家民称,“这是首家获得政府引导基金的情感心理服务公司”。
虽然有客户陆续在投诉,但“小鹿情感”在情感咨询行业越做越大,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已获多轮投资,估值过亿。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原来注册过的两个微信公众号,“有一个叫做‘小鹿情感先生’,专门发布PUA的撩妹技巧。”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微信公众号“小鹿情感先生”以“分享追女生和魅力提升方法”为简介,因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账号被封停使用。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平台转型后“相当于一个销售平台,聚拢的PUA导师团队在里面,一旦遭到举报,他就可以把责任推给导师团队”。孔唯唯称,“这种平台的危害性可能更大,比如说,小鹿被某个学员举报了,查下来也就是个纠纷,轻则赔个钱,重则收到个行政处罚,再罚款,这对背后的资本来讲影响不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卿、王泠、王明伟均为化名)
“妹妹,你赶紧去把钱要回来吧,这其实是一个骗局。”
若不是“良心发现”的“情感导师”打来电话,花了51388元购买情感挽回服务的李卿,还沉浸在挽回前男友的梦里。
李卿的情感挽回服务是在“小鹿情感”平台上购买的,这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公开资料显示,“小鹿情感”多轮融资达数亿元。
正因如此,李卿相信通过“小鹿情感”,能像平台宣传的那样“让爱得偿所愿”。李卿并非个例,跟她有类似遭遇的人,曾建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维权。
“小鹿情感”APP平台上,有各入驻情感团队或者公司开设的直播课,其内容涉及脱单、挽回、分离第三者等,学员以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价格,购买情感导师的服务。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忽悠学员缴费,有些入驻团队针对平台“15天不满意退款”的宣传,设置了专门话术拖延退费。此外,平台部分“情感导师”也无心理咨询资质,为解决持证问题,“小鹿情感”还与公益组织合作培训发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平台上部分导师提供的教程和情感指导中,包括发布虚假身份及假朋友圈状态来吸引异性关注,具有典型的PUA不良特征,有些学习资料中,甚至充斥涉黄内容。
部分受害人报警后,“小鹿情感”与涉事导师团解除合作关系,目前警方仍在调查相关情况。
私人定制
和男朋友分手十个月后,李卿依然想复合。
在推送广告中看到“小鹿情感”有“情感挽回”课程后,李卿尝试着通过这个平台的服务找回前男友。
“小鹿情感”是一家提供婚恋挽回、恋爱教学、情感咨询等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自称注册用户达1200万,入驻的专业咨询师有3000多人。
在“小鹿情感”APP的一场直播中,还没听完李卿和前男友的故事经历,一名自称刘哲的“情感挽回导师”对李卿下了定论:“你分手,是因为你不会说话,情商不高。”刘哲告诉李卿,没有任何前任是挽回不了的,“只要你大胆尝试,跟着老师的方法去操作,一个月左右,保证你能和前男友成功复合。”
这位导师属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是“小鹿情感”入驻导师团之一。“小鹿情感”APP作为线上平台,有多个类似“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入驻。
“‘小鹿情感’和淘宝的销售模式是一样的,只是一个负责引流的平台,平台再和其他入驻的商家分成消费者的学费而已。”反不良PUA人士、“小红帽”创始人孔唯唯说。
要得到老师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首先是购买课程,12888元。在和情感导师进一步的沟通中,李卿得知,所谓的挽回课程,其实是导师安排一个陌生人,通过加前男友的微信来撮合已经分手的俩人。
李卿质疑这个不值一万多,但导师回复因为专业、科学。
在付款12888元一周后,导师刘哲告诉李卿,她前男友不好沟通,需要换个导师深度聊,让李卿再交25000元,“负责对接的是一名国外聘请的导师。”
此后,刘哲又让李卿报销前去其前男友家的路费、礼品费等。三个月后,李卿已通过“小鹿情感”APP向导师付款达51388元。李卿向导师索取发票、与前男友的见面照或聊天截图,但导师以公司规定为由拒绝,称不能给客户看,客户也不要去问前男友,否则就会弄得一场空。
去年4月底,“良心发现”的刘哲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告诉李卿,这是一场骗局,让她赶紧把钱追回来。当天,李卿向前男友发短信求证,得到了回复:“这半年以来没有任何人加过我的微信,我请你别相信这些机构帮你挽回我了,你这样我真的很无奈,我对你彻底失望了。”
李卿称自己被骗了,人财两空。
聊天陷阱
李卿报警后加入了一个有500人的维权微信群。
这些自称因情感问题被欺骗的男女总结原因为:因为感情,冲动消费。
他们有着共同的“被套路”:简单询问过后,导师就催促学员交钱买课程;情感导师把一些心灵鸡汤和“恋爱模板”发给他们,课程价格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先诱导学员交一个低价位的课程,再一步步让他们交钱升级课程。
导师们所谓的“一对一私人定制方案”,其实也一样。李卿告诉新京报记者:“所有的课程有共同点,基本上是‘代聊’、‘二次吸引’、提升个人魅力。”
在这些导师提供的课程中,“二次吸引”和“提升个人魅力”,都有着PUA聊天陷阱的影子。
所谓PUA,意为“搭讪艺术家”,国内比较通俗点的说法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死心塌地,唯命是从。这首先,就是编造虚假身份信息或生活状态,吸引对方注意。
44岁的王泠在“小鹿情感”APP上购买“追爱天使团队”恋爱课程时,就遇到类似情况。
导师开价3688元的恋爱课程,就是“教你谈恋爱,提升情商,辨别男人,只要按照导师的方法执行,一个月内就能找到男朋友结婚。”
从1688元“首付”开始,导师在一个月内不断要求王泠加钱升级课程,最终花费4500元。
王泠回忆,情感导师在收到钱后,发了十多个PDF文件,并且要求王泠看完后,写下读后感。“一个文件100多页,就只让我看几天,根本完不成,”王泠称,“我尝试写了个读后感给导师,但是导师却不理我,感觉像是在玩我。”
王泠向小鹿平台投诉上述导师,“追爱天使”团队给她换了人。
新换的女导师要求王泠要塑造成20几岁的样子,改微信头像,拍摄喝红酒、参加酒会、抱着猫狗的照片发朋友圈,“目的是要你吸引人,说明你社交圈子广,生活丰富多彩”。
事实上,44岁的王泠,是甘肃武威市某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没谈过恋爱。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想找一名品德端正的男性恋爱,直至结婚。
一些情感导师教的“异性吸引”方法也遭质疑,具体内容也是让学员制作虚假生活状态和假资料来营造学员生活在“社会上游”,以此吸引异性。李卿曾和数十名受害者总结经验后得出结论,“这就是PUA的手段。”
退款无望
就算学员觉得自己被骗,但想要拿回钱,并不容易。
长期关注《婚姻家庭法》和婚恋行业的律师张小美告诉新京报记者,光是2019年下半年,自己就接到过上百起遭遇类似退费难的举报。
5月4日,新京报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小鹿平台”关键词,共出现379条投诉,其中,退款和导师的资质问题成为投诉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聚投诉平台上,共有650条投诉内容,退款,赔偿解释成为高频词汇。
王泠也要退款,她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追爱天使”导师团队,但最终被拒绝,客服给出的理由是:“给你发了资料。”
李卿在“小鹿情感”平台上投诉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并要求全额退款,也遭到对方拒绝,理由是,过了平台宣称的“十五天不满意退款”的期限。再追问平台客服,其宣称“是对方公司骗的你,不是我们平台”。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会收取学员总费用的20%作为平台的盈利费用,其他的80%则是导师团队的收入。”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某教育咨询公司的内部话术中提到,“前15天内学员如果提出退款,告知学员,你们的钱都是走小鹿平台的,退钱只能找小鹿平台,过了15天,一分不退。”
“小鹿情感”平台上,很多的产品服务在显眼的位置标明了“平台保障·15天不满意退款”,这按照通俗的理解,肯定是15天不满意服务的话全额退款。但在支付界面的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着《小鹿平台第三方服务协议》,在这个协议上又详细地描述了各种退款情形和退款比例,其中很重要的一句是“跟提供服务的咨询师协商退款”,这意味着消费者要取得咨询师的同意才能退款。
“为了不让学员在十五天内提出退款,导师会尽可能去拖时间,”王明伟称,“这样,学员的钱就退不了,就算对方投诉,也有小鹿(小鹿情感)的条款担保。”
2019年6月,李卿在居住地南京报警。在同一时间段,“小鹿情感”与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解除合作,收取李卿5万多元的“爱唯尔教育”导师团队消失。
无法和导师取得联系的李卿多次致电“小鹿情感”客服,连续投诉一个多月后,客服告诉她,“可退1万元”。
李卿报案后,还曾配合民警到涉事的长春新思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全跑了。”
“‘小鹿情感’因为投诉跑路的公司特别多。”王明伟称,只要钱到手就收手的导师不在少数。
资质疑云
因为担心出事,王明伟今年春节后就辞职了,“这个圈子太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只要你会忽悠人,简单进行培训后就可以当情感导师。”
在“小鹿情感”此前的咨询师招募广告中,还明确标注着“无论你是行业小白,还是领队大佬,只要你对情感行业感兴趣,我们帮助你完成月入30万的梦想”。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没有心理咨询资质,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一开始时哪怕是行业小白也可以入驻,但是后面开始要求持证上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鹿和一些公益组织合作,为导师颁发职业证书,但是证书基本上是交钱包过。”
在“小鹿情感”APP中,申请成为情感导师,需要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所在城市、团队名称;可选四个业务类型:聊天技巧、恋爱脱单、关系修复、婚姻家庭;提交咨询师资格证书,但是也有三个对于相关资格证书的选项,分别为“暂无”“已有”“正在办理中”。
“小鹿情感”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招聘导师时需要以工作室或者是成立的公司为单位入驻平台,导师需要拥有相关证件。“有心理咨询师证或者是行业协会颁发的资格证;或者是海外的相关专业资质证件,有一个也行”,上述工作人员称,“如果没有相关证件,那就找专员对接。”
新京报记者联系“小鹿情感”一名招聘专员,该专员称,“只要有销售经验,经过我们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资格证书可以慢慢考。”随后,该专员向新京报记者推荐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并称“这是我们的合作单位,交钱培训就可以轻松考证”。
新京报记者通过“小鹿情感”APP上找到“罗夏情感”的如辉老师,其出示的“一级情感护理师”证书上,也盖有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及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公章。新京报记者查询其证书上三家机构的工商信息,均无资格认证相关项目。
不过一名婚恋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婚恋情感行业内承认的只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员两个证。
根据知情人透露,“小鹿情感”曾向公益组织“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进行捐助,其创始人巫家民还是此基金会的副理事长。
深圳市景安精神关爱基金会一名工作人员也证实上述说法,其称基金会和“小鹿情感”确有合作,基金会可向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颁发“情感护理师”的职业技能证书。该基金会一名负责“情感护理师”培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小鹿培训的导师仅需1499元即可报名考试并发证。这名工作人员发来的报名链接明确显示:“小鹿情感要求承担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参加培训,获得情感护理师资格证书优先派单,将来作为上岗的资质要求。”
“线上手机听课,只要认真听课,一般没什么问题,”上述工作人员称。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在景安基金投钱,景安基金就帮忙培训发证的模式,可看作是利用公益在赚钱,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种模式是不被允许的。
PUA影子
在“小鹿情感”平台上,不少情感导师团队提供的恋爱模板,以及线上直播推荐的技巧、涉及的约会、言语调情、肢体接触等,都有PUA的影子。
几乎每个购买“狙击女神”、“恋爱教学”课程的男女学员,都会被导师要求去高端咖啡厅、抱着宠物拍照发朋友圈,自我包装方式和早期的PUA手段高度一致。
罗夏情感如辉导师向新京报记者发来的学员私人定制课程套餐中介绍,套餐分为A、B、C三档,价格分别为3800元、5800元、8800元。
套餐A中内容包括:导师组分析委托人自身情况、针对用户自身进行心理分析、针对目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感情经营方案、专业个人形象指导建设、感情技巧资料课程学习、个人魅力框架建设、根据情况变化应急指导、与导师语音电话沟通、高级代聊;套餐B增加,约会流程设计、两性心理差异学习、两性经营课程;到了套餐C,内容开始转变为:反转核心价值,掌握情感主导权,让目标产生依赖;引导目标投资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等,让对方死心塌地;长期关系经营相处。
一名微信名为“小鹿总部金牌情感分析师梁老师”的导师,4月26日发布朋友圈短视频:不断闪烁的霓虹灯下,有男学员抱着一名身材高挑的女性,随着音乐节奏摇摆身体……,导师配上文字:“学员抱着妹子蹦迪,导师带着学员控场成都”。
王明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小鹿情感”平台中入驻的导师与PUA的关系,“换汤不换药,顶多算是一种新的变种。”
李卿报警后,曾经的导师刘哲曾给她发来一条公司内部微信群截图,公司负责人于某在群里发布消息称:“警告所有人,大家一条船,船翻了对谁都不好,谁如果泄露秘密,大家都得坐牢。”
起底“小鹿”
“小鹿情感”与PUA的牵连,不止于入驻的导师团队。
“小鹿情感”运营方是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巫家民曾是国内第一家PUA网站泡学网上的PUA大神“tango”。在成立“小鹿情感”前,巫家民创办过一家自称是“新生代PUA”的坏男孩学院。
2012年,巫家民成立“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小鹿情感”由此而生。
孔唯唯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近年来PUA行业出现太多的受害者,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幸事件,加上媒体对PUA的报道和批评,巫家民的“坏男孩学院”(PUA组织)转型成为情感咨询路线。
从PUA“大神”到情感咨询平台“一哥”,巫家民创办的“小鹿情感”为摆脱PUA的标签,成立了一家小鹿公益基金会。但新京报记者发现,这家基金会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小鹿情感”相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公共场合宣称,“公益基金会、政府等机构合作,解决中国情感需求巨大的市场。”巫家民曾表示这个市场有数十亿规模。
2017年6月,“小鹿情感”平台获得了武汉市科技投资公司参投的引导基金入股,巫家民称,“这是首家获得政府引导基金的情感心理服务公司”。
虽然有客户陆续在投诉,但“小鹿情感”在情感咨询行业越做越大,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已获多轮投资,估值过亿。
曾入驻“小鹿情感”的导师王明伟告诉新京报记者,小鹿平台原来注册过的两个微信公众号,“有一个叫做‘小鹿情感先生’,专门发布PUA的撩妹技巧。”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微信公众号“小鹿情感先生”以“分享追女生和魅力提升方法”为简介,因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账号被封停使用。
孔唯唯称,“小鹿情感”平台转型后“相当于一个销售平台,聚拢的PUA导师团队在里面,一旦遭到举报,他就可以把责任推给导师团队”。孔唯唯称,“这种平台的危害性可能更大,比如说,小鹿被某个学员举报了,查下来也就是个纠纷,轻则赔个钱,重则收到个行政处罚,再罚款,这对背后的资本来讲影响不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卿、王泠、王明伟均为化名)
» 文章版权:代聊分离小三怎么办(网上代聊) http://www.chun1983.cn/cjxs/1129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