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来源: 知识分享  /  作者: 专家说 /  2023-04-24 14:2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722个字,大小约为13KB,预计浏览完需要7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他是晚清三杰之一,与曾国潘,左宗棠齐名,被后世史学家列为“中兴四大名臣”。在腐败横行的晚清官场中,在腐朽不堪,岌岌可危的的清朝末年,他列出了“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的三不要原则,堪称一股清流。




他六度辞官,朝廷却屡屡不就。面对清朝廷的软弱无能,他悲愤交加,拖着年迈之病躯,临危受命,为国而战。说到底,他是一个文人,却以武成就天下,被百姓尊称为一声“雪帅”。




他不畏权贵,不慕名利,同情羸弱,仗义扶危,对待权贵从不低头,对待弱者宅心仁厚,一生杀伐决断,专杀纨绔子弟,人送外号“活阎王”,血雨腥风,无人敢动他分毫。




他痴情重义,专注一人,一生画梅吟诗,只为一人,是世间少有的痴情种。




他就是晚清名臣——彭玉麟






一、“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




曾国藩和彭玉麟相见时,彭玉麟已经近四十岁的年纪。这个年龄,莫说古代,在现代都已经没有考公务员的资格了。




在这个年纪,还能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在世俗的眼光中,彭玉麟是幸运的,他应该感恩戴德的迎接曾国藩,然后马不停蹄的给清政府效命。




可彭玉麟不是一般人。他可是为了一句承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战争已经打到家门口时,还为了一个承诺而坚持不离开的人。




彭玉麟父亲去世之后,彭家就家道中落了,彭玉麟为了养家糊口,便出去营生。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彭玉麟在湖南耒阳一位杨姓人家做工。后来当地周边开始有起义军起义,杨家人担心受到牵连,便决定收拾东西离开家里,到外地避避风头。临行前,杨姓的主子不放心家里,便询问彭玉麟能否帮助自己看着家里。彭玉麟想了想后,答应了。






风声越来越紧。许多老百姓也撑不住了,纷纷逃家避难。有人喊着彭玉麟一起走,彭玉麟不同意。他认为君子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答应帮人看家,就得看到底。自始至终,彭玉麟都没有离开耒阳城。幸运的是,起义军没有进入耒阳城。




可见,彭玉麟把道义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这样的人,必定也不是贪图富贵的人。




所以,当曾国藩请他出山帮忙时,彭玉麟毫不犹豫拒绝了他。曾国藩一连去找了彭玉麟三次,大有三顾茅庐的架势,可彭玉麟一直不为所动。到后来,曾国藩能说动彭玉麟,靠得还是国家大义。




在连续被彭玉麟拒绝两次后,第三次,曾国藩不再许他高官富贵,而是晓以大义:“如今西方妖孽学说蛊惑人心,天下大乱,我族千年圣人之说将毁于一旦,且宵小四处作乱,硝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若不能剿灭逆贼,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啊!”




不得不说,曾国藩实在是火眼金睛,他不仅看人看得准,话说得也恰到好处。此时,彭玉麟母亲刚刚过世,还不满三年。他父亲去世得早,现已无双亲。对于亲人离世的痛苦,彭玉麟有着深刻的体会。彭玉麟重情重义,曾国藩此番言论,果真激起了彭玉麟的责任感,他决定跟随曾国藩,为天下苍生而战。




虽然决定出山,但是,彭玉麟心中对官场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流还是很排斥的。于是他向曾国藩提出一个要求,出山可以,但是“不求保举,不受官职。”




彭玉麟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哪怕到后来,他战功赫赫,依然没有改变初心。朝廷对他极为倚重,多次授予他要职,他连续六次辞官不受。他给自己列了三不要的原则:“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这在当时腐败横行的清朝廷中,无疑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人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但彭玉麟却并非如此,他无时无刻不想拜托高官的束缚。


直到风烛残年,彭玉麟再次上奏朝廷,要求解甲归田,他渴望着当初单纯的身份,急切想脱掉一身官服,回到最初的纯粹。“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恐怕这才是他人生最终的追求。




二、“自为中华筹大局,未曾一战愧炎黄”




中法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伤痛,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说起中法战争,很多人会记起英雄冯子材张之洞等等,但其实,彭玉麟在中法战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法战争中,彭玉麟任兵部尚书。一开始,朝廷是打算让李鸿章去的,但是李鸿章不愿意,他生气自己这么大年纪,朝廷还让自己“白头戍边”。朝廷只好找来比李鸿章还大一两岁的彭玉麟。那时,彭玉麟已经辞官,得了个闲职在家。听闻国家有难,他二话不说,奉诏即行,丝毫没有耽搁。




在回复朝廷的奏折中,彭玉麟是这么说:“世事艰难”“臣一息尚存,断不敢因病推诿”“以身报国,毕臣素志”。他早就对法国的得寸进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与之决战。




当时法国围困台湾,直接去台湾支援,胜算不大。彭玉麟便提出可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去攻打法国“必救之所在”,“以解台湾之困”。




后来,事情果然如彭玉麟料想的那样,胜利的消息源源不断,本来取得谅山的法国主力为了营救宣光被我军围困的法国部队,最后撤出了谅山。冯子材集中兵力,大败法军,一举收回镇南关






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彭玉麟在前线收到了停战的谕旨。朝廷已经决定和法国签订《巴黎停战协议》。拿到《协议》抄本的彭玉麟,气得浑身发抖,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族人的流血牺牲,英勇奋战,最后换来的竟是如此一份丧权辱国的协议!




他向朝廷上奏:“中法交兵,命将出师,劳兵靡响,历时三载……朝廷此次既与法国开仗,且连取胜仗,为何又要订立卖国丧权之条约?”彭玉麟在奏折中指出,议和能够满足法国一时欲望,但欲望如同沟壑,怎么都不会填平。他建议朝廷应该加强防务,造铁甲战船,与其对战。


彭玉麟的折子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人回复。彭玉麟苦苦等来的是朝廷命他撤兵的谕旨。彭玉麟心中郁结,狂咳不止,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




这是彭玉麟最后一战,也是他能为天下百姓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多年来,他遭受了诸多苦楚,多少次,他都在生死边缘,他从未害怕,从未退缩,只因他心中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可这一次,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痛苦万分的彭玉麟望着滚滚潮水,心里五味杂陈,他一手建立的湘军啊!他该如何面对呢?江水翻腾,却大不过彭玉麟心中的浪潮。




“奔波逐浪阅沧桑,七十余年老战场;自为中华筹大局,未曾一战愧炎黄。”




彭玉麟在江边写下的这首诗,何其悲凉!




三、“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彭玉麟疾恶如仇,不畏权贵。不论是谁,只要是欺侮百姓的,他都格杀勿论。久而久之,百姓中便有“彭公一出,江湖肃然”的说法了。




最能体现彭玉麟不畏权贵、疾恶如仇的例子,就是他诛杀了李鸿章侄子的事情。








彭玉麟任钦差大臣到安徽合肥检阅水师,在途听闻了李鸿章侄子李秋升的种种恶迹。李秋升虽然是李鸿章的儿子,但是早年过给李鸿章,担了一个儿子的名号。




李鸿章发迹后,李秋升便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合肥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当地的父母官慑与李鸿章的身份地位,对李秋升无敢得罪的,久而久之,李秋升更加肆无忌惮。




彭玉麟听说李秋升强抢民女后,便叫来当地的县令,想着通过正常程序审问调查。结果,县令只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彭玉麟见县令态度,心中了然。便差人传来李秋升。李秋升不明所以,还纳闷这个县令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找自己的麻烦。心里还想着要给县令一点颜色瞧瞧,随即便跟着衙役气势汹汹的来到县衙。




李秋升并不认识彭玉麟,当彭玉麟问他是否抢了被人的老婆时,李秋升嚣张的一抬头道:“此事不假,你能奈我何啊?”




李秋升的态度着实热闹了彭玉麟,他二话不说,差人先打了李秋升一顿。这时,挨完打的李秋升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是号称“活阎王”的彭玉麟,瞬间吓傻了。




安徽的官员很快得知彭玉麟抓了李秋升,他们很多事李鸿章的党羽,有些是惧怕李鸿章的权势,纷纷带着拜帖前来求见彭玉麟。






一时间来了这么多访客,彭玉麟怎会不知为的何事。彭玉麟本来就讨厌社交,人一多,这下更厌烦了。直接让人杀了李秋升。然后让人提着李秋升的头去前厅回禀了各位求情的大人。




为了堵住李鸿章的嘴,彭玉麟特意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令侄坏公家声,想亦公之所恨也,吾已为公处置讫矣。”人都已经杀了,收到信的李鸿章还能怎么样,只好写了封回信感谢彭玉麟。




其实,李鸿章也曾差点被彭玉麟揍一顿。那时两人同朝为官,一次偶然,彭玉麟说起自己的父亲曾在安徽当过官员。彭玉麟的本意是钦佩父亲,无权无势,靠自己努力,做了官。但是恰巧,彭玉麟父亲的上司是李鸿章的哥哥,李鸿章听到这里,便无不骄傲的说:“我哥哥提拔你父亲,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这句话惹恼了彭玉麟,彭玉麟拍了桌子:“你竟敢侮辱我先人!”说着就要揍李鸿章,还好被当时在的同僚给拉住。李鸿章一个书生,哪是彭玉麟的对手,当即吓傻了,从此再也不敢惹彭玉麟。




四、“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一生金戈铁马,决战沙场,是人人称颂的“雪帅”,很多士兵,甚至同僚只知道彭玉麟不纳姬妾,是为男儿当报国,却不知其铁汉背后的柔情。




彭玉麟年幼时,他外祖母曾收养过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只比彭玉麟大一岁。因是外婆收养,按照辈分,应该是彭玉麟的小姨。女孩乳名梅仙,根据当时风俗,彭玉麟便称她为梅姑。因为年龄相仿,彭玉麟在外婆家居住期间,梅姑就成了彭玉麟的伴读。两人日日在一起读书学习,闲暇时,又一起休憩玩耍,久而久之,便暗生情愫,私定终身。






两个人青梅竹马,彭玉麟从未想过他的人生会没有梅姑。他一直期盼着,等长大成人之时,能够迎娶梅姑进门,两人恩恩爱爱,携手白头。




但是,世俗的偏见阻挡了彭玉麟和梅姑幸福的路。尽管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对外依然是姑侄相称,姑姑嫁给侄子,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得知两人情愫的母亲,很清楚地表明了态度——反对。而且,为了尽快让两人分开,在梅姑成人不久,家里就把梅姑许配给了一个姚姓人家。彭玉麟知道,梅姑和他再无可能,今生今世他只愿梅姑能幸福快乐。




可,就这样的愿望,彭玉麟也没能实现。离开彭玉麟后,梅姑日日郁郁寡欢,最后久思成疾,不幸逝世。




听到这个哀嚎的彭玉麟天崩地裂,他常后悔自责,自己如果更勇敢一点,留梅姑在身边,是不是梅姑就不会死。现在,他连梅姑最后一面也能见到。




梅姑死后,他再无心情爱。他画梅,写梅,种梅。每一幅梅花,每一首咏梅诗,每一朵绽放的梅花,都是彭玉麟对梅姑的思念……






彭玉麟一生据说画了万幅梅花来祭奠梅姑,每一幅下面几乎都写着“一生知己是梅花”等。他辞官后,就在梅姑墓塚附近隐居,陪伴梅姑。




彭玉麟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为百姓而立威;为国,英勇抗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为情,他信守承诺,一生为一人尔……如此有情有义,忠肝义胆的奇男子,实在是罕有啊!




【本文标题和网址】晚清重臣彭玉麟:人称“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却无人敢动 www.chun1983.cn/cjxs/111487.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