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央视女主持朱迅:三次患癌,从幕后到台前,这三个男人对她很重要


来源: 知识分享  /  作者: 知识库 /  2023-04-21 22:15: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央视女主持朱迅:三次患癌,从幕后到台前,这三个男人对她很重要,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611个字,大小约为16KB,预计浏览完需要10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大家对朱迅的第一印象大概是标准的央视女主持人——优雅、知性、大方,双商在线。


她曾拍过爆红的电影,去过日本留学,父母恩爱,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还拥有一份人人称羡的事业。


人人都说她拥有完美的人生,其实看似完美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日本留学期间扫厕所、端盘子、独自做手术;回国后坐冷板凳、患癌、父亲病逝。


命运的每一次馈赠,背后早已标好了价格。


正如她曾对自己说:“若不是坚持,命中怎会有如此多的险象环生?可若从不冒险,又怎能体会我经历的快乐极限?”


在这布满荆棘的悲喜人生中,朱迅总是有着勇于常人的挑战命运的勇气。


跟随朱迅的脚步,走过她前半生的事业、婚姻与家庭,看到陪伴在她身旁的三个男人,才明白这份勇气来自何方。


01父亲被派海外,缺席整个童年,留学日本艰难成长

1973年,朱迅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妈妈赵瑞云是语文老师,爸爸朱荣根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


小时候,朱迅是没有父亲这个概念的,因为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作为新华社记者的父亲就被派驻海外。


上幼儿园了,别的小伙伴都有父亲来接送上学,只有她没有。每当小伙伴问她父亲在哪里,她就生气地跺跺脚说“就在脚下,地球的那一边。”


这种情况持续到朱迅6岁,一天妈妈带着她和两个姐姐去机场接机。一个高高胖胖的男人一下飞机就抱着她亲个不停,胡子茬扎在她稚嫩的脸上,朱迅面对这个“陌生人”的举动,吓得哇的一声大哭。


妈妈赶紧拍拍她的背哄道:“他是爸爸!”


“骗人,照片上的爸爸是个瘦子!”


就这样父女的第一次见面在这种尴尬中结束,显然朱迅对这位爸爸的印象十分糟糕,不过更糟糕的在后面。


爸爸回来后,妈妈从此不陪朱迅睡觉了。一到晚上,隔壁屋子里还传出类似跑火车的声音,后来妈妈跟她解析那是“呼噜声”。


这个家里一直没住过男人,爸爸的回来让这个家多了一分陌生感,还出现过一些啼笑皆非的事。


一天小朱迅推开厕所门,看到爸爸居然站在马桶前,好奇的朱迅想看看爸爸为什么站着上厕所。等朱迅探过身时,爸爸急了,但又不能马上离开,情急之下只能用手捂着她的眼睛,指甲还把朱迅的眼角划出了血。


刚上中学,朱父又被派驻香港新华分社,随后又派驻日本新华分社。


在驻外这10多年期间,朱父只偶尔回来过几次,这难得的团聚,他最疼爱三个宝贝女儿。


小孩子谁不爱零食,夏天路边的小摊,厚厚的毛巾下面盖着的冰棒、山楂、奶油雪糕,看得朱迅眼睛都直了,不自觉地咽了口水。


母亲舍不得给她们买,那时候父亲每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家里还有姥姥需要负担,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朱父疼女儿,发了稿费就会给姐妹几个买几根冰棍“开开荤”,以至于朱父每次回来她们姐妹几个都眼巴巴围着他的皮包转。


父亲对于朱迅来说是特殊的,他驻扎海外10多年,朱迅童年和少年时期,父女相处的时光寥寥无几,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朱迅整个人生走向,比如后来她留学日本以及走上主持之路,都和父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7年,15岁的朱迅陪着姐姐到剧组试镜,正如很多偶像剧情节的发展,姐姐落选,朱迅被导演相中,获得出演电影《摇滚女孩》的机会。


《摇滚青年》是一部带有时代反叛色彩的娱乐片。朱迅剧中饰演的小小高考落榜,却没有沮丧,她热爱摇滚,不在乎他人眼光,掌控着自己的生活,活得洒脱而自在。


没想到此片一上映,风靡全国,朱迅也因此一夜爆红,当时光是影迷寄过来的信就有数千封。


她还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片酬——2650元,这可是他父母亲月薪的10倍不止。


离开剧组时,导演意味深长地跟朱迅说:“别演戏,学一门一生受用的本领。


或许是被导演的话说服了,但更多的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彼时朱迅的父亲正在日本做外派记者,她也憧憬着和父亲一样,去国外领略不同的文化,再将所学用于促进祖国发展。


所以当大家以为她要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她才会做出去日本留学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父母答应了朱迅的出国计划,但唯一的要求是一切费用她自己负担,家里不给任何支持。


当时的朱迅才17岁,在异国他乡一边打工,一边读语言学校。


她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是同学介绍的,在一座高级写字楼18层扫厕所。


上班第一天,领班亲自示范工作流程,他像清洁茶杯一样把小便池擦的光光亮亮,还用手把漏口处的污垢扣下来。清洁完还若无其事地接了一杯便池的水,一饮而尽。


看着眼前的一系列操作,朱迅感到一阵恶心。


但最终她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没钱的时候人是没有选择的。


在清理厕所的污秽时,朱迅常把自己想象成电视剧中卧薪尝胆的主角,勾践、苦菜花、阿信,统统在她脑海里演绎了一遍。


但这终究不是电视剧,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为了攒学费,她同时打了好几份工,工作回来后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两三点了,每天连四个小时都睡不到。


在高强度的工作和紧张的学业压力下,朱迅病倒了,被确诊为血管瘤,必须马上手术。


这对朱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省钱,她选了一家小医院,一个人动了手术。


当时她的父母也在日本,却出于避嫌没来看她。身体稍稍好转些,朱迅马上又投入到这种高压的生活,不久血管瘤复发,她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


这次母亲终于带着半个西瓜来看她了,可还没坐热就匆匆离开了。


夜里她饿醒了,就吃一口西瓜充饥,可疼得吐不了西瓜籽,只好含泪咽下。


可即使这样艰难,她也不曾退却半分,因为有父亲这个“灯塔”在。后来朱迅采访时说,当时她生活当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学外语,最爽的事莫过于能听懂别人说话。


02事业全盛回国,惨遭观众批评,清零自己再出发

一年后,朱迅通过了日语一级考试,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次偶然机会,她被星探发现,获得日本NHK的面试机会。由于《摇滚少女》这部电影曾风靡日本,朱迅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随后朱迅被安排主持一档汉语教学的栏目,凭借青春靓丽的外表,和流利的双语,朱迅获得观众的追捧。从不久前的扫厕所女工,一跃成了50万观众口中的“朱先生”,要知道先生是当时对文化人最高的称呼。


朱迅清新活泼的主持风格,在日本电视台自成一格。这时国家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朱迅抓住了这个机会,正式成为新闻记者和主持人,成了和她父亲一样的人,也成为了当时日本国家电视台唯一的外籍工作者,还被日本新世纪中文电视台评为“在日杰出华人”。


自此,朱迅的事业迎来了全盛时期。


本以为她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了,却命运似乎总跟她作对。朱迅母亲的脖子里长了两个肿瘤,术后,伤口触目惊心。


看着虚弱的母亲,朱迅想失去了家人,获得再多的荣誉,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乐趣?


那一刻她做了个决定:回国,陪伴家人。


面对导演的苦苦挽留,朱迅斩钉截铁地说:


“你可以再找一个主持人,但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妈了。”


1999年,朱迅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虽然在日本朱迅已经成名了,但在国内她还是一个新人,一切要清零重来。她参加《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海选,从几百人的厮杀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成绩被录取。


但迎接她的不是新生而是巨大困难,在日本主持长达7年,朱迅已经习惯了日本的主持风格,在主持《正大综艺》时,她稚嫩的发音,让观众很不买账,觉得在看少儿节目。


这让朱迅很是苦恼,她离开的时候是个高中生,中文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现在站在国家电视台,代表的是国家级水平。她常常因记不住一长串人名和头衔,躲在角落里大哭。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之久,这一年她的工作主要是:接电话、写台本、买盒饭。


在这段暗淡的时光里,朱迅一边送饭,一边虚心向各个部门学习。策划撰稿、后期编辑、录音灯光、制片规章,导播辅切,几乎每一个模块她都认真学习。


通过努力,朱迅渐渐形成了从容大方兼具俏皮活泼的主持风格,成功扭转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


后来她还主持了一系列热门的节目,比如风靡一时的《吉尼斯中国之夜》。成了央视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


事业终于又步入正轨。


从懵懂少女到成熟主持,从日本到国内,两次告别辉煌,一次为了信念,一次为了亲情。


朱迅一路奔跑,所求并非世俗意义的成功,而是一直追随着内心的声音。


03节目结缘丈夫,三问题定终生,为家庭隐退数年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台里集结各个节目的主持人献唱《众志成城》,为大家加油打气。


这时一位国字脸,有着深深的酒窝的男人走进了演播室。


朱迅想起来了,他就是父亲口中深入疫情一线报道的“好记者”王志


这次两人只是匆匆一撇,并没有交集,没想到事后王志却主动联系给朱迅,并夸她主持外景节目时状态非常好,主持也很有特色。


就这样聊着聊着,两人慢慢有了交集。


后来,朱迅的父亲得了肠癌,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她想到了王志。


王志在非典期间常奔波于各大医院采访,应该了解那家医院对治疗肠癌较为权威。于是,她拨通了王志的电话。


王志为她父亲找了最好的医院,细心的他还发现了朱迅眼中有害怕,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还没有把病情告诉父亲,怕他承受不住。


王志主动找朱父谈心,谈过后,对朱迅说:“告诉他实情吧,你爸爸很坚强。”


朱迅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


一直以来,朱迅总对自己说:“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但王志告诉她,你尽管脆弱,他永远在身后。


朱父手术后不久,朱迅就被外派去阿根廷主持。每次打电话给父亲,接电话的肯定是王志。


她这才知道,原来王志为了让她安心工作,特地请了长假照顾她父亲。


一时间朱迅感动得泪流满面,同事看了打趣道,怎么报答王志?


朱迅想了想,半开玩笑地说:“大不了以身相许呗。”


等朱迅回到医院,王志当着她的面认真地对她父母说:希望请二老同意,让他照顾朱迅一辈子。


在得到朱迅父母同意后,王志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戒指,向朱迅求婚:“我想照顾你一辈子,嫁给我好吗?”


朱迅有点不知所措,呆呆地问:“我能一辈子不下厨房,不刷碗吗?”王志点了点头答应。


而后,朱迅又问:“你有病吗?”


王志知道经过她父亲的病,朱迅格外看中健康,便打趣地说:“除了有点烂牙,别的毛病没有。”


就这样,朱迅答应了王志的求婚,不过为了慎重她还是和王志回了一趟他的老家湖南。


第一次看到王志出生与成长的恶劣环境,朱迅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是她,是否能走出乡村,实现自己的梦想。


答案是否定的。


从此她对这个从艰苦环境中的男人多了一份敬佩,心里也多了一份踏实。因为她知道今后的风雨,有人替她档,肩上的责任,有人替她担。


2003年,朱迅和王志走进了婚姻。


2004年初,朱迅怀孕了,做了母亲后,她把之后三年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


在这段远离工作的日子里,王志给予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不仅遵守着之前“不让她洗碗”的承诺,还把看得见的活统统包揽了,甚至朱迅大肚子弯腰不方便时,王志会贴心地蹲在地上为她剪指甲。


种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朱迅深感婚姻的幸福与滋养。


从出生到走过人生的三十余载,朱迅一路走来独自扛过太多的风雨,突然有一个人告诉她,别怕,有我在,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是多么的幸福和温暖。


04重新复出患癌,从幕后到台前,她的身后是三个男人给她的勇气

等孩子稍大些,王志鼓励朱迅走出家庭,把重心放回到事业上。


2007年初,朱迅重返岗位,继续做外景主持。


但命运似乎有意捉弄,事业重回正轨的朱迅,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了甲状腺癌


不同于日本期间的血管瘤,这次的肿瘤长在声带附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及声带。这对一个靠声音吃饭的主持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恐惧、悲伤、恼恨……诸多情绪笼罩在朱迅心头,她甚至没有勇气接受手术,她怕她再也站不上她热爱的舞台。


王志想安慰朱迅,却被无情轰走,她的心态游走在崩溃边缘。


面对变得敏感的妻子,王志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他把孩子递进她的怀里,孩子奶声奶气地对她说:“不怕不怕,一会儿我帮妈妈吹吹就不疼了。”


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朱迅不忍心了,她怎么可以让她的孩子没有妈妈,她决定做手术。


手术很顺利,术后,朱迅重获新生。同样收获新生的,还有她的事业,她第一次接到春晚的邀约。


10年海外求学,10年归国历练,从幕后走到演播厅这短短20米的距离,她用了20年。


她激动感慨地说:“从幕后到台前,这短短20米,我走了20年。”


朱迅总共主持了7次春晚,春晚,对她来说是荣誉、是肯定,但里面也夹杂着无法陪家人过除夕的愧疚,特别是儿子自记事起就没和她一起共度过除夕。


一次她又接到春晚邀约,儿子手舞足蹈地说:“太棒了,我妈妈又上春晚啦!”


朱迅很是诧异:“你不是希望妈妈能跟你一起过年吗?”


儿子却突然正经地说:“我在给您找台阶下呢,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


听到儿子这样理解自己,朱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后来朱迅写了一本自传,儿子看完后,说也想和她一样出去走走,成为一个和她一样经历丰富,活出自我的人。


原来她在孩子生命中扮演领路人的角色,这也给朱迅挑战自己的勇气,她打算重新出发,转型去幕后,再一次跨越生命的高度。


纵观朱迅的经历:为事业放弃成名,为亲情中断事业,又为梦想走出家庭。走的每一步都有割舍,都面临挑战,但她身后站着三个男人。


父亲,这个在她童年中缺席的男人,成了她一生的灯塔。


丈夫,这个在她婚姻中守护的男人,成了她一生的幸福。


儿子,这个在她家庭中陪伴的男人,成了她勇气的来源。


这三个男人,在她生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她在事业上,无所牵绊,有勇气追求真正渴望的东西。


在一次次冒险中,她找回了原本的自己、发现了全新的自己、突破了退缩的自己。


海明威有句名言:强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像朱迅,就是在一次次战胜艰难、不断进取的过程中,打败过去的自己,完成自己。


人生海海,几多风雨,重要的不是你能走多远,而是你有没有拼尽全力给自己一个交代。


——END——


【文|八二沙袋】


【编辑|丽丽娱乐说】




【本文标题和网址】央视女主持朱迅:三次患癌,从幕后到台前,这三个男人对她很重要 www.chun1983.cn/cjxs/11125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