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李广?卫青?浅析王昌龄《出塞》诗中“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


来源: 知识分享  /  作者: 文心一言 /  2023-04-08 12:40:01  /  次浏览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李广?卫青?浅析王昌龄《出塞》诗中“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792个字,大小约为9KB,预计浏览完需要5分钟,请仔细阅读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全诗意境苍茫高远,大气磅礴,被明代诗人李攀龙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这首诗的文学水平是公认的,可诗中的“龙城飞将”是谁,历来为人们所争论。此前,大家普遍认为“龙城飞将”指的是汉将李广。不过,近些年来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认为“龙城飞将”应该是指的是卫青;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两个人,即“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




想要知道“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龙城”和“飞将”的意思。


龙城,地名。在古代被称为过“龙城”的地方很多,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辽宁省的朝阳市、河南省的濮阳市、江苏省常州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肃省天水市……


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指匈奴的祭天圣地,是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因为“龙城”一词指代的地方太多,我们需要结合诗文中的龙城来看一下。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唐·杨炯《从军行》


上句写将军持兵符辞别君主,下句描述将军已经率领骑兵包围了龙城。结合语境,此诗中的“龙城”应该就是匈奴祭天的龙城。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隋·卢思道《从军行》


此句诗的意思为早上看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漫天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如云军阵。“龙城”也是指的是胡人的王庭。


再看王昌龄的《从军行二首》:“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此句中对“龙城”的注解也是指匈奴祭天的地方。


所以,《出塞》一诗中的“龙城”应该是指匈奴祭天的王庭。


然后,是“飞将”的涵义。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有很多将军被称为“飞将”。


东汉末年的猛将吕布,弓马娴熟,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龙城飞将”的争议人选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明确记载,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


隋末的瓦岗大将单雄信骁勇善战,名冠诸军,军中号称飞将。


北宋将领向宝,善骑射,被称为“飞将”。宋仁宗称赞其神勇可比薛仁贵。


五代后唐名将李克用,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得名飞将。


还有明末清初的孙克咸,文武兼备,能开硬弓,自号飞将。


弄清楚了“龙城”与“飞将”的涵义,再来分析一下,“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


“龙城飞将”是卫青

大部分人认为“龙城飞将”指卫青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出上谷,到茏城斩首数百而还。颜师古注曰:“茏”与“龙”同,所以,“龙城飞将”说的就是卫青。


其二是就是《出塞》诗中的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西汉正式主动对匈奴作战后,李广多次随军出塞击匈奴,均无战功。所以,李广没有能力可以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卫青打到过龙城不假,但只是斩首数百,远远不如其后来讨伐匈奴时的赫赫战功。而古人在诗文中称赞某位将军时,通常会以爵位、官职为先,战役名称不是首要选择。古诗中写卫青的,多用“长平”一词,因为卫青被封“长平侯”,如“贰师新受诏,长平正凯归”、“冠军亲挟射,长平自合围”;写霍去病时,多写“骠骑”、“骠姚”,均为霍去病的将军名号,如王维的《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又如明代钟芳《复征田州二首》:“为谢霍骠姚,谈笑靖百蛮”。若是以将军和其参加的战役连用,则通常用其最辉煌的战绩,比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的“三国周郎赤壁”。


同时,没有任何史料中有过卫青被称为飞将的记载。




“龙城飞将”指李广

“龙城飞将”指李广的原因有二。


其一,司马迁明确在《史记》中记载,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史记·李将军列传》




近年来,网络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匈奴之所以称李广为“飞将军”是因为李广曾兵败被俘,后装死夺马而还,逃跑如飞,故而得名“飞将”。这根本就是一种恶意诋毁,如果这是匈奴用来嘲讽李广的外号,即便司马迁与李广私交再好,也不至于将这个称号写入李广的传记。


其二,李广善射。


从历朝历代对于被称为“飞将”的将军形象描述来看,有一个特点就是善射。吕布有过“辕门射戟”,这并不是演义虚构,在《三国志》中有明显记载。


“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三国志·吕布传》


北宋的向宝,宋仁宗曾经将其和薛仁贵相比。薛仁贵武艺高强,尤其善射,其“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广为流传。


“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旧唐书·薛仁贵传》


而李广的箭术已经无需多言,李家世代传习箭术,李广打猎时曾射箭入石,在战场上,箭无虚发,甚至到了“发即应弦而倒”的地步。




而且,诗词中“龙城”与“飞将”连用时,通常都指李广,例如卢思道的《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温庭筠的《伤将军》“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别人丘垄似天山”……


同时,古人在作诗的时候常常以诗言志,比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古今名马无数,为何非要写“马作的卢飞快”,这是他联系自己不受重用的境遇而发的感慨,都说的卢马“妨主”,但却在檀溪一跃三丈,救了刘备的性命。


古人通常提到李广的时候除了“飞将”外,还有一个典故就是“李广难封”。李广戎马一生,至死未能封侯,可谓是悲情英雄,所以诗文中常以李广难封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王昌龄的边塞诗多做于公元724年左右,当时他尚未考中进士,奔赴边关后,未尝不是以李广自喻,感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龙城飞将”指卫青和李广两人

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与认可。不过在我看来,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的“龙城飞将”不可能是指两人。在古诗文中,人名通常和人名连用,地名则和地名连用。对仗句中可以出现一句别称,一句人名的用法,但在同一句中不会将地名与人名连用,且地名和人名还不是指的同一个人。


关于卫青奇袭龙城的观点,在《史记》与《后汉书》中均未说明卫青的行军速度与路程,所以,是不是“奇袭”还有待考量。




结语:“龙城飞将”如果是特指一个人的话,我认为还是指代飞将军李广。


其实,我更认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在讲解《出塞》这首诗时对于“龙城飞将”一词是“泛指”的理解,即是王昌龄对整个华夏民族英雄主义的一种讴歌,更多的是借代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众多的汉朝抗匈名将。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旧唐书》等。




【本文标题和网址】李广?卫青?浅析王昌龄《出塞》诗中“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 www.chun1983.cn/cjxs/110222.html

页面缓存最新更新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TOP