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苏莱曼尼暗杀事件(西方可以暗杀苏莱曼尼,为何不敢暗杀哈梅内伊?)


来源: 知识分享  /  作者: 待收藏 /  2023-04-12 22:2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苏莱曼尼暗杀事件(西方可以暗杀苏莱曼尼,为何不敢暗杀哈梅内伊?),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386个字,大小约为15KB,预计浏览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2020年3月,三枚来自美国军队的导弹袭击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的一支车队,最终将车队中的苏莱曼尼炸死。


苏莱曼尼少将,可以说是伊朗的三号人物,有“间谍王”的称号,之所以遭到美军的暗杀,是因为他一直从事在中东地区布置反美运动。


苏莱曼尼被美军暗杀的消息震惊世界,也引发了不少的疑惑。相比于苏莱曼尼,伊朗的一号人物哈梅内伊才是反美运动的真正最终指挥人。


既然美军有能力暗杀苏莱曼尼,为什么不直接将哈梅内伊也暗杀掉,这样岂不是更加省事?


01 “中东谍王”,因反美遇刺

哈梅内伊没有被美军暗杀,既因为美军还不敢动他,也因为目前没有必要。


苏莱曼尼出生于伊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成长在剥削与压迫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恨之入骨。


后来霍梅尼发起革命斗争,苏莱曼尼果断地选择了加入其中,得到了霍梅尼的赏识,地位节节高升。


2000年,苏莱曼尼接到命令,组建一支将精锐部队与间谍机构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军队。


这就是伊朗最有名的“圣城旅”,这支军队虽然只有15000人左右,但是个个都是军中精英,尤其在情报搜集和间谍行动领域更是突出。


苏莱曼尼就是圣城旅的旅长,在他的经营下,圣城旅渗透到了中东的许多国家,为伊朗开展各种行动夺取先机,获得便利。


2014年苏莱曼尼卸任圣城旅旅长,可实际上他仍然掌握圣城旅,只不过是转向了暗地里。


倘若苏莱曼尼只是一个伊朗的间谍领袖,也不会被美国如此煞费苦心地暗杀。关键就在于苏莱曼尼的存在导致美国无法获取自己在中东“辛苦”创造的利益。


从2003年起,为了铲除萨达姆政权,以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很长,美国为之付出了上万亿美元的费用,方才将萨达姆政权铲除,正准备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


不过自从2011年起,美国就逐渐把驻扎伊拉克的军队撤离。这也给了苏莱曼尼机会,苏莱曼尼指挥圣城旅在伊拉克境内组建各种民间武装力量,以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控制。


这可彻底给美国整气了,虽说美国的手段也令人不齿,但是好歹辛辛苦苦打了十几年,花了这么多钱,如果被苏莱曼尼给摘了桃子,岂不是太丢人了。


于是美国决定铲除苏莱曼尼。美国的手段也很高明,自古以来,战争讲究一个“师出有名”,美国就很会给自己贴金。


美国操作联合国给圣城旅扣了一顶危害世界治安的帽子,圣城旅的头子苏莱曼尼自然就成了一个极端分子,任何人杀他都是“正义”的。


之后,美军就利用间谍时刻观察苏莱曼尼的行踪,终于在2020年初得到了苏莱曼尼离开伊朗的消息。


于是便有了利用无人机投下3枚导弹,把苏莱曼尼炸死的暗杀事件。


虽然苏莱曼尼死了,但是对于整体的格局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伊朗的真正精神领袖依然是哈梅内伊,他才是伊朗在各地展开反美运动的真正指挥者。


02 难动的哈梅内伊:国家、宗教双领袖

对美国来说,哈梅内伊的存在的确十分头疼,没有开展对他的暗杀,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目前还很难办得到。


身为伊朗的一号人物,哈梅内伊的安保自然是全国最强,可以说是集一国之力于一身。


伊朗是中东的一个相对较大的国家,拥有8000万国民,军队力量也接近百万规模,再加上军费充足,武装先进,对哈梅内伊的保护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哈梅内伊虽然是伊朗的国家领袖,但是他也被海牙国际法庭起诉,并发布了逮捕令。


从此,哈梅内伊就不再出国,始终躲在伊朗境内,由大量武装力量保护着。


即便是偶尔外出视察,也会提前规划好路线,配备国家最先进的反导弹系统。他的身边也时刻簇拥着大量的特工,防止出现刺杀。


2012年,哈梅内伊的亲儿子马吉塔巴和伊朗的一部分高官想要通过制造爆炸来刺杀哈梅内伊,不过被提前识破了。


从此以后,哈梅内伊几乎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亲生骨肉尚且会为了利益谋害自己,更别提其他人了。


曾经有人调侃,美军的暗杀能力甚至不如美国国民。历史上,美国有过数次平民刺杀总统的记录,比如林肯总统被一位戏剧演员一枪命中头部致死。


而“古巴国父”卡斯特罗一生被美军刺杀638次,都没有得逞,最终还是岁月杀死了这位古巴最高领导人。


相比于古巴,伊朗离美国更是隔着十万八千里,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想要成功行刺一个非常惜命的哈梅内伊,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要说是哈梅内伊,即便是苏莱曼尼的死,也是美军静心寻找数年之后才得到的一个机会。


苏莱曼尼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身边的间谍给出卖了行踪,再加上自己明知道出国可能有风险,仍然选择踏出国门,这才引来了美军的暗杀。


哈梅内伊一直不出国,虽然会对国家的外交等方面产生影响,但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能有效地控制国内情况,防止政变的发生。


如果想要让哈梅内伊死,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军压境,强攻强夺。不过这样做的代价很大,美国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当初为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美国也为之付出了很多。


自此之后,伊拉克陷入了长久的混乱,各种力量在里面纠缠。要想保证自己的果实不被窃取,美国不得不派大量的军队驻扎在伊拉克,以实现对伊拉克的有效控制。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每年大量军费的投入,以及时刻来自国际各方的压力。这就是战争的泥潭,一旦深陷其中,就再也难以自拔


除了哈梅内伊防卫森严这个原因以外,他的宗教影响力也不可忽视。


哈梅内伊的身份是双重的,他既是国家政治领导人,也是宗教领袖。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将政治与宗教牢牢绑在一起,只有同时成为这二者的领袖,才能真正担当起国家一号人物。


在哈梅内伊之前,也就是霍梅尼才做到了这一步。


伊朗的政治制度比较特殊。伊朗也有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是总统之上还有国家领袖,总统没有领袖的地位高。


伊朗对宗教的重视程度很高,已经将宗教信仰的地位列入宪法,深入民心。


哈梅内伊是伊朗伊斯兰教的精神领袖,也是17000万什叶派教徒的支柱。


宗教不同于国家,它可以遍及全球,影响力广泛而深远。美国国内就有不少的伊斯兰教信徒,他们同样在维护哈梅内伊的地位。


一旦哈梅内伊被美军刺杀,很可能惹得整个什叶派愤怒,招致他们的报复。


在伊朗平民的心中,宗教领袖的地位同样深入人心,这种影响力不是世俗领袖可以相比的。


即便美国用武力杀死了哈梅内伊,也不会导致伊朗就此分崩离析,反而会引发伊朗国民更强烈反对,甚至造成中东地区的混乱,这种情况并非美国希望看到的。


03 利益抉择:暗杀不如等待

第三个原因,就是美国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无利不起早,如果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考虑,美国是不会轻易动哈梅内伊的。


但是有人问,这不对吧?难道刺杀苏莱曼尼这个伊朗准二号人物符合美国的利益,刺杀一号人物哈梅内伊就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了?


按道理,苏莱曼尼的重要性自然比不过哈梅内伊,但是仅仅对美国而言,它不愿意看到苏莱曼尼在伊朗大搞自己的运动,却想留着哈梅内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莱曼尼是受哈梅内伊的指示,掌握圣城旅,在整个中东进行布局,以对抗美国。


可以说,哈梅内伊本身没什么对抗美国的行动,这个活儿全部由苏莱曼尼干。


苏莱曼尼做得非常好,他在中东许多国家暗中支持起来一批军事组织,专门对抗美国。


这些军事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总军队人数已经接近40万,他们有的组织偷袭美军驻地,有的干扰美军在中东的部署和行动,让美军感到十分头疼。


尤其是美国辛辛苦苦把伊拉克给搞了一番之后,自己还没来得及控制,苏莱曼尼就去偷袭了,更让美国恼火。


相比于苏莱曼尼,美国没有刺杀哈梅内伊的必然需求。


中东国家一直处于混乱中,其中很多时候都有美国在暗中做推手。


美国要挑起中东国家的互斗,其实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


中东小国打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要想占据上风,背靠大树好乘凉是最好的办法,而自诩世界警察的美国无疑是最好的大树。


这样一来,盛产石油的这些国家就不得不在美国的支持下才能生存,相当于美国间接控制了他们的石油产出。


把控石油,既能保证国际石油的产出稳定,也能加深、稳固石油与美元之间的联系。这才是美国乐此不疲地挑起中东混战的真正原因。


中东国家看似混乱,其实仍然维持在一个美国可控的平衡点上,只要不打破平衡,就不会招致美国的攻击,甚至会得到美国的支持。


这一点,萨达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原本萨达姆也是美国花费大量心血扶持起来的,是美国用来制衡伊朗的有力工具。


不过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就打破了美国预设的平衡。这也招惹了美国,被随便安了一个罪名给处理了。


哈梅内伊虽然带领伊朗敌对美国,但相比这些小打小闹,哈梅内伊对美国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


最近这些年里,伊朗一直在中东地区输出革命,导致其他武装力量弱一些的国家时刻担心会被伊朗袭击。


此时他们只有花高价从美国这里买一些武装才能具备对抗伊朗的力量。


如果将哈梅内伊给杀了,又能控制住陷入混乱的伊朗,不怕伊朗国民和什叶派的报复,其实也不算是坏事。


问题就是美国没有这个底气和自信,伊朗陷入混乱之后,势必搅动整个中东。


原本在中东,美国依靠与沙特等国家打好关系,具备了在中东地区的发言权。而伊朗一旦溃败,沙特就失去了掣肘,可以进军其他国家,实力得到进一步膨胀。


沙特强大以后,愿不愿意继续听美国的话,就很难说了。


所以美国不愿意对哈梅内伊出手,而是一直把伊朗的力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手段着实有些不堪,为了私利,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最后,哈梅内伊现在的情况也很不好,可以说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与其主动出手惹得一身腥,倒不如等一等,等到哈梅内伊的统治自己垮掉了,反倒能趁机给自己再捞点利益。


1981年,哈梅内伊上台。在刚刚成为领袖之后,哈梅内伊就强硬提要清除反对自己的“异端”,还要求所有妇女佩戴头巾。


这几个操作一下子得罪了不少人,很快就招致各界的反感。他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领袖是一个又强硬又保守的人,在工作上毫无建树,只会吃老本。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料,哈梅内伊上台以后,正赶上美国的各种“制裁”,伊朗面临内忧外患,各方面很快就发生了倒退。


哈梅内伊的政策整体上是保守甚至封闭的,他以防止经济受到外国影响为由,严格把控国家经济,拒绝加入全球化的大趋势。


由于经济倒退,民众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民间对哈梅内伊的不满颇多。但是哈梅内伊通过控制国内媒体,对民众捂嘴巴、灌脑子,强行让民众压下心中的不满,为他歌功颂德。


对于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个体和集团,哈梅内伊又采取示好的措施,让他们占据伊朗的大部分财富。


哈梅内伊执政以来,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已经到了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的境地。


虽然借助宗教领袖的地位,哈梅内伊依然是国家不可侵犯的存在,但是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伊朗国内的矛盾只会越发突出,直到哈梅内伊无法收拾。


之前哈梅内伊就因为专心压制国内各种矛盾冲突,无暇顾外,才会把一部分权力交出去。


在哈梅内伊的经营下,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格局:虽然绝大部分民众反对哈梅内伊,但是仍然有一些死忠分子狂热地追随哈梅内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好哈梅内伊。


短期内,也许哈梅内伊依然没有可能受到暗杀,但是越是深重的压制,最后的爆发就越发强大。


虽然美国没有对哈梅内伊出手,但是将苏莱曼尼暗杀,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对苏莱曼尼的暗杀一方面是因为苏莱曼尼在中东布置的反美运动十分激烈,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打算。


“斩首行动”的精髓就是导致一个庞大的力量群龙无首,对其他的高层起到震慑与威胁的作用。


苏莱曼尼死后,哈梅内伊对失去这个左膀右臂十分痛心,甚至扬言要美国付出代价。


但是之后什么动静也没有,哈梅内伊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加固自己的地堡,减少外出的次数。


对伊朗的其他高层而言,苏莱曼尼的死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威胁,他们在之后的行动中也都有所收敛,不敢像以前一样激烈地反对美国。


将苏莱曼尼暗杀之后,伊朗对美国的态度已经缓和了许多,不再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而由哈梅内伊一手打造的综合政府,其内的高层几乎都是哈梅内伊的亲信,他们与哈梅内伊站在一条线上,时刻与那些渴望开放与进步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为敌。


失业率,悬殊的贫富差距,曾经引以为傲的石油、地毯出口如今已经远远落后,伊朗的各种问题早就超出了哈梅内伊能够压制的范围。


等到哈梅内伊压制不住的那一天,伊朗陷入混乱,美国也许会再度出手。


亦或许,哈梅内伊今后还有什么触犯美国利益的行为举动,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无论是哈梅内伊,还是美国,在做的事情无非是损人利己。殊不知今后的世界是开放共赢,和平发展,以往这一套虽然霸道,却不会长久,真正的出路只有摒弃零和博弈,追求共同进步。


参考信源

1,巴格达机场遇袭致8人死亡,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将领丧生


2,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没有差别 央视新闻




【本文标题和网址】苏莱曼尼暗杀事件(西方可以暗杀苏莱曼尼,为何不敢暗杀哈梅内伊?) www.chun1983.cn/cjxs/110571.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